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1400000052

第52章 自卑和压抑是学来的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将一只饿极的鲸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鲸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玻璃挡板拿开,鲸鱼仍然一动不动,他只是无奈地看着那些小鱼在他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还有一则寓意相同的寓言故事:从前有一头小象,从小就被一根很细的麻绳拴在一棵树旁,一直到它长成了大象,它还是那么被拴着。一个小孩看到后,问他的爸爸,为什么大象不挣脱绳子逃走呢?他爸爸告诉他,因为这头象从小就被这根绳子拴着,它挣了好多次,都没有用,都没有挣开,所以它以为自己永远都不能挣开这个束缚,一直到它长成大象,它还是被这么一根细细的绳子拴着。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做“习得性无助”。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习得无助感形成的过程。

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

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它们已学会了什么叫无助。

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实验程序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这个试验似乎可以解释人类和狗身上存在的无助情况。然而,塞利格曼继续向纵深探索。他大胆地假设,人类存在的压抑感,可能更多地归咎于学会的无助――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或信念,而不是其真的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或克服自身的悲伤。这个理论立刻遭到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的反驳。他们指出,有些人在遭到不幸时从不感到无助;有些人的确感到无助,可很快又回复至以前的状态;有些人不仅在给定的情形里感到无助,而且在新的和不同的情形下同样产生这种感觉;有些人将不幸归咎于自己,有些人则把不幸归咎于他人。

塞利格曼与他的评论人之一,英国心理学家约翰梯斯戴尔及另外一位同事合作,着手寻找更好的办法以解释人类的压抑感。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设,将学会的无助和控制位理论结合起来。当人类遇到无可奈何的痛苦经历时,他们不是将其归咎于外部力量,就是归咎于自己,而后者往往导致压抑。这个小组通过一整套复杂的控制位问卷来验证这个假设。结果,所得到的信息支持了这个假设。他们的研究于1978年公诸于世,当即引发了许多类似的和确认性的研究――接下来的20年内,此类研究共达300多种――受试者有狗,也有兔子,人们通过试验,确认并扩展了这个理论。

比如,有一例研究是对一组孕妇的性格进行测试,将其归类为内向或外向两种。他们发现,在内向的人中,产后压抑率较高。这些妇女把这一时期的困难归咎于自己的个性,而那些外向的妇女往往声称环境不好。她们虽也感到无助,但并没有感到压抑。

同类推荐
  • 别听父母的话,过你想要的生活(新精英生涯001)

    别听父母的话,过你想要的生活(新精英生涯001)

    谁是新精英?不是高薪!不是权利!不是别墅!而是那些——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的人!最大牛的精英们组成写作团,为“毕业新鲜人”们提出最实用有效的热辣建议!读这套书,至少少走三年弯路!互联网改变世界。拜马云、马化腾等人所赐,实体店铺、商场,正在萎靡,并将纷纷倒闭。能通过互联网解决的,谁还通过线下?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越来越松动,上班时间不规律的自由工作者,会越来越多。未来的世界,人们要么工作宅在家,要么旅行走天涯。叔本华说:每个人都把自己眼界的极限,当作世界的极限。
  • 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本书根据女性一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人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分别从身心、爱情、家庭、婚姻、生活、处世、职业等方面进行了讲述,提出了许多科学、有效和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帮助女性增进各个人生阶段的适应能力,保持身心的健康。
  •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还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 我们都爱发神经

    我们都爱发神经

    本书是心理学的最后一块隐秘,幽默另类、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发神经”现象,如间歇性抓狂、玩失踪、间歇性话痨、“报复式”暴饮暴食等,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并附作者独到分析,教你如何一眼看穿“发神经”的所有秘密和怪癖。
  •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

    快乐是个什么玩意儿?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人生的根本意义在于追求快乐,但是我们的现实情况却是深陷于烦恼之中不可自拔。什么样的生活才算真正的生活?什么是快乐的智慧?如何保持健全的心灵?怎样增添生活的乐?
热门推荐
  • 弑魔:女神转生

    弑魔:女神转生

    具有魔法能力的少女抗击地狱军团的入侵,在战斗中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情节有些血腥,有百合情节。突发奇想的点子,酌情观看。(投错区了...)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好心态,收获一种好思想;播下一种好思想,收获一种好行为;播下一种好行为,收获一种好习惯;播下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种好性格;播下一种好性格,收获一种好命运。
  • 异珍奇案录

    异珍奇案录

    一件看似普通的杀人案,牵扯出了民国以来,卫、戴两家为苦心孤诣保护国宝和处心积虑追寻国宝而长达70年的家族隐秘。警方一次次利用缜密的推理和对细微疑点的探寻,识破犯罪分子设下的金蝉脱壳、迷魂“名”阵,顺藤摸瓜,巧妙设计,挖掘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最终案情大白。
  • 剑乱乾坤

    剑乱乾坤

    武道可曾有极限,放眼天下,群雄并起。君主一怒为红颜,破天际,灭苍穹,却陨落天涯,不料逆天重生,登武道,败群敌,超越巅峰。
  • 不忘曾经,相伴朝夕

    不忘曾经,相伴朝夕

    当霸道总裁遇上“可爱”女强,当腹黑男主碰上腹黑女主,他们的爱情便如期而至。看他们大战三百回合后,依旧是一脸云淡风轻,执手笑看回忆。静:宋梓峰,我喜欢你!峰:你说什么?我刚刚在看报表没听见。静:你刚刚明明有听我说的!(某女极度愤怒)峰:可是,还是没听到啊。静:我不要说了,哼!某天,在他们翻过去的旧照的时候。静:你高中的时候不是就认识我了么?为什么刚遇到的时候,你都装作不认识我的样子!(某女极度委屈)峰:那是因为你变化太大了,以至于我没有认出来那是你。静:是么?我比以前漂亮了是吧?(一脸期待)峰:不是,你变丑了!(偷笑)某女听了这句话后彻底暴走了“宋梓峰,你去死!”...........
  • 首席,站起来

    首席,站起来

    蒋云岭退回到床上,丝毫没有睡意的他,就这样睁着双眼,看着头顶的天花板,突然说了一句:“首席,站起来”。
  • 小学生必读名家:狐兔入井

    小学生必读名家:狐兔入井

    《小学生必读名家:狐兔入井》是茅盾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收录了他的《驴大哥》《金龟》《飞行鞋》《怪花园》《风雪云》《十二个月》等24篇作品。从体裁上看,这些作品可分为童话和故事两类,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童话、历史故事,外国的寓言、童话和民间故事,多是根据原材料改写而成。茅盾善于根据少年儿童的欣赏趣味和阅读能力,对原材料进行甄选和处理,从中把真正对少年儿童有意义的内容发掘出来。流畅的白话语言,风趣隽永的小故事,使得文章气息清新,色彩浪漫,独具风格。
  •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许多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未知的。本书内容丰富广博,涉及一个学生应知必知的每个知识学科,脉络非常清晰,是以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为标准编写而成的,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 帝擘

    帝擘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因为,我们都是神明的后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