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0800000006

第6章

英布谋反,刘邦亲自率兵征讨。他身在前方,每次萧何派人输送军粮到前方时,刘邦都要问:“萧相国在长安做什么?”使者回答,萧相国爱民如子,除办军需以外,无非是做些安抚、体恤百姓的事。刘邦听后,总是默不作声。来使回报萧何,萧何亦未识汉帝何意。一日,萧何偶尔问及门客,一门客说:“公不久要满门抄斩了。”萧何大骇,忙问其故。那门客接着说:“公位到百官之首,还有什么职位可以再封给你呢?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护您,您还再想尽方法为民办事,以此安抚百姓。现在皇上所以几次问您的起居动向,就是害怕您借助关中的民望有什么不轨行动啊!试想,一旦您乘虚号召,闭关自守,岂非将皇上置于进不能战,退无可归的境地?如今您何不贱价强买民间田宅,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这样皇上一看您也不得民心了,才会对您放心。”

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门客说:“您真是对别人明白,对自己糊涂啊!”为了释去主上的疑忌,保全自己,萧何不得已违心地做些侵夺民间财物的坏事来自污名节。不久,萧何的所作所为就被人密报给了刘邦。

果然,刘邦听后,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并不查问。当刘邦从前线凯旋归来时,百姓拦路上书,控告萧相国强夺、贱买民间田宅,价值数千万。刘邦回到长安后,萧何去见他时,刘邦笑着把百姓的上书交给萧何,意味深长地说:“你身为相国,竟然也和百姓争利!你就是这样“利民”啊?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去吧!”

刘邦表面上让萧何向百姓认错,补偿田价,可内心里却暗自高兴,对萧何的怀疑也逐渐消失。

生存之道

有的人在得势后咋咋呼呼,讲排场,摆架子,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殊不知,这样招摇必然会引发灾祸。在得势后,更应该小心谨慎,居安思危。必要时降低自己的德行,以避免别人的猜忌,才是明智之举。

生存之道16

功成则身退,以免招致祸患

清朝的年羹尧,早期仕途一路顺畅,1700年考中进士,入朝做官,升迁很快。不到十年就已成为重要的地方大员——四川省长官。这个时期是清朝西北边疆多战事的时期。当时康熙重用年羹尧,就是希望他能平定四川接近的西藏、青海等地叛乱。年羹尧也没有让康熙失望。然而,飞黄腾达仅仅两年,就迅速走上了受贬黜直至被处死的道路。究其原因,是年羹尧恃功自傲,侵犯了皇权。

年羹尧在任抚远大将军期间,权揽得太多,手伸得过长。他倚仗自己的权势,平时起居行动竟仿效皇帝:出门用黄土垫道,官员净街,关闭街巷铺面;行辕公馆彩画四爪龙,鼓乐手穿缎蟒袍;蒙古各部王公与年会面时,均要下跪行礼,甚至驸马阿宣、总督李维均、巡抚范时捷也不例外。与此同时,年羹尧在暗中悄悄地扩大自己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他身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本已拥有重兵,但仍要私贮锁子甲、铅子等军需禁品;在经济上他的手伸得更长,千方百计聚敛财富:敲诈勒索地方官员,私营国家垄断的盐茶,侵吞官税、工俸、脚银,冒销军需等等。在短短的三年间,年羹尧通过这些手段,搜刮到的钱财高达数百万两。他已经忘乎所以了。

康熙感到,年羹尧这些活动,与自己正进行的整顿吏治、巩固皇权的做法是大相径庭的。年羹尧实际上已成为皇权潜在的威胁,必须立即制止。最后,年羹尧为自己的骄纵付出了代价。康熙念年羹尧之功,不忍加以极刑,故把他交给步军统领阿齐图,令其自裁了。

一人成就了功业就应及时抽身引退,这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一个人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引退,或应当引退而不退,灾害就会降临。

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孙武为吴国的兴旺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伐楚的战争中,更是功高盖世。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君臣,论功行赏,封官晋爵。阖闾征求众臣意见,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认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推举,正合吴王心愿,所有受赏的将臣中,孙武是赏赐最丰厚的。

然而,出乎吴王阖闾的预料,孙武对于吴王给自己的封赏坚绝不受,而后又提出辞呈要告老还乡,解甲归田。对此,众人都大惑不解。

功成名就,厚禄高官,不但能够耀祖光宗,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是许多人的毕生追求,孙武却将这些看得十分淡漠。那么,孙武所追求的是什么呢?在给吴王阖闾的辞呈中,他说道:“臣本是乡野之人,承蒙大王厚爱,深感荣幸。吴国的强盛,征战的业绩,我只是尽了一点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高官厚禄,实在不敢领受,这些战功、政绩和取得,都是大王的功德!如今,我年事已高,要做的事情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继续留在大王身边,恐怕误了大事。请求大王恩准,让我回归田园,过清静平淡的生活。”

经过十几年的朝夕相处,孙武的为人和不贪功不争名的高贵品质,使阖闾十分敬佩。现在,江山坐定,万象升平,阖闾实在不愿孙武此时离开,于是,派伍子胥前去劝说挽留。怎奈孙武去意坚决,任凭伍子胥劝言说尽,终不能使孙武回心转意。孙武说:“你知道我对功名官禄看得很淡,当初是您的诚意和友情感动了我,才来协助大王成就业绩,如今,这些都已经实现了,我又年老体衰,请替我在大王面前请罪,我将永远记住你的恩情。”

一代英豪,能够在功成名就后,不为官禄所动心,真是难能可贵。孙武除了对功名毫无追求外,还有其他原因。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看清了黑暗之处,政治斗争的阴险狡诈,血腥暴虐,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为了权欲,采用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手段的残忍,心肠的狠毒,更是骇人听闻;军事战急的大肆屠杀,连年战乱给天下人百姓造成的灾难,这些无不使孙武思之难寐,想之痛心。所以,他选择了功成身退。

范蠡追随勾践20多年,军国大计多出其手,为灭吴复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官封上将军。作为一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和对人生社会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思想家,任借他多年从政的经验,深深懂和功高震主的道理。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勾践取天下之时不惜群臣性命,而今天下已定,他就再了不想将功劳归于臣下了。常言道:“大名之下,难以久安。”范蠡明白自己名声在显赫,不可在越国久留,何况他也深知勾践的为人是可以共患难,而难以同安乐,于是毅然决定急流勇退。他给勾践写了一封辞职信,信中说:“我听说主上心忧,臣子就该劳累分忧;主上受侮辱,臣子就该死难。从前,君主在会稽受侮辱,我之所以没有死,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已报仇雪耻,我请求追究使君王受会稽之辱的罪过。”

越王对范蠡恋恋不舍,他流着泪说:“你一走,叫我倚重谁?你若留下,我将与你共分越国;否则,你将身败名裂,妻子被戮。”

范蠡对宦海沉浮,洞若观火。他一语双关地说:“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他不辞而别,驾一叶扁舟,入三江,泛五湖,人们不知其所住。果不出所他所料,在他走后,越王封他妻子百里之地,铸了他的金像置之案右,以拟他仍同自己在朝议政。人走了,留下的只是一尊金像,可以崇拜,借此沽名钓誉。但对还留在朝中的功臣,勾践则是另一种态度了。

范蠡泛舟江湖,跳出了是非之地,秘密来到齐国。此时,他想到了有知遇之恩,且风雨同舟20余年的文种。他给文种作书一封,写道:“凡物盛极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超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眼狼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接到范蠡的信,恍然大悟,便自称有病不再上朝理政,但为时已晚。不久,就有人诬告文种企图谋反,尽管文种反复解释,也无济于事。勾践赐文种一剑,说:“先生教我伐吴攻术,我仅用其三就将吴国灭掉,还有四条深藏先生胸中,请去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再看所赐之剑,乃是吴当年命伍子胥自裁之剑,这真是历史的莫大嘲弄。文种一腔孤愤,仰天长叹:“我始为楚国南阳之卒,终为越王之囚,后世忠臣,一定要以我为借鉴!”引剑自刎而亡。

范蠡和文种对待官禄的态度不同,自然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生存之道

许多人在功成名就时,就开始夸耀自己的努力及运气,甚至变得自大而骄横。须知,这样很容易为自己招致祸患的。功成而不倨傲,才是这时应有的姿态。在特殊的情况下,功成身退才是明智之举。

生存之道17

借尸还魂,东山再起

相传八仙中有一位铁拐李,他本名叫李玄,是一个翩翩少年,因醉心为仙,于是就拜太上老君为师,学得了一套长生不老术。有一天,他嘱咐徒弟说:“我的魂魄要离开躯壳,跟随师父魂游太虚去,你好好守住,不要离开半步,守到第七天,如果到那个时候我的魂还未返的话,那是我已成仙去了,才可将肉体焚化!”说完就静坐神游而去。

徒弟守着他的尸体,加意防护,生怕有一点闪失。可是到了第六天,忽然徒弟的家人匆匆到来,促他回家,说他的母亲病得很重,危在旦夕,一定要他赶回家,见母亲最后一面。徒弟听后,大哭起来,说:“母亲危急,师魂未还,如我回去,谁守师尸;不回家,母难瞑目。”来的人就劝他说,师徒之义怎及母子之情?况且人已经死了六天,脏腑都会腐烂,哪里还有还魂的道理?徒弟一听也有道理,于是大家一起,把李玄的尸骸焚化了。

第七天,李玄的魂归来了,但是却没有尸首可投,变成了一个无主孤魂,日夜到处游荡。忽然看见路边有一具乞丐的尸体,他猛然想起太上老君临别时说过的话:“辟谷不辞谷,车劝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便长叹一声:“罢了,既然劫数难逃,大限已定,也不能相强了。慌不择路,魂正无依,不如将错就错吧。”于是就附乞丐尸而起,变成了一蓬头垢面,露肚跛脚,要靠拐杖走路的人。

这就是“借尸还魂”的由来。借尸实际上就是造假。在面临困境的时候,有很多人就是通过这一招来使自己东山再起的。

自从刘邦称帝之后,就先后用计谋诛杀了功臣英布、彭越、陈辅等异姓王,并且把自己的儿子分封为王,在他临危时还召集列侯群臣于病榻前宣誓:“此后非姓刘的不得封王,非有功的不得封侯,如违此约,天下共击之。”

然后,等到刘邦驾崩之后,大权却落到了皇后吕雉的手中。吕后一旦大权在握,就想把刘邦的遗臣以及各刘姓王杀尽,把刘家天下变为吕家天下。于是,诸王逐渐被她杀害,没有遭毒手的也都被削了兵权。

齐王刘泽眼见着各个兄弟都纷纷被吕后迫害,禁不住在院子里仰面大哭起来。忽然背后有人说:“大王!有什么事让你这般悲伤?”

刘泽回头一看,原来是田子春,便对他说:“为什么不伤心?我虽被封王,却一点权力也没有。先前父王给我的二十万兵,现在又被吕后追了回去。”

田子春马上向刘泽表示,自己有办法去长安把兵权讨回来,并向刘泽要了一笔活动费和黑白两匹良马。就这样田子春带上了七岁大的儿子奉郎一齐上路,到了长安之后,他们在旅店住下。他打听到吕后最信得过的心腹是张石庆,便在他身上打主意。

田子春知道张石庆每天上朝的时候必定会经过这家旅店门前,于是,就故意把白马拴在店门口。张石庆见了之后,对这匹良马赞不绝口。到了第二天早晨,田子春又将黑马拴出来,张石庆看见后,更加欣羡不已。经过打听之后才知道这里有个卖马的住客。

田子春又在暗里跟踪,见衙门前有所大宅,门上写着:“此房出租。”通过打探,了解到这个大宅是张石庆的,便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上,上前问门公:“这房子要多少钱出租?”

那门公向他看一眼,反问道:“这是张大人的房子,不是什么人都能租的。你是什么人?”

“我是街上那个卖马的,你回报张大人就知道了。”

果然,田子春很快就被唤了进去,张石庆见了田子春就问:“你那两匹马卖不卖,要多少钱?”

田子春恭敬地对他说:“我那两匹马是一对良驹,特地从齐鲁赶来的,如果大人喜欢的话,哪敢说卖,送给大人便是了。反正我卖马的目的,不过是想卖点钱去求点事情做,光耀一下罢了!”

张石庆听说后,对他非常有好感,就问:“你贵姓!”

“敝姓田。”

“那更好,恰好和敝眷同姓。既然你要做官,就索性做我的小舅子吧,好不好?”

田子春巴不得这样,马上拱手拜见姐夫,再叫儿子过来叩见姑丈姑母。然后,便搬入衙门居住,和张石庆俨然成了一家人。

田子春是一个善于逢迎的人,每天都和张石庆高谈阔论,很是得“姐夫”欢喜。有一天,在闲谈之间,张石庆谈起吕后的事,田子春乘机说:“如果姐夫能向太后奏请封吕氏三人为王的话,她一定很喜欢,将来姐夫可升做上大夫呢!”

第二天入朝,张石庆奏请封三吕为王,太后果然大喜,除分别封吕起、吕禄、吕平为王外,又封张石庆为丞相,并赏赐了很多帛金。

张石庆喜不自胜地回来,告诉了田子春。田子春马上假装非常后悔,说:“我真该死,不应酒后胡言,坏了太后的大事。您想,刘氏还有三个王在外,如此一来,自然不喜欢啦,万一起疑心,造起反来,事情不是糟了吗?”

张石庆本来就是一个没有什么主意的人,听他这么一说,也跟着非常着急,连忙问:“那怎么好呢?”

“现在唯有想办法也给姓刘的一点好处,缓解一下。”接着,田子春说出了办法。

当晚,张石庆入宫见太后,奏说:“外间已传开了,说关外三王刘泽、刘号、刘长,知封三吕为王,心中不服,想造反了。”

太后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制止他们呢?”

“可不可以这样?”张石庆说,“将三王中的有官者赐赏,无官者付给兵权,他们有了甜头就不会造反了!”

太后认为张石庆说的非常有道理,立即叫陈平入宫,商议这件事。陈平在表面上对吕后非常忠心,但是实际上他却一直在盘算着如何铲除吕氏,心想一定是齐鲁那边有人打进来要替刘泽夺取兵权了,心里非常高兴。

当太后问他,刘氏三王中谁没有兵权的时候,陈平答:“只有山东刘泽久在赋闲,无职无兵权。”

“好,叫刘泽入朝。”太后当即就派了使者到齐鲁,告诉刘泽,刘泽大喜,即刻启程上长安。太后便把兵印给张石庆转交与刘泽,给了他二十万军马。

第二天一大早,刘泽往兵部交割兵马,率领二十万大军驻扎郊外。田子春看到事情已经成功,天还没有亮就和儿子奉郎骑着带来的两匹黑白马,借口去打猎,带领着五十个随从赶到刘泽营中,随后拔寨启程回山东去了。

没有过多久,刘泽就凭借着这二十万军马在山东造反了。

由于吕后被假话所蒙蔽,从而中了田子春的“借尸还魂”的计谋,这才为刘氏家族东山再起创造了条件。

生存之道

在很多困境中,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没有想到办法。面对不利的情况,可以先设计迷惑对方,让对方放弃警惕,这样不但自己能脱险,还能伺机东山再起。

生存之道18

韬光养晦,伺机而动

同类推荐
  • 随机应变的口才术

    随机应变的口才术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这样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把口才、原子弹和金钱并称为新时代的三大武器。的确,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检验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以及这种能力能否发挥出来,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取决于他是否具备极佳的口才。
  •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讲述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洒脱大方、温文尔雅的女人,会给人以阳光灿然之美;雍容大度、通情达理、内心安然、淡泊名利的女人。会给人以成熟大气之美;明理豁达、宽宏大量、先人后己、乐于助人的女人,会给人以安详、善良之美。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女人,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踏踏实实、全心全意地经营自己的人生吧!走好每一步,不让自己的心灵在计较中千涸,你的人生就会每天充满阳光!一起来翻阅《聪明的女人不生气》吧!
  • 如何突破人生困局

    如何突破人生困局

    本书包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容易步入困局的十种人、思路决定你的出路、冲破职场桎梏、化解内外的困惑等。
  • 好故事大全集

    好故事大全集

    《好故事大全集(套装上下册)》精选了一千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既有让我们拥有力量之源泉和精神驿站的亲情情感故事,也有让*生活弥漫幸福气息的爱情婚姻爱情,还有身边或熟悉或陌生的人们带给*点滴感每则故事后我们都总结出了精辟的人生哲理,让人们明白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健康的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请打开这《好故事大全集(套装上下册)》吧,相信你会得到及时的指点、细心的呵护 温暖的心走进这个故事的世界,涓涓细流般的感动便会轻轻滑过*心房,帮我们洗涤心灵的尘埃,*人生将从此不同凡响。
  • 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

    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

    在这全新的时代里,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在经受严酷的考验。《中国人心理问题诊断:心灵修炼篇》题材,主要源自我在日常心理治疗门诊中目睹各种各样的中国人在个性发展、生存价值定位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迷惘和痛苦。我希望能以手记的形式呈现当事者最为真实的人性的一面,并在其中贯穿我对人性阴影和罪性的思考,对每一颗生病的心灵的医治和引导。
热门推荐
  • 落月天下

    落月天下

    一场魔法与搞笑的旅行开始了,运气好到逆天的女主。。。。。。。。。。
  • 九尾逆世

    九尾逆世

    林连在罗魂大陆只是想过上单纯的日子,每日吃喝拉撒玩。可是,七年后的林家唤魂台将林连梦幻的泡影戳破,重新把林连推回了现实。林连发现这个世界比那个世界更加险恶、狡诈、诡计多端。一段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历程,就此解开了序幕。
  • 悟空志

    悟空志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冥须悟空。
  • 锦殇

    锦殇

    那年破旧的茅屋里,沐子悉带着锦瑟离开了那里。那年,是锦瑟一生最黑暗的时候,锦瑟丢了家,弃了亲,失落在遗憾的边缘。子悉的到来是锦瑟生命中的一道光,是她把握生命的光;四年的悉心教导,子悉将心遗落在一名名叫锦瑟的女子,可惜锦瑟的心里背负着太多,她的世界里仇恨太多,血腥太多,心开始迷茫。这时候子悉开始遗憾,是否当初的决定是错误的?那年,子悉亲手将她送给卖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不是因为不爱,只是不想她遗憾,她的心不在自己的身上。如果有一天,你累了,倦了,你还会回到这里吗?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 逍遥小神医

    逍遥小神医

    老村长新娶的俏媳妇半夜敲响村医赵铁柱的门,说今天村长不在家,去给她看那到底得了啥病!
  • 步步诱婚:总裁盛宠小娇妻

    步步诱婚:总裁盛宠小娇妻

    他是高高在上的龙氏继承人,她是坠入尘埃的落魄千金。一场别有用心的车祸,把她推入了他的怀中。她拼命的想要逃,可他却大手一伸把她禁锢在怀中,“女人,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惹上了不该惹的人,从此以后安洛璃过上不敢想象的生活……
  • 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影视表演艺术:创作理论与实用教程

    本书以影视表演创作理论、影视表演教学研究、影视表演实用教程为主要内容。将影视表演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实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规范的影视表演教学体系。本书用生动鲜活的教学个案稀释复杂的专业理论,还原表演课堂的原貌,通过具体的、可见的环节展现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 穿越火线:王者之路

    穿越火线:王者之路

    生化战争爆发,在保卫者跟潜伏者的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美丽山西

    美丽山西

    本书是大型科普系列丛书“美丽中国”的一种。以精准流畅的语言和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三大板块,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山西省的自然景观,介绍了山西省的经济成就以及文化古迹、民风民俗。同时还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对相关概念予以解释,以增强知识性内容的普及。
  • 唐朝将军当代妻

    唐朝将军当代妻

    意外被石头带到了唐朝!痛彻心扉后强令自己重新站起!独立坚强,聪慧非凡让她寻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谁料想,她竟又被带回现代,机会只剩一次,是回到爱人身边?还是陪着父母?她要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