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1600000052

第52章 克罗齐

克罗齐,1866年2月25日生于阿奎拉城邦的佩斯卡塞罗利,并在那里度过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他的小学和中学是在天主教学校读完的。1883年父母死于地震,克罗齐随叔父迁居罗马,在罗马大学学习。他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1947年在那不勒斯建立了“意大利历史研究院”。1952年11月20日克罗齐于那不勒斯与世长辞。

学术思想克罗齐继承了维柯、黑格尔和德·桑克蒂斯等人的学术思想。1903~1944年,他主编《批评》杂志达41年之久,这是当时欧洲影响最大的文艺批评刊物。他发表过反映他整个哲学体系的4部著作:1.《美学,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2.《逻辑学,作为纯粹概念的科学》,3.《实践活动的哲学》,4.《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其中以《美学》影响最大,他后来写的《美学要素》与原来的观点略有不同。另外,他还发表了一些作品,如《黑格尔哲学中什么还是活的什么是已死的》、《但丁》、《莎士比亚》、《歌德》、《维柯》和《阿里奥斯托》等,针对当时欧洲许多重要的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了评论,并对他们的主要作品作了详尽的分析。他还写过一部《十九世纪欧洲文学》,论及了席勒、海涅、司各特、斯丹达尔、巴尔扎克、易卜生、福楼拜、莫泊桑等25位作家。

克罗齐的“精神哲学”即是他的4部哲学著作。他把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认识活动是美学和逻辑学的对象,实践活动是经济和伦理学的对象。

克罗齐的历史观点有两个突出的表现:

其一是历史唯心主义:把精神活动作为历史过程的决定力量;其二是所谓“历史唯今主义”,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如滚雪球,愈滚愈大。过去的全部历史都是现存的历史,而且历史事件经现代历史学家分析、判断,已是现代人思想的产物;历史事件已是为当前的现实服务的工具。

克罗齐的全部美学都从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直觉即艺术。直觉是认识的起点,是最基本的感性认识,它所产生的是个别具体事物的意象。例如直觉到大海,心中就有了一个大海的意象,仿佛这大海的意象本身就等于大海的存在,是由直觉创造出来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的。

克罗齐认为直觉的功用是给本无形式的情感以形式,使它由一个意象转化成形象具体的事物。如果情感能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就是成功的,而美就是成功的表现。一切直觉都是“抒情的表现”,就是为物质赋予一种形式,也就是艺术,克罗齐认为直觉本身就已是表现,在心里完成的就已是艺术作品。至于他心里完成的作品形象地表现出来,给别人看或给自己看,就象灌唱片似的,这种活动是实践活动,而不是艺术活动。克罗齐一方面认为文学艺术是人情感的反映,强调文学艺术有特殊的属性和规律;另一方面,又认为感觉先于观念、行动,否认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艺术概括和作家世界观对创作的指导作用。

克罗齐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因为语言与艺术都是表现,即都是由心灵活动而创造。所以,语言即艺术,语言学即美学。语言与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

克罗齐认为艺术活动是尽人皆有的一种最基本、最普通的活动,认为人人都有几分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和平常人在这一点上只有量的分别(他们是大艺术家,平常人是小艺术家),没有质的区别(同用直觉)。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是艺术家,那么他们的作品就不能被大部分人所了解和欣赏。过去有些文艺理论家认为只有少数“优选者”才有真正判别美丑的本领,在这一点上,克罗齐继承了维柯的优良传统,抛弃了那种“精神贵族”的观点。与此相联系的是他的创造与欣赏统一的观点。他认为,欣赏者若想透彻地理解艺术作品,必须要用心去结合当前的历史情境,全身心投入到作者创设的情境。

政治活动克罗齐在罗马大学学习时,与意大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和唯意志主义哲学家乔万尼·詹蒂莱相识,受他们的影响,他开始深入研究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

1896~1900年,他发表了一系列讨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问题的文章,后来收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里。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克罗齐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他始终持反对态度。

克罗齐一生热心参加政治斗争。1910年担任终身参议员。1920~1921年,在乔万尼,乔利蒂内阁中任教育部长。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后,由于他拒绝宣誓效忠法西斯政权,被撤去教育部长职务,并被意大利学院除名。他公开与法西斯分子决裂。1926年,他的寓所遭到法西斯暴徒的洗劫。

《意大利史》和《十九世纪欧洲史》是克罗齐在法西斯统治时期写的“精神哲学”一样,都是从自由主义观点出发的。1934年,他积极活动重建自由党,并担任主席。他是现代西方自由派的一个代表人物,反对墨索里尼和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他在美学方面对近代欧洲文化有突出贡献,也是西方美学界最有影响的作家。

同类推荐
  • 罗健夫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罗健夫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弗吉尼亚。早年在军中服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战争取得了胜利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王传福作为新近崛起的中国首富,以独特的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方式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半自动化代替自动化,规避专利,无一不体现了他的这独特的创新方式。本书以案例加启示的体例深入挖掘王传福独特的创新方式,力图再现王传福及比亚迪的成长与辉煌,对读者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 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本书是文化记者李怀宇对多位著名学者的采访记录。访谈的内容大多涉及学术文化、历史人生,今集成此书,或可视作一位后学向前贤问道解惑的对话,从中探求一些知人论世的史料和真知灼见。
热门推荐
  • 盛世权臣

    盛世权臣

    赵景穿越到太平盛世的古代彪悍的人生从此开始书写一代权臣之传奇尽在《盛世权臣》
  • 愿世界待你安好

    愿世界待你安好

    如果遇到了喜欢的那个人,千万不要放手,不要像岳琳一样。傻傻离开。不敢面对然后什么都没了,一个人走下去多累。阿琳,我……对不起。我走了,再见。
  • 最可爱的exo

    最可爱的exo

    exo,直击现场!嘿嘿嘿,这篇文文呢,大部分都是有关于exo的私生活小爆料。见过帅气的他们,认真的他们,义气的他们,努力大他们,那么如此率真可爱的他们,你们又了解多少呢?在这里,能够看到他们最最不为人知的一面,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更加爱他们了呢?当然了,也不全是小爆料,还有一些饭饭们写的小剧场,也是挺有爱的,所以拿来哈大家一起分享,顺便yy一下,嘿嘿嘿,腐女身份好像暴露了…^ω^
  • 凌武狂尊

    凌武狂尊

    苦若何?情若何?只是怒发冲冠,嗜血依狂澜!天地按为家,武者为尊,大陆四起,掀起风云战榜人物。践踏星河,画地吾为牢,神铭天地,弑血名天楚地,轩起星宙,撕碎星河,自化天地为——道!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晚朝仪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晚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郝依依的另类爱情

    郝依依的另类爱情

    “你是从外星上来的吗?你家的十五分钟拿来当五个小时用的……”郝依依恨不能将眼前这个男人踹到伊拉克去……她、是悲催的灰姑娘,是弃置于市井里的沧海遗珠。他、是真正的富家男,极品男中的一株“奇葩”。他甘愿隐去光芒,城府于她。貌似和谐安定的生活,却潜在着妖孽横生的趋势……
  • 云落寻阳

    云落寻阳

    在三界之中存在着一个禁界,禁界里隐藏着神秘。相传是有着古老的诅咒。又有着长生的秘密。众多逆天强者苦苦追寻,却为何不肯吐露一字?又为何变得魂散魄离?然而这一切却与一个少年有关。他才是这个事件的中心。
  • The Road to Oz

    The Road to Oz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