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7400000010

第10章 中学风潮

1907年的秋季,郭沫若升入了中学。中学位于嘉定城的正中。郭沫若是抱着新的希望跨进中学的。这所中学,从嘉定府所管辖的7个县招徕了四五百名学生,成为当时嘉定的最高学府、文化中心。遗憾的是,这里的教学条件并不比高等小学优越。虽然开设一些新科目,但教员都是一些子庸、外行之人,不能使学生对科学发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这个学校的校长是乐山县人,在湖南做过几任县官,对于办学的经验和知识完全没有。由这样的人去聘请教员,很难保证质量。况且他聘请教员的方法是各县摊派,一个县派一个教员,结果教员到校后,笑话百出。

张胡子是夹江人,因夹江县也要摊派人,就聘他去当监学。开学的时候,他登台演说,开口就是:“学问之道,得于师者半,得于友者半,得于己者半……”说得满堂的人都笑了起来,但他自己还很得意,后来学生们就称他为“三半先生”。这个绰号传到他耳里时,他还不服气地说:“一个柑桔不是有十好几瓣吗?”可见他的学问怎么样了。

在这个学校里,讲地理课的教员在课堂上公然讲起五行八卦的辨方正位来。地理教员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他说日本在中国的南边,朝鲜在日本的东边。博物教员把章鱼的嘴当成肛门。这样的一些教员,怎么能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呢?

学生们对学校的课程十二分的不满意,又没有填补这种不满的课外研究,学生们在校内校外经常闹事,惹是生非。在这种状况下,郭沫若的心情焦躁到不能忍耐的地步了。结果是第一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与同学打牌、喝酒和游荡上,成为全校号称“八大行星”的八个顽皮学生之一。由于这些行星的吸引,郭沫若逐渐认识了城内的一些游荡子弟。他们大多数是中上等人家的儿子,家里有钱,又不读书,只是追逐时好,穿流行的衣裳,日日打牌吃酒。他们有一个“转转会”,便是定一个日期轮流地请吃酒宴。整天过着这样的生活,其实他心里并不好受。

那时,留学热在蔓延。郭沫若对欧美产生了极大的憧憬。但是,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他大哥郭开文是早就出了东洋的,五哥在他入中学的时候也由武备学堂毕业派到东洋去实习了。郭沫若觉得到外边总是可以学到一些东西,尽管当时他对科学里的分科还不懂,那时也没有明确的志愿,不过到了外边,总比在“三半先生”的陶冶下要得到更多的知识。

郭沫若渴望飞往外部世界,但是父母怎么也不许可。父亲不知道学堂的情形,他以为学堂不会那样差。母亲则出于溺爱。母亲思念出洋的大哥、五哥,常常流泪,更不肯再放郭沫若出去了。

郭沫若痛恨这样的教育制度,他不甘心这样荒废下去,也不甘心这样堕落下去。

新学期开始后,郭沫若与那几个顽皮学生疏远了,他把兴趣转向于文学,因为学校里足以供学生聆教的也只有通文学的教员。中学堂的经学教员黄经华先生是乐山人,他很喜欢郭沫若,借了不少书给他看。他对黄经华先生讲的《春秋》很感兴趣。这使郭沫若在旧学方面又深了一步,同时也写了一些旧体诗,如《咏佛手柑》:

嫩黄阶畔一株斜,香微熏透碧纱。

掌是仙人承醴露,手经天女散琼葩。

摩肩隔石穿耆者,含笑拈华入梵家。

霜叶经秋颜更绿,岁寒松柏莫须夸。

这首《咏佛手柑》写于1908年秋,是在他患过伤寒之后,大病初愈时写的。其时正值佛手柑成熟季节,香透碧纱、令人心醉。再如《咏腊梅》诗:

疑是浮屠丈六身,风飘片片黄金鳞。

天香熏入游蜂梦,真蜡末同野马尘。

瘦削只缘冰镂骨,孤高宜借月传神。

羞从脂粉增颜色,磬口檀心自可人。

《咏腊梅》写于1909年冬寒假期,家中后园腊梅盛开,引发了他的诗兴。这两首诗分别通过对佛手柑和腊梅的咏赞,表现了郭沫若不畏霜寒的品格和高洁不群的精神,寄托了他美好的人生理想,在诗艺上也有所长进。

在此期间,他把很多时间用在阅读小说传奇方面。他以崇拜的心情读过章太炎的《国粹学报》,梁任公的《清议报》。他醉心地读过林琴南翻译的《迦茵小传》、《茶花女遗事》、《撒喀逊劫后英雄略》等。这些小说,对郭沫若起了勾魂摄魄的作用,尤其是英国作家司各特的《撒喀逊劫后英雄略》,更是紧紧地扣住了郭沫若的心弦。作品中主人公冒险的经历、曲折的爱情、神奇的侠盗生活、罗曼蒂克的情调,郭沫若自己好像也充当了书中的一个角色。郭沫若曾说过:“林译小说对于我后来的文学倾向上有决定的影响的,是他译成的《撒喀逊劫后英雄略》。”这些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读物,对少年郭沫若的思想、性格和志趣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时,他“景仰欧美,景仰日本,景仰京沪,景仰成都”,一颗少年的心受着四方的牵引,“没有一刻宁静过”。

正当郭沫若兴味盎然地在书海中畅游的时候,肠伤寒症突然袭击了他。

那是1908年的秋天,中学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中秋节过后没几天,郭沫若总是感到非常疲倦。头痛、下痢、咳嗽,时时流鼻血,食欲差不多完全消失了。郭沫若当时很悲观,好像自己的病非常严重,非死不可一样。经过一个星期,他的身体渐渐不能支持,只好请假回家。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休养,他才算死里逃生。不幸的是,其间由于得并发症中耳炎和脊椎骨疡,导致了他一辈子两耳重听和腰椎亏损。

大病初愈之后,郭沫若重回学堂。病痛的折磨使他身体大伤元气,然而他的精神依然保持着锐气。“大骂丁平子”一事,足以看出郭沫若的正义感和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精神。

事情是这样的。上中学的第二个学期,学校来了一个叫丁平子的监学。此人是一个日本留学生,专横跋扈,随意处置学生,学生们对他十分不满。夹江县一个很小的姓宿的学生,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因为自己桌上的辣子油吃光了,便把监学桌上的一碟辣子取过来。监学是一人一桌,一碟辣子吃不了。这个学生的行为竟引起了那位监学的拍案大怒,说姓宿的学生侮慢师长,当天下午学校竟给姓宿的学生挂了斥退牌(开除学籍)。这真是太专横了,于是激起了全校学生的公愤。当天下午,全校学生罢了课,并举出两位学生代表去和监学交涉。两位学生代表,一位姓易,一位姓周。学生代表到监学室里和监学交涉、辩论,全校学生围在窗外声援。

姓周的学生代表说:“我们是全校学生的代表,先生,你们且听我们说,不要顾左右而言他……”

丁平子高叫着:“然而监学有目,谁能令其不视?监学有耳,谁能令其不听?监学有舌,谁能令其不说?”

这时,姓易的学生再也忍不住气愤了,便怒向监学丁平子道:“丁先生,你的肝火太旺了!”

丁平子拍案吼道:“什么?什么叫肝火旺?你真胡闹!你侮慢师长!斥退!斥退!”丁平子不由分说把两个学生代表推出了监学室。不到十分钟,监学室的窗上又挂出了一道斥退牌。丁平子以周、易二人煽动学生罢课、侮慢师长为罪名,给以斥退。

学生们对此极为不满,又罢课了两天。后来监学用种种手段把学生们的斗争压了下去。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就好像囚徒一样,胸中充满了愤懑。学生们的感情无处发泄,他们惟一能够自由发泄感情的地方,就是吸烟室和厕所的墙壁。不知是谁在吸烟室的墙壁上用粉笔写了“丁平子不通”五个字,这下子可把骄气横溢的监学丁平子气坏了。

丁平子为此把全校学生都召集到大礼堂,把全校的教职员也都请来了。他首先宣布在吸烟室墙壁上看到了“丁平子不通”五个字,然后咬文嚼字地发表了一通自我吹嘘式的讲演,最后居然当众辞职,并说,限三日之内,把那写字的人寻出来给以处分,如若不然,他便永不回校。

找了三天,竟说找到了写字的人。与丁平子同乡的学生说亲眼看见是乐山县的学生刘祖尧写的。刘祖尧本人坚决否认,而笔迹又确不像他的。虽然如此,学堂的办事人却高兴万分,当晚就把刘祖尧斥退了。而丁平子,则像凯旋的将军一样,从旅馆又搬回了学校。

刘祖尧不仅是郭沫若的同乡,而且还是他小时候换过贴的朋友,就以这样莫须有的“文字狱”而被赶出了学校。在郭沫若和同学们的心中,对丁平子的专横,对学校的高压手段,愤怒到了极点,但谁也没有办法救助自己的朋友和同学。

学堂是监学的江山,学生是办事人的奴隶,他们也太专横了!

像这样由于莫须有的“文字狱”就牺牲了一位好朋友、好同学,这怎么能叫郭沫若等人心服呢?因此,学生们对丁平子的怨恨是与时俱增的。

转瞬到了暑假,考试完毕。一天晚上,郭沫若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出去喝酒。大家回忆起好友刘祖尧被斥退之事,又激起了对丁平子的无限仇恨。郭沫若已有几分醉意,同学们把他送回寝室。有一位同学和他谈起刘祖尧的事,使一年来郁积在他心中的悲愤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于是,郭沫若不顾一切,公然在寝室里大骂丁平子,窗外围来了很多同学,一会儿丁平子也跑来了。郭沫若越骂越有劲,骂丁平子是专制魔王,骂他虚骄,骂他没有学问,骂他什么也不通,差不多骂了两个小时。丁平子在外面气得发疯,便和郭沫若对骂。最后,丁平子威胁校长必须斥退郭沫若。由于黄经华等一部分教员的反对和学生的反对,郭沫若没有马上被斥退。

丁先生没能把郭沫若斥退,第二天就回荣县去了,郭沫若也回故乡去了。斥退的问题成了悬案。校长的意思是只要丁先生不说话,他是可以不斥退郭沫若的。

暑假,郭沫若回到家,说起学校的事情,心情自然不愉快。但父亲好像没有前次在小学开除郭沫若那样担心了。那时三哥在铁路路股作调查委员,由省城派到荣县去。丁先生家在荣县,父亲让三哥和丁先生私下交涉,只要学校不开除,把郭沫若送到成都去学也可以,请丁先生不要追究。但三哥还没有到荣县,丁先生已经得了急症死了。

丁先生一死,郭沫若的悬案便自然消除。暑假过去,郭沫若又回到学堂,同学们自然十分高兴。

1909年中秋节后,郭沫若与同学去萧公庙看戏,获悉有同学和营防军发生冲突打了起来,不少学生被打成重伤。打架时,郭沫若并没在场。郭沫若激于义愤,以学生代表身份提出条件,要求校方出面交涉,找营防军论理。谁知校方不但不支持学生,反而派人登门向营防军肇事者赔罪。校方媚强欺弱的恶劣行径,惹得校外风潮陡然转为校内风潮,学生们罢课抗议。学校当局采取了高压手段,一次就挂牌斥退了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名学生。然而,被斥退并没有使郭沫若屈服,正如他所说:“斥退!这是最严重的刑罚!在当时就好像由秀才变成白丁一样”,“自从遭了一次斥退之后,我的性情愈见有意识地反抗向不良的一方面发展……‘我纵横是破了脸的,管他妈的!’这样的想念怎么也离不开我的心坎”。腐败的教育制度和黑暗的学政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倒成了培养他反抗性格的温床。

不过事情真是凑巧,就在学校挂了斥退牌的那天中午,四川提学使委任的嘉定中学监督严先生到任了。

新监督严先生是个老举人,他怎样受了提学使的委任,那提学使又怎样撤换了旧监督,这些内情郭沫若当然无从知晓。新监督严先生的到来,对于旧的办事人是个打击,就好像替学生报了仇,因此,学生们非常欢迎严先生。当天下午,学生就派了代表去见严先生,请他立刻主事,撤换一切压制学生的旧的教职员,要他把斥退了的8个学生召回,取消斥退牌,严先生都一一答应了。

在学生们的要求下,严先生同意取消对郭沫若等人的斥退。严先生叫人检查案卷,才发现一个绝望的事实,原来校方在斥退8名学生的时候,就立即将此事禀报上去,通饬全省。在当时,斥退了学生,挂了斥退牌,还要下通饬,对于被斥退者是一个绝望的打击,因为学生从此便不能用自己的本名,甚至从此不能在本省读书了。对此,严先生也没有办法了。校方的手段真是毒辣,通饬全省的做法不仅断送了好几位学生的前途,甚至还断送了一位同学的性命。在学生们和营防军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洪雅县的学生无辜受了重伤,当场吐血。校方竟以此为在场闹事的证据,把他斥退了。遭斥退并通饬全省的消息传到这个同学的耳朵里后,他彻底绝望,内伤大裂,大口吐血,第二天就死了。

对于这次被开除,郭沫若一点儿也不懊恼,因为这正可以促使他下决心离开乐山。往哪儿去呢?去欧美,去日本,去北京,去上海,至少可以去成都。他越想越高兴,觉得这次被斥退,简直可以说是“一种幸运”。

在乐山读书这4年,使郭沫若最倾心的文学家有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和苏轼。对郭沫若影响最深远的,是苏轼。在学校开设的“乡土志”课程中,一个重点内容就是苏轼其人其诗。郭沫若认为苏轼是家乡诗人(苏轼家乡眉山与乐山毗邻),况且苏轼曾在此读书吟诗,因此郭沫若从小就对苏轼产生一种亲切的乡谊之情,而苏轼作品的风格也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郭沫若离乡之后,曾多次追忆及此。他后来在《詹耳行》一诗中写有一段他与“东坡老人”的对话:

下车举手向坡老,东坡先生尔可好。

我生西蜀峨眉郊,与尔同窗分晚早。

凌云山上读书寮,尔曾读书声甚高。

在郭沫若的想象中,他们二人成了同窗读书的密友,甚至把苏东坡读书时声音很高的情形都写出来了,可见他对苏东坡的感情是多么真切和亲密。他曾把自己青少年时代对苏轼的神往十分感人地记述下来:“向青衣江北岸的凌云寺和乌尤山去游览,远望磅礴连绵的峨眉山,近接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在那澄清的空气中会使人有追步苏东坡之感。”如果我们细读一下郭沫若的作品,就会发现这“追步苏东坡”的话确是实在可信的。这种思绪,可以从他少年时代的一些诗中看出来。1907年暑假后,他从沙湾乘舟再去乐山升人中学,沿途饱览山光水色,情不自禁赋得《夜泊嘉州》一首:

乘风剪浪下嘉州,暮鼓声声出雉楼。

隐约云痕峨岭暗,深沉天影沫江流。

两三渔火疑星落,千百帆樯戴月收。

借此扁舟宜载酒,明朝当作凌云游。

全诗用苏轼《送张嘉州》为典,借东坡凌云载酒读书的故事,抒发了他追步苏东坡且要在新学年苦读的决心和意向。

这种情感和思绪,对郭沫若后来的诗风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这一点在后面还将谈到。

在郭沫若早期所受的文化熏陶方面,我们注意到,作为当代一名书法家,郭沫若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他少年时代的书法学习,对他日后书法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经查阅有关材料,我们发现对郭沫若书法影响最大的是“苏字”,即苏东坡的字。他的大哥郭开文有不少苏字贴,写的一手苏字,这使郭沫若与苏字接近起来。因此,他很小就习苏字。

苏字在宋代当时就已经很有名,人称苏、黄、米、蔡为宋代书法四大家。据说苏东坡被贬黜时,朝廷曾命毁其石刻,便有人偷偷把它埋入地下保存起来,可见人们对苏字的珍爱。苏字笔力雄健,锋颖遒劲,如锦裹铁,肉丰骨健。苏字的这种风格深受郭沫若的喜爱,少年时代的他,就对苏字一见钟情。数十年后,郭沫若仍然十分珍爱苏字。当然,郭沫若的书法并不仅仅受一家的影响,对于历代书法,他几乎无所不观,所以用笔不拘一格。但从郭字的主要特点中,仍能看出他少年时代所受苏字的影响。

同类推荐
  • 袁世凯传

    袁世凯传

    袁世凯纵横捭阖两时代,既是清朝重臣,又是民国元首,是中国近代化变革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袁世凯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早年科考失败,弃文从武,投靠吴长庆,攀附李鸿章,巴结荣禄,取悦西太后,同时还不忘在维新派身上下赌注……工于心计的他施展手腕,长袖善舞,终于位极人臣。民国初始,又攘夺了民国大总统的职位,进而称帝建元。本书资料翔实、语言凝练,作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作品,多角度阅读定会受益匪浅。
  •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每天读点曾国藩(全集)

    曾国藩用自己的经历真正意义上践行了儒家几千年来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我们认定,曾国藩身上的众多优点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当然,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不需要深刻钻研,去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曾国藩的来龙去脉;我们也不是批评家,不需要做出鉴定,给曾国藩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也无法再现那个毛泽东眼中“地主阶级里最厉害的人物”,我们只能撷取关于曾国藩的只言片语,从中窥知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大儒”的想法和作为。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远古美食家:吃货要翻天

    远古美食家:吃货要翻天

    未来世界的外星妹子乔芽在驾驶飞船准备出门探险的时候,遇到了万年难遇的黑洞,被遭遇了宇宙流,瞬间被卷到了异时空,却是直接到了一个陌生的兽人世界。初到原始世界,直接落入原始深林,到处都是飘香的果树。肉眼可见俱都是能够食用的自然食材,乔芽振奋了,不顾伤势开始满深林开始探索,势要把这硕果累累全部搬进自己的个人高级空间里面。却在几天后在遭遇了猛兽之后,在一个山洞中遇到了狩猎的虎族勇士,然后带回了部落。什么,你们说这些都不好吃、不能吃?不不不,你们太不懂享受了,这可是珍贵的自然食物,是以前她梦寐以求但求而不得的食物,煎炸烹炒煮,绝顶的美味。
  • 绝世妖妃

    绝世妖妃

    她是玄门二小姐,未婚夫为得到天下,伙同姐姐灭其玄门,逼迫她跳下万丈深渊。大难不死,浴火归来,已经是另一张妖媚的脸,步步为营。为了顺利复仇,她选择最具有实力的七王爷交易。他说:“我娶你,是为了你身上的东西。”她回答:“我嫁你,是为了报仇雪恨。”相互利用的过程中,彼此的心却双双沦陷,坠落情网漩涡无法自拔。
  • 堕落之血

    堕落之血

    永恒神国。始祖精血出现在亚特兰位面的消息传播开来。各大神族部落纷纷派遣得力人选,进入亚特兰位面,寻找始祖精血……亚特兰大陆,又名众神遗忘的世界。这是一个魔法绝迹的世界,在这里,斗气是主流的修炼方式。少年罗维,一个拥有强大精神力的穿越者,一个满腹魔法学识的战士,一个出身于贫民窟的天才雕刻师,……当体内的堕落之血突破了精神力的禁制,一次前所未有的血脉觉醒,让整个世界为之颤抖。
  • 白道幻想记

    白道幻想记

    真正的世界只有一个!那便是仙界!我们所知的各种传说。种种奇特的幻想!皆是仙界里真实存在的事和物!仙界的投影产生了无数位面。我们地球便是其中一个!黑白的世界里。没有对和错!只看谁能活到最后!PS:书写一段不一样的故事!恩..作者爱幻想.不敢保证人人都会喜欢。但我能够保证的是!这故事的类型你们绝对没看到过!
  • 施耐德的一日三餐

    施耐德的一日三餐

    老板施耐德和谢丽尔是一对“半路夫妻”,头一天晚上他“侮辱”了她的女儿,她在等他给一个“说法”。施耐德的手上戴着一枚“大号螺帽”一样的金戒指,还镶着鸽子蛋大的红宝石,在谢丽尔看来夸张、别扭而又土气……
  • 寒门商女

    寒门商女

    福布斯最年轻的单身女富豪意外穿越至古代一个懦弱大小姐之身。被姨娘暗算后与父亲背井离乡,从摆地摊开始积累原始资本之后,开始发明香水、化妆品、制作现代服饰、开办高档客栈等等。一步步踏上商界巅峰,铸造一个又一个的商业传说。凌菲是个强势的女子,一边与狠心恶毒的姨娘斗智斗勇,一边还要招架渣男的阴谋诡计,即便如此,她不仅涉足商界,更是与皇子谈恋爱,与满朝文武百官比文采比智谋,更牛叉的是她敢与皇帝斗富!
  • 噬血皇后

    噬血皇后

    一梦百年,她从传说中的九公主变为奸臣之女。母仪天下,她要利用这身份动乱朝纲!奸臣不义,凤凰噬血,亡国公主,重生复仇!她誓要掀翻这天!
  • 生活中来的2000个小窍门

    生活中来的2000个小窍门

    《生活中来的2000个小窍门》全方位地为您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捷径,这些小窍门就是应对生活难题的招数,区别于一般的生活常识,是经过实践难的宝贵技巧和经验,能帮助您用最有效的方法快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
  • 千妖昊行

    千妖昊行

    上古时期,大地战乱不断,大量人类死后的怨气吸引了大批妖怪来到人间作乱,在这困境中,诞生了人类与妖怪的第一份契约,借妖怪的力量来对付妖怪,就此——妖师一脉崛起。持续几千年的融合与分裂,走进21世纪,妖师与妖怪、普通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微妙起来。昊天一,作为不入族谱的世家后人平凡的成长,却因为机缘巧合而踏入了妖师这个世界,等待着他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奇遇……
  • 重返20岁之我们的明天

    重返20岁之我们的明天

    说的是一个叫鹿水的明星莫名的变回20岁的样子发生的种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