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1600000019

第19章 东汉中期管理思想概述

东汉中期是东汉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与东汉前期有着明显的差异。东汉前期的管理思想,尤其是光武帝、明帝、章帝的管理思想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到了东汉中期,主要是一些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如王符、崔寔等人,对现实社会的管理思想进行检讨,而提出一些针砭时弊的思想方法,缺少了东汉前期的实践性。本节先论述东汉中期管理思想的发展,然后介绍这一时期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代表,最后阐述本时期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东汉中期管理思想的发展

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不再稳定,朝廷内部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的局面,封建统治趋于黑暗腐朽。东汉初期,皇族多与豪族联姻,以便得到他们的支持,但不允许后妃外戚干政。但是,光武帝、明帝、章帝尚能控制后族,而东汉中期,和帝9岁即位,之后即位的皇帝也多为幼童;皇帝年幼,于是年轻的太后临朝。这些临朝的太后们,年龄一般不过二十几岁。她们死了丈夫,精神空虚颓废,于是把思想感情的关注点从夫妻生活转移到朝廷大事的管理上来。然而,她们缺乏管理经验和相关的政策措施,根本没有能力管理好国家机器,不得不重用她的后族父兄来协助管理朝政,这样就形成了外戚当政的局面。外戚自恃亲贵,骄横擅权,无视幼主。外戚当政,政治非常黑暗,更无可以称道的治国指导思想可言。他们任人唯亲,卖官鬻爵,广收贿赂,打击异己,各种管理异常混乱;他们贪得无厌,派人到各地搜刮财物,不实行任何发展经济和管理经济的措施。

但是,到了皇帝成年,为了从外戚手里夺回政权,只有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了。皇帝幼长深宫,势单力薄,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宦官。《后汉书·宦者列传》云:“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09页。而由于宦官照管皇帝的日常起居,熟悉皇帝的习惯、性情,是皇帝的亲信。当皇帝长大成人,不甘忍受外戚的作威作福,要夺回本来就属于自己的最高权力时,必然与企图继续专权的外戚集团发生矛盾。在同外戚集团的斗争中,宦官成为皇帝的天然盟友。于是,皇帝依仗自己的心腹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夺回了权力。皇帝亲政后自然重用夺权有功的宦官,这样就形成宦官当政的局面。宦官当权,其黑暗腐朽比外戚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中有少部分原来就是豪族,但更多是暴发户,专权后根本不讲究和实施任何治国理政的措施,而是急不可待地残酷掠夺社会财富。他们还把父兄弟侄安插在各地做官,这些人仰仗着当权宦官的权势,在地方上掠夺甚于虎狼。随着皇帝的去世,因为宦官身份卑贱不能辅政,于是又由新的外戚当政。这种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使国家管理异常混乱,是东汉中期和后期的一个特点。

面对这种混乱的管理局面,一些思想家、政论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省察,提出一些救治当时混乱局面的管理主张。

二、东汉中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

东汉中期管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符和崔寔。

(一)王符

王符(公元约85~约163年),字节信,东汉政论家、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王符一生隐居著书,对世道政治、民生疾苦非常关心,对政治、经济、管理都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后汉书·王符传》记载:“(王符)少好学,有志操……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涂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30余篇,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彰显其名,故号曰《潜夫论》。”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30页。王符终生不仕,其《潜夫论》,今存本36篇。全书以《赞学》始,以《五德志》叙帝王世系、《志氏姓》考谱牒源流而终。其余诸篇,分题论述封建国家的行政管理、选贤用能、边疆管理等内外管理策略,还兼及时政弊端和批评当时迷信卜巫、交际势利等社会不良风气。“其指讦时短,讨谪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王符传》)②(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30页。

(二)崔寔

崔寔(公元约103~约170年)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东汉中期政论家,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祖父崔骃为东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父亲崔瑗为书法家。崔寔从青年时代就博览群书。成年后,在桓帝时曾两次被朝廷召拜为议郎。曾与边韶、延笃及等人在东观(皇家图书馆)著作。他还两次出任为外官,先是为五原(在今内蒙古河套北部)太守,在任期间着力解决民生疾苦;整顿边防,以保证边境安宁。由于他在五原政绩卓著,三四年后又被推举为带有边防重任的辽东太守,但赴任途中母亲病故,“上疏求归葬行丧”(《崔寔传》),④(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31页。获准。后来升为尚书,由于党祸不到一年便被免归。崔寔为官清廉,病卒时“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崔寔传》)。④(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31页。后由一些好友为其备办棺木葬具。崔寔是继崔骃之后崔氏在文林中最享盛名的一个,他一生“所著碑、论、箴、铭、答、七言、祠文、表、记、书”各类著作凡15篇,其中《政论》为代表作;另有关于农业生产的名著《四民月令》,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上述两部著作中。

三、东汉中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王符和崔寔在管理思想上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兼容儒法;二是重农不抑商。

首先,兼容儒法。王符《潜夫论》虽然反映了他思想的复杂性,但主流还是儒家思想,兼杂有法家和道家思想。王符未能摆脱西汉思想的影响,《潜夫论》主张兼用儒家和法家,《德化》云:“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第156页,见《诸子集成》(第八册),中华书局2006年。本著所引《潜夫论》语句,皆出自《诸子集成》本,下文同。《叙录》云:“兼秉威德,赏有建侯,罚有刑渥。” (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第196页。认为管理要兼用儒家和法家思想,这显然与汉初儒生持论相通。但到了东汉中期,儒家名教的德化之治已经显得不切实际,宫帷祸迭,吏治败乱,民不聊生。《爱日》云:“奸臣肆心于上,乱化流行于下。”(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第88页。《三式》云:“细民冤结,无所控告。”(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第87页。随着时代变换,王符认为管理要“各随时宜”,认为“议者必将以为刑杀当不用,而德化可独任。此非变通者之论也,非叔世者之言也”(《衰制》)。(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第101页。因此,他认为管理要兼容儒家和法家思想,儒法德刑可以互补为用。

崔寔亦主张管理要德法兼用。《政论》亦云:“盖为国之道,有似理身,平则致养,疾则攻焉。夫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23页。“德”和“刑”都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要兼采德刑。

其次,重农不抑商。《潜夫论》主张“重本抑末”,但这里的“末”,不是指工商业,而有其特定的内涵。《潜夫论》思路与《盐铁论》也不一样,《盐铁论》中本(农业)就是本,末(工商业)就是末,二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反映了时人对西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认识。时至东汉中期,经济渐趋衰败和复杂化。针对这个现实,王符认为:“凡为治之大体,莫善于抑末而务本,莫不善于离本而饰末……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阨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东汉)王符著:《潜夫论》,第6~7页。这样就把西汉一对一变为三对三,扩大了支持范围,缩小了打击范围。这一思想,是极富独创性的真知灼见。

崔寔有浓厚的重农思想。《政论》云:“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入厚……苟无力穑,焉得有年?财郁蓄而不尽出,百姓穷匮而为奸寇,是以仓廪空而囹圉实,一谷不登,则饥馁流死。上下俱匮,无以相济。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此最国家之毒忧,可为热心者也。”(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一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24页。但他重农不抑商,其《四民月令》安排士、农、工、商“四民”的生活,就是以农业、小手工业收入为主,商业收入为辅来维持的。他做五原太守时,就组织技师把中原的纺织技术教给了边郡五原的人民,使他们免除了寒冻之苦,亦可见他重视工商业。

同类推荐
  • 商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法则

    商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法则

    商业心理学既是关于商业的心理学,也是关于人的心理学。本书作者总结十多年的亲身实践经验,阐述了商业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消费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价格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每节开篇提出问题,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实际的指导意见和操作方法。本书所选案例多为知名公司商业活动中的典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作用。
  • 成就出色的领导者

    成就出色的领导者

    本书将帮助你成为出色的领导者。只要有可能,自觉寻找并担当一个领导者,做一个无冕的领导者。做别人无私的教师和热情的帮助者,其他人就会乐于接受你的领导。发展专长,专长是领导力量的源泉。运用成功的意念。在头脑中预想成功的排练,它们被精神解释为真实存在的经历,因此如同真实发生的一样,会助长你的领导自信心。
  • 马云:我的关键时刻

    马云:我的关键时刻

    马云说自己不懂IT,却成为了中国公认的互联网领军人物。马云说自己不懂管理,却一手缔造了市值数千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帝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云并没有说错。即使是今天,他可能也不会编写一行代码。即使他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企业领袖,他也没有太多管理的系统性知识。什么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又如何做一个天一样大的企业呢!很多人把马云的成功简单归结于“时势造英雄”,历史上确实有很多人仅仅因为把握住了历史时机而成为富翁,不过想凭借幸运做一家超级企业,却几乎不可能。真正能做成一家超级大企业还需要智慧。
  • 管理大师语录

    管理大师语录

    《管理大师语录》选取了巴菲特、比尔·盖茨、乔布斯、李嘉诚、宗庆后、李彦宏等16位商界成功人士,精心汇集了体现他们真知灼见的精彩语录,以及其管理理念和经营智慧,力求将他们最精要的论述呈现给每一位立志在商业界、管理界出类拔萃的企业家、经理人以及每一位对管理思想感兴趣的人。
  •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这样卖一定有人买

    荟萃卖的智慧,探究卖的学问,传授卖的真谛,是每一位产品销售员,每一个卖场营业员,每一位职业经理人,每一位正在打拼的老板的好帮手。
热门推荐
  • 皇陵末路

    皇陵末路

    一件件灵异事件的发生,一个个来到他身边的有故事的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秘密,但是最终都好像指引他走向那个地方……然而那个地方却并非终点
  • 亿万首席,人家不要恩哼

    亿万首席,人家不要恩哼

    她求他放过父亲,她愿意拿一切作为交换,哪怕为奴为俾,但是除了身子。他将她视为仇敌,她逃,他捕,无数次的交锋,他冷酷绝情的声音再一次响起,仿佛为了磨灭她最后的意志:欧阳晴,你休想离开,你这一生注定要还债!外面大雨磅礴,屋内,酒醉的他将她狠狠的压在了身下……
  • 无良天尊

    无良天尊

    见到这般情景东方南暗道一声不好双目顿时大开,如今的他法力通天彻地,修为横贯六界,一双天目洞穿九幽六道,能观无尽无量大世界,此刻天目一开,宇宙万物皆入法眼之内,瞬间事情的前后因果便一目了然。佛界!仙道!魔界!
  • 大圣征途

    大圣征途

    前世孤儿,意外身死,魂魄因为一个惊天的阴谋,被选为盖世妖圣重生的载体,然而却生在了一个充满亲情和仁义之道的家庭。本该成长为盖世妖魔的他,却怀着一颗仁义之心,虽受迷惑,却不失本心,一步步踏上那至高无上的大圣之道。
  • 你是我掌纹的生命线

    你是我掌纹的生命线

    当年结婚,他是圆祖父临终前的愿望,她是挽救家族企业,婚后他依旧是市里有名的贵公子,她也依旧做着自己的事情,他夜夜笙歌,寻欢问柳,当整个M市的人都知道李家大少爷的妻子只是弃妇时,李家二少爷,她的初恋回来后,一切就都变了...........
  • 穿越:倾城之恋

    穿越:倾城之恋

    是人?是神?倾城之恋的时空之旅……缥缈的轩辕魔宫,对她,却咫尺天涯。遥远的梦依宫,对她,却近在咫尺。
  • 佛说第一义法胜经

    佛说第一义法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力陀

    摩力陀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放羊娃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得到与失去的故事。爱使雪莲生,愿伴君永生!这只是一个故事。
  • 也许你我不该相识

    也许你我不该相识

    打拼妹子无意间发现男友出轨,小三居然是自己的闺蜜!原以为错过安再潇遇到一个对的林逸轩,谁知那是自己的亲生哥哥……接受不了的事实居然是别人二十年前设计的阴谋……也许,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我们错过了当初的青春
  • 铭道

    铭道

    道存于心,若有,一息尚存也可逆转乾坤!若无,纵使比拟于天终会崩塌虚无!一少年始于一个普通的门派,开启了问道铭心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