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6300000029

第29章 新政追车(二)

◇她相信,优秀的家安一定会创造出锦绣前程,但是,那是哪一天,哪一月,哪一年的事情?而迫在眉睫的是孩子嗷嗷待哺,是住房的房租,是武馆的房租,是缝纫店的房租!是人情往来!是衣,衣少;是饭,饭稀。

正月初一一过,亲朋好友之间,就要拜年了。

李家安和钟秀华成家之后,他俩在新政场上租了间房子。1992年春节前,他们有了女儿李敏;1993年春节前,他们有了女儿李倩荣。这两个春节,他们是在孩子的啼哭声中,既清贫而又富有中度过的。

1994年这个春节呢?

岁末,两家房东都在催索房租,按乡里风俗,新年到来,再穷,也要添一件新衣新裤,李家安没有钱给自己买一样东西,也没有钱给女人买一样东西,两个小孩,小的捡大的衣服穿;大的,能不买就不买。

初二上午,钟秀华正准备带孩子出去走走,家里却来了几个人。他们都是家安的朋友。新春佳节,有朋友登门,不亦乐乎?李家安夫妇和他们打过招呼,招待他们的,除了一杯茶,却没有别的。送走这拨客人,又来了一拨人,他们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武馆的学员;有的是夫妇登门,有的是携子,有的是携女。李家安夫妇除了表达谢意,除了一番客套话,他们没有能力款待热情的客人,没有能力给第一次登门的小孩们、学员们5元、10元拜年钱。

他们的笑容像冬日黄昏的落照,看上去虽是暖融融的,捏在手心里的却是寒风凛冽。

客人走后,钟秀华郁郁寡欢,李家安也沉默少言。只有李敏、李倩荣露出的欢乐的笑容,才让他们感到这是春节,是一个应该快乐些的日子。

生活虽然窘困,但李家安没有料到,现实已经让他的爱妻决定辞别这个温暖但苦寒的家庭,南下打工。

农历正月初八,是公历2月17日。这天早晨5点过,钟秀华就悄悄地起床了,她收拾好行装,亲了亲睡梦中的两个孩子,她告诉孩子们:妈妈为了让你们生活得好一些,只得暂时离开你们了,往后,就靠爸爸带你们,爸爸事情多,你们要听话。钟秀华伏在丈夫枕边,她告诉丈夫:生活的担子不能压在你一个人身上,就让我分担一些吧。往后,生活对于我们,是牵挂,是揪心的相思了。

想到丈夫,想到孩子,泪水又在她的眼眶里转动。

多情的女人放下行装,想打消远行千里的念头,但一想到家徒四壁,日子难挨,有志的女人又捡起行装,她要用自己的信念,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辛劳,走进广袤的天空,走进广阔的大地……

早晨,李家安一觉醒来,发现女人不在身边,两个幼小的孩子酣然于被褥,女人的日常用品少了一些东西,他立即想到,女人提到过要南下打工的事,一定是不辞而别了!

李家安慌忙扑入寒冷的清晨,直奔新政东门车站。

钟秀华已经上车了。

李家安以他诚挚的感情,诚挚的语言,劝说爱妻中止南行,与他在同一条路上,撑起一把伞,去抵御风霜、抵御烈日,去打拼未来宽敞的路径;与他在同一个屋檐下,相依相伴,守护着眼前点点星光,等待着一个鲜亮的早晨。

李家安说,在同一条路上,在同一个屋檐下,即使是一声唏嘘,一声长叹,也是一个完整的显露,也是幸福的呼喊。

钟秀华抹去一脸泪水,她相信,优秀的家安一定会创造出锦绣前程,但是,那是哪一天,哪一月,哪一年的事情?而迫在眉睫的是孩子嗷嗷待哺,是住房的房租,是武馆的房租,是缝纫店的房租!是人情往来!是衣,衣少;是饭,饭稀!一切都要钱。钱从何来?

李家安见妻子执意远行,无奈地问道,你啥时回来?钟秀华没有立即回答丈夫的问话,直到车子启动了,她才丢下一句话,要待几年。

待几年?几年?几年呀?

车子远去了。

眼前的路,仿佛在缩短,缩短成一线之长,一线之韧,难系千斤之力;

眼前的路,仿佛在拉长,拉长到了天涯海角;

眼前的路,仿佛在分裂,分裂成一块一块的碎片;

眼前的路,仿佛在聚合,聚合成一堵又一堵山峦,横亘在他面前,让他无法逾越,无法逃遁……

路上,李家安捡起一张字纸,这是一个三流诗人的诗作:

离他难,离她难,

丢开双手去挣钱。

年未过完你赶车,

年未过完我赶船。

去打工,去流汗,

送君送到月儿圆。

你三更醒来难入梦,

我推开窗子五更寒。

离她难,离他难,

丢开双手去挣钱。

抛下亲人如撂荒,

一别经年又经年。

诗虽少了些新潮的味道,却也还有着几许凄惘,几许怆然。

生活之艰辛者,何止家安也。

当日,李家安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李家湾。

父母见到小孙女,脸上在笑,心里也在笑。二老高高兴兴的样子,让李家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用说,女人走后,面对两个幼小的孩子,李家安已别无选择,他带着她们回到老家,是想让她们跟着爷爷婆婆过一段日子。

父母疼爱小孙女的样子,让已为人父的李家安既宽慰又感动。宽慰的是,父母对孙女的态度已不容置疑;感动的是,诚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吃过午饭,李家安对父母说,钟秀华打工去了,武馆很快要开馆,李敏、倩荣就请二老照管一段时间。

父母犹豫着。他们说出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5个人的土地,只有他们留守家中,农活都忙不过来,又忙两个小孙女,要是她们有个头痛脑热,离场又远,啷个办?

李家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手里抱着一个孩子,目光倔强地投向了天空,脚,又放在了去新政的路上。

二女儿倩荣,是不愿离开爷爷婆婆,还是不愿意拖累爸爸,她哭得昏天黑地的。

孩子的哭泣,让李家安又一次想起几年前与堂兄戽水的月夜,那个被撕裂的月夜;又一次想起也是在这条路上,因为忧愤,因为逃避,因为寻找,踩着泥泞,冒着大雨,穿行于山坳,徘徊于街头的情景。几年过去,社会更加开放了,经济发展形势更为多样更为活跃了,不说那些企业垮了,而个人一夜致富之辈;也不说那些趁着改制,大肆侵吞国家和集体的钱财者;更不说那些巧取豪夺,受贿的官员——他们站在高处,他们离我们很远,他们的事情,只能听听,只能看看,只能慨叹。而与我一样,原本也是一介布衣者,他们虽然也勤苦于田亩之中,蜗居于闾巷之间,却志存于胸,执著于行,冲刺于时代之前列,击水于时代之潮头,把握住了发展机遇,几年之间,则一跃而起,成了左邻右舍不可小视的人物,而自己也胸怀大志,文武兼备,方略于胸,而延伸于脚下的路,却依然是一条小径——依然是这细长的黄荆,这低矮的马桑,这被风扭曲的树林和蔓延在荆棘丛中的衰败的杂草……

李家安在孩子的哭泣声中,在尖利的阳光底下,等待着强劲的风撕扯他,猛烈地撕扯他。

没有风,握在手里的是一把春寒……

谁也没有在意一个大男人为什么背着一个孩子抱着一个孩子,更没有谁看见这男人眼角上滑落下来的一串亮光。路人看见的是一个负责任的年轻的爹,路人听见的是一串渐去渐远的响亮的脚步声。只有诗人们才会留意,才会说,一个背着孩子的男人/在村路上奔跑/他一会儿看见天空/一会儿看见女人。但是,诗人们都住在城里,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说,我们在分割植物/我们在分割铁/路上,只剩下细碎的金属/只剩下我和骨头。

走出一里多路,放心不下儿子,放心不下孙子的李家安的母亲追上来了。她要儿子留下两个孙孙,哪怕再苦,他们愿意分挑儿子身上的担子,看护两个孙孙!

儿子断然拒绝了母亲的慈爱,一如当年母亲挽留不住风雨中戴着草帽,穿着泡沫凉鞋,执意离家的儿子。

母亲目送儿子翻过了垭口。

儿子留给母亲的身影,母亲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犟。

父亲是有文化的人,父亲对儿子,用两个字形容:倔强。

回到新政,倩荣不再哭了,但是,她吃什么拉什么,大冷天,一天要给她换洗几次,这日子怎么得了?

李家安心里在呼唤着一个名字,一个他再熟悉不过的名字:钟秀华。他仿佛看见,她就站在门口,仿佛看见她就站在他身边,他正想把孩子递给她,她嫣然一笑,又无影无踪了。

她没有站在门口,没有站在他身边,她丢下的那句话“要待几年”——走出车站,李家安就感觉到了时间的距离。——时间的距离,是新政到北京的距离,到伦敦的距离,到纽约的距离,远啊,远啊!

黑黝黝的夜色里奔腾着音乐的河,听吧,听这激越的旋律,听这一浪一浪的歌声:

是你,是你

我看见的是你,

我梦见的是你,

我等待的是你,是你

是你,是你

你的笑容这样美丽

梦见的就是你,

想告诉的也是你,是你

是你,是你

何时再见到你?

一个月太久太久,

每一刻都是你,是你

同类推荐
  •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我就是我:张国荣的音乐人生

    本书详尽地记录了张国荣一生的艺术成就,力求还原他的各个艺术创作阶段。越是短暂的越美好,让我们记住张国荣这段躲开了岁月的磨损美好人生,记住他永远站在云水间、迷雾里,魅惑地笑着,带着美好的年华与灿烂的脸庞。四月又如期而至,在这春暖花开的某个时候,希望我们大家依然会记起,当年那个满眼烟火色的哥哥。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美女总统(总理)私人档案:盘点全球政坛女当家

    美女总统(总理)私人档案:盘点全球政坛女当家

    本书讲述了全球女领导人登台内幕,包括:“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巴西天生的女领袖”迪尔马、“德国政治女强人”默克尔等。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只谈花香,不谈悲喜:李叔同的清风明月

    只谈花香,不谈悲喜:李叔同的清风明月

    本书就李叔同传奇的一生立传,描绘了他从欢快儿时、离京南迁、悲失慈母、东渡学艺、艺惊四座到舍弃红尘的人生经历,让读者体味到他既是一位令人钦佩敬仰的艺术家,又是一位拥有慈悲心的大师;他的身上既有传奇人物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也有平凡者在生活中经历过的欢乐和悲伤。
热门推荐
  • 匋雅

    匋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那时那地那些人

    那时那地那些人

    双生兄弟的悲欢离合,家仇未报,国难来临,家仇国恨,兄弟同心,保家卫国。
  • 反常必妖

    反常必妖

    只不过是捡了一只脏兮兮的小黑猫,为什么之后发生的事情在一个劲儿的脱离自己的掌控?面对着像大爷似得小黑猫,苏琪不服,难道自己就是一个被压榨的丫鬟命?直到有一天,那只猫居然开口说话了……天哪,我只是想过普通的生活,有一只普通的宠物而已,为什么会这样!苏琪抑制不住仰天长叹:反常必妖啊!!
  • 亚米神域

    亚米神域

    《亚米神域》讲述了一名少年在经历各种灾难、混乱、背叛中感情的成长,带你领略其中的亲情、友情以及爱情。
  • 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

    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

    朱自清为人明辨是非,爱憎分明,他的一生始终昂首挺胸,他是中国人的“脊梁”。他的清廉爱国, 赢得了毛泽东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 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永远的背影(朱自清读书与做人)》精选朱自清 先生关于读书、做人的佳作,为读者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非凡人 格魅力和文学成就。
  • 你的让我窒息

    你的让我窒息

    有些爱让人情愿放弃生命,有些爱让人不得不放手,有些爱让人窒息。
  • 都市修仙

    都市修仙

    沈良辰为了突破境界,弥补心境上的裂痕,却意外重生到了八百年前的都市……
  • 梦想非幻想

    梦想非幻想

    小小的梦,无限可能!千万不要做让自己后悔一辈的事情!
  • 千年炼师

    千年炼师

    一个失忆的男子,一个千年前的公主加上一个冷酷的美女医生。在一个恐怖的大陆上为了自己的誓言奋斗的故事,他们要在三个大陆上找到消失了亿年的文明遗迹,不然誓言会导致三人的命运就此终结,三人在旅途上失忆男子回想起自己的过去,每当回忆一点都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