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4700000021

第21章 二十、打金枝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从古至今,老鼠遍地都是,但龙凤就比较稀有,即使算上假龙假凤,数量也是不多的。在封建时代,也只有那高高在上的皇帝,敢自称真龙。皇帝生的儿子,就叫做龙子,如果生了个女儿,就叫做龙女,虽然龙女不能承袭皇位,但因生在帝王家,照样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龙女们长大后都要封为公主,然后在王公大臣家的少爷们中选择一个可意的,把公主嫁过去。当然皇家制度比较严格,贵族子弟不能“娶公主”,好像马路市场买菜一样,要“尚”公主。

换句话说,就是抱个姑奶奶回家当灶王爷一样供着,所谓“上床是夫妻,下床是君臣”。这群特殊丈夫们不仅要学会跪皇帝,跪父母,跪列祖列宗,还要学会跪老婆,俗称“床头跪”,呵呵。

公主们大多生长在宫中,自小娇生惯养,脾气都比较大,在她们眼中,和她们朝夕相处的丈夫不过是她们的高等奴才,跟家养的宠物狗一样。高兴了,抱着老公亲一个;不高兴了,一脚下去,踢你万水千山只等闲。

如果某家少爷摊上这些姑奶奶,这辈子可没好日子过了,但一般没几个人敢反抗,公主可是皇帝的女儿,不看僧面还要看佛面呢,皇帝惹得起吗?

这样的人有吗?还别说,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号人物,动手打了皇帝的女儿。相信大家对戏剧名段《打金枝》不会感觉陌生吧?这段戏剧就是根据唐朝一位驸马打骂公主的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

先说男主角,这位好汉名叫郭暧,他的名气其实很一般,但说到他的老爹,那可真是太名了,就是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中兴的第一名将郭子仪,郭令公。

和郭暧同床的那位姑奶奶,就是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后改封为齐国公主。升平公主的生母崔贵妃同样是个来头很大的女人,崔贵妃史上无名,但她的亲姨妈却名气响遍古今:大唐帝国第一“红颜祸水”杨玉环。

郭暧是郭子仪的第六个儿子,因为是大唐第一豪门家的公子,所以郭暧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被唐代宗李豫相中了,以太常主簿的身份“尚”了李豫的四女儿升平公主,从此就要死心塌地地给李家装孙子了。

郭暧与其他的驸马不一样,其他人见着公主就跟见着母老虎似的,生怕哪点不如意,惹翻了公主,打你都是白打,还没地方报官,这类家庭暴力案件没一个地方官敢管。

其他人怕公主,郭暧可却从来没把升平公主放在眼里,自己娶的是老婆,不是姑奶奶。郭暧不怕,那是因为郭暧的腰杆硬,他的老爹是郭子仪,全天下独一无二的郭令公。

当初安禄山起兵造反,千军万马,横扫中原,唐玄宗李隆基仓皇西窜,堂堂的大唐帝国险些葬送在李隆基的手中。以郭子仪为首的大唐名将们栉风沐雨,披肝沥胆,经过数年苦战,终于消灭安史叛乱集团,保住了李唐的天下。

郭子仪对唐朝中兴的贡献不用多说,史称郭子仪:“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侈穷人欲而议者不之贬。”能享受到这等级别待遇的,也只有郭子仪。郭暧仗着老爹的功劳,眼睛长到鼻子上了,别说你一个公主,就是唐朝皇帝李豫,郭暧未必都拿他当盘菜。

虽然君臣礼数郭暧有时还要讲的,但在骨子里他从没看得起升平公主,黄毛丫头而已。有了这种心态,郭暧对升平的态度就不可能谦恭卑微,天天对着老婆点头哈腰的,大男子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升平又不是个傻丫头,时间久了,自然就察觉出来了,心里非常不高兴。

有次二人因为一点家庭琐事,突然吵了起来,按惯例来说,这种家庭矛盾,向来只有公主朝驸马开火,驸马只能跪着挨骂,挨打也是正常的。

但郭暧早就受够了姑奶奶的窝囊气,心中有火,一直没机会发作,正好这回来了机会,郭暧一时怒火上撞,老账旧账全都被他翻了出来,冲着升平就是一顿好骂,那叫一个过瘾。

升平从小到大,哪曾受过这种窝囊气?谁敢对她使性子?大小姐脾气也上来了,指着郭暧的鼻子就骂:“狗奴才!你知道你刚才骂的是谁吗?”

郭暧当然听出来了这层意思,冷冷一笑:“拉倒吧你,你以为你是谁?不就仗着你爹是皇帝,就敢骑在老爷头上拉屎撒尿!”

升平公主一听,几乎气得口吐白沫:“居然连我父皇都不放在眼里,你不怕我入宫告你个不敬之罪,等着狗头刀侍候吧。”

话说到这个分上,郭暧已经没有什么忌讳了,干脆豁出去了,把自己的心里话都抖了出来:“我知道,你爹是皇帝,所以你才敢对我放肆,实话告诉你,你爹是皇帝,可我爹不稀罕当皇帝,如果我爹有这个意思,现在在上面坐的还不定是谁呢。”

没等郭暧唾沫星子吐完,那边升平已经气得嘴都要歪了,气哼哼地入宫告状去了。

唐代宗李豫听说女儿回娘家了,非常高兴,急忙让升平进来。升平见着李豫,扑到老爹怀里泣不成声:“父皇,大事不好,有人要造反了!”女儿这话把李豫吓了一大跳,当场就愣了,有人造反?谁要造反?安禄山还是史思明?

李豫问:“宝贝,谁要造反?谁如此胆大?!”升平就把刚才郭暧对她说的那些话添油加醋地又回了一遍,不把郭暧狠狠地整一顿,她出不来这口恶气。

升平这边还等着父亲发怒,然后下诏发兵去郭府捕拿郭暧,治他个谋逆大罪呢。李豫却长叹一声,坐了下来,低头不语。升平急了,问李豫:“父皇没听到女儿的话吗?郭暧要造反了!”

李豫苦笑了一声:“宝贝,实话对你说吧,如果这话换是别人说的,朕保证他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可偏偏是郭家人说的,朕看这事就到此为止吧。”

升平大为不服:“凭什么?难道他老郭家不是我李家的臣子?”

李豫又摇头苦笑:“傻孩子,郭暧其实说的是实情,以郭子仪的能力、威望,如果他在安史之乱后有称帝之意,一呼即可百应,这大好河山肯定要换成郭姓,父皇和你们只有靠边站,喝西北风去了。”

还没等升平继续闹下去,有人来报郭子仪上朝代子请罪来了。原来郭子仪已经听说了儿子和儿媳妇吵架的事情,最让郭子仪生气的是,郭暧居然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郭子仪一世忠名,岂能败坏在这个小畜生的手里。

老令公立刻命家人将郭暧绑了,听候发落,自己急忙入宫见驾,和郭暧撇清关系。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万一传到坊间,三人成虎,自己的英名算是毁了。

李豫见郭子仪来了,先让升平入宫找母亲崔贵妃避一避,即使郭子仪有什么不是,也轮不到儿媳妇看老公公的笑话。升平去后,李豫请郭子仪进来说话。郭子仪进殿后,伏地痛哭:“老臣教子无方,致逆子郭暧狂悖无礼,敢辱及公主,并出忤逆之言,罪不容诛。请陛下正郭暧之罪,以肃国法。”

郭子仪话说得倒是轻松,但李豫却根本没往这方面想,让他杀了郭暧?拉倒吧,郭子仪愿意,他还不愿意呢。这门亲事当初可是他定的,如果杀郭暧,岂不是向天下人承认自己识人不明。

而且他还不知道郭子仪这话是掏心窝子的,还是仅仅是场面话?如果是后者,李豫平白开罪了郭子仪,那以后有他好罪受了,他知道一个忠诚的郭子仪对他来说是什么意义。这等傻事李豫可做不出来。

李豫这回没端皇帝的架子,只是以亲家的身份,和颜悦色地与郭子仪谈家常:“令公也是,这只是小夫小妻间的闺房闲气,过了这阵也就没事了,何必如此兴师动众?乡里有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家事是最难断的,越管越乱,朕已经劝了升平,回头让郭暧入宫,朕和女婿谈谈,这事也就结了。”说完,李豫就笑了。

郭子仪一听,心里一盘算,皇帝说的还真在理,把这事闹大了,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反而传出家丑,让外人笑话。郭暧再不成器,总是自己的儿子,没理由因这等闺房琐事要了儿子的命。既然皇帝都说了,郭子仪也就顺水推舟,不顺竿爬的才是傻子。

郭子仪谢了恩,便告退还家。回到府中,郭子仪立刻将郭暧拎了出来,气呼呼地瞪着郭暧。郭暧知道自己给父亲添了乱,心中有愧,低头不语。郭子仪大喝:“畜生,瞧瞧你这点出息,我的一世忠名差点被你给糟蹋了,像是我郭家人干的事么?皇帝宽宏大度,不计较你的忤逆之言。但你逃得过国法,却休想逃得过家法。”

说完,郭子仪命家人将郭暧按倒在地,狠狠赏了儿子几十杀威棒,算是对郭暧的惩罚。郭暧一边吃打,一边直叫晦气。但这顿棍子如果是皇帝打的,郭暧照样不服气,但这棍子是老爹赏的,郭暧只好自认倒霉。

没多久,升平公主也从宫中回来了,升平这回总算知道了郭子仪的分量,她本以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够牛的了,哪知道老公的腰杆比自己还硬,那还能说什么?以后好好过日子就是,难道真要和郭暧离婚?

此后升平公主的脾气收敛了许多,对内敬爱丈夫,对外孝敬公婆,成了一位贤妻良母。说到郭暧和升平的儿女,有一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就是他们的女儿郭氏。郭氏长大之后,因家世高贵,兼德才俱备,被唐德宗李适选为皇孙广陵王李纯的王妃,李纯是谁?就是唐史上有名的宪宗皇帝。

后来郭氏给李纯生下了长子李恒,也就是唐穆宗。郭氏一生尊贵至极,做了十四年的皇后、四年的皇太后、二十年的太皇太后。可惜后来以皇太叔身份继位的唐宪宗幼子李忱,因为其生母郑氏和郭氏有过节,李忱对这位庶母百般刁难,最后将郭氏活活气死。

同类推荐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永远的关公

    永远的关公

    历史,是人类的历史。能够证明人类伟大的,是历史上那些最优秀的人。茫茫人海,人海茫茫。天地生人,多的是渺小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不过是白驹过隙,有几人能溅起一些生命的浪花?有几人能留下一点点生命的痕迹?天地生人,无非是仁善奸恶,在人生的舞台上,都会有充分的表演,有几人能留下一些不朽的业绩?或著书惊日短,或舞剑伴星稀,或学成经天纬地之才,或练就吞云吐雾之艺,或壮志凌空,风云际会,或趁风扬沙,铤而走险,或成得大功,或行得大恶,也不过过眼烟云,有几人能留下万世的声名?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

    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

    《近代天津十大收藏家》讲述了天津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近代史上,众多有影响的风云人物出白天津。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热门推荐
  • 挠挠游戏

    挠挠游戏

    修的了长生,富的了敌国,继的了绝学,创的了太平。敢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灭得了苍天怒火,杀得了鬼神之威,快意人生,一切不过挠挠之间。
  • 天机奇象

    天机奇象

    魏晋时期,陶渊明写下《桃花源记》,后人多寻不可得,因以之为杜撰,只谓子虚乌有的理想世界而已。却不知桃花源实有之,且是另一个世间——灵界的入口。武陵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那个山口正是灵界发生异象导致结界破裂,后为苦境之主夜灵荒修复,是故后人再寻不得。夜灵荒修复结界后,心事重重,忽接到下人报在桃花源南边水塘的莲叶上,无端出现一个男婴,伴有异光,不哭不闹,众人皆慌,视为异象妖人,意欲溺之……天出异象,结界破裂,莲生童子,天命如何……十六年后,苦境的少城主未央,邪魅男子,偏偏无心;无忧界并蒂莲所生二婴——苍冥,天心,亦已长大成人,据说,苍冥和未央面貌完全相像,据说,苍冥就是未央天生失落的那颗七窍玲珑心……昔日人族浩劫“幽月之战”后,三大恶源魔境、罪境、邪境之首被封印于苦境三百里流沙以西的西华山,而“苍冥未央,世复其昌”又预示了怎样的玄机?
  • 霸道宝王

    霸道宝王

    世界没有,可陈浩却变了!神奇的能力改变了一切,平淡安静早已远离他!惊险刺激的寻宝、危机四伏的刺杀、卷入利益的争斗中……破除阴谋、手刃仇人,傲视群雄!珍奇异宝、古董字画,收入囊中!做一个逍遥霸道的宝主,更重要的是桃运连连,各色美女相伴左右!
  • 位面契约系统

    位面契约系统

    林羽无意间的获得契约系统,从此林羽发达了。“小妹妹要不要和哥哥我契约呀?嘿嘿嘿......”林羽对面前的萝莉说。。黑羽的第二本谢谢。
  • 解密失踪事件

    解密失踪事件

    本书介绍了神秘失踪的百余孩童、格兰特将军号失踪案、沙漠里失踪的部落、来自空中的呼救、消失醉汉的救援声、他失踪了半小时、隐形的日本男人、神秘失踪的公交车等内容。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守护甜心之樱花乱舞

    守护甜心之樱花乱舞

    她,遭受了爱情、亲情、友情的背叛,她要复仇,她要变强,在这条复仇之路上,她越走越远,结果是什么呢?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 灵碎

    灵碎

    一个由破碎的上古十大神器,八荒禁器,四方灵器所诞生的生命来到了现代,轩辕盘古斩天地,诛仙四神唯我尊。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