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0300000015

第15章 影响住宅供给的技术因素

影响住宅供给的因素除了市场与政府外,科技进步也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住宅的供给。按照对住宅供应影响角度的不同,影响住宅供应的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增加住宅楼层高度的建筑物建造技术

建筑物建造技术直接影响住宅楼层的高度,从而影响城区住宅的供应总量。在同一块宅基地上,建筑楼层越高,住宅供应量越大;建筑楼层越低,住宅供应量越小。在19世纪早期,人们居住的木质建筑物是由柱型和长方形的木材构成的,建筑物的高度一般被限制在三层;而且一座三层的建筑物通常需要富有技术的工人去捆绑木料,因此城市建筑物本身的造价也极其昂贵。如果采用石头为原料,建筑物可以建得更高一些,而且非常坚固,因为石制建筑物的每一面墙都是承重墙。但石制建筑物一方面在高度上无法取得突破,另一方面建筑成本也居高不下。

1832年,轻木质框架结构建筑物(balloon-frame)开始出现。这种建筑物可以由并未受过高难度技术培训的工人使用较少的木材用钉子固定住,尤其重要的是,这种钉子可以由机器制造从而使得钉子价格大幅度下降。轻木质框架结构与机器制造的钉子相结合,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促进了单中心城市的发展。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商业办公大楼又开始由石制结构转向钢制结构,钢材比石头、铸铁更坚固,更有弹性,也更适合用作建筑材料。

限制建筑高度的另一个因素是垂直运输成本。楼梯负载的有限性及其高昂的成本直接限制了建筑物的高度。自从1854年以利沙·奥蒂斯(Elisha Otis)验证了蒸汽机动力升降机的安全性后,垂直运输的数量迅速突破了极限。电动机取代蒸汽发动机不仅提高了垂直运输的速度,更大大降低了垂直运输的成本。自此由于电梯的发明,住宅楼层的高度在迅速抬升的同时,成本与价格却在迅速下降。

二、降低交通成本、减少交通时间的运输技术

便捷的交通能扩大城市的有效面积,从而使城市土地供应和住宅供应数量大量增加。这种影响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扩大城区、在不改变城区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比例的前提下增加住宅基地面积的供应;一类是工业企业迁出城区、通过改变城区各类土地利用面积比例来增加住宅基地面积的供应量。

就扩大城区来看,沃纳·赫希认为,长期往返费用对于住宅选址的重要性在于,一定运输形式的效力强烈影响着最终的城市模式。具体地说,一个城市随着市内有轨电车、地下铁道或快速铁路运输设施而发展,则应当是我们简单模型所得到的单中心模式,而一个城市私人小汽车占优势,则要成为分散化城市。显然,分散化城市远比单中心城市提供的住宅土地和住宅数量多。从历史上看,由于公共交通由蒸汽火车和马车组成,1914年的伦敦城区只能形成独特的触须状形式,能够提供的住宅土地和住宅数量少之又少。1939年的伦敦,公共交通由电气火车和公共汽车组成,城区向四面八方均匀发展,形成了一个从中心起直径约12~15英里的大致为圆形的城市,提供的住宅土地和住宅数量则大大增加。

就工业企业迁出城区来看,不同的运输技术对工业企业的地理布局影响不一样,从而对工业企业迁出城区的吸引力也不一样。在长途运输技术没有解决以前,工业企业根本没有意愿在城市集聚,也就不存在城市居住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当蒸汽机发明以后,工业企业迅速集中到城市铁路枢纽和港口附近,大批工人移居城市,城市土地供应空前紧张,住宅用地与工业用地出现了冲突。随着卡车运输逐步占据货物运输的主角,特别是在长途运输上卡车甚至与火车、轮船形成强有力的竞争时,市中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城市之间地理位置的选择开始优于城市内部地点的选择。于是大批工业企业外迁,“特别是从市中心辐射的高速公路沿线一带和环城公路两侧地区”。这样,城区的原有工业用地就可以转为住宅用地。

三、增加住宅基地的技术

任何住宅楼的建造都必须以占据一定面积的地皮为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地面积越大,提供的住宅数量越多;基地面积越小,提供的住宅数量越少。在城区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变废为宝,增加住宅基地的面积就成为增加城区住宅数量供应、降低城区住宅供应紧张的重要途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里海边上的哈萨克斯坦新城——谢甫琴科,通过“优先建立建筑工业基地,利用地方石灰石和采用振捣石板等,使在未开发的、荒凉多石的盐碱地上建立了这座新城”。利用荒地建设住宅,避免了对宝贵耕地的占用,是苏联城市建设增加住宅基地的一项创举。

除了谢甫琴科外,乌克兰的基辅在创造住宅基地的问题上成就也不遑多让。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基辅的别切尔斯克区在沟壑纵横的土地和山坡上建起了一片片住房,使城市构成了一幅独特美丽的图画。“在第聂伯河畔的水淹地和沼泽地上……建设者和建筑师们采用冲水淤泥的办法成功地把这些地方变成了适于建房的地皮。其中,基辅北部……的一片冲积地有1 300公顷。那里将建起一座人口达20万的新城,住房面积将有200万平方米。这一巨大成就为建设第聂伯河沿岸创造了条件。它的两岸可以建设700万平方米的住房,即相当于基辅现有住房总面积的一半”。

利用荒地建设住宅,对于耕地稀缺而荒地开垦潜力巨大的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四、信息及其传输技术

如果说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能使得距离的消极作用减少,互联网技术则使距离带来的信息搜集与交换优势丧失殆尽,从而进一步使得住宅和企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遭到削弱。

就家庭而言,住宅的地理位置受到重视与地理位置能够带来高度丰裕有关。丰裕对于个人来说,意味着他们能够在符合自己情趣的环境中生活,对于社会则意味着供应社会成员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舒适。然而所有这些都需要信息的搜集、整理以供家庭和个人决策。住宅的地理位置在互联网技术发明以前对于个人与家庭的信息搜集和整理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最多可以将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范围扩大到个人和家庭有效活动的全部范围。然而互联网技术发明以后,个人与家庭信息搜集和整理的地理范围已经远远超过其生产与生活区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住宅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住宅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下降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其获得城区住宅的可能性无疑大大增加了。

就企业而言,企业的地理位置受到重视与地理位置使信息搜集与信息交换的成本很低有关。城市化的动力很多,但聚集经济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聚集经济的重要性质是接触的魅力与利益,或紧密接近”。大量低成本信息的搜集与交换成为企业获益的重要来源,这也是企业非常重视地理位置的选择、扎堆城市地区的重要原因。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明不仅使信息搜集的成本大大降低,也使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地理位置带来的信息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在企业不再非常重视地理位置选择的情况下,城市地区住宅用地的紧张状况无疑会得到缓解。

影响住宅供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技术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与市场和政府相比,技术对住宅的供应影响似乎更具有刚性,它给住宅供应施加的是一个自然的限制。如果说人们在住宅供应问题上争论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优劣,归根到底是在现有的客观限制条件下如何发挥人们的主动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住宅供给的数量。技术限制则不然,它排除了人们的主观努力,将人们的主观努力及其成效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无论是采用市场机制还是采用政府机制,人们主观努力获得住宅供应数量及其增长都是有限的。只是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地理位置对生产与生活重要性的下降,住宅的供应才会获得显著的增长,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住宅也才会越来越充裕。

同类推荐
  • 创造贝因美

    创造贝因美

    本书中,陈惠湘以其多年的企业研究与实践经验,阐述了新旧经济时代的交替与特点,从环境要求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对企业家精神、商业模式、公司组织等方面需要进行的“革命”作了系统分析,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预见与建言。
  •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周恩来是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他的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领导的经济建设实践,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周恩来的经济思想丰富了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周恩来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不仅可以深刻地懂得新中国经济的奠基、创业和发展是来之不易的,而且,能够从中获得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6~2007

    中国经济研究报告:2006~2007

    这些研究报告都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办的不定期内部刊物《中国经济研究报告》。该刊于2005年问世,迄今已经出版了近80期。该刊主要刊登我院学者完成的有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报告(含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不定期发行。为了扩大这些研究报告的社会影响,我们每年都从该刊上选编一些研究报告编辑成册,公开出版。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热门推荐
  • 栖躯

    栖躯

    本能强大,神魂不灭,能够掌冰控火,断人生死,可自己是谁?从哪来来的意义又是什么?
  • 80后进京奋斗史

    80后进京奋斗史

    本小说是一部稍加改动的真实的80后进京奋斗史,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最后直至现在,文采不好,广大读者多提意见,我会虚心接受并改进,谢谢。
  • 永不结痂的伤

    永不结痂的伤

    她,市井普通的女孩,因为和韩家千金一模一样的面孔而被取代与世纪总裁成婚。当谎言被拆穿,当一切如白纸呈现大家眼前,她会继续爱着他吗?他对她建立起来的感情能依旧下去吗?
  • 帕拉丁传奇

    帕拉丁传奇

    北欧古时,在一个叫做"佑拉"的大陆上,存在着以剑术来制裁邪恶武士们.他们,被誉为是茉莉安女神的"帕拉丁".一场神魔战争使茉莉安女神遗憾的消逝了.即使在若干年后,人们也从没忘记过带来幸福与和平的茉莉安女神,信仰依旧如故.随着时间的推移,帕拉丁一代代的传下来.而我们的故事,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了……
  • 返祖末日

    返祖末日

    2018年一场流星雨毫无征兆的降临地球,就连太空中各国先进的卫星各种仪器也没有侦测到。流星雨过后世界全变了,全世界丧尸爆发,而中国出现的却不是丧尸是僵尸,人家是丧尸我们是僵尸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好吧。世界末日来临,各种动物也出现了不同的返祖,人类也出现了返祖。想看僵尸VS吸血鬼吗?想看大妖VS狼人吗?想看道法仙术VS魔法吗?想看华夏对抗整个世界吗?本书应有尽有。
  • 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飞出地球的战车

    学生最喜欢的科普书:飞出地球的战车

    现在,航空航天事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国防实力的重要指标。航空航天文化也已经渗透到了经济、文化、教育、娱乐和体育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了。通过科普宣传,让广大青少年了解航空航天知识已经非常迫切了。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航空航天知识的了解直接影响着航空航天事业未来的走向。
  • 天台山记

    天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江湖传

    网游之江湖传

    《江湖》是一款未来世界的虚拟游戏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关于江湖的爱情故事!关于江湖中的豪情、义气!关于闯荡江湖的点点滴滴刻骨铭心!我心中的江湖!
  • 铁匠的轻松火影

    铁匠的轻松火影

    千手扉间,千手柱间,宇智波斑,漩涡水户,郝萌聚在一起打LOL。千手扉间是神队友,但是千手柱间是逗比。千手扉间是神队友,但是宇智波斑是傲娇。千手痱间是神队友,但是……“郝萌接下来就看你和我了。”他满脸沧桑的说。“我只是一个辅助关我毛事啊。”郝萌勃然大怒。“你姐姐在下路被五人蹲了。”“稍等一下,我去取个五杀再与你分说。”
  • 弑天神帝

    弑天神帝

    将才世家公子,家族一朝被灭,贵公子的富贵生活成虚无。成路人在修炼,成武尊,再次星耀大陆,成神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