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在进餐馆吃饭的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服务员端来的饭菜与我们所点的不一样。这时,我们难免会有些不快,有些人还会跟服务员争论半天,当然这种争论没有什么不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对。只是若能平心静气地接受那份点错了的饭菜,说不定可以品尝到另外一种美味,发现另外一种乐趣。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没有最糟的,除非你把他想的很糟。你换一个角度,会发现另一番景象。
有一个孩子走到父亲的面前,向父亲报告幼儿园里的新闻,说他又学会了新东西,想在父亲面前显示显示。他打开抽屉,拿出一把还不该他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一个苹果,说:"爸爸,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我知道苹果里面是什么。"父亲说。
"来,还是让我切给你看看吧。"他说着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的凹处。而他,却把苹果平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伸到父亲的面前:"爸爸,看,里面有颗星星呢。"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
这个父亲不知一生吃过多少个苹果,总规规矩矩地按照正确的切法把苹果切成两半,却从来都没有这样拦腰切过。换了一种切法,结果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景象。
可见,一种思维、一种角度,只能得出一种结论,换种思维,换种角度,就能得出另外一种结论。当面临不愉快的事情的时候,不妨也试着换个角度去想,打开自己的心、张开自己的耳朵、睁大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另外的空间。
有一个故事,在很多励志文稿中都能看到,这从侧面也说明了这个故事具有它的独特性和启示性。说的是一位叫塞尔玛的女士随丈夫从军,让她没想到的是,部队居然驻扎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而且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都不通,况且当地的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高达华氏一百二十五度。更糟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
无奈中她只得写信给父母,希望回家。久盼的回信终于收到了,但拆开一看,使她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自己几句,也没有说叫她赶快回去。那封信里只是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也只是短短的几个字:
"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看到的是地上的泥土,另一个却看到的是天上的星星。"她开始非常失望,还有几分生气,为什么父母回的是这样的一封信?但尽管如此,这几行字还是引起了她的兴趣,因为那毕竟是远在故乡的父母对女儿的一份关切。她反复看,反复琢磨,终于有一天,一道闪光从她的脑海里掠过,这闪光仿佛把眼前的黑暗完全照亮了,她惊喜异常,每天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了开来。她终于
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她过去习惯性地低头看,结果只看到了泥土。但自己为什么不抬头看看?抬头看,就能看到天上的星星!而我们生活中一定不只是泥土,一定会有星星!自己为什么不抬头去寻找星星,去欣赏星星,去享受星光灿烂的美好世界呢?
她这么想,也开始这么做了。她开始主动和印第安人、墨西哥人交朋友,结果使她十分惊喜,因为她发现他们都十分好客、热情,慢慢地他们都成了她的朋友,还送给她许多珍贵的陶器和纺织品做礼物;她研究沙漠的仙人掌,一边研究,一边做笔记,没想到那仙人掌是那么的千姿百态,那样的使人沉醉着迷;她欣赏沙漠的日落日出,她感受沙漠的海市蜃楼。她发现生活一切都变了,现在的她仿佛每天都沐浴在春光之中,置身于欢笑之间,她享受着新生活给她带来的一切。
后来她回到了久违的家,根据自己这一段真实的内心历程写了一本书,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按佛家的话来说,这位塞尔玛女士最终用自己的正面心行替代了负面心行,赢得了解脱。心是最难控制的,但佛家也最关注心行。心就如同海航的指南针,心乱了,如同海航失去了方向,可能会触碉。不过遇到危机,转换一下心行,又可化危机为安稳。一切的变化都始于你站在了哪一边,哪一个角度、什么心行在起作用。换一种心行,就换了一种思维、一种行为,自然赢得不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