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7600000037

第37章 保护昆曲应该重视抢救堂名

陈有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曲艺术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经5周年了,专业昆剧团和业余曲社这两方面军已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但是还有昆曲堂名这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却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而正奄奄一息即将灭绝。

堂名别称“歌吹”(和“鼓手”谐音),俗称“小唱”或“打唱”,它是婚丧喜庆宴宾娱客时奏乐唱戏的职业性的坐唱班子。每班6~8人,围坐在厅堂或廊檐下的两张方桌旁。有的庙里还有专门的打唱台。昆曲堂名过去只唱选曲或散曲,后来也唱折子戏或全剧,以唱折子戏为主。除了坐唱不化妆表演外,其他唱白谐浑,锣钹鼓点,均与登台演出的昆剧无别。堂名艺人一般都是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既能唱曲,又能奏乐。唱曲时,可以分别任生、旦、净、末、丑等各种角色;奏乐时,可以吹、拉、弹、打,演奏各种乐器。他们是苏南地区城乡中一支重要的民间音乐戏曲队伍。据我们太仓在1986年前后《中国戏曲志》普查编纂工作中各乡镇戏曲资料的统计:光绪以来,太仓全县的堂名鼓手小唱班始终保持在40多个,其中道士班约占1/4,成为一支活跃在民间的昆曲坐唱队伍,是普及昆剧的重要力量。

我认为要保护昆剧就应该重视和发挥昆曲堂名的作用。

一、昆曲堂名是培养昆曲人才的重要途径

堂名艺人到昆剧团里去,因为熟悉曲调和多种乐器,当个伴奏的乐师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如果台型、身材好,在舞台表演艺术上肯下功夫,就能当演员,甚至成为著名的演员。清末民初被誉为“一等第一花旦”的周凤林,就是苏州的堂名艺人。我们太仓的例子也不少:浙江昆剧团里有周品臣、陈祖赓,苏昆里有高昌林,都是堂名出身的乐师。家住太仓县鼓手街北面的包棣华擅唱昆曲和吹笛,在同行中享有盛誉,曾去南京、汉口、青岛、天津、上海、重庆等地传艺。1954年经朱传茗介绍,在上海戏曲学校昆曲班任教,1980年在上海病逝,校长俞振飞等为他开了追悼会。包棣华临终前,将很多成套的昆曲剧本及心爱的铜笛献给学校。西郊镇光裕堂的高步云在1921年苏州昆剧传习所创办时被聘为第一任笛师,并和沈月泉、沈斌泉、许彩金等,各教一组学生。他教的一组有沈梅生、华和卿(传萍)、华金林(传铨)、汪福生(传钤)、季根寿、薛深宝(传钢)、袁福田(传藩)、沈永寿(传芹)、沈建高(传球)、方三寿(传芸)、陈炳生(传琦)、蔡菊生(传锐),开业戏是《赐福》、《上寿》、《请郎花烛》、《定情赐盒》等。著名传字辈艺人朱传茗是太仓璜泾人,其先辈就坐唱昆曲。他在鸿庆堂堂名班里随父辈们学艺,考入苏州昆剧传习所后,在许彩金、尤彩云两位老师亲授下学习闺门旦,周传瑛说他是“传习所出科时就出挑的昆旦”。他在沪、苏及杭嘉湘一带声誉卓著,剧界有“北梅(兰芳)南朱(传茗)”之誉。1951年8月,他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工作,常为各剧种旦角演员传授昆剧技艺。自1954年起,还先后任昆曲演员训练班及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教师,主教五旦,主要传人有张洵澎、蔡瑶铣、华文漪、王英姿、张静娴等,张继青、柳继雁等“继”字辈演员亦受过其教诲。

昆山吴秀松也出身堂名世家,是永和堂班主。20年代起,他改业曲师,常在昆山、常州一带曲社授艺。他工于冠生,对其他各行也皆精通,能戏达六七百折之多,并精于厌笛,又熟谙音韵之学,对于四声阴阳、清浊尖团、南北音别等无不了如指掌,有“江南一笛”与“音韵活字典”之誉。1956年应邀到江苏省戏曲学校、江苏省苏昆剧团任教,张继青等“继”字辈演员大多受过他的教诲。高慰伯也是昆山昆曲堂名,1959年受聘为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笛师,经他拍曲司笛的有1958届、1960届、1978届三批昆剧班学员,江苏省昆剧院笛师王建农就是他的优秀弟子。他常为俞振飞、汪世瑜等名家伴奏,还曾长期为业余曲社拍曲吹笛。

二、昆曲堂名是培养观众、普及昆剧的重要力量

专业剧团的数量有限,而昆曲堂名遍布城乡。在昆剧衰落的时候,苏南地区还有大批堂名艺人坐唱昆曲。我国最后一个专业昆班(全福班)解体时,太仓全县有42个堂名鼓手小唱班,从业艺人400人左右。1941年,传字辈艺人组织的仙霓社解散时,昆剧又一次绝响,然而太仓全县还有堂名班47个,400多人从业(其中6个班唱京剧,6个班京昆兼唱,35个班专唱昆曲),维持着昆剧“衰而不亡”的局面,显示着堂名在培养观众、普及昆剧方面的重要作用。

观众只有对剧情理解了且经常接触才能有兴趣。文人学士之所以喜爱昆曲,就因为他们了解剧情唱词,把钻研音律、考究字眼、哼唱昆曲当作高雅之事。一般群众听了坐唱再看演出,或者看了演出再听坐唱,都能加深理解、加深印象,对培养感情、普及昆剧能起很大作用。

现在不少人对昆剧等中国戏曲不感兴趣,除了曲文深奥、剧情难懂、节奏较慢等等原因外,很少接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只抓专业剧团演戏,而不同时着力抓好普及昆曲、培养观众,演戏时票卖不出去,演一场亏一场,国家也补贴不起。但如果经济困难就少演,观众则更少。如此恶性循环,昆剧也就难以振兴。专业演员面对这样的局面,长此以往也会泄气、不安心。专业昆剧队伍不能巩固,保护、抢救、振兴昆剧则将成泡影。

清末民初,太仓城内西火神庙里设有昆曲曲局,成员达100多人,在堂名中聘请著名曲师伍春如、高步云、包棣华等授曲,平时分十几处定期拍曲。1916年,太仓城中成立了青年俱乐部,成员有200多人,分布在城乡各地,每年夏季(堂名淡季)延请伍春如、高步云等曲师做“拍先”,中秋节举行全县性昆曲清唱会演。曲友、票友家里摆花局时,也要请堂名鼓手小唱班去配乐伴奏。由于太仓有很多昆剧爱好者,每逢昆剧团来演出,都热烈欢迎。双凤乡是昆曲基础深厚的地区,清末秀才毛凤台发起组织了定音局,经常拍曲唱和,请堂名中的胡敬臣、胡钟彝、胡银魁、周福卿、周漱卿、周沁卿、周婉卿等曲师教曲,还请全福班艺人吴义生到双凤指导。在1906—1919年期间,曾邀请全福班四次到双凤的总管堂、城隍庙、周神庙等处演出,观众踊跃。总管堂搭台演出时,观众数千,挤得戏台也塌掉了。解放前仙霓社和浙江国风苏昆剧团都到双凤展演过。

普及昆曲最突出的是高步云。他除了在太仓、苏州拍曲吹笛做拍先之外,1922年随王季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通过大学任教、曲社拍曲、电台吹笛、剧场伴奏、编写剧本、为毛主席诗词谱曲等等形式,不遗余力地普及昆曲。他在北京10所大专院校任教的20多年中,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解放后,他被马思聪院长聘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专门从事昆曲的考证、整理、出版工作。他在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昆曲本就有《山门夜奔》、《昆曲吹打曲牌》等11部,为昆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恢复发展堂名,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我国人口众多,劳力过剩,改革开放以后,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了,应该增加各种就业项目,恢复发展堂名即能增加就业人口。过去新塘农村等地就有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眼看农村里一些人搞迷信、赌博、偷情……“无事生非”,他们特地买了乐器鼓励他们的子女练习演奏江南丝竹,在庙会、街会、婚寿喜庆时演奏助兴。农村有了正当的活动后,歪风邪气大大减少。有一些江南丝竹社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水平提高了,学习昆曲、京剧后转变为职业性的堂名班。方家乔一带的叫新方班,城厢镇南门街的建立了三星堂堂名班。堂名班子活跃后,也带动了一批文艺人才学习戏曲,学习江南丝竹,大大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太仓全市城乡有40多个班社,400多人靠堂名鼓手为生,演唱时可以吸引大批群众,能减少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而且堂名演唱昆曲、京剧、地方戏,寓教于乐,很有现实意义,如《十五贯》提倡调查研究,正确办案;《鸣凤记》、《千忠戳》提倡忠君爱民,除奸锄暴;《牡丹亭》寓有个性解放的深意;《训子·刀会》写关羽不怕鲁肃邀请有诈,毅然单刀赴会,制服鲁肃;《玉答记》和《思凡·下山》等写和尚、尼姑还俗,过正常人的生活;《桃花扇》写侯方域与李香君离合之情,寓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感,提倡保持、发扬民族气节;《琵琶记》[吃糠]表扬赵五娘孝敬公婆,遭灾年时把米饭给公婆吃,自己却偷偷吃糠皮……许多剧目形象化地对人们进行深刻的传统道德教育,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昆曲堂名是民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这是必然的。在极“左”路线影响下,过去曾把它和“迷信”、“铺张浪费”联系在一起,宁左勿右地加以限制、打击、禁止、取缔。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时,受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崇尚外来文化,忽视民族文化,不分青红皂白,不分主流支流,对堂名歌吹活动一棍子打死,没收乐器,加以取缔。因此,老艺人没有积极性,年轻人也没有愿意接班的,昆曲堂名濒于灭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拨乱反正,制定执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保护和振兴昆剧也抓得较早,但虽然重视了抓专业剧团和业余曲社,却忽视了坐唱昆曲堂名。

坐唱昆曲堂名在建国以后,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摧残,长期停止活动,艺人们哀叹“我们是末代堂名了”。但是也有一些老艺人对堂名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偷偷地保留了一部分曲本、乐器,希望能“重整旗鼓”、“东山再起”。1986年《中国戏曲志》普查编纂工作中,我们访问这些老人,艺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1989年苏州虎丘曲会时,全国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徐坤荣来太仓,我们和双凤文化站站长徐松明动员组织了双凤、沙溪的一些艺人参加了虎丘曲会,在千人石上演奏了《走八拍》,在沁兰厅演唱了昆曲。

艺人们在虎丘曲会上看到中央重视,专业昆剧团、业余曲社为振兴昆剧出力,鼓起了劲头。双凤公社趁热打铁成立了凤鸣昆曲社,包括当时的戏曲资料员毛林浓,共有10人,定期集中排练。重阳老人节、春节以及艺人的孙儿结婚时,集中演唱,但基本上是业余性质。要重新振兴必须要走上职业化道路,才能“以师带徒”、“后继有人”。我在1990年苏州市民文协会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堂名鼓手亟须抢救》的发言,以及1991年4月纪念苏州昆剧传习所70周年时,江苏省昆剧研讨工作会议在昆山召开,我在会上发言,后《幽情逸韵落人间》专集上刊载了我的论文《振兴昆剧应该重视和发挥昆曲堂名的作用》。在发言中,我建议堂名要纳入文化市场,登记发证,加强管理,承认堂名经营的合法性,促进他们以师带徒重建队伍,但当时有关领导并没有足够重视。

随着宗教信仰政策的落实,建庙、烧香、拜佛、鼓手吹打、道士做道场等民俗活动正逐步恢复,但坐唱“中国戏曲之母”的堂名却奄奄一息,每况愈下。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堂名艺人年老体衰,牙齿不全,嗓子退化,或长期不唱,唱不好了。过去,一个乡镇的堂名艺人有几个班社,几十个人;现在却没有一个乡镇能组织起一个班社,一个地方只有一两个老人。例如双凤公社原来有余庆堂、集玉堂、三省堂、积善堂、凝远堂等五个班社,几十个艺人。解放后它们迅速衰落,到“文革”前几乎成绝响。1989年虎丘曲会后,合并成立了凤鸣昆曲社,有10人,平时集中排练,重阳节、春节,以及艺人孙儿辈结婚时,坐唱昆曲,但基本上是业余性质。现在这些老艺人大多死亡、中风,只剩社长胡国祥及社员朱振来两位,也已80多岁。2003年春节,胡国祥受人邀请去坐唱。他本人腿脚不方便,没有去,临时组织了新毛陆晋德、新湖顾扬生、杨阿木等人去西郊虹光村演唱了一回。后来,常熟任阳有些老人要听昆曲,却没有人去唱。沙溪镇上只有庆秀堂俞柏生、静益堂王耀宗和勤乐堂陈炳泉三个人,璜径镇朱传茗出身的鸿庆堂已没有人唱昆曲了。城厢镇喜燕堂姚家也没有人接班唱昆曲,北门方家班只剩方金生一人,被汽车撞成骨折,已残废,几十年没唱。

另外,许多艺人几十年不唱昆曲,曲词念白基本上遗忘了,且年纪老了,牙齿掉了,口齿不清,嗓子退化,中气不足,粗浊,低沉,沙哑,不像过去那么美妙动听了。新毛陆晋德已75岁,原是瑞和堂的骨干,曾向包棣华、朱传茗等名师学艺,现在牙齿掉了,唱起来虽韵味浓郁,但口齿不清。最近通过堂名调查的促进,他曾在徐王庙庙会上演唱了《祝发记·渡江》中〔锦缠道〕曲牌,却只有一个人吹笛(唢呐)伴奏。五月四日高真堂庙会上,他还和陆忠仁、时振华演唱了《渡江》一折,竟没有人会伴奏。

第二,道士班子虽有,昆曲却唱不大成。沙溪镇静益堂,王耀宗原来向堂名学习昆曲,白天做道场,晚上坐唱昆曲,唱得不错,现在做道场是恢复了,昆曲却因为后继无人、人员太少、没有人合作,再加上昆曲不太受主顾欢迎,所以唱不起来。璜泾韩家班现在白天做道场时,中间穿插唱一些沪剧、越剧,也唱《上寿》、《上京》、《小天官》等昆曲同场曲,能唱的曲目不多。

第三,昆曲深奥难懂,缺乏市场,后继无人。昆曲文词古典深奥,加上几十年的衰落,老观众也觉得陌生了。昆剧演出往往深奥难懂,大多数年纪较轻的群众既听不懂,也不想听。坐唱昆曲不受欢迎,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出钱邀请堂名坐唱昆曲。有喜事的人家,经济条件好的就请一个戏班子(或宣传队、戏曲社)来搭台演戏,或请江南丝竹乐队来演奏助兴;办丧事的人家,虽然有的放录音带奏哀乐,但因为千百年的风俗习惯,常请道士做道场,请鼓手来吹打。但坐唱昆曲却因为没有人要听,没有市场,故年轻人不愿学艺接班。

第四,现存的鼓手、道士,演奏、演唱的质量已不如从前。过去堂名班社多,县市有司乐业公会管理。有一批老听客熟悉昆曲,要“点戏”,带了曲本来听,很容易发现问题,因此艺人们须努力钻研,提高艺技。但是现在形势变了,昆曲没人学艺接班,道士、鼓手中不少人“混饭吃”,演出不合规范,甚至出丧时演奏《我们走在大路上》。

虽然现在堂名艺人数量很少,年老体衰,后继乏人,曲本、乐器散失,听众稀少,要抢救堂名困难重重,但是也有有利条件:

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昆剧是“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后,昆剧的价值被世界公认,各级领导逐步重视,将其列入抢救保护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程中,在经济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第二,昆曲优美动听,有艺术魅力。原来有一批老听众还是很喜欢听的。它可以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精神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

第三,堂名人数少,不用粉墨登台,不需要什么舞台,不用多大的场地,便于演唱,经济负担较轻。一批企业家愿意“回报社会”,可以出资邀请。

第四,有部分退休的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可以吸收他们参加并发挥他们的作用,也可以安置一批年轻的文艺爱好者就业,解决劳动力出路。

第五,现在交通方便,艺人集中可以乘汽车、出租车,联络有电话、手机、小灵通。

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抢救保护措施:

第一,首先要重视,把抢救恢复堂名坐唱列入抢救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程中,配备得力干部,树立“刻不容缓”的观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第二,集中现在的老艺人,为他们配齐曲本、乐器,明确分工后组织他们排练坐唱的折子、曲牌,并安排演唱、录音、录像。

第三,恢复营业性演出,并列入文化市场管理范畴,发放经营许可证,要求其合法经营,当然在政策上要实行倾斜、优待。

第四,提倡老艺人带徒授艺,鼓励年轻人学艺接班。现在收费演奏的鼓手、道士,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进行登记考核,规定只有取得资格后,才允许合法经营。

第五,建立专业昆剧团、昆曲传习所,培训一批坐唱昆曲人才,进而充实到堂名班社。堂名班社也可以选送培训的对象参加学习,培训费用优惠或免费。

第六,可以鼓励道士班兼业堂名,坐唱昆曲,从而丰富曲目,提高水平。

第七,在适当时候文化部门可以举行汇演,社会上可以恢复“双堂”促进竞争,提高技艺,丰富曲目,也可以吸取其他兄弟艺术品种的经验,丰富发展堂名艺术,使群众更加喜爱。

同类推荐
  • 低碳环境:打造属于我们的地球氧吧

    低碳环境:打造属于我们的地球氧吧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
  •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米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火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

    能源:不仅仅是危机

    本书从独特的视角切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各种新能源的基本知识,演绎了能源的发展史,用生动的表达方式描绘了能源的知识。书中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发展状况,并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的资源状况、利用原理与技术做了介绍。
  •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 低碳生活三字经

    低碳生活三字经

    本书介绍低碳生活的理念与知识,涵盖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各个领域,并以日常生活事例、趣闻逸事、历史典故、先哲事迹、重要文献等对正文进行相关链接。
热门推荐
  • 宗罪源

    宗罪源

    罪恶的最初源于自己已有原罪而不纯的心灵在你可以慷慨给予别人的时候,你选择了贪婪在你可以忠贞于自己的身体之时,你选择了色欲在你可以节制于自己的无限收揽时,你选择了暴食在你可以动身勤奋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时,你选择了懒惰在你可以温和有理智的控制住自己时,你选择了愤怒在你可以宽容卑和面对别人拥有的好东西时,你选择了嫉妒在你可以谦逊学习他人的长处时,你选择了傲慢宗罪源,宗罪的源头源于什么是抑制不住地贪婪席卷了全身
  •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是弗兰克·鲍姆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它主要讲述了堪萨斯小女孩多萝西的故事。在龙卷风袭来的一天,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被威力无比的狂风吹到了美丽而神奇的国家——OZ国。为了重返家乡,回到收养自己的亨利叔叔和伊姆婶婶身边,她历经千辛万苦和种种惊险。在寻找回家的路的漫长旅途中,不断有新的伙伴参加进来。首先是渴望能够得到一个聪明头脑的稻草人,其次是想要获得一颗善良的心的白铁樵夫,最后是想要拥有足够勇气的胆小的狮子。这些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而走到一起的朋友们,成为了亲密的伙伴。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一起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奇特之旅。
  • tfboys之玫瑰的海

    tfboys之玫瑰的海

    你们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个意外,但是谁也不想让这意外刘诗,都紧紧的抓牢。不管发生什么样的误会,你们都会相信对方,一步一步走下去。因为你们心中坚信他是爱着自己的。永远,直到天荒地老也不会改变。但如果他喜欢上另外一个女生怎么办?但你要有心中的信念,因为他爱着你,而不是别人,不能就这样被否决。
  • 狂妃你别逃

    狂妃你别逃

    她是黑道女王,一朝穿越成废柴。他是王室冷王爷,势力庞大。"凤语嫣,你迟早是我的王妃!""打赢了我再说!""本王不打女人,只疼女人。"大婚当日"王爷,小王妃死活不上花轿!""派十万精兵绑也绑回来。""王爷,小王妃把十万精兵都打趴了!""你们都干嘛吃的!"某男暴走了。
  • 苍穹之顶

    苍穹之顶

    日月星辰,悬于苍穹之上。万物生灵,寄予天地篱下。在这广袤无边的诸天之中,又有谁能够踏日月,掌乾坤,主宰万物,成为那天地之主,屹立于苍穹之顶。“他年我为苍穹主,定要诸天匍匐来。”这是一代大道天尊林峰临死前的不屈之言。
  • 不本分的村娃

    不本分的村娃

    这个年代是人民致富的年代,更是人民命运经历改革的年代,然而这个年代更是冷酷的年代,许多人一夜之间暴富,但又有更多的人,在一夜之间身无分文,这样的情况正应了伟人的一句话‘大浪淘沙始见金’
  •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是一部全面解读汪宏《望诊遵经》的图书。本书根据原文进行译解,通俗易懂,并根据文中内容增加了相关图解,增强了可读性。
  • 古镜鬼事

    古镜鬼事

    那面镜子不能碰!否则你也将成为镜下魂,神秘小古村接二连三的发生怪事,就如他们所说,我很招鬼!原因到底是什么?用情太深反是祸端!
  • 冰玄剑

    冰玄剑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神族是正义的?魔族是邪恶的?不,正义与邪恶的区分不是名字,是胜败,是实力!这是一个魔法、武技、斗气、修真并存的世界,要想成为正义的化身,首先要得到实力,超越一切的实力。看主人公是怎样在这强者为尊的世界里玩出自己的天地的!
  • 情陷非洲

    情陷非洲

    大学毕业后的苏芮为了和相恋的男友长相厮守,依然选择放弃优越的工作来北京奋斗,然而在她最需要爱情支撑的时候被男友抛弃,她苦苦经营了两年的爱情顷刻间土崩瓦解,面对家庭的创痛和爱情的打击,苏芮在绝望之际毅然决然的选择远走他乡——去非洲流浪,却意外的遇到了她命中的白马王子,两人之间在远离了物质的诱惑和现实的压力非洲小国发生了单纯而甜蜜的爱情,在异国他乡她的爱情有了全新的开始,她对爱情对生活都有了重新的认识。(本小说已写完,共5万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