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44100000009

第9章 镭的发现

妻子、母亲和学者三职合一

女儿的出生,给小家庭增添了喜气和快乐,也给比埃尔和玛丽增加了不少工作。这就需要玛丽在家庭生活和科学事业之间作出抉择。而玛丽则认为事业和家庭两者都重要,二者都不可丢。单薄而坚强的玛丽决心把爱情、母职、家务、科学一肩挑起来。她有热情、有决心,而且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分娩后刚刚复元,她就回去工作了。这个年轻的妻子一边料理家务,一边给她的小女儿洗澡……而在理化学校那个简陋的实验室里。这个女学者又取得了更多的成绩——两个学士学位,考取在中等教育界任职的文凭,一篇科学专论……

按照合乎逻辑的发展次序,她事业的下一步,当然是考博士学位:为了这件事,她踌躇了好几个星期。她必须选一个新的研究题目。玛丽细读物理学方面最新的著作,想找出一个论文题目。

在讨论这个重大问题的时候,比埃尔的劝告很重要。他是玛丽的实验室主任,是她的“保护者”,而且他的年纪比较大,经验也丰富得多。在他身边,玛丽总认为自己有点像个学生。

玛丽翻阅最近的实验研究报告,注意到一个法国物理学家亨利·柏克勒尔前一年发表的一些著作。比埃尔和她已经看过这些著作,现在她再读一遍,用她习惯的谨慎态度加以研究。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亨利.柏克勒尔就有意研究,与X射线类似的别种射线是否存在。他观察到了一种“稀有金属”——铀盐,但是没有得到他预测的现象,却观察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并且不可解释的现象:铀盐自发地放射出一种性质不明的射线,不必先受光的照射。把铀的一种化合物放在黑纸包的照相底片上,它可以透过黑纸使底片感光……亨利·柏克勒尔的发现,后来被玛丽·居里叫做放射性(元素自发地放出射线),但是这种放射性的来源还是一个谜。

柏克勒尔发现的射线,引起了居里夫妇极大的兴趣。

铀化合物不断地以辐射形式发出来的极小能量,是从哪里来的?这种辐射的性质是什么?这是极好的研究题目,极好的一篇博士论文!因为这个题目还是个未经开发的领域,对玛丽更有吸引力。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据她所知,欧洲所有的实验室中还没有人深入研究铀射线。这样大胆地去进入一个未知的领域,是令人兴奋的!

剩下的问题是要找个地方,使玛丽能进行试验,而困难就从这里开始。比埃尔向理化学校的校长请求了好几次,得到了一个很一般的结果:玛丽可以自由使用一间在学校大楼底层装有玻璃的工作室。这是一间贮藏室,狭小局促.潮湿得冒水,技术设备很简陋,舒服更谈不上。玛丽并不气馁。虽然没有专用的科学设备.也没有开始科学研究所需的一切材料,她仍找到了能在这间陋室里运用她的仪器的办法。

这很不容易。精密仪器有许多阴险的仇敌——潮湿和温度的变化。这间小工作室的条件对于这些灵敏的仪器是致命的,对于玛丽的健康也颇有妨害……不过这在玛丽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都是可以克服的。

玛丽越深入研究铀射线,越觉得它不寻常,具有一种未知的性质,同任何东西都不相像,也不受任何东西影响。虽然它的能量很弱,却有一种特殊的“个性”。她对这种奥秘反复思考,追求真相,同时也加快了实验的步伐。

她又自问:虽然只观察到了铀有这种现象,但是却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证明铀是可发出射线的化学元素。为什么别的物质没有同样的能量呢?射线先在铀里发现也许是偶然的,现在应该在别的地方去找它。

想到了立刻就做!玛丽扔下了对于铀的研究,决定检查所有已知的化学物质。不久就有了结果,另外一种物质也自发放出射线,与铀射线相似,强度也相似。玛丽有了很清楚的观念,这种现象绝不只是铀的特性,必须给它一个不同的名称。居里夫人提议把它叫做放射性。铀这类有特殊“辐射强度”的物质,就叫做放射元素。

放射性简直迷住了这个女物理学家,她毫不疲倦地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各种极不相同的物质。在玛丽的性格里,好奇心,女人非凡的好奇心,这种学者的第一美德,发展到了极致。她不限于观察盐类和氧化物这些简单化合物,她忽然想要把在理化学校采集的矿物加工成各种标本,用于实验。比埃尔也十分赞成她的意见。知识点:伦琴

伦琴(1845—1923年),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月,伦琴在进行实验时,第一次发现了某种射线。因为当时对这种射线的本质和属性还了解得很少,所以他称它为x射线,表示未知的意思,后被命名为伦琴射线。1901年,伦琴由于这一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琴射线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穿透性射线”,它能穿透普通光线所不能穿透的某些材料。在医学领域,它的应用可以使医生更清晰地对人体内脏器官的病灶和症状进行观察,以便迅速、彻底地解除病人的痛楚。在很多医疗器械中,伦琴射线都有应用。

惊人的发现

居里夫人站在科学的十字路口,曾经几百位研究者也在此停留.他们也像玛丽一样发现了射线,并自问这种神秘的放射性是由哪里来的。玛丽也是这样自问,也觉得惊异,但是她的惊异转化成了有结果的行动。玛丽专心研究具有放射性的矿物,并且测量它们的放射性。测量中有了一个戏剧性的发现:这种放射性的强度,比通常根据其中铀或钍的含量预计的强度大很多!

玛丽毫不动摇地重新开始测量,用同样的产物,重复测量了几十次。她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在这些矿物中的铀和钍的含量,绝不能解释她观察到的这种异乎寻常的辐射强度。

这种反常的而且过度的放射性是哪里来的?这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些矿物一定含有少量的一种比铀和钍的放射性强得多的物质。但是.这是什么物质?玛丽在以前所作的试验中,已经检查过所有已知的元素了。这个女学者以极伟大的心智和极大的勇气,回答了这个问题。她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假定:这些矿物中一定含有一种放射性物质,它是今日还不知道的一种化学元素——一种新物质!

玛丽的直觉告诉自己,这种未知的物质一定存在,她也已经宣布了它的存在,但是她还须打开它的秘密。现在她必须以实验证实假定,必须把这种物质分离出来,必须做到能够公布:“它在这里,我已经看见它了。”

比埃尔·居里热切地关注着妻子的实验进展,他虽然没有直接加入工作,可是时常以他的意见和劝告帮助玛丽。鉴于所得到结果的惊人重要性,他决定暂时停止自己在结晶体方面的研究,与玛丽一同找寻这种新物质。

现在奋斗的力量加了一倍,在那间潮湿的小工作室里,有两个头脑、四只手在找寻那种未知的物质。从此以后,居里夫妇的工作就不可能辨别哪一部分是哪一个人的成绩了。他们从1898年开始合作,持续八年,直到突然发生了一件致命的意外事件,才残酷地破坏了这种合作。

居里夫妇在含铀的一种矿石——沥青铀矿里找寻这种“放射性很强的物质”。据他们的“悲观”估计,这种新物质在矿石中的含量,至多不过百分之一。他们想这太少了……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这种未知的放射性元素,在沥青铀矿里的含量只不过百万分之一,他们是何等沮丧啊!

他们耐心地开始探索,先依照化学分析的普通程序,把组成沥青铀矿的各种物质分开,然后逐一测量所分开的物质的放射性。连续淘汰几次之后,他们渐渐能够看出来那种“反常的”放射性,是隐藏在这种矿石的某几部分中。他们的_丁作愈向前进展,探索的范围就愈缩小。

最终,他们发现,放射性:主要集中于沥青铀矿的两个化学部分里面。到1898年7月。他们已经可以宣布发现了这两种物质之一。比埃尔对他年轻的夫人说:“你应该给‘它’定一个名字!”玛丽默默地想了一会儿。她的心转向那已经从世界地图上消失了的祖国,她隐隐约约地想到,这件科学大事将会在俄罗斯、德意志、奥地利等压迫者的国家发表,于是她想把这种元素定名为“钋”,因为“钋”元素的名词P0lonium的词根与波兰国名的词根相同。当波兰的侵略者听到这个新元素名字时,他们就会明白,波兰人民是永远征服不了的。

比埃尔郑重地点点头,热烈地拥着妻子,他理解玛丽的一片爱国之心。

在1898年7月科学院的《论文汇编》里,人们读到下面这一段:

我们相信我们从沥青铀矿中提取的物质,含有一种尚未受人注意的金属……如果这种新金属的存在确定了,我们提议把它定名为钋。这个字来源于我们之一的祖国的国名。

随后,居里夫妇又在不间断的实验中,揭开了了另一种放射性物质的神秘面纱,并把它命名为“镭”。发表的论文中这样记载:

上述各种理由使我们相信,这种放射性的新物质里含有一种新元素,我们提议给它定名为镭。

钋和镭的特性推翻了几世纪来学者们坚信的基本理论。但众多物理学家对此是持谨慎态度的,他们对于比埃尔和玛丽·居里的工作极感兴趣,但是还要等得到决定性的结果之后,再表示意见。

化学家的态度甚至更坚决。依照定义,化学家对于一种新物质只有在看见了它,接触了它,称过它,检查过它,才相信它的存在。因此,忠于原则的化学家的结论是:“把镭指给我们看,我们就相信你们。”

为了要把钋和镭指给不相信的人看,为了要向世界证实他们的“孩子”的存在,也为了要使自己完全有把握,居里先生和夫人还须工作四年。他们的目标是要取得纯镭和纯钋。

“英勇”的四年

他们用于实验的棚屋工作室,可以说是很不舒服。

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燥热得像温室。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他们微不足道的设备,没有把有害气体放出去的叫做“通风罩”的装置,而且大部分炼制工作必须在院子的露天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个物理学家就狼狈地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被烟窒息。从1898年到1902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并且研究它们的放射性。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比埃尔·居里便试着确定镭的特性.以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炼制,提取纯镭。

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汉的工作。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迹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操纵一个工厂。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的残渣里会含有百分之一的镭,事实证明那是错误的。最困难的,乃是离析这极小的含量.使它与密切混合着的杂质分离开来。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没有失掉勇气。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明白,他们夫妻是为了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玛丽仍继续一公斤一公斤地炼制沥青铀矿的残渣,矿厂前后几次给她运来了好几吨这样的残渣。幸亏她有过人的耐性,四年来她每天同时是学者,是专业工人,是技师,也是苦力。而凭借着她的脑力和体力,棚屋里的旧桌子上放着越来越浓缩的产物,所含的镭越来越纯净。居里夫人即将达到目的.她已经不必站在浓烟弥漫的院子里注视那装满熔化材料的大锅。把那些放射性很强的溶液提纯,并把它们“分离结晶”的阶段到了,现在应该有很洁净的地方,应该有防寒、防热、防污极佳的仪器!而这个简陋的棚屋,到处通风.铁屑和煤灰飞扬.一不小心就会混到自己辛苦得来的产物中去。这种事情每天必有,费去玛丽许多时间和精力,使她很伤心。

这种无休无止的奋斗,使比埃尔极为疲倦,他几乎要放弃它。他不是想放弃研究镭和放射性,但是他很愿意暂时放弃这项特定的工序:提炼纯镭。种种困难似乎无法克服。他们不能等将来在较好的条件下再继续这项工作吗?他看见玛丽用尽力量所得的有限结果,觉得烦恼,劝她暂时休战。

他没有把玛丽的性格估计在内。玛丽想离析镭,就一定要把它离析出来。她轻视疲倦,轻视一切困难,甚至于视轻她自己在知识上的欠缺。无论如何,她还只是一个很年轻的学者,没有比埃尔那样广泛的知识,有时候遇着她不大知道的现象或方法,还必须赶紧搜集资料。

毫无关系!在她那饱满的前额下面,闪射着顽强的目光,她在她的仪器旁坚持着。1902年,在居里夫妇宣布镭可能存在之后45个月,玛丽终于打胜了这场消耗战:她终于提炼出一些纯镭,并且初步测定了这一新物质的原子量。

那些不肯相信的化学家不得不在这些事实面前低头,不得不在一位女性过人的顽强性格面前低头。镭,正式宣布存在了。

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只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的荧光轮廓闪耀在夜里的黑暗中。

玛丽小心翼翼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那些微光,转向那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烈地望着,像观看她那睡着了的孩子那样投入。

设法改变艰难的生活

比埃尔和玛丽若是能够在那个简陋的实验室里,把他们的力量完全用于科学实验.这两个研究者的生活一定是完全快乐的。可遗憾的是,他们还必须面临艰难的生活考验。

为了500法郎一月的工资,比埃尔在理化学校里每年须授课120小时,并且指导学生做实验。在他的研究工作之外,又加上了这种令人疲倦的教学_T作。在居里夫妇没有小孩的时候,500法郎足够家用,但是自从生了伊雷娜之后,雇了一个女仆和一个奶妈,他们的预算因此增加很多。比埃尔和玛丽开始奋斗。他们必须找到新进款。

这两个大学者,为了想得到他们缺少的一年两三千法郎,做出了各种尝试。比埃尔·居里换了一个报酬比较高的工作。玛丽也尽她的一部分责任,申请到一所高等师范!学校的教职。

研究和工作使他们疲于奔命,废寝忘餐。玛丽从前规定的“正常”生活规则,都被忘记了。这对夫妇仍旧使用着而且过度地耗费着他们那日渐衰退的体力。有许多次,比埃尔因为四肢突发不能忍受的剧痛,不得不卧床休息。玛丽有紧张的神经支持着,还不显衰弱。但是从那本她按时记下自己体重的小笔记本里,可以看出她的体重在每星期减轻,在棚屋里的几年间,玛丽减了7公斤。他们的朋友常说她脸太苍白,气色不好。有一个青年物理学家甚至给比埃尔·居里写了一封信,请他爱惜玛丽的身体,并且保重自己。

在1902年5月,玛丽又登上火车返回波兰,她的父亲病危。

再看到父亲的脸,她简直受不了。在旅途中她知道父亲已经离世了,就打电报求她的姐姐们暂缓把他下葬。她走进灵堂,只看见一具棺木和一些鲜花。她很奇怪地坚持要开棺,照办了。死者无生气的脸显得很平静,玛丽对着这张脸告别并且请求原谅。她时常暗暗地责备自己不应该留在法国,这个老人原计划和她在一起度过余年,而她使他失望了。她在寂静中对着打开的棺木,低声自责,直到她的哥哥和姐姐们勉强使这令人痛苦的一幕停止。

随后的一年又有一些不幸的事发生,首先是怀孕,后来是早产,玛丽觉得很悲哀。由波兰又传来坏消息:布罗妮亚的第二个孩子,一个男孩,患病几天就死了。

这些哀痛已经使玛丽的生活罩上阴影,而偏偏又有一种更严重的忧虑来破坏它:比埃尔病了。他常感到剧痛,因为没有明确症状,医生们叫它风湿症。这种病残酷地打击着他,使他痛苦不堪,整夜呻吟,他那吓慌了的妻:子只好一直守着他。

虽然如此.玛丽仍须在师范学校继续教书,比埃尔仍须出题考问他那为数众多的学生,并且指导他们进行实验。同时,这两个物理学家仍继续着他们细致的实验。

一次,只有一次,比埃尔说了一句诉苦的话。他用很低的声音说:“我们选择的生活太苦了。”

玛丽想驳他的话,但是她不能掩饰她的担心。比埃尔气馁到这种地步,是否因为他的力量已将用尽?几个月以来,死亡这个念头就在这个妇人周围徘徊。困扰着她。

“比埃尔!”

比埃尔吃了一惊,转向玛丽。玛丽痛苦地喊他,她的声音像是有人掐住了她的咽喉。“怎么回事?亲爱的,你怎么啦?”

“比埃尔……如果我们俩死了一个……剩下的一个也活不了。我们分开是不能活的,是不是呢?”比埃尔慢慢地摇着头。他对玛丽忧伤的脸凝视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说:“你错了。无论发生什么事,一个人即使成了没有灵魂的身体,还应照常工作。”

对科学来说,它的仆役是富是贫,是快乐是不快乐,是健壮是有病,有什么关系呢?科学知道,这些人生来就是为了研究和发现。他们要研究,要发现,一直到力竭为止。

1899至1904年之间,居里夫妇有时候一起,有时候单独,有时候与同行合作,发表了32篇科学报告。这些报告的题目都很难懂,字里行问满是图解和公式,令外行望而生畏。但是每一篇报告都代表着一次前所未有的胜利。

不可思议的镭

放射性的研究起于法国,很快就征服了外国。从1900年起,许多科学界的知名人物由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写信给居里夫妇,请求提供资料。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开始越来越深入和广泛。

“镭”的特性,越来越认识清楚以后,真是惊人。它的辐射强度超过居里夫妇所有的预测,比铀的辐射强200万倍。

镭有它的影子:它会自动产生一种特殊的气体——镭射气。这种射气很活泼,即使把它封闭在玻离管里,它也依照一种严格的规律每天自己毁灭很多,温泉的水里就有这种射气。

它还向一些似乎是物理学不可动摇的基础理论挑战,那就是镭自动放热。它在一小时内放出的热量可以溶化与它等重的冰。若是保护它,使它不受外面冷气的侵袭,它就变得热一些,可以比周围空气的温度高很多度。

它能穿过黑纸在照相底版上留影;它能使空气导电,并使远处的验电器放电:它能使装它的玻璃容器成为紫色或淡紫色;它能一点一点地腐蚀包裹它的纸或棉花,使它们成为粉末……

镭还可以引起严重的灼伤。镭射线对病变组织的破坏比对健康组织的破坏更快更严重。这样,镭便可以在医学上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居里夫妇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为了准确证实镭在医学上的作用,比埃尔更是不顾危险,立刻用镭在自己臂膀上作试验,擦有丁点儿镭的地方,渐渐有了伤痕,慢慢又有6公分见方的皮肤发红,像烫伤伤疤,不感痛楚。过些时间,红色并未扩大,只是颜色转深,到20天,结了痂,便可以用绷带包扎,到42天时。边上开始生出表皮,伤口开始愈合。等到射线作用后52天,疮疤只剩下一点,颜色发灰。

根据这一现象的观察,比埃尔夫妇认为:镭的杀伤力特别大,辐射力特别强,是世上任何物质无可比拟的。

一次.玛丽在移动一个封了口的小试管时,小试管上沾着一粒晶体,却把玛丽的手指尖烫伤了。持续15天以后才开始脱皮,痛感过了两个月才消失。玛丽那双饱经风霜的手在实验时,常常如此遭到镭的侵袭以致疤痕累累。

镭的杀伤力太大了。

镭射线这种惊人的力量,使比埃尔夫妇信心倍增。于是他们计划在医学上挖掘其潜力。他们和医生合作,经过认真细致的试验和观察,终于得出了辉煌的结论:镭能破坏有病的细胞,可以烧掉肿瘤,治疗某几种癌肿。这种治疗法定名为放射疗法。从此,这种放射疗法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医院。这种发现在医学界引起了轰动,许多医院利用这种方法对肿瘤和癌症进行治疗,均获成功。

镭的用处大极了,它能成为人类必需的用品,成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幸福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是他们始所料不及的。这些作用的发现引起的最直接现象,是人们争先恐后提取这种新元素。至此,制镭这个新兴工业诞生了。

玛丽没有离开过她的第一克镭,后来她把它赠给了她的实验室。在她看来,这一克镭只代表她的奋发工作,此外并无其它价值。

以后炼出来的镭价值就不同了,它们有超越金子的价值。正式出售的镭是世界上最贵的东西,一克值75万金法郎。

居里夫人的研究有了成果,她获得博士学位的时机到了。在授予玛丽博士学位的时候,用的也是朴实无华的词句——“巴黎大学授予您物理学博士学位,并附‘极优’的评语。”

一个伟大的决定

不久,各地科学家纷纷要求用镭来做实验,各国有许多人想提炼镭。

可是镭的提炼法只有比埃尔和玛丽知道。作为镭的发明者和提取纯镭技术的发明家,玛丽和比埃尔是这一知识产权的所有者,他们可以在公布如何从沥青铀矿中提炼纯镭方法之前,取得技术上的专利权。以确保他们在世界各地制镭业中的特权。这是对玛丽和比埃尔的一个重大考验。如果申请专利,他们将获得巨额财富,成为大富豪,可以拥有世界第一流的实验室,添置所有需要的设备……

而另一种做法是,将他们的知识无偿地献给全世界,对他们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不取分文报酬。

两种决定,得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他们应选择哪一种呢?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居里夫妇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平心静气地讨论着这个严肃的问题。比埃尔把邮递员刚送来的一封由美国发出的信放在桌上.认真地说:“我们须略谈一下有关我们的镭的事。制镭业将有大发展,现在可以说这是无疑的了。你看,有一些要在美国创立制镭业的工程师请求我们向他们提供资料。”

玛丽说:“怎么样呢?”她对这个谈话兴趣不大。“怎么样呢,我们须在两种决定中选择一个。一种是毫无保留地公布我们的研究成果,包括提纯方法在内……”

玛丽作了一个赞成的手势,并且喃喃地说:“是,当然如此。”

比埃尔继续说:“或者我们可以自居镭的所有者和‘发明家’……并且确定我们在世界各地制镭业的权利。”

玛丽想了几秒钟,然后说:“我们不能这么办,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

玛丽凝视着丈夫,继续说道:“物理学家总是把研究成果全部发表的。我们的发现不过偶然有商业上的前途,我们不能从中取利。再说,镭将在治疗疾病上有大用处,我觉得不能借此求利。”

在寂静中,比埃尔重述玛丽的话,像是一个回音:“我们不能这么办……这是违反科学精神的。”

在这次简短谈话之后一刻钟,比埃尔和玛丽骑着他们心爱的自行车,走出家门,踩得很快,向树林深处驰去。他们已经在贫苦和财富之间作出了永久的选择。那一晚,他们疲倦地归来,臂中抱满了田野里生长的绿叶和花束。

荣誉的来临

伴随着伟大的发现,荣誉也接踵而来了。

居里夫妇先后在法国被授予几种科学奖。1903年6月,著名的皇家科学会正式邀请比埃尔·居里前往举行镭的讲座。这个物理学家接受了邀请,同他的夫人一起到伦敦去参加这次隆重的盛会。

举行讲座的那一晚,玛丽是被允许参加皇家科学协会会议的第一位妇女..英国的学者都聚在那个挤满了人的礼堂里。比埃尔用法语慢慢地叙述镭的特性,后来他请人把屋子遮黑,开始作几种惊人的实验:运用镭的魔力由远处使一个金箔验电器放电……

那一晚激起的热烈情绪在第二天起了反响:全伦敦都要看镭的“父母”。居里教授和夫人被邀赴许多晚餐和宴会。玛丽不安地感觉到有成千双眼睛在注视自己,注视着这个最稀罕的动物,注视着这个特殊的人:一个女物理学家!

1903年11月,一封信通知居里先生和夫人,伦敦的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授予了他们,以表推重。

1903年12月10日,斯德哥尔摩的科学院公开宣布把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一半授予居里先生和夫人,奖励他们在放射性方面的种种发现。居里夫妇没有参加这次聚会。

在玛丽·居里的眼睛里,诺贝尔奖金只代表一件事:数额巨大的奖金,是瑞典学者对两个同行的工作的认可,因此它是不“违反科学精神”的。而且这是减少比埃尔教课钟点借以挽救他健康的唯一机会!

同时。善良的玛丽也开始了自己的捐赠活动。在她的赠款项下,有给波兰学生的,给青年时候某朋友的,给实验室工人们的,给一些急需钱用的女学生的……玛丽很适当地施赠,不张扬,不轻举妄动,也不过分。她决意在有生之年帮助那些需要她帮助的人,她愿意量力而为,以便永远能够继续帮助人。

荣誉不关心将来,而比埃尔和玛丽却要向将来努力。诺贝尔奖金授予居里夫妇的消息一发表.千百万的哲学家、工人、教授、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他们的热烈敬仰扰乱了他们的生活,并且夺去他们的唯一财富:沉思和宁静。

居里夫妇设法拒绝访问,封锁他们的门,将自己关在那个从此有了历史价值的简陋实验室里。面对荣誉,他们选择了拒绝。

1904年12月,玛丽生了一个胖胖的婴儿,头上竖着黑发。又是一个女儿,取名叫艾芙。新生婴儿的微笑和嬉戏,使这个年轻的母亲感到愉快。她在一本灰色笔记本里,随时记载艾芙最早会做的姿势和开始长出的牙齿,正如以前对待伊雷娜那样。玛丽的神经状态随着这个婴儿的发育渐渐好转。分娩造成的强制性休息使她放松了,从而使她恢复了生活的情趣。不久她又到师范学校去教课了。她恢复了她的坚定步伐,又走上了艰苦的途程。

面对巨大的荣誉,他们的家像堡垒一样,拒绝闲人闯入。比埃尔和玛丽在里面仍旧过着简单隐遁的生活。家务方面烦心的事,已经大为减少。一个干粗活的女仆承担了一切重活。她看着她的奇怪雇主的专心态度,总是惊异得大张着嘴,而且时常空白等着他们称赞她的厨艺。

有一天,这个朴实的女子忍不住了,她站在比埃尔面前,用坚决的语调问他觉得他刚才吃了很多的煎牛排做得怎么样。但是他的回答却使她莫名其妙。这个学者喃喃地说:“我吃了煎牛排么?”然后表示和解地又加上一句:“可能吃了罢!”知IR患: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金,是根据素有“炸药之王”称号的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和资产设立的。诺贝尔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劳动,与父亲和哥哥一起先后发明了一系列适于不同爆炸目标和用途的强有力的烈性炸药.极大地减轻了爆炸工人们的劳动强度,缩短了工程时间。

诺贝尔将他遗产的900万美元作为基金,用以奖励每年在和平、文学、物理、化学和医学五个学科中取得重大成果的人,不分其种族、国籍和性别。迄今为止,诺贝尔奖金是世界上最高权威的奖项。每一奖项包括一个铸有诺贝尔浮雕像的金质奖章,约4万美元的奖金和荣誉证书。

居里夫人名言

在成功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名人的名字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生命。

不,镭是属于全人类的!抬来了一副担架,把尸体放上去,在一间药房里停了一下,才抬到附近的警察分局去,在那里打开他的钱包,检查他的证件。风声一传出去,说牺牲者是比埃尔·居里,一个教授,一个著名的学者,人们的骚动立时加倍了。许多人握拳要打马车夫,警察不得不出来干涉,保护着他。

大祸突然降临居里的家门。共和国总统府派来的人在门前按铃,听说居里夫人没有回来,没有说明来由就走了。铃又响了,理学院院长走了进来。玛丽依然没在家。

到了晚上,锁孔里有钥匙转动的声音,玛丽出现在客厅门口,愉快且活泼。她从朋友们过于尊敬的态度中,隐约看出有表示哀悼的可怕迹象。听着众人重述经过情形,玛丽完全不动,完全僵直,这种神情使人们相信她一点儿没有听懂。她并没有倒人他们亲切伸出来扶她的手臂中,不呻吟、不哭泣,人们说她像木头人一样毫无生气、毫无感觉。过了很长且可怕的寂静,她的嘴唇终于动了,她低声问着。渴望听到什么否认的话:“比埃尔死了?……死了?……真的死了?”

一件突如其来的灾祸,可以使一个人完全改变,永远不再恢复原状。“比埃尔死了”这几个字一传到她的意识中,立刻就有一种孤寂和难言之隐笼罩她的心头,永远摆脱不掉。居里夫人在四月的那一天,不只成了孀妇,同时还成了无法救治的孤独可怜的妇人。目睹这个悲剧的人感觉到,他们表示哀痛和安慰的话语都只在玛丽耳边掠过,她的眼睛是干的,脸色苍白得发灰,似乎听不见他们说什么,很费力才能回答一些最迫切的问题。她发了一个电报到华沙,“比埃尔因意外事故去世。”然后她在那潮湿的花园坐下来,两肘支在膝上,两手扶着头,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毫无生气,不发一言,等着她的伴侣。

有人先给她送来了在比埃尔衣袋里找到的几件可怜的遗物:一枝自来水笔,几把钥匙,一个皮夹,一只表。随后,一辆救护车停在这所房子前面。玛丽爬上车去,在半明半暗中看见那个平静和蔼的脸。担架很费事地慢慢抬进窄门。他们把死者停在楼下一间屋子里,玛丽就在那里独自对着她的丈夫。她吻他的脸,吻他那似乎还有热气的柔软身体,吻他那不可以屈伸的手。人们把她强拉到隔壁房间里去,不叫她看死者入殓。她像是毫无知觉地服从了,后来忽然想起她不能让这几分钟这样过去,想起不应该让任何别的人照料那个血污的遗体,她又回来了,抱住尸体不放。

第二天,玛丽收紧的喉咙才松弛,眼泪的闸门才打开,终于哭出来了。后来她又坚定地在房子里徘徊,问是否已经照常给艾芙梳洗。她到花园去叫伊雷娜,隔着栅栏和孩子说话。她告诉孩子“爸”的头上受了重伤,需要安静。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就又去玩耍了。

过了几个星期,玛丽因为在人前说不出她的悲苦,就完全陷于沉默孤寂之中,这种孤寂有时候甚至会使她惊惧地叫喊起来。玛丽失去了伴侣,世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人物。玛丽成了一架机器,甚至她孩子的目光都不能唤醒她的感情。她行动呆滞,精神恍惚,似乎已经离开了活着的人们。

比埃尔·居里之死,引起了一些重大问题:比埃尔遗下的研究工作怎样进行?他在索尔本的教职怎么办?玛丽的前途如何?她的亲戚们低声讨论着这些问题。葬仪举行后的第二天,政府提议给比埃尔·居里的遗孀和遗孤一笔国家抚恤金。征求玛丽的意见,她完全拒绝,她说:“我不要抚恤金。我还年轻,能挣钱维持我和我女儿们的生活。”

在这突然加强的说话声中,体现出了她惯有的勇气。当局和居里一家交换意见,颇费踌躇。大学有意留玛丽在学校里工作,可是给她什么头衔?叫她柱哪个实验室里工作?到哪里去找一个能够领导比埃尔·居里实验室的教授?

于是法国的最高教职第一次给了一个妇人。玛丽沉默地接受了,只用几个字回答:“我试一试吧。”

孤军奋斗

人们钦佩玛丽,她在有一个天才的人支援她的时候,既能够料理家务,义能够完成她所担负的伟大科学工作。但是人们以为她不可能过更艰苦的生活.也不可能做出更大的努力。

可是。“居孀的居里夫人”所担负的责任,会把一个健壮、幸福而且勇敢的男子吓倒。

她必须抚养两个孩子,供给她们和她自己的生活费用,并且出色地承担一个教授职务。她失去了比埃尔·居里杰出的精神财富,然而她必须把她与这个伴侣一同从事的研究继续下去。他的助手和学生得由她来指示和教导..此外还有一个主要的使命:创立一个对得起比埃尔的实验室,使青年研究者能在里面发展放射学这种新科学,这是比埃尔未能实现的梦想。

玛丽操心的第一件事,是要让她的女儿们和她的公公能过上健康的生活。她在远郊租了一所不甚雅致的住房,但是附近有一座可爱的花园,使这所住房也显得美丽了。公公和孩子们的生活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居里夫人为这种安排所付出的代价是额外的疲劳:由住处到实验室须坐半小时火车。每天早晨,人们都看见她迈着急促的优美步伐到车站去,像是误了什么必须赶上,像是不知疲倦地在竞赛。这个身穿重孝的妇人永远搭那趟气味不好的列车,永远走进那个二等车厢,她的身影不久就为这条路线上的旅客所熟悉。她很少有工夫回家吃午饭,所以又常到那些小饭馆去,这是她从前和现在一样独自去的地方。或者,她就在实验室里来回踱着,慢慢咀嚼一个面包和一个果子。

晚上她常常很晚才乘火车回家。在冬天,她到家后第一件事,是去看看前厅里的火炉,自己添煤捅火。等那个火炉冒起了火焰,玛丽觉得满意了,就躺在沙发上休息。辛苦了一天,这时候她才喘过气来。她把悲痛深深藏在心里不使人看见,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哭泣,不肯让人怜悯或安慰,从来不对别人发出绝望的呼声,不告诉人在夜里折磨她的噩梦。但是她的亲人都忧虑地注意着她那总是无目标地向天空注视着的目光,注意着她那筋络开始痉挛的手。她的手指,因为许多次被镭灼伤,刺激过深,总是止不住地相互摩擦着。

居里夫人是教授、研究者和实验室领导人,她在索尔本被聘为“实任教授”教放射学,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教这种科目的人。

不久玛丽就着手编她的讲义,在1910年出版一本杰出的《放射学专论》,共971页。这本著作前面放的不是著者的像,玛丽在书的第一页放了一张她丈夫的相片。

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她陆续发表了《放射性元素分类》和《放射性常数表》等重要论文……继居里夫妇的荣誉之后,居里夫人个人的声誉日见隆盛,像空气一样地传布出去。她的抽屉里,塞满了名誉博士学位的文凭和外国科学院通讯院士的证书。这个领受者不想把它们陈列起来,甚至于也不想把它们开列一张单子。

1911年的12月.斯德哥尔摩科学院为了确认居里夫人在她丈夫去世后所完成的出色工作,授予她诺贝尔化学奖金。从来还没有别的得奖人,无论男女,被认为有两次接受这种奖赏的资格。

玛丽请布罗妮亚陪她去瑞典,并且把大女儿伊雷娜也带去了。这个孩子参加了这次庄严的集会,24年后,她也要在这个大礼堂里接受这种奖金……

梦寐以求的实验室

随着人民革命的爆发,沙皇政府逐渐动摇,在俄国,对于思想自由作了一些让步,就是在华沙,生活条件也不像以前那样严酷了。1911年,华沙一个较独立的很活跃的科学协会请玛丽作“名誉会员”。几个月后,那些知识分子想到一个伟大的计划。要在华沙创设一个放射学实验室,请居里夫人来领导,把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学者迎接回去,让她永远留在祖国。

回国这个主意很吸引她,同时也使她害怕。除了身体不适的因素,还有一件事:居里夫妇渴望了很久的实验室,现在终于决定创设了。这时候逃离巴黎,就会使这个希望归于乌有,就是消灭一个伟大的梦想。思归的心情使她犹疑许久,最后还是写了一封辞谢的信寄往华沙,她心里多么痛苦啊!她答应在远处领导这个新实验室,并且把它交给自己两个最好的助手去实地管理。

1913年玛丽回到华沙去参加放射学实验室落成典礼时,身体依旧很不舒服。俄国当局自动不过问她的行动,没有一个官员参加为她组织的庆祝会,因此她的祖国给她的欢迎更为热烈。玛丽平生第一次在一个挤得水泄不通的大礼堂里.用波兰语作科学讲演。

居里夫人的健康逐渐好转。到1913年夏天,玛丽背着行囊做了一次徒步游历,想借此试验自己的体力。她的女儿和保姆陪着她,这一组旅行者中还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他的儿子。几年来。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之间有极好的“天才友谊”,他们彼此钦佩,他们的友谊是坦白而且忠实的。他们有时候讲法语,有时候讲德语,喜欢不断地讨论物理学理论。

孩子们在前面跳跃着,这次旅行使他们高兴极了。爱因斯坦精神焕发,对他的同行叙述他心里萦绕着的一些理论,而玛丽因为有极丰富的数学知识,是欧洲极少数能了解爱因斯坦的人之一。

在这次短期休假之后,玛丽后来又到了很多其他国家,在那些地方有一些科学上的隆重仪式要她参加,这个女学者达到了光荣的极峰。而在法国,两年以来她的镭研究院也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玛丽常常会一个人跑到建筑工地去,在那里拟定计划并且与工程师讨论。这个头发斑白的妇人有一些最新、最“现代化”的意见。她期望建筑一个可以用30年、50年的实验室,愿意这个实验室在她化为灰尘之后还可以用好多年。

这位女英雄获得这个胜利的时候,已经既不年轻,也不康健,而且还失掉了家庭幸福。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她的周围有新设备,有热心的研究者准备同她一起奋斗!不.这不算太晚!知识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年),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的创立者。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为了第二祖国.她成了战士

1914年7月,玛丽的周围异常空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她的同事和实验室中所有的工作者都已经入伍。她身边只剩下了她的机械师.因为他有心脏病,此外还有一个身材矮小的女仆。

此时,玛丽只有一个念头:为她的第二祖国服务。在战争这可怕的变故中,她又表现出了她的顽强和主动精神。她关上了实验室的门,像许多勇敢的法国女子一样,去当一个白衣护士……她立刻取得了在卫生服务机关丁作的证件。在这个机关里她发现了当局似乎不加注意的缺点:所有前线和后方的医院差不多都没有X光检查设备!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不用动手术就可以探查人体内部,可以“看见”人的骨骼和器官,并且照出相片来。但在1914年,法国只有有限的几套伦琴仪器,供放射科医生使用。

居里夫人想出一个办法,她用法国妇女联合会的款项,创造了第一辆“x光汽车”。她在一辆普通汽车里放了一架伦琴仪器和一个发电机,用汽车的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所需电流。这个完全可以移动的设备从1914年8月起巡回各医院,很多伤兵,都用这个设备检查。

德国军队的迅速推进,使玛丽面对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她是应该去和她的女儿们在一起,还是应该留在巴黎?若是敌军有占领首都的威胁,她是否随卫生机关一起撤退?

她冷静地考虑这些可能发生的事,做出了决定:无论什么事发生,她都要留在巴黎。不只是她现在担任的救护工作耍她留在这里,她还想到她的实验室.想到了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她想着:“我在这里,德国军队或许不敢抢夺它们,但是假如我离开丁,所有的东西都会失踪。”这个固执而有毅力的玛丽在本能上不喜欢逃避,她认为害怕就等于为敌人服务,她决不让得胜的敌人走进无人照料的居里实验室而自鸣得意。

巴黎得救了。玛丽接她的女儿们回来,艾芙回学校去,伊雷娜取得护士文凭。居里夫人完全料到了,这次战争是长期的,而且伤亡一定很重,伤员越来越需要就地做手术,前线各战地医院里必须随时有外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x光汽车会被请去做极有价值的工作。

在战争开始的几个月里,她和大女儿伊雷娜有过一次重要的商议。她对她的女儿说:“政府要求个人捐助金子,并且不久就要发行公债。我想把我所有的一点金子献出去,加上我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的科学奖章。还有一件事,纯粹因为懒惰,我把第二次诺贝尔奖金仍旧留在斯德哥尔摩,还是瑞典币。这是我们财产的主要部分。我要把它提回来买战时公债,因为国家需要它。”

瑞典币换成了法郎,接着就变成公债、“国民捐款”、“自动捐献”……并且正如玛丽预料到的,一点一点地消耗完了。居里夫人把她的金子送到法兰西银行.收款的职员接受了金子,但是很愤激地拒绝把那些光荣的奖章送去销毁。玛丽并不觉得高兴,她认为这种拜物主义是荒谬的,她耸了耸肩,把奖章带回实验室。

镭和x射线一样,对人体有各种疗效。玛丽把她的镭献给一个“射气服务机构”使用。她每星期“加工”镭放出来的射气,把它装在管子里,用以治疗“恶性”伤痕和各种皮肤病。X光汽车,X光设备,射气服务……这还不够。

这种技术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很缺乏,这使玛丽很忧虑,她建议政府开办并常设放射科训练班。不久就有20个人聚在镭研究院学初级课程,包括电学和X射线理论、实习和解剖学。

从1916年到1918年,玛丽训练了150个放射科护士,这些人是由各界招募来的,其中有些人教育程度很低。居里夫人的声望起初使她们很害怕,但是这个物理学家对她们的诚挚态度,很快就使她们折服了。她极喜欢做得很完善的工作,所以当她的一个学徒第一次完成一张没有毛病的X光照片时,她非常高兴,好像这是她自己的胜利一样。

此时,法国的盟邦也相继求助于居里夫人。从1914年起,她到了很多国家的战地医院进行考察和指导。虽然成就如此巨大,但她心里却极少快乐!她看见成千具碎裂的躯体,听见呻吟和狂喊,这种记忆在长时期内使她的生活总是郁闷的。

1918年,她在实验室里惊讶地听到宣布停战的炮声,她立刻想到要把镭研究院用旗帜装饰起来。结果,法国国旗都卖光了,她只好买了几块三种颜色的布料,匆匆地缝在一起,挂在窗前。玛丽兴奋而且快乐地颤抖,不能镇定。

在玛丽看来,这不是一个胜利,而是两个胜利,波兰从灰烬中再生了,它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奴隶生活,现在恢复了独立。(自1795年波兰被瓜分灭亡以来,历经123年,至1918年11月恢复独立,重建国家。)

玛丽的“爱国梦”在许多年前几乎使她牺牲她的事业,甚至于牺牲比埃尔·居里的爱。现在,这种梦想在她眼前成了事实!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居里夫人名言

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个人”。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同类推荐
  • 读者文摘(上)

    读者文摘(上)

    请你记住:说你办不成某事的人,都是无法成功的人。他个人的成就,顶多普普通通而已。因此,这种人的意见,对你有害无益。
  • 做人与做事宝典

    做人与做事宝典

    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做事是做人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不会做人,也就不会做事。人做得不高明,事也办得不完美;相反,要想学会做事,必须学会做人。
  • 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

    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

    《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以培养最佳业务员为目标,内容包括业务员应具备的内功、市场知识与销售理论、消费者心理与销售心理、销售中的语言艺术、业务员的着装与服务礼仪以及签订业务合同的相关知识;有效寻找客户、成功接近客户的方法、与客户前效沟通的技巧、实现成交的技巧、服务与客户管理、做一个优秀的业务主管。《业务员手册:业务员的才能策略和实践》通俗易懂、实用性强,针对销售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最为有效、最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 人生格言

    人生格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时尚格言(时尚生活指南)

    时尚格言(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 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热门推荐
  • 女帝的后宫日常

    女帝的后宫日常

    当不学无术的吃货被告知是女皇陛下。“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有权势的人?”“是陛下您。”“爱卿啊爱卿,谁是本国最劳累的人?”“是臣。陛下,臣想请个假!”“不准!”“臣想告老还乡!”“太傅!朕错了!朕这就起床早朝……”流落民间三年的女帝重返朝堂,她却失忆得彻底。
  • 诸天劫难

    诸天劫难

    天外有天,宇宙之外也有宇宙,鸿钧道祖无意中占卜天机,发现500年后将会有大劫降临这个宇宙,就算自己也没办法安然度过,应劫之人就在人间,且看主角如何应劫。
  • 网游之高达乱舞

    网游之高达乱舞

    游走于刀尖之上眼中尽是对生命的漠视大仇得报的冷血杀手进入了他最爱的高达题材的虚拟网游,从此,冷血杀手变成了中二青年,哦类哇刚大木。。。。。
  • 异世像游戏的战场

    异世像游戏的战场

    猪脚在一次意外中穿越了!于是他有了一项能力!开始打造自己的传奇!穿越,很巧的是:穿越后自己有着一项能力,和自己以前玩的游戏一样——建立城市,兵营,加工厂,招兵,研发技术……这是游戏还是真实的世界?不管了,人的生存之道就是在于前进,努力!这个世界应该有着和自己一样的人类吧?不然不是很没有趣?精灵?矮人?人类……我KAO,教廷是什么东西,要到我的领地发展?老虎不发威,当我是Sickcats?当然猪脚就是要牛B轰轰的才对得起穿越,不然那就是什么?浪费可耻!
  • 王俊凯,我会一直爱你

    王俊凯,我会一直爱你

    王俊凯遇到自己的妹妹【徐若馨tfgirl的队长】,觉得妹妹是自己的初恋,但小凯真的初恋【韩以晨】来了,但最后还是分开了,而易烊千玺和王源也有自己喜欢的女孩,他们几个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Children of the Whirlwind

    Children of the Whirlwi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异世之绝色公主

    穿越异世之绝色公主

    她,本是一个纵横二十一世纪,令警察头痛不已,令富商“闻风丧胆”的绝世神偷。她,在穿越之前,曾有人泄露天机,预测她的将来会得到绝世男子宠爱与纠葛。她一笑泯之,未信。当其穿越异世之后,却应验了!她的绝世男子又是谁?
  • 其实依然年轻

    其实依然年轻

    《其实,依然年轻》内容简介小说以初二学生林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描写了他对爱情的由无知到向往,再到挣扎,以及挣扎之后的大彻大悟。同时,小说中夹杂主人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独特理解,将一个少年纠结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他的一言一行完整的向读者展开。文章前半部分的描写为后文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做了充足的铺垫。而后半部分以他和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为明线,以林枫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为暗线,相互交错的体现了“其实,依然年轻”的主题。日本茶道里有这样一个词,叫“和敬清寂”,这其实是一种高贵的孤独心。小说的最后,主人公林枫经过一番自我的反省或者说是洗礼,终于达到了一个真正的孤独者所应有的饱满、平静、安宁的圆融状态。同时,作品也就伴着这样的一个熠熠生辉的主题结束了。
  • 我的爱,围追着你

    我的爱,围追着你

    在你不知道的在时间我爱着你,你的笑,你的累我都看到眼里。我不知道爱你能给你带来什么,但是,繁华落尽,咫尺天涯,就该干脆一点~~
  • 神界大陆

    神界大陆

    一位来自仙侠大陆的霍雨天他的祖辈都是神侠之人而霍雨天则是7颗魂魄之人已经历练到了7段他的师傅也就是叶天因为在一场大陆战争时被10段高手天龙带走了而霍雨天也就为了这些坚持着守护仙侠大陆也在一直苦苦寻找着他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