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7200000002

第2章 思路左右习惯,习惯成就梦想

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人生。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形成习惯。好的思路会引导、督促你形成好的习惯。人以习惯生活,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于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通向泥沼的门。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好的人生。

多干一点怕什么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这里所说的勤,也就是勤奋。比平常多做一点点、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就是勤奋,即付出更多的劳动和努力。

千万别小看这一点点。古语说:集腋成裘,积沙成丘。如果我们确确实实地做到每天比别人勤奋一点点、多做一点点,那么日积月累,我们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拥有更多的收获。

虽然,失败者也会有行动,但成功者却是每天都勤奋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所以他比别人更早成功。

英国剑桥大学对从本校毕业的曾获诺贝尔奖的专家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天才,只是在少年时代学习勤奋努力,顺利考上剑桥;大学时代大多也是埋头学业,成绩优异;工作后,有的潜心科研,有的将科研与商业结合,但仍是兢兢业业,钻研不止,最终走向辉煌。

美国一本知名杂志对工商、文艺、体育、政界的近百位成功人士同样进行过调研,对他们的生平经历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天赋、智慧、机遇、能力、勤奋、斗志、毅力等诸多成功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勤奋。

某位成功学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事业上的成功不单纯靠能力和智慧,更要靠敬业和勤奋。而事实给了这句名言有力的支持。

比尔·盖茨在创业初期,他和助手们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6小时以上,就是功成名就后,他仍然乐此不疲地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辛勤“劳作”。

然而,一般人不肯每天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总是在想:明天可不可以多睡一点?多吃一点?多休息一点?多玩一点?少付出一点?早下班一点?钱多赚一点?这样,怎么可能成功呢?

每天多睡一点、少做一点是失败者共有的习惯,每天多做一点、多付出一点是成功者共有的特质。成功与失败到底差距在哪里?就差在这一点。

要成功的你,愿不愿意比别人多勤奋一点呢?

詹姆斯先生最初为杰克逊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杰克逊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做一点”。他平静而简短地道出了其中缘由:“在为杰克逊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杰克逊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杰克逊先生提供一些帮助。工作时杰克逊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招呼我的习惯……”

无数事实证明,勤奋永远是成功的敲门砖。在工作中,与其花精力考虑怎样去应付老板,不如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小聪明可以骗得过老板,却骗不了我们自己,要知道我们的每一分付出都是在给自己积累财富,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只要你愿意在工作上比别人多勤奋一点,成功就会向你招手。

1901年,美国历史上产生了第一个年薪百万美元的高级打工仔,他就是施瓦伯。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8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地勤奋工作着,一边积累着工作经验,一边自学建筑知识。

不少人都在讽刺挖苦施瓦伯,对此,施瓦伯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程打工。我必须要勤奋工作,不断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我才有机会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

夏天的一个晚上,在同伴们打牌闲聊的时候,施瓦伯又像往常一样躲在角落里看书,正好被到工地检查工作的公司经理发现。经理看了看施瓦伯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惊讶地看着眼前的这个人。第二天,他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施瓦伯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为技师。后来,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25岁那年,施瓦伯就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在一次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的演讲中,施瓦伯诚恳地谈了自己对工作的感受。他说:“要想成功,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工作看做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非要做个贪婪者的话,那就做个贪婪工作的人吧。”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上得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同样,一个人在工作事业上取得成功,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少了勤奋的精神,即使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而有了勤奋的精神,就算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

勤奋是一种值得人尊敬的美德,走到哪里,它都会为你增添光彩。别再想当然地认为工作是个苦差事,科学研究表明:勤奋工作、专注于某一项活动能够刺激人体内特有的一种荷尔蒙的分泌,它能让人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同时,勤奋工作能使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奥秘并将解决问题看做是一种乐趣。因为工作回报我们的要比我们为之付出的更多。如果将工作视为学习经验的机会,那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比如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长时间坚持勤奋工作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个人修养。

勤奋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需要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是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快乐地学习、工作和付出。

出了问题找方法

每个人都对别人的错误和问题很在意,甚至会一揪到底,但对自己的错误却很容易原谅。当错误和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同时已经为错误和问题准备好了一大堆的理由和解释,而且每一条看起来都是那么恰如其分。但实际上,这只是为自己的错误和问题找借口而已,更本质的原因是为了逃避责任。

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做好一件事,更别说创造自己成功的事业了。想要成功,就必须改变这种长久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改变自己的思路,把找借口变成找方法,并尝试着坚持下去,直到形成一种习惯。这个习惯会让你充满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对开拓自己的事业大有裨益。

出了问题找方法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诚实、主动的态度,一种完美、积极的执行能力。成功需要的正是具备这种精神的人,遇到问题总是想尽办法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找借口的人。

可能有的人会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个问题好像很复杂,很难解决”。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是腐蚀你的慢性毒药,是慢慢吞噬你身体的响尾蛇。

没错,在做事之前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丝担忧,但成功者从不拖延,从不找借口,他们唯一花时间的是寻求方法。只有最愚蠢的人才会在找借口上浪费时间!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必须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只有这样,才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只有战胜一个个新的挑战,才能品味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把思考借口的时间用来思考解决的方法,并将这种做法形成一种习惯,长久地坚持下去。

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从不找借口拖延的人,他对自己如此,对员工也是同样的要求。他不允许下属为工作上的失误找各种理由,而是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发现工作上的问题。这样做使得整个松下集团从上到下都很少有找借口拖延的风气,所以他们成为日本的精英企业并不为奇。

松下幸之助本人这种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好习惯也贯彻在他的管理之中,影响了他的员工,成就了他的事业。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极力为自己寻找借口,是因为害怕事情的后果超出自己控制的范围,超出了自己承受的极限,缺乏勇气去面对这一切。所以,才选择了寻找借口,选择了不去承担,选择了逃避。而事实上,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消极等待,处于完全的被动状态,没有及时主动出击去采取补救措施,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小。很多时候,人们忙着找借口而错失了解决问题或者挽回损失的最佳时机。长此以往,这种不良习惯的形成,导致人们逐渐丢失的就不是机会,而是信心和勇气,丢失开拓事业最有力的武器。

生活中,你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原本计划在未来的一年里每天背5个英文单词,希望一年后就可以看一些英文读物,但是在此后的每一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阻碍你计划的实现,逐渐地懈怠了,放弃了,后来即便每天无所事事也不愿再拿起书来,一年之后自然是一事无成,这时你仍可以说自己工作太忙了等等,可以随便找一个借口让自己心安理得。

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或者被批评的时候,总是会找种种借口,因为他害怕承担错误,害怕被别人笑,或者只是想得到暂时的轻松和自我解脱。上班迟到了,可以说是因为堵车;工作搞砸了,可以说是领导决策错误;客户不满意,可以说是对方过于苛刻;升不了职,可以说是领导偏心等。毫不夸张地说,借口就是一个掩饰自己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更为可怕的是,借口常常还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容易扼杀人的创新精神,让人消极颓废。它更是一剂鸦片,让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品尝它,逐渐地让你变得心虚、懒惰,遇到困难就退缩,最终丧失执行能力。

那些认为自己缺乏机会的人,往往是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而成功者大都不善于也不需要编制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开动自己的脑筋,为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请相信这句话的魅力,它会让你因为找方法而脱颖而出。

美国全国篮球协会(NBA)1994至1995赛季的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谈到自己成功的历程时说:“我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打保龄球。我打得不好,总是找借口解释为什么不好,而不是去找原因。父亲就对我说‘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他说的对,现在我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决不找借口搪塞。”达拉斯小牛队每次练完球人们总是看到有个球员在球场内奔跑不辍一小时,一再练习投篮,那就是杰森·基德,因为他不是一个为自己寻找借口的人。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需要的是不断地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方法。

成功路上不止步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让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进的步伐。在一片忙碌的身影中,紧赶慢赶尚且会被落下距离,原地踏步只能被远远甩在身后,自我倒退者就更不用说了。

很多人都会这样自我安慰: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能做到这个份儿上已经很不错了,能拿这样的薪水已经很满足了……当有人开始这样想的时候,那他就危险了,因为他不久就会失去现在让他感到知足的成就和薪水了。在其他人都在奋勇前进的时候,你的原地踏步就无异于倒退。

全力以赴尚且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所以,赶紧抛弃你的知足想法,变知足为不知足,让进取心来驱使自己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吧。

有人向美国薪水最高的职业经理人询问成功的秘诀,他说:“我还没有成功呢!没有人会真正成功,前面还有更高的目标。”

爱迪生和许多科学家在同一时期研究电灯。当时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让电灯灯泡更轻便、成本更低廉、照明时间更长。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也是竞争的焦点,是关于灯丝的寿命问题。

爱迪生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项研究,有位记者对他说:“如果你真的让电灯取代了煤气灯,那可要发大财了。”爱迪生说:“我的目的倒不在于赚钱,我只想跟别人争个先后。我已经让他们抢先开始研究了,现在我必须追上他们,我相信会的。”

在当时,爱迪生已经声名赫赫,他仅仅宣布可以把电流分散到千家万户,就导致煤气股票暴跌12%。他本人是冷静的,在设想成为现实之前,他要像小时候在火车上做实验一样踏踏实实地干。他已经是一个改进了电话、发明了留声机、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奇迹的著名“魔术师”,但他是这样的人——一旦取得了成果,就立刻把它忘掉,扑向下一个目标。用来做灯丝的材料,他尝试过炭化的纸、玉米、棉线、木材、稻草、麻绳、马鬃、胡子、头发等纤维,铝和铂等金属,总共1600多种。那段时间,全世界都在等着他的电灯成果付之使用。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研究,他找到了能够持续发光45小时的灯丝。在45个小时中,他和他的助手们神魂颠倒地盯着这盏灯,直到灯丝烧断,接着他又不满足了:“如果它能坚持45个小时,再过些日子我就要让它烧100个小时。”

两个月后,灯丝的寿命达到了170小时。《先驱报》整版报道他的成果,用尽溢美之词。大街上响彻着这样的欢呼:“爱迪生万岁!”然而,爱迪生用这样的讲演使人们再次惊讶:“大家称赞我的发明是一种伟大的成功,其实它还在研究中,只要它的寿命没有达到600小时,就不算成功。”

那以后,他在源源不断的祝贺信、电报和礼物中,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中,默默地改进着灯泡,向600小时迈进。结果,他发明的样灯的寿命达到了1589小时。

这就是进取心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推着你不断向前,不断向下一个目标靠近,不由自主、乐在其中,想停也停不下来。

进取心不允许我们懈怠,它让我们永不满足,每当我们达到一个高度,它就召唤我们向更高的境界努力。

刚造出来的航海罗盘,没有磁化前,指针方向混乱;一旦磁化,就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指向同一个方向,永远指向那里。

在人的身上,这种神秘的力量就是进取心,它使我们向目标不断努力。

人们通常很早就意识到进取心在叩响自己心灵的大门,但是,如果不注意它的声音,不给予它鼓励,它就会渐渐远离,正如其他未被利用的功能和品质一样,进取心也会退化,甚至尚未发挥任何作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即使最伟大的进取心,也会由于多种原因受到严重的伤害。拖延、避重就轻的习惯都会严重地削弱一个人的进取心,影响一个人的雄心壮志。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拒绝这种来自内心的召唤、这种激励你奋进的声音,要留神,别让它越来越微弱以至消失,别让进取心衰竭。当这个积极的声音在你耳边回响时,一定要注意聆听它,它是你最好的朋友,指引你走向光明和快乐。

从前,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山村里,住着一位马夫,后来这位马夫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他就是查尔斯·齐瓦勃先生。

齐瓦勃先生的成功秘诀是:每次谋得一个职位,他从不把薪水的多少视为重要的因素,他最关心的是新的位置和过去的位置相比是否前途和希望更远大。

他最初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工厂做工,一开始他就为自己定下了目标——做到本厂的经理。他下定决心后,便以十分乐观的态度,心情愉快地工作。在30岁时,他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39岁时,他又出任全美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齐瓦勃只要获得一个位置,就决心做所有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同事抱怨待遇低微时,齐瓦勃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他明白,目前的待遇或多或少,与他将来注定要获得的财富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计较这几美元是很无聊的。他看清了周围人的卑微愿望和平庸命运,也在自己的卓越之路上默默努力。他做任何事情都保持乐观的心态、愉快的情绪,他在业务上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人们习惯于把难度高的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他也十分乐于接受,这样,他渐渐成了公司的主心骨。

如果你在一个平庸职位上拿到不错的薪水,就缺乏向更高职位努力的动力,那么非常遗憾,你的进取心开始消磨了。其实,你有能力做得更好,甚至有能力自己创业。

如果你认为自己做得挺好,可以站稳脚跟了,别人也这么告诉你,那你应该听听这番话:“其实你的薪水不算多,你要是不想争取更多,恐怕就连这点薪水也不能保住。做事像逆水行舟一样,不做得更好,就会落后。你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你吗,那些能够做得更好的人,正等着把你挤下去呢。”

浅尝辄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不会作出什么大成绩。一个有崇高目标、期望成就大业的人,总是不停地超越自我、拓宽思路、扩充知识,希望比周围的人走得更远。他有足够坚强的意志,激励自己付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每天多准备百分之一

有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勤奋、负责,但成就却不大,这是因为他们只知道去做,却很少知道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充分准备就是做得更好的方法。因为缺少对变化和风险的准备,也就是缺少对机会的把握。

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工作不好被企业和竞争者淘汰,不会生活会被周围的人淘汰,使得我们处于孤独落伍的境地。而应对这种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准备。你多准备百分之一,相应的风险就少百分之一。常开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他们在出远门前都会提前对自己的车辆做一个全面的检修,以确保车况良好,保证顺利出行。否则,开着没有检修的车上路,抛锚在路上就是常有的事情了。

其实,只要我们无论对待任何事情都具有“万一……怎么办”的意识,做到凡事都未雨绸缪、预作准备,就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匹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匹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焦急地说:“你怎么还躺着,难道你没听说,狮子就要搬到咱们这里来了?还不赶快去看看有没有别的地方适合咱们居住!”

“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再说这里的羚羊这么多,狮子根本吃不完,别白费力气了。”躺着的狼若无其事地说。那匹狼看自己的劝说没有效果,只好摇摇头走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只来了一只,但由于狮子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快极了,这匹狼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食物了。当它再想搬到别处去时,却发现食物充足的地方早已经被其他动物捷足先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危险无处不在,唯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准备,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否则,当你醒悟过来的时候,危险早已经降临到你的头上了。

也许,有些事情是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控制的,对于这些事情,做再多的准备也没有用。但是,要知道,虽然你无法控制危险的发生,但可以凭借充分的准备来减少甚至避免危险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准备的意义。就好像我们都在强调防火而不是救火一样,救得再及时,损失也造成了,若是此前你准备得充分就能把损失降到最小,甚至能避免灾患。

长城不是一天修成的,所有的准备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位的,但我们不能因此等到事情发生了,机会降临了才去做,那显然为时已晚。更多的准备都是对未知和变化的预知和规划,这个过程可能很长,需要长期坚持。每天只要多准备百分之一,累计起来就是一个充足的准备过程,那么应对变化也就从容不迫了。

纽约的一家公司被一家法国公司兼并了,在兼并合同签订的当天,公司新的总裁就宣布:“我们不会随意裁员,但如果你的法语太差,导致无法和其他员工交流,那么,我们不得不请你离开。这个周末我们将进行一次法语考试,只有考试及格的人才能继续在这里工作。”散会后,几乎所有人都拥向了图书馆,他们这时才意识到要赶快补习法语了。只有一位员工像平常一样直接回家了,同事们都认为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份工作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考试结果出来后,这个在大家眼中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人却考了最高分。

原来,这位员工在大学刚毕业来到这家公司之后,就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有许多不足,从那时起,他就有意识地开始了自身能力的储备工作。虽然工作很繁忙,但他却每天坚持提高自己。作为一个销售部的普通员工,他看到公司的法国客户有很多,而自己不会法语,每次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有时翻译不在或兼顾不上的时候,自己的工作就要被迫停顿,因此,他早早就开始自学法语了。同时,为了在和客户沟通时能把公司产品的技术特点介绍得更详细,他还向技术部和产品开发部的同事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这些准备都是需要时间的,他是如何解决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呢?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只要每天记住10个法语单词,一年下来我就会3600多个单词了。同样,我只要每天学会一个技术方面的小问题,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掌握大量的技术了。”

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催化剂;对于缺乏准备的人来说,却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剂,在你还沉浸在获得机会的兴奋之中时,它却会给予你致命的一击。就像那句话说的:成功只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走向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刻准备着。

向完美靠近

完美是一些人做人做事的追求标准,但往往连他们自己都知道要做到完美是不容易的,可正因为这种不容易才更吸引人们去向它靠近,想要去实现它、征服它。

但我们也会经常见到这样的人,“差不多行了”是他们的口头禅和行为准则,不管做什么事情,他们只求差不多。他们是“最宽容”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他们都不会太过强求;他们也很容易满足,只要“差不多”他们就满意了。但现实的事实是他们也是最没有成就的人,离成功最远的人。因为,他们缺乏一种好习惯——凡事力求做到完美。

这似乎看起来不太可能,因为不可能事事都追求完美,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但要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就像每天睡觉前刷牙一样,你不能哪天想起来就哪天刷,那就不能称之为习惯。习惯很多时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是不需要提醒和强调的,就像一个人系鞋带的方式,再着急赶路,他也不会选择一种可能在别人看来更省时间的系法。这就是习惯。

凡事追求完美,就必须坚决杜绝草率、鲁莽等不好的做事习惯。因为,这些坏习惯一旦形成就必须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根除它,而且还会影响他身边的人。我们的身边会经常出现这样的人:他们做事不精益求精,只求差不多;他们学习知识只求了解个大概,不求甚解……

尽管从表面看来,他们也很努力、很敬业,但结果总无法令人满意。那些需要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有时候会因员工无法或不愿意专心去做一件事而无奈。懒懒散散、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做事态度似乎已经变成常态,除非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或者奇迹出现,否则,没有人能一丝不苟地把事情办好。

这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马马虎虎、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在学生时代他们习惯于使用一些小伎俩,譬如用抄袭、作弊等手段来欺骗老师,蒙混过关。而当他们踏入社会后,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外出办事总是不尽如人意,人们就会拒绝与他合作;与人约会总是延误时间,别人就会大失所望;办事时缺乏条理性和周密性,思维一片混乱,别人就会丧失对他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一旦染上这种恶习,一个人就会变得不诚实,遭到他人的轻视——不仅轻视他的工作,而且会轻视他的为人。如果他是一个管理者,部门工作必定一塌糊涂,因为他的恶习也必定会传染给下属——看到上司是一个马马虎虎的人,员工们就往往会竞相效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这样一来,每个人的缺陷和弱点就会渗透到公司,影响整个事业的发展。

有人统计过,在芝加哥,因工作马虎造成的损失,每天至少有100万美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在很多人眼里,一些小问题简直是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很可能就会影响他们在老板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他们的晋升,有时还会给公司带来损失。

所以,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在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每个人都能恪守这一规则,他们的自身素质不知要提高多少!也不知道会避免多少灾祸!无论做什么事,都力求至善至美的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能够树立起一种高尚的人格。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是每一个工作人员应该铭记的警语!

有一位著名的雕塑家,特别注意每一件雕塑作品的所有细节,不厌其烦地精雕细琢同一件作品。曾有人问他:“这些细小地方,别人不注意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吧!”这位雕塑家却回答说:“你说得很对。但是,艺术的完美就是在于它的细节。”

这位雕塑家的言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你工作时,应该这样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不要做到差不多;可以努力达到艺术家的水平,就不要甘心沦为一个平庸的工匠水平。

关键时刻“看我的”

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这样的情节:敌军指挥官躲在石头后面,挥着枪叫嚷道:“给我上!谁后退就枪毙谁!”而我军的指挥官在关键时刻会拔出腰上的枪一挥:“同志们,跟我上!”这两个镜头形象地体现了两种人的性格:前一种人贪生怕死,遇事保守;后一种人敢作敢为,遇事身先士卒,总是冲在最前面。后一种人的行为也会带动周围的人奋勇向前,对周围的人是一种鼓励和带动。

有一位国王,率兵攻打敌人的城市。发动进攻的时候,他自己总是躲在安全的地方。谁知攻打了很久,这座城市还是攻不下来。

这时,一位将军走过来,请国王站出来。

国王意识到自己失误,赶紧离开安全之所,站到了敌人的弓箭射程之内。结果,不过一顿饭的工夫,士兵们便攻上了城头,战斗大获全胜。

也许有人会想:难道一位统帅应该走在最前线、站在敌人的枪口下面吗?当然不是这样。但是,任何一位统帅在做下级军官时,都曾是冲在最前面的人。当他们成为统帅之后,在关键时刻也会挺身而出,而不是力求自保。朱德身为军队领袖,在前方战事吃紧时,他经常冒着枪林弹雨,亲临一线督战。其实,成功者都具有一种关键时刻“看我的”、遇危不避、敢作敢为的精神。

成功人士都具有这样敢作敢为的性格和做事习惯。这样的人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也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实际上,在工作中,我们要想有不错的发展,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必须做一个敢作敢为的人,积极培养自己的敢为型的性格。

那么敢为型性格的优点有哪些呢?它会给人带来哪些好处呢?

1.善于抓住不成熟的时机

做事不可能都等到万事俱备才去着手,当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尚不完全具备时,那些不具备敢为性格的人还在等待东风的出现,而那些具有敢作敢为性格的人却已经开始行动了。

在机会不成熟的时候,他会先行一步,赢得主动,占据有利位置。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先发制人,赢得全局。敢作敢为的人,总是做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事情。这样会减少竞争,脱离被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能突破环境与条件的局限

环境对人的制约与影响是巨大的,而且这些制约与影响有许多是负面和消极的,还有一些是不健康的。尽管这样,这些一旦成为人们公认的行为法则,就会对人构成无形的樊篱或障碍,给人的心态和行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敢作敢为的人是敢于打破常规,能跳出传统的怪圈的。他们不委曲求全,自我屈从,做一些除了浪费生命以外毫无意义的事情。他们知道什么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他们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人永远向前,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3.能迅速挖掘出第一桶金

对白手起家的人来说,每走出一步总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而第一桶金,也就是原始资金对以后事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原始资金的来源有以下几种:一是父母给的;二是借贷的;三是自己赚的。

如果不是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谁敢把父母的血汗钱作为投资,谁敢向人借贷,谁敢把自己的积蓄作为投资?因为投资是有风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投入的资金血本无归。

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是敢于投资的。即使他有10元钱,也会做10元钱的投资,有100元就做100元的投资。也就是说,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能迅速得到第一桶金。有了第一桶,就会有第二桶,以后赚钱就会很容易了。

我们身处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时代给予了我们机遇,但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面对风险。时代呼唤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也只有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才能与时俱进,与时共谋,成为时代的主宰者。同时,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不甘寂寞,不愿受条条框框制约,好奇心强,争强好胜,不甘落人之后,同时也是敢于冒险、敢于接受挑战的人。他们想象力丰富,洞察力敏锐,更善于创造机会,更善于捕捉机会。正因为他们敢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所以他们开风气之先,走行业之首,往往成为人中之凤,行业之龙头。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我们无法改变;这就是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的优势。我们无力改变时代特征,那么就让我们改变自己,争取做一个具有敢作敢为型性格的人吧!

把冲动关进笼子里

具有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精确地说,是指能够完全自觉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是意志的重要品质,是情商的重要因素。

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一方面是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

自制力对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代百科全书式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哲学家们都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对美国各大监狱的16万名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90%的人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自制。自制力不强,不但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伤害,自己也受到了惩罚,受到了法律制裁。

一个优秀者的基本素质就是有自制力。有的时候尽管你不想做某些事情,但还是尽力去做,这样你就能做成你想做的事。

14世纪,有个名叫罗纳德三世的贵族,是享有祖传封地的正统公爵,他弟弟反对他,把他推翻了。弟弟需要摆脱这位公爵,但又不想杀死他,便想了个办法。罗纳德三世被关进牢房后,弟弟命人把牢房的门改得比以前窄一些。罗纳德三世身高体胖,胖得出不了牢门。弟弟许诺,只要罗纳德能减肥并自己走出牢门,就不仅能获得自由,连爵位也能恢复。可惜罗纳德不是那种有自制力的人,他无法抵挡弟弟每天派人送来的美食的诱惑,结果不但没有减肥,反而更胖了。这个没有自制力的人,真正成了被关在铁栅栏中的囚犯。

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自制力,就永远不可能成功。优秀的人勇于接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磨炼;他们愿意接受超出自己想象的任务并全身心投入其中完成它;他们经常让大脑保持活跃,考虑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不断地思索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以期训练自己的自制力。正是这种自制力决定了人们在关键时候的所作所为。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这种自制的能力呢?

1.认识自己,了解自我

我们常说:“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那我们首先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认识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性格、特点、长处、短处、理想、生存目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憎恶、心理状态、身体状态、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交际圈、朋友圈、现在处于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长期或短期目标是什么、最想做的事是什么、自己的苦恼是什么等方面做个综合评估。

很多时候,我们自身的一些习惯和性格成了我们取得成功的障碍,所以,很有必要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充分利用自己的优点,避开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不会在取得成绩时骄傲,就不会在遭遇失败时气馁,也不会在遇到挫折时迷失自己,从而放弃自己的既定目标而偏离成功的方向。

2.掌握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自己受思想支配

人的活动都是由思想控制的,但是,思想是起源于我们的身体的。因此,首先就要对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或者控制。要想控制思想,就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我们明确了这些之后,就可以为自己的行为定下一个准则,利用这个准则来强制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等。

我们在控制思想的过程中还应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一般说来,品德高尚的人能够更为理性地分析解决问题,抵制外界的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克制自我。

3.树立远大的目标

目标有长期的和短期的,长期的目标,也就是我们的理想。就像航灯可以指引方向,理想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但长期目标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实现的,所以短期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比方说早晨锻炼要跑多远、这篇文章一定要在什么时候完成,等等,利用这些短期目标时刻端正自己的行为,鞭策自己,这样长期下去,我们的自制力便会自然而然地增强。

当然,也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个或者几个偶像,按照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修养来要求自己,时刻以偶像为榜样调整自己的行动和思想。

4.加强时间观念

有些人习惯说的话便是“明天再做”,或者“从明天起,我一定要努力”等等,常常将明天挂在嘴边。要想让自己的自制力更强,要想让自制力不被自己击溃,我们就必须着眼于今天。不管什么事情,今天应该完成的,今天一定要努力地去完成,需要改正的,今天一定要改正。只有这样,每一天都控制着自己,我们的自制力才会一天天增强,才会保障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够迅速地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5.养成习惯,用习惯提高自制力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也就是说,要想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只需要将这个行为持续21天就可以了,当然有的人可能不止21天。在养成这个习惯的过程中,中途不能中断,只要中断,那么很有可能就只有重来。习惯养成了,在同样的事情上就会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因为,习惯本身就是不会轻易更改的。

6.学会拒绝

拒绝是我们对诱惑的抵制,这些诱惑,有强的,有弱的,有的甚至是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的。

抵制一次诱惑,自制力就会增强一分。在训练自制力的时候,如果能坚持抵制自己已经成瘾的东西那效果就更好了,比方说对网络游戏上瘾的人,可以坚决抵制不再上网;想要戒烟的人,可以坚决抵制不再吸烟。自制力就会随着你一次次的拒绝而强大起来。

7.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自己的自制力

我们的自制力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一样的,当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时,我们可以一直坚持下去而不觉得疲倦,当做自己厌倦的事情时,我们就很容易半途放弃。要想增强自制力,就要从不喜欢的确需要做的事情着手,不断鼓励自己坚持下去;这样多给自己以激励,自制力便会慢慢地增强。

选择怎样的事情本身并不重要,坚持才是问题的关键。每天坚持做点儿自己原本不太喜欢但又有益的事情,最终会让你获得自律、毅力,从而增强自己的自制力。

以责人之心责己

唐朝人林逋的《省心录》中有一句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意思就是:用责求别人的态度责求自己,过失就会减少;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交往就会保全。

美国总统林肯年轻时有一个嗜好: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容易发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喜欢指责人的习惯。

1842年秋天,林肯又写文章讽刺一位政客。文章在报纸上登出后,那位政客怒不可遏,他下了战书,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护名誉,只好接受挑战。到了约定日期,二人在河边见了面,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就要进行。亏得在最后一刻有人出面阻止,悲剧才未发生。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为深刻的一次教训,让他懂得了任性抨击他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此,他学会了在与人相处时,不再为任何事而轻易责备他人。

我们总是容易严格要求别人,却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事情往往就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很坏的结果。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但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必须达到什么标准。凡事先从自身做起,这是一个好习惯。

一个人不能够总是去责备别人,总是在那里挑别人的毛病。什么事情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才是正确反省自己的方法。责备别人是因为自己的盲目自信,要适当地相信别人,很多时候别人并不比我们差,给别人以机会和认可。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还能够调动起身边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事情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好指责就如同爱发誓,实在不是一种好习惯。这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你自己,别人不舒服你也不会舒服。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三国演义》中说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55岁。

张飞的悲剧深刻地说明了卡耐基的一句名言:“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卡耐基指出:“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家里。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

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会有莫大好处。

然而,生活中,我们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身边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几个人一起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成功了,马上会有人满脸兴奋地对别人吹嘘说“这件事情是我做的”而不去管别人也做了很多,甚至比自己做的还要多。如果失败了,这种人又会把责任推给别人,完全不理会自己当初也是很认同这种做法的。如果每个人都以对待别人的心理来对待自己,就会少犯错误。如果每个人都以宽恕自己的心理去宽恕别人,就会很容易被别人接受。

在你又想责备别人的时候,请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不好习惯,学会宽容和尊重,更好地与人相处、共事。

如有可能,再坚持一下

我们会劝别人说:尽你最大的能力坚持一下,如果实在不行,至少自己没有遗憾。但往往是我们自己遇到事情时缺乏再坚持一下的决心和勇气,尽管有时候心里不甘,但放弃的心理已经占据上风,勇气和决心也随着慢慢消失了。

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无功而返,“诗圣”杜甫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道尽了孔明这位终生力图恢复汉室的伟人心中的无限遗憾。

孔明坚持到了他不能再坚持的地步,可谓无奈。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是主动向困难投降。若能坚持一下,结果就大不一样。

世界上最令人遗憾的事,莫过于功亏一篑。其实,坚持还是放弃,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但是,成功和失败也就在这一念之间得到了体现。

一个人要挖一口井,第一次他挖了一米,没有水;第二次他换一个地方,挖了一米,还是没有水;第三次他又换一个地方,这次他很努力地挖了三米,仍然没有水,于是他认定这个地方没有水,走了。后来有人在他的三米坑里,只挖了一米,泉水便喷涌而出。

贝尔发明电话,是在爱迪生等著名科学家经历了几年的研究无果决定放弃并向世界宣布电话不会产生后,将螺钉拧动1/4周,而使这一发明起死回生。于是爆发了一个著名的官司,最后以贝尔为电话的发明人而结束。爱迪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可惜他未在电话的研究上再坚持一下,结果留下了终生遗憾。

当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时,放弃者就是失败者,而坚持下来的人就是成功者。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两种障碍:一是事情本身的难度;一是他人的偏见和异议。很多人半途而废,就是被这两大障碍打败。

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如果你缴械投降,没有人会因此鄙视你。只要你认为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你可以问心无愧地去承受这份失败。一次失败仅代表你失败过一次,仅此而已。但是,如果你选择了坚持,也许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所以,如果有可能,再坚持一下。这是个好习惯,因为很多成功就是再坚持一下的结果。

我们通常并不缺少坚持下去的能力,而是缺少坚持下去的信心和耐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艘船被炮弹击中沉没,全船只有一个人活着漂浮到一座孤岛上,独自一人在岛上艰苦地生活。他克制住了原先生活中的种种欲望与冲动,终于在荒凉的孤岛上生存下来。

他天天站在岸边大摇白旗,希望有人来救他,可是一直都没有结果。

有一天,他千辛万苦搭盖的茅屋,突然起火燃烧,而且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把他所有的家当都烧光了。

他伤心之余,埋怨上帝:“我唯一的栖身之处,我仅有的一点生活用品,都化为灰烬,上帝啊,你为何非让我走上绝路?”他万分绝望,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于是从孤岛的小山崖上跳入海中。

他死后不多时,有人驾着船来到孤岛上。原来,他们看见岛上有火光,所以赶过来看看是否有人落难了。船上的人四处寻找,找到了那个人的一些遗物。他们猜想,他一定是没有坚持下来而自杀身亡,无不感到遗憾万分。

这个人的悲剧在于,他把上帝拯救他的信号,误解为毁灭他的征兆,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难道我们不是在生活中也经常产生这种错觉吗?

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

一个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也就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需要“不松手”的关口,遇到一个又一个灾难,因而也就需要一次又一次咬紧牙关,而有很多人也是坚持了一次又一次,然而百里路行九十九,最后往往功亏一篑。但只要不是灭顶之灾,只要不是无法抗拒,你只要不松手,往往就能过去,而过去了就是一片蓝天,就是柳暗花明。那些能坚持下来的人,就会在这些不断的坚持中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好钢,能够做大事的好材料。

一个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磨难,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问及他成功的秘诀,他在讲了自己的经历后,拿起面前的一个杯子,一松手,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呀”了一声。这时他说话了:大家肯定以为它这回要摔碎了。可是它完好无缺,这就是因为它是一个钢化的杯子,是一只打不碎的杯子。经过磨难坚持下来的人,就像表面看起来普通的玻璃杯子,但它的材质经过了钢化,所以才不会被摔碎。

每一个人的成功总是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你所做的一切都正确,你也不一定会成功,还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所以说,人生还需要战胜挫折、失败,需要坚持,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我的时间我做主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一切,这已经成了世人的共识。但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也不可能想让它快它就快,想让它慢它就慢。做时间的主人,就是指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利用时间。珍惜了时间,你就珍惜了一切;管理好了时间,你就为成功创造了条件;学会了合理利用时间,你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

盛田昭夫说:“如果你每天落后别人半步,一年后就是一百八十三步,十年后即十万八千里。”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说:“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确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在同样的时间内做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他会管理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竞争,实质上就是能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最好的东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最多的目标。

但是,我们首先必须打退那些时间的“窃贼”。时间管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的时间往往是在无意中被“偷走”的。生活中最常见的“时间窃贼”有十个:

一是找东西。据有人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作的调查,公司职员每年都要把6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付这个“窃贼”,有一条最好的原则: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二是懒惰。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之一,对付这个“窃贼”的办法是:使用日程安排簿;在家居之外的地方工作;及早开始工作。

三是时断时续。研究发现,造成公司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干活时断时续的方式。因为重新工作时,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干。

四是一个人包打天下。有些事是一个人很难完成的,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你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他们去干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授权给别人,同时也要给他们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条件。

五是偶发延误。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唯一的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事前有准备,利用好偶发的延误,你能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六是惋惜不已或白日做梦。老是想着过去犯过的错误和失去的机会,欷歔不已,又或者空想未来,这两种心境都是极浪费时间的。

七是拖拖拉拉。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们本来能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八是对问题缺乏理解就匆忙行动。这种人与拖拉作风正好相反,他们在未获得对一个问题的充分资讯之前就匆忙行动,以致往往需要推倒重来。这种人就必须培养自己的自制力。

九是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使人失去干劲,工作效率下降。对人怀有戒心、妒忌、明争暗斗、愤怒及其他消极情绪使工作难以做到最好。这就必须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积极心态。

十是分不清轻重缓急。即使是避免了上述大多数问题的人,如果不懂得分清轻重缓急,也达不到应有的效率。区分轻重缓急是时间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许多人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完全不考虑完成某个任务之后他们会得到什么好处。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一样的,只要时间被工作填得满满的,他们就会很高兴。或者,他们愿意做表面看来有趣的事情,而不理会不那么有趣的事情。他们完全不知道怎样把人生的任务和责任按重要性排队。

除了上述十大“时间窃贼”之外,其他常见的“时间窃贼”还有:承诺太多、贪多不烂;喜欢开会、夸夸其谈;门户大开、迎来送往;家务繁杂、应酬过多;等等。因此,要学会科学利用时间,要学会掌握充分利用时间的一些必要的技巧。

事实上,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和充分利用时间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只有做好这一点一滴,才能积少成多,体现掌控时间的成果。

一天,钢琴教师卡尔问他的学生:“你每天练琴要花多少时间?”学生回答说:“三四个小时。”

“你每次练习,时间都很长吗?是不是有个把钟头?”

“我想这样才好。”

“不,不要这样!”钢琴教师说,“你长大之后,每天是不会有长时间的空闲的。你要养成习惯,一有空就弹几分钟。比如在你上学之前,或在午饭以后,或在工作疲劳的短暂休息时间,五分钟、十分钟地练习。把你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这样,弹钢琴就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当学生后来在大学教书的时候,上课、看试卷、开会等事情把白天晚上的时间全占满了,没有时间兼顾自己的爱好——创作。他的理由是没有时间。后来,他想起了钢琴老师对他说过的话。

到了下一个星期,他就照着老师的话实验起来。只要有三五分钟的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写上几行。出乎意料的是,到周末,他竟写出许多页稿子。

后来他用同样的积少成多的方法,创作了长篇小说。虽然他的教学任务一天比一天繁重,但是每天仍有一些可以利用的短暂的时间。

这就是珍惜时间和利用时间的最好效果。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下列方法值得一试:

(1)确定主次。在确定每一天具体做什么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需要做什么?明确那些非做不可,又必须自己亲自做的事情。

什么能给我最高回报?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能给自己最高回报的事情上,即所谓“扬己所长”。

什么能给我们最大的满足感?在能给自己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中,优先安排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和快乐的事情。把重要事情摆在第一位。

(2)做好协调,工作分流。

(3)转换心情。在处理重要而耗时的事务中感到厌倦时,改而处理其他杂务,在处理好杂事的同时又转换了心情。

(4)不浪费零碎时间。利用零碎时间处理杂务,延后或提前上下班。

(5)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必须应酬时设法节省应酬时间。

(6)充分运用上下班的搭车时间,如车上想问题、听广播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行动产生奇迹

成功者都有一个好习惯:一旦作出决定,马上就开始行动。因为拖延会产生许多负面的东西:惰性、猜疑、焦虑、自卑、恐惧……而行动中却能产生许多积极的东西:勇气、决心、自信、主动性、创意……

一位知名专栏作家谈到他的创作秘诀时说:“我有许多东西必须按时交稿,无论如何不能等到有了灵感才去写。一定要想办法推动自己的精神力量。方法如下:我先定下心来坐好,拿一支铅笔乱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尽量放松。我的手先开始活动,用不了多久,还没等我注意到时,便已经文思泉涌了。当然有时候没有乱画也会突然心血来潮。但这些只能算是‘红利’而已,因为大部分好构想是在进入正规工作情况以后得来的。”

一位美国老太太从纽约步行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抵达后,记者问她:“您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她回答得非常轻松;“我迈出了第一步,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这样。当我走了第一步,接着便有了第二步,然后第三步……一步一步地,我就到了这里。”

要成功,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思考,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迈出第一步”非常重要,这表明你已经开始行动了。一旦行动起来,如果你决心成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就会进入状态,你就会背水一战,你就会积累冲劲。冲劲将有助于你走向成功,因为行动起来的冲劲能够比较容易地克服一些障碍。一匹狂奔的战马,再大的障碍也很难阻止它前行。

有一句话说得好:行动产生奇迹。心里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一个好的计划,无论结果如何,你得先干起来再说。即使干蠢事也胜于呆立不动。刚开始可能有点盲目,可是干着干着,事情的轮廓就出来了,心里有了底,越干就越顺手。

松下幸之助年轻时,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他野心勃勃,天天琢磨着要自立门户,开创一番事业。他既无本钱又无背景,对做生意一窍不通,如何能独立创业呢?但松下没有顾忌,他说干就干,邀请两位朋友合伙,凑了一点资金,买了一台简陋的机器,在自己家里办起了一个生产电源插座的手工作坊。

几位伙伴齐心协力,苦干一个月,终于生产出第一批产品。这时候,他们才想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把自己的辛苦成果变成钱呢?在此之前,谁也没考虑过销售的问题,可见他们多么外行!经过一番商量,最后决定,推举一位口才好胆子大的同伴,将插座提到街上去卖。这位同伴辛苦了一上午,结果一个也没有卖出去。

他们意识到这种方法不行,马上找人请教。懂行的人告诉他们:应该将产品放到信誉好的电器店里代销。

但是,他们的插座虽然做得很结实,外观却很粗糙,就像假冒伪劣产品,那些电器店都不愿帮他们代销。

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呢?他们又没有钱改进设备和技术。那两位朋友思来想去觉得前途不妙,宣布退出合伙。

朋友的退出没有动摇松下创业的决心。他每天提着那些没人感兴趣的插座到处推销,做着前途渺茫的坚持。

几个月的徒劳无功后,松下忽然时来运转,接到一笔加工5000个电扇底盘的订单。

他的运气是怎样来的呢?原来,他去一家电器商行做过几次推销,那位老板认为他的插座质量太差,谢绝进货。不过,老板觉得松下态度诚恳,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委托他制作一批电扇底盘。这种产品制作难度不高,利润率也很低,有一定实力的厂商是不愿接活的。但松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入,哪怕赚一分钱也是高兴的,他欣然签下订单,并且把活干得漂漂亮亮。老板十分高兴,又交给他另一批同样的订单。

以此为起点,松下的实力渐渐壮大,并在实践中慢慢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最终成为商界顶尖人物,他的公司也成为今日蜚声全球的松下电器公司。

《圣经》中说:“如果没有行动就等于死亡。”行动总会带来价值,没有行动就没有价值。只要强迫自己迈出第一步,继续前进就不那么困难了,只要立刻行动起来,再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容易。

有好多人总是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机会跑掉,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敢行动,怕准备不充分会失误,怕一脚迈不好会跌倒。当他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却又时过境迁,再采取行动已经毫无意义了。

很多东西原本就是要在行动中去学习,去见识,去经历,不是事前可以准备的。总是想到万事俱备时再行动,那时也许就永远行动不起来了。因此,一旦确定目标,就要当机立断,大胆地去行动。

如果你想成功,必须凭勇气去征服未知的领域。不管有无风险,先干起来再说。在干的过程中,你才知道自己真正缺少什么,然后“从干中学习如何干”,通过实践培养成功必需的素质。即使失败,起码有教训可借鉴;何况,你也可能成功,从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只要行动起来,你将发现,许多看上去很难解决的问题,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难。

枪杀习惯性借口

人的一生中会形成很多种习惯,有的是好的,有的是不好的。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某种行为、思想、态度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型的一个漫长的过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很难根除。它总是在潜意识里告诉你,这个事这样做,那个事那样做。在习惯的作用下,哪怕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上班迟到了,会有“家中有事”、“手表停了”或者“路途堵塞”等借口;工作没做好,会有“同事没有配合”、“任务过重”或者“身体不适”等借口。只要刻意去找,借口总是有的。久而久之,借口就成为堂而皇之的挡箭牌。它纵容了我们的懒惰思想,使我们变得不思进取,怨天尤人。

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习惯的惯性作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找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如果在工作中以某种借口为自己的过错和应负的责任开脱,第一次可能你会沉浸在借口为自己带来的暂时的舒适和安全之中而不自知。但是,这种借口所带来的“好处”会让你第二次、第三次为自己去寻找借口,因为在你的思想里,你已经接受了这种寻找借口的行为。不幸的是,你很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消极的心理习惯,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办法争取成功,而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这会让你变得消极而最终一事无成。

要知道,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不会喜欢找借口的人。试想,如果你与某人约好时间见面,而他迟到了,见面张口就说路上车太多了,或者是他在门口迷路了等等,你会怎么想?对于员工来说,寻找借口会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这样的人,在企业中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在社会上不是大家可信赖和尊重的人。这样的人,注定只能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找借口者一般有这样几种类型:

不愿承担责任型——我开始就没答应做这个事情,所以出了问题不是我的责任;

拖延型——这几个星期我很忙,我尽量吧;

缺乏创新精神型——我们以前从没那么做过,或这不是我们这里的做事方式;

不称职、缺少责任感型——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完成好这样的任务;

悲观态度型——我们从没想过赶上竞争对手,在许多方面他们都超出我们一大截。

此外,还有“运气”借口、“健康”借口、“出身”借口、“人际关系”借口等等。拿破仑·希尔在他的《思考致富》里将一位个性分析专家编的借口表列出来,居然有50多个。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解释失败全是人类的习惯。这个习惯同人类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但对成功却是致命的破坏。”

然而,正像任何传染病都可以治疗一样,“借口症”这种做事的心态病也是可以想办法克服的。办法之一就是用事实将借口一一驳倒,使它没有脸面没有理由在我们心中立足,从而为我们做成事情打开成功的通道。鉴于找借口的诸多负面作用,我们就必须戒除这种不良的习惯。抛弃找借口的习惯,就不会为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可以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将离你越来越近。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因患小儿麻痹症而下身瘫痪,他是最有资格找借口的。可是他从来不找任何借口,而是以信心、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向一切困难挑战,居然冲破美国传统束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他以病残之躯在美国历史上,也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成功篇章。

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影响重大,而不好的习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会更大。千万不要让寻找借口成为你的习惯,就从现在开始,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杜绝任何一次寻找借口的行动吧!

纵容自己就等于毁灭

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如果能战胜自我,那么其他的敌人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了。但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更多的人是在纵容自己的缺点,任它阻挠自己前进的脚步,这样最终的结局就是毁灭了自己的一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得了难治之症,终日为疾病所苦。为了能早日痊愈,他看过不少医生,都不见什么效果。他又听人说远处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种包治百病的水,于是就急急忙忙赶过去,跳到水里去洗澡。但洗过后,他的病不但没见好转,反而加重了。这使他更加困苦不堪。

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精灵向他走来,很关切地询问他:“所有的方法你都试过了吗?”

他答道:“试过了。”

“不,”精灵摇头说,“过来,我带你去洗一种你从来没有洗过的澡。”

精灵将这个人带到一个清澈的水池边对他说:“进水里泡一泡,你很快就会康复。”说完,精灵就不见了。

这病人跳进了水池,泡在水中。等他从水中出来时,所有的病痛竟然真的消失了。他欣喜若狂,猛地一抬头,发现水池旁的墙上写着“抛弃恶习”四个字。

这时他也醒了,梦中的情景让他猛然醒悟:原来自己一直以来任意纵容自己,导致自己受害,甚至让自己毁灭。于是他就此发誓,要戒除一切恶习。他履行自己的誓言,先是苦恼从他的心中消失,没过多久,他的身体也康复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纵容自己,就会让自己如同感染了某种恶疾一样,难以康复,甚至让自己走向毁灭。只有改变这种纵容的习惯,“抛弃”种种恶习,你才能重获新生。

纵容对于工作乃至人生来说,是如此的可怕,那么,“纵容自己”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1.纵容自己的怠惰

有人是天生怠惰,这种人没什么好说,因为他根本无“怠惰”的自觉,谈了也是白谈。有人则是属于特定条件下的怠惰,例如长久工作后休息所引起的反弹式怠惰。除了天生怠惰,任何形式、任何原因的怠惰都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因为这是一种放松,一种自我治疗。但若纵容这种怠惰的情况存在,甚至沉溺于怠惰,则危机必伴之而生,除了本身的退化之外,也给外敌有可乘之机。

2.纵容自己的欲望

欲望是人性特点之一,但不论有无满足欲望的条件,纵容自己的欲望绝不是件好事,因为这将使你失去清醒,模糊你追求的目标,于是险诈至矣!

3.纵容自己的安逸需要

人都是好逸恶劳的,但安逸和危机是双胞胎,如果耽于安逸而不做危机思考,或贪图安逸而逃避问题,则麻烦必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之言,今人仍不可不信!

4.纵容自己的情绪

放纵喜怒哀乐的情绪,除了会影响别人的情绪之外,也会改变别人对你的态度。尤其是“怒”的情绪,这是一把利剑,很容易伤人。

小丽毕业后就顺利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工作并不太忙,公司还派送她去参加培训。不菲的薪水,较大的发展空间,令很多同学羡慕不已。小丽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销售助理。总经理对小丽比较器重,但她却渐渐骄傲起来,对部门经理安排的事情,要么就是有选择性地做,要么就忘在脑后,态度甚至有点傲慢。好在小丽是公司唯一的女性,外表也时尚漂亮,再加上能力出众,有时跟同事产生矛盾,只要不关乎原则,总经理及一般男同事都会礼让她几分。

一次,小丽和同事一起去外地参加展会,开展当天,由小丽负责的好几个文档都遗留在家,忘记拿回公司,虽说事后有在公司的同事邮件补救,但也对工作小有耽搁。几位同事不满,说了她几句,回公司后,小丽竟赌气递上辞呈,总经理为稳定团队,挽留了她,小丽因赢得“胜利”而得意扬扬。可没想到此后,递辞呈成了小丽的“撒手锏”,一有不如意就赌气辞职,纵容自己的情绪。终于在一次故技重施后,总经理签名准许了,看着“弄假成真”,小丽后悔莫及。

“失去工作,我才体会到纵容自己的情绪是多么无知。”这是小丽现在最深的体会。相信以后她绝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因自己做事情绪化失去工作真是得不偿失。

纵容是对自己缺点的姑息,是一种对工作和生活不负责的态度,它往往会让我们走向被动甚至万劫不复的地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纵容自己就是毁灭自己,所以,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改变纵容自己的毛病,时时警策自己,让自己的言行更积极。

成功者之所以成为成功者,就是因为他们永远不会纵容自己。他们总是不断地反省,永远地自律,所以,在人性丛林里,他们往往是胜利者,因为他们先战胜了自己。

拖延就是主动放弃

美国哈佛大学人才学家哈里克说:“世界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有些人总爱把要做的事情往后推。不知何故,我们总是相信以后还有很多时间,或者这件事在别的时间做会更容易些。但是,我们好像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而且,事情不及时处理,通常会更困难。

对一些人来说,拖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奥格·曼狄诺说:“我从没遇到过一个喜欢把事情往后拖的人,或喜欢拖延的结果的人,但我看见很多人在这么做。如果我们不喜欢它,也不喜欢拖延的结果,为什么我们总是那样去做呢?”

拖延是人性的一种弱点,它在生活中不仅强大而且令人讨厌。如果每当你遇到糟糕的情况,你总是说“我应该做,但现在已经太晚”,那么,你的“拖延”则不能归咎于外在力量的影响,它完全是由你自己造成的。

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人们做事,因为拖延会消灭人的创造力。其实,过分的谨慎与缺乏自信都是做事的大忌。有热忱的时候去做一件事,与在热忱消失以后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难易苦乐要相差很大。在热忱最高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一种乐趣,比较容易做成;但在热情消失后再去做,往往是一种痛苦,不易办成。

命运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如昙花一现。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

一个猎人,带着他的袋子、弹药、猎枪和猎狗出发了。虽然人人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但他还是带着空枪走了。“废话!”他嚷道,“以前我没有去过吗?我真正到达树林那里,得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

仿佛命运之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似的,他还没有走过开垦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按平时猎人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毫无疑问,够他吃上一个星期的,如果他出发时在枪筒内装好了子弹的话!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装着子弹,可是野鸭发出一声叫喊,一齐飞起来了,高高地在树林上方排成长长的一列,很快就飞得看不见了。

他徒然穿过曲折狭窄的小径,在树林里奔跑搜索。树林是个荒凉的地方,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见到。真糟糕,一桩不幸又惹起了另一桩不幸:霹雳一声,大雨倾盆。猎人浑身都是雨水,袋子里空空如也,却不得不拖着疲乏的脚步走回家去了。

为什么要拖延呢?习惯成自然而已。

大家都知道拖延浪费时间,事实上拖延的弊端远不止这些。拖延是个不讨人喜欢的习惯,它使我们不仅失去个人的自尊,而且也失去了别人对我们的尊重,它使得我们的生意花掉了比以前更多的钱,同时使得各种机遇的大门不再向我们敞开。

拖延不仅约束了我们的事业,而且影响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对一个犹豫不决的朋友一句鼓励的话,总是没能及时说出口;一句表扬的话,总是没能及时表达出来;或者我们从来没有抽出时间,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别人的爱……拖延把这些从我们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那里悄悄地带走了。

事事拖延也是一种习惯,以下是克服的方法:

(1)找出养成此项习惯的原因。

(2)继续这个习惯,所造成最大的损失是什么?

(3)如果改掉,是否会觉得较有成就感?是否会感到更多的喜悦?

(4)让自己习惯说“我想要做……”而不是“我必须做……”

(5)培养积极的习惯,让自己不再事事拖延。

(6)为第二天做好准备。为每天早晨的开始建立一套固定模式,那样你就不必为第一件要做的事而费神。确定你要做的每件事,着重确定好第一件事。

(7)正确使用闹钟。把时间定在你要起床的时间,铃一响就起床。

(8)以对你最有吸引力的方式开始工作。有些人发现一觉醒来特别疲乏,需要慢慢地适应新的一天;有些人觉得他们一觉醒来,更愿意做些运动。找出适合你自己的方式,坚持下去。

(9)及早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10)为每一天作好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即使你一天不得不几次违反自己的计划,也总比困惑接下来做什么事要强得多。

摆脱悲观,迎接阳光

悲观情绪,由精神引起而又会影响到组织器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点。

一位铁路工人,意外地被锁在一个冷冻车厢里。不到20小时,冷冻车厢打开了,那位工人死了。医生证实是被冻死的。可是仔细检查了车厢,冷气开关并没有打开。那位工人确实死了,因为他确信,在冷冻的情况下是不能活命的。所以,在极端的情况下,极度悲观会导致死亡。

失败者通常有一个悲观的“解释事物的方式”,即悲观者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生命就这么无奈,努力也是徒然。”由于常常运用这种悲观的方式解释事物,无意识中就丧失斗志,不思进取,看待事物也就会从不好的一面去看。

乐观者与悲观者在争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希望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地平线,就算看得到,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是启明星,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第二个问题:风是什么?

悲观者说: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乐观者说: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第三个问题:生命是不是花?

悲观者说:是又怎样,开败了也就没了。

乐观者说:不,它能留下甘甜的果实。

突然,天上传来一个声音,也问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一直向前走,会怎样?

悲观者说:会碰到坑坑洼洼。

乐观者说:会看到柳暗花明。

第二个问题:春雨好不好?

悲观者说:不好!野草会因此长得更疯!

乐观者说:好!百花会因此开得更艳!

第三个问题:如果给你一片荒山,你会怎样?

悲观者说:修一座坟茔。

乐观者说:种满绿树。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只不过他俩都不知道,在空中提问的是上帝。

他们更不知道,就因为这场争论,上帝给了他们两样不同的礼物——他给了乐观者勇气,给了悲观者眼泪。

那么你呢?你是哪一个?

悲观者的悲观性格,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后天养成”的。人类的悲观是学习得来的。

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三组狗分别放在不同的笼子里。一组可以用自己的行为控制科学家给出的电击,几秒钟之内它们发现跳过笼子里面的栅栏就可以逃避电击。而另外一组狗即使跳过去,栅栏的那边也还是有电击的,也就是无论它们做什么都不能逃脱电击。另外一组是正常的,从未受到电击的狗。

然后科学家把这三组狗都放到可以逃避电击的笼子里,第一组很快就跳过了栅栏逃避电击,第三组也很快发现了这个奥秘,只有第二组的狗没有跳,停留在笼子有电流的这一半,没有试着逃避。

显然,动物可以通过学习知道它们的行为是无益的。因此它们变得被动,不再主动去做任何事情。有人把电击改成了噪声,以这种模式转移到人的身上,也发现了同样的结果——人也学习到了悲观和被动,受到一点打击就觉得永远不能逾越,再也不试图去改变。

悲观不是天生的,那就有改变的可能。事实上,悲观者可以改变悲观,学成乐观。“思维心理学”大师史力民博士指出化悲观为乐观的三个原则。

1.不要扩大事态

如果你做一桩生意失败了,不要说:“所有生意都难做,以后还是收山好了。”你要对自己说:“这一桩生意失败了。我学到了些什么呢?我下一次应该怎样才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呢?”

2.不要“人”与“事”混淆

当一件事失败的时候,不要说:“我是失败者。”这样你便将“事”与“人”混淆了。你要对自己说:“我做这件事总有不当的地方,才出了这么大的错。我下次该怎样做才合适?”

3.不要夸张渲染

当有不如意时,别老是对自己说:“我时时都是倒运的。”这是不可能的!你要对自己说:“似乎很多时候我做事都不大如意,到底原因何在?”

心理学家发现:悲观主义者眼睛喜欢往下看,他们的大脑工作很慢;乐观主义者喜欢向上看,他们的大脑会转得更快。也就是说,低头想问题容易滋长人的悲观情绪,而抬头想问题则有助于人们进行乐观的思考。

这一发现表明,因痛苦而引起的典型的畏怯表情确实会对人起作用。他们也许有悲观的思想,但是如果他们抬头向上看的话,就不会那么悲观地思考问题了。所以,在想问题时把你的头抬起来,走出悲观的阴霾,获得坚实、理性的乐观。

同类推荐
  • 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

    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无论是官场、商场还是职场都是需要一个领导者的,而这个领导者就是我们的火车头。从另一方面讲,领导者有的时候也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集体中的地位或者前途,而与领导者的关系相处的如何尤为重要。怎样让自己学会与领导沟通的技巧,或者是怎样改善自己与领导的关系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李洁等编著的《完美部下——这样与领导沟通》以通俗易懂的哲理故事告诉你怎样与领导沟通。
  • 优势的力量:告别劳碌命甩掉平庸

    优势的力量:告别劳碌命甩掉平庸

    优势,是于竞争中胜出的力量,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出类拔萃的资本。因此,人们四处寻找优势,竭力追求优势。殊不知,优势一直就在身边。本书从发现优势,发展优势,发挥优势三个方面引导你发现自身优势,克服制约优势发挥的各种因素,并且将优势应用于职场、工作和生活中,进而取得成功。走进本书,你将学会如何充分地挖掘自身优势,如何有效地运用自身优势并由此走向成功。
  • 让孩子感动一生的故事全集(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孩子感动一生的故事全集(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经历过这些,你才算长大

    经历过这些,你才算长大

    人生无处不失败,许多人将失败视为噩梦,因此而裹足不前、原地踏步,而总有些智者且败且战,在失利中总结经验,从而将自己的人生提到了成功的新高度。克里的成功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时的态度十分重要,你如果想要成功,就一定要成为一个敢于挑战失败的智者。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理财是一种智慧,理财更是一种哲学,点点滴滴的积累,看似事小,意义很大。它不仅从小培养了我们理财的良好习惯,而且为以后的健康成功和和成功铺下坚实的基础。理财不但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做。
热门推荐
  • 傲天尊神

    傲天尊神

    他是武道世界的唯一掌舵者,他是令大陆各门阀、宗派畏惧胆寒的超级武神!为红颜,他孤身纵狱海,血溅百步,累骨长尸,不眨片眸,冷峻无双;为朋友,他力挑如云高手,与天下为敌,无所畏惧;为亲人,他血染妖魔仙三族,不惜破身自陨,但求换来至亲安好……堂堂七尺男儿,怎能卧踞苟盘,当抬头挺胸,如猛虎,以傲啸山林之势,一路高跟猛进,叱咤风云,谁敢挡我?且看从小于嘲讽白眼中长大的世家小少爷,如何凭借羸弱之躯,在这强者辈出,腥风血雨的残酷时代挣扎崛起,走上群雄俯首,妻妾成群的彪悍人生!头顶天,脚慑地,傲天尊神!
  • 影响孩子成长的智慧故事

    影响孩子成长的智慧故事

    本书分“成长涂鸦板——用心品味当下的学习与生活”、“情绪调节器——用微笑保持积极的心态”等八章,共收录203篇影响孩子成长、启迪孩子智慧的小故事。
  • 异界混混

    异界混混

    吴来本是街头混混,机缘巧合竟获得了江湖第一神器紫剑,从此化身为江湖大侠!别的大侠行侠仗义、浪迹天涯,这位大侠却遭到了各门派美女的纠缠,身陷桃色漩涡,难以脱身……
  • 逐鹿人生

    逐鹿人生

    人生本就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好也罢,坏也罢,总要走完。本书主人公的离奇一生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震撼,拭目以待吧,看他有心死到重燃希望,到斗地战天的传奇一生。
  • 七星彩

    七星彩

    她是富商之女纪澄,原本性格纯真,因经历了祝吉军的威胁强娶,并害得二哥被打断腿的事后,下定决心要嫁入高门。借沈府老太太六十大寿之际,纪澄住进了姑母家中。从此以后,纪澄从曾经受人百般宠爱的千金小姐,变成寄居在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不受宠姑娘。纪澄小心翼翼地与府中姐妹和王家、苏家姐妹相处,却遭到他人排挤、羡慕、嫉妒,甚至暗算,但她不动声色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次次化险为夷。她的聪颖、美丽,终是招来了一朵朵桃花——沈家各位公子,但这些公子个个矜持,不表露心迹。这让宣节校尉何诚占了先机,与纪澄定下亲事。原本皆大欢喜的事,却被纨绔二公子沈彻搅了局,他到底怀着怎样的心思?纪澄能寻得一门好姻缘吗?
  • 君子如莲

    君子如莲

    画画的少年,会遇见什么让自己心动的人物?
  • 鬼之语

    鬼之语

    说起盗墓,人们的第一个念头肯定就是宝贝!没错,越是大型的陵墓,里面的陪葬品就越多,年代越久,就越值钱,即使只是一个小型的墓穴,也可让人一夜暴富。然,墓到底还是埋死人的,是聚阴之地,那么说到这里,人们的第二个念头,肯定就是鬼!鬼这个字眼,是虚无缥缈的,世界上究竟有没有鬼呢?我不知道,你同样也不会知道……贵妃陵墓,双龙魔穴,墓中鬼语,雪山神殿,地狱之国,故事,就是从这些地方说起,而我们,会在这些地方经历些什么呢?神秘的未知,内心的恐惧,未解的谜团,惊人的答案,淋漓尽致的战斗,都会在这里一一的展现……
  • 茶,慢慢的品

    茶,慢慢的品

    从生活中发现一点点感动瞬间的事,记录,给你,也给我。
  • 2113

    2113

    一批来自于2013年的年轻人,无意之间穿越到未来世界,发生了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事,究竟是如何穿越?究竟发生了是事情?我们拭目以待吧!
  • 恶魔校草别靠近我

    恶魔校草别靠近我

    不知是什么时候她开始喜欢霸道的他了,他会不让别人欺负笨笨的她,他会无时无刻保护傻傻的她,他早就对她动了情,他自己却以为这不会是真的。面对她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误会,他会怎样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