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7800000003

第3章 中学生活

1903年秋天,维纳9岁,经过父母多次努力,进入艾尔中学学习。虽然环境改变了,他的心还时不时地为刚刚逝去的往事跳动。

他不会忘记一年前的那个圣诞节。

在他那纯真的想象中,圣诞老人是一位可亲可敬、公正善良、施惠于人的老者,是位不食人间烟火、至高无上的神仙。孩童的心理,对神仙并不感到神秘,而是感觉到那分少有的亲切、信任和依赖。所以,每一个圣诞节,长筒袜或圣诞树下,那些慈爱的长者给他们的新年礼物,就是这位老人家对他们各方面的综合评定:你的礼物好而且多,说明你表现得不错。他没得到什么礼物,说明他已经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那位老人用这种方法来批评和责备他。即使受到了“惩罚”,谁也不会想到去怪圣诞老人,因为他是最智慧、最公正的,所以只能责备自己。维纳对圣诞老人的看法正是这样的。

这一年的圣诞节,他无意中发现,原来圣诞树下和长筒袜里的圣诞礼物,分明是父母埋在那里或装进去的。他千思百虑不得其解,难道圣诞老人也骗人?不可能!父母骗人?就更不可能了!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他去问父母亲,他把他的所见告诉了他们。父亲先是一怔,不想把事情真相告诉儿子;又发现事情瞒不住了,更因为他想到,这孩子已经读了那么多书,许多事情能都明白理解,干脆告诉他算了。

听父亲亲口说出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都是大人的把戏,小维纳那发达的大脑愣愣地快速地摇动着:这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他几乎在高声喊叫。他真诚洁净的心灵几乎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剧烈地震颤,泪水从眼角漾出来,茫茫然盯着父亲,又移向母亲。一切都是这么陌生,一切都不可思议,突然,他转身跑回了自己房间,埋头大哭。

维纳本人曾有这样一句名言:真相所造成的创伤,很可能是洁净的伤口,容易愈合;但谎言所造成的创伤,很可能是出血化脓。这时的小维纳,所受的父母谎言的创伤是十分严重的,他不相信父母竟然会这样。利奥·维纳这位大学教授终于由此得出一条宝贵经验:父母常常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你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对待孩子,才不致在某一天轰然倒塌。

在此之前不久,还有一件小事,动摇了维纳心中的父亲形象。

那时,美国报纸上接连不断地登载一类新闻,说土耳其人正对亚美尼亚人进行无情的迫害。本来小维纳对双方的了解都很少,可是有一天,他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商量,应该马上投入到战争中去,为那些被压迫的人民作战。他们三个孩子偷偷地出发了,手中高擎着他们平日“战争”时用的武器,木棒、石子之类。不久,父亲不知怎么发现了,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撵上他们。另外的两个孩子被交给各自的家长发落。听小维纳讲明情况以后,父亲虽然没表现出怎样的凶狠,却满脸嘲笑,讽刺挖苦道:“你们也想参加战争吗?对对对,亚美尼亚人正等着你们呢!去吧,没有你们,他们怎么能取得胜利呢?”

小维纳委屈极了,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错。他从心底害怕、讨厌父亲的语气和表情,却又不敢反抗。不过,内心里却已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

有时候他想,没有父亲的管教该有多好。但只不过是匆匆一想,父亲那勤奋刻苦的治学态度,为家为校的奉献精神,时时影响着他、激励着他,让他站在父亲的角度上想一些事情。

1903年春天,父亲领着未满9岁的儿子,在波士顿周围的村庄寻找——找一个新的定居点。因为维纳的父亲一直认为,应该让孩子在农村环境中长大,这有极大的好处。另外,也是他深层“农民理想”在作怪,想更多地拥有自己的土地。同时,几个月前,维纳的二妹伯莎出生了,家庭经济状况日见紧张。父亲和母亲商量决定,从长远计议,从多方面考虑,应该把家搬到农村去。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们买到了波士顿城西北部哈佛镇的一个叫老磨坊农场的地方。

经过这次和父亲的沉重“散步”,他体味到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肩上负担的沉重。他有时想,能不能离开父亲,从而减轻他的负担呢?

出于父亲的爱好,同时也是为了贴补家用,父亲总是要做大量的文字工作。这时,他毅然和特纳·埃斯蒂斯父子出版公司订了一个大型合同:用两年时间,翻译完托尔斯泰的24卷著作。报酬只有1万美元。一个月一卷的翻译任务,父亲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干着这私活的同时,哈佛的教学又不许有半点耽误和差错,他对教学又一向严肃而认真的,老磨坊农场那大片的土地,也有许多活儿等着他去干。这一切的一切都等着他,压着他,实在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教儿子了。加之他也意识到儿子心里对自己的某些反抗情绪,所以和妻子商定,让儿子上中学。

艾尔中学位于老磨坊农场去波士顿的铁路干线上最近的一站。每天早晨,初升的阳光洒在老磨坊农场上空不久,维纳父子就已经吃过了早饭。由父亲熟练地牵出圈里的马,再极迅速地套上小马车,儿子从屋里走出来。教授父亲就这样赶着马车出发了。走在乡间的土路上,教授感到神清气爽,十分爽快惬意,小儿子也在尽情地呼吸着自家周围的新鲜空气。鸡鸣声声,炊烟袅袅,父子俩悠闲地谈着话,慢慢隐入清晨那生机勃勃的景象中。

到了艾尔中学,儿子等父亲把马车寄放在出租场,再把他送进校门。之后,父亲踏上去城里的火车,到大学去上课。

到中学碰到的第一个麻烦是,不知道该把这孩子编进哪个年级合适。他所学的知识,有的已经超过最高年级的水平,有的极个别科目,几乎没涉猎过。半学期过去,他才正式进入三年级的一个班。

即使三年级的课程,他基本上也都自学过了。所以再学一遍,表现得十分轻松自如。当时,班上的同学都比他大,对这位小弟弟的聪明,大家都很佩服。在老师眼里,他也被看成是特殊一员,很有拿他作教学实验的意味。所以,他的许多幼稚言谈和举动,都得到理解和宽容。对维纳本人来说,这无疑给他提供了一方快乐而自由的空间。他既能从大哥哥们那里得到很大的虚荣心满足,更能从他们较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中,听到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学到那么多好玩的游戏。

回到家里,虽然父亲常伏案到深夜,却几乎每天都抽时间和他谈天:学习情况、同学关系、新闻新事等等,而且,父亲更没放过他的学习,要求越发严格,小维纳在家时必过的一个难关是,必须把当天学的许多知识背给父亲听,文学课上的课文,几乎一个字也不允许背错。如果出现错误,必将引发令人恐怖的家庭战争。所以,维纳在学习上丝毫不敢疏忽。

维纳在父亲严格监督下训练,不但避免了孩子因先人一步学习而最易产生的骄傲情绪,并且还在知识的领会和掌握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一般的情况下,孩子如果在某些知识上先有了学习,再学的时候,他往往会心不在焉,骄傲情绪使他不能深入学习,浅尝即止,如果初学时没能细致地掌握,那么,这种超前学习的害处是明显的,而且,孩子最容易在这样的状态下养成种种不良习惯,诸如上面已经说的骄傲、不求甚解、粗疏臆断等等。这样的关头,父亲利奥·维纳高度重视,使儿子坚实地走在知识的旷野上。

一天学习的闲暇时间,或者是假日,维纳常被自家的老磨坊农场的特殊情调吸引着,走进她的怀抱,他感到无比惬意和兴奋。

晚年的维纳,这样回忆这段美好的生活:

老磨坊农场的房屋,还是南北战争前10年的建筑。房子的山墙一端伸到大路边,正房和谷仓照例是由曲尺形的侧房和木棚连接起来的。房子对面就是那水塘,当时我看简直像湖泊,但实际上只不过100多米宽。水塘里有一个沼泽岛屿,塘右边有一小片树丛,初夏期间我们在那里还能看到羊齿和延龄草。另一边是水闸,有两条小河从水闸穿过潮湿的草地,再从马路的下面,通到我们农场的尽头边沿……在两条河和道路之间有一块杂草丛生的土地,是年轻人喜欢的去处。河里有青蛙、甲鱼。有只小猎犬是我个人的爱畜。它很快懂得我喜欢青蛙和甲鱼,就用嘴来衔甲鱼给我。在半沼泽的三角地的乱草丛里,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花,如凤仙花、紫菀草、甲鱼嘴、绣线菊等等……支撑路面的石堤下面挂满了一团团的野葡萄藤。草地四季百花盛开,有蓝的、黄的、白的紫罗兰,有蝴蝶花、芙蓉花和芳香的野草……附近还有一个沙堆,我们在那里用旧地毯和旧钢琴箱搭了一个帐篷。在沙堆旁,长着一棵伞形松树,河畔被针形松叶覆盖着,在那里我们可以挖洞搭灶,煨马铃薯吃。这个沙滩是过去经过我家门口的那条老路被水冲散的一段,在那时现在的这条路还不存在。据说当年拉斐耶特曾骑马走过这条老路。从沙滩穿过一片潮湿的赤杨林,有一条小道,通往多沙的湖畔。我和妹妹经常到这里,和湖里的蝌蚪、水蛭、小青蛙结成伴侣,大家在一起游泳。在我们学会游泳前,大人是不让到倾斜的海滩去的,后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最喜欢的浴场大水闸上方的一个池塘,那里一条溪流的主干像瀑布一般的倾泻下来,我踮着脚,鼻子刚好露出水面。

多么宜人的农家环境!小维纳就这样在自然的山水之间,在纯朴的民风之中,接受着一般城市儿童难以经历的熏陶和教育。这一切使他拥有健康的身体、正常的感受、充分的愉悦、丰富的人类知识和智慧,他怎能不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走向最终的成功呢?

转眼一学期结束了,小维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应该再继续跟着这个班等到毕业了,有必要提前进入高中。父亲也早就有这个想法。于是,维纳在接受了一学期的初级中学的轻松学校教育以后,又直接跃入高中一年级,跟着已经入学半年的学生学习。其时是1904年冬季,他刚满10岁。

即使这样,他在学习课程上也毫不逊色于别的大同学。数学和几何的程度,远远没有达到他目前的水平,上课只算做是一种复习;英国文学和德语一类课,因为老师的水平有限,难以引起他的听课兴趣,完全没有自学来得痛快,于是,他就虚应形式;最让他感到有趣的是劳拉·莱维特女士的古典文学课,她学术造诣很深,精通拉丁语,第一年讲授古罗马人恺撒和西塞罗的著作,第二年讲维吉尔,都给维纳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为他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为深厚的基础。

这位劳拉·莱维特小姐,又是这所中学的主要经营者。她勤奋工作,顾全大局的同时,更能平易近人、踏实细致地处理事情。对维纳这个小高中生,她处处关心,事事照顾。一次,她讲完课让大家看书,走到维纳身边,看见他似有疑惑地思考着,竟俯身把这“孩子”抱起来,让他坐到自己腿上,耐心细致地讲解开了。小维纳窘极了,他几乎不能思维下去。虽然他还小,却十分顾及面子,自尊心特别重,他怕这么一来,那么多的大同学因此嘲笑他、歧视他。他放眼四周偷偷一看,大家都若无其事地忙着看书,但是,同学们不会看不见啊?想到这儿,他迅捷的头脑给自己定了位:大哥哥们都把我当成小弟弟,当然不会对老师这样的举动有什么奇怪了。他从心底感受到一种被人理解和关怀的温暖。有的同学他不熟悉,但只这一件事,他就尊敬班里所有的人了。

小孩子往往有一种奇异而强烈的自尊心,常常被大人们忽视。所幸小维纳的学校生活环境,没扼杀他这种宝贵的品性,同时我们发现从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对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人的心理诸因素是复杂的,大人们也不要轻视作为人的小孩子心理的复杂性。

课堂上,维纳和别的同学一样背课文、翻译拉丁文;课下,他们或者平等地争论一些问题,或者一起参加游戏,大家和谐相处,友好交往。但是,同学们毕竟比他年龄大得多了,他们之间有些事,他简直不能理解,也有很多活动,他没有太大兴趣。渐渐地,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学习上他们是纯粹的同学,而他生活和社交上的伙伴,则是初级中学那些和他年龄相差较小的孩子们。他就这样处于孩子和青少年的世界的中间地带,他从一个地方获得照顾,从另一个方面得到平等。当然,这种特殊而复杂的经历,促进他成熟,也使他丰富。

书看的越来越多,他早就有些手痒,想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公布于世。正巧他们这个中学有一个规矩:每隔两个星期,学生间都要举行一次辩论会和演讲比赛。每到这天,同学们都忙着准备材料,东拼西凑,效果自然不佳。维纳想:自己应该写一篇内容丰富、篇幅很长的哲学论文,一来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来也能更好地应付这些活动。

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梳理了自己的思维,基本上有个成型的构思以后,他就挤时间动笔写。文章的题目是《愚昧论》,他从广阔的哲学视角论述,一切知识都是不完全的,愚昧常常是无所不在的,人本身有其极大的局限等等。好不容易,又用去了假期的很多时间,才把文章完成。之后,除不断地修改以外,他还用了很长时间把它熟练地背诵下来。结果,他发现这文章不适合参加竞赛用,而且这样的论题又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只得把它交给了父亲。不料,父亲却对它大加赞扬。维纳弄不清楚,父亲是从怎样的心理出发,还是真心喜欢这篇文章才这样的。但是,无论怎样,得到父亲的承认是极不容易的。为了奖励他的创作,父亲在百忙中抽时间,带他乘长途汽车,到远方的美丽环境中度过了几天愉快的时光。

小维纳从没想到,一篇文章会带来这样的美好结果。同时,他也体会到创作的艰苦疲劳和难言的快乐。从父亲那里得到这样的承认和支持,他有决心,更有信心以后将更努力地做下去。

父亲利奥·维纳不愧是一位名教授,他是那样恰到好处、不失时机地把握着孩子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因素,并通过一定的方法,给受教育者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他不只教儿子书面知识,而是想方设法把他塑造成一个完整而优秀的人。为了培养小维纳的独立精神和责任心,他想办法让儿子自己独立地干些什么。搬到老磨坊农场以后,他明确宣布,家中的一头小山羊和那条维纳喜欢的牧羊犬雷克斯归维纳自己所有,包括喂养和其他方面。他还鼓励儿子自由在农场中选一小块地皮,造一个花园,主人就是儿子本人。父亲还常把农场上出产的物品,分出一小部分来让儿子自己处理。晚年的维纳还清楚地记得,他曾经骑着小孩儿专用的轻便货车,拖着一车豆子,努力把它卖给附近的一个食品商。

父亲总结自己的经验,觉得劳动和娱乐要一张一弛地有机结合,才能取得工作的最佳效果。所以,他不但常领儿子到荒山野地“闲逛”,而且也主张儿子多和附近的孩子们到户外去玩。

小孩子们在外面野够了,就会想方设法干一些“不轨”的新鲜事。有个叫弗兰克的小伙伴,他的父亲是一家医药店的老板。有一次,他们从药店里偷出一些材料,在试先解剖了一个爆竹以后,试着学做起来。几次努力之后,才宣告成功。不料,在燃放时,因技术不过关,把弗兰克的手都烧坏了。

在离老磨坊不远处还有家农场,那儿有维纳两个要好的玩伴——霍默和罗杰斯。他们在学了理论之后,照书上的方法,用一只铁皮的灭蝇喷雾器,经过处理以后,想造成一辆内燃机车,结果,燃料刚点着,就发生了爆炸,工具都炸飞了,险些把他们炸伤;他们还曾经用一些废旧器材,做过一次无线电试验,结果触电,几乎丧命。

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虽然维纳他们不气馁,但是,维纳本人有些心灰意冷。因为在实验中,他发现自己的高度近视带来了诸多不便。无论是安装什么,或者制造什么新设备,他能想象出怎么做,一做起来的时候,就笨手笨脚,干脆不能成功。他感到了什么是限制和不自由……

父亲不会无限地放纵儿子玩耍,在父亲眼里,让儿子玩好,是为了让他们此后更有效地学习。

每天放学回家,维纳的第一项任务是把当天所学的全部内容背给父亲听。这时的父亲,可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的书,也可能手脑齐忙地在打字机上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好像丝毫没注意儿子背的是什么。但是,令小维纳十分吃惊,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一点点小错误也逃不过父亲的耳朵?错误的下场是恐怖的——父亲停下手头的活,严肃甚至近乎凶狠地盯着他,之后,神秘阴冷地一笑,开始用霹雳般尖刻的语言挖苦他、责备他。不多时,他被训得抽抽搭搭地哭了,母亲过来了,几乎要和父亲吵起来……还得不愉快地进行下去,直至不愉快地、艰难地结束。

在接受训练的当时,小维纳只觉得惧怕和委屈,完全不敢反抗,甚至没有一点反抗的想法。事情过去以后,回想起来,平静的心情不免被父亲的不公平扰乱,越想越委屈,觉得有必要把事情向父亲说明,和他争论,也可以公然反对他,而一旦事临当头,这一切想法和情绪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对其他“大人”的举动,小维纳却十分敏感。无论谁,稍微把他当孩子看待而有些忽视时,他就会受到强烈打击。即使不用言辞反抗,心里也是十分不满。好在父亲那些教授朋友们,都表现出长者的爱心,又是平易近人地和他谈论,慈爱宽容地对待“孩子”的缺点,因此他对这些人基本没有反感;班级的“大学生”们,一般对他都很和气,却也有拿他不以为然的,他就从心底反感他们,不和他们做游戏,不讨论问题,甚至不愿意说一句话、看一眼。

1905年的某一天,这个高中二年级的小孩子忽然产生一个设想:应该把年龄相仿的人联合起来,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用多个人的力量去对抗大人们的轻视和无礼。那时候,小孩子将没人敢轻视,在什么场合、什么问题上都是平等的。

他为自己的想法激动,可是,他不敢把心里话说给别人听,包括他最亲近的伙伴。当他想到这个强有力的组织反抗的对象包括自己的父亲时,他为此害怕,不知为什么,他竟觉得这也是一种罪恶,难以饶恕的罪过。年幼的他,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心理,去争取充分的自由和尊严。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06年,维纳11岁,升入高中三年级。虽然在同学中间他还是个小孩子,但他毕竟11岁了,加上智力的超前发展,这一年,他不断有一种心理:自己长大了,自己已经是大人了。

没事的时候,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无所顾虑和思考地玩耍,只是一味专注地感性地投入,对一些现象和事物,他渐渐能稍微冷静地想一下。他感觉自己清醒了许多,说话办事都稳妥了不少,更深层地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

同时,他内心中不时涌动着缕缕凄凉:那些当年的玩伴们,不知他们都干些什么,有些人已经没时间玩了,或者被拴在家里劳动,或者干些别的“没有趣味儿”的事。

朋友少了,父母对自己也不像从前那样呵护了,尤其弟弟弗里茨出生以后。自己是四个孩子中的老大,而老大就意味着责任和压力,就意味着限制。加之生理上的一些变化,这一切,让他既感幸福,又感到无奈和凄凉。

这时,一个女孩子闯进了他的视野,他那略带寒意的心中又燃起了一团明亮的火焰。

一次,学校举行一场音乐会。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们都踊跃地报名参加了。维纳在音乐方面几乎一无所知,欣赏能力也十分有限,只配当一位不太合格的观众,这还主要是因为学校有规定:集体活动同学们都必须参加,没有节目的可以老实地当观众。

节目很多,水平又都平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走开吧,学校又明令禁止;和同学们说句话也不可能,离演唱台太近,老师又盯着大家的举动。无奈,他只得东瞧西望地找有意思的人和事。

这时,偶然一瞥,影影绰绰看见台上有个女学生,她秀美的身姿和饱满圆熟的轮廓在那架钢琴前有节奏地律动着,优美的琴声和谐地从那里传出来,仿佛正为她的“舞蹈”伴奏。她十分投入地弹着,与音乐一起享受着神圣的美。

高度近视的他,几乎是很不礼貌地从旁边同学那里夺过眼镜,罩到眼前,专注地向她的身姿瞄去。他只感觉心嘭嘭地剧烈跳动,血液飞快地流着,头脑的那个角落仿佛有轻微的弦音,外边的一切声音都听不见了,他只知道盯着她看,仿佛那是一朵娇艳的鲜花,那绰约的风姿优雅怡人。看着看着,他感觉自己离她越来越近,甚至看清了她那张甜脸上的雀斑,心胸和臂膊都在无意中为她舒展,他多么希望和她在一起啊!那是怎样温暖的慰藉和热烈的幸福啊!

直到身边那位同学向他要眼镜时,他才似从梦中醒来,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羞怯地环视四周,还好,没有谁注意到自己的举动。还回眼镜,他看不清她了,不知为什么,他甚至不敢抬起头来,可以说不忍心再看她一眼。几经努力,他还是鼓足勇气抬起头,朦胧中,他发现姑娘恰好向他的这个方向看。触电一般,仿佛什么强光刺伤了他的眼睛,他马上闭眼、低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了……台上琴声悠扬,他的心在台下剧烈地跳动着跳动着……

终于熬到了散会。他再努力地凑近台边找那个美丽的身影时,已经全无踪迹了。

此后的日子,对维纳来说,是既幸福、又痛苦的。每天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四处张望,寻找美丽的她,放学时也常常撇在后面,多么希望有所收获!回到家里,一颗心时时被她扰乱,常常替她悬起,有时甚至面对父亲的提问和斥责,也是心不在焉。

一天天过去,每天都没有结果。在痛苦的折磨中,在对希望的幻想里,他终于按捺不住,竟然通过艰难思考,付出很多精力,勉强作了一首曲子——送给她的!

心血没有白流,终于,一天下午放学,他又认出了她那张怡人的面庞。他莽撞地拦住她,吃吃地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只把那首曲谱胡乱地塞给她,就惊惶地逃跑了。

不久,事情被父母发现了,他们从同学们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就既严厉又温和地劝说他;班级的同学们也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这位小弟弟。

维纳那颗柔弱的心实在经受不住这一切打击,他不再敢去接触那女孩子,同时,对给他压力的一切,他似乎都怀恨在心,甚至包括他父亲。无论怎样,他的心里梦里常出现那个弹钢琴的美丽姑娘。

这种“恋爱”的美好和苦楚暗暗地伴随他很长时间。这也是被他精于观察和施教的父亲所忽视的。如果父亲能在这个问题上引起足够的注意,或许维纳那有些胆怯和内向的性格,以及先期的不正常的婚恋心理,能有很大程度的克服吧。

维纳真的长大了。

同类推荐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邓宝珊传

    邓宝珊传

    本书对爱国民主人士邓宝珊一生的政治、军事活动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讲述了他所参与的一些地区性的历史事件,如新疆伊犁起义、陕西护法运动等。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第一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7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热门推荐
  • 雨天沫语

    雨天沫语

    她是一个私生女,自从娘死后,她就经常被家里人欺负,她终于忍不住了说:‘’从今天开始,所有欺负我的人你们都给我等着。我都会一点一点的还回的。‘’一男的插进来笑眯眯地说;‘我帮你吧。’'“你谁啊?”某男说:“我是你相公。’'在这段复仇之路上她遇上了自己的另一半。某天她发现自己不是私生女,是个公主。“天啊,要不要这么玩我啊”‘要的’。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九劫丹神

    九劫丹神

    九劫天雷,御剑成仙!仙灵大陆,实力为尊,且看主人公:杀至尊,突桎皓!手掌巅峰仙术,一手巅峰丹术,横行无忌!翻手之间,风云变色。我若成仙,谁与争锋?
  • 战场小兵

    战场小兵

    退伍回家的边防小兵周瑾找到了一份安保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一次发现有小偷进入公司准备偷窃,上去抓小偷的周瑾很不幸的挂了,再次恢复意识后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二战末期,望着吹响了战争警报的帝国大厦,他彻底蒙掉了。“生存3天.............”残酷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 墓后珠帘

    墓后珠帘

    1987年一支考古队意外找到了一座古代遗迹,全体队员从此人间蒸发。数十年之后神秘的笔记浮出水面,到底出自谁人之手,是他人借名另有所图,还是当年的人借尸还魂。六阳往生锥记载天机。我出身盗墓世家,自幼被禁止学习任何盗墓之术,却意外遇到最可怕的火舞流沙。数千年的阴阳大家又为何遇到与我们相同的难题,千年前的谜题,后人如何解开。神秘的墓道中,升棺发财的天机不可泄露。还原最真实的盗墓生涯,绝对值得诸位一看。
  • 血样年华

    血样年华

    谁的青春没有梦?谁的青春不悸动?终有一天这个世界将被我们所掌控,因为我们还年轻!
  • 职场人际关系22条法则

    职场人际关系22条法则

    行走社会,没有关系难以立足,难以成大事。关系良好,资源就可以在关系网中流通,就会事事顺畅,春风得意;关系僵了或者破裂,就会出现天堑鸿沟,好事难成,雪冷心寒。因此,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第一要素。人际交往是一种艺术,讲究原则和技巧。本书结合职场人际交往实际,总结出了22条职场人际交往法则。职场人士若能在交往中遵循这些法则,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交际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川康纪

    川康纪

    时民国,中华乱。群雄并起,军阀分立,列强欲分中华而食之。蜀中,三少年,迎乱世而生,恩怨并济,闯川中,战倭寇,共演热血之史。
  • 抗战之川军精锐

    抗战之川军精锐

    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其中64万多人阵亡。川军参战之数量\装备之简陋\牺牲之惨烈,均居全国之首。这是一支武器落后\训练很差\战力不强的军队,但它却也是一支作战勇猛\坚韧不屈\以死报国的军队。也许,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的装备难以得到根本改善。但如果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改进,进而提高川军的战斗力,那么是否可以大幅减少川军那令人心酸的伤亡呢。本书所要讲述的,就是一支川军部队在某穿越者的带领之下,从一支“弱旅”逐渐打成抗战时期最强悍之“战场救火队”的故事。
  • 网游之不败逆天

    网游之不败逆天

    2250年,人类高度发达时期。而人类追求永生,而开发了虚拟网络游戏《神控》。杨飞是一个忙人,为了给妹妹赚学费,误进了游戏,而他却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