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1618)
吕天成,原名文,又称竹痴居士,字勤之,号棘津、郁蓝生,余姚人。
明戏曲理论家、作家。诸生出身,善词曲,兼工古文辞。与王骥德深相交好。
自幼受祖母孙氏熏陶,纵览群书,所作传奇,初尚绮丽,后师事沈璨,字句平仄,守法甚严。著有《神镜记》等十六种,合称《烟鬓阁传奇》,均佚;杂剧八种,今存《齐东绝例》一种。著作颇丰,其戏曲论著《曲品》以音律为标准,载明天启以前传奇、散曲作家一百五十人的作品名称一百九十二种,并将嘉靖以前和隆庆以后的作家作品分别分成四个品级和九个品级,并加短评,是后人研究明代戏曲的重要史料。
相关链接“《曲品》”吕天成的《曲品》是著名的曲学著作,它与王骥德的《曲律》
并称明代戏曲理论著作的“双璧”。《曲品》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保存了丰富而珍贵的戏曲史料。这部著作,共收戏曲作家95人、散曲作家25人、戏曲作品212种。作品名目,仅20种见于《永乐大典》、《南词叙录》等前人著述,其余192种俱系首见,而且囊括了作者之前的明代全部重要作品,并以简略的文字点明故事情节。第二,在品曲的标准方面,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首先在叙写的内容上主张“醒世”。其次,在艺术处理上,吕天成十分重视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与剧目中展示的生活环境的高度统一,认为这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审美效果,感染和教育观众的重要关键。在结构安排上,他力主紧凑,反对拖沓。第三,对创作主张和风格流派不同的作家与作品,能尽量不带门户之见。从文艺批评的原则出发,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第四,《曲品》对有争议的“当行”与“本色”论,作出了比较科学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