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0年前后在世)
马臻,字叔荐,山阴(今绍兴)人。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东汉永和五年(140年),马臻出任会稽太守。在任期间,为改变会稽自然面貌、发展农业生产,首先对会稽、山阴(今绍兴县、越城区)等地一带的农田水利情况作了艰辛考察,并制定出详细的水利规划。不久发动民众,修建起东至曹娥江,西至钱塘江,北界湖堤,南抵会稽山,周围约350余里之绍兴历史最早最大的水利工程——镜湖(又名鉴湖、长湖)。“湖高田丈余,田高海丈余”,镜湖水量调蓄能力很大,总纳当时山阴、会稽二县三十六源之水,既能泄水归海以防洪,又能泄湖灌田以抗旱。从而使这一地区的九千多顷土地水旱灾害大大减少,土地垦殖扩大,农业收成增大。同时是航运、酿造等综合利用的河道。马臻为民造福筑湖蓄水损害了当地土豪劣绅利益,也由此引起了他们的仇视,他们罗织罪名,联合诬告马臻耗用国库,毁坏良田,溺死人民。
当时汉祚日衰,朝廷腐败,宦官专政,皇上信以为真,马臻蒙冤下狱,被处以极刑。千百年来,绍兴人们深深怀念这位为民造福的水利功臣。
湖堤以今绍兴城为中心,分东西两段。东段自城东五云门至今上虞蒿坝镇,西段从偏门至今绍兴县南钱清镇,全长56.5公里,水面面积172.7平方公里,总库容量4.4亿立方米以上。湖中还有115个岛屿。南宋以后,大批北方居民南迁绍兴,豪强纷纷围湖为田,湖面渐见缩小。现存的城东白塔洋和城西容山湖、质石湖等,均为其残留的小型湖泊。
而通常所谓的鉴湖,是指城西偏门东跨湖桥至湖塘西跨湖桥一带,湖面呈带状形,东西长22.5公里,平均宽度108米,平均水深2.8米。
鉴湖水以其清澈可鉴而闻名于世。传说,鉴湖水本来是浑浊的,后来轩辕氏来到湖边铸镜,一不小心,一面铸好的镜子掉进湖里,从此,湖水变得清澄碧绿,晶莹耀眼,于是就叫它“镜湖”。鉴湖水源自会稽山中,涓涓溪流,经过层层沙石过滤,不仅更加清澈洁净,而且增加了许多矿物质。所以用鉴湖水酿绍兴酒,味道醇厚,香气浓郁,成为我国黄酒中的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