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89200000023

第23章 幸福——一个多元化的命题

幸福一直是一个焦点话题,常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客观状态,拥有财富和地位才能获得幸福;也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心中充满阳光自然就会幸福。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幸福呢?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一些人却认为幸福指数并未随之提高,甚至感到不如过去幸福了。

从主观因素讲,幸福总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正确认识幸福,学会感受幸福,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事实表明,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幸福与否往往并不由其财富和地位决定,而是与其主观感受密切相关的。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有了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感受到幸福。俗话说:知足者常乐。老子也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皆有欲,这种欲望只要是正当的,就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一流清泉,必有源头活水;一棵大树,必有根下沃土。一个人来到世上,每一份成长进步,无不倾注着来自家人、师长、同事和社会的关爱与帮助。常常想到“受制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心中自然就会多一些幸福、少一些抱怨。

记得20世纪80年代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

奋斗者常常是充实的,奉献者常常是幸福的。

很难想象,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精神空虚的人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努力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把个人的价值融入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中,融入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中,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为了人民利益而奉献,不但自己能够感到幸福,而且能够为他人带来幸福。这样,我们的社会也会添一分和谐、多一丝暖意、增一股活力。

不少人以为,只要有钱、有好车、有大房子,就是幸福;但是有了钱、有了好车、有了大房子的人,却往往并不比其他的人感到幸福。幸福的秘诀在哪里?

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总结出这样一条幸福公式:

H=S C V

(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 后天的环境 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如果你希望自己更加幸福,就应该做到:生活富有一些;拥有美满婚姻;丰富自己的社交生活,多与朋友在一起;有信仰。

英国心理学家推算出这样一条“幸福”组成公式:

Felicidad(幸福指数)=P (5×E) (3×N)

P代表人的性格、人生观以及他的适应能力和耐力;

E则指人的健康及他的财富和友谊的稳定程度;

N的含义就是人的自我评价、对生活抱有的期望值、性情和他的欲望。

这是几位心理学家走访了一千多人后得出的结论。参与这项研究的科恩说:“多数人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有钱、有好车、有大房子,就是幸福。”当这一切都变成现实后,人们却发现原来自己并不比其他人更开心,他指出:“人应该学会积极享受生命,同时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以及用什么手段能达到这一目的等等。”

而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为:幸福=效用/欲望。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感类似于满足感,它实际上是现实的生活状态与心理期望状态的一种比较,两者的落差越大,则幸福感越差。

以上三个公式看似简单,如果你用数学方法去分析,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第一个公式,侧重说明幸福掌握在我们手中,需要我们主动控制自己的心理力量;

第二个公式,说明幸福的秘诀在于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不是物质生活;

第三个公式,类似于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幸福仍是一种模糊的概念。

尽管雨水淋湿了你的头发,但你可能感觉很惬意,很舒服。而别人却未必能找到这种美感,甚至还会担心淋雨淋出毛病,要花去一大笔医药费。

那么,你心里的幸福是什么呢?

幸福就像穿在脚上的鞋,舒服不舒服只有穿鞋的人才有发言权,旁人说得再好也没用。但客观事实是,别人幸福不等于你也幸福。面对富人出有车、食有鱼的幸福生活,你想跟着他一道去幸福一回,并不现实。

著名演员范伟在一个节目中曾说,一个人尿憋急了,突然间发现了前方有个厕所可以进去痛痛快快地放一放,那就是幸福。此话虽俗,但理不俗。对流落街头的乞丐而言,能美滋滋地吃上一碗红烧肉,这是莫大的幸福;但对正在紧身瘦腰爱美的“美眉”们,可能是一碗毒药,唯恐避之不及。小孩子看见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可能会为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堆雪人、打雪仗的机会乐翻天;对父母来说则可能愁眉苦脸,担心倒霉的天气,会冻死大棚里的菜。城里人觉得农民兄弟能吃上无公害的素菜,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好幸福;而乡下人却羡慕城里人走到哪里都有路灯,那才叫幸福。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心理期望会永远不停改变呢?如果不改变,加上我们的努力,使实际生活质量超越它,我们不就会幸福了吗?

我们之所以会不断改变期望是因为我们有攀比心理,也许原来的期望是每天吃面包、喝牛奶,当我们发现,别人每天除了食用面包牛奶之外还加了一个鸡蛋。这时候你就会想:原来还有鸡蛋这样的好东西,为什么他们能吃鸡蛋我没有呢?我也应该吃鸡蛋!于是你的心理就失去平衡,原来的期望就被超越了,由原来的牛奶面包变为牛奶面包加鸡蛋了。而实际上你还没办法做到每天都像别人一样有鸡蛋吃,于是你就感到不幸福了。你的通常做法是努力工作,挣更多的钱,保证自己吃上鸡蛋,这就叫生活水平的改善。

实际上我们每天吃面包喝牛奶,和除此之外再多加一个鸡蛋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牛奶、面包的营养已经足够了。是否加一个鸡蛋对我们的实际需求来说并不是很重要。

而对于幸福的追求来讲,并不是增加一个鸡蛋就了结了。因为这世界上总会有生活得比你更好的,当你有鸡蛋了,你又会发现某一家除了牛奶、面包、鸡蛋外,还能经常吃肉;吃上肉的人家又会盯着每天可以喝上咖啡的人家……

人们在不停地发现比自己生活得好的目标,不停地提高自己的期望,再不停地努力。奇怪的是没有人向比自己生活差的人家里看,眼睛只盯着比自己好的人。于是人们感觉到生活的疲惫,感觉幸福变的遥远,感觉生命就是一个字——累!他们却没有发现自己是在追求生命需求之外之物的过程中累了、倦了,青春不在了。

其实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或者隐约知道这个道理,但往往想不明白。我们在和自己玩一个永远赢不了的游戏,像要在奔跑中超过自己的影子,像要坐到自己的膝盖上,像要用双手把自己举起来,也像是在不停追问无限不循环数的最后一位是什么……

有100个人就有100种心情、100种境遇。而且一个人要始终保持住一种好心情、好的境遇也是很难的。所谓众口难调,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有人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人可能给他制造一个小小的意外的惊喜,就幸福得找不到北。虽然有的人的幸福看上去层次似乎不高,特别容易满足,但你却不能拿你的“幸福指标”去度量人家,因为幸福的体验与其所处的境况有关。

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实际状况,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所期望的状况。如果我们所期望的低于实际状况,那么我们会感到满足,并因此幸福;反之会感到痛苦和不安。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所以处于后者时我们会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以求提升实际状况,使之好于心理期望,一旦达成了这一目标,我们就会感到很幸福。如果一直无法达成,就会感到持续的痛苦和不幸。

如果人的生命是一种货币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理财。在短短光阴之中获得我们最想要的东西,包括自我价值实现,包括享受生命和生活。懂得整理这些的人,将是最幸福的人!

幸福是人们主观意识对外在世界的一种感受和体验,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同时,它又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结果和反映,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应该说,我们的社会为每个人追求和实现幸福提供了基本条件,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整体幸福度将大大提高。

同类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

    “优秀”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优秀的习惯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在成功路上如鱼得水!《高效能人士的十个习惯》汇集了成功人士必备的优秀习惯,指导读者从了解和认识习惯着手,结合当代成功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理论,从心态、品质、工作、思维、行为、时间、生活、学习、交际、情绪等各个层面切入,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优秀的习惯对人生成功的重大意义。
  • 自我的力量

    自我的力量

    本书内容包括:羡慕他人,不如发奋做好自己;苛责他人,不如反省修正自己;乞求他人施舍,不如创造自己的财富;步他人后尘,不如开辟自己的路等。
  • 成功是熬出来的

    成功是熬出来的

    人生想要成功,关键在于能不能“熬”得住。所谓“熬”,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事业,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目标,就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努努力力用自己的双手去搏击。这个过程犹如龟兔赛跑般漫长,但只要能“熬”得住,就能收获成功。
  • 成绩在于勤奋

    成绩在于勤奋

    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就是一场竞技赛,生命就是赛程,能在这场竞技赛上获取金牌的人,都是永远勤奋的斗士,因为他们知道任何的成功都源于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人都想拥有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一个非凡的人生,要想获得这种经历和人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奋。
  •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为犹太人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提供了指导方法。无数的犹太商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赚取财富的灵感,成为世界的超级富豪;无数的犹太学者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智慧的真知,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无数的犹太父母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培训孩子的诀窍,成为教育孩子成才的高手;无数的犹太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解决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
热门推荐
  • 鲁迅

    鲁迅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我的仙鬼召唤

    我的仙鬼召唤

    漂亮女主竟拥有超能力,让人羡慕至极,与废材男主产生哪些暧昧事情?经过多少磨难,男主化身幽灵召唤师,废物逆袭大神,超人能力铲除世间鬼恶?日本战犯化为巨灵,阴间捣乱世间,男主女主如何制服?男主所遇老人,性格怪癖,沉默寡言,究竟为何人?女主刚到地球常与男主斗气拌嘴,谁也看不上谁,经常利用法术整蛊男主,搞的男主颜面扫地,欧阳星会如何“报复”...
  • 让生活简单一点

    让生活简单一点

    理智与情感,完美与不足,信任与理解,坚守与放弃,面对与回避,宣泄与控制,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物质与精神,宽容别人与得到别人原谅,工作与休闲……都是我们工作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古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理平衡的过程就是“虑而得”的过程,掌握了平衡的要点,便能轻松处理好这些关系。
  • 重生之钟情

    重生之钟情

    一块神秘的千年血玉,将玉石雕刻小天才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女尊王国。看着那些娇滴滴的柔弱少年,萧瑶表示她接受无能。直到遇到那个冰雪般的男子,心就那样遗落了。“一生一世一双人,我给你的承诺,嫁我可好?”本文男生子,男主并不是那种柔柔弱弱娇滴滴的小受类型。希望大家喜欢,很宠的哦……
  • 鸿蒙天地

    鸿蒙天地

    意外穿越到一个修真世界,且看主张锋如何一次挑战极限,最终成为至尊.....
  • 末世之独宠猫咪

    末世之独宠猫咪

    从前,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到凡间,成了猪头人身的怪物;而今,她因为阻止别人调戏他哥,被老天惩罚,重生成了一只孱弱猫咪的妖孽。人家八戒被妖怪欺负了有师兄帮忙报仇,被师兄欺负了,有师傅在身后撑腰,被师傅欺负了,还有老实沙僧让他欺负回来;而她呢,妹控哥哥远在天涯,温柔饲主其实中二腹黑,好朋友毒蛇般的性子扬言植物比它更有吸引力,好不容易有个志同道合的变异乌鸦,却是个没事乐意偷看美男洗澡的色鸟。且看她身为一只末世猫咪,是如何在一群逗比里,挣扎求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千佛回梦

    千佛回梦

    本人自幼酷爱鬼怪悬疑、神狐列传,听得多了便腹内藏书,因而早就有了写部小作的冲动,然工作繁忙,闲暇之时甚少,故而几经投笔,数次搁置……本人不才,但身边走笔龙蛇者甚多,后经不起他们“诱惑”、“怂恿”、鼓舞,终下决心,润笔开篇!因本人才疏学浅,行笔之时难免频现瑕疵,权当陪您举杯投箸、取乐开胃;如现不妥,望各位慧眼批拙,在此拜谢!
  • 传奇魔斗士

    传奇魔斗士

    魔斗士:魔法师与武斗师的结合,魔斗士需要有元素魔法体质,如在修炼火系元素魔法时还需要修炼火系元素斗气,通过特殊功法将两种能量结合来产生强大的攻击力。适合的人极少,万中无一。机械师:通过现代高科技来达到个人战斗极限,可以通过自身携带,还可以穿戴战甲,以及将自身肢体改造成机械。召唤师:召唤师是空间魔法和精神魔法结合而产生的强大职业,他们不需要通过自身来战斗,而是召唤强大的生物为自己战斗。
  • 总裁,夫人跑了
  • 英雄联盟剑圣纵横

    英雄联盟剑圣纵横

    还好选的不是狗头!不然整天就要顶着个狗头活动,天呐!不过为什么不选皇子,高富帅啊!不过这家伙也不怎么好啊!谁又能告诉我光辉女郎拉克丝为什么是个天然呆,艾瑞莉娅怎么还会害羞,还有这白色的狐狸难道就是阿狸?难道这不是RPG,而是个养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