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2400000004

第4章 府君庙

府君庙(释迦寺)位于盂县上社镇中社北村,距县城30公里。它的名称实为释迦寺,因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资料和府君庙(中社北村南有府君庙)混淆,申报一直沿用二普登记名称府君庙。释迦寺因供奉释迦牟尼佛得名释迦寺。创建年代不详,根据大殿襻间枋题记载,为元延祐二年(1315)重修,明清时屡有修葺。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座庙宇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左右对称。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戏台(遗址)、山门(遗址)、大殿(大佛殿)、东配殿(观音殿遗址)西配殿(阎王殿)、东西耳房(二郎殿迦蓝殿)。释迦寺建筑群外还保存有关帝殿、大王殿、玉皇殿。大王殿与山门相接,玉皇殿位于大王殿东北侧。

大殿(大佛殿)位于建筑群最北侧,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分别为2.65米、6.1米。总面阔12米,总进深8.75米,明间面阔4米。悬山顶建筑,总高9.4米。四椽栿前接乳栿用三柱。屋顶为灰布瓦面。建筑面积108平方米。整个建筑木构架保持元代结构。

柱子均为圆形直柱造。柱网布局为前后檐柱各两根,角柱四根。明间金柱柱径43厘米,其余柱子柱径均为40厘米。

前檐下出檐230厘米,后檐下出檐110厘米,两山下出檐120厘米。

殿内与台明均方砖墁地,“丁”字缝错墁,方砖规格360毫米×360毫米×60毫米。

大殿所有斗栱按其位置可分为二种: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按其形制分为一种,即五铺作双下昂重栱心计心造。平板枋上坐栌斗,栌斗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栱上通过散斗依次承托泥道慢栱素枋。栌斗前出昂,一跳交互斗依次为瓜子栱,泥道栱,素枋。一跳交互斗上出二跳昂,通过交互斗承托令栱与耍头相交。令栱中部装齐心斗两端上装散斗,斗上承随栿枋挑檐檩。里转为五铺作双抄计心造,平盘斗上承耍头,耍头后尾插入金柱。

补间铺作双下昂改为双抄,一跳平盘斗出45度斜华栱,上承交互斗承托45度斜耍头。

后檐铺作为四铺作单抄计心造。耍头为蚂蚱头。出栌斗两侧出泥道栱,通过散斗上承素枋,前出华栱,交互斗上承托随檩枋挑檐檩。

铺作材宽11.5厘米,材高17厘米,栔高6.5厘米。

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前接乳袱用三柱,梁头出耍头。纵向用平板枋阑额拉结,阑额做月梁造。前檐柱头铺作之上耍头后尾插入金柱柱身,上置垫木栌斗,栌斗两侧出襻间枋,襻间枋依次承托散斗随榑枋下平榑,前出耍头,后尾插入金柱柱身。金柱之上直接坐平板枋栌斗,纵向阑额拉结。栌斗两侧出泥道栱,通过散斗承托随榑枋上平榑。栌斗内前后出平梁,平梁中部立蜀柱,柱脚用合踏稳固。蜀柱头上坐栌斗,两侧出泥道栱,栱上散斗直接承替木脊榑,两侧叉手支撑。后檐结构同前,不同之处是上平榑及襻间铺作用瓜柱支撑,直接落在四椽栿上,柱脚用合踏稳固。

举折:脊部步架155厘米,脊高112厘米。金补步架155厘米,金部举高107厘米。檐步架175厘米,檐举高73.5厘米。总步架970厘米,总举高292.5厘米。总举折三三举。蜀柱中出两三出际102厘米。

屋顶全部铺设望板。前檐设飞椽,后檐不设飞椽。椽出为97厘米,飞椽出为47厘米,圆椽乱搭头。

屋面铺设灰筒板瓦,正脊两端立鴟吻,垂脊为素面脊筒,前坐垂兽。

西配殿 西配殿(阎王殿)位于戏台(天王殿)与大殿(大佛殿)之间轴线西侧,东配殿(观音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塌毁,只留遗址。西配殿面阔三间,总面阔9.6米,进深两间,总进深5.49米,悬山顶木结构建筑,总高5.37米。通檐用三柱,屋面步灰筒板瓦,建筑面积75.7平方米。襻间枋题记为大明弘治七年明代建筑。

西配殿(阎王殿)建在高16厘米台明之上。总面阔9.6米总进深5.49米,明间面阔3.2米,次间面阔3.2米进深分别为1.37米4.12米。

柱子均为圆形直柱造。柱网布局为前、后檐柱各2根,角柱4根,金柱4根。金柱柱径30厘米,其余柱子柱径均为24厘米。

前檐下出檐80厘米,后檐下出檐76厘米,两山下出檐57厘米。

殿内与台明均方砖墁地,“丁”字缝错墁,方砖规格300×300×60毫米。

斗栱按其位置可分为二种:柱头科斗栱与平身科斗栱。均为一斗三升,后檐不设斗栱。

柱头斗栱坐斗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栱上通过散斗依次承托随檩枋檐檩。前出耍头,后尾插入金柱柱身。补间斗栱同柱头斗栱,后尾座耍头状。

斗栱材宽8厘米,材高13厘米,栔高4.5厘米。

梁架结构为四架梁前接单步梁用三柱,前檐柱上置平板枋斗栱承托前檐檩,单步梁插入金柱柱身;后檐柱上依次承托阑额平板枋垫板随檩枋后檐檩,四架梁前插入金柱柱身,后与平板枋上出头。金柱上依次承托阑额平板枋垫板随檩枋金檩四架梁上立驼峰,承托平梁随檩枋后金檩。平梁上立瓜柱,直接承托随檩枋脊檩,柱脚用合踏稳固,两侧叉手支撑。

举折:脊部步架136厘米,脊高76厘米。檐步架140厘米,举高58厘米总步架552厘米,总举高134厘米。总举折三举。蜀柱中出两山出际70厘米。

屋顶全部铺设望板。前后檐补设飞檐,前檐椽出为89厘米,后檐椽出为62厘米,圆椽乱搭头。

屋面铺设灰筒板瓦。正脊浮雕花卉图案,正脊两端立鸱吻。

东西耳房(二郎殿迦蓝殿)位于大殿(大佛殿)两侧。建在高28厘米台基之上,面阔一间,进深一间,悬山顶木结构建筑。面阔3.45米,进深3.84米,总高5.58米,建筑面积20.1平方米。从其建筑形制上分析应为清代建筑。

柱子均为圆形直柱造。柱网布局为角柱4根,角柱柱径28厘米。前檐下出檐90厘米。

室内条砖墁地,“丁”字缝错墁,规格为270×140×60毫米。

东西耳房(二郎殿迦蓝殿)斗栱为三踩单下昂计心造。坐斗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栱上通过散斗依次承托泥道墁栱素枋。坐斗前出昂,一跳交互斗上依次承托令栱、随檩枋、檐檩,令栱与耍头相交,耍头为蚂蚱头。

斗栱材宽70厘米,材高11.5厘米,栔高3.5厘米。

东西耳房(二郎殿迦蓝殿)梁架结构为五架梁通檐用二柱。五架梁上前后设襻间斗栱支撑平梁,平梁中部立瓜柱,柱脚用合踏稳固。瓜柱头上坐栌斗,两侧出栱,栱上散斗直接承随檩枋脊檩,两侧叉手支撑。

举折:脊步部96厘米,脊举高53厘米;前檐步架120厘米,举高34厘米;后檐步架96厘米,举高40厘米;总步架408厘米,总举高93厘米。

屋顶全部铺设望板。前后檐不设飞檐,前檐椽出95厘米,后檐椽出90厘米,圆椽乱搭头。

屋面铺设灰筒板瓦。正脊两端立鸱吻。装修为隔扇门,两边为窗。

关帝殿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檩前出廊单檐悬山顶建筑。总面阔5.83米,总进深5.51米,总高5.36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清代建筑。

关帝殿明间面阔2.57米,次间面阔为1.63米,总面阔5.83米。进深分别为1.33米4.18米,总进深5.51米。

前檐下出檐50厘米。

室内方砖墁地,“丁”字缝错墁,规格为300×300×60毫米。

梁架结构关帝殿为三架梁前接单步梁用三柱。不设斗栱,檐柱上施阑额平板枋承托单步梁,后尾插入金柱柱身,单步梁直接承托随檩枋檐檩。金柱后檐柱通过平板枋承托三架梁,三架梁直接承托金檩后檐檩。三架梁上立瓜柱承托脊檩随檩枋,柱脚用缴背稳固,两侧插手支撑。

举折:脊部步架209厘米,脊举高137厘米;前檐步架133厘米,举高52厘米;总步架551厘米,总举高189厘米。

屋顶全部铺设望板。前后檐均设飞檐,前檐椽出92厘米,后檐椽出98厘米,圆椽乱搭头。屋面铺设灰筒板瓦。

明间为隔扇门,次间窗为霸王栅,现为青砖砌筑墙体,为后人改建。

大王殿并排于关帝殿东侧,坐北向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前带廊单檐悬山顶木结构建筑。总面阔9.45米,总进深7.1米,总高6.51米,建筑面积70.8平方米。清代建筑。

大王殿明间面阔3.15米,次间面阔3.15米,总面阔9.45米。进深分别为1.37米5.73米,总进深7.1米。

室内方砖墁地,“丁”字缝错墁,规格为300×300×60毫米。

大王殿斗栱为三踩单下昂计心造。坐斗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栱上通过散斗依次承托泥道慢栱素枋。坐斗前出昂,一跳交互斗上依次承托令栱随檩枋檐檩,令栱与耍头相交,耍头为蚂蚱头。后檐不设斗栱。

斗栱材宽90厘米,材高11.5厘米,栔高5.5厘米。

大王殿梁架结构为五架梁前接单步梁用三柱前出廊。檐柱上施阑额平板枋,斗栱坐平板枋上,单步梁插入金柱柱身。金柱、后檐柱通过平板枋承托五架梁,五架梁直接承托随檩枋下金檩、后檐檩。五架梁上前后立驼峰承托三架梁,纵向襻间枋拉接。三架梁上立瓜柱承托脊檩随檩枋柱脚用缴背稳固,两侧叉手支撑。

举折:脊部步架125厘米,脊举高70厘米;金部步架153厘米,金举高61厘米;前檐步架166厘米,举高49厘米;后檐步架170厘米,举高61厘米;总步架740厘米,总举高180厘米。

屋顶全部铺设望板。前后檐不设飞椽,椽出均为99厘米,圆椽乱搭头。屋面铺设灰筒板瓦(筒、板灰瓦)。

明间为隔扇门,次间窗为霸王栅,现为青砖砌筑墙体,为后人改建。

玉皇殿位于大王殿东北侧,坐北向南,建在高111厘米台基之上,台基为毛石砌筑。面阔3间,进深两间,悬山顶木结构建筑。总面阔6.66米,总高6.53米建筑面积73.7平方米。清代建筑。

玉皇殿总面阔6.66米,总进深6.53米,明间面阔2.22米,次间面阔2.22米;进深两间,分别为0.96米3.5米。

柱子均为圆形直柱造。柱网布局为前后檐柱各2根,角柱4根,金柱4根。柱径均为19厘米。

前檐下出檐276厘米,后檐下出檐74.5厘米,两山下出檐分别为140厘米125厘米。

殿内与台明方砖墁地,“丁”字缝错墁,方砖规格300×300×60毫米。

梁架结构为四架梁前接单步梁用三柱。檐柱上施阑额、平板枋斗栱坐平板枋。斗栱为一斗三升,前出耍头,单步梁插入金柱柱身。四架梁上分别立瓜柱瓜柱直接承托后檐金檩脊檩柱脚用缴背稳固,脊檩两侧叉手支撑。

举折:前檐:脊部步架157厘米,脊举高101厘米;檐部步架96厘米,檐举高37厘米。后檐:脊部步架102厘米,脊举高61厘米;檐部步架91厘米,檐举高40厘米。总步架446厘米,总举高138厘米,合三举。

屋顶全部铺设望板。前后不设飞檐,椽出均为103厘米,圆椽乱搭头。

屋面铺设灰筒板瓦。正脊为素面脊筒,两端立鸱吻。

明间为隔扇门,次间窗为霸王栅。

同类推荐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纪信故里

    纪信故里

    辉煌西充,忠义之城,将相故里,人杰地灵。扶龙纪信,紫崖王云,育恐育鞫(生于恐惧困穷之际),炳炳麟麟(光明刚直)。四位宰辅(赵彦昭、何金、何贱、徐恺),八大将军(纪信、谯登、侯瑱、王霁、马骧、袁谏、李乾德、徐占彪),百一进士,百六举人。名垂青史,雁塔题名,丰功伟业,震古烁今。
热门推荐
  • 斗落天穹

    斗落天穹

    2030年地球毁灭,人类却没有灭绝,他们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延续了下去。在另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里,他们能否冲破天穹,再创奇迹?
  • 倾扇非羽i书评合集

    倾扇非羽i书评合集

    本书收录阅文书评团“倾扇非羽i”原创书评。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逆天修神:妖孽魔君爱专宠

    逆天修神:妖孽魔君爱专宠

    踏入轮回,究竟为何而来?一世情缘,又是为谁而钟?匡扶正义,却备受阴谋陷害。四面楚歌,谁又将与我患难与共。规则,被我打破!信念,唤我入魔!昔日亲人形同陌路,踏血归来!傲视黄泉!我命由我不由天!若修仙道,必修人道!既然天道不公,我便逆了这天!既然人道无情,我便永不为人!仙又何妨,人又何妨,你一心想要成人!而我,只想成神!!
  • 仙缘侠情录

    仙缘侠情录

    故事的主角辰平阳本出身不凡,然在机缘巧合下被一对凡人夫妇收养,但他的命运注定了他不会就此度过平凡的一生。在求仙问道的路上,他结识了许多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伙伴,其间有欢乐,也有伤感,同时仙道魔门之中暗流涌动,究竟孰是孰非?请跟随故事的情节,来看看止瞳笔下这个略显别样的仙侠世界。微信公众号:chaoszt(也可直接搜止瞳哟)
  • 古书武侠录

    古书武侠录

    一座山,一本无名古书,穿越到武侠世界,历经磨难,得灵天神祖传承,勇闯世界巅峰终于破碎虚空,飞升那遥远天界!
  • 圣剑魔使

    圣剑魔使

    我只是一个简单的高中生,平庸、普通,学习虽然上等,但是家境~~诶,就我一人,所以我的生活好似只有两件事情,就是打工、学习,或许我这辈子就这样。但在圣诞节的那天,我的一切都改变,为什么?因为我死了~~~(详情不告诉你们,哈哈)
  • 天道游世记

    天道游世记

    天道化身为一个走在世俗的少年,碾过天才,断过妖孽,诸天神佛,深渊恶魔,九天妖王,红尘人间等,构成了一副万神朝礼,唯道独尊的绝世画景。鸿钧?他只是个蝼蚁!
  • 法术农民

    法术农民

    农民会法术,谁也挡不住!并且还是个养殖专业户!带你看看一个会法术的农民,是怎么混得逍遥自在的!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凌耀之皇

    凌耀之皇

    三位实力派,一个高冷女王,一个可爱娃娃控,一个乐观女孩,在一次的任务中卷入陌生的世界,千年之恨,何时能报?身份重现,她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她与她的仇恨到底有多深?什么?!她……竟然是……
  • 美女童思楠

    美女童思楠

    那些年我们记忆的青春,是如此的肆无忌惮,为了那刻骨铭心的爱情,我们流过血,流过泪,回首望去那记忆中的斑驳,永远值得我们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