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5600000006

第6章 最早的土壤改良技术

耕作技术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农业生产,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耕作技术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取得最大限度产出的耕作方式。

古代精耕细作技术,主要体现在土壤改良、肥料积制与施用、旱地与水田耕作、把握农时等方面。

表明了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水平比较高,无论从生产工具、配套设施,还是从栽培技术,如轮作、多熟、间作套种等方面,都比西方的粗放式经营要先进许多。

古代对土壤的改良,主要是建立在人们对土壤的充分认识上。

古代先民不仅认识到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而且认识到了土壤是可以改良的。

古代土壤改良主要针对盐碱地和冷浸田进行改良,并且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很多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她放眼四望,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当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女娲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

捏着捏着,就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自己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但性别却有些差别,有男有女。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

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她造出的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

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如果将女娲抟土造人看作人类对土壤的认知,应该也是完全可以的。因为女娲假如不知道土壤有这个特性,也就谈不上新的创造,而这一点恰恰契合了人类最初对土壤的认识和利用。

春秋以前,先人们已认识植物对土地的依赖性。《周易·离·彖辞》中已有“百谷草木丽乎土”之说,不过当时对土的概念还非常模糊、笼统。

到春秋战国时,开始有了土和壤的概念。《周礼》的“土宜之法”中,已有“二土”和“二壤”的说法,明确将土和壤作了区分。

东汉时郑玄对土和壤的本质又作了说明,他在注《周礼》中说:万物自生自长的地方叫土,人们进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壤。其实就是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这就是说,土是自然形成的,而壤则是通过人力加工的,这便是土和壤的本质区别所在。

对于地力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汉代也开始有了认识。《史记·乐书》中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后来,王充在《论衡》中进一步指出了地力高低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系,他说道: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苗田,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

反映了当时已经认识到地力对提高产量的作用。古代人们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土壤只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是可以改良成功的。主要的改良土壤有盐碱地和冷浸田。

其中盐碱地改良包括种稻洗盐、开沟排盐、淤灌压盐、绿肥治碱、种树治碱和深翻压碱。

种稻洗盐,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战国时期,西门豹治邺,就已运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终古斥卤,生之稻粱”的成效。

明代万历时,保定巡抚汪应蛟,在葛沽、白塘盐碱地上开荒用的也是这种办法。据记载,当时“垦田五千余亩,其中十分之四是稻田,当年亩收四五石”,比原来“亩收不过一二斗”提高了几十倍。

清代康熙时,天津地方官曾引海河水围垦稻田20000余顷,亩收三四石。水田漠漠,景象动人,被人称为“小江南”。

雍正时,清朝廷在宁河围垦,使这一地区“斥卤渐成膏腴”。咸丰时,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在大沽、海口一带围垦,垦得稻田280余公顷,斥卤变成沃壤。

种稻洗盐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并且在改良盐碱土中取得过明显的成效。

开沟排盐这一方法出现于战国,据《吕氏春秋·任地》中的记载,当时已将开沟排盐作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十大问题之一。

开沟排盐措施比较简单,因而这一方法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清代《济阳县志》记载:

碱地四周犁深为沟,以泄积水,如不能四面尽犁,即就最低之一隅挑挖成沟,或将碱地多开沟弯为泄水之区,以卫承粮地亩,是以无用之抛荒,而为永远之利益矣。

这便是其中之一例。

淤灌压盐这一方法也出现于战国,当时的秦国在修建郑国渠时,就使用了这种方法,“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结果关中变成了沃野,后被人们称为“天下陆海之地”。

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淤灌压盐,是宋神宗熙宁时期,地域遍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一带。宋朝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淤田司来管理这项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一方面改良了大片盐碱地,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产量。

熙宁淤灌,还留下不少技术经验:

一要掌握好淤灌季节,因为不同季节,水流含泥沙的成分和浓度不一样,不是任何时候淤灌都能收到改土的效果。淤灌一般都要抓住水流中含淤量最丰富的季节进行。

二要处理好淤灌同航行的矛盾,否则容易发生上游放淤,下游阻运的事故。

三要处理好淤灌同防洪的矛盾,淤灌一般都在汛期或涨水时期,这时流量大,水势强,如不注意,就会造成决口,泛滥成灾,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可见放淤时,这个问题是一点也麻痹、疏忽不得的。

绿肥治碱是利用绿肥来提高盐碱地的有机质以防泛碱的一种方法。最初见于《增订教稼书》,书中记载,在无水种稻的地方,可“先种苜蓿,岁荑其苗食之,四年后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果无不发矣。苜蓿能暖地也。”明清时期,不少地方已使用这种方法治理盐碱地。

种树治碱这一办法出现于清代,道光年间对种树治碱在树种选择、栽种技术、管理措施、排盐方法等方面都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深翻压碱这是将地表的盐碱土翻压在地下的一种方法。这种技术也出现于清代,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一带。其治碱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

至于冷浸田的改良,历史上一直对冷浸田的改良很注重。其具体办法是熏土增温和深耕冻垡,此外还有通过烤田和施用石灰等。熏土增温这种方法出现于宋代。宋代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记载,在福州,其治理的方法是:

先于立春之十五日前,或十日前,将田中稻根残藁,划割务尽,田土晒干,于是始犁,每亩之土翻作二百余堆,乃用火化之法,每堆以一束干草重六七斤者,杂树叶禾藁及土烧之。

清代的《顺宁府志》记载,当地治冷浸田的办法是“农人治秧先堆梨块如窑塔状,中空之,插薪举火,土因以焦,引水沃之,爰加犁耙,土乃滑腻,气乃苏畅,方可布种,倘烧梨少不尽善而或失时,则秧未可问矣。”

深耕冻垡是对冬闲田,在秋冬应深耕,促进土壤疏松熟化,春季解冻后耕耙保墒,开沟筑畦。夏栽时选早熟作物的茬口抢栽。

烤田的办法治理冷浸田,在明《菽园杂记》中也有记载:

新昌、嵊县有冷田,不宜早禾,夏至前后始插秧,秧已成科,更不用水,任烈日暴,土坼裂不恤也。至七月尽八月初得雨,则土苏烂而禾茂长,此时无雨,然后汲水灌之。若日暴未久,而得水太早,则稻科冷瘦,多不丛生。

施用石灰在清代《黔阳县志》有记载,黔阳当地“禾苗初耘时,撒灰于田,而后以足耘之,其苗之黄者,一夕而转深青之色,不然则薄收。”

此外,清代的《长宁县志》、《永州府志》和《兴宁县志》中,也有记载用石灰改良冷浸田的方法。

同类推荐
  • 辉煌的年代

    辉煌的年代

    一个小叫花子,饿得不行了,跑到庙里做和尚!主持问:“你可以戒色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主持又问:“你可以戒酒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然后猪脚在庙里过起了没有酒肉没有妹子的苦逼日子,然而天降横祸,庙被烧,老和尚惨死,你以为撕逼是女,人的权利么,NO!NO!NO!男人一样也可以,且看四个和尚是怎么撕逼到天亮的。
  •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

    见证梁启超这个天才改良派领袖的预言,再现千古封建帝制最后阶段交锋、较量、博弈的悲壮历史!这本由古敏著的《帝制的崩溃(辛亥革命百年史话)》讲述发生在辛亥年间的武昌首义(公元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夜),湖北武昌新军的共进会党人熊秉坤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转瞬间“四面军声逼楚歌”,山河为之顿变、乾坤为之颠倒、帝制为之崩溃。
  • 华夏的咆哮

    华夏的咆哮

    简介:本书是咆哮的第一本小说,而咆哮是一名新人不太会写简介,但是咆哮保证内容一定值的一看。
  • 乱世逐鹿

    乱世逐鹿

    导游赵乐,不幸摔下山崖,竟然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本来,管酒楼,拥娇妻,就是赵乐穿越到了古代后,很惬意的生活。偏偏在酒楼遇到了微服出宫的大王姬智,赵乐从此卷入朝廷……国内政局不稳,天下烽烟四起,赵乐要怎样才能于乱世屹立不倒?!建不世之功?面对权臣、霸主的尔虞我诈,面对将士、侠女的正气豪迈,面对这些大国、小国的兵戎相见,面对东胡、匈奴的虎视眈眈,赵乐绝不含糊——征服!唯有征服一切,才会让天下共享太平盛世。刀光剑影,风云边关,脚踏万里山川。一路驰骋,江山如画。乱世英豪,逐鹿天下。这是一个偏离历史轨道的热血传奇故事。
  • 梦醉千年

    梦醉千年

    目前已经写了4W个字了,快要5W字了,猛一发现,居然没评论,没票,仅仅只有三个落落的收藏,本打算5W字后申请签约的,就这状态,我都没脸申请了,前面只是铺垫,后面入京才是高潮,求给力,别让我没动力。
热门推荐
  • 鬼子来了

    鬼子来了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千羽遗孤

    千羽遗孤

    罗兰大陆浩瀚无边,万族林立,百兽争霸,自有史以来,战乱不止,而强者割据一方,闻名四海,败者灭于荒野,消声无迹。然,世人唯恐西方神教,名曰神,实为兽,但其实力恐怖,弹指间,可移山填海,翻手中,可毁天灭地,故,其妄自称神,而无人与之反驳,唯有避之。沿海地域,又有海兽称霸,其借助地利,战力飙升,是以,人类无法匹敌。大陆中,又多有原始森林,冰川险地,其中凶禽猛兽、毒虫异类数不胜数,唯爱祸害人族。而人族又偏爱内斗,故此,内战不止,外遇强敌,人族渐渐羸弱。太荒年间,一传奇族姓降生于人间,于世间大放异彩,为后世津津乐道。
  • 皇妃嫁到

    皇妃嫁到

    小特工穿越成平民农女,本以为这一世可以平安长乐,偏偏又遇上了他……无奈拖着一个被流放的皇子种地发家,可为什么又要让她发现那么多的秘密?而最大的秘密竟然是……
  •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temus W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陵:寻找始皇的十二铜人

    帝陵:寻找始皇的十二铜人

    公元前,始皇诏曰:聚天下之铜,铸十二铜人,镇五湖四海,统万年江山。而就在刚才,赵伯陵打开了眼前那个奇怪的鎏金盒子,而他所触碰到的,却是百越之地一段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传奇故事。敬请关注帝陵,我们将透过重重迷雾,通过惊险刺激的古墓探险之旅,一步一步揭开这尘封千年的谜底。无条件书友群:578997152欢迎大家来水群
  • 极品护花保镖

    极品护花保镖

    你是医生?你是司机?你是杀手?你是……?“不,不,老子是神,要收尽天下极品。”陈佳豪摇晃着食指,不屑的说道。
  • 龙王阁

    龙王阁

    2012并不是世界末日.真正的末日是在2020年.毁灭还是重生.人类面临着重大的选择末日后的世界.再次充满了热血.同时也处处充满了危机.本人原先写了第一章开头结果忘了密码所以时隔2年.新的传奇再次开启.
  •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通过讲解和生动的举例,对记忆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记忆的种类,判断出自己的记忆类型、记忆等级,本书中,作者抛开繁杂深奥的理论,利用生活小故事层层激活你的大脑,带你突破记忆力极限,检测记忆训练效果,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 校园霸道录

    校园霸道录

    校园三无垫底学生,因受够欺凌轻生未果意外激发天灵纳戒一路嚣张转眼成圣踩爆各种公子各种豪门。
  •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活着真好2:感悟生命 感恩生活

    本书共十章,包括“充实自我的心灵”、“让苦闷随风去”、“人生需要勇气”、“在痛苦中解脱”、“给心灵浇点水”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