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62400000020

第20章 扼住命运的咽喉

黛莉雅离开贝多芬,社交界议论纷纷,无疑对自尊心很强的贝多芬是个伤害。一向坚强的贝多芬,这次却被击垮了。耳鸣已使他心理虚弱,再也不堪一击。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你啊,可怜的贝多芬,世界不再给你任何幸福。你必须把所有的一切,从自己的内部创造出来。你只有在理想的世界中去发现你的快乐。

一想到黛莉雅,他的心就翻江倒海似的难过,情绪越来越糟,耳鸣也更加厉害了。失恋也不是第一次,不知他这次为什么这样不能承受。

可是,贝多芬是不可战胜的。1801年6月,他在给好友威多拉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时常诅咒造物主和我的生命。普鲁诺克教我要顺从天命。但只要有可能,我就要向我的命运挑战。哪怕在这一生之中,我有可能成为上帝最不幸的子民。

贝多芬正是以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直面人生的。在这孤独的时期里,除了埋头创作之外,贝多芬还阅读了很多的书籍。特别是古希腊传记作家普普塔克所写的那些精彩传记,更让他如醉如痴。可是,失去听觉却迫使他继续过基本上与世隔绝的日子,这不能不使他心碎。他不止一次在内心呼喊着:“不,这样无为地打发日子,这不是我贝多芬所选择的生活!”

当医师答应他“若不能完全治愈,至少有所改进”都没有实现的时候,贝多芬又另换了一个医生施米德,施米德叫他住在较静僻的地方,而听觉是可能恢复的。

1802年春,按照维也纳人的习惯,贝多芬到乡村去消夏。这回,他是接受了他的新医生施米德博士的建议,来到了海林根城静养。

从维也纳到海林根城,如果搭乘马车,只需1个小时就够了。海林根城地方很幽静,是一个青山环绕的乡村。到处是宽广的葡萄园。山里有很深广的溪谷,清澈的溪流在山谷里流动着。在那浓阴蔽日的树林里,有一条小路,可通往幽静的村落里去。

贝多芬喜欢在这条小路上散步,到了后来,这条小路就被大家称为“贝多芬小路”。

贝多芬就在这村子的葡萄园里,租了一幢独立的二楼。他很满意这个住处,从房间一侧的窗子望去,越过五彩缤纷的田野,可以看到多瑙河和喀尔巴阡山的美丽景色,这给他那还在滴血的心带来了些许慰藉。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一片恬静的自然美。他准备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遵照医生的嘱咐治疗耳病,还可以让时间去平复失恋造成的心灵创痛。他彻底轻松下来,每天到田野、树林间去散步,到小溪边钓鱼,暂时放弃了乐曲的创作。大自然给了他无穷的乐趣。

贝多芬仍旧没有钻出音乐的圈子,他的朋友常来看他。法朗兹·兰兹也时常到海林根城来接受早晨的教程。

“早晨8时吃过了早餐以后,他会说:‘让我们做一个简短的散步。’”兰兹记叙说:“我们一同走,时常至下午三四点尚不回来,而在别的村庄里进午膳,在某日的散步中,第一次给我证明他已失去听觉,我叫他注意一个牧童正在吹笛,吹得很是动听,过了有半小时之多,贝多芬一点也没有听见。为此,他变得极端的宁静和愠怒,平时他快乐的时候似乎是极端暴躁的,但现在不是了。”

西法拉特·柴姆斯加尔对他失去了熟悉的音调和静静的愠怒,或者他跟不上他们的会谈时,假装心不在焉的样子,都不能有所帮助。他们发觉要装作不知道是非常困难的。

他朋友间的谈笑带给了他失望,因为他不能与他们交流,他沉落在世界上一切都是虚构的可怕思念中,他离开了他们,大踏步地回到海林根城的家里去了,音乐的思想比从前更丰富地涌起来了,这具有极大的力量使他能够克服命运,他为这力量而荣耀。

贝多芬写信给威多拉和阿孟多,说他的音乐从多面集合拢来的,它带给他名誉和金钱,他写给威多拉的信中道歉之词绝不是他的长处,而音乐却是另一回事了:“我是生活于乐号上的,当我作完了一曲,另一曲又开始了,我现在的工作,常同时作三或四个曲子。”

1802年的夏季,贝多芬大部分时间花在演奏和创作音乐上。有时欢乐,有时愤怒,但大部分时间精神都很好。我们都知道那年夏季的贝多芬与以前俨然不同,但当秋天降到海林根城后,那难以形容的时刻是不再来的了,但再来的将是什么?

悠闲平静的生活冲淡了兄弟们和失恋带给他的痛苦,也使他似乎对人和人生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但是,耳聋的痛苦仍旧死死地缠住他不放,时常将他刚刚获得的愉快心情破坏得荡然无存。

每当贝多芬看鸟儿在枝头欢畅地鸣叫之时,尽管他侧着耳朵仔细地听,所听到的仍然只是那讨厌的耳鸣!

听不到!什么也听不到。贝多芬关上门,双手抱着脑袋横躺在床上。

“我的耳朵,怎会聋成这种样子?”

“那些饭桶先生,为什么就没有本领医好我的耳朵呢?”

疾病的折磨和无法解脱的精神痛苦使贝多芬更加郁郁寡欢。慢慢地,就连海林根城的美丽景色也无法让他轻松起来了。

一天上午,贝多芬和他的学生里斯在乡间路上散步。原野上遍地是野花朵朵,高耸在灌木后面的森林蔚成一片翠绿。贝多芬忽然发现在一棵松树下躺着一只小山兔。它的腹部有很重的伤痕,紫黑色的血水染红了灰色的皮毛。

“老师,它已经死了!”里斯看过小东西,然后贴在贝多芬耳边低低地说。

“是啊!一个活蹦乱跳的生灵就这么死了,这件事看起来挺简单的。”在回家的路上,贝多芬一直沉默不语。

贝多芬一直在想:“唉,上帝,请你救救这个可怜的人吧!难道你不知道我的内心,燃烧着对人生的热爱吗?难道我真的就这样聋着耳朵死去吗?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我还是自杀的好。音乐也不能听,仿佛被这个世界遗弃了。这样老是生活在孤独与绝望中的话,我还是死了的好!”

1802年一场秋雨过后,树叶开始凋零。贝多芬一个人孤独地在林中徘徊,陷入了绝望的苦闷之中。从昨天起,他连教堂的钟声都听不见了。贝多芬终于感到问题的严重,对治疗彻底失望了。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一切结束了吧!死的想法涌上心头。

大自然是这样的美妙,可是此刻坐在窗前的贝多芬,却绝望到了极点。已经来这里几个月了,他的病情并没像医生说的那样逐渐痊愈,而是更加厉害了。他沉思了许久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此时,也好像有一只漆黑可怕的死亡之手,在贝多芬面前威胁着。

后来,他急速起身,在桌旁坐下,提起笔来,开始写遗书。

我的弟弟们:我死了以后,你们两个要和和气气地把我的财产平分,两个人以后要互相帮助地生活下去。所有你们过去对不起我的事情,我都原谅你们。我在祈祷,希望你们能够幸福地生活下去。同时,要好好教育你们的孩子,要他们懂得道德才会使人幸福,而这绝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

再见!我要和你们分离了,实在伤心!心里一直怀抱着一个希望,那就是我的病总会在某种程度内痊愈。现在,这个希望已经舍弃了我!

这就像秋天的枯叶一样,所有的希望已经消失了!唉,上帝!请你给我一个真正的快乐日子吧!只要一次也好。但是,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到哪一天才能感觉到?不会有,不会有了!这未免太残酷了吧!无须再犹豫了,我已经到了了结我的生命的边缘。

这篇遗书的每一个字,都是贝多芬的血泪凝成的!在遗书中,可以看到贝多芬奇特的内心独白,也可以说是他彻底的忏悔。

写好之后,贝多芬把遗书封好,在信封上写了“等我死后拆”几个字。颓伤地坐到沙发中,盘算着如何迎接死神的到来。生与死的撞击、搏斗,壮烈而残酷。他一动不动地坐着,任感情和理智无休止地争斗。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是艺术挽救了他,一想到未竟的艺术事业,一切痛苦都不在话下了。

贝多芬毕竟是贝多芬。他重新站了起来,从心底发出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海林根城的“遗书”是长期沉默的结果,他诅咒医生错送他到乡间去,以为这就可以隔绝喧扰的声音,结果反使他的脑中不能长久地安静下来!惨痛的忏悔,也没有解除这个痛苦。

海林根城的居民是爱贝多芬的,出版商经常地印出了他的作品,他大部分时间是花在作曲的思想中。细察海林根城夏季中的贝多芬,有人会发现他所得到的是不可思议的丰富,他的记事册上写有第三十一号作品钢琴奏鸣曲,第三十号作品3首小提琴奏鸣曲、变奏曲,但最重要的是第二交响曲就在此地完成了。

这首交响曲从头至尾是愉快的,它的声音稳定,抓住了乡间安静的生活,第一乐章是一种召唤式的,聚积着能力,其中,作曲者运用一种新的力量来扩大了罗曼蒂克的抒情主义,这首交响曲在第一乐章中完全显出了乐器的本色。

当贝多芬在海林根城写着他的志愿时:“那已是很长的时期了,自从真正的快乐从我的心中回鸣出来”,他忘记了从痛苦的心中所发出的快乐,他发现了音乐中的新天地,贝多芬所作的第三十一号作品3首奏鸣曲更是以前所不及的,也就是这个夏天的作品。暴风雨冲过了第一和第二首,第三首降E长调奏鸣曲,他应用了缓慢乐章,也是非常轻松的。

经过了快乐的夏季,秋天突然地降临了。秋风萧萧,他将他的忏悔文件封在自己的桌中,像人类的知识离他而去,他自己的思想仿佛也随之而去。停滞着的暗淡也好像突然地离开了他。

在11月里,他到了维也纳,周旋在朋友和音乐之间,他教别人课程,接受请柬,一会儿在这里,一会儿又在那边,多时不见的贝多芬好似经过了一个极大的转变。

从他的内部解放出新鲜的生命力量,痛苦、忧郁看起来都已转嫁给别人了。外来灾难带给他内在的力量,一种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创作交响曲的坚定意识,践踏了失败的软弱的思想。

贝多芬对他新的力量感到大喜,使他明白去攫住人类精神中最崇高的声音,那是一首征服的交响曲,这“征服”二字并不是用在军事上。作曲者经过数月的劳苦已宣布一种无敌的力量,无论什么都不能击溃它,他终于学会了“如何去征服命运”。

贝多芬的一生中,只有这一次绝望。他走出生与死之间的迷谷,平静下来。他把两封遗书藏在箱底,把痛苦绝望化为了忍耐奋发的动力。从此,他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他的刚毅天性获得了胜利。命运踩不死你,它就跪在你的面前。贝多芬以胜利者的雄姿,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勇敢地向前迈进。

他手上的鹅毛管笔在五线谱纸上“沙沙”作响,《第二交响曲》很快完成了。前两年所作的《第一交响曲》太受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没能表现出自己的风格。这次要打破以往的保守套路,多一些自己的特点。这是一个进步。更为可贵的是在耳疾、失恋双重打击下产生的作品,居然精神充溢饱满,全无颓伤之气。

1803年,贝多芬对他的朋友说:“我至今不能满意我的作品,从现在起,我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他的这个追求实现在他的《第三交响曲》和自此以后的作品中。

同类推荐
  • 巴甫洛夫传

    巴甫洛夫传

    本书描写了巴甫洛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的形象,并将他完整、独特的个性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彭德怀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彭德怀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 ,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 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托尔斯泰 马克·吐温

    托尔斯泰 马克·吐温

    本书介绍了托尔斯泰、马克·吐温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尤其探索了他们成功的主观因素,对广大探索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大清相国魏裔介

    大清相国魏裔介

    本书从明末写起,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采用纪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笔法 ,生动刻画了清初名臣魏裔介从生到死,从入仕为官叱咤朝廷,到激流勇退久居乡野,死后却迟迟未能得到皇上封谥的辉煌却又布满凄凉的悲情人生。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长如江河、浩如烟海,历史人物更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如一代枭雄曹操;神算子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本书《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点击历史人物100位,助你收获超凡智慧。
热门推荐
  • 挽神歌

    挽神歌

    当最后的时刻来临之前,我们能否挣脱神族的统治,向真正的神唱响那首遗失的歌谣?那消失在天地间的世界树是否仍在苦苦支撑着这个失去平衡的世界?一切的未知,我们会用所有的代价理清,我们会用灵魂重新唱响这首失落的歌谣,结束这场无尽的战争,望神听到我们在此祈祷的声音,重临这个被抛弃的世界。
  • 原来天使不曾忘记

    原来天使不曾忘记

    天使你是否还记得有这么一个我,原来你不从忘记只是希望我幸福。
  • 十方圣统

    十方圣统

    宁家先祖宁浩,重生于万代之后,一个家族没落弟子的身上。天不亡我,我便逆天。这一世,放手一战!
  • 花开半夏:千金娇宠

    花开半夏:千金娇宠

    她是皇室千金,他是皇室少爷。天意将他们凑在一起,让他们相识。她的第一次给了他,那一夜,她还怀上了他的孩子。“答应我,一定要娶我”。“一定!”原来的承诺,是什么让她离开。又是什么让他改变。。。。
  • 轻松的夜

    轻松的夜

    大学的生活,平淡中透着复杂,而你我还是不是在为当初的梦执着,每个人在这个阶段,心里面总住着一个得到了或许还没有得到更或许非常迷茫的人,他并不突出,可就是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说不上是什么,就是深深的吸引着自己,有多少次想要说出这种爱慕的感觉,可又每每欲言又止,到最后,希望降到了最低,只是看到他就好,总之,是一种戒不掉的瘾,时长不见,实在是压抑折磨。不知道,此刻的你,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你可以为之抛出一切的人,如果有的话,就来这里吧,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探索,一起缅怀这份憋在心里久久说不出来的爱!
  • 请把我的心,还给我

    请把我的心,还给我

    我就这一颗心,给了你,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 倾世魔妃:逆天而行

    倾世魔妃:逆天而行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擦了擦眼睛,那真的是他们的废物三小姐么?眼花了吧,假冒的吧.....“今天我要你看看谁是废物。”凤墨兮发丝飞扬,语气冰冷,目光冷冽。。。
  • 罗林的大学日常

    罗林的大学日常

    罗林白天还是一个学生,和朋友过着打屁吹牛,嬉嬉闹闹的生活。到了晚上,却要穿上黑衣,行走于阴阳之间,做那降魔除妖驱鬼之人。本书又名【罗林的大学生活】。
  • 奇幻房东

    奇幻房东

    屌丝大学生陈自在,莫名其妙继承了从未见过面的父母,留下的一栋名为奇幻楼的三层小楼,和一个“奇幻房东”系统,从此他的生活就彻底被改变。不仅要帮这些奇奇怪怪的住客完成心愿,甚至还有一些神仙来凑热闹。一个整天四处找头的无头鬼大姐!一只会说话,并且喜欢自称狗大爷的奇怪小白狗!一个一旦与男人靠太近就犯恶心的女道士!一个只知道吃,又一心想找个男朋友的女猪妖精!一个见血就晕的混血儿女吸血鬼!从此,屌丝房东和奇葩房客们的爆笑而又刺激的生活,开始了!
  • 大六壬灵觉经

    大六壬灵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