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4500000002

第2章 梁思成之父梁启超:培育9子女成栋梁

梁启超非常重视并且善于进行家庭教育的教育家。他曾说:“我自己常常感觉我要拿出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不愧做你们姊妹弟兄的模范。”在他的教育下,九个子女(五子四女)个个道德高尚,才华出众,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后来都成为对祖国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人才。

梁思成(1901~1972),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古建筑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若干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192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48年3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一至四届副理事长,北京市第一至三届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古建筑研究和教学工作。

父亲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子、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县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成为与康有为齐名的改良主义领袖,时人并称“康梁”。梁启超学贯中西,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他一生著述极多,约1400万余字。他不仅是近代著名的学者,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尤其是在对子女进行的家庭教育方面,堪称极其成功者。

培养孩子好品行

梁启超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行,他以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为子女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梁启超就要求他们一定要艰苦朴素,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他说:“生当乱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一个人在物质上的享用,只要能维持生命便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得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哩!”

他教育子女要热爱生活,适应环境。当子女在学业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引导他们解开疙瘩,战胜困难,继续前进,并一再教导他们要“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梁启超告诫子女,一定不要消磨志气。他认为,一个人若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样会消磨志气。他对孩子们说:“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过过多少,舒服日子也经过多少,老是那样子。到底志气消磨了没有?”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如此则可以无人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这是梁启超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

在家里,梁启超经常向孩子们讲祖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者的故事;孩子们长大离家后,他仍以书信形式继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将来报效祖国。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自幼培育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立下了报国之志。

次子梁思永,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学成回国时,国内正处在战火不断的时代。他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长期从事考古工作,曾主持山东章丘龙山镇和河南安阳后冈、西北冈等重要发掘,并首先确定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

当得知在国外求学的二女儿思庄对英文成绩不满意时,梁启超就多次去信安慰她:“绝不要紧,万不可以此自馁,学问求其在我而已。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因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些按级递升的洋孩子的竞争,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

思宁是梁启超的四女儿,在南开大学读一年级时,因为日军轰炸而失学。她抱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投奔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

幼子思礼,1924年出生。在他5岁的时候,梁启超就去世了。他17岁赴美求学,边打工边读书,在饭馆里洗碗碟,在游泳池当救生员,什么都干,苦读八年,终于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电子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著名的火箭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梁启超希望子女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但他不强求子女都和他一样,而是相信他们最终将走自己的路。他的9个子女都成为了有高尚品德,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与梁启超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是分不开的。

教子点睛:

梁启超的子女都有崇高的道德品行,这离不开父亲对他们的道德品质教育,也离不开他的身体力行。毋庸置疑,梁启超的个人思想情感和博大的爱国之心,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影响着子女们健康地发展和成才,为当代父母提供了良好的教子参考。

鼓励注重实践

梁启超经常鼓励子女多到社会上锻炼自己,注重培养和提高子女的实践能力。

当年,梁思成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整个建筑界在设计方面崇尚折衷主义,一切建筑外形的设计必须采用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不得有多大改动。梁思成对这种学习方法产生了怀疑,他认为,长此以往自己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画匠,而不是建筑师,他就把自己的这种担心告诉了父亲。

梁启超立即给思成回了信: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符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业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象征,我听到喜欢极了。

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不外规矩方面的事,若巧则要离开了学校才能发现。规矩不过是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以此为教,以此为学,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后,乃愈其巧耳……

况且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怀,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

当梁思成在美国完成建筑专业的学业后,梁启超要他到欧洲考察一二年,再结合对中国古建筑的考察研究以形成自己的学问。

他要求思成:“非得到各处经历不可!”并写信给他:“……我替你们打算,到英国后折往瑞典、挪威一行,因北欧的建筑极有特色,严整有思想……到法国后在马赛上船,腾出时间金钱到土耳其一行,看看回教的建筑与艺术……”

其实,梁思成学成后与林徽因的蜜月旅行,正是父亲梁启超为其安排的一次西方建筑的实践见习。梁启超在信中标出了具体行程路线,这充分说明他对于建筑很在行。梁启超为儿子梁思成安排地细致周到,这饱含了一个父亲的拳拳之心!

当二儿子梁思永在美国的完成了考古学业之后,梁启超就立即安排他回国实习,并让他收集中国的有关史料。

梁启超鼓励子女注重实践,这在今天仍值得父母学习,因为实践是孩子生存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手与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

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实践的机会,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多到社会上锻炼实践,这将大大有助于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养成。父母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过度好心”剥夺了孩子生存成长的机会。

教子点睛:

有句话说,实践出真知。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与同伴一起活动,早日让他锻炼自己,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从而开阔他的眼界和心胸,尽快去适应时代变化,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实践活动的喜悦和成果。另外,父母应该让孩子把书本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只读书本那是死读书,只有懂得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书本知识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引导追求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梁启超在教子过程中,强调趣味教育,他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们追求知识的兴趣。

梁启超在《学问之趣味》一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为沙漠,要来何用?”他又说:“我是学问、趣味方面极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专积有成者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内容异常丰富,能够永久保持不厌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

他还以自己为例,说明求知的兴趣:“我生平趣味极多,而对于自己所作的事,总是作的津津有味,而且兴趣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这种字句,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

梁启超十分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和自愿,用心细致地掌握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鼓励孩子“趣味转过新方面,便觉得像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也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1927年8月,思庄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已经学习了一年,应该选择学具体的专业了。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出于对父亲意见的尊重,思庄选择了生物学。但由于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课讲得不好,无法引起思庄对生物学的兴趣,她十分苦恼,于是向大哥思成说了这件事。

梁启超知道后,心中非常后悔,他深为自己的错误引导感到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庄庄,听你的哥姐们说你不喜欢生物学,既如此,为何早不与我说?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应自己体察做主,不必拘泥我的话。”他这样要求思庄:“在专门学科之外,还要选一两种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使子女们都养成了好学深思的习惯,个个性格开朗,兴趣广泛,学有专长又多才多艺。

什么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兴趣是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发动机,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钥匙,兴趣对孩子的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作为父母,一定要引导、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子点睛:

兴趣很重要,因为孩子对某件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主动运用各种感官去看、去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积极探索。正如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所说:“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教子科学读书

梁启超鼓励子女效法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战胜学业上的困难,不断前进。他崇尚科学,提倡个性发展,经常引导孩子们科学地读书学习。

他告诉子女,读书分三步,即: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就是粗略了解大概,了解重点;解剖就是对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细解剖,疑难处仔细研究,使自己有深刻记忆;会通就是上下左右融会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其实,这个三步读书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合—分—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他强调,学习要专心致志,并用自己的治学心得启发子女:“不骄不馁,方能成就事业。”正是这一点,成为了梁家子女们的学业指针。

在指导孩子如何做学问上,梁启超给他们反复强调学习要“求理解”,不要“强记”,并且一再告诫他们要劳逸结合,多一些游戏和运动。

梁启超写文章,研究问题,从来都是有的放矢,注重现实,深思熟虑,绝不会脱离政治、闭门造车。梁启超的政治热望和人文取向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孩子们。在他的教育影响下,孩子们也都是这样,专心研究学问,但并不脱离政治。

在青年时期,梁启超就全面接触了西方文化,大开眼界,这使得他的学术思想站在了时代的最前列。正因为如此,梁家的文化取向贯穿了中西并重思想。

梁启超具有非常好的国学根底,孩子们也深受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深厚感情。后来的留学经历,又使他们掌握了西方文化的科学理念和有效技术,在较好地解决了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之后,儿女们又在各自领域打造了东方文化精神,做出了开创性的世界级贡献。

为了充实孩子们的国学、史学知识,梁启超注重聘请家庭教师培养孩子。1924年以后,梁启超的四子思达、三女思懿、四女思宁渐渐长大,而他们的哥哥思成、思永、思忠和姐姐思顺、思庄都已经先后出国留学,只有他们与父亲梁启超生活在天津意租界的居所。为了充实他们的国学、史学知识,从1927年下半年起,梁启超就聘请他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学生谢国桢来做家庭教师,在家中办起了补课学习组。课堂就设在梁启超的“饮冰室书斋”里,课程包括国学、史学和书法。

国学方面:从《论语》《左传》开始,至《古文观止》,一些名家的名作和唐诗,由老师选定重点诵读,有的还要背诵,每星期或半个月写一篇短文,作文用小楷毛笔写;史学方面:从古代至清末,由老师重点讲解学习;书法方面:每天临摹隶书碑帖拓片,写大楷二三张。每周有半天休假。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兄妹几人国学、史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子点睛:

梁启超教子读书的方法很科学,专心致志,“求理解”,不求“强记”,强调劳逸结合。但今天的父母却不注意引导孩子科学读书、学习,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几乎不给孩子玩的时间,这恰恰导致了孩子不爱读书、不会读书的结果。但愿父母都能学一学科学的教子法,都能引导孩子科学读书。

同类推荐
  • 育儿每日一课

    育儿每日一课

    渐渐长大的宝宝什么时候加辅食更科学?什么时候能学会爬?什么时候断母乳?什么时候会说话?这些都是家长非常想知道的事情。如何给宝宝换尿布?如护理宝宝睡觉?如何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宝宝生病了又怎么办?这些都是照顾好宝宝,家长们必须知道的事情。本书按照一天一个内容的形式,解答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每天用5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学会养育宝宝的实用方法,给予宝宝科学的照顾,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本书是一部彻底解决孩子厌学、贪玩、偏科、不爱写作业、惧怕考试的教子宝典!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每天去上学,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一玩起来就没够,一翻开课本就头疼: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还有的孩子非常害怕考试,一到快考试的时候就不想上学……遇到这样的孩子,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甚至给他请来家教。但就是不起作用,孩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厌学了。
  •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本书通过对孩子心理知识的介绍、成功家庭教育模式的展示、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母亲们打开了解、掌握孩子心理学的无限视野。
  • 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

    教育书:培养孩子不可不读的8种教育方法

    本书收录了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方法,并介绍了每种教育方法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运用,帮助家长实施正确的教育。
  • 爸妈送给青春期儿子的私房书

    爸妈送给青春期儿子的私房书

    本书用真诚、坦率但不失尊重的语言,揭示了青春期男孩生理、心理、情感上的变化,传授了男孩应该知道的生理及心理知识,让青春期的男孩从容面对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学会自我情绪管理,积极快乐地去生活!
热门推荐
  • 《狐缘》

    《狐缘》

    当剑穿胸而过的一刹那,无爱无恨。转世重生为狐,本以为会平平淡淡的一生,有是因谁的出现而被打乱······未来,何去何从?
  • 魏晋风骨化沉香

    魏晋风骨化沉香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
  • 天珠孕灵

    天珠孕灵

    武魂大陆,武风盛行。一个被看好的天才,却悲催的吃了一颗不该吃的珠子。受人冷眼与奚落!是喜是悲?少年说:“我要裂地!”老乞丐说:“努力修炼!”少年说:“我要焚天!”老乞丐说:“努力修炼!”少年说:“我要成神!”一只黑乎乎的大脚丫踩在他的脸上,老乞丐说:“你丫赶紧起床,做梦都做的那么不真实!”***************************************************如果大家还比较喜欢的话,麻烦收藏一下!您的一个点击,一个收藏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 帝妃谋之大唐烟华

    帝妃谋之大唐烟华

    我叫魏烟华,大唐魏府中机智天真的少女。我是魏烟华,太宗后宫中沉浮的乐呵侧后。我只想是我,过着我肆意的人生,爱着我深爱的人,敬着我天人般的义兄。李玄霸,高傲霸道的卫怀王,为了爱的人,奉献一生。所谓长乐未央只是你为桎梏我的借口,李世民,你爱的从来都是权力。你许我一世繁华,可就是你毁了我的繁华。本王说过,会用自己的生命护你爱你。他确实做到了,玄武门以身挡箭,长乐殿护她出火海。只是,李玄霸,我欠你的太多,用命也无法偿还这一世恩情。(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大学生日记本

    大学生日记本

    上了一年半大学了,近来闲得无聊,想记点日记打发下时间。
  • 护花状元在现代

    护花状元在现代

    “大小姐陪读”和“女生寝室门卫”居然是男人,不过他可不简单!萧阳竟然是一位古代穿越客,还是文武状元,一夜穿越到现代后混进大学校园,开始香艳惑色的护花之旅。双腿残疾的大小姐,终有一天我会让你重新站起来;而腿功了得的二小姐,终有一天我会让你在我面前躺下去!
  • 女算命师

    女算命师

    你信命吗?或者说,你相信冥冥之中自有主宰吗?也许现在的你,和之前的我一样,单纯可笑。口中爱念叨着:我命由我不由天!如果你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那么,你且可以把它当做故事来看。如果,你相信,命运。那么,我很庆幸可以成为,你接触的最正统的八字、风水的导师。现在,你准备好了吗?
  • 笑看道士吓死鬼

    笑看道士吓死鬼

    我是个农民工,说好听点城市建筑者,我是个织盒子的,说好听点就是木匠,我是个神棍,说好听点就是个道士
  • 小茶包喝出大健康(MBook随身读)

    小茶包喝出大健康(MBook随身读)

    由张婷婷主编的《小茶包喝出大健康》选取最普遍、最容易买到、最廉价安全的茶叶、食材、药材,针对上班族及现代人常见各种亚健康、慢性病等,介绍不同功效的养生茶配方。包括上班族必备小茶包(远离亚健康)、出差旅行小茶包、24节气养生小茶包、家庭保健小茶包、慢性病常见病治疗保健茶包五大部分,用简便价廉自然安全的保健方法帮助读者获得健康,远离疾病。
  • 妈咪快逃,腹黑爹地拼命追

    妈咪快逃,腹黑爹地拼命追

    五年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她,遇上他,没逃过算计。五年后带球跑的她还是被他找到了,从此夜夜惩罚不断。第二天小奶包在门口帮她观望,腰快断掉的她收拾东西准备出逃,谁知走到门口时,一声冷冽的声音响起:“你想去哪?看来昨天晚上还不够啊。”“还逃吗,宠坏你了,嗯?”高大的男人压在赵欢欢的身上,语气宠溺的问。当温柔小娇妻变成杀伐决断的总裁时,他依旧站在她面前,贴近她的耳边说:“即使是这样你也跑不掉。”没想到无论是五年前还是五年后都她逃不出他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