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0300000014

第14章 紫砂壶中的茶禅文化意蕴探究

江南大学商学院 胡付照

紫砂壶,是为茶而生的。从北宋初创之大壶煮水、盛水之用,发展到明清时案头泡茶瀹茶之小壶,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华茶文化内涵丰富,其与儒释道密不可分,紫砂壶作为茶具中的一分子,其文化内涵丰厚,与佛教缘分甚深。

一、紫砂壶的诞生即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紫砂壶的制作是宜兴陶业兴盛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产物。制壶名手名家的出现,是宜兴代代陶瓷智慧薪火相传的结果。现存紫砂壶文化方面的第一本专著——明代周高起所撰《阳羡茗壶录》中记载了“富贵土”的传说。传说是一位“始陶异僧”指点了黄龙山上的“五色土”,宜兴土地上的人们以抟土制陶为业,过上了富庶的生活:“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曰:‘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曰:‘贵不要买,买富何如?’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及发之,果备五色,灿若披锦”。从始陶艺僧的传说,我们不难发现,紫砂壶的诞生,从原料的发现上就显示了与佛家的密切关系。

江南佛事兴盛,在有关紫砂陶的传说中,紫砂壶的传说更是与佛教密切相关。周高起《阳羡茗壶录》载:“金沙寺僧,逸其名,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兴陶缸瓮者处,搏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家穴烧成,人遂传用。”后,此书又载,儒士吴颐山居士读书于寺庙中,陪读书童供春窃仿老僧心匠,学得制壶之技艺,遂传天下。现代学界,对供春其人考证未有统一观点。但无论如何,紫砂与佛教渊源甚深,儒学之吴士与供春壶,似乎也印证着无茶不文人,茶与壶文化的密切关系。清《阳羡名陶录》的作者吴骞,不但把金沙寺僧列在紫砂“家溯篇”之首,还撰诗云:“金沙泉畔金沙寺,白足禅僧去不还。此日蜀冈千万穴,别传薪穴祀眉山。”

二、历代流传下来的壶式中以佛教题材呈多元化体现

从历史发展演变来看,紫砂壶艺之风格带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明代淳朴古雅简洁之美,清代华丽妍媚工巧之美;近代简练大方古典之美;现当代技艺综合创新之美。数百年来,紫砂艺人们以紫砂材质优良的可塑性及其烧成后特殊的肌理、色彩,创造了大量的紫砂壶及其雕塑、法器等佛教艺术之作,展现了紫砂陶的无穷魅力。尤其是紫砂壶的创造中,以佛教文化元素的多种主题,彰显了佛文化内涵,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紫砂壶作为茶禅文化的物质载体,受到了茶道与禅道的双重影响。最早将佛教元素引入紫砂壶造型的是明代万历年间李茂林制作的“僧帽壶”。“僧帽”是出家僧人所佩戴的帽子。其造型壶体呈扁圆状,壶身贴有八瓣莲花瓣,壶流短直,嵌盖,飞把,扁圆纽。其后,明代时大彬所制的“僧帽壶”,造型迥异。壶体呈为六方,壶流一侧高起,呈鸭嘴状,壶肩上立五朵莲瓣,呈帽冠状。嵌盖,壶纽为花蕾圆球形有五条筋纹与壶身呼应。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曾赞时大彬僧帽壶曰:“刻桑门之帽,则莲叶擎台”。李茂林与时大彬所造之僧帽壶壶式区别较大,其后,造壶名手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发展,创新,创造了多种式样的僧帽壶。

万历壬子年住持普陀珞珈山白华庵的释如曜收藏金石、书画、文玩、茶具。他不但爱壶、藏壶,还定制砂壶,撰壶铭。如,在赠给天然禅师的卧轮紫砂大壶上铭:“清人树,涤心泉、茶三昧、赵州禅。佛生日、丙申年、如曜铭、赠天然”。这则壶铭切茶切禅,与撰铭者、受赠者身份均符合。

清代溧阳县令陈曼生开一代文人壶之风气,“阿曼陀室”的紫砂创作群体,在紫砂造型、铭文方面,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文人与制壶名手联袂合作,给紫砂注入了文化活力。如,著名的曼生壶十八式中的唐井壶即是取材于溧阳零陵寺中的唐井之井栏造型。状若农家斗笠造型的箬笠壶,壶铭: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意思是,斗笠能够遮阴,防止太阳的暴晒,茶能够去烦涤暑,这究竟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菩萨没有说。此壶铭文既切壶又切茶(“茶去渴”),充满了禅机玄语。又如,“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曼生铭,杨彭年制大壶)。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其壶式多变,从自然山水、花木虫鱼、旁门工艺中均汲取创意,或简约规整,或诗词铭文,尤其是关乎佛教题材者,在器型变换中禅风佛意浓浓,壶式“以形写意”彰显禅茶精神。

近现代的紫砂壶设计与主题取材自佛教文化内容的更是多种。如摹古经典的僧帽壶(顾景舟、曹婉芬、葛陶中等),佛海容天壶(吕尧臣)、心经壶(程苗根)、释尊壶(鲍志强)、禅意系列如百衲、菩提(吕俊杰)等。另外,还有禅师与书画艺术家刻绘有多种禅画、禅语的紫砂壶等等。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精研佛学,德高望重。曾在1994年来宜兴问壶。赞有:“精思巧手,茶道文心”,“陶都建,北宋已知名,坡老归来曾买宅,陆羽于此著茶经,佳话说宜兴。”朴老的咏茶绝句现在更是被当今的制壶者铭刻于壶上:“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味。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紫砂壶是文化元素之载体,佛教文化题材运用之广泛,使人们在品茶之时,不仅能观壶有悟,还能在此尊宝壶之上启迪禅思妙悟,紫砂壶实在是修佛者必备之器。

以“本山之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紫砂壶因茶而生,茶在壶中能真实地展示茶性中最美的一面。以茶修行,品茶读壶,佛禅元素内涵的壶式及其铭文贯穿茶事活动的整个过程,饮罢茶汤,视线停留在壶上,那些禅语机锋令人顿悟。清茶与砂壶,乃清净人心,归于素朴平常的良药。

三、壶道精神:真、和、朴、容之圆融统一

紫砂壶以其裸胎质朴之态,素面素心的美学语言,展现其材质之美、造型之美、装饰之美的美学特征,以奥妙无穷的触觉、视觉之美引人思悟。紫砂壶肌理细腻,色泽澄净、圆润如玉,古拙素雅、简净耐品的美学意蕴禅意浓厚。一把壶上综合呈现了书法、篆刻、绘画、壶铭等精妙的装饰之美,令人生闲远之思。

一把壶,何以能成为坚守壶道的好壶?笔者认为,是制壶者坚守了“真、和、朴、容之圆融统一”的造壶精神。以此种精神入壶,方能于茶禅中相得益彰。真,以恭敬真诚之心造壶,选真材实料的紫砂矿土为料;和,以平和之气入壶,壶身、把、流嘴、的盖、壶足等壶之造型和谐美妙;朴,含蓄而内敛,肌理呈现质朴之态;容,盛茶储水、包容茶叶之精华、方便泡茶者取用。

作为紫砂壶艺术,通过紫砂陶土材料及其装饰物作为载体,以静态呈现,动态欣赏,是线条、块面、色彩、体量、空间的立体有机的统一造型艺术,表现四维时空。抽象地看,还是线条的变幻,从砂壶的造型线条上,我们不难读出中国书法线条运动的意蕴。

作为造物之道中的紫砂壶艺术之道,它讲究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通过紫砂工艺实现从矿土到佳器的过程中,紫砂壶以“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造型、独具特色的材质、手工技艺的表达、窑火的烧成、人们的使用养护、收藏陈设等彰显出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文化价值。

人们大多是通过饮茶活动引发了深入探索紫砂茶具的兴趣。一次茶事活动之后,在回味茶汤之余,自然会对茶桌上的茶具多作留意。而充满灵气的,富有艺术文化含量的茶具则一定会被人们欣赏、珍爱。那种既重泡茶功能,又重艺术审美的紫砂壶则一定是壶中佳品。

四、坚守壶道与弘扬禅茶精神

创始于北宋的紫砂陶壶,在明代正德年间器型趋小,用于泡茶。吴骞《阳羡名陶录》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宜兴七千年的制陶史、作为江南重要的产茶区,茶事兴盛,促成了紫砂壶与茶的密切缘分。明清文人雅士,吃茶谈禅,修禅悟佛,嗜茶者无不好壶。由此,而形成的择壶、爱壶、养壶之法能见于茶壶文献之中。

自2006年紫砂陶手工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具有传统手工技艺特色的紫砂壶更是被人们所钟爱。当代中国茶文化的快速发展,也促成了紫砂陶产业的加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紫砂壶界出现了一些不和谐之音,无论是茶人还是紫砂界人士,无不对那些不守壶道的从业者诟病。如,紫砂壶原料掺杂使假(尤其以添加了过量的化工原料的化工壶影响茶客健康为甚)、代工壶(请人代制,敲上自己的印章,大批量复制)、虚假宣传炒作、虚假职称、管理部门监管不力等。这些现象背离了紫砂壶道,背离了造物修身的艺人之德,令人遗憾。

然而,从整个紫砂产业来看,那些有着内心的操守,坚守壶道的艺人,仍然占据着主流。尤其是一些制壶艺人,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多元文化知识,已经不是旧时的工匠。他们有着良好的文化底蕴,他们给紫砂语言带来了清新之风。

人们饮茶不仅可以带来生理上的保健效用,还能助于心灵上的修持,甚至能达到禅修开悟之境。以茶修禅,即是“行走坐卧皆有禅”之实践,亦是通过外物修持化育内心的体验。禅宗强调明心见性,强调对本性真心的自悟。通过以操作茶壶泡茶之饮茶活动,本来这个茶事过程就是自成系统,亦能给茶禅实践者以自悟体验的感受。而饮茶观壶、悟壶,在茶事活动过程中又增进了质朴之土砂的感悟元素,对禅修大有助益。

禅,梵语作“禅那”,意为静虑、坐禅。禅是中国化的佛教,中华茶文化又是原生的中国器物文化,禅宗主张以坐禅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在生活的当下完成觉悟解脱。身心清净,无有烦恼,此心即佛。

陈晓认为,“所谓中国茶道,必从儒、释、道三教中求得,而且应当是三位一体,禅茶乃其一,尚有儒茶和道茶”。经过历代以茶修行的禅师的实践,净慧法师于2005年提出的“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同。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是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诚如净慧长老所言:“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大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禅的观照与感悟。”赵朴初老先生有言:“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涤器、泡茶、奉茶、饮茶、读壶、养壶,莫不是修行生活禅的机缘。“生活禅”即是把禅修生活化。“生活禅”的修行方式,其目的诚如净慧大德所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由此观之,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茶,清净茶;心,平常心。以平常心品清净茶,以清净茶养平常心。佛法存在于茶汤,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一杯茶总感受到禅意,将我们的身心安住于当下。”

紫砂茗壶造型多样,数量众多,而眼前在你手上的伴随着你的这尊紫砂壶,都是因缘众和的结果。我们要惜缘,惜壶。一把壶成之不易,是紫砂材料、造型、装饰技艺、窑火烧造的有机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统一;是制壶艺人造物之道的物态文化的表达。一把壶通过商贸物流,与你相识,相守,为你服务。爱壶惜壶而不痴迷,心要时时警觉:在以茶禅修行途中,以好恶心、分别心、占有心去追求茶与壶的精妙而陷入我执之境者,是迷失了生活禅的主旨,不能玩物丧志,舍本逐末,误入歧途。

五、结语

紫砂壶造型百态,色彩质感无法言状,壶道如同禅道之无相无形。以茶修禅,吃茶读壶,以茶择壶,以壶悟禅,明心见性。以壶为器,读壶如己,在用心吃茶过程中,无所住,无所得,无所有。空去茶器,无有分别。以清净心为器,日日习茶,养壶养心,且吃一壶茶。

同类推荐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伊斯兰文化史略

    伊斯兰文化史略

    本书从文学、教育、科技、宗教哲学等方面简明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各个时期穆斯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绝世修罗

    网游之绝世修罗

    第一次写,不吐槽!!!一位家道败落,而被迫流浪!却意外获得神秘功法!在游戏世界,纵横天下
  • 南子说

    南子说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江湖,永远不会平静,江湖,永远不会停止纷争。看我这江湖七怪传人之一的小白如何闯荡江湖,如何名扬天下。
  • 彼此,在彼岸等候

    彼此,在彼岸等候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红尘舞,舞世尘,前生里,今生后,予卿一锦繁华许,你一世欢颜;墨莲生,生浮梦,晨曦间,暗夜终,给君数度柔情,应汝三生之约。”最后一次命运的轮回。这一世,是她最后一世。这一世,她只是普通的凡人。彼岸花之梦,她的梦。
  • 异灵神

    异灵神

    狼人,吸血鬼,狮身人,狗头阿努比斯,这些都弱爆啦,你知道我是谁么,老子是烛龙!
  • 殇之祸水倾国

    殇之祸水倾国

    我本是个公主,却因上一辈的过错生活在牢笼里,终于,他来了,他承诺我总有一日会带我脱离牢笼,他愿做树干,努力汲取养分,让我这朵红梅娇艳绽放,我信他,等他。十年光阴,冗长的等待,终于他来了,他信守诺言,将我带出牢笼,但十年的离别改变了一切,他脱离了树干的颜色整日着绿衣,或许他早把当初的童言忘记了。可是,一切远没有那么简单,大概从我踏出牢笼的那一步起,我就已经进入了一张由谎言编织的网里,无论怎么挣脱也逃不开。直到那时我才明白,曾经的牢笼,原来是最安全的保护伞,好想回到那里,却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将自己囚禁在另一个牢笼里。我对梅独舞,暗自思忖,我们就像风与蒲公英,他带给我自由,同时又将我送入另一处牢狱。
  • 装修见闻录

    装修见闻录

    人生自古谁无死,可人生,难道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吗?纷繁复杂的社会已经给出的答案,不是。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的追求着属于他自己的那一份价值,那么,你追求的价值是什么?名利地位?金钱权力?情感爱情?理想梦想?……就让我们跟着设计师简单,去发现你所追求的价值吧,可好?
  • 半粒心

    半粒心

    龙凤大陆中的一对夫妻,在寻找红腥草时,意外的捡到了一个婴儿;而他们所捡到的婴儿却是龙族的残存者。以自己残魄而得以存活,活过来的他,在一步步追寻强大实力之后,知道了自己是龙族的一份子,但是却又悲微的发现大陆龙族所剩无几?重情重义的他,能否一步步的登上武学巅峰?一身不朽的血统,能否让他在天才之中站稳脚跟?灭杀的龙族,毁灭的麒麟,他又能否知道真相?
  • 占领银河

    占领银河

    我们能飞出银河吗?地球是那么的脆弱……银河也是那么的脆弱……我们“征服天空”星球战士每人都有翅膀,你们能有什么……我们“兵锋所向”星球的战士即便是在零下200度都能生存,而且200度高温我们也是不在话下,踏平银河是迟早的事……我们“绿衣天使”人人都能有起死回生的神奇血液,银河系实在是太弱了……
  • 书生万户侯

    书生万户侯

    大汉天下,历经千年风霜,坐拥万里山河,九州百郡、国泰民安。却架不住岁月长河的变迁,立朝百世,乱于一时。九州豪杰、世家皇族,乱世之中如何在忠义之间抉择。
  • 无上魂灵

    无上魂灵

    黑道二哥不幸被杀,魂灵不灭,借物重生,打造属于魂灵的世界,新的物种即将产生,我若重出,必定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