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自发是优秀者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品质,他们不需要别人强迫和要求,自己就会以一种热情洋溢的工作状态面对自己的任务。不论任何环境,他们都能尽自己所能主动做更多的事情。
第一节 点燃工作的激情
让自己的工作蒸蒸日上,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才能,还取决于对待工作的热情。成功的大门总是为那些对工作具有高度热忱的人开放,他们有着火一般的热情,人至暮年,对于工作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这样的人是值得真正赞扬和学习的,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职场中每一个人,用热情点燃希望!
一个人能够热情洋溢地工作,并且使得客户和老板都满意自己的工作成绩时,行为人的各方面收获都会随之增加,有精神上的满足,也有物质上的奖励。当你把自己的热情加入到工作中去,工作也会翩翩起舞,因为热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人保持一种充满活力的工作态度,它能让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纵观每一个成功人士,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们能最快、最激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历史上的每一项发明的创造者也如此,他们对于工作的激情让每一个人都为之震撼。虽然能力的重要性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一个消极、颓废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就,这是一种规律,纵使一个再聪明的人,他如果不对自己擅长的工作付出全身心的热情,也是很难有所成绩的。
当我们在看体育比赛时,会发现热情和兴奋对于运动员的发挥是多么的重要,一个选手即使再有实力,如果比赛时没有投入足够的热情,赢得比赛是很困难的。2007年5月在英国进行的斯诺克世锦赛中,头号夺冠热门的奥沙利文被淘汰,而奥沙利文在之前的几场比赛中一直不够热情。他技术一流,而且还有很多铁杆球迷,他在自己状态好时,打球速度非常快,斯诺克最快的单杆147分的纪录也是他创下的,仅仅用了5分20秒的时间,至今没有人能打破这个纪录。这样一个一流的选手怎么会在技术上输给别人。惟一的解释就是没有足够的热情,没有投入到比赛中去,用运动场上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状态”,换言之,除去身体受伤以外,并不是技术不好,而是没有足够的热情投入比赛。
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能力具备的条件下,也必须投入火一般的热情。热情是工作的灵魂,如果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可能平庸而过。和很多年轻人相比,有的年纪稍长一些的人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热忱地对待一些别人看着很枯燥乏味的工作。比尔·盖茨在被问及他心目中的最佳员工是什么样时,他也强调了这样一条: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情,当他对客户介绍本公司的产品时,应该有一种“传教士传道般的狂热!”
的确,工作需要投入热情,带着热忱去工作,工作所获得的成效就会不一样。美国著名作家、世界十大推销员之一弗兰克·贝特格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诠释,这不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还取决于他对工作的热情。
他这样说:“在我转入职业棒球队不久,就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我被开除了。理由是我打球无精打采。老板对我说:‘弗兰克,离开这儿后,无论你去哪儿,都要振作起来,工作中要有生气和热情。’”
之后,弗兰克·贝特格在球场上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从被人骂作“懒惰的家伙”到了“锐气”的飞快地转变,让他的月薪在十天之内上升了700%。当他退出职业棒球队后,又遇上了新的问题。
他这样说:“退出职业棒球队之后,我去做人寿保险推销工作。在十个月令人沮丧的推销之后,我被卡耐基先生一语惊破。他说‘贝特格,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我决定以我加入纽黑文队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销员的工作中来。”
凭借着热情,弗兰克·贝特格的事业开始慢慢地有所起色,他在有所成就时,更加意识到了热情对于工作的重要作用。他说:“在我的推销生涯中,我目睹了许多的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更多人由于缺少热情而一事无成。”
如果工作没有激情,从业人就会感到工作的无聊和乏味,不能发挥自己最好的才华,仅仅只要求自己把工作完成,做起事来拖沓、马虎,不能有出色的工作成绩。其实,说到底,热情工作不仅能为老板争取到更多的利润,对于自己来讲,也是非常有利的。首先,因为工作出色,会获得相应的报酬,其次,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工作变得有生气,而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只有在热爱工作的情况下,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有一种奋斗不息的精神让自己不断进取。
如果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论是什么职位,都能做到最好。热情是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它使你的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让你为了实现工作目标而努力。
著名音乐家亨德尔在年幼时,大人不让他学习乐器,于是他半夜里偷偷跑到秘密的阁楼里弹钢琴;莫扎特小时要在白天做苦工,晚上他就偷偷地去教堂听风琴演奏。徐志摩热情昂扬的性格成就了他的才华。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告诉我们,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是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投入自己全身心的热情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
我们不能想象一支没有热情的军队将如何打仗,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热情的团队怎样创造价值。博伊尔说:“伟大的创造离开了热忱是无法做出的。这也正是一切伟大的事物激励人心之处。离开了热忱,任何人都算不了什么;有了热忱,任何人都不可以小视。”
小杰和巍子同在一家公司工作,他们从事着同样的工作,可是他们的差距却非常大。小杰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做到了公司的副经理,而巍子却没有什么工作成绩,每天无精打采地上下班,就要面临着失业。这是什么原因呢?
当初,他们两个人同时到这家公司应聘做业务员。这份工作是辛苦的,每天要面对很大的销售压力,他们都体会到了艰辛,两人都想到过辞职走人寻找别的工作,可是转过来一想,如果不做这份工作,暂时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于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小杰在经过思想斗争后,他认为,找工作确实不容易,即使找到新的工作,还会面临同样的或者更为严峻的困难,只有坚持下去,找到一个工作的方法,才是最大的收获。于是他决定既然做了就要好好做,否则就失去做这份工作的意义。他工作非常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的地方,他都要努力去尝试,对待工作和对待客户的热情是有目共睹,所有人都被他的热情感染了。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业绩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不断增长。
有时候,为了争取到一个客户,他跑来跑去,不管有多累,他都会分析客户的情况做一套完整的计划书,给客户最热情周到的服务。对待每一个客户都认真、负责,并且竭尽全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地,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因为建立了长期的稳定客户,他的业绩十分平稳,而且稳中有升。不久,他的业绩列为公司的榜首。领导非常赏识他,把他提拔为主管。他始终以这样的热情面对工作,他的职位也一直升高,但无论他处于什么职位,热情从来没有降低一分,3年的时间,他就当上了公司负责销售部门的副经理一职,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管理者。
巍子的工作态度恰恰和他相反,选择留下来后,他没有考虑自己工作没有进展的原因。面对工作很消极,越是这样,他的情绪越发消沉,他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毫无热情可言,他的工作成绩只能维持他的生活,一年以后,老板给他调换了职位,因为一个没有热情的业务员是无法有出色的工作成绩的。可是他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也一样地缺乏热情,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这不,公司开始进行新的人员调整,老板准备将不合格的员工辞退,他非常不幸成为了其中的一个。
任何人都一样,热情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工作的活性剂,最优秀的劳动成果都是由那些热情工作的人创造的。热情能使人们的决心更加坚定,能使人们的意志更加坚强,它是创意的一种催化剂,它能使我们立刻行动,去创造那些看似难以成功的事情,把事情一步步地演化在一种合理的范围之类,把被动工作变成主动创造。
工作启示:当你把自己的热情加入到工作中去,工作也会翩翩起舞,因为热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激发人的潜能,让人保持一种充满活力的工作态度,它能让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
第二节 率先主动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那一定要具备一种率先主动的工作意识。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积极主动的员工就是好员工。积极主动不仅仅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做事的方法,更是一个好习惯。同样的一个工作环境,同样的一份工作,积极主动的人总是能又快又好地把工作做完,从来都不用担心加薪和晋升。那些因为对待工作随便、怠慢而不能晋升的人,你完全有能力来改变你的处境,秘诀是——行动起来,养成做事积极主动的好习惯。
世界排名第六的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特在年轻时,曾经修理过自行车,卖过词典,做过家庭教师、书店收银员、出纳,还当过清洁员。在他看来,他的工作都很简单,不费精力,而且是下贱和廉价的,但后来,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正是因为他有了这些工作的经验,留给了他很多珍贵的教诲。
他在做出纳的时候,有一次,他把顾客的购物款记录下来,完成了老板布置的任务后就和别的同事聊天,老板走来,示意他跟上来。然后老板自己就一言不发地整理那批已订出去的货,然后又把柜台和购物车清空了。
就是这样一件事,彻底改变了阿尔伯特·哈伯特的观念,他明白了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应该再多做一点,哪怕老板没有要求的,去发现那些需要做的工作。阿尔伯特·哈伯特一直遵循这样的方法和积极主动工作的心态,使他变得更优秀。
如果不主动工作,就意味着你丧失了主动权,而被动地去完成一件工作,这样一种工作状态会让人变得懒惰,当人形成一种凡事都要靠别人说才去做的习惯后,就会完全地丧失本来可以握在手中的机会,或许就是因为丧失了这样的机会,让你和成功失之交臂。拿破仑·希尔说过,“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情,以此来发展和销售自己的才能。”有了热情也就能调动行为的主动,行为的主动又能影响心态进一步成熟。对一个人来说,做事是否积极主动,常常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在我们的工作职场中,只要我们具备一种积极主动做事的心态,每天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阿尔伯特在他的著作中写道: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因为一种小小的品质,那就是主动。
什么是主动?
我告诉你: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去做。
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
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
再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
剩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失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当然,如果碰巧他有一份好的家产,那要好一些。不过,即使这样,他迟早也会倒霉。
恰巧,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说:“有两种人不会成功:一种是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第二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的人。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去做事的人,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必将成功。”
其实,在工作中,比别人多做一点有时候也只是举手之劳。看到了需要做的工作,想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不能率先把事情做完,率先把问题解决么?人的心理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总是会觉得自己凭什么要比别人多做一点,自己为什么就要主动思考问题。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主动多做一点不会让人感觉到多大的不便,只是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不需要那么做。反过来呢,当别人因为比自己多做了一点受到嘉奖时,心理的不平衡又跳出来了,这个时候又会在想,那么简单的事情自己也会做,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老板认为他就比自己优秀。这样的人该怎样说才好呢,既然知道了主动多做一点也不会给自己造成不便,自己也有能力多做一点,为什么就不能率先主动呢?
取得一些工作成绩是一个结果,实现这个结果需要一个过程,它需要人们付出,需要人们主动去做一些相关的工作,如果不主动,怎么能脱颖而出呢?当然不能!只有一个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的人,才可能有这种宗教般的热情,而这种热情正是驱使一个人去获得成就的最重要的因素。大家对于工作的态度可能局限在怎么样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完,但是并没有想过要多干一点点,可是,可能就是这一点点,让老板对你刮目相看。
亨利·瑞蒙德在美国的《论坛报》做编辑时,一个星期只能挣6美元,但这没有消减他对工作的热情,他总是工作很长时间,努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在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总编后这样说:“为了获得成功的机会,我必须比其他人更扎实地工作,当我的伙伴们在剧院时,我必须在房间里,当他们熟睡时,我必须在学习。”
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一点只会让自己受益无穷,如果带着一种不平衡,计较得失的心态去面对工作,计较比别人多做一点,计较自己拿的报酬少,如果这样,那么,只能一直平庸下去,一直抱怨下去。
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是好事,既然有能力,就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能力的存在。如果一个销售员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就应该每天比别人多访问几个客户,工作成绩提高,能力才得以表现。
美国的一家超级市场里,有两个小伙子同时在这里工作,刚开始这两个同龄的年轻人拿一样的薪水。后来叫阿诺德的小伙子得到了持续不断地加薪和晋升,而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
起初,布鲁诺没有介意这种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向总经理吐露心中的不满,总经理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距。
“布鲁诺先生,”总经理开口说话了,“您今早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总经理汇报说,今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总经理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总经理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再次到集上问来了价钱。
“好吧,”总经理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并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并了解了数量和价格。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总经理看看。而且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弄来几箱西红柿,因为昨天超市里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些西红柿的价格很便宜,总经理肯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总经理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这样的现象在职场中比比皆是,很多事情只要能率先主动一点,体现的就是不一样的个人能力和品质。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一条结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就因为这一点点让工作大不一样。所以,工作中,你能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主动一点点,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成绩,获得不一样的回报。每天努力一点点,日积月累,你就能比别人多做很多事情,这样的员工老板如果不重视,那只能说明他没有眼光,并不能说明你没有能力,但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主动多做一点没有得到老板的重视就开始消极,不愿意主动,把这个主动权又从手中丧失。
一个小小的习惯就能体现一个人最珍贵的素质,在被动的驱使和主动去做这两者之间,如果选择主动,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这种习惯能让人们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千万不要以为自己能完成老板交代的任务就可以高枕无忧,只有采取率先主动这一战术才能成就优秀。既然事实这么显而易见,赶快行动起来吧!
工作启示: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那一定要具备一种率先主动的工作意识,如果不主动工作,就意味着你丧失了主动权,也因此丧失了机会。
第三节 主动改进
想要让自己具有竞争力,就不要满足于现在的知识水平,千万不要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因为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如果稍有停息,就会掉队。职场中,你会发现,自己的身旁经常出现一些思维活跃,具有卓越能力或者是经验丰富的资深业内人士,如果在身边出现这样的人后,你表现出慌张或不安全,这种不自信就说明你没有在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一个人是否具有竞争力,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人是否有主动学习的精神,谁都不能说自己已经做到最好,有句流行在当下的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的,力求做到最好的人永远是最出色的。优秀的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会不断地要求自己要做得更好,不能有轻率马虎、敷衍了事的想法,如果满足于自己现有的能力,总有一天,就会被淘汰。能以最严格的态度要求自己的人,就是能把事情做得最好的人,如果有能力做到更好,为什么不去做呢?对于老板来说,这种能不断要求自己进步的员工就是优秀的员工,就是有价值的员工。
美国职业专家提醒职业人士,现在职业的半衰期越来越短,高薪者们如果不学习,不改进自己,不到5年的时间就会变成低薪,所以,不论你现在是高薪还是低薪,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一天天的走向胜利。
一个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人,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最好,他们也不会抱怨别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还做得不够好,还有改进的空间。那些整天不是抱怨这里,就是抱怨那里的人,他们从来都不愿意想自己在抱怨别人的时候,自己是否是优秀的,而往往事实就是整天心里嘴里都在抱怨的人就是最差劲的人。
工作更是应该永无止境地学习和改进,要经常对自己说:“我还能做到更好。”这种态度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对老板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挑战。
微软招聘员工的标准就是“聪明人”,而他们认为的“聪明人”就是那些学习能力强,并能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人才,因为微软知道,一个人现在所拥有的知识再多再丰富,也不能保证能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只有那些具备能力,善于学习的人才能永远不会被淘汰,如果组成公司结构的员工都是这样的人才,那也就意味着这个公司能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能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微软在招聘时充分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所招聘的员工里,很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某些方面的专家,但是在快速学习这种能力方面,无疑是出色的,这样的人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企业的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
虽然说没有平庸就显不出优秀,但是,谁也不愿意做一个平庸的人,假如可以选择,那么,有谁会去选择做平庸的人呢?但是,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可以由自己来选择的,但是,想要选择优秀就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
彼得·詹宁斯是美国广播公司的著名主持人,但是,当他有一个人人都羡慕的职位时,他却毅然地辞去这个令人艳羡的主播职位去新闻第一线做记者,目的就是磨练自己,让自己更加出色。
他做过很多工作,有普通的记者,还担任过美国电视网驻中东的特派员等等这些职位,当他经历过这些磨练后,在重新做回主播时,相比于这之前的他,又更加出色了,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非常成熟、稳健的主播,这种变化更加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彼得·詹宁斯之所以让人们佩服是因为他在自己成为一名优秀者时,没有忘记自己还应该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样的例子国内也有不少,比如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就是一个勇于追求的,能不断学习的人。她在事业处于最高峰时,毅然选择出国深造。还有李佳明也是一个例子,他们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优秀的时候不满足于自己的能力,毅然地选择继续学习。
这些优秀者是职场人应该学习的对象,不论自己的职业生涯处于什么阶段,不论是否优秀,学习的脚步不可能停下。有的人之所能够一直处于优秀的状态,并不是他们运气好,而是他们知道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自己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如果现在你所具备的能力对于你所供职的单位非常有价值,那也不能掉以轻心,香饽饽是谁都想要吃的,只有做好自我监督,让自己的能力不止步,才不会被别人挤下去。当自己的工作状态达到自己的要求时,只有继续改进才是确保职业安全的一种方法,当自己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象的状态时,也只有改进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因为只有学习和改进才是开创新天地的武器。
当然了,职场中的很多人都不可能完全放手去专门学习,很多人都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学习不仅是永无止境,还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有心,只要有毅力,就可以超越自己,哪怕每天改进一点点,只要持之以恒,铁棒也能磨成针,积少成多,量变就会变成质变。
现在很多人找工作,也非常看重是否能再学习的因素,可是,说到底,公司招聘员工是希望员工能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有的人很有上进心,却不知道先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后再学习,他们利用上班时间学习,完全不顾老板的感受。碰上不自觉的员工,不叫他工作他就心安理得地看自己的书,把工作完全抛在脑后,如果这样的话,就是没有职业道德了,我们在前面专门讲过职业道德,老板非常希望员工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必须要具备的。既然在岗,那就一定要先把本职工作做好。
当遇到这种问题时,职业人就应该调配好自己的时间,选择好学习方式和方法是尤为重要的。职场上,竞争无处不在,如果你还在原来的地方踏步,而别人是不停在跑,刚开始可能距离不大,时间一长,你就该追悔莫及了。行动起来吧!只有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的人,才能在职场独领风骚,永远常青。
有这样一个故事:
草原的夜幕下,一头狮子在沉思: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我要拼命地奔跑,追上跑得最快的那只羚羊。与此同时,一只羚羊也在琢磨: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我要拼命地奔跑,逃脱跑得最快的那只狮子的追赶。职业人就好像是奔跑的“狮子”和“羚羊”,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满足于原来的能力,利用时间来给自己充电,才是对自己人生长远的规划。
记者在采访亚洲首富李嘉诚时问道:“今天你拥有如此巨大的商业王国,靠的是什么?”李嘉诚说道:“依靠知识。”
李嘉诚毫不犹豫地说:“想要成功只有依靠学习,不断地学习。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有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人的一生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任务和职责,独有学习是贯穿始终的。活到老,学到老,如果你的眼光只着眼于当前,可能就会失业!而当下,充电也成了一种时尚,是大势所趋,不管在什么领域,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改变,不进则退。
每一个想给自己充电的上班族,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来学习,坚持是最重要的,唯有坚持才能够成功。
有些人总是学习前自信满满,给自己设计了人生方向,也制订了一套可行方案,可是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总是寻找各种客观条件来给自己找理由。如此,这样的人总是把时间浪费在思考学什么上面,可当一想好,没多久就又退缩了,反反复复,最后什么都没学成。
所以,不管你决定给自己补充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只要下定决心要学,就要付诸行动,并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一切贵在坚持。假如中途思想出现动摇,只要你确定你所选择的充电方式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就要克服这种打退堂鼓的念头。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付出的,处处找借口,那就处处都走不通,只要有毅力坚持到底,最后不仅收获了知识,也能更坚定自己的意念,养成做事情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习惯。
大家都知道浙江商人很多,做生意方面在国内也是赫赫有名的。浙江卡森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张金当初学了几个俄语单词:一、二、三、四、五、好不好、多少钱、行、没问题,拿了个计算机就去俄罗斯做服装生意。因为有语言障碍,做生意过程中非常困难。之后,他跑到欧美做生意,也是由于不懂英语吃了不少苦,因为你听不懂别人说话,就相当于一个聋子一样。
1999年冬天,他到美国参加一个皮革展销会。一个加拿大的商人向他推销landcows(死牛皮),40美元一张。他不知道landcows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他认为死牛皮的英文肯定是deadcows,所以这个肯定是好皮,心里暗自高兴,觉得这个价格实在太便宜了,因为只有死牛皮才是这么便宜的价格。他非常高兴地飞往加拿大看货,结果大失所望。其实,landcows的意思就是死牛皮,就这样,他为了一个小小的单词,跑了这么多路。从此,朱张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水平非常欠缺,很多知识都不够用,做生意造成了很多困难,决定一心要学好外语,英语磁带成了他出差旅途的伴侣。
现在他能与外国客商单独、直接地交流,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给老外介绍企业的状况、产品等。从2003年公司进入了外国市场后,在欧洲开设了20多家家具产品连锁店,实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发达国家建立直销零售商场“零”的突破。所以,不管是什么人,在工作中不停地学习才是让事业蒸蒸日上的有效途径。
工作启示:工作过程中,应该永无止境地学习和改进,要经常对自己说:“我还能做到更好。”这种态度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对老板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和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挑战。
第四节 主动融入企业文化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成熟企业的企业文化更加鲜明,具有自己的特色。所谓企业文化,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就是逐步形成或规定的一种团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以及一些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企业外在形象等等。它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总体来说,企业文化代表着一个企业的灵魂,它推动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这种共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渐渐地应用在了公司中,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在现在的社会里,它更是一种品牌的象征,很多知名的企业都以自己的企业文化为骄傲。因为企业文化能给团体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企业中的负责人期望团体中每一个人都继承、遵守并发扬公司的企业文化,让这种效应能持续地为公司的发展产生作用,所以,作为员工来说,不论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都应该主动地融入到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去。当这个理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时,如果你能很快地遵守这些,并尽快地融入到其中,将会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每一个公司的企业文化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这些价值观、行为方式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所以深度不同,理念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为自己的企业服务,都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正因为这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尊重企业文化。当你融入一个集体时,不自然地就会感受到它的存在,如果能够了解并主动地接受它,对于个人和公司的发展都会非常有利。
每个人在性格上都会有差异,这就造成了集体相处中的一些困难,这种困难必然给整个团队的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有的人能比较快地融入进去,而有的人则对这种文化反应比较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熟的、企业文化强的公司在招聘员工时趋向于选择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因为在他们还没有接触到其他的企业文化时,对于接受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会比较迅速。但是,职场中的人士不可能都是刚刚进入社会的人,很多人在职场拼搏多年,接触过不少的企业文化,在思维中可能已经形成一些意识形态,可当你换一个环境时,企业文化的内容和重点也就随之改变,这种情形下,行为人应该主动地接受当前公司的企业文化。假如不能有效地融入到这种环境中,将会给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
众所周知,海尔集团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海尔的企业文化也是人们所认同的。这种企业文化是海尔历经二十年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特色。
1998年,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走进了哈佛讲坛,林·佩恩教授抛出了很多的问题:“海尔具有每年增长80%的速度,成为家电发展最快的企业,海尔管理为什么是有效的?一条‘休克鱼’为什么能被海尔文化激活?为什么研究企业文化就是研究活力?”
当张瑞敏对这些一一做出解答后,一位美国的学生说:“从张先生的讲课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中国企业成功的管理!”
这次演讲让人们更加认识到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如何重要。
张瑞敏在一次出访日本大公司时,用了一句话阐释了海尔文化的重要性,“企业管理有两点始终是我铭记在心的:第一点是无形的东西往往比有形的东西更重要。当领导看重的是有形东西太多,而无形东西太少。一般总是问产量多少、利润多少,没有看到文化观念、氛围更重要。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是没有灵魂。第二点是道家主张的为人做事要以柔克刚。”
我们知道,众多的公司已经把企业文化纳入自己公司发展的重要项目,那么,员工更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个长期不能融入团队的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本来不该出现的问题,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团队的节奏,导致了很多困难的产生,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工作成绩受到影响,这样的员工很难被重用。因为在老板看来,不融入团队的人就是不认同自己企业的人,既然不认同,就不可能安心工作,创造业绩。
当意识到融入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后,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去接受它,适应它,而不是需要别人强制,被动接受。融入是一个互相认可、接纳,并且在行为方式上达成一致,有所改变,形成一种互补和互动的过程。如果感悟能力好,并且有认知的人能更快地融入到团队。
其实,在企业文化中,有一条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学会和团队协作,这将是对工作有直接帮助的一种方式。如果能自动自发地融入到集体中,和团队达成协调和一致,就能被群体接受,因此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团队文化对于有个性的人来说并不是一种制约,这种融合并不是要限制个人的发展,这是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比如公司把某一个标准作为整体发展的理念或者信仰,如果不能认同和感知,有句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这样的意识。很多人在面试过程中也经常被问到一些关于是否认同企业文化的问题,如果答案和企业文化相差甚远,那么,基本上没有被录取的可能。所以,在老板看来,选择了进入公司工作的人,就是认同了公司的理念,就应该主动地适应、融入企业文化。否则,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如果存在很大的差距,怎么能在一起共事呢?这就会严重影响到工作的成绩。
小古在学校里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他有些恃才傲物,和同事之间没有达成一致和协调。
和他同时进入公司工作的飞扬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毕业生,但是,他工作后,发现公司中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不能在办公室抽烟等等一些很小的细节,以前在学校宿舍时,大家都没有这样的规定,刚上班那天,飞扬烟瘾上来时,点了一支,还没来得及抽,一个同事善意提醒他,他马上掐灭烟头,之后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公司里的着装都是比较朴素的,也是比较正规的,飞扬发现后,也没有像以前一样穿那些非常个性的衣服,而小古却一点都不收敛,他穿着肥大的、上面绣满了图案的牛仔裤,手上、脖子上还带着一些丁丁当当的玩意,这让大家都非常反感,办公室里显得有些不协调。
在和同事相处时,小古和飞扬也表现出了截然的不同,小古从来不愿意和同事一起协作,他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同事更强,而飞扬却主动学习、请教。
一段时间下来,大家就发现了这两个同时进入公司的年轻人之间的区别,一个和公司整体的文化格格不入,另一个已经很快地融入到团队中去了。在年底的评比活动中,飞扬成为了优秀员工之一,而小古却因为心理的落差辞职了。
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很快地适应企业的文化非常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因为在团队相处的过程中,能更快地和别人形成一种互补、互助的状态能更加轻松、愉快地工作。如果一个人感到很难融入到一个团队中,自身方面肯定存在着一些因素,有时候,这些因素将导致行为人走向事情的对立面,假若不能尽快地找出问题的所在,只能不断地品尝失败。
进入一家公司后,需要留心观察去发现那些和企业相关的信息。有时候,可能会得到一些负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导致你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可能因为害怕面对困难,可能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这些问题可能使得一个人心情灰暗,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就是一个人是否能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现在的条件要求职业人士们不得不对这些信息快速做出反应,适当调整自己的整体状态,特别是对于新员工来说,更是应该向老员工多请教,搞好团结,而老员工呢,也应该帮助新员工尽快地融入到企业中来,这样整个企业才能在一种和谐、团结的氛围中不断向前进。
是否能主动,体现在一种态度上,主动去适应要比被动的接受好得多,所以,多看多学,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宽容别人是帮助人们快速适应环境的一些基本因素。如果想要在一个公司有长远的发展,就一定要去主动了解企业在约束什么,又在倡导什么,并从一个正确、深刻的角度去思考这样一种企业文化对于集体发展的好处,从而能找到一种最好的工作方式,愉快地工作,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工作启示: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是一个和企业、企业成员之间互相认可、接纳的过程,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能在行为方式上达成一致,形成一种互补和互动的局面时,就达成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