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1200000037

第37章 Edouard Manet 马奈

他比我们想象的更伟大

“马奈、莫奈”,“莫奈、马奈”,很多人,包括法国人自己,都会把这两个人搞混,我一开始也以为是同一个人不同译法而已。但后来在欧洲的美术馆看过他们各自的原作之后,就再也没有搞混过,两人的作品实在是难以混为一谈的,虽然两人都和印象派有着莫大的关系,都有着“印象派之父”的叫法,但在我看来,莫奈确实是“印象派之父”,至于马奈,称他为“印象派之祖父”应该更恰当些吧。

马奈也是生于巴黎、死于巴黎、葬于巴黎的一员,他的墓在帕西墓地,这本书里,出现在帕西墓地的,除了他就只有前面的德彪西了。这是一个家族墓地,关于马奈的内容写着:

“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

墓的顶上则是一根立柱,上面是马奈的头像——又是一个大胡子,那会的巴黎男人好像十有八九都是大胡子。

1863年,马奈在巴黎一夜爆红,皆因他的新作《草地上的午餐》,画的是郊外的一次野餐,美食、美景、美女、绅士,都是很正常的元素,不正常在于,美女是全裸的!并且神色从容的坐在衣冠楚楚的绅士当中。这一场景,如果今天真的出现在现实当中,无异于一场行为艺术,而在100多年前,虽然只是一幅画,却已足以引发一场绘画界的革命。后人追溯现代派绘画的起源,就是从它、从马奈开始的,这幅让拿破仑三世甚至想用皮鞭抽打的作品,从此揭开了世界画坛的新面目。

这是马奈在世界画坛上引起的第一场地震,很快,在1865年,《奥林匹亚》的展出又引发新一轮的剧烈震动,这次的强度更甚于前次,还是上次那个女模特,全裸着躺在床上,以漠然中夹杂着傲慢的眼光看着世人。这幅画被被咒骂为“无耻到了极点”,最后,被高高悬挂在展览馆最后面的一扇门上,为的是让观众“看不清哪儿是袒露的部分,哪儿是一堆衣服”。

当时,塞尚曾不无同情地写道:“观众不断涌来看马奈的这幅画,并且嫌恶地说,‘你们看这个人’,有如置身停尸间一样。”而以左拉为首的进步作家和青年画家们则为马奈喝彩,左拉说:“马奈没有什么错!他不过是向我们说了真话。”并预言:“马奈将在卢浮宫占一席地位。”

其实,当时已经有很多人画过裸女了,但是,这个裸女却被不容于世,甚至被封杀,为什么呢?据说,就是画中裸女高傲的眼光惹恼了当时的人们,有人这样解释,“封杀的理由就是因为裸女那被视为看的注视表情颠覆了人们的性别政治。”这样的解释我不是很能接受,但实在找不出更恰当的了。依我看,所谓的颠覆了性别政治,就是这个女人的目光激怒了那些高傲的法国男人们了,男人的权威是不可颠覆的——反对者十有八九都是男人,而这个女人在无形中,成了女权的无言的象征了。

顺便说几句,这个女人叫维多琳·莫兰(Victorine Meurent),她是当时马奈和许多画家都喜欢用的模特儿——有点像蒙巴纳斯的女皇吉吉,单单是马奈就给她画过至少9幅画,她自己后来也学画,甚至跟马奈在同一沙龙展上展览过画作。1903年,她还成了法国艺术家协会的一员。不过她后来沦为酒鬼,在绘画上没能取得大的成就。

好了,我们不是批评家,对这两幅画的讨论到此为止,反正,马奈就是靠这两幅画,成为当时巴黎艺术界的当红辣子鸡的。一批支持他的年轻画家迅速聚集在他的周围,他们受马奈新颖画风的影响,一起探索新的绘画风格与手法,当时的人们讽刺他们为“马奈帮”。后来,随着莫奈、德加、塞尚等“帮员”相继红火,“马奈帮”一跃变为画坛新贵“印象派”,而“帮主”马奈因此被后人尊为印象派的奠基人。

我们的马奈先生1832年出生在巴黎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希望他成为一个法官,但在16岁那年,他向父母表明了自己想成为一个画家的志向,没被允许。为了逃脱家庭的束缚,他转而答应了父亲的提议,报考海军学校,虽然没被录取,却得到一个当见习水手的机会,在法国和巴西之间航行了一趟。这次远洋活动对他的事业并没起到任何作用,却因为在巴西拈花惹草,染上最后致他于死地的梅毒。回国后,他坚定的学画意志迫使父母答应了他的选择,但也有说法,倔强的老马奈出人意料的同意他学画是另有内情。

1852年,马奈的钢琴老师苏珊娜·里郝夫(Suzanne Leenhoff)生下了一个非婚生的男孩莱昂·里郝夫(Leon Leenhoff)。据说,这个小男孩的父亲其实就是老马奈,他为了堵住马奈的嘴,不让家丑外露,才被迫同意马奈去学画的。

而马奈在11年之后,1863年,娶了大他两岁的苏珊娜为妻,这里面的爱情是如何发展的,我们不得而知。我比较好奇的是,莱昂应该称呼马奈为什么呢?哥哥?爸爸?不过至今,都没人能证实莱昂确是老马奈的私生子,也有说法说说,其实莱昂就是马奈的儿子。这个,我们也不得而知,只知道莱昂还常常给马奈做模特,最著名的是《佩剑男童》,他也出现在《阳台》的背景中。

马奈本人在当时巴黎的社交圈是一翩翩公子,喜欢出入于各种沙龙,他的一个朋友曾这样描述过马奈:“有点儿花花公子相,金发碧眼,蓄着稀疏窄小末端分又的胡须,双眼散发独特活力,唇间流露嘲笑表情——他的嘴唇很薄,牙齿参差不齐——有一种强烈的巴黎街头顽童的气质。他虽然慷慨大方,有一副好心肠,但言语刻薄,不免显得残忍。他对那些令人泄气和辛辣讥诮的辞令极为精通,应用自如。”

传说中,他年轻的他英俊、迷人——晚年的照片可看不出这两点,穿着时尚,总是身着精心剪裁的外套和浅色长裤,戴着一顶宽边大礼帽。多少贵妇少女对他暗送秋波,但马奈的花边新闻却很少,和苏珊娜似乎一直都很恩爱。唯有一个女子,马奈与她关系暧昧,此中的故事实在是一个很不错的名人爱情电影题材。

这位女子叫贝尔特·莫里索(Berthe Morisot,1841~1895),熟悉西方绘画的人应该知道,她是印象派中最知名的女画家,诗人马拉美曾为她写道:“一些在斗争中把她视作同志的早期印象派大师评价说,这位技巧卓越的女画家,乐于同他们任何人并肩战斗,同整整一代的绘画是完美的联系在一起”。她身上还有几大标签,她是法国洛可可时期代表画家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1732-1806)的孙女,法国杰出风景画家柯罗(Camille Corot,1796-1875)的得意弟子,然后是马奈的模特和马奈的弟媳。

你可能没有看过她的画,但可能看过她的人,在马奈的画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阳台》,而最前面的优雅女子就是她,另外还有至少六幅马奈的作品中有她。贝尔特和马奈相识于1868年,那会贝尔特正是年轻貌美的时候,又温柔典雅,还才华横溢。老实说,打死我都不相信,马奈对她没动过心。但实际上,我们在历史上却找不到马奈对她有想法的蛛丝马迹,倒是在贝尔特身上,我们发现了她对马奈之深情。

很明显,在绘画上,她深受马奈的影响,她崇拜他,她的画里都是马奈的色调和光影。1874年,她嫁给了马奈的弟弟尤金·马奈(Eugene Manet),尤金各方面都毫不出色,据说身体也不好。她真的爱尤金吗?我很怀疑,她嫁给他只不过是为了亲近马奈罢了。但婚后的她似乎很幸福,丈夫疼爱、不愁吃穿、女儿美丽,转而,她画起了童话插图,主角都是女儿。

但其实,马奈一直生活在她的内心深处。马奈去世之后,她写信给自己的姐姐,信中说:“你明白我内心的痛苦。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些与他在一起的愉快而亲密的日子。”

所以,爱吧,是无法忘记的。

贝尔特死后,葬在马奈家族的墓中,也就是和马奈葬在一起!我想,这对贝尔特来说,应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吧!

而马奈先她两年去世,也就是1883年4月,死因是梅毒和风湿病,年仅51岁。数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画家爱德加·德加说道:“马奈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伟大”。

同类推荐
  • 诸葛亮十讲

    诸葛亮十讲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最为出彩的,就是“三顾茅庐”时的“隆中对”。在后世的评价中,“隆中对”被认为是诸葛亮的天才之作,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战略。那么,这个计划究竟是对是错,其实施情况又如何呢?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最著名的智者之一,他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视他为顶梁柱,所有的军政大权都由他掌控。可是,如果他不在了,又将如何维持政权的稳定呢?诸葛亮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在接班人的选择问题上,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人才匮乏,次中选“优”。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她是男权世界的一抹朱红,在铜墙铁壁中建立了自己的名号,她进过感业寺,却最终翻身农奴把歌唱,坐上了皇帝宝座、她励精图治.将贞观之治完美过渡到了开元盛世:她独具慧眼,有唐一朝人才济济,狄仁杰、姚崇、宋璟、郭振……丈臣武将,汇聚一堂:她又极具手腕,轻松玩转后宫,关键时刻甚至连亲生女儿都不放过 她也曾经养男宠、眨老臣、任酷吏,在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血雨腥风。
  • 民主人士

    民主人士

    记述的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民主人士的群像。这些人物的人生道路坎坷,经历复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作为政协人物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他们的所言所行,无论是对自身或现代历史的回顾,还是对国内外时事的述评,都不乏独到见解,颇有保存价值。所有这一切,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部分不可能见诸报端。《民主人士》作者汪东林依据自己保存的参加政协民主人士活动的原始记录,再现了他们在政协内部活动范围内,谈思想改造、帮助别人、检讨自己过程中吐露的心声和真实思想历程。
热门推荐
  • 咒动天下

    咒动天下

    大明神国,一个腹黑的少年,咒动天下,力挽狂澜。对了,他还养了只狗……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 男神溺爱:校草的高冷宠溺对象

    男神溺爱:校草的高冷宠溺对象

    一般都是男生高冷女生追男生把……今天涵大大带大家改变一下……现在是男生追女生的时代(好像原本就是的)准确来说现在是高冷校草追高冷女神!!!高冷+高冷=逗比?高冷?
  •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华严普贤行愿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半半哲学:活出人生的逍遥境

    半半哲学:活出人生的逍遥境

    俗话说,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理如此,人道亦是如此。承载着这样一种人生理念,倡导着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本书将带你走进“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的境界中去,让你不再为所谓的圆满而绞尽脑汁,让你不再为所谓的追求而早生华发,也让你不再为所谓的理想而徒增虚妄。要知道,人生也好,世事也罢,最终没有哪一个不是带着遗憾、带着阙如走向终点的。
  • 梦遇弑血总裁

    梦遇弑血总裁

    上世的仙此生的情,在叶芝因冷喻峰自缢后一切正常的轨道都发生了变化,本会是玉帝的冷喻峰看重权利的他却为了个女人放弃了他毕生的所愿,可是那个女人却从来不知自己在他心里是多么的重要。重生后的他们一位是日本叶落集团的千金,一位是弑血集团的头目。他们故事有太多的插曲,不知上世的悔,能否有弥补的机会。
  • 新派美味徽菜

    新派美味徽菜

    徽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因处于两种气候交接地带,雨量较多、气候适中,物产特别丰富。山珍野味,构成了徽菜主佐料的独到之处。徽菜的主要特点:烹调方法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本书精选了葱油淋鸡、腐乳爆肉、桂花鸭、卷筒粉蒸肉、鱼白三鲜、炸鸡丝卷等好吃的菜肴。无论你是初进厨房不谙操作流程的生手,还是经验老道日煮万馔的老手,都能从本书中习得最健康、轻松、简单、方便的美味,令你的厨房从此浓郁芬芳。
  • 宽心 舍得 淡定

    宽心 舍得 淡定

    你的心有多大?芝麻一样小,还是大海一样宽?有人说,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种压力纷至沓来,面对得失、取舍、荣辱、进退,很多人变得焦虑、浮躁、茫然,难以实现心理的平衡。吴学刚编著的《宽心舍得淡定》从“宽心”“舍得”“淡定”三个角度切入,《宽心舍得淡定》告诉人们如何以超然的态度处世,获得大度豁达、取舍有道、荣辱不惊的人生大智慧。
  • TFBOYS之怡馨婷

    TFBOYS之怡馨婷

    三个女生初次遇见三只,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带着书灵修个仙

    带着书灵修个仙

    言清竹睁开眼的时候,一只会说话的老虎彻底颠覆了她的世界观,然而,这不算什么。让言清竹不能忍受的是,这只老虎居然逼着她修炼,还一本正经的对她说,等她修练好了,要跟她双修!言清竹无语望天:贵圈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