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8800000004

第4章 Q(1)

第一节 qī

七嘴八舌,遇事没辙。

七月七生个阿巧。

七月荷花一时香。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快似钻。

七月半,蚊子多一半;八月半,蚊子少一半。

七十二行农为首,百亩之田粪当先。

七十二行,庄稼为王。

七十瓦上霜,八十风前烛。

七十不打,八十不骂。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坐。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

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

七十二条计,跑了是便宜。

七十二行,赶脚最忙;走路吃干粮,进店整鞍垫。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

七个不依,八个不饶。

七个保姆的孩子没人管。

七个当家,八个做主。

七个猴子八样脸。

七个厨子八个客,忙得人也认不得。

七岁八岁惹狗嫌。

七分道白三分唱。

七分锣鼓三分唱。

七分主人三分匠。

七子八棉,九子赚钱。

七子十三孙,抵不到床头二百文。

七把梆,八把盖。

七错廿三缠。

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七坐八爬,九九生牙。

七月下种,八月长苗,九月打草。

七浆八腊九回头。

七层锅,八层炕,九层煤火烧得旺。

七世仇寇,八世冤家。欺善怕恶。

欺妻一世穷。

欺硬不欺软。

欺人即是欺自己。

欺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欺人莫欺天。

欺老不欺少。

欺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叫一世贫。

欺胜者必败。

欺山莫欺水,欺人莫欺心。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妻贤子孝一身闲。

妻是枕边人,十事商量九事成。

妻归前夫,物归本主。

妻仗夫势,狗仗人势。

妻随夫贱,母以子贵。

妻有钱,汤烧水。

妻有大小,子无嫡庶。

妻子是人家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

妻子面前莫说真,朋友面前莫说假。

妻子犯法,祸及丈夫。

妻子按着丈夫打,家院里面拴上马。

妻子两,黄金日日长;妻子三,黄金积如山。

妻财子禄。

第二节 qí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

象征喜庆吉祥的喜鹊

传说喜鹊原是天宫的仙鸟,叫鹊儿。有一年,玉帝派金牛星下凡,给人间撒了些草籽,大地处处绿茵,只是缺少花木,人间还不是很美。这话被鹊儿们听到,就把这件事转告了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听了鹊儿的请求,心想,玉帝派金牛星给人间撒草籽,落了个好名声,我何不让百花仙子给人间送些花籽,借此名垂千古呢?可王母舍不得冬梅,再三叮嘱百花仙子:百花齐撒,独留梅花!从那时起,人间大地从春到秋,百花盛开,唯独冬天没有花。

鹊儿们议论后,偷了一株梅树苗,又派一只鹊儿衔到人间。从此大地上就有了梅花。因时值腊月花开,所以人们称它“冬梅”或“腊梅”。

王母发现此事,下令绑了送梅的鹊儿的双腿,并把它关进笼里。从此,鹊儿也就练成了蹦蹦跳跳的本领。

后来,专管天宫鸟类的三足鸟得知此事,很同情这只鹊儿,冒风险打开笼子放了它。鹊儿飞到人间,看到梅花吐艳,就在梅枝之间跳来蹦去,还“喳喳喳”叫个不停。

这株梅花树栽在一个富人的花园里,这家小姐恰逢出嫁日,按当地风俗,姑娘正在绣楼上按照习俗“哭嫁”。忽然,鹊儿的阵阵叫声从窗口飞了进来。

姑娘听了不知是何声音,走到窗口向花园望去。她看到梅枝上有只从未见过的鸟儿,羽毛美丽,叫声悦耳,舞步轻盈。姑娘一时高兴,取来剪刀和红纸,照着鹊儿和梅花的样子,很快便剪成了一幅窗花。

这时,家人来催姑娘快上花轿。姑娘拿着刚剪好的窗花,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鸟呢?”

快嘴的丫环忙说:“今日大喜,姑娘逢喜事,就叫它喜鹊吧!”姑娘上了轿,到了婆婆家,她剪的窗花也随同嫁妆抬了过来。

男家开染坊,家主见新媳妇的这幅“喜鹊登梅”的窗花剪的很好,就照着画了,又加了只喜鹊,寓意成双成对,双喜临门。从此以后,喜鹊就成了预兆喜事之鸟的象征。

“喜鹊叫,客人到”,这是通行古今的俗谚。喜鹊在汉代叫干鹊,《本草纲目》说喜鹊“性最恶湿,故谓之干”,这是说喜鹊喜欢天晴。

由于远道的客人雨天一般不会上路,天晴时来的可能性大,而喜鹊又喜欢在天晴时欢畅而鸣,这种巧合可能就是俗语“喜鹊叫,客人到”产生的原因。

古代时交通不便,传递信件费时又麻烦,也没有其他通讯方式,因此对于古人来说,远路客人突然到来常使人喜出望外,喜鹊报喜便弥足珍贵。

清代陈世熙在记载唐代趣事的著作《开元天宝遗事》也提到:

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

喜鹊被更多的人喜爱,其实和另一个传说有关。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自幼跟随哥哥嫂子生活。牛郎的哥嫂对牛郎并不好,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

牛郎找到老牛说的地方,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天上的织女。

织女的工作,是用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织女常常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是王母娘娘最喜爱的仙女之一。

此时,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含羞答应了他。

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

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可是,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说:“牛大哥去世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

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已经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孩子们也都欣喜地张开双臂,大声呼喊着织女“妈妈”。

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就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于心不忍。

王母娘娘有些动容,就让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但是,隔着那样一条长长的银河,他们又怎能一家团聚呢?

这时,又是热心的喜鹊们想出了办法。每到七月七日,就会有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

因此,每到七月七日的时候,人们都是到处看不见喜鹊的踪影,因为它们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

喜鹊不仅能预报喜事,成就美好姻缘,还十分懂得知足报恩,是种有情有义的吉祥动物。唐代小说家张鷟在唐代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的卷四中,写下了这么一个“鹊噪狱楼”的传说:

贞观末年,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天长日久,喜鹊和他之间有了感情。后来,黎景逸被人诬陷为盗贼,冤枉入狱,令他倍感痛苦。

突然有一天,黎景逸看见自己总喂食的那只喜鹊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像是在兴奋地讲着什么喜事。黎景逸暗自想,大约有好消息要来了。果然,3天后他被无罪释放。后来,黎景逸才知道是因为那只喜鹊变成人后假传圣旨,才把他救出来的。

这是我国很传统的鸟兽报恩故事类型。一只喜鹊因为老吃“邻居”喂饲的饭食,对人起了感激之心。当主人落难的时候,不但亲自到狱楼上去传好消息,还化身为人,假传圣旨,帮助恩人脱难。“玄衣素衿”,正是喜鹊的服装形象。

古代儒家认为喜鹊的地位非常尊贵,将喜鹊捧为“圣贤鸟”。喜鹊一年到头,不管是鸣还是唱,是喜是悲,也不管是在地上还是在枝头,年幼还是衰朽,临死还是新生,发出的声音始终都是一个调,一种音。儒家眼中的圣贤、君子,就是要表现得像喜鹊那样恒常、稳定、明确、坚毅、始终如一。

因此,儒家经常要求人们向喜鹊学习,把喜鹊当成圣贤的某种楷模。再加上喜鹊的叫声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鹊在我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

棋高看得远。

棋走千着,全看最后一着。

棋边不语真君子,见死不救是小人。

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作茧自缚

蚕吐丝做茧子,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事原希望对自己有利,结果反倒损害了自己。出自唐·白居易《汪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

古时候有一副拆字对联,上联是“鸿为江边鸟”,下联是“蚕为天下虫”。“江”字与“鸟”字凑在一起,不正是“鸿”字吗?“天”字与“虫”字凑在一起,不正是“蚕”吗?而且“虫”在“天”的下面。

蚕是一条小小的青虫,胖胖的身体,嫩绿的腰肢,整天埋头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然而过了一个月,蚕都销声匿迹了。蚕肚里的丝在吐完之前,它们化成了一个个蛹,并且吐出丝,一层一层地把自己包绕起来,筑成了一个圆形房屋——茧,蛹则藏匿其中。于是古人说它们“作茧自缚”,并且用这句成语比喻那些做事情原想对自己有益,结果却事与愿违,反使自己受害的人。

棋力酒量,不甘退让。

棋逢对手难藏行。

棋逢对手,先礼后兵。

棋输还有棋子在。

棋逢对手难输赢。

棋输木头在。

棋中不语真君子,做事分明大丈夫。麒麟不踏无宝之地。

凤毛麟角

凤,凤凰。麟,麒麟。传说中的珍异动物。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才或事物。出自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南朝宋代的著名诗人谢灵运,才思敏捷,文章精美,使人读后流连忘返,爱不释手。其孙谢超宗,也极有文才,颇有名声。

谢超宗曾担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常侍,王府中的文告函件都出自他的手笔。新安王的母亲殷涉仪去世后,谢超宗撰写悼念死者的悼词,写得非常精彩,孝武帝读过以后大加赞扬,对左右说:“谢超宗真是有凤毛呀,天下又出了一个谢灵运!”

当时右卫将军刘道隆也在座。他听孝武帝夸谢超宗有凤毛。他是行伍出身,不懂得凤毛是什么意思,误以为他真有凤凰的羽毛,就跑到谢家,央求说:“听说你有稀奇物件凤毛,快让我看看!”

谢超宗不明来意,反问道:“我这个贫寒之家,你说能有什么稀罕之物呢?”

刘道隆还认为他们故意珍藏,就自己找寻起来,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什么凤毛,他自言自语他说:“早上陛下说你有凤毛啊,怎么找不到呢?”

谢超宗接着说:“凤毛麟角如此珍贵的宝物,我哪里有啊!”从此,这个笑话广为流传,成语便由此转化而来。

旗向哪里指,兵向哪里攻。

旗倒兵散。骑着骡子思骏马,官居宰相想王侯。

骑着骡子压着马,打着骡子震着马。

骑驴扛布带,都在驴身上。

骑驴背背子,都在驴身上。

骑驴渡江,过江不得。

骑驴担担子,全在驴身上。

骑驴不知赶脚苦。

骑在虎背上不怕虎。

骑着驴找驴,守着和尚骂秃驴。

骑着驴子见脚疼。

骑着马找马容易。

骑着马,好找马。

骑牛觅不见牲畜。

骑虎难下背。

骑虎难下。

骑虎难下

骑在老虎身上,很难下来。比喻做事遇到未曾估计到的困难,但停顿会造成更大损失,不得不做下去。出自唐·房玄龄《晋书·温峤传》。

晋成帝咸和三年(公元328年),镇守历阳的将领苏峻和镇守寿春的将领祖约,以诛杀辅佐成帝的中书令瘐亮为名,率军攻入都城建康,专擅朝政。

在这危急时刻,担任江州刺史的温峤挺身而出,和逃到他那里的棱亮共推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起兵讨伐叛军。由于叛军势众,再加上挟持了成帝,陶侃接连打了几个败仗。不久,军粮也发生了困难。

由于战争一再失利,陶侃产生了畏惧心理,他责备温峤说:“起兵时,您说要将有将,要粮有粮,只要我出来当盟主就行了。可是现在将在哪里了?粮在何方?如果粮食再接济不上,我只能带领本部人马回老家去了,待到以后条件具备后再干。”

温峤反驳说:“您的看法不对。战胜叛军最要紧的是靠队伍自身的团结。当年刘秀、曹操所以能以寡敌众,因为他们是正义之师。苏峻、祖约这帮家伙欺世盗名,有勇无谋,我们定能战胜他们。现在皇上蒙难,国家正处在危急关头,我们仗义讨伐逆贼,决不能改弦易辙。就好比骑在猛兽身上,不把它打死,怎么能半途下来呢!如您违背大众意愿,独自带兵回老家,必然会影响士气,使讨伐失败。这个罪责您是推卸不了的!”

陶侃听了温峤的话,很受感动,只好打消回老家的念头。接着,温峤和他仔细商讨了作战计划,从水陆两路进攻叛军。温峤又亲自率领一支精壮的骑兵,突然袭击叛军。最后苏峻、祖约两叛贼首领先后被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骑马找马。

骑马坐轿遇不着熟人,穿草鞋遇见熟人。

骑马晕,坐轿晕,辘辘越搬越有劲。

骑马不撞亲家,骑牛撞到亲家。

骑马勿见亲家公,造屋勿招箍桶匠。

骑马不怕马头高。

骑马也到,骑驴也到。

第三节 qǐ

乞儿跌倒零碎多。

乞丐身,皇帝口。

乞丐不带棒,狗也要来欺。

乞丐不过朽木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岂知往世金银宝,借尔权看数十年。起了五更赶晚集,大家驴儿大家骑。

起龙头,结狗尾。

起得雄,败得快。

起头容易终梢难。

起了风,少不得要下点雨。

起家的机匠,败家的裁缝。

起早起,碰着隔夜人。

起早了得罪丈夫,起晚了得罪公婆。

起早起,碰着捉狗屎。

起心害人,反害自身。

起心不得高官做。

起心用心,害了自身。

起心人难留,留下结恶仇。

起心不善,支人犯法。

第四节 qì

气极出毒言。

气气恼恼成了病,快快活活活了命。

气死乌龟当鳖卖。

气死不告状,饿死不当当。

气力是奴才,使了再出来。

气力用不尽,井水挑不干。

气上房,不用尝。

气味最臭电石灯,烧灵放的孔明灯。

气节不让人。

气破肚子胀破心。

气不顺,吃肉也不香。

气量要宏大,待人要真诚。

气度要宏,言语要谨。

气臌痨伤膈,阎王请就的客。

器物老值钱,倭瓜老了面。

器小易盈。砌墙先打基,吃蛋先养鸡。

砌屋三石米,拆屋一顿饭。

第五节 qiān

千朵桃花一树生,贫苦人家一条心。

千可贵,万可贵,无私最可贵。

千里做官,为的是钱。

千年道法,经不起一禅杖。

千年难遇龙华会,万年难得岁交春。

千年不赖,万年等着。

千年田地八百主,十年兴败许多人。

千年荒地无人耕,耕起来有人争。

千年万年终是死。

千年古树问老槐,老槐还是问松柏。

松千姿百态的形态美

松树具有不同的形态,人们将松称为迎客松、送客松、倒挂松、棋枰松、蒲团松、卧龙松、龙爪松、连理松等。

松树丰富多彩的美姿美态,历来深得我国人民普遍喜爱。文人墨客赞美它,山水画家更是普遍收入画中,精心描绘,就是因为它具有千姿百态的形态美,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松树的品格特性,主要显示出内在美和形态美,鼓舞着人们对自己的品德进行自我修养、对人格理想坚持强烈追求。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松树崇高的美好品格特性,和人对松怀有的人文观念,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造就了深厚的松文化,使得松成为了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象征。

在黄山有一棵迎客松,挺立于黄山玉屏峰东侧的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800年,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臂,热情欢迎宾客的到来。

迎客松是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理,形象可爱。它作为我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友谊的象征早已蜚声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送客松是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立于黄山玉屏楼右侧道旁,与名扬世界的黄山迎客松遥遥相对应。此松虬干苍翠,侧伸一枝,形似作揖送客,故名“送客松”。有诗赞曰:

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面春。

黄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挥手送游人。

棋枰松位于黄山的北海,盘踞在平天道旁。此松极其奇古,松干较短,高仅两尺,但盘根盖顶,冠幅荫广逾丈。因树顶平正坦荡,如同围棋盘,故名“棋枰松”。

相传,从前有数位仙童坐在枝杆横斜、平正如棋盘的树顶上下棋,有位名叫黄升的樵夫,看棋入迷,忘记下山,仙童便授之一枣,含之不饥。清代诗人洪云行有《棋枰松》诗咏之:

闻道骖鸾客,时来坐对松;

樵柯从烂尽,此局几时终?

此诗将棋枰松描绘成仙人的棋盘,给棋枰松披上了神奇的色彩,耐人玩味。

蒲团松位于黄山玉屏索道上站附近,高不盈丈,却枝丫茂密错落,枝冠如盖,可坐数人不坠,形似一个大蒲团。

在黄山始信峰,还有一株连理松,这株松两棵树干相拥相抱,看似两株树,实为同根生,树冠纠缠在一起,亲密无间,恩恩爱爱。

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发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后来,唐明皇的灵魂追赶杨玉环到黄山,二人相挽跳入云海,于是化成了这株“连理松”。

卧龙松伫立于黄山卧云峰。传说在乾隆二十三年,清高宗弘历北巡时,问随行的纪晓岚道:“宜州哪里有可游之处啊?”

纪晓岚回奏道:“臣听说,北边的老爷岭钟灵毓秀,而且大唐时留下了许多典故,许多佳话,每一处景观都有一段美妙的故事。”

于是,君臣一行便来到老爷岭。行至山脚下,眼看就到了圣清宫下的院山门了,乾隆皇帝发现山道南侧,有一虬枝古松横卧路旁,觉得出奇,便问纪晓岚:“纪爱卿,此松可有名号?松树大多是傲立笔直,此松却又因何长成此等模样?”

纪晓岚当时正任《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乾隆皇帝的不记名老师。皇帝每有“风雅”之难题,都要向他请教。纪晓岚见问,便回奏道:“据微臣所知,此松至今尚无名号。如果万岁有雅兴,臣便将听来的传说,讲与圣上听!”

乾隆立即来了兴致,站住脚,催促道:“既有传说,快讲!”

于是纪晓岚讲道:“据说,当年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征服高丽后,在老岭鹰嘴峰下发现了曾祖太宗刻在石壁上的御旨,又按旨修了圣清宫后,竣工时,玄宗亲自来老爷岭主持开光大典。开光后,玄宗在岭上游览半天。下岭后,走到这里,他忽然喊困,想就地睡一觉,寻找了一会,就单单相中了这里的一株小松树下,并告诫随员说:‘朕就于此睡一觉,你们记住,严禁他人来打搅!’于是玄宗便坐下,将头和背靠在小松树的干上睡了。”

玄宗当时身子很乏,睡着睡着,便把小松树压弯了。小松树被压躺在地下,玄宗便也把身子躺卧了下去。

皇帝有令不许人打搅,所以也就无人敢来喊醒他。一直睡到红日西沉,玄宗才醒过来。起来后,他见自己这一睡,竟把小松树压倒了,说了几声‘罪过’,又叮嘱人将小松树扶起,便走了。

“岂料那小松树经玄宗一压,也就定了型,无论怎么扶,扶起来又卧下。年深日久,树也大了枝也长了,却还是当年玄宗压倒的样子。”

乾隆听完了故事,便对这株松树发起呆来。好一会儿,他才说:“唔,这株松树是福份不浅哪,你们看,它的形状犹如一条伏卧的巨龙,况且当年玄宗还卧在这里睡过觉。既然以前无名号,朕就赐名给他,叫卧龙松吧?”

从此,“卧龙松”这个名字便叫开了,一直延袭着。这株树,也由一株小卧龙松长成了一株像模像样的大卧龙松了。

松树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恩赐,松木自古就是用途广泛的优良木材,松木材质好,耐腐朽,纹理直,具有刚柔并济、负重而不折、挺直不变形、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特点,可作建筑、桥梁、枕木、矿柱等用材。

松子自唐代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上佳食品,是糖果、糕点的常用原料,有些品种还可入药。松果,别名松球、松元、松实、松塔等。魏晋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记载:“味苦,温,无毒。主风痹寒气,虚赢少气,补不足”。

松脂在古时候被用于防腐、驱虫,经过提取可得到料松香、松节油等。我国最早的中药学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将松脂列为上品,记载曰:

松脂,味苦温。主疽,恶疮,头疡,白秃,疥骚,风气,安五脏,除热。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一名松膏,一名松肪,生山谷。

松节是松树的含油结疤,古人认为松节是松树的骨头。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的墨有几种制造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叫松烟墨,就是利用松根和松枝在窖内进行不完全燃烧制得。东汉以后这种方法被普遍采用,这才使得墨的生产达到了规模化。

汉代神医孙思邈最先发现了松针的医疗保健作用,其巨著《千金方》记载松针:

令人不老,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治中风,治风湿,百节酸痛之方。

孙思邈晚年又在《千金翼方》中补充记载松针可“主万病,发白返黑,齿落更生”。

孙思邈亲自采集松针制作松针茶饮用,经年不辍,实践证明,松针虽无长生不老之功,然却有延年益寿之效。相传孙思邈年过百岁依然发黑齿白,亲自坐诊处方,当时的人惊异于其容颜不老,呼为“神仙”出世!

松花粉古称“雄黄”,是一种珍贵的天然营养食品,我国人民食用松花粉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史籍多有记载,历来被认为是养生延年的妙药,因此民间有“益寿粉”之称。

古人用松花粉和炼熟的蜂蜜调和,做成“雄黄饼”,味香、清甘,有养颜益志、延年益寿的效果。松花粉承担着松树繁衍后代的重任,是松树精华之所在,来源于纯天然、野生的自然环境,是真正意义上的营养品。

总之,松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不仅是我国民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契合了民族的人文精神,蕴涵了特有的生命美、情意美、人格美、气节美。

千年王八万年龟。

千年纸张会说话。

千年猢狲性难改。

千年文书好合药。

千年猪婆要道阉。

千年房屋换百主。

千年草籽万年鱼。

千年田,八百主。

千年松,万年柏。

千年如昨。

千年的沟冲成河。

千年琵琶万年铮。

千年桐,百年棕,一世吃勿穷。

千年道行只一佛。

千年的大道踩成河,东西由少积成多。

千年放债,必有一赖。

千年文字好合药,三寸舌头压煞人。

千年龟,轻如灰,水托荷叶叶托龟。

千年狐狸千年道。

千年勿断娘家路,两钱搞得店门开。

千年碰着虎瞌睡。

千里不捎针,万里没轻担。

千里姻缘一线牵。

千里传声,万里传名。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千里马,打脚泥。

千里马,伯乐识。

千里行事不捎书。

千里相送,终有一别。

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

千里的路,是从第一步开始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千人上路,一人带头。

千人千个相。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千人扛一个道理。

千人千品,万人万相。

千人共双眼。

千人认识和尚,和尚不识千人。

千人唾骂万人厌。

千个菩萨一炉香。

千个口,百个嘴,不同一心事事衰。

千日之功,败于一时。

千日琵琶百日琴,告化胡琴一黄昏。

千日胡琴百日箫,当日横笛乱哨哨。

千日胡琴百日箫,学晓月弦正食朝。

千日行善犹不足,一日作恶恶有余。

千金买屋,八百买邻。

千金凭一点墨。

千金难买心头好。

千金买骨名马至。

千金不死,百金不刑。

千金买产,八百买邻。

千金不卖道。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千金难买心中愿,无油灯盏枉费心。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千方百计。

千言好个人,一言恼个人。

千算计,万算计,担不住老天一算计。

千算万算,当头一钻。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千拣万拣,拣个漏油灯盏。

千差万差,来人不差;要行千里,不到无名之家。

千思想,万思想,买布不如买衣裳。

千钱阄下死。

千钱药,却在篱笆边。

千钱容易,一钱难。

千钱难买六月泻。

千岁老人,不值花米价。

千杓万杓,不如一落。

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

千兵有头,万兵有将。

千做万做,蚀本勿做。

干滚豆腐万滚鱼。

千层纱,抵不了一层棉花。

千层万层,勿如底脚一层。

千两不用秤,六十二斤半。

千虚不如一实。

千亏好吃,一饥难忍。

千斤不为多,四两不为少。

千样玛瑙万样玉。

文人雅士最爱的玉佩

玉佩是用玉雕成的戴在身上的装饰品。普天之下,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对玉情有独钟。同时,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物质文化中,也没有哪一种物质能像玉一样,延续近万年而未曾中断。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是我国传统的玉料,玉的名称就来自软玉,因以新疆和田地区出产最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而硬玉是指翡翠。

无论是软玉还是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因此被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玉”字始于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不计其数。汉字中有关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

玉的文化是我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我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因此而形成了我国传统的用玉观念,也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

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我国重要典章制度古籍《礼记·玉藻》里还要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样一来,佩玉俨然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

我国历史上有一块著名和氏璧,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等。和氏璧与随侯珠齐名,流传数百年,是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也是天下两大奇宝之一。

根据文献记载: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那里挖出一块璞玉。卞和欣喜若狂地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一心想得到君王的赏识,但楚厉王叫来玉工查看时,粗心的玉工将璞玉看成了石头。楚厉王大怒,以刖刑处罚了卞和。

楚厉王驾崩之后,楚武王即位了。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楚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糊涂的玉工仍然坚持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被刖刑夺去了右脚。

楚武王驾崩后,楚文王即位了。这时的卞和已经心灰意冷,放弃了进献美玉的想法。走投无路,失去双足的他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

楚文王得知后,感慨万千,派人去问卞和说:“因为犯了欺君之罪而被刖刑处罚的人很多,但你为何格外伤心呢?”

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哭自己被处罚的遭遇,而是痛心如此的宝玉被当成石头,忠贞之人却被当成了欺君之徒啊!”

楚文王听后,干脆派人剖开了这块璞玉,果然见到了这块稀世美玉。为了铭记这件事,也为了平复忠贞的卞和受辱的心情,楚文王就把这块美玉命名为了和氏璧。

古人爱玉的情之深,意之切,在和氏璧中可见一斑。卞和受刑而不忘献玉的执著,宝玉几经沉浮、终于得以赏识的感情结合在了一起,古人将和氏璧视为传世美玉,把卞和献玉的典故传为美谈,这其实也是君臣之间互求美德以待,不受蒙蔽的情怀。

其实不仅是天子贤臣,就连民间百姓对玉的感情也是一样,因为我国的玉文化实在是太久远了,这在我国的成语中都有体现。

比如:一个贤能的人,有小小的缺点,就叫“美玉微瑕”;形容一件物品十全十美,则是“完美无瑕”;秀美的女孩,她婀娜多姿的体态是“亭亭玉立”;有气节的士人们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也不愿屈辱过活的情结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

因为玉的美好,古人将其加工成各种玉器仍不够表达对玉的喜爱,精心加工过的、小巧玲珑的玉佩就成了古人们爱不释手的赏玩之物和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的玉佩以动物饰最多,有鱼、鸟、龟、蝉、猪首龙形佩等,一般器形不大,多为立体圆雕,也有片状浮雕动物,以宽阴线纹为主,手法简单但传神,具有神秘感,有的佩饰用于佩戴,有的可能用于宗教礼仪。

商周时期,人们对玉佩的喜爱之情更加深厚,王室和各路诸侯都把玉当作自己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

春秋时期,以动物为原型的玉佩逐渐向小型化发展,浮雕多而圆雕少,有鹿、虎、牛、羊、猪、马等,小鹿有的作回头状,非常生动。

战国至汉代,玉雕动物佩饰题材广泛,不仅有常见的动物形象,还出现了辟邪、天禄等神兽。这一时期的动物玉佩浮雕、圆雕皆有,抽象、写实风格兼备,动物刻画形神兼备,线条有力,技艺高超。

那时的玉佩繁缛华丽,甚至有用丝线串联数十个小玉佩结成一组的杂佩,如玉璜、玉璧、玉珩等,用以突出佩戴者的华贵威严。

魏晋时期的动物玉佩仍以辟邪、天禄等神兽为主,但其工艺水平远不及汉代。男子佩戴的渐少,以后各代都只是佩戴简单的玉佩,而女子很长时间里依然佩戴杂佩,通常系在衣带上,走起路来环佩叮当,悦耳动听,因此“环佩”也渐渐成了女性的代称之一。环佩在样式和佩戴方式上也是不断变化的。

唐宋时期,动物玉佩的题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禄佩、辟邪佩几近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骆驼、孔雀等佩饰,造型以写实为主,雕刻粗犷洒脱,线条简练传神。

宋代是一个手工业和工商业空前发展兴盛的时代,国富民强,文化发达,民间用玉也较前朝为盛,大量出现各种玉佩饰,玉用器。两宋玉器承袭两宋画风,通常画面构图复杂,多层次,形神兼备。

宋代的佩饰分为玉束带、玉佩,用具有玉辂,玉磬,礼器有玉圭、玉册等等。内廷专设有玉作,玉料由西域诸国进贡。

金元时期,动物玉佩呈现出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其中“春水玉”和“秋山玉”最具特色。前者刻画春天野鸭、天鹅戏水,鹰鸟捕猎的场景;后者刻画几只动物穿逐于森林之中,描绘北国秋天的狩猎和自然风景。

明清时期,动物玉佩的品种和数量都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神兽佩、生肖佩、家禽佩等应有尽有,还有鹌鹑佩、双獾佩等前朝罕见的动物玉佩,以圆雕小件为主,片状佩很少见。雕刻风格趋向柔美、和谐,宫廷玉佩刻画繁缛,制作精美,民间的玉佩线条简练,造型质朴。

明清时的百姓喜欢佩带各种玉佩饰。富裕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是玉。即使家境一般的人也会带个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

那时包括玉佩在内的玉制品所用的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其中特别以产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也同样价值不菲。

除了动物纹玉佩,吉祥图案的玉佩也很多,比如富贵万年、平平安安等。各种传统图案形式多样,寓意深刻,数不胜数。玉佩浓集了中华玉石文化的丰富内涵,是华夏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玉佩与其他珠宝饰品不同的是,它在对人进行装饰的同时,更在乎于人们的精神感受,已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直观物质表达形式。在强调个性化和注重精神感受的现代,佩戴蕴藏有丰富东方文化内涵的玉佩,将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品味和民族气质。

千事万事,吃是大事。

千句阿弥陀,一句死孤亡。

千家勤劳,万家辛苦,只为地主这一户。

千贯买田,万贯结邻。

千个师傅千个法。

千零合一整,芝麻不能吃饱人。

千丈麻绳,总有一结。

千不娶妻,百不做衣。

千株琼,不怕家里穷。

千棕万桐,永世不穷。

千挖万挖,当不到老板嘴一喳。

千,千有个头;万,万有个尾。

千枝连根,十指连心。

千根木头随排走。

千斤绳从细处烂起。

千斤的绳子,还是从头搓起的。

千经万义,孝义为先。

千高万高,人心最高。

千刀割不断的亲戚。

千鱼万肉,不如饭一熟。

千条蜈蚣,只能走一条路。

千口吐沫淹死人。

千赊不如百现。

千主张,万主张,还要自己作主张。

千锤打锣,一锤定声。

千招怪不如一招怪。

千贯置金,万贯置邻。

千日胡琴百日箫。

千日晴不厌,一日雨落便厌。

千只有头,百只有尾。

千条龙,万条龙,主人爱了是真龙。

千家人吃药,一个人给钱。

千主张,万主张,黄金难买自主张。

千万滴口水成江湖。

千桨万篙,比不得破篷撑腰。

千死敢当,一饥难忍。

千般容易学,一窍最难通。

千狠万狠,气力为本。

千差万差,赔罪勿差。

千里寄鹅毛,礼轻人情重。

千里有缘巧相逢。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共电。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千山万松,吃穿不空。

千靠万靠,不如自靠。谦受益,满招损。牵动藤儿带动瓜。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零落整,聚少成多。

牵瞎子过桥,渡一节是一节。

牵着不走打着走。

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

牵牛上不得树。

牵牛喝水,先打湿脚。

第六节 qián

钱用药水煮过。

钱能通天,势能压人。

钱大买钱二。

钱能通神。

钱可使鬼。

钱财养人又养发。

钱财就是试金石。

钱财如粪土,人格值千金。

钱财如粪土,面子值千金。

钱是活宝,用哪哪好。

钱是活财,有能力就能来。

钱是活财,用光再来。

钱是人身上的汗,出了一阵又是一阵。

钱是硬门槛。

钱是命,命是钱,钱跟命两相连。

钱是精神饭是钢。

钱是常来之物。

钱是人之胆。

钱是用的,水是流的。

钱银是血汗,钱银是血脉。

钱银出在地亩。

钱多不得差,钱少不得好。

钱多势力大。

钱在前头,人在后头。

钱落公人手,鱼落猫儿口。

钱落赌场,书落考场,人落战场。

钱出吉家门。

钱出急家门。

钱出在布眼里。

钱到人不到,免罚。

钱到公私散。

钱不露白。

钱不怕戳手。

钱不错用,工无枉使。

钱不对,不赌;人不对,不赌。

钱不行空路,人往利边行。

钱可通神路,也能通鬼路。

钱难弄,屎难吃。

钱难赚,药难吃;喇叭好吹气难出。

钱压奴辈,艺压当行。

钱归大堆。

钱归正算,米归斗量。

钱官司,纸道场。

钱长钱,不费难。

钱粮有数,用时无数。

钱刀利手。

钱没两个不响,人没两个不吵。

钱无耳,可使鬼。

钱要用在正路上。乾坤一台戏,日月两盏灯。前客让后客。

前船就是后船眼。

前辈人未老,后辈人上来。

前面不听,后面问信。

前面口甜甜,后面藏把钩镰。

前厝人训子,后厝人子贤。

前官断,后官案。

前毛毛不下,后毛毛不停。

前手不托后手。

前紧后松,前松后紧。

前照七,后照一。

前照一,后掩百。

前妻臭,后妻香,第三个婆子赶着叫娘。

前半世做了老实人,后半世可以骗骗人。

前半夜替自己想想,后半夜替别人想想。

前事不计,后事免提。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走后撵,错路不远。

前脚踏稳,再移后脚。

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退。

前三十年好治,后三十年难治。

前三十年看父教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前三十年的猫,后三十年的狗。

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前有爷,后有娘,有事不敢作主张。

前有管鲍,后有庆廉。

前有车,后有辙。

前世有缘今世结。

前世无冤,今世无仇。

前世修得到,下床就是灶。

前世打爷骂娘,这世折磨跑堂;日上驮千人呼喝,夜里八脚眠床。

前头怕狐狸,后头怕野猫。

前头人跌倒,后头人扎滑。

前头个狐狸跌下井,后头个狐狸没有醒。

前头摆清水,后头猪呷潲。

前头乌龟爬坏路,后头乌龟照路爬。

前头追着麻雀鸟,后头丢了老母鸡。

前头卖生姜,后头说不辣。

前头踹个草,后头跟着跑。

前人挖井,后人吃水。

前人开路后人行。

前人跌交,后人小心。

前人跌倒,后人做忌。

前人强,还要后人强。

前人苦治,后人享福。

前人种菜后人收。

前人就是后人眼。

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

前人栽树,后人歇凉。

前人修下后人福。

前言后语要对照。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前不栽桑,后不栽柳。

前门不进尼姑,后门不进和尚。

前门关关,后门撑撑。

前门拜手客,后门种大麦。

第七节 qiǎn

遣将不如激将。浅浅水,长长流。

浅水养不住大鱼。

第八节 qiàn

歉年饿不死厨子。

歉年发大户。欠字压人顶。

欠钱被人管。

欠下阎王债,不死也要脱身皮。

欠债的多健忘,讨债的记性强。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

第九节 qiānɡ

蜣螂闻着它孩香,刺猬摸着它孩光。枪头不快,弄断枪杆。

枪不离身,马不离鞍。

枪打出头鸟。

第十节 qiánɡ

强盗喜欢天黑。

强权敌不过真理。

强扭的瓜不甜。

强配的婚姻不美。

强弓易折。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强记不如善悟。

强风怕日落。

强邪不压正。

强宾不压主。

强词夺正理。

强词夺理

强词:强辩之词;夺:争。强行狡辩,无理硬说有理。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高阳应是战国时代宋国的大夫。他很爱与人辩论。有理没理都要强辩一番。有时别人有理,但嘴上说不过他只好认屈。

有一次,高阳应要建一座房子。一位有经验的木匠看了盖房子的材料对他说:“用这么湿的木头做柱子,不久便会生出裂痕。木头一有裂痕,就会支撑不住房子了,将来房子会倒塌的。还是等木头风干以后再动工吧。”

高阳应却反驳说:“正好相反,用湿木头做柱子,房屋不仅不会倒塌,反而会更坚固。你看,木头越干就越有力,砖瓦混土越干就越轻。现在木头还湿的时候,对湿屋顶都能支架得住,过了些时候,砖瓦干了,压力减少了,木头风干了,不是更能支持得了吗?怎么会倒下来呢?”

木匠被他这么一驳,无话回答,只好依着他的意思去做,房屋很快盖起来了,但是不出木匠所料,没有多久房子果然倒塌了。

故事中的高阳应,可谓强词夺理。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也有“强词夺理”的说法,云:“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强梁不如好商量。

强人自有强人收,逢着强人不敢强。

强人眼里先掉泪。

强人强到底,十二月里不盖被。

强人自有强人状。

强人自有强人收,还有强人在后头。

强贼怕弱主。

强将手下无弱兵。

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自有一山高。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强中又有强中手,能人外面有能人。

强中更有强中手,英雄背后有英雄。

强盗沿街走,无赃不定罪。

强盗不懂贼言子。

强盗出门千人骂,英雄出门人人夸。

强盗修行贼念佛。

强盗碰见贼爷爷。

强盗进屋,灰都要抓一把。

强龙不压地头蛇。墙上一棵草,风吹两边倒。

墙上画虎不咬人,墙上画马不能骑,墙上画饼不充饥。

墙缝里的蝎子,蜇人不显身。

墙靠基础坚,身强靠锻炼。

墙倒众人推。

同类推荐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北大新语:百年北大的经典话语

    本书仿照《世说新语》的体例,分为授教、气节、神采、德行、雅量、真趣等二十三节,收录多幅珍贵老照片,后附北大人物志。本书采用语录体,将百余年来北大人的精彩“话语”汇集成书,在只言片语中体现百年北大的历史人物风情,读者可在细微之处体悟北大百余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气象及精神魅力。
  • 杨万里集

    杨万里集

    《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结构包括原文、译文及注释,注释详实,通俗易懂,让读者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代文学的渊源。《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是以《四部丛刊》影印宋钞本为底本,参校王琦珍整理的《杨万里文集》。除作参校《全宋诗》,择善而丛。作品大致按年代先后为序,限于《中国家庭基本藏书(名家选集卷):杨万里集(修订版)》体例篇幅等方面的要求,作者选注了杨万里有代表性的诗作百余篇,全部词作八篇、以及文十余篇,以馈读者
  • 北大学子美文

    北大学子美文

    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作者缘其所好,自由挥笔,或叙事,或阐理,或抒情,坦率地表达了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叙说所见所闻所感,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交相辉映,叙事、抒情和说理相得益彰。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热门推荐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当女汉子穿越成汉子

    当女汉子穿越成汉子

    宋一楠觉得她一定是最杯具的人,没有之一。原因无他,一朝穿越,她由女汉子变成了真汉子。这还不算是最倒霉的,最倒霉的是这个汉子,他是个皇帝!!!
  • 梅花迹

    梅花迹

    芳华是一位从二十一世纪中穿越到了异界大陆的一位美少女,穿越而过的她居然发现了自己居然成为了传说中的男人!看着身边与他称兄道弟的脏兮兮的玩意,她捂着鼻子说“贼老天你为何这样玩我!”
  • 逼婚36计:亿万大亨难伺候

    逼婚36计:亿万大亨难伺候

    苏映蓝没想到,丈夫为娶心上人,不惜将她算计给另外一个男人。那个男人,是景城的权贵,是女人都想攀上的亿万大亨。按照辈分,她该叫他一声叔叔。她惊慌逃离,却被他半路堵截。“占了我便宜,抹抹嘴就想走?你可真没良心。”“我不是故意的。”“那五年前,就是有意的?”他有个四岁儿子,母不详。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倾不往昔何以见

    倾不往昔何以见

    女高材生赵融离奇死亡,孤魂大闹阴间要找管事的讨个说法,却不料阎王不光包庇纵容还把她发配到了东汉末年降生。郭女王,一个在电视剧里被编剧后妈的人,她未曾害过谁,只想守护住那些重要的,却发现,冥冥之中,她才是那双推动历史的手,等到她想到其中缘由,历史依旧在那个轨迹上转动,就像她注定是郭照容,也注定是赵融一样。穿越千年,她要与他重新相识……过了这一世,两人又将何去?
  • 超级导演

    超级导演

    看一个落魄的学生如何成为叱咤娱乐圈的超级导演。看一个无权无势的“普二代”如何成为耀眼的明星。要一个外人眼中的败家子如何变成年轻一辈的偶像。美人计,潜规则,金钱攻势……神马都是浮云。我是超级导演,我是极品演员。我还是我,我还在路上。
  • 喋血红尘

    喋血红尘

    本想平平静静的度过一生,却被无情的命运搅得鸡犬不宁,既然上天不肯给我安宁,我便要把这世界也搅得天翻地覆,让这整个世界,都因我而颤抖不停!师父死了,母亲死了,我连亲生父亲都敢杀,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我怕的?真命天子,街边百姓,众生在我眼里皆是一样,逼急了,我什么都敢做,因为我早已经无所畏惧!
  • 你在听得到的地方

    你在听得到的地方

    在没遇到他之前,她不知道她的心动和傻笑可以只为一个人,毫无保留的,她的爱情无关于对或错,只在乎爱与不爱,她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一次又一次摆脱不掉的心动,只会勇往直前的去爱,去相信爱,把所有的年华浓缩,献给了最美年代的自己和他。他没有辜负她,只是时间、空间不愿意眷顾他们的爱情,在一起的他们,只愿时间如流水结冰一般,静止不动,不向前涌,不向后流。第一章一眼认定
  • 极度尸寒

    极度尸寒

    一个人总能见到鬼,你猜他活的开心吗?嗯,来点善意的提醒吧。这本书充斥着暴戾、黑暗、血腥、变态,没有一点正能量,压抑的感觉贯穿全书。这本书不适合普通人看,不适合正常人看,更不适合卫道士和正人君子看。当然,得看到后面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只看前面的章节是体会不到的。鄙人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挖坑,而且只管挖不管埋。这本书里的大坑套小坑,一脚陷进去就不好拔出来,大家一定要慎入。书友群:192939755(这个绝对不是灵异群,群里超多萌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