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8600000017

第17章 注释:

“1”“9”“16”引自李醒民著:《爱因斯坦》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第37、36、443页

“2”“3”“4”“5”“6”“10”“11”“12”“13”“14”引自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5、34、144、40、53、125、90、66、86、89页

“7”“8”引自爱因斯坦著《走近爱因斯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100页

“15”引自唐德刚著:《胡适杂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22页

蒋介石拒收九鼎的另一种说法

《万象》2003第12期刊张学继文《献九鼎风波》,该文说"在铸鼎和选礼仪小姐献鼎时,消息不胫而走,闹得陪都重庆人言啧啧,舆论一片哗然",并且,这件事还被美国的报纸登了出来:"蒋介石叫人们给他献九鼎,这是预备做皇帝"。蒋看到这段消息,才不得已拒绝接收九鼎的。

不过,笔者在阅读程千帆《闲堂书简》时,看到关于蒋介石拒收九鼎的另一种说法。蒋介石之所以大骂朱家骅"太糊涂",缘于朱家骅一位政敌的挑拨。九鼎的铭文为:"于维总裁,允文允武,亲仁善邻,罔或予侮。我士我工,载歌载舞,献之九鼎,保于万古。"朱家骅的一个政敌看见铭文之后,对蒋介石说:最后四句话取首一字横读之,乃"我在献宝"也。川语献宝乃出丑之意,蒋介石听了果然大怒。

《闲堂书简》还有一处谈及顾颉刚"代朱骝先作九鼎铭文事"。在给黄裳的一封信中,程千帆说:"时弟在成都,颇多传闻。未见顾谱(方将求而读之),不知载其文否。据云,其时老辈能为传统堂皇赋颂之文者,尚不乏人,然闻以寿蒋,则皆敛手,故委之顾。顾本不长于文术,不能为扬马之文,勉成韵语,其卒章云:'我士我工,载歌载舞,献之九鼎,保于万古。'云云。其文顾作,书则沈翁尹默为之。闻有人询沈以此事,沈答曰:'文责自负,书责亦自负也。'此亦善解嘲。"

还有一个问题是:九鼎铭文的作者到底是谁?虽然在《顾颉刚年谱》1943年1月28日条有'作《九鼎铭文》'的话,但顾颉刚本人却不承认九鼎铭文出自自己的笔下,他在一篇文章中曾申辩说:"1943年1月11日,中英、中美另订新约废除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这是抗战以来第一件可喜的事,我们精神都为之一振。全国大学党部和工矿党部议决庆祝,并由民生厂铸铜九座献给蒋氏致敬。因为我在中大,所以由中大的同学邀我撰鼎铭,适有历史系学生刘起訏曾作文言文,我交给他做了。铭文中有'亲仁善邻,罔或予侮。我士我工,载欣载舞'的话,也是实在的情形。我把刘君所拟的送去,说明不是我做的,但过几天报纸上登出来,仍写了我的名字,这是他们要引我的名为重的意思。"“1”

顾颉刚这番话既对也不对,铭文的起草者的确不是他,但并不等于铭文的作者就不是他,由于顾颉刚是铭文的定稿者,所以,铭文只能署他的大名,而他作为定稿者也就理所当然成了铭文的作者,理所当然要承担文责。一般而言,文章的起草者并不是文章的作者,也就是说,起草者并不享有文章的署名权,当然也无须为文章承担责任。

我们知道,毛泽东的很多文章是由胡乔木起草的,但定稿者却是毛泽东,所以只能署毛泽东的大名。倘若我们因为某篇署名毛泽东的文章是胡乔木起草的,就让胡乔木来承担该文的责任,那是不公平的也是无道理的。

退一步说,即使顾颉刚说的是实话,铭文是别人作的,只不过署了他顾颉刚的名,对此他也要承担他该负的责任。王小波《工作与人生》一文有段话很精彩:

"我以写作为生,我知道某种文章好,也知道某种文章坏。仅知道这两条尚不足以开始写作。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某种样子的文章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王小波不许"对我来说不可取"的文章,"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而顾颉刚却默许与己无关的"铭文""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这至少表明"铭文"的内容对他来说是可取的,是配得上他顾颉刚这三个字的;这至少表明,在他看来给蒋介石献九鼎并无什么不妥。别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事他却乐于接受,说他一句"一时糊涂"恐不为过吧。何况孔子早就说过:唯名与器不可假人,熟读四书五经的顾颉刚又为何明知故犯呢?

在很多人眼中,顾颉刚是个读书破万卷的书呆子,但为了从献九鼎风波中抽身而出,这个书呆子也显露出他"机智""狡黠"的一面。

为九鼎作铭文,对顾颉刚来说,绝对是桩吃力不讨好的事,首先,这是在公开、肉麻地拍蒋介石的马屁,所以稍有气节的知识分子,都不愿做;其次,顾颉刚是疑古派历史学家,他不信历史上有禹,却相信有九鼎,这不是分明自己掴自己的耳光?张学继认为,顾颉刚之所以"欣然同意为九鼎作铭文",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朱家骅对顾颉刚的拉拢有关"。张学继在文章里说,抗战时期,顾颉刚穷困潦倒之极,而朱家骅则赏给了他一个旱涝保收的"饭碗":主编《文史杂志》。张学继由此得出结论:"顾颉刚主编《文史杂志》,是出于朱家骅的安排。投之以李,报之以桃。顾颉刚修改九鼎铭文就不奇怪了。"

朱家骅确实"拉拢"(或曰关照)过顾颉刚,但就主编《文史杂志》来说,却是顾颉刚在帮朱家骅的忙,而不是朱家骅对顾颉刚的拉拢。因为当时(1941年)顾颉刚在成都,有稳定的工作,有不错的薪水,是朱家骅连连电邀,顾颉刚才不得已去重庆主编《文史杂志》的。

与朱家骅见面后,顾颉刚问朱家骅办《文史杂志》的原因,朱家骅说:"抗战以来,物价日高,一班大学教授生活困难。政府正替他们想办法,办这个杂志就是办法的一种,要使能写文章的文学院教授们得到些稿费作生活的补助。"顾颉刚又问:"为什么一定要我来呢?"朱家骅答:"这个刊物虽是党部办的,却是纯学术性。以前卢逮曾主编,但他没有学术地位与号召力,决不能编好,所以非请你来不可。"顾颉刚"因感念过去朱氏在中山大学与自己的交谊,以及对自己通俗读物和边疆研究两项工作的支持;且十年来已不专治学,为时代需要牺牲自己亦无不可,便同意了。"“2”

顾颉刚与朱家骅的交往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初。当时,广州中山大学刚改建成功,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戴季陶、顾孟馀为正、副委员长,朱家骅等为委员。委员会就职之始,即锐意整顿,竭力延聘知名学者任各科教授,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均在被邀之列。鲁迅先到校,任教务主任兼国文系主任。

由于鲁迅和顾颉刚一向关系不睦,当鲁迅得知顾颉刚也要到中大时,即宣布顾某若来,周某即去。当顾颉刚抵达广州后,鲁迅立即辞职,傅斯年也提出辞职,整过学校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终,朱家骅出面调解,才平息了这场风波。朱家骅一方面允许鲁迅请假离校;另一方面派顾颉刚到江浙一带为中山大学图书馆购书。朱家骅此举等于是给顾颉刚一个很体面的台阶下,他的用心良苦,顾颉刚自然心知肚明。

1927年10月,顾颉刚的购书工作结束,回到中山大学。此时校中正、副校长分别由戴季陶、朱家骅担任。当时,朱家骅任命顾颉刚为图书馆中文旧书整理部主任,主持整理他所购的12万册书。对爱书如命的顾颉刚来说,这个职务显然是桩美差。

担任中大校长的同时,朱家骅也在杭州任浙江省建设厅长,在浙江,朱家骅从书肆里听到有关顾颉刚的购书情形,书商说:"送他书他不要,自己要的书也花钱买,这是从来为公家办事的人所没有的。"“3”朱家骅因此对顾颉刚印象颇好,他隔几个月去中大一次,处理校务,顾颉刚向他申请设备费、印刷费,他无不批准。在朱家骅的支持下,顾颉刚在中大做出了许多成绩。

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顾颉刚给朱家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后,顾颉刚遇到麻烦,总要到朱家骅那里寻求帮助,而后者也是尽力为他排忧解难。

1933年,顾颉刚和几位同事成立了一个发行机构名曰"三户书社",专门出版通俗读物,内容是宣传抗战。1935年,有人向当局举报,说该社里的人都是共产党,陈立夫以此为由要将该社封门。顾颉刚便于1836年1月带了该社所出的出版物到南京去找朱家骅。关于此事,顾颉刚女儿顾潮女士说得很清楚:

"其时朱氏任交通部长,他翻了这些小书后,称赞父亲的工作,并表示支持;但他又说,因父亲不是国民党员,党内不能信任,遂问父亲能否入党?父亲为维护通俗读物社起见,就答应了。于是他加入了国民党,不过未曾办入党手续,也未曾向北平市党部有所接洽,只是以后接到朱家骅所寄入党证书,成了特别党员。朱氏帮父亲平定了风波,不久又在中央党部里弄到2万元,汇寄北平,做为该社工作经费。"“4”

1934年,顾颉刚因开设《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而组织了"禹贡学会"并出版了《禹贡》半月刊。后来,地方志专家张国淦"把培德学校的基地捐给学会,地址在西皇城根小红罗厂"。从此,该会有了正式的会所,可是有了会所之后要一笔开销。张国淦先生写了一笔亲笔信,交顾颉刚,让他到南京找时任行政院秘书长的翁文灏寻求资助,结果这位秘书长根本不给张国淦的面子,一毛不拔,毫不客气地拒绝了顾颉刚。无奈之下,顾颉刚想到朱家骅。

"我没有办法,就去见朱家骅,请他想法。他说:'你们学术团体的刊物,照例只有得到教育部请求补助,但这种团体太多了,教育部平均分配,所得一定不多。好在你们讲的是边疆,而中英庚款董事会正要办边疆教育,你们回去备一个正式信来请求补助,我在董事会开会的时候,替你们提出讨论。'我听了他的话就做了,居然于1936年夏天由董事会通过在一年度内给我们一万五千元的补助费。我们学会的工作从此有了正常的发展,有了专任的研究员,发表的文章自然有更充实的学术贡献。"“5”

既然朱家骅多次对顾颉刚援之以手,后者自然感激非常,自然会在内心并不情愿的情况下主编《文史杂志》,自然会在别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情况下,欣然同意为九鼎作铭文。设身处地想一想,顾颉刚的"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也属情有可原,只是后来不肯承认铭文出自自己的笔下,就缺少一份敢作敢当的勇气了。

魏邦良、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二村19栋206室

邮编:243000电话:0555--2354112

同类推荐
  •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生肖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 姓名的故事

    姓名的故事

    本书道出姓名背后的故事,为学文史的青年朋友提快一点文化知识,为学科学技术者提供一点“谈助”资料。初民社会时,任何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姓一名,表示她或他属于某一氏族的成员,因此每一个氏族成员都能背诵自己祖先的名字和世系、谱牒,可以背诵四五十代以上至七十余代。姓从女生,最初人类父家长为首的宗族成员,包括高祖,曾祖、祖、父子及其妻妾、奴婢等人,这父家长及其族人不常称姓而称为氏,就是说,姓是氏族的分支,氏是宗族的称号。
  •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东方文化西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人们在考察东西方文化互动以及交流时,比较多地注意到了近代西欧文化向东方传播的趋势,这股文化潮流的东向移动,被谓之“西学东渐”,在回顾中世纪东方文化西传的历史之后,我们不得不作这样的认识:所谓“西学东渐”的“西学”是富含经欧人吸收、改造、沿袭的东方文化成分特质的欧洲新文化思潮,“东渐”则又寓示着东方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站在这个基点上,“全盘西化”等提法显然都是欠妥的,犯了出口布料,经人加工为成衣,又被视为洋货进口同样的错误。
热门推荐
  • 复仇女神:祸乱皇朝

    复仇女神:祸乱皇朝

    为了复仇,她进了皇宫,没能能理解,凭借她的一己之力,可能吗!仇恨必须放下爱情,可当初她在心爱的人面前说过,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愿意,什么都不怕。但!她会选择复仇之路,还是放下仇恨和自己爱又不能爱的人浪迹天涯?
  • 手执山海

    手执山海

    有妖欲打通冥界,人族护卫、秦国皇子阻止,和个怀心思的妖、神二族少女结伴同行
  • 战麟传

    战麟传

    为了虚无缥缈的爱情,背叛了自己,背叛了一切的人
  • 三国邪皇

    三国邪皇

    寒风陡峭,山路崎岖,吕布最后一次深情凝望着怀中那个倾国倾城的绝世佳人,虎目里流下一滴热泪,他生平第一次弯下自己的脊梁,双膝重重地跪在地上,说道:林轩,我平生从不求人,独这一次,我恳求你,救我的蝉儿一命!哪知他话刚说完,便从山下传来几声大喝:林轩,你若敢出手帮那吕布,便是于天下人为敌,我曹操第一个不放过你!还有我刘备!还有我孙坚还有我袁绍……吕布闻言目眦欲裂,却又无可奈何,他虎躯微震,双拳紧握,眼中希冀的光芒愈发暗淡下来。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本书着重讲述销售员如何掌握客户的心理,进而通过对客户心理的把握,促成交易。书中案例丰富,点评精彩,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销售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让你在销售道路上走得更顺畅,让你的销售业绩一路飘红!
  • 阴阳生死万物情

    阴阳生死万物情

    从我地铁碰到他,一切都不一样了...一个神秘的组织“阴阳花”,到底谁是幕后主使?由各种东西拼成的古老地图是否能为我解谜?最后又该如何面对她(他)...
  • 江湖空荡荡

    江湖空荡荡

    江湖路上英豪万千,行色匆匆。蓦然回首,却见身后已是空空荡荡
  • 穿越敢死队

    穿越敢死队

    《封神榜》《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等,你想看的电视电影,咱们穿越去。猪脚在开始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穿越是为了什么,等到自己的真正身份逐渐揭晓之时,才知道,这次穿越可有可无,只因为一个理由:“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只因为一句话:“你跟他们不一样”!!!各种尴尬,各种无语,各种穿越,各种不可能,在本书中,都成为可能。一只可爱的小狐狸,《西游记》的取经四人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猪脚一起,在月光宝盒的帮助下穿越来穿越去,毫无顾忌,观音姐姐的客串更是让他们为所欲为。我把他们这个团体命名为穿越敢死队,他们穿越的过程堪称经典,更是揭穿了各种神话典故中的漏洞——姜太公钓鱼其实没用直钩等等。穿越敢死队,带你走进无限穿越的精彩世界。(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提供封面zzsc.com)
  • 幽冥小记

    幽冥小记

    一夜之间,女主从高高在上的“云端”坠入凡尘,明明已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一个,却把那江湖搅起千堆雪、万重浪。你若问她血海深仇怎得报?她只会淡淡一笑,道一声“不如不报,但寻得一人便好。”
  • 绝世杀手:废柴蓝家双小姐

    绝世杀手:废柴蓝家双小姐

    一个神偷,一名神医。一对好友,双双掉入悬崖,却,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灵翼大陆,蓝家废柴大小姐和四小姐。两位腹黑绝世者,在这个大陆,会碰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