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7500000019

第19章 十九、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的新格局――从儒、道生态价值观的对立看生态哲学之争

商原 李刚

(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二者孰优孰劣?在西方生态哲学话语中,似乎二者必居其一。“人类中心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联系在一起,在当代多被否定。这一认识说明:西方文明与思维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是比较片面和单一的。那么,“非人类中心主义”就有说服力吗?也不尽然。那么,该怎样对待这两种思路?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从道家与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冲突中获得启发。

一、“天人合一”中的两种生态价值取向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问题的基点之一,其生态哲学意义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的荀子也以“礼”贯统天人,这实际上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补充。换言之,“天人合一”是一个有着非常丰富内涵的生态哲学命题。本文所说的“天”,大体上相当于“自然”;“天人合一”接近于当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同时指人与自然在对立和冲突中求得动态的统一。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它不但指人与自然的动态和谐关系,而且指人与世界的对立中的统一关系。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基本认同这一文化前提,但“天人合一”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在“天人合一”中,“天”与“人”的定位是问题的焦点。

儒、道两家在“天人合一”问题上的态度最为典型和明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道家的观点可概括为“道法自然”,儒家的观点可概括为“仁者爱人”。我们可以把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概括为“自然主义”,把儒家“仁者爱人”的生态思想概括为“人类中心”。道家的“自然主义”,与西方的含义并不相同,它是指以“道”为上的一种“清静”、“无为”的价值选择和境界。儒家“仁者爱人”不是西方的博爱,它是一种有差等的“仁民爱物”态度,并非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只是一种“人类中心”倾向而已,故称“人类中心”。借用西方的话语,意在对儒、道生态价值观作出现代解释。

“自然”是道家思想的宗旨。自然主义是道家的灵魂。道家的“自然”,一是指道的本体状态和存在方式,即“道法自然”;二是指以“自然”为最高价值取向的价值观。《老子》的河上公章句和王弼注以及《庄子》的向秀、郭象注这几个权威的注本,都抓住了《老子》崇尚“自然”的宗旨剖析《老子》全书。从道家与儒、墨、法的对比中,我们更能清楚地看到道家对“自然”价值的推崇。道家的“自然”虽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界”,但“自然”的清静无为却是从自然界的变化中概括出来的。道家是从“自然”的角度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态度具体表现为“与天为一”。它排斥人的干涉作用,故以“道”为主体,以人辅助自然。因此,在“天人合一”的问题上,道家以“天”合“人”,“与天为一”。但从根本上说,道家并不认为天与人是分离的;天与人合一于自然和道。换言之,天与人本来就是统一的。在道家人物中,无论是老子、范蠡这些早期人物,还是庄老学派与黄老学派,他们都主张“顺应自然”、“因物之自然”。特别是《庄子》的“无用之木”的思想,站在“木”的立场,突出“木”的内在价值和多样性,是道家自然主义生态思想的典型。他们站在天人合一的立场上主张自然主义,从自然主义的立场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他们强调清静无为,向往天人和谐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生活。魏晋玄学的“自然与名教”之争,虽然不是为了突出自然界,但“自然”的生态价值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高扬。魏晋玄学的影响使山水田园文学、艺术、审美及旅游兴盛起来,突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

儒家的“仁者爱人”是对人的价值的高度肯定。就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来说,他非常重视人的生命、道德等价值。孔子是非常实际的思想家,因此,他的学生也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所罕言,与命与仁。”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态度正是他注重人的价值的突出体现。但是,孔子相信“天生德于予”,“天何言哉,四时行矣,百物生焉。”天和人是相通的,天的自然性质是人的榜样。因此,“天”的地位在孔子的思想中以天命的形式出现,具有更高的地位。孔子不谈或少谈“天”,反而表明他对“天”敬仰。但“仁者乐山”,他并不厌恶自然界,只是不太关心罢了。孟子以“诚”贯通天人,相信天人相通:“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尽其心以知性,尽其性以知天。”因此,孟子尽管以人为价值重心,但对“天”的价值并未忽视。荀子明确区分“天之道”与“人之道”,但荀子的目的并不是否定天之道,相反,他刚好是为了强调“天”的客观性,并在此基础上高扬人的价值。从汉代的董仲舒的神学体系到宋明理学,也都是以天为背景思考人的问题,以“天人合一”为前提。

因此,道家和儒家相互对立的态度,并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因此,本文把道家与儒家的生态价值观的对立概括为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的对立。从道家和儒家的对立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自然主义还是人类中心,只不过是以“天人合一”为共同前提的、有一定的互补性的两种思路,只是各有侧重而已。特别是道家提出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价值标准论,以平等的目光审视自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和主体性,使“天人合一”的生态意义更为明显。

二、“物无贵贱”与互为主客体关系

道家提出的“物无贵贱”的命题,把“天”与“人”放在同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能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简单地说,即人与自然是互为主体与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庄子》的《齐物论》认为“道通为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问题:“天这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正是基于这种平等的眼光,庄子才提出了“换位思考”的多维视野方法: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

《庄子》的这一方法论,提出的正是主体和客体的“换位思考”的多维视野方法问题。既然“物无贵贱”,那么,人与自然万物平等,人与自然就是互为主体与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我们说,《庄子》所说的“物无贵贱”的思想,可以用来说明“天人合一”中的人与自然互为主体和主客体的关系。

但是,这一基本前提却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主客二分的思想占统治地位,使人们对“天人合一”的认识陷于片面。从西方哲学的视野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要么崇拜自然,要么把自然看作异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平等眼光。因此,我们没有看到自然界本来就是一种主体,与我们人类是一种互为主体的关系。我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这已经承认了物质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质。但人们只把物质的主体地位视为本体,在事实上割断了自然界的主体地位与人类社会的有机联系。追本溯源,我们现在所说的主客体关系,无非是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已。在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条件和场合中,一定的因果关系中,便有了主动者和被动者的分别。在这一意义上说,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原则上说是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自然界本身就是最高的主体。人与自然界的主客体关系也无非是自然界的主客体关系长期进化的产物。因此,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已不单是主客体关系所能概括的。换句话说,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互为主体和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人类本能地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因为是人类自己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出发点首先是人类自身的利益。所以,“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情结。但是,历史的经验和事实的教训告诉我们,我们既无法抛弃自然,自然是我们存在的前提,人类也从没有能真正忽视自然的价值。从西方到中国,都有思想家在不断地思考着自然的内在价值。历史地看,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进步,它推动了人类走向独立和自由;另一方面,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已比较清楚,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总结和吸收人类的宝贵经验,使人类中心与自然中心保持一种合理的结构和关系,形成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的新格局。

三、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的新格局

以上的分析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思想。通过与西方哲学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非此即彼”式的二元对立。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二者的对立是一个“假问题”。因此,在现代的背景下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重心在“天人合一”的方式与结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提供的启示。

“天人合一”是一个古代命题,但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我们今天的“人与自然”的命题意义更为丰富。从道家与儒家的价值观冲突来说,它清楚地说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一事实基础,也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对待关系。因此,道家和儒家的生态价值观的对立,不过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模式的两种不同的选择。儒家的道德价值观虽然只给了自然以“比德”的地位,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看,自然无疑具有了更为崇高的意义。宋明理学的重要创始人张载倡导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理想,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目的性和道德性关系。道家不但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而且明确提出“物无贵贱”的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使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意义。所以,从儒、道生态价值观对立的立场看当代生态哲学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其更为全面的意义是非常清楚的。荀子提出的“天人相分”命题,补充了“天人合一”命题,突出了“天人合一”的对立方面及其否定关系。换言之,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问题,并非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在古代就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郑玄在注解《礼记?月令》说:“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吕氏春秋》、《礼记?月令》等从表达形式到具体内容,都是对“天人合一”的具体设计,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杰作。它把人类的生活与自然完全结合在一起,使“天人关系”具体化和世俗化,获得了普世的和伦理的意义。在此意义上说,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提出的具有现代性的“天人关系”的格局和模式的范例。“天人合一”的现代性是应该肯定的,但“天人合一”是动态的、多维的,应该从对立统一的关系去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并不是空洞地谈论“天人合一”问题,而是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具体落实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思想,它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阴阳学说揭示了“天人合一”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和动力,五行思想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基本结构。这两种思想的合流,形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思维的基本范式,典型地体现在中国的中医学与天文学中。为了进一步探索“天人合一”的模式和结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作出了多方面的努力,甚至于不惜牺牲科学事实。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文化中的理性主义逐渐形成,宗教神学的“天人合一”退居次要地位,但为了解决“天人合一”的问题,孟子从“天人相通”的角度,以“诚”统摄天人,已具有神秘主义的性质。陆贾、刘安、董仲舒进一步把这一思路发挥成了“天人感应”理论,披上了神学的外衣。但他们以朴素的系统思想来思考“天人合一”问题,却是值得肯定的。

中国与西方不同,古代与当代有别。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具有现代性,但它毕竟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产物。这一点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重视。系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问题,并使之转化成可资利用的资源,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历史的局限使它在许多方面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更应该进行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然后才能实现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和综合创新。

同类推荐
  • 将泣边殇

    将泣边殇

    报君黄金台上意,从此肝胆照昆仑。生为大秦英武侯,死为江山忠义魂。白袍铁骑向北荒,回身剑指定南蛮。将军金甲夜不脱,泣血啼歌怒卫国。一生肝胆,征战四方,意气风发,坦荡荡满怀赤诚,忠义为骨,奈何君不信臣,悲哉!国将不复,犹疑良将,将泣边殇,边殇不止!
  • 绝世兵皇

    绝世兵皇

    【免费新书】这是一部讲述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男人的故事。同样也是一部讲述了一名现代军人,杀戮成魔的故事。…………读者粉丝群号:53303284喜欢聊天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加进来,大家一起嗨皮一起吹牛。
  • 大决战:辽沈战役

    大决战:辽沈战役

    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 闪闪红星

    闪闪红星

    一支特战分队阴差阳错来到抗战年代,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考验,看特战分队在那个炙热年代如何建功立业!
  • 星宇风云传

    星宇风云传

    一百三十七亿年前,宇宙初步形成,状态极不稳定,经历了一系列剧烈变化后,终于发生了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宇宙。经历了无数年的稳定后,宇宙再一次发生了巨变,银河系中只剩下了两个存在生命的星球——哈莫雷斯星球和罗尓多克星球。两个星球为了争夺能源竟然连年征战,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哈莫雷斯星球的田雷、孙济、李克等人立志投身军队。在经历了一系列艰苦的征战后,两个星球握手言和,共同抗争宇宙巨变,此时田雷,李克、孙济所驾驶的战舰无意中被卷入银河系中心漩涡,从此三人开始了一段神奇的宇宙探索之旅......
热门推荐
  • 捡个仙君来压寨

    捡个仙君来压寨

    她容颜绝色,惹来桃花无数。奈何算尽天机,却终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前世她视他为仇敌,今世他费尽心思成为她的伴侣。一个对感情一无所知,一个断了情根,他所做的一切,会得到原谅吗?罢了罢了,她只是一只孤独的小狐狸,有如此芳华夫君在身边,还纠结个什么过往呢?这委实麻烦,左右她都不记得了!
  • 玄风战帝

    玄风战帝

    我恨,偷秘法,惹仇家,丹田废;我悔,家族灭,孤星现,苦伶仃;危在旦夕,因祸得福;获秘法,遇神兽,老天重开眼;众仇家,待我神功成,去喋血;玄风起,战帝荡群魔,扫寰宇。
  • 有凤来仪之月上凌霄

    有凤来仪之月上凌霄

    他是生活在阳光下的金华国太子,她是隐藏在黑暗中的转世杀手。当他遇上她,看一眼,和一曲,便已注定了这惊世之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且看二人如何完成着倾世之恋,共赏着大好河山。
  • 仙途陌路

    仙途陌路

    仙?何为仙?大道三千,独独没有属于她的道!魔?何为魔?重现人间,却成为众矢之的!仙魔不容她!大道不容她!那她便破了他的大道三千!
  • 营销36策略

    营销36策略

    《营销36策略》根据未来营销策略的演变格局,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引进西方观念,总结、归纳了一些适用于中国企业的营销策略。同时中入信息化时代的营销策略新成分,使之成为先进的营销主流。《营销36策略》就是未来与现在营销策略的发展与方向。
  • 本能杀机

    本能杀机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绝对的血腥,绝对的暴力。没有异能,没有所谓的基因突变成长术。所有的能力全是在汗水和鲜血中成长,成功的下面是累累的尸骨和被主角亲手埋葬的爱情。虚无飘渺的爱情抵不住生存的诱惑!曾经的童真被地狱的磨炼而淹灭!只有活着,才有可能得到一切,才有可能拨开迷雾!为了生存,只有不断杀戮!这就是本能杀机,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没有眼泪!没有失败,因为眼泪等于懦弱,失败等于死亡!敬请关注《本能杀机》,QQ群:29422070-------推荐好朋友力作:妞妞2007(才女哦!MS还没有男朋友中)《在异界的魔徒》,A签作品,书号106874求道大大的《极品痞子》,A签作品,书号112654广元乖猫(又一才女)《肉体武器》,书号:114400无痣书生大大的《宋武传说》,A签作品,书号:113175
  • 匈汉演义

    匈汉演义

    他是约早于成吉思汗1400年的草原第一传奇人物,他的族群叫“匈奴”。冒顿单于,号“撑犁孤涂”,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滥杀部属、杀己爱马,杀妻,射父坐骑,弑父,残杀后母和弟弟,屠戮旧臣,把爱妻送给东胡王,拿月氏王的颅骨当酒杯。活脱脱一尊魔头。然而《匈汉演义》这么想:莫道其性格张力,连“爱”也绝非凡响。恰恰是早期历史记载的简约与观念局限,给文学留下了能动的演绎空间。冒顿,不输秦皇汉祖,足令无数英雄瞻其项背;再莫说广阔背景上还有色彩斑斓的草原生存和战争传奇。读懂了冒顿和他的匈奴,才足以回归秦汉,来审视我们或未真正走近的汉高祖刘邦和看似豪迈的《大风歌》,去体验不一样的中原忧思。读一读,作品看重你的视角。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极品炉鼎:腰带大衣快回来

    极品炉鼎:腰带大衣快回来

    两次失误招了两个灵宠带回家,而且变成人身居然都是花样美男!灵宠,九尾狐,龙......
  • 一人升仙

    一人升仙

    大众类型的仙侠小说,希望各位读者能够喜欢,并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