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8—638)
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书法家。与兄世基同受学于顾野王十余年。
父虞荔死后,陈文帝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隋炀帝时,累至秘书郎达十年。
入唐为参军记室,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太宗时迁太子右庶子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公。秉性刚烈,议论持正。能文辞,工书法,深得智永传授,继承二王(羲之、献之)笔致,外柔内刚,圆融道丽,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唐太与:曾称其性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以银清光禄大夫致仕,卒谥文懿,著有文集三十卷。编有《北堂书钞》一百七十三卷。真书碑刻有《孑L子庙堂碑》,行、草书作品有《汝南公主墓志铭草稿》。书法论著有《笔髓论》、《书旨述》等。
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有诗赞日:“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