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8500000028

第28章 水晶宫

1843 年 12 月,阿尔伯特亲王偶然见到这位园艺师的作品。

亲 王 与 维 多 利 亚 女 王 访 问 德 文 郡 公 爵(Duke of Devonshire)的 德 比 郡(Derbyshire) 别 寓 ——今 天 著 名 的 查 茨 沃 斯 庄 园(Chatsworth House),一座富丽堂皇的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乡村庄园,在此可以纵览周围的公园与花园全景。

在查茨沃斯庄园,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深深着迷的景点是草根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查茨沃斯首席园艺师)所建的、创新性的钢铁玻璃温室。维多利亚女王将其描述为“所能想象的最好的东西”,而阿尔伯特亲王则称其“宏伟而又美丽”。38

阿尔伯特亲王忘不了约瑟夫·帕克斯顿伟大的钢铁玻璃建筑,在其他建筑项目都被认为造价太高之后,他要求时任国会部长的帕克斯顿建造一座工业玻璃和钢铁的殿堂,以展出各国的工业作品。结果,如比尔·布莱森(Bill Bryson)所描述的那样:“1850 年秋天,伦敦海德公园出现一座非比寻常的巨大的钢铁玻璃温室建筑,覆盖面积达 19 英亩;空间宏大,堪比四个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39帕克斯顿 1850 年在海德公园耗时五个月建成的水晶宫,据阿尔伯特亲王所言,“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40 比尔·布莱森称其为“本世纪最有气魄的标志性建筑”;41 艾瑞克·霍伯斯邦(Eric Hobsbawn)则称其为工业革命成果中的“辉煌纪念碑”。42该建筑与本杰明·伍德华德暗黑的牛津图书馆风格相反。它由293,655 片玻璃、超过 4500 吨铸铁以及 24 英里长的檐槽构成,因以讽刺闻名的杂志周刊《笨拙》称之为“水晶宫”而得名。

对其旨在消除工业化以前世界的保密性而言,阿尔伯特亲王为这一创新的活动,启用了透明玻璃宫殿式建筑。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保密以防外界窥视之说。

“早餐之后,我们带 5 个孩子去看水晶宫。当时它还尚未完成,但是现在已经确确实实成为我们英国人自豪的世界奇迹之一了……”维多利亚女王在 1850 年 2 月的日记中写道,“画廊已经竣工,自其顶部而下,光影效果极佳。阳光透过袖廊,掩映之间,仙女样貌呈现。纵使不计其宏伟外观,这栋建筑也是如此明亮,如此优美。许多展品已经抵达,看着它们,更让我体会到一种自豪和幸福。”43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如维多利亚女王那般热情或自豪地称赞帕克斯顿的钢铁玻璃建成的工业奇迹。至少,对科技进步持怀疑态度的哥特式建筑者们就不为所动。前拉斐尔派的圣徒、批评家约翰·拉斯金称水晶宫是“两个烟囱之间连着的黄瓜架”;而爱德华·伯恩·琼斯,这位绘画牛津辩论社墙壁的前拉斐尔派的艺术家,认为帕克斯顿的建筑设计“沉闷单调”。44然而,帕克斯顿的透明玻璃和钢铁主建的宫殿成为 1851 年“大展览”的象征,其社会意义却是阿尔伯特亲王试图通过技术与科学的全球庆典联合全人类。博览会展出了英国及全世界14,000 个参展者的 100,000 件展品。它是工业设计、机械工艺与蒸汽动力机的宝库,包括各种各样的机器:节省人力的机器、印刷机与蒸汽机、机械地球仪、摄影科学新发明的作品、潜水艇和工业印刷机的原型以及推人下床的机器等。讽刺的是,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的“差分机”——计算机的最初原型——(或许因其难以想象的外国人特性)45 却未能展出。

水晶宫展出的工程成果与“大展览”的社会工程成果相一致。历史学家本杰明·弗里德曼(Benjamin Friedman)解释说,“‘大展览’不仅仅是科学及其物质进步的庆典,更是观念的庆典,也是社会、文明与道德事件的庆典。”46 阿尔伯特亲王的宏伟目标——联合全人类并结束十九世纪的社会界限——在许多方面是成功的。尽管因为担心社会主义者起义而按私人活动的形式非公开举办开幕典礼,“大展览”仍然是十九世纪第一届开诚布公、广纳百川的盛会:英国工人阶级与贵族阶层同作为一国公民汇聚一堂。

正如迈克尔·利普曼(Michael Leapman)在《一先令的世界:1851 年大展览如何塑造一个民族》(利普曼生动描述博览会如何影响老百姓生活)一书中所述,阿尔伯特亲王的“大展览”确实有益于集体性英国身份的塑造。事实上,在帕克斯顿的建筑于 1854 年从海德公园搬到伦敦南郊希德纳姆(Sydenham)(今以水晶宫闻名)之后,它就常常被称为“人民的宫殿”,47 并且,在之后的三十年里吸引了六千万访客。48

之后许多时候,阿尔伯特亲王都将这场“大展览”视作对十九世纪工业技术实现全人类联合的成功佐证。但是,这位国际主义者王夫于 1861 年在其 42 岁的年华,告别了人世。而此时,他那对工业革命“伟大过渡”的宝贵乐观主义,正迈向破裂的边缘。事实表明,工业技术不是使全人类联合,而是在无休止的战火中促使我们分离为互不信任的社会阶层、部落和单民族国家。

同类推荐
  •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头版头条-中国创刊词

    我们读着他们的创刊词,好象在听斯人斯世的宣言,在这些宣言中,有是虽是公式化的、标语化的,但更多的是熔艺术与思想与一炉。其中既有豪放而又婉约的回声,好似聆听来自“秦淮河上的桨声”;有是令人回肠荡气,产生一种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残阳如血”之沉郁壮美的意境。与此同时,我们从中也可以发现每一个不同年代便有不同凡响的空谷足音,如果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那么本书所仰重的创刊词便是来自那种已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
  •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教育报刊市场化的困境与突围

    本书以湖北教育报刊社为例,研究了我国大陆教育报刊市场化的问题。并全面地梳理了教育报刊市场化经营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我国教育报刊市场化路线的发展历史。本选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热门推荐
  •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

    《林下玄谈:中国书画批评的角度与方法》作者所撰文章,在很大程度上都选择了比较特殊的叙述角度,甚至以异于时人的艺术批评方法进入批评文本。这些文章几乎都显现着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的智慧灵光,梁先生此著传导给笔者的文化智慧可以说是受益终生的。
  • 西游之天翻地覆

    西游之天翻地覆

    一只生来就注定被各方大能摆布的猴子,一朝幡然悔悟,死神却已经临近。他叫——孙悟空,当他踏血归来时,这世界会是怎样。
  • 玄魂之斗魄圣华

    玄魂之斗魄圣华

    原本处于繁华的大都市的柯炎突然穿越到几千年前的并不存在的斗魄时代中,没有任何能力的他,该如何应对?凌雷家族的大长老竟然断言柯炎是龙神天赐的万年难得一遇的人才?!本小说QQ群号:454134608。可以最快的看到本小说的更新,比别人更快一步!
  • 尸夜

    尸夜

    我和老齐因债主相逼,踏上了盗尸者不归之途,每当夜晚,我们蜷缩匍匐在九阴炼尸阵之下痛苦煎熬,终有一日我们重获自由,却猛然发现尸阵之后隐藏着惊天秘密……
  • 翁之境

    翁之境

    一个年过六十的游戏迷终于等到期待已久的游戏看一个老者如何在游戏中自处看一个老者如何在美女玩家前自持
  • 腹黑王妃痴情王

    腹黑王妃痴情王

    她,看似顺畅的人生却惟独缺少‘幸福’,穿越-是一个好的开始,还是痛苦的持续?是命中注定,还是痛苦轮回?他,一朝王爷,无心执政,潇洒自由,无妃无妾。遇到她,虚伪假面却全然卸下。是命中注定,还是短暂错遇?四季如春,却名为冰言。冰言国,言然相遇...
  • 美女上司的王牌高手

    美女上司的王牌高手

    他是杀手界一位武功超穷,胆识过人的杀手,然而,为了一个承诺和责任,来到了滚滚红尘,于是,都市的美好生活就此开启,各种美女不断的涌来,各种危机层出不穷,他在这里演绎出一片的惊天伟绩,成就了一番王者奇迹……
  • 民国疑案:梦断山月

    民国疑案:梦断山月

    她被绑架的当天,小城发生一起两人被杀的凶案。案情的关键是一把唐伯虎的折扇。真凶落网后,小城血案再起。他为父亲洗冤和解救女友的过程中,发现一连串凶杀案背后的惊人秘密。一条普通的项链让折扇案迷雾重重,生死恋人遭到警察和黑道的追杀。他和她最终结局如何?秘密的背后似乎还有更大的隐情……
  • 我真是好人

    我真是好人

    携苹果6神器重生于中学时代,不想称王称霸,只想把那些年没装过的B,没把过的妹,没使过的坏,没打过的架,没考过的全校第一……挨个尝试一遍。主角:“额,我确实没想过称王,但网文之王,流行音乐之王,古武之王……这一个个名号谁给我安的啊?快点儿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作者:“哥给你安的,咋了,有意见?”主角:“……”
  • 问出来的事

    问出来的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