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8600000012

第12章 医理感悟

第一节慢性疾病络病说

中医学中的络病学说理论,内容广泛,含义深刻。临床上慢性疾病的转归与演变,每多久病入络。这种演变规律,为慢性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思路与方法。

余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近50年。退休之后,坚持常年门诊,年门诊量达1万人次。因应用通络药治疗慢性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对慢性疾病络病说有一定的理解,故现总结临床经验,与同道一并探讨,以期提高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一、久病入络,是慢性疾病的演变规律

一般而言,各种疾病发生之后,通常有其固有的演变规律。这种规律,包括急性病和慢性病演变规律两种。

1.久病难愈是慢性病的主要特征。

急性病与慢性病是疾病发生、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转归。其急者,发病时间短,病情急。其慢者,发病时间长,症状较缓。故现代医学多以发病时间长短区分急性病与慢性病。余认为,中医学中的慢性病概念,是指疾病在发生、发展中,随着正邪力量的消长,阴阳盛衰的变化、病机和证候停留在难治、难愈、缓进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病期,它既包括病情发展缓慢、发病时间长的特征,更含有病机复杂、病证夹杂,治疗难度大的含义。

2.久病入络是慢性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不论是经脉之病,还是脏腑之病,不论是内科疾病,还是他科疾病,日久皆可传入络脉,影响络脉气血津液的运行,导致络病发生。

清代医家叶天士“久病入络”的论点,对后世极具影响。提出“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百病久恙,血络必伤”等络病理论。

络脉行血,故络病多见血瘀。而血瘀之发生,通常是先气病,尔后血病。《难经·二十二难》曰:“经言是动者是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疾病初始,多在气分,日久之后,影响血的运行,而成“久病入血”。

临证病在气分,大多属于功能性疾病,较易治愈。病在血分,多数存在气质性病变,比较难治。因此,久病入络、久病入血和久病伤肾,皆是慢性疾病难愈的重要原因。

二、络脉阻滞是慢性病共有的病理特征

1.络脉有分布广泛,分枝细小,以通为用的功能,是络病产生的基础。

络脉,是经络的组成部分,包括十五络脉、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等。十五络脉,即十二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它是络脉的主体,统称“十五大络”。除十五大络脉外,另有胃的大络,故实为“十六大络”。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横斜散布的脉,一般称为络脉;从络脉中分出的细小支脉,称为孙络;络脉浮现在体表的叫做浮络;络脉在皮肤上暴露出的细小血管成为血络。由上可知,络脉是经脉系统中的细小迂曲分支。其分布是以经脉为主,支横别出,从大到小,呈树状、网状广泛分布脏腑组织之间,形成一个通彻全身的网络系统。故《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出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络脉通达人体皮表、内脏及全身内外,是人体交通气血、敷布精微最小、最细的通路。它不仅弥补了经脉线性分布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具有沟通内外、联系肢体、运行气血、营养周身的作用。我认为,络脉包含现代医学中血液循环的调节机制和毛细血管的调节结构,其特点是生理上以通为用,病理上易受阻滞。

2.络脉的气滞、血瘀、痰凝是络病的共有病理过程。

病邪侵入人体,久留不去,必伤络脉。首先引起不同程度的络中气滞。气滞脉中,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行不行,或不能为血之帅,或气滞拂郁不畅。

久病之后,由气及血,由经到络,可致气滞血瘀,络脉瘀阻。络脉瘀阻,可致血行环周而失常,从而出现局部或全身的气血失畅、失养和血溢为主的证候。余认为,络脉失畅,多为疼痛;络脉失养,多成增生或积聚;络脉血溢,多为痈肿、炎性改变。

气滞日久,水湿不运,或气郁化火,或火热蒸湿,或火热灼津,均可导致络脉津凝或痰凝。血瘀日久,津液敷布失常,水湿传输受阻亦可由经及络,导致络脉的津凝或痰凝。如瘰疬、瘿证等。

我认为,虽然气滞—血瘀—痰凝是络脉的共有病理过程,但三者常相互影响,互结互病,或日久致虚,虚气滞留;或日久蕴毒,毒损络脉,或变生诸病,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络病是一组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证候群。

三、慢性疾病的络病表现

慢性疾病的络病表现,是指慢性疾病迁延难愈,发展至络脉受损时的临床表现。

1.疼痛:络脉受阻,不通则痛。气血津液不能荣于络,致失养而痛;络脉受阻,或蜷缩,或绌急,或收引,致牵涉而痛。故疼痛是络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2.癓积:气瘀血结,津液凝聚,致络脉痹阻,日久而成。或为死血凝结之癓瘕,或为气血稽留之积聚,或津液渗涩之包块,皆由正虚邪结所然。

3.出血:络脉受损,多致出血。然血失常道有内外之分,上下之异,故《灵枢·百病始生》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

4.痹证:久病不愈,络脉不畅,瘀血或痰浊等病理产物停阻。或留于关节而成痹证;或阻于气道,妨碍气机,而成咳喘;或瘀阻心脉,而成心痛;或阻于脑络,而成中风偏瘫;或阻于皮下,而成皮痹……余认为,痹证概念涉及面广,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皆可归属中医广义之痹证范畴。

5.痈肿:慢性炎症的水肿、渗出、糜烂等病理变化,归属中医痈肿范畴。《灵枢·痈疽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余认为,内脏慢性炎症的痈肿表现,无论有无出血,皆应考虑内有络脉闭阻的可能。

6.寒热:瘀血痰浊,闭阻经络,阴阳无法协调,气血无从出入,易致忽寒忽热症。临证多以发无定时,日轻夜重,午后潮热为特点。

7.闷胀或痞满:慢性疾病中的闷胀或痞满症状,多由胸腹络脉、气血或津液闭阻而成。

8.皮肤:或皮肤发黄,面目黧黑;或皮肤粗糙,肌肤甲错;或青紫肿痛,赤丝血缕;或青筋暴露,蟹爪纹络,皆由络痹、血瘀、津凝所致。

9.黏膜:或舌质紫暗,舌有瘀斑;或口唇爪甲紫绀,或唇萎舌青,皆由久病入络。

10.脉象:或涩,或弦,或沉结。涩脉和弦脉为络病的典型脉象。

四、应用通络法治疗慢性病的用药特色

通络法是治疗慢性疾病的一条总则,而通络法的应用,又必须视具体病因、病机与其他治法和药物相配合,才可能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多年中医应用通络法治疗慢性病的经验,多有以下特色:

1.化瘀通络以治痛。

久病必瘀,久痛必瘀,治瘀必活血,活血必通络。

心脑血管病,中医称之胸痹,多见于心绞痛、心肌梗死、血脂异常及动脉硬化等病。余组方必选丹参、川芎以化瘀,必选水蛭、地龙、虻虫以通络。由于以上化瘀通络药物既有疏通络脉瘀阻,又有降脂抗凝、拮抗动脉硬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痉挛的作用,所以在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病时多选此药,且疗效亦好。

中医病症中之头痛,包括现代医学所指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外伤头痛等多种。不论哪种头痛,余组方多选酒川芎配全蝎、川芎以活血,全蝎以通络。临床用之疗效很好。

膜样痛经,其痛极剧,临证颇为棘手。余组方,多选三棱、莪术、乳香、没药、蒲黄、三七、赤芍、血竭等药以祛瘀化膜;选水蛭以通经络。临床用之,膜易散,痛易止。

2.搜风通络以治痹。

痹证日久,痼结根深,反复发作,较难治愈。余治疗顽痹,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变形性髋关节炎和变形性膝关节炎,多在祛风、除湿、散寒药的基础上加用全蝎、地龙、乌梢蛇、蜈蚣等。既取搜剔钻穿以祛邪之功,又取协同加强之效。这是我治疗顽痹的一大特色。

3.熄风通络以止颤。

颤证,多见于中老年人,是最常见的椎体外系疾病。西医应用左旋多巴替代疗法虽有疗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药。余治疗本病,在养阴柔肝的基础上,始终重用全蝎、地龙、僵蚕、蜈蚣等熄风药,取其熄风通络以止颤的功效。临床观察,在改善症状、减轻西药不良反应、防止病情发展、协同西药提高疗效方面有其优势。

4.解毒通络以消痈。

慢性炎症(如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输卵管炎等)长期不愈,病灶仍以水肿、渗出、瘀阻为特点。在治疗以上慢性炎性疾病的过程中,在应用蒲公英、红藤、败酱草、地丁等清热解毒药的基础上加用三棱、莪术、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不仅使药到病所,而且还起到了消除病灶水肿、解除炎性梗阻、畅通局部血流、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

5.软坚通络以消结。

在治疗慢性肝炎纤维化过程中,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多选用鳖甲、龟板、生牡蛎、浙贝母等软坚散结药与活血化瘀之三棱、莪术配伍,临床观察,确有软缩肝脾的疗效。余治疗乳腺增生,多以软坚散结之山慈姑、玄参、浙贝母、猫爪草、夏枯草与性善走窜的炮山甲、水蛭、全蝎组方。治疗甲状腺瘤,每选软坚散结的海藻、昆布、海浮石、浙贝母和化瘀通经的三棱、莪术、穿山甲伍用。临床观察确有较好疗效。

6.祛风通络以止痉。

面神经麻痹归属中医的“口僻”“面瘫”等病范畴。余治疗本病,急性期以祛风为主,慢性期以养血为主。而祛风通络却始终贯彻治疗全过程。临证不论是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袭络,还是气虚血瘀,在辨证用药中,每加全蝎、僵蚕。尤其是少数患者留有面肌痉挛后遗症时,必加全蝎、地龙、蜈蚣,临证多获良效。

7.涤痰通络以治痫。

癫痫是疑难杂症之一,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治痫必治痰,涤痰通络应是治疗癫痫的一贯法则。临证常选涤痰之胆南星、半夏、白芥子、白附子和通络之地龙、全蝎、蜈蚣。我认为对各期各型癫痫的治疗,可以在辨证处方中加入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临床观察,确可提高疗效。

8.温阳通络以振痿。

阳痿,即勃起功能障碍。临证不仅常见,而且难愈。我认为,本病虽然虚实夹杂,但仍以肾阳亏虚占十之八九。故其治疗阳痿多从补肾壮阳通络入手。通络药必选蜈蚣、蜂房、九香虫,取其开通阴器络脉之效。前人虽有治痿不可乱用风药之说,但余治痿必用通络之风药。

从治疗慢性疾病应用通络法与通络药的临床实践看,治疗慢性疾病和疑难疾病,依“慢性疾病通络说”理论作指导,临床上不仅用之有效,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可取得整体疗效和远期疗效优于西医西药的效果。因此加大通络法和通络药,尤其是虫类通络药的研究力度,不仅是继承和发展中医理论与临床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攻克疑难病的一条途径。

第二节消化道疾病升降说

人赖饮食以维持生命。食物食入后,必须通过消化、分解、吸收,化生精微,转变成气血津液等物质,供全身脏腑等利用。剩余的糟粕、废液则向下传送而排泄。祖国医学认为这一系列“化糟粕,转味而入出”的过程,就是消化道的升降过程。

一、消化道的生理核心是浊降清升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消化过程是在胃的受纳、腐熟与通降,脾之运化水谷精微,小肠之化物与分清泌浊,大肠之传导糟粕,以及肝之疏泄和胆汁分泌的共同作用下配合完成的。

胃属腑,主通降,以降为和,其通降是指降浊,其含义有二,一是近似现代医学所谓的排空,正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虚实交替反映了胃的排空功能。二是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故曰“胃以降为和”。

脾属脏,主升清,其含义主要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要上输于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

肝属脏,主疏泄,有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作用,它是脾胃正常升降的一个重要条件。肝之疏泄对消化系统生理功能的这种调整作用,现代中西医研究将其理解为管制消化系统的神经—体液功能的一部分。

从上可知,消化道中,胃之通降、小肠之分泌清浊、大肠之传导糟粕、脾之运化、肝之疏泄,生理上一环扣着一环,联结成一个完整的消化过程,其生理核心是浊降与清升。

消化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脾胃与肠、与肝胆虽有一定的分工,但又必须维持良好的协调。消化道上部和下部的彼此影响和联系,就是凭借人体气机的升降,以脾胃升降为枢纽,完成其新陈代谢的。祖国医学之所以强调脾胃在消化系统中的地位,是因为只有浊降清升,才能保证消化生理的完成。

二、消化道的病理特征是升降失常

临床上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在消化系统的基本病理变化有升降不及、升降太过和升降反常三类:

1.升降不及。

升降不及是脏腑虚弱,运行无力或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使升降作用减弱。如脾气主升,脾虚则清气不升,而头昏、便溏;又如大肠以通降为顺,如腑气虚弱,失其传导,则糟粕停滞而为便秘,皆为升降不及所致。

2.升降太过。

升降太过是指脏腑气机的升降运行虽与其主导趋势一致,但其程度已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病理现象。如胃、小肠、大肠均以通降下行为顺,若通降太过,就会出现腹泻稀便和滑脱不禁等症状。

3.升降反常。

升降反常是指脏腑气机的升降运行与其正常趋势相反的病理现象,即当升不升,反而下陷;当降不降,反而上逆。如脾气不升,中气下陷,发生泄泻、脱肛、阴挺;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而为嗳气、呕恶等症。

三、消化道的治疗法则是恢复气机升降

升降是人体脏腑气机运行的一种形式。人体脏腑功能的发挥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物质的受纳、糟粕的排泄等,无不依赖气机的升降活动来完成,从而使气化作用得以顺利进行,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升降失常是阴阳失调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阴阳失调在病位和病势趋向方面的具体化。临床上对许多病症,尤其是消化道疾病进行病机分析,都离不开气机升降这一理论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讲,诊治疾病,尤其是诊治消化道疾病,就是审察升降机能失常之所在,纠正失常之升降机能,使其恢复正常。

四、消化道的用药原则是胃降脾升

1.胃宜降,以通为补。

胃本身的疾病有炎症、溃疡、梗阻、肿瘤等。胃运行失常一般均产生疼痛、胀闷、嗳气、恶心、呕吐、反胃、呃逆等症状而影响食欲。故治疗胃病以通降为主。通降是指气滞、湿阻、食积、胃火得以通畅下降,恢复正常的胃运动功能,使进食增加,营养得到补充。诸如消导药、清热药、泄下药和部分理气药,一般均有通下作用,如苏子、代赭石、旋覆花、青皮、枳实、槟榔、沉香、降香、黄柏、大黄等,皆可称为降药,能引药下降。方剂如沉香降气散、旋覆代赭汤、枳实导滞丸等。

治疗胃病不宜使用补药,其他慢性病需要补药者,也须先治疗胃病。有胃病的人用调理药时,须加入和胃理气药,以防补药呆胃。

2.脾宜升,以运为健。

慢性肠病泄泻,脾虚是病机,需用健脾升提之法。黄芪、党参、白术、黄精、山药、扁豆等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升麻、柴胡、葛根、桔梗等都是升提药,可作为佐药与健脾药相配伍。组成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既能治疗慢性肠道疾病又能补益全身。一般而论,脾虚不宜用降药。部分理气药如木香、砂仁、陈皮、乌药等则能升能降,不论脾病胃病皆可使用。如胃下垂之腹胀为虚胀,中医作为中气不足、中气下陷而论,这与无力型肌张力减弱有关,脾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治以益气升提之法。

从上可知,胃病与脾病的治疗方法除理气法相同外,其他则相反。胃以用凉药、通药、降药为主,脾以用温药、健药、升药为主。

五、胃降脾升治疗法则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1.胃主降法则的应用。

胃多实证、热证、滞证、逆证,实证用泻、热证用清、滞证用通、逆证用降。故胃病喜用凉药、通药、降药。胃主降有理气以降(包括利气以降、通气以降、行气以降、破气以降、宽中以降、舒肝以降)、和胃以降(包括止酸以降、消食以降、导滞以降、通便以降)、清胃以降多种方法。其具体应用如下:

(1)和胃降逆治呕吐。

呕吐的病机主要是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致,故治疗药物多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和胃降逆之药,如橘皮、生姜、半夏、代赭石等,皆为治呕要药。如二陈汤、半夏厚朴汤、藿香正气散等方剂。

(2)降逆和胃平反胃。

反胃是以脘腹痞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其治疗基本原则是降逆和胃。半夏、枳实、陈皮、竹茹、枳壳、乌药、砂仁等为降逆和胃要药。常用方剂有豆蔻理中汤、竹茹汤、导痰汤等。

(3)通降和胃制吐酸。

酸证的治疗原则有二:一是苦辛通降治热证吐酸,如左金丸;二是和胃温中治虚寒吐酸,如香砂六君子汤的木香、砂仁、陈皮、半夏。

(4)理气通降消痞满。

脾胃升降失司,是痞满证的基本病机。一般常用理气通降之法,常选药物有半夏、陈皮、枳实、厚朴、大黄、槟榔、枳壳、旋覆花、砂仁。如消导和胃之保和丸;顺气宽中之平陈汤;理气消滞之越鞠丸。

(5)通降胃气止脘痛。

胃脘痛发病的基本病理是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治疗多用通法。董建华治疗胃脘痛以通降胃气为主,自创通降十法。包括理气通降、化瘀通降、通腑泻热、降胃导滞、滋阴通降、辛甘通阳、升清降浊、辛开苦降、散寒通阳。

(6)平降气逆治呃逆。

呃逆的基本病机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治疗原则是平降气逆。常用药物有丁香、柿蒂、竹茹、旋覆花、代赭石、白豆蔻、橘皮等。常用方剂如丁香散、竹叶石膏汤、旋覆代赭汤、丁寇理中丸等。

(7)降浊和胃治嗳气。

嗳气是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口排出的病症。基本病机是脾胃不和,清浊升降失常,故治宜降浊和胃。药选保和、平胃、温胆、四逆、六君子、旋覆代赭汤等方药。

(8)通腑降逆以治噎。

噎膈是中医四大顽症之一,其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升降失调。因此和胃降逆是主要治则。经云:“六腑以通为用”,故大便通畅与否,是通腑降逆的重要环节,所以临床首选大黄,泻腑通便以降气。临床体会,运用大黄、枳壳、柿蒂相配,可加强和胃降逆之效力。还可选用旋覆花、代赭石等降气之品。

(9)通腑降浊治腹痛。

胰腺炎、阑尾炎、单纯性肠梗阻、便秘、胆囊炎临床多以腹痛为主症,其基本病机是腑气不通,浊邪内生,故通腑降浊是治疗本类疾病的总则。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大柴胡汤等。

(10)清降火毒治口疮。

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畴,其发病或为心火,或为胃火,或为脾热,或为上焦之火,或为虚火,心火者导赤散;胃火者,清胃散;脾热者,泻黄散;上焦火者,凉膈散;虚火者,黄连阿胶汤、加味玉女煎、知柏地黄汤。

2.脾主升法则的应用。

脾多虚证、寒证、下陷证,虚证应补,寒证应温,下陷证应升。故脾脏用药多以补药、温药、升药为主。脾主升,临床上有益脾气以升、温脾阳以升、养脾阳以升、补中气以升、升脾以升多种方法。其具体应用如下:

(1)健脾益气以止泻。

脾虚泄泻,为脾虚水谷不化或脾肾二虚,多见于慢性结肠炎、肠癌、肠功能紊乱、慢性胰腺功能不全、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所致。健脾益气是其治疗法则。常选参苓白术散治疗。

(2)益气升阳以止血。

上消化道出血,有呕吐、便血,多为脾不统血,气不摄血,常选药物以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为主。常选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散、健脾资生丸等。

(3)益气健脾以健体。

营养不良,尤其是婴幼儿营养不良,多见身体消瘦,体弱多病,气短懒言,面色无华,毛发稀落,或为后天之本不足,或为慢性病影响后天之本,脾不生肉。多由脾胃虚弱所致,多选参苓白术散治疗。

(4)补气升提治下陷。

胃缓、脱肛为消化道系统的中气下陷证,常选人参、黄芪、党参以补中气,升麻、柴胡以升陷,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

(5)升清降浊以消痞满。

素体脾胃虚弱,或病后中气不足,或误进攻下克伐之剂,损伤中气,而致脾胃阳微,中寒不消之痞满,当以补气健脾,升清降浊为治。药选黄芪、党参、白术、炙草,鼓舞脾胃清阳之气,陈皮理气化滞以降,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如补中益气汤。

(6)温阳建中止胃痛。

脾胃阳虚,胃失温煦,中寒内生,则致脾胃虚寒,胃脘隐痛。选黄芪建中汤,温阳益气建中,临床应用广泛,每有较好疗效。

(7)升阳除湿治狐惑。

狐惑病与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综合征类似。脾虚夹湿是常见证型;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是常用治法;补中益气汤是常用方剂。

(8)补中益气治虚秘。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虽有便意,但努挣难下,甚则汗出,此为气虚便秘,治以益气通便,可选补中益气汤加减。如党参、白术、升麻、柴胡,配润肠通便之当归、火麻仁、郁李仁、杏仁,多有较好疗效。

第三节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活血说

由于中医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与西医的血管系统缺血性疾病有同一性,由此总结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共性病理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病的治疗思路和用药规律,有助提高该类疾病的防治水平。

脉管概念的提出,首见于《中医辞典》,是指气血运行的通道。与《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及《灵枢·决气篇》“壅遏营气,令无所避……”含义相同。吴以岭教授提出的脉管概念,是指容纳和运行血液的通道,从医学术语看,它表述得更清晰。

脉管系统,是指脉管的结构与功能所构成的血液循环体系,与现代医学的血管系统有同一性。由此推论,中医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与西医血管系统缺血性疾病有同一性。它涵盖了人体动、静脉中的多种血管疾病。对该类疾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病理环节、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有助于运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指导该类疾病的治疗。

一、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

脉管系统疾病的易患病位为心、脑、周围血管,其临床特征多以疼痛、麻木、皮肤青紫、皮肤苍白、半身不遂、青紫舌等症状多见。

1.疼痛。疼痛是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中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如心痛(心绞痛),以压榨、窒息、针刺、憋闷性疼痛为特征;真心痛(心肌梗死),以胸骨后剧痛为特征;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脉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皆以静息痛为临床表现。

2.麻木。麻木是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另一常见症状。如脑络痹、痰湿(血脂异常)、脉痹(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缺血中风(暂时性脑缺血),临床上常以麻木为主症或兼症。

3.皮肤青紫。皮肤青紫多见于四肢,是皮肤微动脉痉挛引起的皮肤缺血表现。如西医所称的手足发绀和网状青紫疾病,皆以皮肤青紫为临床特征。

4.皮肤苍白。皮肤颜色出现苍白,是脉管绌急(动脉痉挛),局部供血不足所致。如中医所称的血痹、脉痹,西医称之的雷诺氏病、动脉拴塞,临床早期皆以皮肤苍白为临床特征。

5.半身不遂。半身不遂,包括偏身麻木、口眼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等症状。如中医所称的缺血中风和西医所称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暂时性脑缺血发作等),为局部组织缺血所致,皆以半身不遂为主症。

6.青紫舌。青紫舌是中医临床诊断血瘀证的主要指标之一。临床各种疾病中的瘀血证型多有舌质瘀斑、瘀点或呈瘀暗色特征。

二、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病理表现

缺血性脉管系统疾病,虽然病因各异,但均可出现瘀血性质的共性病理特征。

1.血郁。是指血液的代谢失常,病理产物(中医称痰湿、湿浊)蓄积不去,致使血液不洁,影响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流动变化。其病理特征是浓、黏、凝、聚,其病机特点是血液不纯不洁。

2.缺血。缺血是指脉管内的血容量在某一局部不足而言。多由脉管绌急(血管痉挛)引起。其病理特征是局部的血容量不足,因局部组织慢性缺血,失于血之渗灌濡养,故病机特点是不足则失荣(失养)。

3.瘀血。即血液瘀滞体内,在这里专指瘀滞在脉管之内。临证既可见瘀滞在脑血管之内、心血管之内,亦可瘀滞在周围血管之内。现代研究表明,瘀血的病理变化过程是血液循环障碍,尤以血液的微循环障碍多见。其病理特征是血行不畅,其病机特点是不畅则痹。

4.瘀斑。瘀斑是指血液中的不洁之物(病理产物),如中医所称的痰湿等病邪和西医所称的血三脂等病理产物,停滞、黏附在脉管内壁所形成的瘀斑,它既可使血管狭窄,亦可脱落后随血液流动阻塞血管成为血栓。其病理特征是脉管不通,其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

不论是血郁、缺血,还是瘀血、瘀斑,皆以脉管内的血液不洁、不足、不畅、不通为病理特征。

三、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共性病理环节

1.脉管绌急与血管痉挛。

脉管绌急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收引、挛缩、痉挛状态。其特点是舒缩功能失调。临证以寒引起的主收引为多见,故解除痉挛以恢复其舒缩功能,是治疗脉管绌急的一种思路。它以不舒则挛为病理基础。如雷诺氏病、手足发绀、网状青斑、动脉硬化闭塞、脑血管痉挛,其发病皆与脉管绌急相关。故治疗思路是以舒为法。

2.脉管郁滞与血流障碍。

脉管郁滞,多由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摄食过多、脾胃失调、情志内伤、肝胆失利、年老体弱、肾虚不足等原因而致转输、利用、排泄失常,致使血中脂膏堆积。过多的脂膏浊化为湿浊,痰湿浸淫脉道,影响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是脉管疾病由功能性向器质性转变的早期阶段。故清除血中的有害病邪,调节脏腑功能的正常代谢,可改善血液的流变,纠正血液运行障碍,所以驱邪除浊是治疗脉管郁滞的另一思路。如中医的脑络痹、痰湿,皆与血脂异常有关,皆属脉管郁滞引发。

3.脉管瘀阻与动脉粥样硬化。

脉管瘀阻多在脉管郁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由功能性病变发展为器质性损害的重要病程阶段。由于脉管营养代谢异常,代谢产物蓄积而致瘀血阻脉,血运不畅。临床上最常见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的粥样硬化,其临床表现多以疼痛、麻木为主症。故活血化瘀是其治疗思路。

4.脉管瘀塞与血管堵塞或闭塞。

脉管瘀塞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脉管完全阻绝或闭塞,由于脉管的生理功能为运行血液,脉管的完全性堵塞或闭塞导致脉管中血运阻绝不通,可引起所在区域或脏腑组织急性缺血或慢性缺血的病理改变。脏腑肢体失于血之渗灌濡养而见各种临床疾病。如真心痛(急性心肌梗死)、中风(脑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脱疽(动脉硬化闭塞症)等。

四、常见脉管系统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思路与用药规律探讨

1.以血管痉挛为主因的疾病,采用解痉、缓绌、温通脉管的治疗思路,选当归四逆为主方加减治疗。

雷诺氏病是末梢小动脉的机能性、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皮肤苍白青紫;手足发绀症是小动脉痉挛引起皮肤紫青色;网状青斑是由功能性皮肤血管痉挛所致的皮肤青紫。共同特征是皮肤青紫,共同病理环节是血管痉挛,诱因皆与寒凉刺激有关,治疗皆选扩张血管药,预防皆需避免寒凉刺激。以上三种疾病具有共同特征,与中医寒主收引,收引则绌急意义有关。基于这一思路,我选解痉缓绌、温通脉管的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

黄芪15克 当归15克 桂枝12克 赤芍15克 细辛5克 炙草3克 木通6克 生姜3片大枣3枚。

方中温以散寒,通以活血,寒邪散,脉管收引自解。脉管通,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青紫自消。此乃异病同治之法之方。

2.以血管舒缩功能失调为主因的疾病,采用对抗调节与双向调节的治疗思路,选扩张血管的桃红四物汤和收缩血管的芍药、木瓜、钩藤治疗。

红斑性肢痛,是一种肢端遇温热刺激后,血管过度扩张而导致发红、发热和灼痛为特点的疾病。它归属中医热痹范畴。临床预防多采用避温热措施。治疗采用清热解毒、收缩血管的药物。主方为白虎汤加黄连、黄柏、栀子等清热解毒药,酌加银花藤、桑枝、威灵仙通络。因为寒以清热,寒主收引,收引则绌急,绌急则收缩血管,可对抗其血管扩张病因。临床应用有较好疗效。

紧张性头痛,多由心理因素导致头颈部肌纤维持续紧张引起的相应部位血管收缩或扩张而致;偏头痛,其前期是脑血管收缩,头痛期为脑血管扩张;外伤性头痛,多由头部外伤造成血管舒缩调节功能紊乱引发。临床最常见的这三种头痛,其共同病因都是血管收缩扩张功能失调所致。我选扩张血管的桃红四物汤和收缩血管的芍药、木瓜、钩藤汤合用,通过双向调节,以恢复其局部的血管舒缩调节功能,再加酒川芎、全蝎,临床每有较好疗效。

3.以血液不洁、脂质代谢紊乱为主因的疾病,采用驱邪化浊治疗思路,多选降脂化浊汤(自拟方)治疗。

血脂异常,病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主要是靠生化检查。有关疾病如肥胖、冠心病,有家族史、个人史和饮食习惯等可作为参考因素。体征方面以老年环(40岁以前出现者)、肌腱黄色瘤、皮下结节黄色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治疗这类疾病,既谓未病先防,因为没有自觉症状。又为既病防变,因为生化检查可诊断此病。其目的是调节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改善脂质代谢,防止脂质在血管内壁的沉积。我自拟方选桃仁、红花活血降脂;大黄通便降脂;山楂消食降脂;郁金利胆降脂;泽泻祛湿降脂;瓜蒌祛痰降脂;何首乌补肾降脂。临床观察,治疗2至3个月后,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可纠正脂蛋白、载脂蛋白的代谢紊乱,有改善脂质代谢的功能,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尤其适用于年龄在30至50岁的肥胖人群。

4.以脉管硬化、血行不畅为主因的疾病,采用活血化瘀治疗思路。多选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管长期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引起动脉壁营养障碍,它使血浆内的某些物质因血管内压力增加沉积于血管壁,最终形成动脉硬化。常见有冠状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四肢动脉硬化等。其病因皆为血供障碍(缺血)引发。对于以上疾病的早中期症状,我的治疗思路是以活血化瘀为大法,主选血府逐瘀汤,以畅通血流,改善血供,可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减少动脉硬化的形成,防止动脉硬化的发展。常用方为血府逐瘀汤合冠心 Ⅱ号方、补阳还五汤方化裁。

5.以脉管瘀塞或血管堵塞为主因的疾病,以活血通脉为治疗思路,多选活脑汤(自拟方)加减。

不论是心肌梗死、脑动脉梗死,还是脑血栓形成,皆以血运阻绝不通为特征。在其缓解期、稳定期,我选用自己研制的冠心通胶囊和活脑汤,方中有活血化瘀的川芎、丹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又有通络的地龙水蛭、蜈蚣。全方消斑通络,畅通脉管。坚持每年间断服药2至3个月,多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第四节神经系统疾病气络说

中医经络理论与西医神经系统在解剖、生理、病理上有相似性。中医“卫行脉外”之卫气循环体系和经气游行之感传网络体系与神经系统的传导、调节作用有相近性,由此提出气络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同一性。该类疾病的病因基础是邪(风)犯气络(神经),临床特征是疼痛、痉挛、颤抽、痿瘫,病理特征是气络绌急(神经痉挛)、气络郁滞(神经失调)、气络失荣(神经失养)。其治疗思路是缓急(解痉)、祛邪(调节)、荣络(营养),并提出相关的治疗方药。这一思路有助于运用中医气络理论指导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以提高此类疾病的防治水平。

经络之络,谓之气络。它的作用是运行经气。吴以岭教授提出的“气络与NE网络”的概念中,认为中医气络涵盖了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我认为,中医称之的气络包涵了西医的神经网络和感传网络两个系统,故气络疾病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同一性。基于这一思路,从文献与临床两方面探讨气络与神经系统疾病在解剖、生理、病理上的相似性,在临床表现上的同一性,在治疗思路上的可通用性,有助于运用气络理论指导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一、中医气络与西医神经系统相关

1.从古代文献看气络与神经系统的相关性。

气络行于脉外,气络的作用是经气游行,其内联脏腑,外联肢节。其联络腧穴的经络线路多与神经系统传导相近。

从古代文献看,气络与脑在解剖结构上有直接联系。如督脉“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再如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大惑论》中对视觉器官有这样一段论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与脑相连的结构可能是对视神经的描述,也许这是《内经》时代接近发现神经的一个例子。

2.从循行路线上看,气络循行体系与现代神经体内感传结构有相近之处。

古人将经、络、脉看作是病邪可以行走的路线,这三个概念在《内经》时代无实质划分,但现代人认为,中医经脉学说,其实质是古人对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混淆不清的朴素认识。

根据《内经》有关经络学说的记载,经脉循行路线包括“目可视之,切可得之,刺可出血,外可度之,行于脉内,行于脉外”等论述。在古人的经脉学说中,行于脉内的是营血循环系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液循环系统。这一学说,已得到吴以岭教授“脉络—血管系统”相关性探讨的证实。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医的经络学说,实质上就是由血管、神经组成。它是一种多元的网络模式,包含了血管网络(血行脉中)、神经网络(气行脉外)、感传结构(经气游行)三种网络形式。而行于脉外的卫气循环体系和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经气游行网络,合称为气络,与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的体内感传结构极其相近。

3.从生理功能上看,气络是人体的调控系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络是人体的调控系统。气络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传导与调控,临床上观察到,内脏有病在体表经穴上即有相应的反应点,且有皮肤温度、色泽、痛觉、感觉等变化,如足三里、胃俞在胃病时出现索条状反应。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可以减少心肌损伤的程度,促进其恢复。针刺足三里,对胃的运动和分泌功能有双向调控作用。这种对躯体脏腑的调控作用,是气络运行经气至“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的结果。

二、中医气络与西医神经系统疾病有共同的临床特征

1.疼痛。

气络痹阻,不通则痛。神经系统疾病的疼痛特征多为突发性剧痛,或电灼样,或针刺样,或刀割样,多为牵扯神经(气络)而痛。

中医面痛与西医三叉神经痛、中医头风与西医神经性头痛、中医腰股痛与西医坐骨神经痛、中医胁痛与西医肋间神经痛,以及西医的枕神经痛、腰神经痛等,皆以突发性剧痛为特征。

2.痉挛。

气络挛缩,络筋易挛。临床上以肌肉痉挛为主症。中医面瘫与西医面神经麻痹、中医书写痉挛与西医职业性神经症,临证皆以肌肉或瘫痪肌挛缩为特征。

3.颤抽。

气络抽缩,则致颤抽。肢体主干肌肉不自主震颤,多见于中医的痫证和西医的帕金森病;局部肢体不自主地抽动,多见于中医的痫证和西医的癫痫。临床特征皆以肌肉颤抽为特征。

4.痿瘫。

气络失荣,则生痿瘫。痿瘫以肌肉萎缩瘫痪为主症,多见于中医之痿证。如西医的急性炎症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以弛缓性肢体软瘫为主症;多发性硬化病,以肢体软瘫为主症;急性非特异性脊髓炎,以平面以下的肢体瘫痪为主症;运动神经元病,以进行性肌萎缩为主症;重症肌无力,以骨骼肌无力为主症。

三、中医气络与西医神经系统疾病的共同病理环节

1.气络郁滞与神经调节功能障碍。

气络郁滞,是指六淫外邪痰瘀郁滞引起的气络运行障碍。其邪多为风、火、痰、瘀,病邪郁滞气络,经气输布不至,影响其功能调节。故驱邪通络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思路,它以不通则痛为病理基础。

2.气络绌急与神经痉挛。

气络绌急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络收引、挛缩、痉挛状态,它与现代医学的神经痉挛基本相似。痉挛,即舒缩功能失调,故解除痉挛以恢复舒缩功能,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另一种思路。它以不舒则挛为病理基础。

3.气络失荣与神经失养。

气络失荣,是指各种因素引起的气络供养不足或闭塞而引起的气络失荣的病理改变,临床特征以痿瘫为主症,故滋养气络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另一条思路,它以不荣则痿为病理基础。

四、运用气络理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用药思路

气络为经气运行的通路,气络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其实质为不通、不舒、不调、不荣。不通则痛,不舒则挛,不调则失衡(颤抽),不荣则痿瘫。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指导原则,当为驱邪通络,舒筋活络,熄风调络,滋养气络。这一思路有助于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多个病理环节的干预,具有多环节、多途径、多方法的治疗优势。

1.驱邪通络以止痛。

驱邪,即抗炎、抗病毒、抗致病之因;通络,为畅通气络之运。神经系统疾病,初期多为邪郁气络,我们自拟驱邪通络汤治疗各种神经痛多有较好疗效。如三叉神经痛,其病邪主要为风、寒、火,其中以风邪多见,故初期治疗以祛风寒、祛风热、祛风火为要,兼以通络。

2.舒筋和络以止痉。

舒痉,即舒筋、弛痉、松痉之意;和络,即调和气络之弛张,舒缩。神经系统疾病,病至中期,经治疗大多邪去正虚,故治疗思路当以舒筋和络为则。

如面神经麻痹,初期驱邪,中期舒筋以解面肌痉挛。我们重用白芍、木瓜、钩藤各30克 。不仅适用于面肌痉挛,凡属神经痉挛之症,如神经性头痛和书写痉挛症皆有较好疗效。

3.熄风调络缓颤抽。

熄风,即消除风邪之意。调络,即平衡调控气络功能。如帕金森病其病机是内风郁滞气络,调控功能失调,表现为肢体僵直、震颤,多选熄风通络药。平肝熄风选生龙骨、生牡蛎;滋阴熄风选地黄、芍药;祛痰熄风选菖蒲、郁金、胆南星;通络熄风选全蝎、地龙、僵蚕、蜈蚣。治疗颤证我们多用此种思路组方。又如癫痫之病,痰邪是发病根源,临床选熄风除痰、熄风通络药组方,如胆南星、半夏、白芥子、白附子、全蝎、蜈蚣、地龙,临床多有熄风镇痫之效。

4.滋养气络以复痿。

神经系统疾病,病至后期,患者肢萎症明显。筋肌失养之证,我们首先从脾胃论治。脾胃健运,生化有源,肝肾精血才能源源不断,筋骨肌肉才能得养而强壮。故以健脾益气、和胃养阴为基本法则。常用西洋参、党参、黄芪、白术、沙参、麦冬之类药。同时,加强滋肾柔肝,常选当归、鸡血藤、白芍、何首乌、杜仲、山萸肉、龟胶。在此组方的基础上,配用马钱子以开通经络,通达病所,能增强骨骼肌紧张度,改善肌无力状态。这种扶正起萎,养营生肌的治疗思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有一定疗效。

同类推荐
  • 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为使读者全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真正掌握不生病的智慧,从此远离疾病,我们专门编写了这部《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本书以国医经典著作为基础,总结了《黄帝内经》、《易经》、《本草纲目》等著作中的养生智慧,挖掘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历代名医的养生精髓,收录道家、佛家、儒家等圣人先贤的养生秘方,介绍现代国医大师的养生绝学,归纳名人志士、凡人百姓、长寿老人的养生经验,以现代手法阐释了中医养生的核心思想,保健功法,经络按摩,四季养生,情志调养,饮食疗法,身体各大系统的保健方法,不同体质、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养生之道,同时吸收了国内外的一些养生新方式,是一部融合传统中医养生精华、海纳古今养生方法的大全集。
  •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中医补脾胃养生法

    本书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概述了中医有关脾胃与脾胃虚的基本知识,详细介绍了补脾胃养生的各种中药、食品及配方。其中单味中药和食品70余种,包括其性味、归经、成分、药理作用(功效)和应用等;各种补脾胃靓汤、药膳、膏方药酒及中药配方600余首,按中医治法分类,详述其组成、制作、功效和用法等。同时介绍了针刺、耳针、埋线、拔罐、艾灸、指压、按摩、敷脐等中医补脾胃法。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明实用,养生保健与治病效果确切,适于广大群众,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中老年朋友和亚健康者阅读参考。
  • 家庭按摩百科大全

    家庭按摩百科大全

    本书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保健按摩的作用机理和常见疾病的家庭按摩知识,图文并茂,使你能更直观更明了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按摩技巧,达到健身治病的目的,所以拥有此书就拥有了健康。
  • 前列腺疾病药膳疗法

    前列腺疾病药膳疗法

    本书是《男科专家谈药膳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前列腺疾病的药膳治疗,在介绍各药膳的配料、制法、吃法之外,更重点突出了专家提示,十分清楚地指出药膳的出处、性味、归型、忌口、功效特色等。读了本书,普通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药膳可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在生活中选用药膳也更有把握;中医师读了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在临床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以据此嘱患者配合治疗,选用哪些药膳,把药疗与食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医药、饮食文化欣赏的特色,适合于普通大众及中医从业者阅读参考。
  •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装满健康的菜篮子

    本书收录多种食材与饮品,分别从性味功效、宜忌事项、营养成分等方面作出详细的描述,以传统中医药理指导日常餐饮之道,既经济又快捷且易于操作。读者从中不仅对食疗可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又能轻松掌握简易的食疗方法。丰富的内容、简单易懂的文字表述、精美的图片及系统化的编排,使本书成为最实用的食物疗效手册。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纵横天下枪手

    网游之纵横天下枪手

    小心别走火,枪枪致命哦。跟随逸洲去纵横天下吧!
  • 嗜瞳

    嗜瞳

    玄欧大陆,邪帝重生,万物皆为吾臣!逆天之战!一切生灵从此覆灭?正?邪?何处能容下我?魔又如何?仙又如何?凡挡我道者,死!
  • 何故不倾城

    何故不倾城

    简单介绍:一向机智与逗冷齐飞的阿玖少女在某段时间受到某种莫名外力因素脑子莫名脱线,于是乎,隔壁家那看似贴心得堪比暖宝宝实则贼精贼精的竹马郁何故愉快的趁人之危将阿玖少女拐回家……
  • 给咖啡加点盐

    给咖啡加点盐

    “你明白爷爷为什么要告诉你吗?我知道这些对你很残忍,可是我不希望你以后更痛苦,因为爷爷知道你把友谊看在第一,把爱情看在第二,所以……所以……咳咳……咳咳……”“爷爷,爷爷,你醒醒啊,爷爷,你还没把话说完呢,你还说过不会离开我的,醒醒啊,醒醒啊……你答应过我的啊。”我哭喊着,我一直摇着爷爷,可是爷爷怎么也不醒过来,不管我喊破喉咙,爷爷就是醒不过来。“砰……”门被推开了,蕾、雪、萧风等人一同跑了进来。“没事吧,语焉”萧风关心的走过来。爷爷的死,最好的死党居然为了萧风甚至放弃生命,这一切的一切语嫣最后又是如何作出选择,又如何决定她以后的生活呢?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剑霸蛮荒

    剑霸蛮荒

    蛮荒大陆,万族林立,人族以剑为尊,宁折不弯!最年轻的剑宗石毅,突破剑尊之时,被域外星石击中,无奈身死,一丝残魂归于十六岁。王者归来,怯弱不存,斩荆披棘,直达剑道巅峰。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妞,吾之剑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PS书友群:438256650,欢迎诸位读者加入)
  • 我当灵异编辑那几年

    我当灵异编辑那几年

    曾有人问我。这个世界上有鬼吗?我说不知道。又有人问我那些鬼故事都是真的吗?如果是以前,我会说那都是骗小孩的,但是现在我只能说。我不知道。而我,叫姜诗,从小就喜欢鬼故事,奈何自己不会写,就跑去小说网站当了灵异编辑。还算走运,我赶上无线时代的好年景,手底下也带出了好几个大神。然而,就在我即将升职加薪,出任副总编,走上人生巅峰时。我手下身价最高的大神,五年来笔耕不辍从未断更的鬼气深深。突然就断更了!没有一个字,也没有一句话的解释。只有我,收到了鬼气深深那条黑底红字的信息。
  • 南亭词话

    南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千骨之极品夫妇

    花千骨之极品夫妇

    白子画,今生所做的一切我从未后悔过,可若能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要爱上你……我再也不等了,就当风…没吹过,你没来过,我没爱过……再不奢求你什么了…
  • tfboys我们的十年之约

    tfboys我们的十年之约

    三个骨灰级闺蜜,唯晓月,尹晓欣和安颖在一次活动中被时代俊峰有限公司看中,当上了艺人,认识了三只。之后发生了许多事情,他们三对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