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7900000112

第112章 让下属由厌生爱

美国心理学家华曾以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创立了行为主义的心理学派,他曾经大发豪语:“只要给我一打小孩,我就能按照大家的愿望,把他们塑造成军人、教师和商人。”他的话未免太傲慢了,不过他的方法也有可取之处,至少他能造成惧怕老鼠的猫,也能使一向讨厌狗的小孩,转而喜欢狗。他先把一个玲珑可爱的毛皮状物,递给一向讨厌狗的孩子玩,待他玩腻之后,也就是先在心理上适应了以后,再使他接触类似小毛皮状物的小狗,不久,再一面让他接触大狗,由一位大人从旁褒奖和鼓励,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慢慢地不畏惧任何的狗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一个人如果怕狗,也自然会怕小狗,甚至对那些类似狗的动物,他看了都觉得不舒服,因而,对于毛皮状的东西也表示反感。如要改变这种心理或习惯,首先就得让他多接触那些与讨厌之物相关联而不会产生厌恶感的东西。例如有的下属不喜欢数学的计算问题,接着他也会讨厌应用问题,甚至一看到有数字的物理、化学或统计等科目,他就头疼或畏惧。老实说,这一类的学生实在太多了。这时候,领导就应该让他先去接触统计,因为他对于这个阶段的反感不太强烈,每让他读一遍,就得给予适当的鼓励,只要他自己能慢慢地适应,克服比较简单的苦恼意识,接着再让他从理化类的数字问题倒推回去,逐步向后推展,那么,他就可能不再厌恶计算问题了。管理者在对待有恐惧感的下属时常可使用这一方法。它的妙处跟登山训练相似,先从斜度不大的坡面开始爬登,再慢慢地爬到山顶上去。这样下属往往能够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除此之外,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改善下属对工作存在恐惧态度的方法。例如有一次,当我拜访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时候,我竟看到一件意外的情形,有一位年轻人站在自己的上司面前,先报上自己的姓名,当他接受主管的工作指示之后,又得一字不漏地复述一遍,这岂不是古代的军队作风吗?尤其令我觉得惊讶的是,这个年轻人竟是一位过去特别捣蛋的人,我知道这个家伙在学生时代,一向就行为放荡,不修边幅,而且讨厌规则与因袭性的作用。经我仔细打听的结果,始知这是公司的作风,他们规定每位职员都必须遵守。

这时候,因为我对这位年轻人的底细很清楚,所以我觉得很意外。老实说,人类的确有这样的一面,那就是处在“身不由己”的环境里,常常会不顾自己的好恶,而顺应环境的需要采取行动。例如我们住在窗明几净的房间里,一定会随时注意到清洁,相反地,如处在脏乱的房间里,便会疏忽了自己的清洁习惯,而把环境搞得更脏乱。例如在车上看到大家都让座位给老弱妇孺,那么,你也不得不跟着让座位,如果利用这种心理来处理某些行动,也能收到相当的效果。讨厌的事情也会变得喜欢起来。如果某人讨厌读书,那么,与其置身于原来的环境中,强迫自己去读书,倒不如投身于另一个非读书不可的环境中,更来得有效。例如走进图书馆里,眼看大家都在埋头苦读,自己也不得不跟着读书,这时读,读书的痛苦也跟着减轻了。

同类推荐
  •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在哈佛听讲座.Ⅱ,来自哈佛的智慧

    哈佛大学是古老的,但却是充满活力的。哈佛真正的生命之源是什么呢?哈佛校长洛厄尔有一番精辟的高论,他说:“不论我们认为人的历史是单调的或是狂暴的,有两个事物总是新的,这就是青春和对知识的追求,这也正是一所大学所关心的。哈佛的年龄已经可以用世纪来计算,但只要它热切地追求这两件事物;它就永远不会衰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为达到目的使用的方法可能变化,但目的的本身是永远不变的。
  • 职场危机厚黑学

    职场危机厚黑学

    每一个经历职场洗礼的人,从进入职场到最后离开,总会或多或少的经历一些危机,我们把这些危机统称为职场危机。职场危机大体上都是过渡性的,能给人成熟和自我更新的机会,但有的职场危机也会发展为对自己的深刻质疑,甚至在处理上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并为另一次职场危机埋下伏笔。本书意在为职场人士理清职场危机的因果关系,增强职场人士必要的危机意识,并提供一些危机下的应对策略,帮助职场人士在不损害自己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巧妙的化解职场危机,使其在职场更好地保全自己,取得更好更长久的发展。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精华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解读三分做事,七分做人,我们精心打造了关系到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书籍——《三分做事 七分做人》(精华版)。本书以成功人士的真实事例为引子,深刻解析了现代社会的做人做事之道,并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技巧。阅读此书的读者,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更好地找到自我,给人生定位。它告诉你:在现实生活中怎样让自己灵活自如地去做人做事,以便解决棘手和麻烦的问题。让你在现实的世界里成为强者,成为一位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这是一本解惑之书,帮助你实现人生梦想,会做人、善于做事是巩固人格魅力的两大法宝。打开人生之书,你能找到成功之路。
  • 读《易经》学生活

    读《易经》学生活

    《易经》原是上古卜筮之著述,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将它引入了“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后经过孔子的传述,又加上历代众多学者的精心研究,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对儒、道、墨和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有较大的影响。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说:“《易经》是宇宙代数学。”被誉为“中国脊梁”的粱漱溟教授说:“《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张岱年教授曾说:“《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典籍。”季羡林教授说:“《易经》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源。”
  • 忘不了的小事

    忘不了的小事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热门推荐
  • 洞察力

    洞察力

    本书围绕人的体貌神情、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教你如何从细节了解大局,从现象推测本质,从而一眼看透他人心。
  • 狐仙妹妹要放手

    狐仙妹妹要放手

    幻灵是雪峰山上一只灵狐,被单纯的小公主赵甜甜所救甘愿契约为灵兽。大战中赵甜甜被三公主暗算与幻灵跌入时空裂缝而死,而幻灵借小公主的身体重生得到了爱情,却在这时...
  • 金主大人求抱抱

    金主大人求抱抱

    “你跟她一样,骨子里透着’诱’人的媚气。”他的唇轻轻地贴着她的耳边,在旁人眼里仿佛是恋人般耳鬓厮磨。“你说,我该怎样才能把你藏好不让别人发现夺走你呢?”说完眼里抑制不住的悲伤犹如汪洋大海快要把她溺死,可也只是一刹那变消失不见。她知道,他说的她并不是她……
  •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为人三会:会做人 会说话 会办事

    一个人的做人方式会在说话和办事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而说话和办事中的细节与态度也能折射出做人的风格。会说话、会办事,你的人格魅力将得到提升,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可能麻烦重重惹人厌。所以说,做人就是办事,办事就是做人,当做人和办事相互交融时,做人中掺入了技巧,办事时透出了境界,再通过恰当的语言让对方感知,生命的意义就会因此而变得更加深刻、更加丰富,为人也会更加洒脱和自信。《为人三会:会做人、会说话、会办事》以为人做题,以做人、说话、办事做眼,内容古今鉴用,中外融通,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为人这个主题,阐述了现代人立足社会应当掌握的技巧和策略。
  • 辰仙诀

    辰仙诀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 TF之爱的慕睛雨

    TF之爱的慕睛雨

    三个女孩与明星谈恋爱所发生的幸福事和悲伤事
  • 黄花落时有侠归

    黄花落时有侠归

    清酒一尊江湖祭,琴与玉笛暗飞声。花开花落几载,侠去侠归何年。过去与未来之间差的。也许并不仅仅是时间。两个传说,只为同一个重情重义、爱憎分明的快意江湖。这里是属于徐未名与张明月两个人的一个故事
  • 望雁行

    望雁行

    本书为一部杂文集。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各类散文、杂文、工作论文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事业、对亲情友情等的感悟和思索。《望雁行》文字流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 凤羽倾天下

    凤羽倾天下

    凤羽艳:“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流云:“我就是爱你,不管是作为凛笙,还是流云的时候,我都爱你,无怨无悔,至死不渝,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刻不见如火燎原,看见你就想抱着你,拉着你,再亲亲你,那你为什么爱我。”凤羽艳:“油嘴滑舌,这股邪肆倒是一点儿都不见散了,我想我早就已经喜欢你了,只是我太笨,一直没发现,直到后来……发生那些事,见你那个样子,我的心很痛,看不到你更痛,见你受伤我都想死了,不管你是流云还是凛笙,还是现在的你。”流云:“呵呵,笨蛋。”无尘:“我只想问你,你当初救下我,你后悔么?”凤羽艳:“我不后悔,哪怕是我好几次,都想要杀了你。”
  • 再说西游

    再说西游

    和其他暗黑向的解读有些类似,然而并非完全一样。因为在西游的故事里,神佛本来就是反面的,他们象征谁,代表谁都无所谓。我只是看了一些作品,很多人硬是把金蝉写成了主角,不得不承认写的很有魅力。可他们忘记了,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西游的主角从来都是那只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