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0600000023

第23章 春天的想念(5)

2002年的一个雨夜,因为疼痛难忍,母亲在极短暂的清醒里,喝下了积攒10多年的安眠药,最后摸摸父亲的脚,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司炉工用酒瓶把骨殖一点点碾碎,从那些灰白的粉末中,挑出几片薄薄的金属片,问:“这是什么?”

我知道,那是母亲的痛。我把它们攥在手心里,还很烫。

弟弟在母亲的遗物里翻了很久,找到了一双布鞋,他把它洗净,带到了深圳。

回忆母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正值清明前夕,春雨总是纷;纷扬扬地下着、下着,一下就是接连几天、十几天。

雨丝缠缠绵绵、丝丝缕缕,令人看了不禁涌起一阵伤感。雨丝牵伴着我的心,思念之情使我又怀念起我亲爱的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巳经整整有20个年头了,在这20的时间里,我常常在心中默默地怀念着母亲,回忆着她生前的点点滴滴。

时至今日,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母亲告别人世的那一天所发生的让我最为悲痛心碎的情景……

那是个炎炎的,有着果香有着蝉鸣有着太阳的日子。

那天中午放学回家,我和姐姐、弟弟三人便在园里摘果子吃。这时,母亲提着菜篮子从集市上回来了,只见她病态消瘦的脸上竟是如此的苍白。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显然,母亲又带病摘桃子和李子到集市上卖了。

看见母亲回来,我高兴地迎上前去,并从母亲的手中接过篮子,妈妈疼爱地望了我一眼,微笑着把买来的糖果分给我们三姐弟吃。因弟弟要早点到学校去,便催促着要赶紧吃饭,于是,母亲只好让我们把冷饭冷菜端来一块吃了。

由于母亲有先天性心脏病,再加上前几天刚大病了一场,身体一直未痊愈,而卖桃子时又在烈日下晒了大半天。在吃过冷饭冷菜后不久,母亲便突然一个趔趄倒了下来。我们都吓得直喊“妈妈,妈妈”,而母亲此时早巳不省人事了。幸好当时二哥在家,他连忙把母亲扶到床上躺下,然后吩咐我和姐姐分头去找医生。

医生来了之后,马上进入抢救之中,他给母亲打了几针强心针,之后便告诉我们说,你母亲病情严重,恐无回天之力了,你们还是为她早点准备后事吧。

医生的话宛如晴天里响了个霹雷,我们全都惊吓得不知所措,接着便哭了起来。

哭声引来了邻家婆婆,她一边劝我们别哭,一边让我赶紧去把远在几十里外工作的父亲叫回来。听了她的话后,我来不及细想拔腿就跑,也顾不上乘坐:公交车。我只身一人步行几十里公路,一边哭着一边小跑着,只想着快点找到父亲,好赶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

快到爸爸那里时,晴朗的天空忽然之间暗淡了下来,不一会儿便风云大作,电闪雷鸣,不久,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等我到达父亲那里时,全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

然而,我和父亲最终还是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当我和父亲赶回家中时,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亲爱的母亲,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我们,根本来不及跟我们交待一些什么话语,也等不及把我们扶养成人。

我知道,母亲其实还有很多话要对我们说,还有很多事情要教我们做,还1有很多故事要给我们讲!可是,母亲竟然来不及细说完就匆匆地走了。

母亲在临终前的话竟然是交待姐姐说菜园里竹篱上晒了许多菜,放学后要记得收回家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也未能忘记她所要做的事。

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她却很会讲故事,特别是那些神话故事,她总是讲得有声有色的。每讲完一个故事,母亲都会通过这个故事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并让我们从中分别善恶与美丑,使我们幼小的心灵从此埋下仁义道德的种子。

还记得母亲离开我们的前一天晚上,我和弟弟坐在门前的桃树下,母亲就给我们讲《狗和两兄弟》的神话故事。故事讲到一半时,天突然下起雨来,母亲只好对我们说:“天已晚了,明天晚上我再给你们讲吧。”可是,母亲,明天,您从此却再也没有了明天。如今,物事人非,人去楼空,我们,却再也听不到母亲讲的那些美妙动听的神话故事了!

母亲离开我们的那一年,弟弟才10岁,读小学三年级,而我也只有13岁,

读小学五年级,对于尚还年幼、不谙世事的我们,是多么需要母亲的关心和呵护,是多么需要母亲温暖的翅膀来为我们遮风蔽雨、抵挡风寒啊!

母亲是个理家能手,她艰苦朴素,省吃俭用,把家里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年之中在家的日子很少,只有在逢年过节之时,才回家和我们团聚。而家中的所有事情和照顾儿女的重担,全都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身上。在当时生活极其拮据的情况下,母亲硬是把哥哥姐姐们送去读书,一个个供他们读完高中,直到他们下放到农村。

母亲极其疼爱我们,她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给我和年幼的弟弟吃,每次家里买了猪肉或杀了鸡,她总是先让我们吃个够,而自己却吃我们剩下的残羹或腌菜等。母亲总是把我们兄妹几个打扮得整整齐齐、体体面面、漂漂亮亮的。在同学眼里,我们是幸运儿,因为父亲是裁缝师傅,我们穿的衣服可以常换常新。在大人眼里,我们是一群漂亮的小王子和小公主。

可是母亲呢,却总是穿那几件蓝布粗衣,洗得都发白了,还舍不得换件新的。破了,母亲就自己用针线细细地缝缝补补,虽然爸爸是个缝纫师。直到实在穿不得了,母亲才肯换上新的,然后把旧的衣服拆下来,粘成一层一层的做鞋垫子。

记得有天晚上,我病了,脚溃烂而肿胀得像个馒头,钻心的疼痛使我翻来覆去无法人眠。黑暗中,只见母亲划着了火柴,点着煤油灯轻轻地来到了我的床前。母亲掀起我的被子,用那双粗糙的手轻轻抚摸着我肿胀的脚,并柔声地问我;“孩子,很疼吗?别害怕,妈来给你揉一揉。”我不忍心让母亲为我受累为我分担痛苦,于是撒谎说:“妈,我不疼的,您去睡吧,不用陪我的。”母亲爱怜地看了我一眼,仍然不放心地坐着不肯离开。在母亲轻轻的抚摸下,朦朦,胧胧中,我慢慢地睡着了,一会儿便进人了甜美的梦乡。

半夜里,我再一次被剧烈的疼痛弄醒了,为了不把母亲吵醒,我尽量地忍受着不让自己发出声来。然而,还是被细心的母亲发现了。母亲又一次地来到了我的床前,我看见,母亲此时削瘦的脸上正满含着忧虑不安和焦急。

当母亲再一次地掀开被子,看到我溃烂的肿块里竟然充斥着一包一包的黄色胺液时,母亲惊愕得流泪了。但很快的,母亲便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根银针和一大团药棉,她把银针放在火上烧过消毒之后,再小心地扎进脓包处,刺破了,

然后用药棉吸走那些有毒的脓液。每揩一下,母亲都要紧张地问我一声疼不疼,

之后便喃喃地自责起来:“真是造孽呀,孩子,都怪妈妈没照顾好你,看把你弄成这个样子,我可怜的儿……”说着,大串的泪水就落了下来,掉在我的脚上,滚烫的,直暖到我的心里。

母亲,这怎能怪您呢?为了这个家,为了把我们兄妹几个抚养大,你已经够操劳辛苦的了。母亲白天要去茶场上班,下班回来,又得忙着去自家菜园里劳作。挖土,种菜,浇水,施肥,哪一样都得母亲辛勤劳作。母亲种的菜总是又多又好,以至于多得我们都吃不完,于是母亲就挑到集市上去卖,把卖菜的严%所得的钱用来换些肉吃。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任劳任怨的人,在我们眼里,母亲是个勤俭持家、贤惠能干的好妈妈;在茶场工人们的眼里,母亲是个优秀的好员工,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楷模好典范。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母亲总是被场里评选为“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在镇里的模范之家评选中,我们家连续几年被镇里评为“五好家庭”。

母亲,我要对你说,您赋予我们的爱是最真挚、最无私、最崇高、最伟大、最无微不至的。作为儿女的我们,如今却不能不用心去爱、用行动去报答你的恩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怎样的憾事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母亲,但愿你在地下安息!

灵魂深忆

突然间,我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母亲,比我的童年时代更需要。

在这烈火中的7月,在我身心疲惫的时候,我用绵软的手捏着笔,写我需要一个母亲。母亲执扇的手在夏夜的星空下,为我驱赶蚊蝇,为我送来淸凉。三十多年了,这情这景时时刻刻诱惑着我,让我寻找母亲。

你走的时候太早,还不到57岁。你的身躯依然丰满,头发也只是花白。满脸的笑,告诉人们你的一团和气。你没有让我看到你的老年,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老太太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体,什么样的脾气。女人的一生在我眼里只长到57岁,再没了以后。

于是无数个夜里,我烦躁的心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就想一个女人57岁前的生命。就想我自己已活过了40年,那么还有17年的光阴,那么在这17年里我还要做的是什么。我把自己余下的这17年精打细算计划好,然后在无数个暗夜里,用眼角的两滴泪水告诉母亲。但每次,你都缄默不语。我知道,如果我活:到了58岁,那么就活过了你。那么我至少知道了一个女人57岁以后的风景,那么我就比你多幸福一年,或者多痛苦一年。因为未来是不可知的。

在这流火的7月,我知道我需要母亲的理由,一个最最直接的理由,那就是我真的累了,身心疲惫了。如同一只蠓虫在尘世间懵懂地孑孓独行中一头撞在了蛛蛛网上,就那么弹腾了几下,最终仍然被阡陌的网线套牢了。

中午一个多小时的午睡,我竟然做了个恶梦。我再次看到了乡下哭丧的场面。那披麻戴孝的嘈杂,那死了亲人的号啕,那生命结束的无奈,还有那些老人对死亡的淡漠。我在死亡的心悸中醒来,心脏开始感到不舒服。在我竭力从梦魇中清醒的时候,倏然间想起了母亲,——滴泪水从右眼角滑落。

下午3点,我顶着烈日骑车上班。眼前掠过的却是童年的风洞。

正是暑假的时候,就像前些天我对儿子讲过的那样,我在车轮碾过日头白热化的影子时叙述到了那个风洞——自然风聚集的过道。实际上那是一个很普通的过道而已,但这些年新筑的楼房早已不存在这种过道了。它是用来连接院子与院子的甬道,屋子一样盖着青瓦,当然青瓦上有一蔟一蔟参差的瓦松。通道敞开着前后两个大大的门口,没有门。风从前边的院子里汇合,然后蜂拥而至挤进过道之中,形成自然风力。那自然风吹过我们肌肤的时候,感觉是极柔极爽的。

这样的时刻,我们正躺在一张草席上乘凉。草席下是潮湿的土地,阴凉阴凉的,但却不伤人。我常和伙伴们一口气从正午睡到黄昏,睡得舒心惬意,睡得不用大人喊自己睁开朦胧的双眼。过道的风和泥土就那样滋润着我们小小的身体,安然度过夏天。

现在是早已不见室内的土地了,害得我给儿子讲述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例子。他是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不铺地毯或者地板砖的屋子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他也闻不到那种潮湿的土腥味儿,特别是那种在太阳下暴晒了一天极端干燥的土地上泼上水,用扫帚清扫之后,那种干净的土地的质感和淡淡清香的土腥味儿是什么样子,于他的视觉和嗅觉是找寻不到丁点的影子的。在乡下仍然会有许多这种感觉的孩子,可我的儿子是地道的城市人,从出生到现在是绝对无法体会得到这种绝妙无比的关于土地的感觉的。

我不知道我儿子是怎样领会我关于过道的描述,我只知道我在这流火的7月的午后,在自行车上为自己叙述30年前的过道。我让我的童年渐次清晰,让母亲黄昏时的微笑渐次苏醒。

我乞求来一次生命的轮回。让时光倒流,让我重新睡在那许多个暑假的午后,睡在那阴凉充满惬意和美梦的过道里。而不是睡在空调间里,将我类风湿的躯体裹在一床夏凉被里,做一段恶梦,然后披着烈日去上班去挣钱养家糊口去苟且偷生。

有母亲在身边的时候,我从来不做恶梦,我可以一直睡在懒觉里抵达凉爽的黄昏。

我不知道母亲是从什么时候知道我心脏不好的。

大约是在我七八岁吧,你和一位医生的对话让我记忆犹新。那医生说,你;来听听,你女儿的心脏远远不如你小儿子的心脏。他指的是我弟弟,弟弟身体素质一向不错,而我则是从出生就多灾多难岌岌可危地生存着。

也可能从那时起,你就对我又多了一份关照。你知道了我心脏不太健康,

你开始小心呵护着我。

如今,我的心脏终于是不堪重负了。它在正常跳动了40年后,开始急剧衰老。它甚至于想弃我而去,过一种轻松愉悦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我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如同我无法接受40岁一样。无论是黎明还是暗夜,

潜意识里一直固执地认为自己还年轻,40还是遥遥无期的年龄。我甚至于无法想像,我在57岁的时候会粹然像你一样死去,间或我活过了你,而要在某个黄昏彻倭着背,咳嗽着,颤巍巍地将拐杖捣过光滑的地板;我将没有头发没有胸8脯没有牙齿,没有视觉没有听觉没有嗅觉,甚至没有味觉。

恐慌,无比的恐慌。

心悸,胸闷,气喘吁吁。

也许,我不会活过你吧,母亲。我安慰着自己。毕竟,你没有教会我老年,你自己都不知道年老的滋味,又怎么去教导我呢?

没有你的引导,我的老年将是未知的。

在衰老这个缓慢的过程中,老人这个概念在我眼里永远是57岁。我知道,这是一种定格,就如同母亲温暖的笑靥爽朗的笑声一样定格在了我的大脑深层。

有时,我曾构想另一种结果。那就是如果您还活着,我的中年将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至少,我不用为痴呆的父亲牵肠挂肚,不用为无知的弟弟生活担忧。

那样的话,我的心脏绝对不会在40岁就开始出现运行故障。我的唇就不会赞如此苍白,双腿就不会如此绵软。

可你走了,母亲。我的健康也跟随着你去了那个陌生的地方。我是否要找曝到你,才能找回我的健康?

在我亦步亦趋走向老年的时候,我的外貌愈加像母亲了,甚至于连同说话的语气,爽朗的笑声,简直成了你的翻版。

40岁,我开始注意镜子里的自己。说也奇怪,年轻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注意过镜子。也许,那时镜子里的自己是光芒四射的,是具有年轻的资本的,根本11;不需要对镜顾影自怜,照不照镜子都无关紧要,镜里镜外都是一样的自信,一样拥有清澈的眸子和稚嫩的肌肤。

然而,40岁我开始仔细地照镜子了。困惑和无奈也就开始从镜子里溢出来,最初还只是雾气,久而久之,则凝成了水滴。

镜子里有一张不太宽阔的额头。这绝对像你,母亲。我相信遗传。父亲没把他宽阔的额头给我,偏偏你却给了我窄窄的眉头。为此,我这一生惟一一个看相的先生曾经预言,我的才智只能是中等,我的寿命不会太长。我相信。尽管我知道这是宿命是唯心的,但我却相信。因为你,母亲,你就是我一生的影子,我的将来。甚至,我连你的57岁都可能无法抵达。

同类推荐
  • 气场人脉掌控术

    气场人脉掌控术

    本书通过对众多人际关系中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气场掌控技巧和秘诀。在本书中,我们将看到亚伯拉罕·林肯如何获得民心,又是如何把敌对者变成最忠诚的支持者;比尔·盖茨是怎样在人脉资源尚不算丰富的事业起步阶段签到了跟IBM的第一份合约;沃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为何难以复制,他又如何利用人脉反败为胜。诸多经典案例说明,那些杰出的成功者们往往善于运用强大的气场来充分发挥人脉的作用,并最终获得一种走向成功的神奇力量。
  • 修身·齐家·治企

    修身·齐家·治企

    学习本书的体会:钱是永远赚不尽的,只有工作进展才能让你有满足感!不希望去改变别人,只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用德去经营企业,不要透支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商业天规:和气生财。商人要懂政治,不去玩政治。
  •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之所以将女人造得曲线玲珑、娇柔细嫩、兰心慧质、妖媚风情,是来自于上帝造人时突发的灵感。毫无疑问,女人是上帝的得意之作。女人是尤物,必须要有人来呵护和宠爱,因此,男人的使命自然就是服务于女人。宠爱她、爱护她,让她快乐幸福成了每个男人的天职。上帝这样的定位,自然让男人既羡慕又嫉妒得发狂,但女人就是如此,既然上帝刻意如此安排,为什么我们要违抗上帝的旨意,不去享受人生,不去享受男人的服务?所以,作为女人,如果不骄傲就是拂逆上帝的旨意!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就要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家庭中的女皇。假使稍显霸道也无妨,因为上帝都会为我们的行为让路。
  • 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从女孩的性格、气质、品位、社交、心理、才智、处世、财商、爱情、婚姻、职场等角度,全方位地讲述现代女孩获取成功的必备要素。希望本书能让所有女孩有机会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修炼出一个美丽的自己!也希望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丝美丽的灵感,一份成功的自信,一把安身的钥匙,一道立命的光环!
  • 菩提树下的礼物

    菩提树下的礼物

    本书分别从心态好活得好、简单是幸福的主旋律、轻松的过,快乐的活、把健康留住、别跟自己过不去、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怎能缺少喜好、仁爱是传递幸福的基石、低调一点幸福一些、因为知足,所以幸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热门推荐
  • 变身德鲁伊

    变身德鲁伊

    一次抉择,他成为了德鲁伊。一个转身,他成为了自然最伟大的骄子
  • 血薇之瑰复仇约定

    血薇之瑰复仇约定

    当他第一次见到她时就向她表白,她同意了。第二次见到他时,他怀里搂着另外一个女孩。他提议说分手,她同意了,她说说祝你们幸福。当他第二次见到她时,看到她无忧无虑的散步。他生气了,笑着将她抱在怀里,吻着她。她生气地将他推开,说:“你是谁?!”
  • 我的虚拟不现实

    我的虚拟不现实

    由于物质文明发展到达瓶颈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形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出现了第六种全新的形态——虚拟化社会。虚拟化社会的出现,也就意味着人类们已经彻底【宅化】,甚至有的人把自己冷藏起来,只维持脑部的活动。少年苏一,由于疾病无法使用虚拟网络,是被虚拟社会彻底边缘化的人物。心灰意冷的他向神灵许下了【虚拟世界去死】的愿望,而神灵也似乎给了他某些回应……
  • 蝶双飞

    蝶双飞

    蝶双飞。好一个蝶双飞!名字再好又有什么用?还不是被推下山崖,香消玉殒。呵,上天垂怜,自己竟然被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给救了。“什么?!让我当杀手?!”蝶双飞惊讶中。好吧,杀手什么的将就当吧。可是怎么还要上青楼!天啊!还不如摔死啊......---------------------------(PS:如果各位觉得不好看可以不看。评论区提意见。但是不能爆粗口,剩下的照单全收。)
  • 左道冥王

    左道冥王

    魔法大陆的学徒穆风,因为无意中找到了神秘秘籍而被迫害,不得已自毁肉体。本以为形神俱灭,却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修行世界,所悲剧的是,他并非重生,而是以最低劣的鬼魂状态所存在。而在这个修行世界,穆风借助秘籍,竟然开辟出了另外一条修行之路。左道旁门,亦可成丹。
  • 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能缺乏教育学阐释的弊病,也克服了教学论专家所编读物可能选文与解读不当的弊病。编撰的目的是:选择课本之外的、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教育学的加工,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每本书都以“忧患意识”、“生命礼赞”、“大自然:温情澎湃的歌”之类的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辉的语句把几十篇佳作组织成若干单元。单元内部由以下板块构成:单元人文内容概述、作家作品简介、作品、解读、话题、相关资料索引。这套丛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观念,有助于中学生积累人文知识、品味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感悟。这套丛书竭诚为中学生的成长加油!
  • 还我一个经典

    还我一个经典

    网络游戏的泛滥年代的一丝曙光。。。。
  • 王俊凯:爱你,不后悔

    王俊凯:爱你,不后悔

    “凯哥哥,爸爸妈妈说要去美国工作,下个星期就走,我们就要分开了。”女孩说。“没事,只要你还记得我,我们就不会分开!”男孩拉着女孩的手说。还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和可爱的小虎牙。“可是,我还是害怕……”女孩一脸担心的说。“我会一直保护你的!这样吧,我给你唱歌,每次妈妈给我唱我就不怕了!”“好,你唱吧。”“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男孩一边唱,一边把女孩揽入怀中,女孩露出了笑容,担心的表情也烟消云散。这个男孩叫王俊凯,女孩叫慕纤瞳。因为某些原因,迫使他们不得不分离。几年后,他们再次相遇,是如陌生人擦肩而过,还是……上帝爷爷将怎样设置她们的命运?敬请期待《王俊凯之薰衣草的爱恋》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 妖皇录之妖魔盛世

    妖皇录之妖魔盛世

    这是一个与华夏同名有很多相似,但却不是华夏的地方。千年前轩辕氏大败魔祖蚩尤之后,妖魔全部畏缩在了黑暗之中。主角本是热血的正道门派弟子,最后却因何堕落成妖?且看少年如何完成由人向妖的蜕变,最终成为一代妖皇!(本文的人名与其他东西与历史无关,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