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0500000020

第20章 出版首部现实史剧

歌德放弃律师工作,一心一意地开始从事创作活动,但是,他应该写什么题材的作品呢?此时,他收到了赫尔德尔的来信。赫尔德尔在信中说:

我的朋友啊!在这个时代,你还能怀有这样一个甜蜜的、配得上你的才华的梦想,实在让我高兴。

你可以从我们的骑士时代取材,用我们的语言,为我们的变化如此之甚的祖国建造起她的纪念碑!

我羡慕你有这样一个梦想,希望你不放松你为德国进行的崇高活动,直至胜利的花环高悬其上为止。

歌德没有辜负赫尔德尔的期望。一个月之后,他终于选好了一个题材。

这天晚上,歌德回到家里,对母亲说,他在公共图书馆里找到了1731年出版的《葛兹自传》,他要把它编成一个剧本。

歌德口中的葛兹是16世纪德国农民战争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也是最后一代骑士。在诸侯混战中葛兹失去了右手,配了一只铁手,因此有“铁手骑士”之称。1525年他被迫参加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曾被软禁。软禁取消后,他又随卡尔五世远征土耳其和法国,然后回到住地撰写自传,直至去世。

葛兹借自己的力量反抗社会,争取自由的精神,正符合“狂飙突进”运动的宗旨,和歌德的追求目标一致。

为了写好自己的剧本,歌德极力使葛兹的故事情节生动,并按照自己的想象,为这个人物编织了各种书上没有的细节。他把自己设计好的细节首先讲给自己的妹妹听,妹妹对他编织的这些部分很感兴趣,建议歌德立即动手创作。于是,歌德把全部力量都倾注到了葛兹剧本的创作上。

他一头扎进书房,除了眼前的书籍,他几乎忘记了外部世界。有人前来拜访,他客气地加以回绝,他的母亲和妹妹只有在餐桌上才能见到他的身影。她们无论用什么话题去吸引他,都无法把他从自己的世界中拖出来。

长时间艰苦的案头工作,使歌德头晕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的脸色开始变得苍白起来。这可吓坏了他的母亲,在吃饭的时候,伊丽莎白流着泪劝说儿子:“歌德,你为什么不能慢慢地做事呢?这样会把身体累坏的。”

歌德知道母亲心疼自己,便微笑着回答:“妈妈,我是一个成年人了,我会照顾自己的。”

母亲的担心与日俱增,歌德却一点也没有放松寻觅的步伐,就这样,他用了不到6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剧本的初稿。

歌德为这个剧本命名为《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剧本基本上反映了德国农民战争前后的历史。但是他发挥了剧作家的想象,虚构了魏斯林根这个叛徒和阿德尔海特这个风流寡妇的形象,并且让葛兹和农民领袖济金根攀上了姻亲关系,将结尾改成葛兹为自由而死。这些改动和不拘泥于史实的做法,显示了歌德驾驭素材,展开戏剧性冲突的技巧和才华。

歌德笔下的葛兹比历史上的葛兹形象更高大,性格更丰满。他通过葛兹临死前高呼“自由”,表达了自己反抗暴虐、要求自由的革命精神。

这个剧本共分59个场次,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坚持的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性,塑造了一个用暴力同日益衰败的现存秩序作斗争的好汉形象。这个形象后来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典型英雄形象。这个剧本从形式到内容都标志着歌德同古典主义戏剧的彻底决裂。

剧本完成后,歌德首先把它寄给赫尔德尔观看,但令他失望的是,赫尔德尔居然毫不留情地把剧本的缺点全部写在信上。

原来,歌德在读了很多莎士比亚的剧作后,就全力模仿起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来,赫尔德尔觉得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用这种风格写出的剧作完全掩盖了歌德自身的才华,他把歌德的这个缺点直接地指了出来。

得不到老师的表扬,歌德很难过,但他又是一个愿意接受批评的人,所以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决心修改剧本。

尽管歌德的这部剧作没有得到老师的认可,但却受到了一位出版商的表扬,这个人就是达姆斯塔特城的陆军参议默尔克。

默尔克是一位贵族出版商,他同时还是一位文学批评家。默尔克不是一个只知道把眼睛盯在钱币上的平庸商人,他富于理解力和才智,学识广博,对于德国近代文学造诣极深,又博览各时代各国的通史与人文史,具有准确而敏锐的判断力。他为人虽然尖刻,脾气古怪,但本性善良正直,果断可信。

1771年12月的一天,歌德在朋友施罗塞尔的邀请下,去参加了一次有趣的聚会。

参加这次聚会的都是喜欢文学创作的人,在聚会上,每人都朗诵了一首自己的诗歌。歌德朗诵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五月之歌》。当时这首诗歌还没有出版,但和别人的矫揉造作的诗歌相比,歌德的诗新颖、脱俗。

默尔克先生就是在此时开始关注这位能够做出不同凡响诗作的歌德的,他用自己一双灰蓝色的生气勃勃的眼睛,笑眯眯地望着歌德。

歌德问身旁的朋友:“施罗塞尔,那个人是谁呀?他怎么总是看着我。”

施罗塞尔拉着歌德走到了默尔克先生的面前,为他们介绍:“你好!默尔克先生,这是我的朋友歌德。歌德,这是达姆斯塔特城的陆军参议默尔克先生。”

接着,施罗塞尔又对歌德说:“歌德,默尔克先生可是个很有名的出版商人呢,如果你的作品可以得到他的欣赏,那是再好不过的事。”

默尔克赞美了歌德的诗歌,又问他有没有其他的作品。

歌德想了很久,才鼓起勇气说:“我还写了一部戏剧,是关于我国最后一代骑士葛兹的,可赫尔德尔先生认为它是个失败的作品。现在,我正在修改它。”

默尔克很感兴趣,问歌德可不可以送自己一部分稿子看看,他对歌德说:“你的诗都写得那么好,你的戏剧也一定不错。”

默尔克还告诉歌德自己是先锋派杂志《法兰克福学者报》的主编,并诚恳地要求歌德为自己的杂志投稿。

在当时,《法兰克福学者报》大都是文艺界的名流作家才能投稿的报刊,歌德觉得默尔克先生太看得起自己了。

默尔克很快就看完了歌德的部分稿子,他给歌德回信时用热烈的语气鼓励歌德出版这本书,并说自己愿意做歌德的出版商。

默尔克还建议歌德继续对这部作品进行细心的修改,要求他注意把人物塑造得丰满一点,默尔克说,这样出版的书才会受到读者们的欢迎。

但这时的歌德却没有想要出版的意思,他苦恼地给默尔克回信说:“可赫尔德尔先生把它说成一钱不值呢,我也觉得写得很失败,就算是修改完后,恐怕也不会是成功的作品吧?”

默尔克却很看好歌德,他回信安慰歌德:“很多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是修改了很多遍,才获得成功的。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信心和毅力。你的作品已经表明你是一个有才气的人了,相信自己吧!”

听了默尔克的话,歌德开始认真地修改起自己的作品,他不停地写呀改呀,改呀写呀,又再次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才把稿子改好。

歌德将修改后的稿子寄给默尔克后,突然又一次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他想:“我修改得怎么样呢?默尔克还会那么看好我吗?唉!我总是让别人失望,以前是赫尔德尔,现在是默尔克。也许这次他再也不会对我那么有信心了。”

几天后,默尔克再次回信了,他在信中大力表扬了歌德修改后的稿子,并要求歌德将出版的权利授权给自己,他想要立即出版这本书。

歌德有点不敢相信,他亲自前往达姆斯塔特城找到默尔克,对默尔克说:“你真的决定了吗,真的要将它出版?”

“当然,我是说到做到的,就看你的了。”默尔克很有信心地说。

“可是,如果出版以后得不到读者该怎么办?”歌德还是很担心。

“不会的,歌德先生,我相信只要有一个人看过它,他一定会向其他人推荐这本书的。到时候,你会得到很多的读者,或者是整个德国,甚至是整个欧洲。”默尔克满怀信心地说。

默尔克的信心也传递给了歌德,他点点头同意正式出版。

不过,当时出版一本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这一年的年底歌德将书稿拿给默尔克到图书的正式出版,足足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也就是1773年6月这本书才正式出现在德国的图书市场。

为了使这本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出书前,默尔克先生专门在自己主编的杂志《法兰克福学者报》上写了一篇文章,向人们介绍它,这样,当《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书本还没有正式发行前,人们就已经听说它了。

当书正式流入市场后,这本书很快就卖完了,各个阶层的人们都争相阅读,他们在茶余饭后都议论着这部作品,他们都为年轻剧作家歌德先生的大胆、深刻的写作风格所震动。青年们仿佛从书中看到一面“狂飙突进”的大旗,指引着他们走向自由的世界;老年人则反对其中对于暴力统治的歌颂;批评家们发表针锋相对的批评文章进行讨论。

歌德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这么受人们的欢迎,他觉得自己的成功都是拜默尔克先生所赐,他激动地找到默尔克,重重地握住对方的手说:“默尔克先生,让我怎么感谢您呢?”

此时,默尔克先生因出现盗版书,差点把本钱赔光,他正为没能挣得更多的出版费用而着急。听了歌德的话,他幽默地说:“歌德先生,只要你以后写出的作品都让我出版,就是对我最好的感谢了!”

歌德重重地握住默尔克的手,同意了他的要求。

《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使年轻的歌德一举成名,仿佛是一夜之间,他就变为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同类推荐
  •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王羲之(名人传记丛书)

    一位自幼喜爱书法的宦门子弟,厌弃贵族的争斗,潜心研习书法,最终将中国书法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古今行书的始祖。他有着经世治国的才能和卓越的政治见解,是当时东晋王朝的中流砥柱,可留给历史的却只有一个“书圣”的称号。本书讲述了王羲之从宦门子弟到书法大家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一生的坎坷际遇,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一代“书圣”的另面人生。
  •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

    《无臂蛙王:世界残奥游泳冠军何军权传奇》为你讲述的不是一个纯粹的励志故事,它力图为读者打开一扇嘹望残疾人心灵世界的窗子,让读者再次审视人性、生命的价值和爱情这个神圣的主题。1981年8月23日下午,一个孩子攀爬上放置变压器的水泥台。一声巨响,电将他烧成了一段火后的木头,医生截去了他的双臂。从此,他甩着两只空空的袖管来往于村子里,然后上学、辍学、贩牛、放羊、帮大人守小卖店、到城里摆残棋挣钱。
  •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中国十大文豪: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隋末其先祖因罪徙居中亚碎叶,李白即出生于此。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少年时李白即咏诗入赋,博学多才,仗义行侠。天宝初年奉诏入京,任翰林供奉。
  •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曼德拉 彼得大帝(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主要是对曼德拉和彼得大帝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本书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宠婚99天:甜妻别跑

    宠婚99天:甜妻别跑

    ''老公,我要吃冰淇淋~"''好,''''老公我要新的包包~"''好,''''老公,**欺负我~"''喂,把**给痛打一顿,然后把视频发到网上,最后把他送到牢里去。''''老公你真好~''''我给了你这么多东西,你是不是要......''下一秒''啊~"【绝对宠文,保证把你们一个个虐的嗷嗷直叫·】
  • 神权家族

    神权家族

    我们提倡一切都要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如果科学没办法解释,那么我们要静待科学发展给我们回答。放屁!肖岩忍住把书本砸在老师脸上的冲动。身手过快子弹,哪里科学了!这个女人高中都没有念完,真的能和我们讲科学么?肖岩怒视着走到面前的冰冷女性,你穿成这样真的不是在引诱未成年人么!肖岩进入游戏,在第280次被秒的渣都不剩的时候,实在无法相信自己只是到了一点点的霉。隐藏在平凡人中的,特殊能力者?至于一场无声的杀戮,肖岩表示自己真的只是路过而已啊!一场脱变,一场欢笑,一次改革,一次嘲笑。
  • 钱夫请慢用

    钱夫请慢用

    说好的离婚,他却夜夜不节制!白天,她替他打发女人,晚上,她做他的女人。某天,她终于累到罢工了:“老公,相信姗姗小姐一定期待你的龙马精已久,不如,我们赶快把离婚手续办了?”苏言澈眯了眯眼,将一份离婚协议书丢到了她的面前:“想要我签字,把字练到我满意为止!”某女环住男人的腰,嬉皮笑脸地道:“老公,怎样才能让你满意,你写下来,我照着学。”男人瞥了她一眼,一本正经地道:“你要跟我学。”
  • EXO终于等到你

    EXO终于等到你

    希望我们这次都是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我遇到了你,对你感觉很熟悉又很陌生。。。
  • 逆天九小姐误惹邪魅王爷

    逆天九小姐误惹邪魅王爷

    她性情淡漠,腹黑又狡诈,却因为一个毫无兴趣的东西被姐妹害死;她是一个人人践踏的废物,她来到她,切看她如何摆脱废物之名。他,是精彩艳艳的九王爷,邪魅又霸道,待她遇到他,有会发生什么…
  • 家有灵田

    家有灵田

    助人为乐重生,是老天爷的奖励还是奖励?荒天大陆这个没有尽头的陌生世界,作为浑身散发着王八之气,随身携带幸运女神祝福,轰轰烈烈重生大军的一员,到底是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或者是祸国殃民?
  • 乱舞芳华:丞相欠管教

    乱舞芳华:丞相欠管教

    漂亮的水墨色眸子,纤长的睫毛仿似眨动间便能勾人心魄,一身银白色长袍衬着散落周身的如瀑长发,温润如玉,飘然出尘。只因皇帝一声令下,自此温润丞相遇上21世纪搞怪小强女,蹦嚓嚓!她凭什么要关门?她就偏不。你不是乐意和我斗嘴吗?那你就当着全京城老百姓的面和我斗好了,反正我不是丞相,我不怕丢人。看官们且不要走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顾华玉集

    顾华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心种魔之成东传

    道心种魔之成东传

    一个小反派在作者笔下苦苦挣扎,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但面对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作者,却无法挣扎。但是,他的意志感动了读者,在读者的帮助下,将作者的世界打得七零八碎。且看他是如何将作者拉下神坛,欢迎观看《我若为魔之成东传》
  • 特战教父

    特战教父

    他是一个穿着军装,拥有高智商,但却满肚子坏水的兵王之王。可能是老天都看不惯他人模狗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德行,把他发配到了1973年。不过,可能是孟奶奶年纪大了,忘了给他喝孟婆汤,当他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婴儿。19年后他带着前世的记忆,再一次穿上军装,他成了特种战术之父,他把战争变成了艺术,在世界军事舞台上尽情的表演。他被世界军事专家称为活着的特种战术百科全书,每一例经典战术都被各国军校奉为圣经摆在课堂上。而他的名字永远的被刻在了军事史上,成为了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