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01400000016

第16章 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1)

佛说,平常心是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平常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凡尘俗世间,若万事以平常心去对待,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平常心并不是要人不思进取,坐以待毙。世事无常,在各种磨难面前,在各种诱惑面前,我们都不要屈服。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平常心看待世间万物,自会获得心灵的安稳。

让本性回归自然,照顾好六根门即为平常心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未出家前是一望族中非常有名的长者之子,因好乐佛法而出家。他很有抱负,认为佛陀的弟子中有那么多人闻法开解,很快地证到罗汉果位,而他是高贵族姓的子弟,又自认很有慧根,所以自信满满,以为自己一定很快能开解,于是急着要在他人之前体悟证果。

他心愈急,烦恼愈多,一段时间过后竟毫无进展;他不知道佛法要从哪里入手,不知心和法要如何相应,因此心里很失望。

尤其当他一想到:既然不能与法会证,那么出家有什么用呢?倒不如在家当居士,还能拥护佛法,

他起了这个念头,佛陀知道了,就请身边的比丘把这位弟子——二十亿找来。

二十亿比丘来到佛陀面前,心里又感激又惭愧。感激的是,佛陀能够知道他的心意,又如此关心他;忏悔的是,既入佛门却无法早日证果,回报佛恩。

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很慈祥地告诉他:“二十亿!你在家时,环境那么好,相信你学问一定很精深,至于娱乐的乐器,你也很精通,在多种乐器中,琴你有兴趣吧!”

二十亿说:“不只有兴趣,我以前常常抚琴作乐呢!”

佛陀说:“乐器的原理你知道,琴是靠弦线的弹奏才有声音,若是把弦调得很紧,能够弹得出声音吗?”

二十亿回答:“弦线不能调太紧,太紧弹出来的声音不好听,而且很容易断线。”

佛陀又问:“若把琴弦调得很松呢?”

二十亿说:“太松也不行,因为弹不出声音呀!”

佛陀告诉二十亿比丘:“你现在的心就像绞太紧的琴弦一样,弹不出好乐音而且又快断了线一般。琴弦应调得松紧恰恰好,这和修行的心一样,若过度精进,心太急则容易有法的执着,这是很危险的事!修行不能放逸,懈怠放逸即堕落,但是也不能执着于法呀!应抱着平常心、平等心自然地精进,也就是让本性回归自然,于日常生活中注意照顾好六根门即可。”

二十亿问道:“佛陀,六根门到底是指什么呢?”

佛陀回答:“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门(六根是外六尘进入内心的大门,故又称六根门)守得好即无烦恼,烦恼不侵,心回归自然即容易回归本性。”

六根门确实很重要,一般人均以肉眼看世事,因此很容易被物欲所迷,修行人应打开心眼,闲起肉眼,所见的一切自然清净自在。

佛在心中

林中树木茂密,地上坑坑洼洼。佛陀指挥着比丘们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又让大家向右拐。有人不解,问道:“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而左于右是相反的,究竟是向左还是向右?”禅宗祖师说:“佛陀既不让我们向左,也没有让我们向右,而是让我们向前。”佛陀对于懈怠的弟子即鞭策他,呵斥他要精进;对于太过执着的人,则加以调和是他放松下来。佛陀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使人开悟。即使得凡尘俗世中芸芸众生一切顺乎自然,想睡就睡,想坐就坐,热了纳凉,冷了烤火。这样就做到了平常心。

【人间世态】

为人不能苛求完美

林涛是一家法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他的办事能力在同龄人当中总是那么出类拔萃。他眼光犀利,判断准确,有决断力,而且办事效率高、效果好。下属都很佩服他。唯一让人觉得不满的事,他苛求完美,一旦下属办事不能满足他的要求,或者做是不能和他一样高效,他就会把他那副很生气很失望的样子就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这让在他手下做事的人常常有如履薄冰之感。久而久之,他越来越不敢放手让下属做事,很多事情都亲历亲为,而这势必让他辛苦不堪。而手下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总是一副羸弱得不堪一击的样子。他觉得很无奈,难道是自己的管理能力出了问题吗?

安心释语

坦白地说,太过完美的事物总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即便是拥有了,也会惴惴不安,难有宁日。惶惑着不知如何珍视,如何才能终身归属。这个世间,有许多残缺的美丽,正因为残缺,所以才美丽。缺憾是永恒的,幸福是存在的。要不断地鼓励自己努力克服自己人格弱点,根据自己的工作轻重缓急制定派发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切实可行地一步步前进。同时,采用松弛神经治疗法进行全身心地系统放松,加强对别人的信任度后,再进行工作。一段时间后,这种苛求完美的神经疲劳势必得到逐渐缓解。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留意到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当你瞪大双眼竭尽全力想去看某件事物时,反而容易导致目盲——越是竭力越是徒劳,眼前越是一派模糊。当你执着于一种自以为是的聪明时,在旁人眼里却是幼稚可笑荒诞不经愚蠢至极。而现在,当你力求达成完美、完整的人生目标时,其后果往往是一败涂地,不堪回首。

生命是短暂的,当一切伟大的崇高的理想成为泡影,我们不妨学学孙燕姿,抛却所有繁华的奢靡的不切实际的幻梦,只过一种简单幸福的生活:拥有一所大房子,这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有阳光透过落地窗,温暖我的被窝。白天,在阳光照射的温暖被窝里思考,晚上不睡觉,小狗在房间里奔跑。在这所大房子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房间,可以分别用来:一间摆放自己心爱的吉他,一间有自己中意的漂亮衣裳,一间有很快的网络……不用绞尽脑汁,不用费尽心机,不用想未来会怎样,甚至不用想明天该做些什么,以平常的心态度过每一天。这是多么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呀!

禅机故事

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

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傅说:“师傅,快撒点种子吧!”

师傅曰:“不着急,随时。”

种子到手了,师傅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着急地对师傅说:“师傅,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傅说:“没关系,吹走的净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傅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傅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

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傅房间带着哭腔对师傅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

师傅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

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傅,快来看呐,都长出来了。”

师傅却依然平静如昔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保持谦卑之心,不可恃才傲物

毕沅,江苏镇洋人,字壤蘅(rǎng),号秋帆。他是清代有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媲美的《续资治通鉴》就是他编纂的。

乾隆三十八年,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进庙内休息。一个老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老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只有40出头,英年得志,自己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

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坐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随即,毕秋帆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难他,不慌不忙,从容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一部《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子日?”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欢喜佛像前,毕秋帆指着欢喜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

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因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献依三宝?”

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18尊罗汉种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逢迎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后来毕秋帆老了,还经常和他的朋友,如著名的文学家洪亮吉、汪中、孙星衍等人,谈到这件事。他说:“自从那一次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看别人了。

佛在心中

佛在经上说,虚心与我慢的譬喻很好。佛说虚心的人,就好比结得层层叠叠的禾穗一样,弯着腰,低着头,使人一见就生欢喜。像这种人,在福德上没有亏损,在智慧上实在是受益非浅。反之,我慢的人,就好比结得为数不多的禾穗一样,笔直的,挺硬的,使人一见就生厌恶之念。像这种人无论在福德和智慧上,都受了莫大的损失。所以今人说理的很多,而悟理的很少,修道的很多,而证道的很少。其原因多分是清高我慢,不肯虚怀若谷而贻误了自己,真是惋惜之至。生活中只有茶杯低于茶壶,才能被注入香茗;只有谦虚才能使才智增值,而自负则使才智贬值。只有虚心才是上上之智。

【人间世态】

困惑

光辉,28岁,现在已是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正在读博士学位,可称得上天之骄子。从小学到大学,他都是一帆风顺的。大学毕业后,他又被推荐上了研究生。但最近,他发觉自己总是陷入困境,似乎很难念完博士学位。前不久,他写了一篇论文。他自己认为那是篇很有价值的论文,甚至他深信,他的论文会在文学界产生极大的震动,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他写到三分之二时,却很难进行下去。因为他觉得他的导师对他的文章很不以为然,而且,还软磨硬拖,阻碍这篇论文早日脱稿发表。光辉觉得他们都是妒贤嫉能,怕他的文章出来后,显得那些导师们自己脸上无光。光辉想自己一定会尽力而为,用行动证明自己能超越他们,同时证明他们不过如此。他说:“就是因为此事,近来我严重失眠,常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本来我和女朋友的关系近来也出现了危机,我很困惑……

安心释语

相传,那喀索斯是河神刻斐索斯与水泽女神利里俄珀之子。他是一位长相十分清秀的美少年,却对任何姑娘都不动心,只对自己的水中倒影爱慕不已,最终在顾影自怜中抑郁死去。化作水仙花,仍留在水边守望着自己的影子。后来,就成了“孤芳自赏者”、“自我陶醉者”的代名词……

要克服这种情绪其实并不难,以下几步仅供参考:

第一步,必须承认不良情绪的存在;

第二步,当承认自己存在某种不良情绪之后,就要分析引起这种情绪的原因,弄清自己为什么苦恼、忧愁、愤怒和恐惧;

第三步,对具有真实原因的不良情绪,要寻求适当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如果是由于缺乏认真沟通而造成同别人之间的隔阂,使你产生不被理解的苦恼,那你就得主动、诚恳地与他人交谈,让别人理解你的立场,消除彼此的隔阂,会使你内心恢复平静。

佛趣轶事

两个小和尚

从前有两个小和尚,一个住在南山,一个住在北山。有一天,他们两个在途中相遇。

北山的小和尚问南山的小和尚;你到哪里去?

南山的小和尚暗藏禅机的说:风吹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北山的小和尚哑口无言了。他回去对师傅讲了,师傅摇了摇头说:这么简单的话都回答不出来,简直是废物。下回碰见他,你就说:如果风不动呢?你就胜了。小和尚高高兴兴的走了。

果然,没有几天,两个小和尚又见面了。

北山的小和尚还是问南山的小和尚:你到哪里去?

南山的小和尚说:我的脚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北山的小和尚又一次哑口无言了!

拘泥教条或者经验,或单纯仰仗师父是锻炼不出来真才实学的。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随心所向,才能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

有个人到寺庙里去游玩,他看见佛祖坐在上面,就问道:“请问佛祖,您在想什么?”

佛祖说:“我什么也没有想。”

“那您的眼神我们为何猜不透?”

“噢,是这样,”佛祖安详地笑了笑,“我的心明静得像水,可以清澈见底。我什么也没有想,也不受外界情况变化的影响。所谓的七情六欲,只是你们见到喜欢的东西或高兴或悲伤,而我除了吃的以外,认为别的都是身外之物。懂得这个道理,你就可以成为圣人了。把一个人比喻成佛,你一生下来,什么都没有,如果你能随心所向,当劳作时劳作,当休息室休息,能心情快,助人为善,那何愁不如彭祖获八百岁呢?”

“那我活这么长时间干什么?”

“这个嘛,各人有个人的见识。”

“既然这样,我可不想成佛,我就随心所向,心静止水平平常常过一生吧。多谢佛祖指点。下次再见。”

这个人走出了庙门。

佛在心中

人要随心所向,心静止水,知足常乐。佛说:“平常心贵知足是人生一乐。”美酒佳肴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只在那粗茶淡饭中体会;奢华的住所和服饰未必能给你带来快乐,保持一颗纯真、简洁的明静之心是获得幸福的人生大秘诀。佛又说:“平常无为得天地自然。”这并不是主张让我们不思进取,而是强调要现实些,尽情欣赏和享受你所拥有的一切,而不是去好高骛远。对生活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则,就容易遭受挫折。其实,只要怀有一颗平常心,把握住分寸,在生活中要获得满足并不难。

【人间世态】

惟独没有幸福……

肖女士,36岁,全职太太,一个9岁孩子的母亲,毫不夸张地说她的确什么都有了:150平方米、带阳台、比较经济买来的房子;每天清晨深情目送出门的丈夫;一个身体健康、学业优秀、无须监督功课的孩子。晚上,当一家人回到家里,孩子总能为他的母亲画像或朗诵诗歌。三个人一起共进晚餐,闲聊白天发生的故事。然而,当夜幕降临,她依稀听到孩子轻微的鼾声,依偎在丈夫的双臂中,她就会对自己说:“是时候了,该让生活换换样。”她的心中突然迸发出一种强烈的愿望:打开窗户,扔掉一切,扔掉这床,还有……因为,无论如何,这不是自己该买的那一张。于是,当她打算同丈夫分担这份焦虑时,她拍打着鸭绒被子问:“你在听我说吗?“没有,我睡了。”这就是和自己风风雨雨生活了10年的被法律指定成丈夫的男人。此时此刻,她还能指望谁呢?她有幸福生活所应具备的一切,却惟独没有幸福……

同类推荐
  •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本书试图以绍兴覆盆桥思仁堂寿氏家族作为首选的研究对象,力求全方位地搜集、发掘、梳理和研究这个家族史料,重点探究其清末民初鼎革时期的历史,感受其时代的风风雨雨,真实记录其文化传统的光与影,从而汲取我们所需求的思想、精神和其他有用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思仁堂寿氏家族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天水古树:文化特征与生物学保护

    本书在对天水古树名木资源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融合有关生物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成果,探寻古树文化特征及其生物学保护的意义。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热门推荐
  • 红孩子:如何塑造全面发展的专业天才

    红孩子:如何塑造全面发展的专业天才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21世纪最科学最具现代意识的重大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天生胜出的特质,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想让孩子取得惊人的成就,成为真正的天才,关键在于如何培养,有的需要呵护、有的需要磨炼或挫折,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培养方式。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就像溺爱;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特殊的关心,比如放任,更多的自由。总之,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爱、关心、培养和教育。但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关心孩子、如何去培养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学问。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关键在父母的努力。
  • 超强搜神系统

    超强搜神系统

    地球吊丝青年,看树下野狐的“搜神记”死去,却魂穿神魂小千界,得到《超强搜神系统》,从此废材脱变,世界爆走。
  •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乾坤宿命之天道轮回

    一个不相信世界上有鬼的背尸人,却无意中通过了地府的考核,成为了地府的阴差,从无知到成熟,需要经历多少生死离别...
  • 异界纵横之疾风剑豪

    异界纵横之疾风剑豪

    这是一个场面恢宏的大世界!《本书已写偏,作者本人致歉,将删除不必要的章节,重新再来!从13章以后开改。》故事接地气,人物有性格,作品有血有肉,主角嚣张霸道。秦风虽然承载着疾风剑豪亚索的逆天能力,然而在这个印术横行,印武爆炸的大时代,他的能力也不过尔尔。为了实现成为疾风剑豪的伟大梦想,为了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女人,他励志要变的更贱,以贱征服世界……
  • 雪山武神

    雪山武神

    雪域之神,君临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传奇少年,从雪域走出,统御河山。
  • 冰印王者

    冰印王者

    总有一天,我龙天,定要将那冰,刻印上王者之姿!
  • 宗伯集

    宗伯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职管家

    全职管家

    高考零分怕什么,哥自有妙招活下去!吃吃霸王餐,被车撞了?还获得神奇异能?哈哈,赚了!邂逅二美女,没想被逼做管家!还是全职的?这是艳福吗?!不料体内恶魔重生,展开了一场颠覆乾坤的阴谋,他勇担大任,创造世纪神话!
  • 荒纪元

    荒纪元

    大千世界,谁主沉浮!荒域深渊,是生是死?无尽的虚空有着神秘的呼唤,为了你我甘愿踏入无生无我之境!
  • 绝色相公大联盟

    绝色相公大联盟

    女人无所谓正派,正派是因为所受的诱惑不够,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她坚信,既然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同样可以三夫四宠!女主腹黑强大,多情却不滥情,有时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决不允许任何人伤害。美男多多,幽默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