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4800000012

第12章 与“非典”战斗的天使

火线上的入党申请书

“非典”疫情向北京袭来,也压向了胡悦敏的心头。

她经常看电视、报纸,了解到“非典”病毒的感染率和病死率较高,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便对女儿说:“妈可能随时去前线。我若有个三长两短,尸体就捐献了。”

女儿哭了:“妈妈,你不能去!你是我唯一的亲人了,我不能没有你。”

她说:“有这么多的阿姨,有党和政府管你。”

她在给女儿打“预防针”。

她们娘儿俩感情笃厚。丈夫已经病逝。三年来,一直是母女俩依伴在一起。女儿已经高三,正在准备高考。

胡悦敏知道,疫情是内科的病。她虽是妇产科的大夫,但在外人眼中,她是医务工作者。科里年岁大的,比她身体差;年岁小的,没有她的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对疫情十分恐惧。此时,她别无选择。

当设身处地地想时,作为一个45岁的女人,又有些犯了难。女儿的爷爷奶奶已经过世了。姥爷姥姥身体不好,而且住在郊区。想接他们来照看女儿,又怕老人的身体吃不消;让女儿到郊区去住,又不具备学习条件,肯定会影响学习。

她也不知如何是好。

如她所料,“非典”降临到了她所在的广外医院。按照防治工作要求,二级以上的医院就要设发热门诊。4月10日,医院正式建立发热呼吸门诊。要把一个综合医院改造成至少是具有简单隔离条件的医院,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施工、要改装。为了有效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非典”诊治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务人员感染率,医院做了许多工作:按照北京市发热门诊的设置要求,建立了独立的发热门诊和留观隔离病区,区域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设有挂号、收费、药房、检验、放射等服务,并实行疑似和确诊病人的隔离留观收治。

医院认真落实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和治疗工作指导意见,实行诊治工作三级负责制管理,即在发热门诊,医生首诊负责初筛,对病人不拒诊、拒收、拒治,再由主检医生主检确定,院长专家负责把关,提高诊断准确率;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工作到位,医院设一名主管护师专门负责消毒工作;同时,在隔离区内外各设一名消毒员,负责隔离区内和全院的消杀工作。加强岗前培训,切实做好隔离区内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建立发热病人检诊制度,设立检诊工作台,由5名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给每一名就医患者测量体温,询问病情,将发热或疑似患者送至发热门诊就诊,减少“非典”传播。设立联络员,保证发热门诊物品供应和医学资料的传递,采取严格的消毒防护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非典”更加肆虐。面对疫情,4月17日,广外医院马上召开全院职工动员大会,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对北京防治“非典”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防治“非典”工作会议通知的有关精神,强调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防治“非典”工作,使全院干部、职工真正认识到抗击“非典”这场斗争的严峻形势和重要性,以及疫情当前,党和人民赋予医护人员的使命和责任。

同时,按照“非典”防治工作要求,加强全院职工,特别是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召开派住一线的医护人员座谈会,做好思想动员,利用教学光盘强化“非典”治疗和自我防护意识。

紧迫的形势一步步向她逼近。

动员大会的那一天,胡悦敏在妇产科值班,没有到现场。在门诊,她就给医院党总支部打去了电话,要求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院领导知道她家庭的情况,便没有考虑她。

25日一上班,院长就把胡悦敏叫到办公室,告诉她:“根据疫情的发展医院,决定让妇产科暂时停止收治病人,腾出病房,用于抗击‘非典’,但门诊还要保留,任务也很重。”

见院长的工作已安排完,胡悦敏便向院长再次提出申请,要求到高热门诊隔离区。

院长说:“不行,你家里的情况我们了解,孩子正准备高考。”

胡悦敏说:“我想好了。孩子高考,这次不行,还有冬季,考试的机会还是有的。”

院长说:“孩子的高考可是大事。这是在为国家选拔人才。”

胡悦敏说:“抗击‘非典’更是大事,是国难当头。我是中层干部,在妇产科当副主任已经7年了。况且,正主任已经去支援外医院,战斗在抗击‘非典’的前线。所以我们科里,就我最合适。我已经把女儿安排好了。她一人在家自我料理没有问题。我们达成了一致。虽然我是妇产科的大夫,但对医疗‘非典’的原则和常规还是了解的,在业务上也能胜任。”

院长看她的态度那么坚决,便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

回到妇产科,她把科里的工作安排好,下午便赶紧回家,跟孩子告别。她想了很多,因为也许这次就是真的告别。

女儿正在家里备战高考。一看到妈妈回来,心里异常高兴,以为妈妈要来陪她。但一听到妈妈要到隔离区,就急了,说:“你不能去,你感染上了,我怎么办?”

胡悦敏安慰女儿说:“妈妈不会感染上的,妈妈会做好防护工作。病毒也没有那么可怕,没那么容易感染上。”

女儿说:“妈,你走了,没人管我了。”

胡悦敏把眼泪掉在心里,强作镇静地说:“反正你已经18岁了,要锻炼你自己。”

女儿说:“我正在备考,这可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事了。”

她说:“院里的领导对我很好。妈妈虽然不是党员,但受党的教育多年。当党组织、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不能当逃兵。疫情严峻,时间紧迫,妈妈是医院的骨干力量,而且身体好,做好自身防护,没问题。你要坚强,努力学习,准备高考。”

女儿最后还是听了妈的话,含着眼泪送妈妈到门口……

当天的晚上,胡悦敏进入隔离区。

每次只要一到病人的床前,或去高热患者家中出诊,她就精神振作,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因高热来就诊的患者以及留观的患者,有的非常恐惧,有的烦躁不安,不配合治疗。家人又通常不能陪伴在身边,有的家属把病人送到医院就跑了。病人大多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胡悦敏觉得,病人都是无辜的,医生就是要付出。尽管看病时与病人靠得很近,出气大或是打个喷嚏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胡悦敏对每个病人都要仔细地听、看,努力做到不误诊。

胡悦敏知道,大夫的每一句话对于患者都非常重要。她在治病的同时,不断地安慰他们,还为他们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给了病人信心和温暖。她将每一个病人都看成自己的儿女或兄弟姐妹,悉心地照料他们,并给予每个病人极大的精神支持。

胡悦敏进入隔离区时,正值发病的高峰期。每天要接诊五六个疑似病人。胡大夫穿上厚厚的隔离服、雨靴、口罩、眼罩、防护帽,穿戴完毕,浑身都“胖”了一圈。胡大夫本来就有点胖,又被一层层包得严严实实,感到无比的憋闷。天气一天天热起来,穿着这身防护服就像蒸桑拿。天稍微一热,眼前就雾气腾腾。潮热的空气,使她满脸煞白,就跟中暑一样。可她稍微缓口气,还是接着干。有时,一阵阵的恶心,一阵阵的头晕。她问自己:“能坚持得住吗?一旦半路出走,就是逃兵。一定要坚持下来,就算晕倒也要倒在隔离区。”

医院的领导看她脸色不好,劝她说:“不行就把你换出来。”

她坚决表示:“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在高热门诊隔离区内,她的年龄是大的。她成了医护人员的老大姐,让她们感到温暖和安全。她带领着大家默默地工作着。每天她都早接班,晚下班。繁重的工作中,胡大夫还不停地督促同事早点休息,注意身体,不要再减肥了,勤洗手,多洗几遍。而她自己却抢着做生活区内的卫生及其他后勤工作。

她的心里总回荡着那句话,那句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每次看病之前,都要重复的誓言:“我愿尽我力之所能与判断力之所及,无论至于何处,遇男遇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

进入隔离区的第三天,就是27日,广外医院的门外有几个人一起送来了几大束鲜花。那是胡悦敏的朋友、同学得知她到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参加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特意要在她生日的这一天送来鲜花,为她鼓劲、助威。

医院的领导知道了这一消息,马上派人到商店,订做了一个巨大的蛋糕,祝贺胡悦敏这一有特殊意义的生日。医院的领导无法进入隔离区。他们站在隔离区外,向胡悦敏招手,并高喊着:“祝你生日快乐!”隔离区内,十几个医护人员切开巨大的蛋糕,分享着她的快乐。她们互相鼓励着,期望早日战胜“非典”。

胡悦敏的心情非常激动。在记忆中,她一生从没过过生日,而在这特殊的地方,却有那么多人在惦记着她,给了她精神上巨大的鼓舞,让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她想了好几天。想起有人说的话:“你们科就是党员少,正义的力量不足。党员多一点就好了。”她觉得,“非典”疫情是考验人的机会。平时不容易考验,这时入党比平时更能说明问题。党员与群众还是有区别。在她的身边就能看出不一样。从电视里,她看到了人民医院的丁秀兰与“非典”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就是共产党员的代表。4月28日医院成立了隔离区临时党支部。在党支部的鼓励下,在隔离区,她用病历纸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她希望在非常时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她这样写道: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为人民、讲奉献,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关键时刻冲在前。

在我身边的党员,确实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坚守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表现了崇高的大无畏精神,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其实,加入党组织是我一生中盼望的大事,通过这次抗“非典”挑战,我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更为强烈,为今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医疗事业,希望党组织接受我的心愿,我愿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冲锋在前。

申请书没有全选,字迹很草,语句还有不通之处,但可以看出她的一颗赤诚的心。这一天是2003年5月4日。

在隔离区内,胡大夫最惦念的是准备参加高考的女儿。

胡悦敏心里知道,自从她上一线后,女儿每日吃的都是饼干、面包、方便面。疫情发生后,家周围大大小小的餐馆全停业了。

胡悦敏每天都与女儿通话,安慰女儿。

懂事的女儿总是说:“妈妈您放心,不要挂念我。”

放下电话胡悦敏总忍不住涕泪交流,痛哭一场,觉得对不起孩子。

每到打雷下雨,胡悦敏就格外地惦记。

最让胡悦敏着急的是那天晚上通电话,女儿说:“高考要填表,有几项不会填写,而且还要家长签字。”电话里也说不清楚,也签不了字。胡悦敏着急了。

同在隔离区的同事知道后,就告诉了院领导。院领导第二天就派专人到学校,把孩子的母亲正战斗在“非典”第一线的情况告诉了学校。学校非常支持,让这位同志代行填表。胡悦敏感觉到,在她的周围都是关心、支持她的人。她更感觉到自身责任的重大。

那一天,孩子从电话的那一端突然激动地说:“妈妈,我吃上米饭、炒菜了!”

胡悦敏心里奇怪,便问:“怎么吃上的?”

女儿说:“旁边的一个餐馆开业了,就去吃了一顿。”

胡悦敏的心里又是一阵难受:“那菜肯定不如妈妈炒得好吃。可怜的孩子呀!”

母女俩都互相鼓励着……

在隔离区,胡悦敏最感内疚的是在她的科里出现了三个“逃兵”。院里规定:对临危退缩,不服从医院工作安排的人员,在多次思想帮教和耐心细致思想教育无效的情况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了保证防治“非典”工作的有序开展,严肃纪律,经报请区卫生局,对临危退缩的护士给予解聘,吊销护士执照的严肃处理。

而就在她的科里,出现了三个人。她觉得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她们三个人都很年轻,平时都能做好本职工作,怎么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犯这个傻呢?她在电话里与她们交谈过。也许在电话里谈话的感觉不一样?也许面对面时会有另外一个效果?她自责,工作没做到家,让科里出现了这种事情。同事劝她,你在隔离区,与你没关系。但她还是在惋惜。

在隔离区,两种不同的自责,汇成了一行泪水在滴落……

但她坚信,胜利属于他们。

钟南山院士说:“过去很多人不理解我们,把一小部分医务人员的不良行为看做整个医务人员群体的共性。这次抗击“非典”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医务人员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是医德医风经得起考验的队伍!是值得老百姓信赖的队伍。”

胡悦敏大夫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着医务工作者的形象。她在用生命实践着誓言。她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隔离区内的白衣战士胡悦敏大夫,在即将去隔离休整之前,又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

亲爱的党组织:首先感谢党组织对我们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经过党组织有力的指挥,科学的防治,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今天我们这批医务工作人员离开抗“非典”前线战场,调整休息。尽管家庭有困难,还是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服从党组织指挥,来者能战,战者能胜。请党组织放心。

这一天正是2003年5月19日的早晨。她就要离开医院去休整。她太想念她的女儿了,多么盼望能够早点回家,就问院领导,能不能直接回家看女儿。

院领导说:“正是为了你的宝贝女儿,你不能回去,还要再忍几天。”

三上请战书

北京的春天非常短暂。甚至有几年根本就没有春天,脱了毛衣,就穿汗衫。

而今年的北京很特殊,春天特别好,持续的时间还很长,没有大风,没有沙尘暴,雨水还忒勤。

可能是看中了这大好的季节,“非典”病毒也不期而至,悄悄降临在这块土地上。

三月初,北京发现了首例“非典”患者。借着大好春光,“非典”在这个城市蔓延开来。它在考验着这个城市,考验着这里的医护人员。它向白衣天使发起了挑战。

在北京回民医院,有人最先向“非典”下了战书。

“我申请到防治‘非典’一线,如果我死了,请将我的尸体献给国家,我已经和爱人商量好了,他也支持。”

写出这些铮铮文字的叫王兰英。她是一位弱女子,身材瘦小,身体不好,42岁了,已是人到中年,在医院做主管护师。她了解疫情的严重性,也听说佑安医院刚收治“非典”病人,而且还从同学、同事那里得知,佑安医院第一批到一线的护理人员都已被感染,便知道情况紧急。她到医院护理部申请参战。她说:“听说佑安医院收治了‘非典’病人,护理人员短缺,如果医院能批准,我想去支援。”

当时,回民医院还没有接到需要人员支援的通知,领导从大局考虑,让她暂时先等等。

北京的疫情进一步发展,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已经住满。4月5日,回民医院收治了第一例“非典”病人。医院从各个科室抽人,组成专门护理小组,进入隔离病房。王兰英知道了,赶紧找到总护士长,申请加入护理小组,到隔离病房去。

总护士长考虑到,她有80多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儿子在上中学,身体从小就不好,更何况王兰英的心脏功能也不好。现在在医护人员还能保障的情况下,便再次拒绝了她的请求。

疫情发展到了高峰,为避免发烧病人和疑似病人在各家医院留观期间造成病毒扩散,宣武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并积累部分救治“非典”病人经验的回民医院,改造成专门收治发烧病人和“非典”疑似病人的定点医院。回民医院成为友谊医院、健宫医院和广外医院3家医院的“下游”,改造为专门收治发烧病人和“非典”疑似病人的定点医院。

五一节,回民医院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临危受命。医院领导连夜召开有关科室负责人会议。按照部署,医院要在接到任务后的一周内,完成筹备任务,正式接收病人。5月2日下午1点,全院职工召开“同舟共济抗击‘非典’”动员大会。宣武区卫生局的党委书记、副书记也特意赶来。医院党总支书记和院长在会上作了动员,介绍了全市抗击“非典”的情况,及回民医院救治“非典”病人的情况,希望大家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人民有难,医务工作者有责。全院人员深受鼓舞,纷纷填写“参战书”,准备迎战。医护人员表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这份责任义不容辞,有那么多的同事投入到一线,我们在家里休息,心里不踏实”。

回民医院是综合医院,改造为传染性的医院,面临时间紧、强度大、任务重的挑战。5月3日,住院病人转移、医院环境改造、医务人员培训、人员安排、一线医务人员吃住工作全面展开、安排就绪,工作秩序井然,全院职工充分做好进入一线的准备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人民的健康。

首批患者已于5月11日入院治疗。接着,医院又成立了“呼吸二病房”,医护人员更紧张了。形势逼人,写过两次申请书的王兰英,再也坐不住了。她第三次找到护理部表态,坚决请战:“请放心,我和爱人已经商量好了,这段时间他照顾家里,他也很支持我,医务人员在国家需要、人民需要的时候,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作为一名主管护师,能胜任此工作;为病人早日康复,为市政府能尽快控制疫情工作,我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也要担负起‘保护人民健康’这份责任,请医院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一旦我死了,我爱人同意我将尸体捐献给国家。”

王兰英平时不爱说话。而在与“非典”的战斗中,她始终没有放弃“到医院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的念头。考虑到她的决心,领导最终同意了她的申请。

一到“呼吸二病房”,王兰英立即投入到筹备工作中。这个病区启用的当晚,就收治了12名病人。医务人员全部投入到工作中,整整一夜,都在不停地接病人入病房、介绍环境、生活护理、查体、治疗、写病历、记病程、填写记录表格。不透气的防护服、口罩、防护镜捂得人窒息,汗水浸湿了头发和最里层的隔离衣。直到第二天中午,把病人安置好了,医务人员才陆续回到生活区休息。这时,大家才发现,每个人都口唇青紫。那是缺氧造成的,没人想吃饭。

王兰英的心脏功能不好。这样的工作强度对于她来说是超负荷了。护士长怕她身体承受不了,劝她休息几天,班都可以先让别人替。王兰英执意不肯,好不容易来了,哪能那么轻易就走了。她依旧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走上了工作岗位。

有一天,她干完活,刚出了病房,眼前一黑,就倒在了病区内。医院领导知道后,准备把她替换下来,她恳求地说:“休息一下就好了,如果换上新人还要重新培训和磨合,让我留下来吧,我能坚持下来。”医院领导看着她恳求的目光便又答应了。

有了这样的决心和毅力,还有什么病魔不能战胜呢!经过王兰英他们治疗和护理的病人,有的病情已经好转,有的已经康复出院。

我们坚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数像王兰英一样的医务人员——白衣天使,一定能战胜“非典”,打赢这场艰苦的战斗。

监护疫情的天使

夜,是那样的宁静。

忙碌了一天的张安平,躺到床上便进入了梦乡。

她太疲惫了。

自从“非典”肆虐北京以来,工作的担子重了许多,她有点喘不过气来。年近50岁,该是病找人的时候了,可她是回民医院防保科长,负责着牛街地区居民防治“非典”的工作。这几天,全科的防保人员走遍了牛街的大街小巷,向10所学校、10个工地、20个旅馆、80余个集体单位、18个居委会发送宣传材料7000余份,还向居民宣传有关“非典”的防治知识,并对两个单位进行了消毒。此外,还要做打预防针、记传染病报卡、指导消毒等工作。

家务根本顾不上,全推给了爱人。进门就吃饭,然后,把着电话,接听、联络。因为怕“非典”期间耽误急事,孩子上网的爱好也暂时被“取消”。家里一切以她为中心,都知道她现在所处的这一“特殊”的阶段。

“丁零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刚刚入睡的张平安。她一个猛子从床上爬起来,似乎是在第二阵铃声响起之前,便抄起了电话。这完全是一种下意识。她知道一定是找她,一定有紧急的事,而且她也怕持续的铃声吵醒爱人和孩子……

电话那一端是医院的领导:“牛街地区发现有两户‘非典’疑似病人的家属,你们科要马上派人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人员入户消毒,并进行24小时监护。”

问清了地址,平时少言寡语的张安平只说了一句话:“放心吧,我马上到。”

此时正好是4月15日的夜里11点。这么晚了,安排科里的谁,都要被吵醒,而且防保科十几个人无论在家庭和身体方面,每一个都有难处。她只通知了一个同事,然后决定亲自前往。

张安平看了一眼正在熟睡中的爱人和孩子,想叫醒,又于心不忍。她迅速拿起笔,留下字条:“医院有事,我回医院了。”然后她穿上衣服,飞快地骑着自行车,赶到了现场。

区疾病控制中心的人员也刚好赶到了这户人家。张安平怕那么多人同时进去惊动周围的居民,便决定一人先去敲门。深更半夜,为了取得家属的信任与合作,她没戴口罩。

疾控人员说:“这样太危险。”

她说:“这样工作能顺利进行。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果真,没作更多的解释,疾病控制中心的人员很快入户消毒。她让同事留下,做监护工作。自己又骑上自行车到了另一户人家。

当工作完成,一切消毒工作结束时,已是凌晨1点多了。人不能离开。她坐在院门口,院子里一片寂静,被监护的人家熄灯休息了。这时张主任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心想:一定要做好监护工作,切断传染源,确保其他居民的健康。牛街地区有了“非典”疑似病人的家属,下一步,科里面的工作该如何安排……

她实在累了,想着想着,就趴在膝盖上睡着了……

清晨,一阵冷风吹醒了她。此时,她才感到穿少了,出来时太急,随手只穿了白天穿的衣服。没办法,只能等到早晨8点换班再说了。

为了使牛街地区的居民和单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防保医生要对家属进行24小时监护工作,她们的任务是劝阻家属与外界联系,让家属待在家里,并与家属进行流调,包括观察家属身体状况,做好记录,以及为家属购物等日常生活的照顾。张安平和防保医务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按排班顺序监护这两户家属。

监护工作并不那么简单,不仅是出点力,帮助家属买菜、买水果等日常生活用品,还要与家属取得沟通,解决思想问题,尽量取得信任。监护对于家属来说,有点像“软禁”,大门不能出,二门不能迈,哪儿也不能去,只能在家里转,完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理解的还好说,不理解的还真接受不了。尤其是在“非典”疫情的初始时期,人们对“非典”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相关的法律也没有建立。对于家属,说也不好说,管也不好管。家属不听劝阻,就是要往外边跑。她们这些防保人员只有伸出两臂,站在门口,任凭对方说出多难听的话语,也要用身体死死堵住大门。

不让出去就绝食,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她们这些防保人员又要耐心地去说服。

几天下来,防保人员认真工作,观察健康状况,不嫌弃他们,主动沟通,有的还交上了朋友。防保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让家属看在眼里,他们被深深地感动了。

24小时监护,大夫不入户时,只能在露天。李茹敏大夫患有糖尿病,那天有五六级的大风,中午时,他们看到她躲在两个楼之间的夹缝中,啃着饼干,也没有水喝,如果出现低血糖,会很危险,但她一直坚守着,领导让她先回去,她却说没事,能撑得住。崇青大夫上有老,下有小,家又远,可丝毫没有一点倦怠。陈咏梅大夫脚扭伤了,还一瘸一拐地照常工作。她知道,这时科里正是缺人的时候,倒下一个就会影响工作。

人心都是肉长的。尤其是看到传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家属也接受了监护。

当谈起这段经历,张安平的心情难以平静。眼泪沿着眼角滑落下来。她说,在24小时的监护中,大家都把自己的老人和孩子放在了一边,不论家近家远都能按时完成这项任务。争先恐后,谁都没提一点自己的困难,她心里明白大家的难。

在最关键的时期,她为有这样的伙伴而自豪。

触动她的不是家里爱人、孩子的亲情,不是工作量增加几倍的劳累,不是得不到理解的难以入耳的话语,而是回民医院防保医务人员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崇高的职业责任感,这是更加难得的。

同类推荐
  • 宋词三百首(上)

    宋词三百首(上)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本书是一部散文作品集,可供文学爱好者参考阅读,值得细细品味。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精神自治(修订版)

    精神自治(修订版)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鱼与智慧瓶

    爱情在邂逅智慧瓶的最初,缘分就已注定,他会为你流尽生命里的最后一滴眼泪。
热门推荐
  • 三年的青春时光

    三年的青春时光

    迷人的草会开出有毒的花,害你的人会说出漂亮的话。
  • 行者纪

    行者纪

    人生在世多寥寥,听我梦中呓语话神仙;红尘逝去何寂寂,随我行与九天多逍遥——子桑九方。
  • 中国货币市场运作导论

    中国货币市场运作导论

    本书对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全书是以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历史沿革为主线,对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进程、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回顾,并借鉴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有益经验,就如何完善我国货币市场结构与功能、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以及如何有效地对市场进行监管规范作出了前瞻性的理论探索。
  • 万劫传说

    万劫传说

    未曾出生,父亡。十岁,母亡。命运注定他多灾多难,但不畏艰险,不惧困难,迎难而上。漫漫修行路,受劫9999次,不曾放弃。即使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朋友暗算,师门欺骗,只为心中的信念,也要坚持到底!
  • 一世尘辉

    一世尘辉

    一场意外让他从天才坠落成了废物。不甘和沉痛冲满了他的一生。远古魔神冲出封印带来世界末日时候,他在死亡时却穿越到了童年时代,突如其来的重生让他充满了动力和毅力……
  • 狂门诀

    狂门诀

    风雨千年,世间朝代更迭,战火不断,皆因上古传世赌术。为戒黎民之苦,扬上苍好生之德,狂主隐世。时势变迁,沧海变沧田,江湖混乱早已平息,为延续《狂门》一脉,下山寻有缘之人。往事传奇,荣辱东流去,感叹万千,现世早已灯红酒绿,江湖不在。机缘巧合,一玉树凌风少年,尽得上古神学,后经少年潜心修学,绝学登峰造极,再无人匹敌,旷古绝今。之间伴美酒佳人,生途百媚,惊险传奇……新的狂霸掀起了一场叱咤世界的腥风血雨……
  • 擦去心灵上的尘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擦去心灵上的尘土(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修真传人都市行

    修真传人都市行

    入龙组,除邪魔。内诛贪官污吏,外斩扰国之徒。我,无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 彼岸花的人情事故

    彼岸花的人情事故

    如果我原意为了你死,你是不是......如果我原意成全你。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结局......现在这也不错,只希望来生我们不要再见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