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6600000012

第12章 痴心梦想:公孙述的皇帝梦

(公孙)述梦有人语之曰:“八厶子系,十二为期。”觉,谓其妻曰:“虽贵而祚短,若何?”妻对曰:“朝闻道,夕死尚可,况十二乎!”会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述以为符瑞,因刻其掌,文曰“公孙帝”。建武元年四月,遂自立为天子,号成家。

——《后汉书·公孙述列传》

入选理由:利令智昏者的下场

“老婆,昨晚我做了一个大吉的梦!”全身上下一身白衣的公孙述高兴地对妻子说 ,“我梦见当皇帝了!”公孙述压低了声音,抑制不住的兴奋,还四处望了望,生怕有人听见了。

妻子赶紧摸了摸公孙述的额头,确认他没有发烧后,也满怀欣喜地说:“果然是个好梦!你小子当了皇帝,那老娘不也成了皇后母仪天下了?”。

“可是,可是梦里只有十二年的好时光啊。”公孙述迟疑地说。

“十二年!十二年还短啊!人家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你不要不知足嘛!”

有了老婆的支持,公孙述觉得底气更足了,说:“是啊,是啊!‘不听老婆言,吃亏在眼前!’还是老婆见识高!我们有兵有地盘,实力才是硬道理,谁怕谁?”——这是公孙述称帝前和老婆的搞笑对话。

皇帝,多么诱人的位置!特别是对那些多少有点实力的人来说,只是梦中想想还不过瘾,没有几个愿意像陶侃那样知足常乐,更多的人都觉得哪怕真的只做了一天皇帝也可以死而无憾,梦见了仅仅十二年的皇帝的公孙述就是一个典型。

才干之士公孙述

公孙述是扶风茂陵人。西汉哀帝时,因父亲公孙仁的关系任为郎官,后父亲当了河南都尉,公孙述就补为清水县长。公孙仁怕他年纪轻轻担任地方一把手容易出事,就派遣门下老练的部下随他上任。不料只过了月余,这个部下就回来了,还说:“您儿子的水平之高,不是需要我教的人。”当地太守因其才能让他兼摄五县事务,结果当地政事修理,奸盗不发,郡中的人还以为有鬼神帮助他。王莽时期,他在离成都不远的临邛(今四川邛崃)任导江卒正(职如太守)。

由于王莽的胡作非为导致天下大乱,绿林、赤眉等起义此起彼伏。更始帝刘玄称帝后,各地豪杰纷纷响应,南阳人宗成自称“虎牙将军”,攻占汉中;又有商人王岑起兵于雒县(今四川广汉),自称“定汉将军”,杀了王莽的部下以响应宗成,有兵数万人。

离此不远的公孙述听说了,心头痒痒的,也想浑水摸鱼,就遣使迎接宗成。不料这宗成实在是个不成器的人物,刚到成都就虏掠暴横。公孙述这才明白自己是开门揖盗,于是召集县中的豪杰,说:“宗成这些人完全是寇贼,哪里是义兵?我想保郡自守,以待真正的主人。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干的留下,不愿的便离去。”豪杰们都叩头听命。

于是公孙述使人诈称有汉朝的使者自东方来,授予自己辅汉将军、蜀郡太守兼益州牧的印绶,接着选精兵千余人,西击宗成。到了成都,有兵数千人,大破宗成,宗成的部将垣副杀了宗成后投降。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已有自立之志的公孙述派其弟公孙恢在绵竹击破更始帝所遣的一万余人,于是威震益州地方。

“白帝”公孙述

此时,想当开国元勋的功曹李熊对公孙述说:“方今四海波荡,匹夫横议世事。将军你割据千里,地比商汤王、周武王,若奋威德,趁此良机,可以成就一番霸业。宜改名号,以镇百姓。”这话可说到公孙述心窝里去了。

于是公孙述自立为“蜀王”,建都于成都。天府之国土地肥饶,兵力精强,远处的邛、笮君长都来进贡,远方的人也多往投奔。不到一年,看着形势喜人,李熊再劝他北据汉中,东守巴郡,见利则出兵抢地,无利则坚守务农,“现在君王之声,闻于天下,而名号未定,志士狐疑,宜即大位,使远人有所依归。”

公孙述闻听此言,心中大喜,表面上却假装谦虚说:“帝王都有天命,吾何足以当之?”李熊知道他的心思,就说:“天命无常,百姓拥护贤能。贤能的人当帝王,您为何怀疑呢?”

早有称帝之心的公孙述于是心动了,就想帝想到梦里头。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梦,梦见有人对他说:“八厶子系,十二为期。”“八厶子系”合即为公孙二字。

这个梦应该是真的。毕竟哪个皇帝不想自己万岁、江山万万岁?好不容易当了皇帝,他可不会撒谎说只十二年的国祚。

梦醒后,公孙述对妻子说了这个梦。孔子一生复礼,讲究君君臣臣,谁知道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竟然成为后人不轨的依据!在其妻“朝闻道,夕可死矣”的怂恿下,公孙述彻底动心了。

于是乎,按照“惯例”,此时开始有龙出其府殿中,夜有光耀,公孙述就以为符瑞,在掌上刺青,文曰“公孙帝”。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自立为天子,号“成家”,建元为龙兴。李熊因为有劝进的大功,任命为大司徒,弟弟公孙光为大司马,公孙恢为大司空。

这年六月,刘秀也称帝,改元建武。自更始帝失败后,光武帝刘秀正争夺山东,未来得及西伐。公孙述有志天下,乘机收拢关中豪杰吕鲔等,大习战射,聚兵数十万,积粮汉中,还造了十层的楼船。他甚至想到将来席卷天下时临时发任命书来不及,就先刻天下牧守印章,以备以后安置各地公卿百官之需。

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公孙述派出将军李育、程乌带兵数万众出陈仓,与吕鲔合攻西汉时的京畿地区,被刘秀的征西将军冯异大败。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占据南阳的延岑和占据夷陵的田戎被刘秀军队所败,皆逃入蜀,投降公孙述。公孙述以延岑为大司马,封为汝宁王,田戎为翼江王。第二年,公孙述遣田戎与将军任满下夷陵等地招其旧部,想取荆州诸郡,但没有成功。

公孙述很喜欢符命、瑞应之事,认为孔子作《春秋》写了鲁国十二个公,是暗示汉朝十二代,而汉朝从刘邦到刘婴恰好十二个皇帝,历数已尽,而一姓不得再受命。他又依据《录运法》的谶讳“废昌帝,立公孙”和《括地象》里的“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等,认为自己会代汉朝而得其正统,还多次布告各地,希望感动众心。

光武帝认为其乃心腹之患,就写劝降书说:“图谶所言的‘公孙’是指汉宣帝。代汉者当涂高,你岂是涂高之身?你又以掌文‘公孙帝’为瑞,那同样有如此瑞像而失败的王莽何足效仿?”公孙述见信却不回答。

公孙述性格苛细,注意小事,敢于诛杀而不见大战略,还喜欢更改郡县的官名玩文字游戏。他立两子为王,食犍为、广汉各数县。群臣多谏,以为成败还未可知,兵士暴露于外,而迅速立皇子,表示无大志,会伤战士之心。公孙述不听,而且他只任命公孙氏担任关键职位,由此大臣皆有怨言。

这时,公孙述废止了汉的五铢铜钱而置铁钱,百姓手里的货币不流通。蜀中童谣言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者悄悄地传言王莽称“黄”,公孙述自号“白”,腹位于中间,可见公孙述只是过渡;五铢是汉钱,“当复”就是说天下将还刘氏。公孙述的主薄张隆等数次劝他称藩,可他哪里肯听?

公孙述还喜欢摆所谓的皇家威仪,高高在上。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原先在占据西北陇右一带的隗嚣手下,因为曾经是公孙述幼时街坊,就被派去蜀探听虚实。马援本以为这次老友见面定会握手言欢,没想到公孙述大摆皇帝架子,礼仪繁琐,之后还给马援封大将军。不料马援却对宾客说:“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学周公吐哺走迎国士,与他们图天下成败,反修饰边幅,如木偶罢了。这小子何足久留天下之士?”马援回去后就对隗嚣说,公孙述只是妄自尊大的井底之蛙,不可取。

而当马援去见刘秀时,刘秀对素昧平生的他很亲热,毫不防备他是刺客。马援很奇怪,刘秀就笑道:“卿非刺客,只是说客而已。”马援佩服地说:“我这才知自有真正的帝王。”相比之下,公孙述的气度不足以平定天下。

在马援的劝说下隗嚣选择了降汉。但建武六年(公元30年),隗嚣又转而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以隗嚣为朔宁王,为之后援。骑都尉荆邯见东方将平,刘秀必将西向,就劝他派延岑出汉中、定三辅以求大利。公孙述开始同意了,但公孙光建议不宜空国远征,公孙述就停止了这个行动,这样他就只有自守的份了。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派兵攻隗嚣,公孙述遣李育带领万余人去救。但隗嚣失败,援军也被消灭,蜀地大恐。公孙述也感到惧怕,想方设法欲安众心。当时,在成都城郭外有一个秦时的旧粮仓,自王莽以来就经常空着。公孙述将其改名为“白帝仓”,诈使人报告仓中出谷如山陵般高。老百姓听说有这等奇事,就万人空巷前去观看。公孙述就大会群臣,问:“白帝仓竟然会自己出谷吗?”群臣皆答没有。公孙述就说:“讹言不可信,说隗嚣被打败的谣言也是如此啊。”但他的谎言马上被戳穿了。

“白帝”之死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刘秀发动了统一中国的灭蜀之战。

三月,汉军征南大将军岑彭数次攻荆门的田戎等,不克。光武帝又遣吴汉等三将,率领荆州之兵六万多人、骑五千匹去支援。蜀将任满兵败被杀,田戎逃往江州。

公孙述决心抵抗到底,为此不惜使用了非常规手段。六月,汉军中郎将来歙急攻河池将军王元,攻克下辨,乘胜而进。不料蜀人派刺客刺杀了来歙。光武帝大惊,于是决定亲征公孙述。

六月,公孙述派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悉兵拒于广汉及资中一线,又遣侯丹率二万多人拒于黄石。汉军岑彭派臧宫带领降卒五万,从涪水上平曲,以拒延岑,自己带兵袭破侯丹;接着又倍道兼行二千多里,长驱直入到了犍为武阳,派精骑驰击广都,距离成都只有数十里。开始,公孙述听说汉兵远在平曲,等到岑彭到了武阳,绕出延岑军后,公孙述大吃一惊,以杖击地说:“是何神也!”

延岑全军拒于沅水,臧宫人多食少,运输不至,臧宫见形势不利,既想退军,又怕为敌所趁;恰好光武帝派人领兵去见岑彭,有马七百匹,臧宫就矫令取马,乘夜进兵,虚张声势。延岑不意汉军从天而降,登山一望,心里大恐;臧宫乘机大破延岑军,斩首、溺死者万余人,水为之浊。延岑只得逃往成都,王元等举众降。

光武帝还不想多动刀兵,就再次对公孙述进行劝降。公孙述将劝降书拿给亲信太常常少、光禄勋张隆看。二人皆劝降,而他回答:“废兴是命,岂有降天子哉!”左右就不敢再言。

不过,汉军将领的防范意识实在是差。来歙被刺后仅半年,十月,公孙述又派刺客诈为亡奴向岑彭投降,趁夜刺杀了岑彭。汉军连失两名大将,十二月,汉军改由大司马吴汉率领。

十二年(公元36年)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军于鱼涪津,围武阳。公孙述遣女婿史兴去救,史兴兵败战死。吴汉攻取了广都,遣轻骑烧成都市桥,于是公孙述的将帅恐惧,日夜离叛,公孙述虽采取诛灭离叛者全家的高压政策也不能禁。此时,光武帝再次劝他投降,并打消他对刺杀来歙、岑彭两人的顾忌,还说:“我的诏书是亲笔,不可多得啊。”而公孙述终无降意。

七月,汉军拔江州,获田戎。吴汉自带步骑二万进逼成都;离城十几里扎营,做浮桥,派副将刘尚带领万余人屯于江南,为营相距二十余里。光武帝闻之大惊,责备吴汉的部署轻敌失当,下令急引兵还广都。

光武帝的诏书还未到,公孙述已经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带兵十来万,分为二十多营,出攻吴汉,又使别将带万余人拦劫刘尚,令汉军不得相救。吴汉与蜀军大战一日,兵败被围,就闭营三日不出,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却在夜里悄悄地与刘尚合军,集中优势兵力大破实力较弱的谢丰,并斩谢丰、袁吉。于是吴汉引兵还广都,八战八克,军至成都。

成都虽被围得严严实实,公孙述仍困兽犹斗,他问延岑怎么办。延岑回答:“男儿当死中求生,怎么可坐以待毙呢!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公孙述于是悉散金帛,募敢死士五千余人,交给延岑,伪建旗帜,鸣鼓挑战,又悄悄地遣奇兵出吴汉军后,竟袭破汉军。吴汉无备,慌乱中堕入水中,后拉住马尾才得逃出。此时汉军只有七日粮,吴汉就命人悄悄地备船欲退。蜀郡太守南阳张堪听说,就驰见吴汉,陈述公孙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吴汉从之,就示弱以挑敌。

十一月,臧宫的部队进至成都北面的咸门。公孙述看了占卜书里说“虏死城下”,心中大喜,认为这说的就是吴汉的结局,就自领数万人攻吴汉,使延岑拒臧宫。大战中,延岑三战三胜,但自早至午,军士没有吃饭,都十分疲劳。吴汉抓住这个弱点,乘机令壮士突击,公孙述兵大乱,混乱中公孙述被刺穿胸,堕马,被左右抬入城里,以兵权交延岑,当夜而死。

第二天一早,无主的延岑投降吴汉。吴汉为了泄愤,夷公孙述及其妻宗族,并族延岑,还放兵大掠,焚烧宫室。可怜为了一个皇后梦,公孙述妻子最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由于公孙述尚白,所以人们称他“白帝”。他曾经在长江瞿塘峡北岸建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这座城就被称为“白帝城”,后来因为三国时刘备在此托孤诸葛亮而闻名于世。

同类推荐
  • 敦煌大事记

    敦煌大事记

    敦煌是座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已建郡。“史实证明,河西四郡的开拓特别是敦煌郡的建立,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佛教的东传准备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文化基础”。敦煌郡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是边郡,因此,这里是古代军事上的战略基地。西汉王朝“列四郡,据西关”、延修长城、徙民实边,是为了便于联络西域,瓦解匈奴对西域的统治。到东汉,又“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敦煌太守实际在兼管着西域的很多事务。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
  • 殖民无间道

    殖民无间道

    一个现代的普通人(张海)重生到1861年的英国伦敦,附生于一个十四岁的英国少年身上!从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故事情节!本书内容不会很YY,但看起来绝对轻松,绝对爽!如果你什么时候觉得有些累了,那么点击一下看一下本书吧!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丝小小的快乐和放松!你们快乐,我也快乐!本书一般一天一更,如有不到之处,请多多谅解!谢谢!
  • 大宋娱乐圈

    大宋娱乐圈

    不穿不知道,一穿吓一跳,吓过以后又知道。原来宋江是在床上搞死了阎婆惜;原来武松和潘金莲毒害了武大郎;原来诗诗是教主,恐怖组织一头领;原来展昭是同志,一心追求锦毛鼠;原来苏轼是女的,同床共枕才发现;原来大宋有报纸,歌唱走秀办春晚。原来历史就这样,柳永、李师师、李清照、苏轼等等都是大明星,也曾旋起大宋的娱乐狂潮。原来汴京日报也曾连续销量全国领先,被恶搞的历史人物牵着手可绕地球三圈…………PS:大宋娱乐圈这本书属于架空历史,和正史没有半点关系,只不过设定背景为北宋,以及北宋时期历史小说人物,还会有北宋时期发生的大事。颠覆你的历史见解,感觉会更好。(历史老师勿看,会吐血)大改小改加恶搞,不喜勿喷。喜欢记得收藏。
  • 清官

    清官

    一念回清,志在为官,虽为清客,不为清官——【清官】夏峰,误入歧途的年轻人,胸无大志的他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出身不明,却无人问津。他扳倒权贵,却毫发无损。他颠倒朝纲,却不思悔改。他投机取巧,却左右逢源。他身为清官,却不思忠君。小人物的奋斗史,故事从一八九五开始……
  • 世界上下五千年7

    世界上下五千年7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热门推荐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36计谋略

    36计谋略

    本书将三十六计中蕴涵的谋略手段,每种举出数例,供读者推敲,运用其中的谋略思想,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
  • 前尘古事

    前尘古事

    里面分为七个不同的故事:红,橙,黄,绿,青,蓝,紫。在每一个故事中,都是不同的少女当她们邂逅不同的爱情时所做出的决定。本人还是小学生,写作不咋地,不喜勿喷~
  • 包养男神:一天10000块

    包养男神:一天10000块

    景辛一直很喜欢他,为了他可以不择手段。终于,在他有求于她的时候,包养了他。可是有一天,所有人都说她是错的,为此甚至伤害她的家人。她——只有选择离开。再相见,她已经可以淡定的对他说好久不见。他却怒气冲冲的将她拥入怀中,没有我的允许,你怎么可以离开!她诧异,她以为……
  • 捞尸人笔记

    捞尸人笔记

    我从小长在长江边,听闻过各种古怪的传闻,遭遇过各种离奇的经历。鲶鱼吃人是真的吗?捞尸人到底有何神秘之处?我要说的是,有时候眼睛看见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两个人在一起,相爱容易相处难,当激情褪去,怎样留住爱情与浪漫?长久的爱情,要的不是惊天动地、海誓山盟,而是柴米油盐点滴生活里的用心。用创意把两个人的平淡生活点石成金,让生活处处有惊喜:一起收集自然,收藏生活的点滴的美好;一起制作手工:首饰、瓷器、布偶、爱的礼物;一起养宠物,照顾它,给它爱;一起做个吃货,吃遍天下美食;一起去旅行,手牵手走遍各个角落;一起拍照,发现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美丽......
  • 攸雪女孩:那年的她

    攸雪女孩:那年的她

    被命运抛弃莫名奇妙成为校花女神的眼中钉......他曾经深爱一个女孩多次被拒绝浮现报复动机她选择了谁…
  • 霸道校草爱上你

    霸道校草爱上你

    一个家境平平的的女孩——吴旭被花花公子——蒋文看上咯
  • 机动最强人生

    机动最强人生

    机动战士,梦想的代言词!是天才还是疯子,看过便知道!!!机甲迷的梦想编成。
  • 王源之她不是她

    王源之她不是她

    他,爱上了一个冷面杀手,他们互相爱着对方,却无法在一起,这当中到底发生什么?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