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8500000036

第36章 隐私:网络的热销新上市商品

保护隐私的最有效解决方案在于市场和技术,而非对于法律的过度依赖。你应该还记得《纽约时报》记者纳塔莎·辛格的论述:大型石油公司、大型食品公司、大型石化公司……在这些烦扰我们小人物的大型企业中还应该加上大型数据公司。29但是,当我们对声望经济中的“大型数据公司”渐渐予以恰当关注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诸如费蒂克的 Reputation。com、Reppler。com、Personal Inc、Safety Web、Abine Inc、TRUSTe、IntelliProtect 以及 Allow 等数据企业遍地开花。《华尔街日报》将隐私称为“网络的热销新上市商品”,认为“随着互联网用户秘密跟踪的愈演愈烈直至普遍盛行,小型新创企业与技术巨头一样,都在使用一种新产品——隐私”30.

当然,市场只是我们群体要求与行为的反映。我们也希望作为市场主体的我们,能舍弃当今社交淘金热所筑构的更加荒诞、破坏性更强的社交网络。对此,关键问题在于信任。

Facebook 首席技术官布莱特·泰勒(Bret Taylor)——我与他因为对于网络隐私的意见相左曾经公开舌战 31——首开先河地对此作出了界定。“信任是社交网络的基础。”在 2011 年 5 月一次关于 Facebook 儿童政策的参议院听证会上,他向对此极不认同的杰伊·洛克菲勒作出解释:“如果人们对我们的服务不信任,他们会停止使用 Facebook。”32 信任可能已经并正在经受着侵蚀。《纽约时报》记者珍娜·沃瑟姆对其所称的“Facebook抵抗者”给出解释:像我这样(我于 2011 年 9 月关闭了个人的 Facebook 账号),因其“使人感觉更加疏远”而“避开社交网络的位置”的人。33 即便是 TechCrunch 创始人迈克尔·阿林 顿(Mike Arrington)和颇受欢迎的 Le Web 会议组织者卢瓦克·勒·穆尔(Loic Le Meur)这样的硅谷超级节点,似乎也渐渐丧失了对 Facebook 的信任。阿林顿解释说没人再去用它,因为“太堵”了;34 而勒·穆尔则暗示似乎更加私密的 Path 网更受人推崇。35

尽管存在抵抗者,但是,据研究 Facebook 用户信任度仍然高于互联网用户平均值。36 这可能正是为什么他们向“朋友”泄露个人信息而满不在乎的原因之一吧。问题在于我们要提升用户对网络大型数据服务商的警惕,而非降低这种警惕。幸好,有证据表明,就我们对今天 Web 3.0 经济中不断涌现的一些更为激进的新创社交企业的态度而论,这其实已经发生。以 Blippy 为例——这是由 Fucked Company(2000 年网络产业崩盘期间庆祝众多网络企业破产而建立的一个恶名远扬的网站)创始人菲利普·卡普兰(Philip Kaplan)于 2009 年参与建立的一个广告型社交企业。Blippy 是一个社交媒体网络,风险融资高达 1300 万美元。荒谬的是,该网络要求用户公开其信用卡购买信息。所幸的是,市场并未对这样一个公然荒唐的“烂点子”予以响应。“显然,几乎没有人愿意自己的购物被查到。”TechCrunch 的亚莉克希亚·特索特斯(Alexia Tsotsis)在2011 年 5 月作出如是解释。37 显 然,Blippy 使 用 的 号 码 并 不“惊人”,而该网站不被大多数用户所信任也是必然。特索特斯对 Blippy 的消亡惊呼“哎唷”。而这样一个鼓动用户公布其信用卡购买信息的社交网络,叫我来说,那就是“哈利路亚”了。

“Fucked Company(倒霉蛋公司)”,确实是。

市场抛弃的不仅仅只有 Blippy。回到第一章,我也对 2010年新创立的 SocialEyes 提出警告——它建立了在线视频格组成的透明墙,我们可以看见看着我们的任何人。尽管 SocialEyes 募集资金 500 万美元,但截至 2012 年 1 月份,并未受到许多用户的青睐,其服务也不复存在。由此可见,我们庆幸大多数人并不希望成为别人视频墙中的透明一格。或许,我们的双眼也并非如同数字社群成员让我们相信的一样社会化。

市场也可能促使社交网络公司更加侧重于使隐私成为其服务的核心。正如维克·冈多特拉与布拉德利·霍洛维茨在我的TechCrunchTV 访谈节目中所强调的,Google与其他网络不同,尤其是 Facebook。其称做“圈子”的朋友网以预设隐私为准则,而并非是开放性。Buzz 与 Wave 遭受惨败与市场衰退之后,谷歌似乎已经认识到公众并不想要完全透明的网络将众人的信息到处广播。“不再注重时髦的新特性……谷歌已经决定从其自身以及 Facebook 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了。谷歌决定将隐私作为其新服务的第一要素。”《纽约时报》的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对 Google如是注解。38 对隐私的关注,无疑是该服务在其非正式发布之后仅三个星期就吸引 2000 万用户并在投放 100 天时会员人数翻倍的原因之一。通过“背景知识”39 等新特性,谷歌用户得以对其谷歌信息进行监控——鉴于此,谷歌也将有望成为 Web 3.0 时代的保护隐私模范企业了。

实际情况是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希望共享我们在线读的、看 的、 听 的 每 一 件 事。 因 此, 市 场 的 闪 光 点 则 可 能 在 于 向Facebook 的 Open Graph 平台等不公平服务作出最有效防御。

你一定还记得,Facebook 的 Open Graph 试图将我们所有人的媒体选择通过马克·扎克伯格的“无障碍分享”自动公开。例如,2011 年 9 月的 F8 会议对 Open Graph 重新发布之后,许多第三方开发商向 Facebook 用户提出取消其 Open Graph 信息共享的办法。《华盛顿邮报》《卫报》《华尔街日报》以及《独立报》等新闻媒体也纷纷尝试使其读者解除“无障碍分享”的办法。40音乐订阅服务网 Spotify 也进行了同样的尝试:在有些 Facebook用户抱怨“无障碍分享”之后,网站增加了颇有需求的“privatelistening”私密模式。41

除市场之外,技术本身也向用户提供了与大型数据公司有时所谓的完美记忆相反的做法。在《纽约时报》保罗·沙利文(Paul Sullivan)与尼克·比尔顿看来,互联网“就像是一头不忘事的象”,42“从不忘记”43 表现得如同约书亚·弗尔(JoshuaFoer)在《与爱因斯坦月球漫步》中所描述的二十世纪初期俄国记者“S”一样,能一字不落地记住每一件事。44 但是,比尔顿与沙利文错了。互联网并不一定是“S”记者,而像牛津辩论社图书馆的墙壁一样,它确实很有可能忘记。不仅仅是欧盟司法专员维维亚娜·雷丁试图将遗忘立法,近些年的一些技术革新也为此带来希望:互联网确实在学习如何遗忘。例如,德国萨尔布吕肯大学开发出一种名为 X-Pire 的软件。据 BBC 报道,该软件“对图像添加密钥从而确定一个失效期”。按萨尔布吕肯信息安全与保密系迈克尔·巴克斯(Michael Backes)教授的话说,X-Pire 服务于那些“因为社交压力加入社交网……(并且)有可能(在开始的时候)上传一切从而在互联网上裸奔”之人。45

BBC 还报道说,荷兰屯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的研究员正致力于允许信息在一段时间后降级的技术。这项工作由屯特大学的电信与信息技术中心承担,旨在使上传至网络的信息将不再永久固定。例如,将来的定位信息将越来越模糊,从街道地址转到临近街区、到城镇、再到地区。“你可以用价值更为一般的信息逐渐取代详细的信息,”项目负责人哈罗德·凡·海尔德博士(Dr。 Harold van Heerde)解释并保证说,一个人的信息将仍属私有,至少长远来看是这样。我并不是说互联网应该成为“E。P。”——一个大脑损伤的 84 岁实验室技术员,这个被记忆专家约书亚·弗尔描述为“世界上忘性最大之人”。46 一个绝对遗忘的体系并不比记得一切的体系更加人性化。

所以,如果互联网真的要成为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家园,那么,我们需要使其更加人性化——对永恒记忆的“S”与荡然无存的“E。P。”进行折中。47

如果没有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只能永久停留于 Web 2.0 自杀机(荷兰开发的另一项遗忘技术)的阶段。然而,与通过将来信息降级或对其赋予一个失效期的技术相反,Web 2.0 自杀机其实是用一个软件炸弹消灭你所有的社交网信息,通过“核子手段”彻底“抹杀你的虚拟生命”。

“想与你现实世界的邻居重逢么?”Web 2.0 自杀机 48 在其全新版 Nextdoor。com 中这样发问。但是,实际情况是,Web 2.0自杀机的核子手段在今天的 Web 3.0 世界并不现实,即使是罗伯特·斯考伯这样的超级节点也与邻居素不相识。我们需要的不是抹杀而是管理我们的虚拟生命,不是在网络自杀按钮的咔嗒声中干掉我们数以千计的网络朋友,而是将其微缩为易于管理的数字,从而成为我们的肝胆知交,而不只是我们自恋的镜厅中一个个的数据点。

毕竟,一个人最终能维持多少复杂关系呢?

同类推荐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家庭中世代间的照顾

    本书着重研究老人在高龄时与家中隔代人之间的关系:照顾关系模型和家庭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最新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世代间的关怀和照顾是通过对个人培养的过程来探索家庭的意义,在亲近与疏远,责任与放任,传统与革新间徘徊。
  •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读懂村庄,读懂中国!学者熊培云心血之作,写作时间跨越十年,备受各界关注。他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热门推荐
  • 洪荒风云

    洪荒风云

    少年的到机遇改变他的人生,会展开怎样传奇经历呢?且看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名小卒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最终主宰三界逆袭成圣,享受无尽长生,
  • 霸王奴妃

    霸王奴妃

    一朝穿越,她已是相府出生时即被亲生爹爹遗弃的三小姐,重生的她选择淡然,即使身子已不再清白。她从此成了他借以羞辱他的棋子,她也是他眼中连棋子都不配的灾星,有父有夫,却似没有。他与他之间又是怎样的一段刻骨深仇?
  • 玉钥匙门法

    玉钥匙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泯灭传奇

    泯灭传奇

    在人类发展迅速的时候,一场人为的危机重现地球,让我们来看看,主角凌峰如何斩妖除魔,成为最强王者。()
  • 狩神录

    狩神录

    你想过生活在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吗?未来人生活会幸福吗?你想过未来人自主投放到各种异世界场景去获取能力的场景吗?当你面对神力时,你是求抱大腿还是勇敢出刀?当你修炼时是选择继承神力还是自我开创?让你我在这神话传说中的末法时代一起畅想未来人类和远古神灵交汇会产生什么样的闪光。(未来黑科技纯属虚构,神话传说多有构造,谬误请多指证。)求书友收藏、交流、互访。
  • 护缘奇谈

    护缘奇谈

    缘之一字,到底多少注定,多少人意。一位是善良天真的林宇轩,一位是恶名昭著轩辕漠,两人因缘相识,因缘相知,却也因缘注定对立。回首过往,究竟是谁改变了谁?或者说,在潜移默化之下,缘改变了所有人……
  • 魔术师学徒的游行

    魔术师学徒的游行

    赫尔德的愿望宇宙的空间时间的裂缝魔法师的伙伴阿拉德的秘密,跟着我,秘密就此展开
  • 暖王冷妻异世再相逢

    暖王冷妻异世再相逢

    冷酷无情,伪装无心,她是寒风中绽放的罂栗,吸引他步步沦陷残忍冷漠,无惧无畏,面对她时,温暖阳光,幼稚有趣,独当一面,他是蓝天下耀眼的阳光,让她自形残秽,步步逃离当他遇上她,当她遇上他,同样的心性,他沦陷,她逃离,他能否扣开她紧闭的心门?有些伤,注定是一个疤,一触就痛当初,是你离开我,丢下我现在,异世里,再次追寻.
  • tfboys之永恒

    tfboys之永恒

    如果世界末日降临,谁会许你千秋不离?岁月荏苒,谁辜负了一去不复返的真心呵护?光影交错,谁又在灯火阑珊处执迷守候?千秋不离,温暖逆光。--------摘自,《你是温暖,逆光而来》也许有一天,我们将回首。但那也只是青春长途中曾做过的一场梦罢了。
  • 帝姬如玉

    帝姬如玉

    明明自己就是一普通大众,没想到居然也达上了穿越的大军,来到了一个未知的大陆。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子,懒散雍容的生活。偶尔抽抽风,扑在御案上没心没肺大笑一阵,笑完抹抹眼泪,转身继续批奏折。这个世界有美食,有美男,貌似还不错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