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48500000014

第14章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怨

“原 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译 文”

孔子说:“颜回真有贤德啊!吃一碗干饭,喝一瓢白水,住在狭小的巷子中,别人无法忍受这种穷苦生活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内心的快乐。颜回真有贤德啊。”

追求快乐是人之本性。人要得到快乐,关键要有一种乐观的心态。知足常乐正是当代人的根本需求,能使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达到平衡。知足是一种智慧,常乐是一种境界。

美国开发初期,地广人稀,地价便宜,土地的出售以一人一天所跑的范围为准。于是,有一个人付了钱之后就开始拼命跑,从早晨到中午、到黄昏,此人也不休息,唯恐少圈了地。结果,他倒是圈了好大一块地,而自己却因奔跑过度,累死了。卖主只好将他草草就地埋葬。此人最终占的不过一棺之地。

一个人,再怎么有钱、有权、有名气,到了生命的尽头,也只不过是需要“一棺之地”安葬罢了。“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孔子也提倡人们 “知足常乐”,警戒人们不要“不知足而常怨”。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闲对青山隐绿丛,春波抱日半江红。长竿漫置听莺啭,俗事随钩没水中知足常乐是一种适可而止的精神,但不是安于现状,不是不思进取。理性的进取应该以知足常乐的心态为基础。没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和知足常乐的心态,人们往往会采用不符合伦理的手段,达到人们欲望的短暂满足,由此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不良的社会效应。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不能病态地沉溺于欲望的满足,而知足则是一种心理的健康,一种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人如果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那就永远也满足不了。满足了一种欲望,就有十种欲望受到压制,又有百种欲望随之产生。它们不可能全部都得到满足,定会使人常不乐或者乐不常。

知足常乐是一句古训,也是人生的真谛。诸葛亮“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做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他们的言行蕴涵着知足者的宽广情怀,尽显常乐者的怡然自得。

唐伯虎曾经写过一首《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若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癫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像陶渊明、唐伯虎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使我们很受启迪。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怨。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世人生活在万丈红尘中,求名、求利、求婚姻,求的事太多了。怎么能知足呢?房子还不够大呢,官还太小呢,车子是便宜车,存款才十几万,烦心事多了。很多时候,为事业、为爱情、为家庭,我们不能不拼了老命去干活、去赚钱、去操劳。根本不可能知足,也不敢知足。可是,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于是,觉得生活像根鞭子,而自己却像只陀螺,一直旋转到形神俱疲。这时候,难免心生感慨。

其实,赚一千,有一千的活法;赚一万,有一万的活法。穷人自有穷人的乐趣,没必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紧。我赚钱少,就少花,青菜稀饭依然能保持快乐的心情;我赚钱多,就多花,但就算是天天鱼翅龙虾,也不一定能快乐。所以说,决定你是否快乐的因素,物质条件算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重要的是心态。只要你有“知足”的好心态,就能“常乐”。但是,如果你只有“不知足”的不良心态,那么一辈子都得辛劳,都得“常怨”了。

以平常心、宁静心面对周围的一切,真诚、善良地为人、处事,自能赢得人生的常乐。

有知足的好心态,就能常乐;有不知足的不良心态,一辈子都得辛劳,都得常怨。知足常乐使无穷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之间达到平衡,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同类推荐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学衡派思想研究

    学衡派思想研究

    该书是一本纯学术的著作,相信会对有志于了解、学习、研究文史哲的朋友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天怒记

    天怒记

    树欲静而风不止!风既不止,何不乘风破浪!当会有时,三界定而万物生!
  • 神域之正义审判

    神域之正义审判

    这是完全属于我的小说,因为我自创了一个玄幻能力体系:元术。绝对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支持原创!另外有一点小幽默,第二卷第二章魂使的一句话:“非花非草,当然也不是ET,奥特曼,怪兽一类的东西。”背景是一个连电灯都没有的地方。
  • 重生郡主斗狼夫

    重生郡主斗狼夫

    云夕重生了,重生在一个同叫云曦的人身上。云夕勾唇而笑,前世做为文博侯府庶长女,她装笨藏拙,活的小心翼翼,却仍没逃过做为家族弃子,被推出来顶罪,受杖责而死的命运。天可怜见让她重生在六岁的恶毒郡主身上,那她必有仇报仇,有冤报冤,从此掌控自己的人生,活的恣意潇洒!说我恶毒?好,那我就恶毒给你看,整不死你就对不起这个名号!说我嚣张?不好意思,太后皇上宠的,不嚣张些对不起这两大靠山!说我暴戾?哼哼,对这种故意找揍的白莲花,本郡主一向推崇拳头大才是硬道理!说我是肉球?我去,你特么的找揍是不?本郡主这是珠圆玉润,玉雪可爱!眼睛往哪长的,一点审美观没有!某世子露齿一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之天选之王

    末世之天选之王

    人类的文明结束了,但新的文明出现,人族、尸族、虫族三足鼎立,而我,只根本是其中一个渺小的人类罢了……Q群:220890276
  • 机器猫的口袋

    机器猫的口袋

    一群高智商的人利用善与恶的公式杀人救人…
  • 罂从天降:傲凤三小姐

    罂从天降:傲凤三小姐

    无意间被扫把击中头部而导致了穿越,原本只是想好好的活着却发现这根本不可能!那莫名其妙的脉搏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在这里遇上组织的人?原来一切都是姐姐精心策划的?谜团一点一点地凝聚,让季罂瑶不得不正视自己的人生,踏上了寻找答案的路……
  • 死神:血染之刀

    死神:血染之刀

    死神的世界,从来不缺少争斗,但也不缺少爱情。甘愿为了心爱的人付出一切的他,能够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诫拔罪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唱着生活的男孩

    唱着生活的男孩

    《唱着生活的男孩》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一本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这本书会把你带到遥远的、美好的童年,也会让你了解那些难忘的岁月;这本书不是教材,它不会教你怎样去做,但它会告诉你,什么不能去做。这本书不是牧师,是朋友。读《唱着生活的男孩》,就是和一位好朋友愉快地聊天。
  • 头发

    头发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