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8000000009

第9章 幽默为演讲增添魅力

演讲,堪称最高级、最完善、最具审美价值的口语表达形式,被誉为“语言艺术之王”。许多名人都爱演讲,他们思想的火花往往在演讲中得到绽放,而其间穿插的幽默,虽然只言片语,却常常成为名人演讲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永远散发着长久不衰的魅力。

恰到好处的幽默为演讲增光添彩

演讲,作为一种直抒胸臆的语言表达,早已经成为一门语言艺术。许多人把演讲本身作为一种享受,也有很多人把听精彩的演讲作为享受。许多成功人士都对演讲十分偏爱,因为在演讲中,他们智慧的火花往往能得到绽放,个人魅力也会随之无限放大。而幽默,作为语言的润滑剂,调节演讲气氛的好佐料,尽管只是只言片语,却是许多成功演讲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

事实证明,根据不同的演讲内容、演讲氛围和不同的听众层次,运用适当的幽默对提高演讲质量能起到巨大的作用。有人把演讲中的妙语比作“幽默炸弹”,可想其效果,如果演讲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扩散者,那么幽默这个信息活跃的载体必会为你的演讲增光添彩。

具体说来,幽默在演讲中能起到的作用是:其一,引起听众注意,尤其是诸如文件传达、会议精神传达及某些空洞、枯燥的主题演讲,如能在这类演讲中穿插几个幽默,便能起到重新唤起听众注意力的作用;其二,缓和严肃、紧张的气氛。很多演讲者在演讲时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适当地来两句幽默可缓和气氛,使自己也随之放松;其三,增加趣味性,有些幽默充满智慧、美感、知识性和趣味性,能令许多问题和道理简单化,有利于听众理解主题的深意;其四,幽默能化解演讲者与听众间敌意,润滑并拉近两者的关系。

甚至有时候,幽默还会成为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能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观点。

在一次关于“儒家思想难以抵制歪风”的演讲中,主讲人说出了这么一段辩词:

“在孔子时代也有歪风。正所谓歪风代代都有,只是变化不同。孔子做鲁国司寇时,齐国送来了一队舞女,鲁国的季桓子马上‘三日不朝’。而对这股纵欲主义的歪风,孔子抵御了没有呢?没有。他带着他的学生人才外流,去了别国。”

这段辩词巧妙地古今连用,运用典故,角度新颖,理论有力,借用了“人才外流”这一现代流行词汇,在幽默中说明了道理,取得了极好的论辩效果。

在演讲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语言,什么样的语速能达到最佳效果,怎样插入风趣的谈笑等都是幽默的学问。著名的笑星鲍伯·霍普就曾说过:“题材有出色和平庸之别,但是我知道如何通过时间的控制,来使一般的笑话变成很棒的笑话。”这句话总结出了幽默技巧的作用。一般来说,语速太匆忙或太缓慢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一定要掌握好速度,要利用好节奏、停顿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来充分表达含意,加强信息的传播,这没有固定的规则可循,你可以从电视、广播或在某些场合向那些专业人士学习控制时间的技巧。

另外,在插入幽默论段时,千万不要像开车人按喇叭那样发出预告。比如“给大家讲一则笑话”,这样的话会给听众“下面将有可笑的事”的心理暗示,多少都会给幽默的魅力打折扣。还有些人在表达幽默之前,喜欢采用夸张的姿势和故作趣味的语调,殊不知这也是一种预告,同样会影响幽默的效果。比较纯熟和有效的技巧是:越是打算说笑语越要表现得若无其事,一本正经,最好能做到板着脸“请君入瓮”,这是让幽默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最好的办法。

特别要指出的是,有些人以为在演讲中,幽默越多越好,而事情上,幽默贵在质量而不在数量。

有个人,一心想得到某俱乐部主席的位置,这些,他用心良苦,精心准备了一次演讲,可一向以幽默高手著称的他在演说中却表现得过了头,在不到一小时的演说过程中,他至少说了50则笑话,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确实引人发笑的手势。听众们被逗得哈哈大笑,以至于有人在他的演讲结束时大叫“再来一个!”演讲者以为自己征服了听众,洋洋自得,却没想到他最终以倒数第一的成绩落选了。

当他闷闷不乐地走出俱乐部时,他问那位喊“再来一个”的听众:“你说我比他们差吗?难道你们不喜欢我吗?”

“不,一点也不差,”那人非常诚恳地说,“你比他们有趣多了,但我们一致认为你应该去当喜剧演员。”

一语惊醒梦中人。可见,幽默太多也会起到反作用。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成功人士都能把幽默的力量运用得十分自如,不会哗众取宠,更不会让笑话喧宾夺主,这是因为,他们都明白太精于说妙语和笑话,会给人留下油嘴滑舌的印象,对个人的形象并无帮助。

善用幽默缩近与听众间的距离

有位演讲学家曾说过:“一次演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对你的接受和拥护程度。”如果你面对的是翘首盼望着你去演讲的听众,你与他们本身自然存在着一种贴近感,你凭借早已被他熟知的名望很快会获得赞赏。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的听众绝大多数并不是我们的“粉丝”,对那些生疏的甚至怀有某些敌对情绪的原本不相干的听众来说,你的观点和思想都可能会受到近乎苛刻的揣度和挑剔,他们的情绪会使你受到干扰,陷入窘境。那么面对迥然相异的演讲的对象,如何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在演讲台上应对自如,百战百胜呢?

不止一名幽默大师提醒我们,先用幽默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是在任何时候都非常有效的方法。设法和听众打成一片,以幽默冲掉陌生、严肃、沉重甚至是部分听众淡淡的对立情绪,排除部分障碍,淡化反感,就能促使场面变得亲切融洽而随意,有利于你演讲的顺利进行。

美国休斯敦的一位演说家约翰·渥尔夫说:“就我了解,幽默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听众喜欢演讲人及其演讲。要是他们喜欢主讲的人,必定喜欢他所讲的内容。”这对那些想要成为幽默高手的朋友们来说绝对是一条至理名言。

我们来看拉近与听众距离的最常见方法——用幽默的方式讨好听众。

里根像大多数演员和政治家一样,很早就滋生了一种博人喜爱的欲望。他常常喜欢用精心安排的幽默语言点缀他的演讲,以赢得特定观众的尊重。

有一次,里根在到达俄勒冈州波特兰时说:“我的几位辛勤工作的助手们劝我不要离开国会而风尘仆仆地到这里来。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说:‘好吧!让我们来掷硬币,决定是去访问你们美丽的俄勒冈州,还是留在华盛顿。’你们知道吗?我不得不连续掷14次才得到使我满意的结果。”

还有一次面对一些农民朋友发表演说时,里根为了讨好他的听众说了这么一件轶事:

一位农民要下一块河水业已干枯的小河谷。这片荒地覆盖着石块,杂草丛生,到处坑坑洼洼。但这位农民朋友并不灰心,仍旧坚持每天去那里辛勤耕耘。

他经过几年的辛勤劳作,终于使荒地变成了花园。他为此深感骄傲和幸福。某日,一位部长光临驾到,顺便想参观一下他的花园。当部长看到瓜果累累,就激动地说:“呀!上帝肯定为这片土地祝福过。”他又看到玉米丰收,又说:“哎呀!上帝一定也为这些玉米祝福过。”不一会儿,他又赞道:“天哪!上帝和你在这片土地上竟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呀?”

这位农民禁不住说:“我尊敬的先生,我真希望你能看到上帝独自管理这片土地时,这里什么模样。”

这一段话赢得了农民们的欢心,而里根也达到了拉近与听众距离的目的。

一般人都认为,演讲者多少有些居高临下的感觉,这恰恰是许多听众并不喜欢的感觉,如果你坚持要以这种姿态去说服听众,必定难以与听众打成一片,而有意将你的“高级身份”往低处说,则能够显示出某种非同寻常的幽默效果,这也是拉近与听众距离的一种方法。

1860年,林肯作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参加了竞选。他的对手民主党人道格拉斯是一位有钱有势的大富翁,竞选时,道格拉斯为了显示气派,租用了豪华的竞选列车,组织了乐队,每到一站鸣礼炮32响,意在从气势上打倒林肯,他甚至还十分得意地说,“我要让林肯这个乡下佬闻闻我的贵族气味。”

而林肯呢,没有专车,甚至要买票乘车,每到一处,没有丝毫的排场,他只是和选民们说:“我只是一个穷棒子。你们知道,我有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他们才是我的无价之宝。另外,我还租了一间房子,屋子里放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墙角里有一个柜子,柜子里的书值得我读一辈子。我的脸长满胡子,我不会发福挺起大肚子,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你们——我的选民!”

道格拉斯虽然排场很大,声势浩大,然而选民却深感与他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林肯运用自我解嘲的方法,嘲笑自己的状况、短处,有意将总统的身份摆得很低,这就将语流引向了“低处”,而又将选民的位置摆得很高,幽默、谦虚的言词,拉近了与民众的距离,令听者无不动容。

不管你想采用何种方法去亲近你的听众,都不要忽略其中最重要原则——从听众喜欢听到的事情入手。有经验的演说家大多认为,以共同具有的经历为背景制造幽默能非常有效地引起听众的共鸣。而事实也证明,一个有关你周围人的笑话所产生的效果要比那些听众不熟悉的好许多倍。

因此,你也应该向那些讲台上的佼佼者学习,在演讲前尽可能多地与你的听众闲聊或以其他的途径了解他们,特别是发生在他们之间的趣闻轶事。当你了解到什么样的内容能让他们感到亲切,什么样的笑话能让他们发笑时,就一定要围绕这些内容做文章。如果你的演讲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是不会不喜欢你,更不会不注意的,这样一来,便为你演讲的成功打好了群众基础,也相当于迈出你雄霸讲坛的第一步。

把开场白说得精彩绝伦,妙趣横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条道理在演讲中尤其适用。演讲中的第一段话十分重要,你必须要在开场时就牢牢抓住你的听众,所以,开场白绝不能像白开水一样平淡而无味。否则在演讲的开始听众对你的话就不感兴趣,注意力一旦被分散了,那后面再精彩的言论也将黯然失色。因此,你需要准备好一段新颖、奇趣的开场白,才能立即控制场上的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听众的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演讲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赢得笑容?以幽默启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幽默的开场白是最受听众欢迎的,主要的几种方式有:

第一,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具体情况提醒大家注意。

有位作家应邀到某校演讲,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第一节课,这段时间是学生最爱打瞌睡的时间。他一上台,就声明说:“在这个闷热的午后,各位要听我这个老头儿说话,一定很想打瞌睡,不过没关系,各位可以安心地睡。但有两个原则,一是姿势要优雅,不能趴在桌子上;二是不准打呼噜,以免干扰他人。”说完,全堂哄然大笑,瞌睡虫被赶跑了,学生们对讲台上的作家也产生了好感。

第二,制造悬念,激发兴趣。有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为了激发起听众的强烈兴趣,设置悬念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一位班主任在他的毕业班学生欢送会上致词。与其他的老师的咛咛叮嘱不同,他开口就说:“我原来想祝福大家‘一帆风顺’的,但仔细一想,这样说不恰当。”

这句开场白让学生们面面相觑,顿生疑惑,使得大家不由地屏声静气等着老师的下文,老师见达到了期待的效果,继续说下去:“说人生一帆风顺就如同祝某人万寿无疆一样,是一个美丽而又空洞的谎言。人生漫漫,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唯有在逆风险浪中拼搏、战胜苦难才能造就辉煌的人生。在此,我祝大家奋力拼搏,在坎坷的征程中,用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来!”这个绝妙的解释迅速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三,使用奇论妙语,引人发笑。听众对平庸普通的论调都不屑一顾,如果用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引出话题,就会造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立即就能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有幽默大师之称的林语堂有一次被邀参加林氏大宗祠建成的庆祝典礼。

林语堂的光临,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兴奋,主持人也很高兴,登台发言前他请林语堂作一次演讲,还反复吩咐,在演讲时多介绍林氏家庭名人。

林语堂在掌声中登台演讲了。他果然按照主持人的要求上来就介绍“林家”的名人,他说:“林氏家庭有很多名人,早已载入史册。在《水浒传》里有个林冲,是十万禁军教头。在《红楼梦》里,有个女子黛玉。在《镜花缘》里有个旅行家林之洋。还有个是世界上很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美国的大总统林肯。”话刚落,台下响起了一阵阵掌声,发出了一阵阵笑声。

林语堂出人意料地将林肯归入了“林氏”的范围里,要比一本正经地再说出十个林氏名人更具引人注意的效果,同时也能缓解听众们的听觉疲劳,起到打破沉闷局面的作用。

第四,巧用自我介绍,让听众接受你。对于一般的演讲,在演讲进入正题前进行一番自我介绍是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有时候,一段幽默个性的自我介绍,能为你的演讲开一个好头,能迅速地吸引听众并让他们喜欢你,为演讲的顺利进行作好铺垫。

台湾艺人凌峰在某次演出时发表了一段精彩的即兴演讲,其中幽默的自我介绍堪称经典:

在下凌峰……这两年,我们大江南北走了一道,男观众对我的印象特别好,因为他们见到我有点优越感,本人这个样子对他们没有构成威胁,他们很放心……他们认为本人长得很中国……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了……一般说来,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良好。有的女观众对我的长相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球黑”……但是我要特别声明,这不是本人的过错,实在是父母的错误,当初并没有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这个样子。……但是,时代在变,潮流在变,现在的男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你看上去很漂亮,看久了也就那么一回事,就像我的好朋友刘文正这种;第二种你看上去很难看,看久了以后是越看越难看,就像我的好朋友陈佩斯这种;第三种,你看上去很难看,看久了以后你会发现,他有另一种男人的味道,就是在下这种了……鼓掌的都表示同意了!鼓掌的都是一些长得和我差不多的,……真是物以类聚啊!

这一番话妙趣横生的自我介绍,令观众捧腹大笑,他不惜以自己的相貌自嘲,借题开场,可以说,他在一分钟之内就征服了无数观众的心。

第五,用出人意料的行动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1985年下半年,著名作家冯骥才应旧金山中国现代文化中心之邀到美国访问。美国人参加这类活动是极其严肃认真的,必定是西装革履,穿着整整齐齐。对演讲者的要求就更高,必须是口若悬河,言之有物,而且要幽默诙谐,否则他们就不买你的账,以纷纷退场等形式让你下不了台。演讲即将开始,大厅里座无虚席,鸦雀无声,冯骥才也很紧张,深感这台戏不好唱。这时,文化中心负责人葛浩文先生向听众介绍说:“冯先生不仅是作家,而且还是画家,以前还是职业运动员。”简短介绍完毕,大厅里一片寂静,只等这位来自中国的作家开讲。这时,冯骥才并没有立即开始讲话,而是当着大家的面,把西服上衣脱了下来,又把领带解了下来,最后竟然把毛背心也脱了下来。听众都愣了,不知所以。这时,冯骥才开口慢慢说道:“刚才葛先生向诸位介绍了我是职业运动员出身,引发了我的职业病。运动员临上场前都要脱衣服的,我今天要把会场当做篮球场,给诸位卖卖力气。”全场听众恍然大悟,掌声雷动。

演讲中的幽默的开场白有无数种,但不管采用哪一种都要注意一个大原则,就是一定要达到“此言一出,举座皆笑”的艺术效果。然而,正如高尔基所说:“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它好像在音乐里给了全篇作品以音调,演讲者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新颖、巧妙的开场白的确需要花一些心思,你也可以从名人的演讲中找找灵感,并不断吸取自己每次演讲的经验与教训,磨炼演讲的技巧,相信很快你就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当然,毋庸置疑,演讲最重要的还是正题,否则,再漂亮的开场白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借助幽默让你的讲话更具穿透力

在笑声中启动你的话题,已经创造了演讲成功所必需的轻松和谐的气氛,但这并不表示你幽默的工作就此告终。因为人的注意力的稳定性很短暂,如果接下来你以单调而低沉的语调叙述一个主题平淡的问题,那么听众的乏味感随即便到。因此,对于演讲人来说,当你渐入主题范围时,仍然要不断地制造幽默气氛,以便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还应继续先前的幽默势头,以免出现“当他演讲完毕时,全场一下子苏醒过来”的尴尬局面。

你要随时留心听众的状态,当有人开始精神不集中时你就要适当地改变一下话题,或者改变讲话的方式,以一则笑话或一句妙语给听众注入幽默的一剂。插入的幽默要与主题或现场的听众相关,使它成为你的信息的一部分,从而使你的演讲更深入人心,更具穿透力。这些“即兴”的幽默如果表现的自然看上去很像是因一时偶发的灵感随兴而起,而事实上,许多即兴之言,都是精心计划和准备的结果。

英国首相狄斯雷利,有一次演讲完毕,有个年轻人向他祝贺:“你刚才真的讲了一篇很棒的即席演说!”

“年轻人,这篇即席演说我已经准备了20年!”

伟大的演说家总是一上了台就妙语连珠,使听众如痴如醉,但他们的精彩表演都通过种种努力换来的。

如果你希望能发表一个成功的幽默演说,就要花时间去收集一些笑语、故事、趣闻和妙语。并将它们赋予你的风格,以便在演讲中灵活运用。同时,这些幽默细胞会进驻你的思想里,持之以恒,在谈吐中,切题的思想、妙语就会自然而然地从大脑中跃出来。这时你就能够更加自如地表现你的机智和魅力了。

言归正传,在演讲前你最好事先准备一些“即兴”的笑话或趣闻、妙语,决定在演讲中加入一个幽默之前,应以以下问题作为入选条件:

这句笑话的内容的确好笑吗?是否有新意?与我演讲的主题和基调相符吗?我的听众能听懂吗?是否适合他们的口味?如果你可以对所有的问题说“是”,就可以使用这个幽默,并使它成为你演讲的一部分。

美国总统小布什应邀回母校耶鲁大学为毕业生发表演讲就是比较经典的一例。

他在演讲中这样说道:“今天是诸位学友毕业的日子,在这里我首先恭喜家长们:恭喜你们的子女修完学业,顺利毕业,这是你们辛勤栽培后享受收获的日子,也是你们钱包解放的大好日子!最重要的是,我要恭喜耶鲁的毕业生们:对于那些表现杰出的同学,我要说,你真棒!对于那些丙等生,我要说,你们将来也可以当美国总统!耶鲁学位价值不菲。我时常这么提醒切尼,他在早年也短暂就读于此。所以,我想提醒正就读于耶鲁的莘莘学子,如果你们从耶鲁顺利毕业,你们也许可以当上总统;如果你们中途辍学,那么你们只能当副总统了。”

这段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的演讲词引起了耶鲁学生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总统以自身的经历为事例,每一个学生都在这段妙语中受到了极大鼓舞,家长们也必然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同时,话语中还包含着对母校的肯定——耶鲁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甲等生也好,丙等生也罢,你们都是人才,都将有所作为。

除了在语言上下工夫,肢体语言、别具新意的行为往往也会在视觉上产生幽默的效果。许多相声、小品演员在这方面表面得就相当出色,他们总会利用一些滑稽的动作配以幽默的话让人们哈哈大笑。很多时候,简单的动作和行为,有利于观者领悟出主题的含义。

有一次,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主题是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在演讲中,陶先生做了令人吃惊的行为,他从随身带着的箱子里拿出了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这时,他就强行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

这时,陶先生才轻轻地松开手,台下的听众都注视着讲台,猜测陶先生的用意,这时,只见他把鸡和米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那只刚刚死也不吃米的大公鸡见此时平静了,竟自己走过去吃起米来。

这时陶先生才打破沉默,说出了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欢声雷动,为陶先生的演讲叫好。

陶行知采用了人所共知的“喂鸡”这一行为,说明了一个很抽象的道理: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且独树一帜,给在场的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你觉得需要把视觉和听觉的幽默汇合在一起时,也完全可以配合一些姿势和动作,如挤眉弄眼,耸肩,等等。不过,在表演的时候还要注意动作适度,不能过于夸张。否则听众就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你的动作上而忽略了你的语言。

特别提醒的是,演讲时不要忘记微笑,这种表情多少都会起到缓解紧张情绪和愉快气氛的作用。以至于有人说,在听众面前不利用微笑,那就好像乞丐面对一桌丰盛的酒席不知如何下筷,未免可惜了。

同时还要注意,一场演讲,幽默的语言只是润滑剂,而你要表达的主题才是真正的重点所在,切忌为了追求幽默的效果而刻意全场以笑话贯串,让听众听后一无所获,好像只是听了一堆笑话,这样的演讲就算笑料不断也是一场失败的演讲。

用幽默的语言回击刁钻问题

在演讲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情况,比如有些听众会针对你的演讲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也有故意捣乱的听众,会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想让你难堪,你应该学会一些幽默的技巧用以应对这种情况,以助你在演讲中游刃有余。

一般来说,应对不好回答或者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有规则可循,比较容易掌握又非常见效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接下来一一介绍:

第一种,偷梁换柱,答非所问法。即:在表面上保持原貌,在实质上变换其中的内容。

林肯的长相比较难看,他对此颇有自知之明。一次,一位议员当众指责他是个两面派。林肯答道:“要是我还有另外一副面孔,您认为我会戴这副面孔出来见人吗?”

林肯故意将对方所指的“政治面孔”,偷换成了自己的“面容”,让捣乱者无懈可击。

偷梁换柱的方法可以将对方问题的焦点转移,转移到自己熟悉和有把握的事情上来,这样就不会给对方留下再一次诘难的余地。而自己熟悉和有把握的事情回答起来就能够滴水不漏,令对方找不到破绽。

第二种,利用比喻说明不便直说的道理。

南朝齐梁时期的范缜是能言善辩的佼佼者,他生活在佛教盛行的包围圈里,由于和迷信公开对立,得罪了不少权贵,但他则以幽默为武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次,竟陵王萧子良为了打击范缜,请了众多名人高僧来摆阵挑战。在范缜发表言论后,萧子良用他早已准备好的问题率先出击:“范先生说不存在因果报应,那么请问人世间有富贵贫贱的差异,怎么解释呢?”萧子良问完后十分得意,他深信,在众多权势者的威逼下,范缜是无法也不敢否认命运的。只要打开这一理论缺口,便可以进一步对范缜《神灭论》展开攻击。殊不知范缜面不改色,对他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针锋相对的正面回答,而是从容不迫地打了一个比喻:“人好比我们头顶这棵树上开出来的花,一阵风吹来,有的飘落在锦毯上,有的掉进了泥坑里,王爷就如同落在锦毯上的花,而我就如同掉进了泥坑里的花。”

范缜以落花来比喻人命运的差异,说明人本来都是一样的,由于社会的不公,才产生了地位的差异。幽默入理的话中蕴藏着对权贵者的极端蔑视,可以说是一种外褒内贬、软中带硬的反击,其幽默风趣,一语中的,让萧子良无可挑剔。

再如,曾任美国国务卿的亨利·克莱是位温和的蓄奴派领袖,在对待奴隶制的问题上,他被人讽称为“伟大的妥协者”。有一次,他在演讲中的观点略有变化,便有几个奴隶主想用“嘘”声压倒他的声音。亨利·克莱对此毫不介意,向着听众们喊道:“绅士们,你们听到这些声音了吗?这就是真理的甘霖洒落在地狱的火焰上发出的声响啊!”

亨利·克莱的比喻幽默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他把废除主义比喻为“真理的甘霖”,而把蓄奴主义比喻为“地狱的火焰”,立场面明确、爱憎分明而又不失幽默。

第三种,以对方之矛攻他之盾。其要点是,对方的问话从某个角度上说存在着矛盾之处,你只要抓住这个矛盾,从这一点上下手就能非常有效地回击发难者。

仍是以范缜为例。有一次,萧子良为了鼓吹佛教的神力,对范缜再次发动攻击,指使了一个叫王琰的说客在范缜发表言论时去捣乱,王琰振振有词道:“你不承认自己祖先的神灵,这样的子孙是大逆不道。”

面对这种挑衅,范缜如果据理驳斥,直接回击便会有失雅量。他略加思索,采用谬误反诘,慢条斯理地反问了一句:“既然王先生认为祖先死后有神灵,为什么不杀身去侍奉?”

范缜抓住了对方话语中的矛盾,从而幽默反诘,让王琰无话可说,使自己立刻占据了有利地位。

第四种,以非常明显的玩笑语言回答严肃问题,让对方自感无趣。

1800年,约翰·亚当斯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他的妻子阿比盖尔·亚当斯为当时桃色丑闻的泛滥而忧心忡忡,担心丈夫会受到无中生有的攻击。共和党人指控亚当斯曾派竞选伙伴平克尼将军到英国去挑选四个美女做情妇。两个给平克尼,两个留给他自己。

约翰·亚当斯听了哈哈大笑,说道:“真的有此事?假如这是真的,那平克尼将军肯定是瞒过了我,全部独吞了!”

对这种内容庸俗无聊的造谣中伤,如果是在背地里私自议论,可以装作听不见,置之不理。但若是在公众场合当面诽谤,则必须予以反击,否则就会有损于个人形象。当然,反击不一定非要“较真儿”地说,试想一下,如果亚当斯听到攻击之后气急败坏、暴跳如雷、脸红脖粗,或辱骂对方的不义,也许真会“越抹越黑”了。相反,以让人感到是在开玩笑的方式幽默作答,则显得更有说服力,同时也能给对方以有效回击。

第五种,跳出常理,似是而非。俗话说:“理不歪,笑话不来。”此法正是应了这条规则,其要点是,跳出常理的框框,给难回答的问题找一个意外的解释,从而形成幽默感。

柯立芝总统任期快要结束时,他发表了著名的声明:“我不打算再干这个行当了。”

记者们觉得话里有话,就缠住他不放,请他解释为什么不想再当总统了。实在没有办法,柯立芝只好对记者说:“因为总统没有提升的机会。”

不想当总统的原因显然不是没有提升机会这么简单。按常理说,不想当总统或者是压力大,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多为不能为外人道的。如果费力去解释真正的原因,那势必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柯立芝总统似是而非的一句幽默,既摆脱了记者的纠缠,更体现了高超的智慧。

第六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回答许多复杂问题最绝妙的方法,即,把复杂的问题回归到最原始的、人所共知的答案中。

在一次宴会上,著名的美国作家埃内斯特·海明威的发言引来了请多人的赞叹,一个臭名昭著的富翁相和他套近乎,就跑到海明威面前。问道:“到底哪一种写作方式是最好的呢?”

海明威一见提问者是此人,双手一摊,说:“从左到右!”

可想之知,面对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如果不回答他的问题,便会给人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感觉,为了不给对方留下“耍大牌”的坏印象,海明威巧妙地化繁为简,回答得简单、准确,让听者无可挑剔,高明的敷衍必会让那个讨厌的家伙哑口无言。

第七种,有意模仿。此方法与上面介绍的第三种方法——“以对方之矛攻他之盾”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后者是用对方的语言直接反击对方,而“有意模仿”则是用和对方形式上相似、或者相同的语言来反诘对方。

一位牧师向一位美国黑人领袖提出诘难:“先生既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机敏的黑人领袖马上反驳道:“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呢?”

黑人领袖根据牧师的思维方法“非洲黑人多,应去非洲”的诘难进行仿问——“地狱灵魂多,何不去地狱”,将球踢给对方,使对方哑口无言,对方荒谬的观点也不攻自破。

幽默解嘲,应付临场意外

在演讲的过程中,无论是来自听众的或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干扰,都可能对你的演讲造成破坏,为了减少对听众的打扰,你有必要学会应付一些临场的意外,一般来说,意外的来源有两种,一是来自听众中恶意分子的骚扰,二是意外的客观现象。

当你的演讲面临打扰但影响的范围不大时,你可以选择不理睬它。但如果他已经吸引了超过四分之一以上听众的注意力时你就有必要对其采取一些行动了。直截了当地请他不要打扰其他的人并不是高明之举,因为这种行为无疑会将听众的注意力从你身上转移到他身上。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幽默之术攻其不意。对此,生物学家格瓦列夫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有一次,他在讲课时一个人在下面学开了鸡叫,引起了课堂的一片哄笑声。这时,格瓦列夫镇定自若地看了看挂表,不紧不慢地说:“我这只挂表误事了!莫非现在已是凌晨。不过请大家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能动物的一种本能。”

格瓦列夫的一番将计就计的幽默,给予了捣乱者有力的回击,对其他人也起到了警策的作用,相信那个企图制造恶作剧的人也会在轻松的笑声中备受启悟。

一次,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正在发表演讲,一个矮胖的人走到讲台上来,指责诗人的演讲有极大的偏见,最后嚷道:“我应当提醒你,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马雅可克夫斯基看了看那人同自己的距离,跨前一步,用赞同的口气说:“不错,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诗人镇定的回答给了捣乱者有力的回击。这也提醒了我们,遇到那些无理取闹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愤怒,否则就称了那些恶意之人的心意,记住,生气和“危险”只是一念之差。当你沉着应对的时候,对方的气焰反而会有所收敛,如果你此时能运用幽默反戈一击,那糟糕的意外就会变成惊喜的意外。

在演讲时,我们还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况——有位与你身份上下差不多或是高于你的人在你还没开口就抢了足够的风头,不管你接下来再讲什么都会显得逊色几分,这时,恐怕自嘲就是你最好地选择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场晚宴。晚宴上,演讲开始了,马克·吐温一上台便滔滔不绝地讲了十几分钟,他语言风趣,思想犀利,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喝彩,就连演讲家得彪也被他深深折服了。接下来,轮到得彪演讲了,得彪站起来,似乎并没有演讲的意思,几秒钟后他面有难色地对听众们说:“诸位,实在抱歉,会前马克·吐温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以诸位刚才听到的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真地倾听以及热情的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不到马克·吐温先生的讲稿了,因此我无法替他讲了。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得彪面对临场的意外发挥了他幽默的才华,虽然听众们没有听到他精彩的演讲,却看到了他不俗的处世风格,这一段妙言也为他赢得了听众们长久的掌声。

有时候,演讲现场会有一些突然事件,如停电、麦克失灵等状况发生时,可能会妨碍你演讲的顺利进行,使得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受到阻碍,此时,我们应该巧妙运用幽默,排除干扰,以促进演讲成功。

毕福剑在担当“颐安杯”主持人大赛主持人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名选手被淘汰出局,她忍着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这时老毕告诉她,不要忍着,哭出来吧。憋着容易把眼睛憋小,自己从小就刚强,有眼泪就憋着,所以就把眼睛憋小了。此话一出,全场沸腾。

刚说完这句话,现场就突然停电了。来电后,老毕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又把全场的观众逗乐了。他说:“来银川一说话,就把灯泡说憋了。”这话还没有落地,电又停了。等电灯修好,老毕就又扔出了一个“幽默炸弹”,“不能再说了,全场的灯都憋了。”

与央视那些口音标准、英俊潇洒的男主持人相比,脸黑、搞怪、乡音重、嗓门大的老毕显得有些“另类”,但他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因为他说话幽默,风趣机智,总能将舞台的“意外”处理得非常巧妙,总能让观众“乐不可支”。他的临场幽默有如蜻蜓点水,毫不刻意,却能动人心弦,没有事先安排,却能随手拈来,想必这就是掌控全局后的幽默境界。

2006年10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北大发表演讲。在回答一位学生的提问时,麦克风忽然出现了故障。尴尬的场面发生了,这时,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像孩子一样做了一个顽皮的鬼脸,耸耸肩说:“这可不关我的事,我可没碰它。”童真式的幽默引来全场听众的笑声和掌声,尴尬气氛顿时消散,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再次集中到了他身上。

柯立芝是哈佛大学资深的数学教授。他上课时,有摆弄怀表的习惯。有一次,他在为学生讲解一道习题时,又习惯性地摆弄起他的怀表来,一不小心,那表链断了,怀表“咣”的一声落到地上。柯立芝先是一愣,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他用浓重的波士顿口音对全体学生说道:“请各位注意,这是重物直线坠落的一个实例。”

这个及时又恰当的说法让学生们忽略了这个意外的突发事件,反而觉得这次小插曲对理解某种理论有着特殊的意义。

还有时候,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自己会一不小心犯些小错误,闹一些小笑话,此刻,仍可以用幽默帮助我们表达真诚,并避免听众的嘲笑。

雷莉·布丝是美国50年代的著名女演员。在一次重大的颁奖活动中,她急步登台,没想到在台阶上绊了一下,险些跌倒在地,全场观众都有些吃惊,有些人甚至笑了起来。只见她不慌不忙地稳住了身体,站在舞台中央,平静地说: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刚才看到了,我是经历了什么样的坎坷才站到今天这个台上的。”全场观众顿时掌声如潮。

没有人会再去想起她那一时的丑态,反而对她的机智和幽默赞叹不已。这临场发挥的“一语双关”式的幽默让她“因祸得福”,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使观众更加喜欢她、认可她,可见临场解嘲的幽默之可贵。

让幽默的结尾“余音绕梁”

演讲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演讲者把开头和过程都已讲得精彩,但在结尾时却感到意犹未尽,忍不住津津有味地画蛇添足,似乎很不放心地要告诉听众“我现在要进行归纳或小结”。这样一来,结尾必定拖泥带水,此时听众们多数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开始叽叽喳喳聊天,有些人就会计算离场的时间,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乒乒乓乓起身离座,总之是难以安下心来继续听下去,这样就冲淡了演说的效果。

要使你的演讲善始善终,那就必须把握好开头和结尾两个重要的部分,美国的幽默演说家乔治·柯赫告诉我们说:“你必须将‘再见’表现在听众的微笑中。”这可以算作是成功结尾的一条原则。

一般来说,当你已经说完你要讲的内容后,结尾一定要干脆痛快,那种简洁得出人意料的结尾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老舍先生是我国的语言大师,不仅文章写得好,说话也非常风趣幽默。他在一次演讲中,开头就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他开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逐条逐条地谈下去。谈完第五个问题,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于是他提高嗓门,一本正经地说:“第六,散会。”听众先是一愣,马上就欢快地鼓起掌来。

还有一个演说家在结束他的演讲时也用了这个技巧。他在阐述完他的主要观点以后,突然提高声音道:“最后——”听众都以为他会讲一句鼓励性或口号式的话,可是大家听到的却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完了”。

演讲者故意使听众心理造成落差,以此取得幽默效果。

美国一位著名演讲家在行将结束自己的演讲时,穿上了外套,戴好了帽子,套上了手套,然后温文尔雅地用他那诙谐的口吻说:“先生们,女士们,我已经结束了自己的演讲,而你们呢?”此招既出,反响热烈。

如果你的演讲不知怎样结尾,不如学学这种简洁出彩的收尾法。如果你的时间还很充裕,或者观众的注意力还集中在你身上,你也可以适当地加些幽默、别出心裁的内容让你演讲的内蕴和风采辄然升格,可以用一则有趣的故事,或者说几句与现场有关的俏皮话,祝愿词,双关语,争取收到良好的结尾效果,让你的听众们面带笑容地离开会场。

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演讲快结束时,毛泽东掏出一盒香烟,用手指在里面慢慢地摸,但掏了半天也不见掏出一支烟来,其他人都以为烟盒里没有烟了而他太专注于讲话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毛泽东一边讲,一边继续摸着烟盒,好一会儿,他才笑嘻嘻地掏出仅有的一支烟,夹在手指上举起来,对着大家说:“最后一条!”

这个“最后一条”一语双关,既指毛泽东讲话的最后一个问题,又是指最后一支烟。此话一出,妙趣横生,会场立刻有了笑意,众人的疲劳感也一扫而光了。

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选定4月的某天结束他在哈佛大学的教学生涯。那日,乔治在礼堂讲最后一课的时候,一只美丽的小鸟落在窗台上,不停地欢叫着,他出神地打量着小鸟。

许久,他转向听众,轻轻地说:“对不起,诸位,失陪了。我与春天有一个约会。”讲完便急步走了。

这句美好的结束语,具有诗意的美感和幽默感,引得听众们无限遐思,沉浸在美的享受中,回味无穷,而演讲者的形象也会更加深入人心。

如果你的致辞是在宴会或其他联谊性的餐会即将结束时,那么,在表示感谢等客套话后不要忘记使用幽默的结语,使你的致辞有别于其他,熠熠生辉。

一次,“戴维斯杯”网球赛结束后,云南省体委在昆明滇池湖畔的国家体育教练基地为印度尼西亚队饯行。印尼队输给了中国队,队员们的情绪都不高。领队在致词时非常幽默地说:“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气候不适应等原因,我们队伍的技术没有很好发挥,遗憾地输了球。但这对东道主中国队来说,我们无疑是最好的客人。今天我在这里祝贺贵队取得优良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来日方长。如果我们下次再来做客时,不能成为你们最好的客人,也请尊敬的主人不要见怪。”

不卑不亢,礼貌而幽默,领队的答词尤其是那绝妙的结尾堪称珠圆玉润,余味长存,既表示出自己的感谢之情,又让队员的士气得到鼓舞。

还有一种非常成功的结尾,它虽然不能让听众爆笑或大笑不停,却能引人探思,给听众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甚至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轰动效应。以温和的幽默力量来讲一个事实,或说一句妙语,或者对听众问一声叮嘱、鼓励,都会收到莫大的效果。

演讲者可以根据演讲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意味的结尾,比如:

“我今天的爱情心理就讲到这里,只要按照我说的去做,保你们个个打光棍……当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今天,我谈了城市发展的未来图景,我坚信不久之后,在座各位都会有一辆小轿车。不过,今天还得委屈各位去挤公共汽车了。”

能做到这一步,演讲者结束演讲的技巧已经十分熟练。还有一些演讲者有信心能从始至终抓住听众的心,他们就会设计在结尾处把最关键的话说出来,使演讲结尾能激励听众赞同演讲者的观点或按照演讲内容去改变,达到演讲的目的。

在一次有关教育的演讲中,主讲人以“不教你的孙子工作,无异于教他们偷窃”作为结束语,这句话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一秒钟后全场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类似的结束语还有:“如果你看昨日所为,仍然觉得大有成就,那么你今天便一无所成!”

“时光飞逝。但是记住,你就是领航员!”

这些结束语的妙处在于,在结束时抖出包袱,达到“在结尾处推向高潮”的目的,制造出积极向上的气氛,激发听众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对这次演讲记忆深刻,并将目光放到将来。

可以说,在多种多样的演讲结束语中,幽默式可算其中极有情趣的一种。演讲者能在结束时赢得笑声,就能给本人和听众双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忆,这也正是演讲圆满结束的标志。

同类推荐
  • 先调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先调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本书内容包括:“心情好,一切才好”、“控制自己,做情绪的主人”、“自信点,不要让自卑毁了你”、“笑看人生,用乐观驾驭悲观”、“宽容豁达,不斤斤计较”等。
  • 让学生明晓事理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明晓事理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富人不告诉你的66个好习惯

    富人不告诉你的66个好习惯

    告诉你66种由细节创造差距的方法,这些细节,是你平日里忽略或满不在乎的。但正是这些微小差异,造就了富人的不平凡,而将你留给了平凡。这些事情不需要投入你太多的精力,也不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读完之后,立刻就可以实践。当然,人无完人,我们只是提倡人人都去培养这些好习惯,重视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并不是说一定要全部做到,且做到完美。但是,如果你抱着完美的心态去做的话,你就可以拥有《富人不告诉你的66个好习惯》所介绍的这66个好习惯,实现你的富裕人生。
  • 哈佛口才课

    哈佛口才课

    150年来,很多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人,进入美国军界、政界和商界等领域,获得显赫的职位。
  •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20几岁要感谢折磨你的人

    很多时候,人们只有品尝了成功的滋味,才会想着品尝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但是我们第一次的成功,总是在满足现状的安乐心态中迟迟不肯到来,如此,我们获得成功的期限越拉越长,等到了三十而立的年岁,可能依旧一事无成。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动力,一种推助力,这种力量也许让我们很痛苦,不好受,但只要它出现,我们就会努力地奋斗,振臂高飞,从而攀上成功的枝头。
热门推荐
  • 我会等你,权志龙

    我会等你,权志龙

    时间走得真的很快,我们都想停住,可却都无能为力。志龙说过没有绝对的永远,所以我只能用时间与陪伴来证明,在他们服兵役的这段时间里,有爱着他们的VIP在等着他们。这个小说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因为太爱又太害怕所以只能幻想,所以写的不好多多包涵,家人们多支持哦!
  • 无极异能

    无极异能

    这是一个青山绿水的星球,是一个拥有化学、科技、科学、生物的世界,就是有了化学,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但因为有了化学,我们的世界被化学所破坏,生化僵尸,这就是一个列子……
  • 第十三号房间

    第十三号房间

    一个跟着师父学过几手的半吊子小道士,因为生活所迫无奈在火葬场工作,一天晚上下班被深巷吸引从而进入镜中世界。与同样进入的人们经历一次次恐怖冒险,九死一生的故事。最终发现原来最可怕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算计。同生共死十余次的兄弟竟是恶魔的倒影。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私是无法解开的天性。
  • 看得见的我们

    看得见的我们

    我们拼尽全力,为的就是与命运抗衡,老天可以给我们生命,也可以夺走我们的生命,但绝不能阻拦我们选择的权利。
  •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好妈妈要掌握的心理学:谁的孩子是未来新贵

    本书通过对孩子心理知识的介绍、成功家庭教育模式的展示、典型案例的分析,为母亲们打开了解、掌握孩子心理学的无限视野。
  • 异界之大发明家

    异界之大发明家

    短篇小说合集,每一篇一个类型,虽然短能旋转。
  • THE HEART OF MID-LOTHIAN

    THE HEART OF MID-LOTH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本书为家庭教育类图书,结合当前教育现状,用作者的真实经历讲述高知女性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书中合理借用高知女性的优势和影响力,打破以往同类书只注重从孩子身上找问题、找原因的思维定式,提出父母更应该注重自身的提高和改变,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妃比寻常:庶女要逆袭

    妃比寻常:庶女要逆袭

    她是尚书府地位最低下的小姐,因为被人陷害,成为京城第一贱人。又因为无意间救了中毒的老和尚,被人冠上“第一荡妇”的美称。无所谓,真的无所谓,名声对她来说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她要的是了解她和他比翼双飞的男子,可是,天不从人愿,她居然嫁给,整个莫水国最讨厌她的男子。那个见到她就满脸厌恶表情的男子。看她如何征服他!
  • 傻王弃妃

    傻王弃妃

    上官冰儿,偷梁换柱,替妹出嫁,被得知真相的璃王误伤,再次醒来,她不再是她,受尽世人的唾弃和辱骂,她不在乎。直到遇到他,段天晟,一个面容受损的傻王,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腹黑王爷,她陷进去了,且看当腹黑遇上才女,擦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