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60600000013

第13章 穹台窥象星光璀璨——天文台

在我国的高台中,有一类是主要用于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研究自然的,如窥星、测景、观云……我们的祖先在我们今天称之谓天文台的这些高台上创造了数十个世界之最,乃至我们今天寻访这些古代的天文观象台遗址时,依然感受到那耀眼的光彩。

巍巍阿房宫 尚余上天台

陕西省西安市西阿房宫村南阿房宫遗址内有一座土台基,周长310米,残高约10米,全用夯土筑起。基底面积约6000平方米,远望好像一座小山丘,当地群众称为始皇上天台,这就是秦上天台遗址。村西南另有一个长方形台面,被称为郿坞岭。这两处同为阿房宫最显著的建筑遗址,也是我国最早的天象观测台遗存。1974年,在秦上天台遗址曾经发现门和甬道的遗迹,出土过柱础和下水管道,据说是观测天象的台子,但遗址已残毁过甚。

张衡创仪处 灵台存遗址

《诗经·大雅·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这说的是3000多年前的灵台。据说灵台既是奉神占星的场所,也是天文观测的基地。在汉魏洛阳故城南郊,即今洛阳东约15公里偃师市大郊村附近有灵台遗址,考证为汉代天象台“灵台”(见《三辅黄图》卷五)。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

灵台,是东汉观测天象的专门建筑,建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延续至公元4世纪初,相继延用250年之久,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北魏时废弃。灵台遗址约4万平方米,东西220米,南北200米,东西两侧有夯筑墙垣。遗址中心是一座方形台基,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约8米;台顶已塌毁,略呈椭圆形平台,南北11.7米,东西8.5米;顶部是当时观测天象的场所;四周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环建回廊,上层平台每面各有五间,并设有密室,高台周围建筑为观测人员记录、整理、研究天象资料的衙署,上下层北面正中有坡道相通。

东汉灵台是在太史令下的一个机构,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曾任灵台台丞(即天文台长),并先后十余年两任太史令,主持天文观测工作,并进行实际观测活动和天文学研究。此间,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和地震观测器——候风地动仪,写出了《灵宪》、《浑天仪图注》等天文著作,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的成因,明确提出“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这些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史和原始唯物史观的珍贵资料。

最古天文台 毕竟在登封

东汉灵台虽老,毕竟只存遗址,中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天文台是河南嵩山脚下的观星台,它位于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北。告成即古阳城,这里北望中岳嵩山,西观少室诸峰,面对箕山,南临颍河,东有石淙河绕流,正位于中原大地之中,传说古称“地中”。此处观星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天文台观测建筑,也是世界著名天文科学建筑物。此台为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距今已700多年。

观星台是一座高大的砖石结构建筑,台高9.64米,平面方形,台下各边长16米多,台上各边长8米多。有明显的上下收分,反映了宋元时期的建筑特征。

元代初年,全国共设27个观测站,登封县观象台就是其中之一。运用“高表”测影为郭守敬所独创,当时全国只有6处,但从实测记录和实物看,只有大都(今北京)和阳城(今登封告成)两处,保存至今的唯有阳城一处。郭守敬曾在此测绘过晷,还创制了13种天文仪器,“昼参日影,夜考极星,以正朝夕”,掌握了日月和地球运转的规律。通过细致的观测和精确的计算,推算出的回归年长度与现今测定的数值仅相差26秒,3000多年才相差一天,而与世界通行的《格林高利历》相比则分秒不差。郭守敬据此制定的《授时历》于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实施,比《格林高利历》(1582年制定)要早300多年。

郭守敬由于创建观星台而成为世界敬仰的伟大科学家,他在科学上的卓越成就和贡献是中国人民的骄傲。1977年,国际天文学家学会把发现的2012颗小行星以郭守敬命名,1981年又把月球上一座环型山命名为郭守敬山。

周公测景台 历久已无疑

在登封观星台南20米处的周公祠前,尚有“周公测景台”石表一座(表是直立的标杆,古人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仪器),为历代测影、观星、记时等多功能的天文台遗存。相传测景台建于周朝初期(约公元前11世纪),西周大政治家周公姬旦在营建洛阳城时曾来到阳城测过日影,“求地中,测土深,正日影,以定四时季节”。这为一说。

另一说则据清乾隆二十年(1755)碑文记载,周公测景台为东周所建,今已不存。现存测景台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天文学家一行(张遂)为改革历法,曾以阳城为观测中心,进行天文测景,遂刻石立表书“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还有一说认为这座“周公测景台”石表由唐天文官南宫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刻立,其制与《周礼》所记土圭测景之说相符。

以上三种说法,最迟的一说也证明周公测景台距今已近1300年,无疑是我国建台时间最久的一座测景台。

五百年观象 八珍宝耀眼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侧,矗立着一座雉堞整齐、巍峨雄伟的砖砌高台,台上陈列的古天文仪器光彩夺目,蔚为壮观,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北京古观象台,也称为明清观象台。这座古台元朝建立时叫做“司天台”,明朝改称“观星台”清朝称为“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央观象台”,旋又改名为“国立天文陈列馆”,现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

从明正统初年(1436)起,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观测近500年。同时,它也是以建筑(包括台体和附属建筑群)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北京古观象台原是元代司天台(建于1279年)遗址,它曾安装了很多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是当时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设备最完善、规模最宏大的天文台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元亡后,司天台的天文仪器被运往南京,安装在鸡鸣山观星台上。明正统年间(1436—1449),在元代司天台南建明代观星台、漏壶堂等;正统十一年(1446)后,又增建了咎影堂,大体已形成今天的格局。明崇祯二年至八年(1629—1635),徐光启等人又先后制造了纪限仪、平悬浑仪等一批天文设备。清康熙时由传教士南怀仁、纪里安参与设计,督造了包括天体仪、地平径仪、象限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七件精品在内的一批新天文仪器。乾隆九年(1744),又新添了一件“玑衡抚辰仪”,这就是今天仍然陈列在观象台上的世界罕见的八件古天文仪器。

作为明清两代天文观测的中心,明清两代的天文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近500年的连续天文观测工作,保持着同一地点上连续观测最久的世界纪录。天文学家们向苍天索要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数据,逐日记录了180年的气象资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资料最完整、保存年代最长的气象观测记录。此中也蕴含着中国人的辛勤与智慧,体现了中国人民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和勇气。

水运仪象台 北宋显神工

在我国古代众多天文仪器中,不能不提到北宋天文学家苏颂组织韩公廉等人所造的水运仪象台。此台设计于宋元祐元年(1086),完成于元祐七年(1092),是一个把浑仪、浑象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天文钟。

仪象台高约12米,宽约7米,分三层:上层放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放浑象,有机械能使浑象的旋转周期和天球的周日运动一样;下层设木阁。木阁又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面放有漏壶和机械系统,漏壶引水升降,转动轮机,使整个仪器按部就班动作起来。解放后,中国历史博物馆根据《新仪象法要》所记载制造出水运仪象台的模型以供展赏。

钟山有明珠 近代第一台

闻名世界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个近代观象台。

紫金山天文台自1927年筹建至1934年建成,历时7年。近代天文学家高鲁被聘为中央天文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亲自参与了紫金山天文台的选址、建造等工作。对于紫金山天文台出力最大的是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余青松先生(1897—1978),他于1929年7月任中央天文研究所第二任所长,不遗余力,不畏劳苦,支持兴建工作,亲自踏勘,最后确定紫金山第三峰,即天保山为台址。为了使天文台建筑与附近中山陵园整体的中式风格保持一致,曾获建筑学硕士的余青松亲自承担规划设计。紫金山天文台第一批建筑——变星室、恒星室、子午仪室,甚至宿舍,都是统一的中式风格,且从墙基、墙石到墙顶的建筑材料都是紫金山产的虎皮石,这大大节省了材料和运输费,又解决了处于山上和森林包围面临的防风防火问题。从而使天文台与紫金山浑然一体,宛若天成。

建成后的紫金山天文台不仅庄重、美丽、典雅,而且还装备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德国产60厘米反射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直到今天还在使用),为紫金山天文台赢得了“远东第一台”的美誉。就是在这里,余青松在“八一三”上海事变前夕的1937年8月11日夜,捕捉到了芬斯勒彗星。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后的第三年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烽火迫使紫金山天文台内迁。余青松先生等利用携带的变星照相机、太阳单色镜等仪器,在昆明凤凰山兴建天文台,继续从事天文观察。现在坐落于海拔267米的紫金山第三峰上的天文台地势高兀,树木葱茏,景色优美,环境幽雅。一幢幢圆顶观察室缓缓转动,一台台望远镜昂首向天,昼夜注视着宇宙天体的运动变化。紫金山天文台还拥有我国自制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太阳望远镜等许多现代化的测量天体的仪器和设备,成为中国一个综合性的天文研究机构。

紫金山天文台至今还保留着部分古代天文仪:其中天球仪、浑仪、简仪、圭表等八件,系1931年由北京古观象台移来,大都已有500多年历史,最晚的也度过了近百个春秋。这些青铜制品,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其造型更可谓巧夺天工,精美至极,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

观天六十年 折桂凤凰山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是中国最大的天文台,位于昆明市东郊凤凰山,东经102度45分,北纬25度02分,海拔2020米。它是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抗日战争时期迁至昆明市郊凤凰山时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紫金山天文台昆明工作站。1975年起,扩建为综合性的云南天文台。现有许多我国最先进的天文仪器,可着重观测研究太阳活动区物理、观测和研究人造卫星的运动和定轨、进行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和进行太阳射电的常规观测。1979年和1983年又安装了中国最大口径1米的反射望远镜和口径最大、精度最高的10米射电望远镜天线,可分别用于恒星物理观察研究和宇宙及太阳的射电观察和研究,从而成为我国最大的天文台,并出版有《云南天文台台刊》。

同类推荐
  • 历史没有那么简单

    历史没有那么简单

    连贯的历史才好玩,边看历史边发问才有意思,如果能自己给出答案那就完美了!
  • 笑炮客栈

    笑炮客栈

    民国时期。一对开朗乐观的年轻人戴文朗与妙楚姑娘,他们有着欢喜冤家般的爱情,他们和同伴开办饭店和客栈,却是帮助共产党员进行抗日搜集情报的秘密之地。
  • 龙吟鹰啸

    龙吟鹰啸

    一不小心卷入了历史,爱!恨!情!仇!如何面对
  • 回忆回忆

    回忆回忆

    历史的长河中,在现在的书中都是寥寥写过,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又有谁详细的记载着?这是一本普通的书,但是它里面的那本书却并不普通!!这一切只有我们亲身体验过才知道!你,准备好了吗!!准备好和杜嘉轩他们走完这本书了吗!!!
  • 一代杀帝

    一代杀帝

    五胡十六国时期,没有秦汉的霸气,隋唐的辉煌,对于汉人来说,有的只是无尽的耻辱,野蛮的胡人,用野蛮的屠刀,摧毁了华夏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仁义道德。仗义每多屠狗辈,且看一个屠狗出身的小子,陈帝,在面对国家危难,家破人亡的时候,是逆来顺受,还是揭竿而起......
热门推荐
  • 龙腾玖天

    龙腾玖天

    高高在上的九大天帝陨落,圣域沦陷,天帝之子意外重生在千年后的下三天。跟随殷浩的脚步,一起揭开千年前的阴谋!
  • 马初晨的话题论

    马初晨的话题论

    从16岁开始花季,爱观察世界,从生活中找到道理,记录生活。
  • 月凛灵轩之灵轩阵

    月凛灵轩之灵轩阵

    一个神奇少女为了师父而死,却不想穿越到了另一个神秘世界
  • 情陷女上司

    情陷女上司

    江南才子陌小北来到北方,一心想成就自己的事业,一次意外与貌美女教师李茉然一夜缠绵,生活自此发生改变?在职场上不断打拼的他也是遭遇了种种陷阱,低谷之际误上女上司粥小美的身,再次陷入爱河,而李茉然却意外出现,再次成为自己的女上司和对手,面对旧爱,他又如何拯救失落的爱情。职场打拼几多艰难险阻,从一个小职员,他又是如何成就事业,光耀门楣!
  • 龙脉至尊

    龙脉至尊

    灵武大陆,百族林立,以武为尊,武者以灵脉修炼,杀手之王唐龙穿越到毫无灵脉的废材小侯爷身上,逆夺龙脉,扭转乾坤,横扫寰宇,成就武道至尊的无上威名。
  • 快穿之攻略男配

    快穿之攻略男配

    小瑶儿,想要各色的美男们?沈瑶:要要。来,接好,美男们送你。沈瑶:呜呜,谁要一个破风筝。凤铮:我都为了你变成了千百回了。你敢不要我!这是一个女孩经历各色快穿后,成功扑倒男神的故事!
  • 晓风书院的八卦事

    晓风书院的八卦事

    盛世太平,朝中无事,能引起些许波澜的,无外乎一些八卦。某日,号称天下第一才子、第一美男子、第一风流子的白晓风,办了家晓风书院。一时间,什么公主、郡主、才女、千金……蜂拥而至,各个醉翁之意不在酒。史官程子谦蹲点晓风书院,各种“子谦手稿”流出,流到街头巷尾又流到皇宫内院……
  • 阴阳家日记

    阴阳家日记

    阴阳家者,万物道法之通者。自然成集,易法变也。邹子始终,五德东君,阴阳大家。《邹子天象》一次生活的历练,书写一段传奇的成长;一个古老的学派,完成一场本经典的日记。进入庞在天的日记,领略一段不为人知的旅程。
  • 天降“闺蜜”

    天降“闺蜜”

    天降暖心闺蜜,竟是霸道男神。艾玛,自己这是被丘比特神剑射中…啊呸!是被流星砸中了吗???老天开眼啊,赐我一闺蜜!多年心愿终于了解(怎么有种遗言的感觉?!)哎呀,不管了,好开心啊,从此就再也不怕…迟到没人陪,挨骂没人挡就连勾搭帅哥也有僚机了!哦咯咯咯。不对啊,尼玛,这是肿么了,为毛我家闺蜜越看越帅?难道我……是蕾丝边?!别看了!闺蜜,你好好看哦…“说了让你别看了,怎么,被我的美色诱惑了?”“我……我不搞基的!”“你给我回来!!姐是男的!!”某人在身后怒吼…“额,对不起,姐…哦不,哥……那个你皮肤好好哦…”某人满脸黑线,看着眼前口水都流出来的迷糊虫…索性直接扑倒!
  • 绝色邪王:万追慑天逆妃

    绝色邪王:万追慑天逆妃

    当清傲的眸子再次睁开,当灵巧的身形穿梭迷雾。家族的残酷?修炼的艰险?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一切,尽在她手中!御兽,炼丹,炼器,符阵,幻灵,移隐,她无所不能,自在巅峰!契约兽:莲,透蛊,翼尊强势来袭!当遇到似冷傲似邪魅的他,“记住,无论是万年之前还是万年之后,你都是我的!”声音霸道笃定而邪魅。当想起又绝代又孤单的他,“雨梦,我们说好的,万年之后,不离不弃。”音调孤单忧伤而缱绻。她,该如何抉择?强者的世界,又是谁和谁并肩主宰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