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5700000013

第13章 对力的认识与运用

古代力学

力学知识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劳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力学知识,取得了丰硕成果。

古代力学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力学法则,对物体的动静状态及重心和平衡有着深刻的认识,还在简单机械运用方面涌现了许多关于斜面、杠杆、滑轮的发明创造,又在固体物理学方面发现了弹性定律和研究了晶体。

这些科技成果,拓宽了物理学研究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力是物理学中很重要、很基本的概念,它的形成在物理学史上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后来物理学家才对它作出准确的定义。

我国古人通过对力的研究,掌握了基本的力学法则,还认识到浮力原理、水的表面张力、虹吸现象及大气压力等,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深受曹操喜爱。

有一次,东吴的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头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儿有一法,可以称大象。”曹操一看,正是他最疼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艘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痕迹。

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痕迹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曹冲称象的方法,正是浮力原理的具体运用。其实在浩瀚的我国史籍中记述了各种各样的力,其中不乏有趣的故事,古人对力的认识是值得称道的。

在甲骨文中,“力”字像一把尖状起土农具耒。用耒翻土,需要体力。这大概是当初造字的本意。

《墨经·经上》最早对力作出有物理意义的定义:力是指有形体的状态改变;如果保持某种状态就无需用力了。

墨家定义力,虽然没有明确把它和加速度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从状态改变中寻找力的原因,实际上包含了加速度概念,它的意义是极其深刻的。

战国初期成书的《考工记·辀人》最早记述了惯性现象。它描述赶马车的经验:在驾驭马车过程中,即使马不再用力拉车了,车还能继续住前行一小段路。

对重力现象最早作出描写的是《墨经·经下》。它指出,当物体不受到任何人为作用时,它做垂直下落运动。这正是重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

在力学中有一条法则:一个系统的内力没有作用效果。饶有趣味的是,我国古人发现和这有关的现象惊人地早。

《韩非子·观行篇》中最早提出了力不能自举的思想:“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肋,不能自举。”据说是秦武王宠爱的大力士,能举千钧之重。但他却不能把自己举离地面。

东汉时期王充也说,一个身能负千钧重载,手能折断牛角,拉直铁钩的大力士,却不能把自己举离地面。然而,这正是真理所在。

力气再大的人,也不能违背上述那条力学法则。因为当自身成为一个系统时,他对自己的作用力属于内力。系统本身的内力对本系统的作用效果等于零。

在我国关于浮力原理的最早记述见于《墨经·经下》,大意说:形体大的物体,在水中沉下的部分很浅,这是平衡的缘故。这一物体浸入水中的部分,即使浸入很浅,也是和这一物体平衡的。表明墨家已懂得这种关系。他们是阿基米德之前约200年表达这一原理的。

浮力原理在我国古代得到广泛应用,史书上也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据记载,战国时燕国国君燕昭王有一头大猪,他命人用杆秤称它的重量。结果,折断10把杆秤,猪的重量还没有称出来。他又命水官用浮舟量,才知道了猪的重量。

除了用舟称物之外,用舟起重是我国人的发明。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对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古人也有认识。表面张力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各部分互相作用的力,它是液体所具有的性质之一。表面薄膜、肥皂泡、球形液滴等都是由于表面张力而形成的。据记载,明熹宗朱由校玩过肥皂泡,当时人称它“水圈戏”。方以智说:“浓碱水入松香末,蘸小蔑圈挥之,大小成球飞去。”水的表面张力虽然不算大,但是如果把像绣花针那样的比较轻的物体小心地投放水面,针也能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不下沉。我国古代的妇女们就利用这种现象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进行“丢针”的娱乐活动。

明代学者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在记述“丢针”时写道,由于“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这些话表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提出了表面张力的物理效应的问题。

古人对大气压力也有认识。虹吸管一类的虹吸现象,就是由于大气压力而产生的。虹吸管,在古代叫“注子”、“偏提”、“渴乌”或“过山龙”。

东汉末年出现了灌溉用的渴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一根去节弯曲的长竹管饮酒,也是应用了虹吸的物理现象。宋代曾公亮在《武经总要》中也有用竹筒制作虹吸管把被峻山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记载。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我国古代还应用了唧筒。宋代苏轼的《东坡志林》中,曾经记载四川盐井中用唧筒来把盐水吸到地面。

正是由于广泛使用了虹吸管和唧筒一类器具,有关它们吸水的道理也就引起了古代人的探讨。比如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九药篇》中说:有两个小孔的瓶子能倒出水,闭住一个小孔就倒不出水。

这个现象完全是真实的。因为两个小孔一个出水,一个可以同时进空气,如果闭住一个小孔,另一个小孔外面的空气压力就会比瓶里水的压力大,水就出不来了。

唐代医学家王冰曾经用增加一个小口的空瓶灌不进水的事例,说明是因为瓶里气体出不来的缘故,这也是符合实际的。

宋末元初道教学者俞琰在《席上腐谈》卷上中又补充了前人的发现。他说在空瓶里烧纸,立即盖在人腹上,就能吸住。

这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拔火罐,由于纸火把瓶里的一部分空气赶出瓶外,火熄灭后瓶里就形成负压,也就是说造成一定的真空,瓶外的空气压力就把瓶紧紧地压在人腹上。如果把这种造成一定真空的瓶放进水里,水就立即涌入瓶里。

明代学者庄元臣在《叔苴子·内篇》又补充了一个例子,他说把空葫芦口朝下压入水中,就会发现水并没有进入葫芦里,这是因为葫芦里有空气的缘故。

同类推荐
  • 三国之狼来袭

    三国之狼来袭

    火,燃不尽的青苍。水,覆不完的山河。雾化成雨终回流,若长河逆转重回那段辉煌惨败的的时光。刀戈交响,战马长鸣。是谁?再次霍乱天下。千古说“红颜毁了它”庭院小池竹阁楼,倾城倚户绣红妆。双颊淡粉眉含笑,凯旋音起君归来。主角:“我愿守护这江山社稷,还有一堆佳人,我不玩萝莉养成……真的”小甄宓:“哥哥,哥哥我要抱抱。”小大乔脸红扑扑的说道:“哥哥,哥哥你的口水又把人家脸弄脏了。”小小乔:“哥哥,哥哥,来捉迷藏。”主角背过身去:“不来”小小乔:“哥哥赢了让亲亲哦!”主角:“……不来。”小小乔:“两下。”主角:“不…不来…”小小乔轻轻跺脚嘟嘴道:“三下。”主角仰望星空淡然的说:“再让我抱一下我就来。”……
  • 九鼎争鸣

    九鼎争鸣

    战鼓的声响传来,各代王朝重现在天空之下。大风.大风。秦军万箭齐射。战,战,战。唐军陌刀军缓步前进。杀,杀,杀。明军走进战场。死去的战士重现人间,各代名将重临疆场。现代人,该何去何从。成为奴隶,还是勇敢的前进。
  •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汉唐研究丛书)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暨汉唐史研究中心主办的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全书从中国古代历史演进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汉唐时代历史的魅力、汉唐盛世的历史内涵,以及汉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其的最大特点是,打破朝代断限的研究传统,探索新的研究方式,在回归原典的同时,注重新史料的整理和解读。
  • 大明老司机

    大明老司机

    有人说岳璋是宠臣,岳璋笑了笑;皇上没事儿还得找我寻点儿信念呢。有人说岳璋是巨商,岳璋呸了声;你见过左右朝堂的商人?那叫银行家!有人说岳璋是权逆,岳璋呵了呵;你们将来的皇上都是我在偷偷养着呢!我是皇上的精神支柱,我手握大明的经济命脉,我是太子的义父。以及,我是将大明带上无敌战车的老!司!机!qq群:485820794欢迎登上老司机的火车污污污
  • 红色法兰西

    红色法兰西

    俾斯麦:“撼山易,撼法共难。”欧仁·瓦尔兰:“没有他,巴黎公社就完蛋了。”马克思:“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好朋友。”列宁:“他是伟大的革命实践者,我们所有布尔什维克都应该要向他学习,争取革命的胜利!”他是谁?法国的总统,红色阵营的领导人,无产阶级的救星,帝国主义的克星,乱入19世纪的穿越者——沃德玛·列米欧这本书挺适合刺客信条的玩家,原因不解释。书友群群号:66547059欢迎书友加群理性讨论
热门推荐
  • 异世之光环召唤师

    异世之光环召唤师

    一个吞噬生灵可以得到光环技能的召唤师带着一群召唤兽闯天下!这是一个迷途的修真者,闯异界的故事!
  • 无限之客旅

    无限之客旅

    曾幻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以四海为家。这是一个本已对生活失去热情的男人,被命运所呼唤,穿梭在无限的幻想世界里找回自我的故事。PS:本书设定主要引申自zhttty,观沧海,咆哮的风月,同时向所有为无限流事业添砖加瓦的先驱们致敬。
  • 邪医卿城

    邪医卿城

    世人皆知君家废材三小姐修炼速度如蜗牛,堪称废物!她的天才好姐姐和她挚爱的未婚夫在她尸骨未寒后就那么兴冲冲的解决生理欲望去了?一朝身死,那个无颜花痴废柴灵魂被来自21世纪的腹黑装清冷的邪医君芊晞的魂魄替换。再睁眼时,她扮猪吃老虎,步步为营。说她丑?哦,我招美男搭讪你行吗?说她废?夺灵宝,激血脉,抢圣兽,打boss...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不敢干的!谁又能想到,那云端高阳的清冷男神居然对她死不罢手,调戏撒娇吃醋屡试不爽,邪魅又嚣张:“谁敢跟本王抢你,谁就死。”君芊晞默,爷,你要不要这么小心眼?(本文HE宠文属于女强男更强的那种,双C,无三儿,虐的话应该不会太虐毕竟是亲妈…so宝贝们放心入坑哦~)
  • 星战之最强步兵

    星战之最强步兵

    游戏中的顶级机械科学专家穿越了到了一个与游戏世界完全相同的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底层步兵身上于是,宇宙最强步兵诞生了步兵之王?哥们要打十个!王牌机甲驾驶员?哥们不仅机甲比你开的好,研发的机甲更领先你们几十年!顶级元素操控者?哥们刚好造了几款元素系武器,冰火雷电随便挑,碾压你们几条街!这,就是一个低级步兵,一步步走上宇宙巅峰的故事
  • 拾,年

    拾,年

    有些事情,很小,很容易和人提起,也很容易就被忘记,但当你再见到时,它会变成故事,你看着它,欢喜或悲伤,开怀大笑或者泪流满面,无论心绪如何,都无比虔诚,无比真实。我是谁,我是一个拾荒者,走在青春的单行道上,确实步步回首,频频弯腰,拾起路边那些细碎的年华,然后,想把它带到你的身边,可你,开着车,已然走远。
  • 紫霄传奇

    紫霄传奇

    九天神主,谓赤霄、碧霄、青霄、玄霄、绛霄、黅霄、紫霄、练霄、缙霄也。自古天道分两极,正为神,逆为魔。神掌天道,邪帝不从,自此拉开天道之战。天道之战,天地几欲崩碎,无数神魔陨落,邪帝败归,一缕魂魄困于人间……紫霄已残,为免爱人神形俱灭,以烟消云散之代价保得爱人一缕魂识以重聚躯体,而己唯留一魂一魄熔于剑身,谓紫霄神剑。岁经千万载,世间赵梁两国交兵,轮回再现。故事便从赵国取得天下后的两百年开始……
  • 鸿天剑

    鸿天剑

    手持一把鸿天剑,闯荡江湖,经尽磨难,最后猛然间发现自己不知何时竟已经踏上了一条逆天之路!为何大宋皇陵供奉着他的神位?为何家家户户都奉他为神?他何德何能竟能得举国敬仰?他有何不凡竟能震慑天下?…………华山论剑有何蹊跷?地下幽洞有何奥妙?红尘秘境有何机缘?天外天之战有何辛秘?其中惊险你可知晓?其中隐秘你可知道?
  • 寂灭七魂

    寂灭七魂

    双魂同体入天骄,五载邪灵体至老!剑走天涯终遇其,一身为剑亦逍遥!风光万世离神陨,剑途难寻又易逃!莫道昔时伤泪事,为我剑道下折腰!五年前一代天骄,不知何时尽为一代天骄无故成为一代纨绔,纨绔也罢,却又是一代天骄,离奇的变化,族内人人不解,斗气修炼,等级制度道为道,一把剑名为天陨剑。欢迎加入寂灭七魂正版群,群号码:482895767
  • 灵魂隔离区

    灵魂隔离区

    天州大学深处的一栋孤房,阴森恐怖,来历众说纷纭。“非典”封校时期,郝晴作为天州大学的一名在校生,私自外出,严重违反了校纪。校领导决定,给郝晴两个选择,一是回家隔离,封校结束后再回校上课,二是入住学校后花园的孤房内,隔离观察10天。为了英语6级考试,郝晴毅然选择了后者。然而,在那栋阴森的孤房内,郝晴究竟会有怎样的遭遇呢?距离隔离结束的日子越来越近,老房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
  • 自古套路得傲娇

    自古套路得傲娇

    史上最不按套路走的女主——“一百万,离开我儿子”陈小白不卑不亢泪眼婆娑。“两百万,不能再……”“好,成交!”白莲花为了陷害她,自行跳下楼梯时,陈小白看准她屁股抬起腿就是一脚,末了还舒发情感:“爽!”当她遇上傲娇系boss时——某傲娇:“陈小白,我允许你对我说那三个字”陈小白扔了个白眼。某傲娇脸黑,过了一会又春风得意地说:“……陈小白,我接受你的追求!”“……”她说话了吗?婚后,两人吵架后,某傲娇摔门而出,晚上又黑着脸蹭回来:“别说我不给你机会,你跪一会搓衣板我就原谅你”“……”当天晚上,某傲娇跪在搓衣板上思考了很久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