登陆注册
11041600000031

第31章 5、西楚霸王项羽

陈胜、吴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西楚的项梁和项羽也起兵反秦。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而项羽从小就死了父亲,和叔父项梁一起生活。

项梁下定决心为父报仇,但秦国十分强大,一直没有机会,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侄儿项羽身上。他希望项羽长大成人之后,为爷爷项燕报仇雪恨。所以项梁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项羽身上。

项梁先教项羽识字,项羽学了几个字之后,便不学了,对叔父说:“习字,也不能推翻秦朝,也不能为爷爷报仇,我还学它干什么呢?”

项梁一看项羽没有心思学文,心想:他一定喜欢习武。于是他便教项羽学武。项羽开始时很感兴趣,舞刀弄枪的还练几下子,可还没有学成,就又烦了,对叔父说:“我武功再高,也只不过能打败几个人,如果遇上千军万马,我一个人还是打不过呀!”

项梁很生气,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字不识几个,剑术也只是一知半解,学了点皮毛的本领就又不学了。他问道:“侄儿,那你到底想学什么呢?”

项羽小眼眨了一下,对叔父说:“我想学习如何统帅千军万马去打仗!”

项梁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很高兴,也很欣慰,因为项羽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宏图大志,看来项氏后继有人了。

从此,项梁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对兵法非常感兴趣。但是项羽骄傲自满,只图知大意,便以为自己已经学通了,不肯深入去学,项梁也没有办法。

项羽一天天长大,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报仇之心也与日俱增。后来他听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心里十分激动,便找到叔父,说道:“叔父,你平时要求我等待进机,不知什么时候才算是时机,我们总不能一直等下去啊!”

项梁一听就知道侄儿心急了,便说道:“时机现在已经到了,但是为了干成大事,我们一定要冷静处事。”叔侄二人便商议如何起义。

项梁说:“如果我们起兵造反,百姓一定会拥护我们。但是会稽郡守很有可能阻止我们,我们必须想办法先杀了他,然后掌握兵权。这样,既可以扩大自己的力量,又减少了阻碍。”

项羽点头答应,于是项梁便去见会稽郡守殷通。由于项梁威望很高,殷通对他也有几分畏惧。

项梁对殷通说道:“大人,如今大泽乡起义,我们要早做准备啊,以免有人趁机暴动。”殷通说:“我也是日夜担心,惟恐有人起兵造反,可是我又找不到一位合适的大将为我看家护院啊!”

项梁听后,说道:“大人我侄儿项羽从小习武,武术虽不十分高强,但也可以对付几个反贼呀!”

殷通早就对项羽有耳闻,便对项梁说:“还望将军多多引见,明日带项羽来见我。”

第二天,项羽腰佩宝剑和叔父一起去见殷通。

殷通见项氏叔父侄来了,不敢怠慢,起身相迎。他没有提防,项羽抽出宝剑,一剑就割下了他的人头。左右士兵持刀剑将项梁、项羽围住。项羽力大无比,左右挥剑,转眼间已倒地十余人,其他的人也不敢上前了。项羽大喝一声:“哪个再来,我定斩不饶,如果放下后器,我免你们一死。”士兵见状,纷纷投降。

项羽很快拿到了郡守的兵权。项梁派人从附近所管辖的地方选拔了1万多精兵,整编成队。项梁对新编的军队说:“众位将士,大秦王朝对待百姓日益残暴,我们也都是百姓的儿子啊!现如今陈胜、吴广已经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我们也不能落后呀!”

这些士兵也有一批是各地征调来的农夫,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但秦国的法律十分残酷,征兵如有不去者,斩;逃跑者,满门抄斩!这些士兵本来就对秦王朝的统治不满,又都十分敬畏这位项燕之子,所以都赞同举兵起义。他们拥立项梁为王,项羽为副王。项梁又安排手下的门客担任各级武官。

这支队伍刚刚起兵,百姓就十分拥护,有的为他们送慰问品,有的要求加入队伍。队伍不断壮大,东征西战,很快占领了许多县,江东大部分地区已经被项梁征服。

在征战过程中,项羽十分勇敢,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

正当项羽大军日益扩大时,陈胜的主力军被秦将章邯击败。起义军大将国文一看四面被围,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出路了,便拔剑自刎了。而吴广也被自己的部下田臧假传陈胜的旨意杀死了。

章邯派兵进攻陈县,陈胜带兵顽强抵抗,但他的车夫庄贾竟然背叛农民起义军,暗杀了陈胜。陈胜手下的将领召平听说项梁、项羽大军声势浩大,决定说服二人西进抗秦。

项羽早就想西进了,因为西进之后,便可以直抵咸阳。

项梁也同意了召平的建议。于是,这支起义军渡长江,向西挺进。各地纷纷响应,又有许多人加入这支队伍,人数增多了五、六万人。

项羽大军继续西进,为推翻大秦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类推荐
  • 侵略者的威严

    侵略者的威严

    当皇帝的意志和帝国的律法有冲突时该怎么办?比如将军战功赫赫、赏无可赏时,是封王还是杀掉?
  • 大唐李白传

    大唐李白传

    李白,谪仙人,古今第一‘网红’者是也。君不见有歌曰: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堂前,亦可走马。是醉酒仗剑吟诗作赋,是求仙问药光怪陆离;是滚滚红尘绝世红颜,是茫茫众生神机妙算;我的李白,不应有憾……且随我梦回大唐,走进不一样的李白,走进李白惊叹号的人生。如有雷同,纯属史实;如有不同,纯属虚构。
  • 新唐大作战

    新唐大作战

    突然醒来发现在原始森林,身边只有几包薯片一部手机一条五牛还有个打火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突然发现自己是王府幼子,身旁只有一只小猴一只小虎一个便宜师傅,你会怎么做?突然被皇帝宣召进宫陪读书,大字不识几个,你又会怎么做?
  • 秦二世皇帝

    秦二世皇帝

    银行小职员安然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脑死亡,他的灵魂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成为秦二世胡亥。此时,天下诸侯四起,反秦气焰正嚣,秦之能臣善将大多已遭赵高迫害,处于无人可用的窘境,大秦帝国内忧外患。赵高手握大权,耳目遍及朝野,胡亥近乎已被架空,他虽有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如获重生,但他真能在危机四伏中度过重重难关,重新统一天下吗?灭项羽,虏虞姬,除刘邦,斩尽诸侯恢复大秦统治……兴科举,重农商,废苛律,独尊儒术教化天下百姓……这些能一一实现吗?敬请期待!
  • 穿越明朝收美录

    穿越明朝收美录

    一次意外穿越到明朝,哇,原来古典美女这么有味道!各色美女的诱惑,他们能否保持原本的纯美爱情。先是宫女暖被窝,再有妃子不顾一切献身博前程!皇帝被戏弄只是小菜,掌握天下方现本事。皇帝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朱子年谱考异

    朱子年谱考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鹏展翅飞

    大鹏展翅飞

    一位无意间获得宝藏的农村孩子,与奶奶一起跟随再婚的妈妈来到城里,住入继父家,与继父和他家人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喜怒哀乐?
  •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父母、孩子、教育,这几个词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不断的提醒着为人父母者要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
  • 最强狼王

    最强狼王

    王牌杀手罗旭重返校园,守护名门大小姐!扮男友,装司机,勇斗恶棍无赖。感情升温之际,校花却莫名失踪,等他们再见面的时候,居然……
  • 中国儒学之精神

    中国儒学之精神

    郭齐勇教授作为中国新一代的儒者,数十年来沉浸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研究,《中国儒学之精神》即汇聚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在大学与民间演讲儒学的成果。全书深入浅出、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论述了儒学的源流、一代宗师、发展轨迹、经典著作;儒家的礼乐文化、社会理想、治国方略、管理智慧、人性学说、核心价值、人生意境;儒家人文精神的特色、当今的意义与价值,经济全球化下的创造转化与应对之道。对学术前沿的课题,如儒家与自由主义的对话、公与私、公德与私德、亲亲互隐与人权、儒学的宗教性及宗教对话等论域,亦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有拨乱反正之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态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深深地扎根于民间。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华文化可大可久的根据。
  • 御天神剑录

    御天神剑录

    一次冒险的入山采药,使林浩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弟弟。面对着亲人和朋友的失望,林浩陷入了深深的抑郁和自责之中……然而,就在他决心离开之时,一次无情地屠杀却意外降临到了自己所生长的村落。是救,还是不救?林浩看了看手臂上的黑色蛇印,脑中犹豫了片刻,毅然选择了激活魔能,化身成魔……
  • 易烊千玺之十年已过

    易烊千玺之十年已过

    她,痛苦的过了十年,只盼望能再见到他。当她再见到他时,他已经牵着别的女生的手,忘记了她。当她失落时,是他在安慰着他,不是他。还有三年她就要离开这世界,是否会有奇迹出现?
  • 邪王爆宠无盐妃

    邪王爆宠无盐妃

    她身段玲珑,心底善良,嫁人容易,只是这容貌嘛······他长相俊美,富甲一方,良偶佳婿,只是这智商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城东万员外小女万宝儿,贤良淑德,德才兼备,现特赐婚于七王爷,择日成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心落定

    天心落定

    不是人心变了,是天心变了!天地变幻后,五胡来了,妖族来了,仙界也来了,华夏却有灭种的危机。路尘:“我欲开一安生谷,安天下众生,开大同世界!”看路尘如何一路烟尘,从卑微走向巅峰。
  •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