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51600000059

第59章 普里莫·列维

普里莫·列维,生于1919年,是一个犹太家庭的后代。

1942年,他在都灵大学取得了化学博士头衔,此后,由于他的犹太人身份,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以至于最后不得不用假名在都灵附近山区的一座镍矿找了一份差事。一年以后,他转到了都灵一家制药厂的化学实验室工作,直至1943年纳粹德国的铁蹄踏上北部意大利的国土。

此后,年轻的列维将化学实验室里的仪器变卖换来了一把手枪,加入了一支犹太人的游击队,开始了他的反德意法西斯活动。1944年由于不幸因被出卖而被捕,移交德国法西斯军队之后,被遣送至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一次与列维同行的一共有650名犹太人,而他成为最终幸存下来的24人之中的一个。

众所周知,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中纳粹德国的杀人魔窟,能够幸存除了难友的帮助,列维认为他懂得化学知识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我在奥斯维辛待了10个月,能活下来也许因为我在他们的人造橡胶厂服役。当然,更多的还是运气。”正如列维自己讲的,能活着从奥斯维辛走出来运气还是最重要的。就在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前夕,他患了猩红热,被当作没有救治希望的老弱病残留在了奥斯维辛等死,谁知塞翁失马,因此躲过了一次死亡之旅。

幸存者自述从奥斯维辛重返故乡之后,列维恢复了他作为一名化学工业实业家的身份,继续在化工领域里发展自己的事业。他改进了一项给铜丝表面抛光的化学工艺,这一技术上的重大改造为工厂带来了可观的商业效益,列维也因此成为了这家化工厂的老板。在此后的30年里,列维的主业始终都是围绕着他的化学工业事业,只是在业余时间里他才从事他的战后文学创作活动,如此直至1977年退休。

“我感到有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在促使我坚持下去,一定要活着走出奥斯维辛,因为我将向人们见证这一段历史。”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在回到都灵后的一年时间里,列维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如果这也能称为一个人的话》。

在这本书中,列维讲述了许多亲眼目睹的大屠杀的情形。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书中并没有激烈的言辞叙述,也没有过度亢奋的词汇,相反他的叙述冷静得让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位在奥斯维辛亲手掩埋过同伴尸体,并天天目睹死亡和面对死亡危机的老人所写的作品。他用极富于散文韵味的笔触,歌颂了人类的尊严与理智抵抗野蛮与卑鄙的胜利。

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时候被直接翻译成了《奥斯维辛的幸存》,但是列维本人对这样的翻译并不是十分满意,他自认为这样的译法太过于直白和平庸了。列维的作品相对于一些非常文学化的作品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翻译的,因为他在表达时既不用过分的影射,也不过分的口语化,用词非常准确,这也是列维的一个明显的风格。文学和科学对于列维来讲是用来表达主题的两种不同方式,他希望他在文学创作里做到用词的精确和叙述的严谨,这大概和他是个长期从事自然科学实验的化学家有很大的关系。

列维的虚构性作品,例如小说、短故事集的数量并不算很多。算起来也就是5部短篇故事集和一部长篇小说:《第六日》(1966)、《元素周期表》(1975)、《猴子的扳手》(1978)、《如非现在更待何时》(1982)、《制镜者》(1986)、《他人的交易》(1989)。其中《元素周期表》和《猴子的扳手》这两部作品被视为他的非纪实性文学作品的代表作。列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达和叙述的方式,将化学元素、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反应和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巧妙地结合起来,并力求通过此种方式的写作对人类历史进行一番反思。

最为典型的就是《元素周期表》一书。这本书是由21个短篇作品组合起来的合订集,每一个独立的单元都以一个化学元素的名称来命名。人们让列维对这本书做一个简要的概括时,他这样写道:

“你们应该不难看出来,这不是一部化学论文集,这也不是一部自传,这是一部被重塑的历史。”

在样式上,《元素周期表》一书可以被视为运用了大量的后现代主义写作原理,但故事自身的结构还是非常传统的。列维是个讲故事的好手,他让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迷人的情节结构,元素自身成为每一个故事发展的原动力,列维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追踪并记录下来了他们发生反应的轨迹。

尽管列维在化学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专业化程度很高,但《元素周期表》一书却绝不让人感到空洞,也没有充斥着学究式的说教。每每涉及到偏僻的化学专业内容,或是对元素名称本身进行语源学解释的时候,列维都会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并且让读者读起来感到颇有趣味。

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对列维的作品赞颂不绝,这使得列维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列维的著作已经被翻译成了17种文字流传于世。

1987年4月11日,星期六,早晨10点过后不久,普里莫·列维从他出生的那座19世纪晚期的三层小楼的楼梯上摔下来,因头骨骨折当场死亡。

同类推荐
  • 张居正评传

    张居正评传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共八章,每章又有不同的小节,以叙述为主,详尽生动的记叙了张居正的成长经历和主要事迹;张居正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内阁首辅地位,并逐步操纵朝政大权,进行自己的改革的。
  •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过往红尘:八个女人的人生解读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蓑雨人生:苏轼

    蓑雨人生:苏轼

    本书讲述了大文豪苏东坡的坎坷人生路。内容包括:立志求学、初入仕途、贬谪之旅、政绩显赫、再度贬谪、精神道德与文化成果等。
  • 红秀

    红秀

    20世纪东方先锋女性传奇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灵异校园煌澄学院

    灵异校园煌澄学院

    汕头市煌澄学院流传着许多的灵异传闻,蘑菇亭、阴之树、蓝青池,学校一年内不断学生失踪、死亡,是有人在复仇行凶?还是鬼魂作崇?梦玲与许梓为调查些事,经历众多挫折,他们是否能找到真相,真相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面对爱情、新情、友谊他们该何去何从~~~~~~
  • 幸存者之启示录

    幸存者之启示录

    游戏宅兼军事宅的李康,如同往常一般在房间里打着游戏,不过这时外面的世界正发生着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变化……整个世界近九成人类都被NB病毒所感染,如同世界末日一般,但是上帝却没有放弃人类,挑选出了一万名权限者,以及这场世界末日的衍生产物,变异者,而李康就是这两者的综合体。且看李康如何在这人吃人的末世生存下去。(新书上架请大家多多支持!)
  • 神族传说传说再现

    神族传说传说再现

    在大陆一个遥远的角落存在一个不为人知的种族——神族,他们负责守护维持人类平衡的两大元素——光与暗。神族之为是世袭制,然而这一届的神皇之子却喜欢到人类世界去玩,对神族之位。然而当他这次来到人类时神族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 白鹤奇侠传

    白鹤奇侠传

    天地乾坤,自古正邪。蜀山自有剑侠,蛮荒不少飞仙。说修真人谁正谁邪,不看门派出处,只问一心而已。正非用正,邪非永邪。血肉之躯自难长存于天地间,唯一情字,常伴清风明月,亘古流传。等得千万年后,自还有人记起,这些许故事,这些许人,这些许情。
  • 墨瞳.凉薄.倾少年

    墨瞳.凉薄.倾少年

    霸气才子欧阳雨修爱上呆萌派徐雅,虽然相爱困苦,但是很幸运。在这期间,女主角徐雅遇上情敌梁薇薇又是一番别味风景。可怜的徐雅遭受梁薇薇的设计陷害,一次又一次忍气吞声,最终她学会保护自己。她和欧阳雨修的爱情来之不易。还有欧阳雨露和徐文宇,董芮娜和伊星辰。为了爱情他们不抛弃不放弃。彼此间倾诉。共绘美好结局。(敬请期待)
  • 黑客间的战争

    黑客间的战争

    你知道你身边的人是什么身份么?学生?白领?打工仔?也许是吧,那你想过没有,他有可能还有另一个身份呢?不可能!真的不可能么。。。。。。这个世界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他有出类拔萃的技能,他就绝对有可能拥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杨业是黑客不错,但他没想到生活里会发生那么多不该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 天域战皇

    天域战皇

    天域战神苏沐,因参悟轮回失败,导致堕落无尽深渊,尘封万年。一朝觉醒,便浴火重生!转世幻灵国苏王府苏家大少,结果却是个命轮残缺的废物!强者?弱者?只是一念之间!挡我者,弑!神佛因我颤栗、大地为我颤抖、万兽惧我狰狞、群雄恐我陨落!傲娇女王、乖巧萝莉、病娇女神。统统尽收!这次,他要再次杀向天域,成诸圣主宰,睥睨天下英雄!无上之王,天域战皇!废人…永不言败!
  • 都市鬼医

    都市鬼医

    18世纪被莫名变成吸血鬼,20世纪回到自己的祖国,21世纪终于有胆走向都市,在这座陌生的都市里,隐匿在私人诊所里,寻求属于自己的别样生活。
  • 当誓言变成逝言

    当誓言变成逝言

    虽是一本言情小说,但并无过多谈情说爱。这只是一场冒险,而冒险中穿插着恋情。我并不是很会写言情小说,或者说,我也几乎不怎么看这类小说。所以言情很少,更多的是冒险。这是一场悲剧,一场虐恋,一场不该有的爱情。时间错乱,少年十四岁时能力被封,被判死刑,身体与灵魂即将灰飞烟灭。而朋友护其灵魂、助其重生。为了祢补自己的错误,他踏上寻敌之路,收获友情、爱情、背叛……最终他为世界舍弃性命,抛下一切。「这是一个错误,终将注定我们无法双飞。」「这是命运的安排,我们无人能斗得过天……」「当誓言变成逝言,便为我烟消云散之日。」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