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3600000013

第13章 黄侃先生的学术成就(2)

侃所点书,句读颇有误处,望随时改正。即如《洛诰》:“今王既命(逗)曰(逗)记功(句)宗以功(逗)作元犯(句)”此在丛刊本《尚书》断句尚不误,而侃前竟误读以“记功宗”为句,虽有所本,然不合于注疏也。

唯其有了这样的治学态度,他才能广为继承前人,博于吸取时人,不断订正自己,从而集其大成,并谋取发展。

季刚先生在治学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从客观材料出发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空谈。这也是中国传统语言学一贯的优良学风。他在世时曾对我多次强调,搞小学一定要有深厚的文献语言作基础。只有材料精确、完整,结论才有正确的可能。所以,他阅读文献资料一定从第一个字研究到最后一个字,绝不中途而止。他最反对那种翻上一部分材料就忙于作结论、写文章的作风,也最反对那种他称之为“煞书头”的读书方法,他虽然不忙于写书,但为写书而作的资料工作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的。他生活虽很洒脱,读书却十分勤苦。在我和他相处的那些日子里,他常与我用闲谈的方式论学,大半都在夜间十一二点后,我才离去。第二天早上,我准时八点前去,他的桌上已有厚厚的几卷全部细细地批点过了。我总觉得他晚上是不睡觉的。如今他留下的许多书上,都记着自己的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意见。这些书经武汉大学黄焯教授整理了一部分。只是在那些书上有一部分符号,是准备将来着书时集中材料而用的,因而未加说明,现在整理要花很大的工夫了。

季刚先生对古汉语文献材料的熟悉、精通是惊人的。从“九经”、“三传”等大量的材料出发,他作出了不少科学的结论。虽然在他的时代,语言文字学的方法尚未臻于现代化,是很笨重的,他的一些设想并未全部在当时得到证明。但是后代科学研究所证实了的东西,又进一步说明季刚先生从第一手材料中得出的设想有相当的可靠性。这里我想起一件事情。1928年夏天,我在南京季刚先生家里讨论古韵分部。他对我说:“我的古韵二十八部仅仅是综合乾嘉古韵学家之说,不是我的发明。我自己对古韵部分倒有一个没想,就是‘覃’、‘添’、‘合’、‘帖’四部应当离析为‘覃’、‘谈’、‘添’:‘合’、‘盍’、‘帖’六部。可惜这些部字数太少,用《诗经》押韵无法证明。希望将来能有新的方法证明它。”时隔几十年,俞敏教授用汉藏比较和梵汉对音的方法,

确实证明了闭口韵可析为六部,与季刚先生的结论是一致的。这件事使我感到占有第一手材料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两者结合的重要性。缺乏第一手材料,靠着字典和搜寻几个零星的例句来作学问,势必发空论,作科学八股,甚至导致结论的失误;而没有科学的方法,很多设想虽因来自客观材料而比较可靠,却难以上升到理性认识,难以得到有说服力的证明。

季刚先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的文思敏捷过人,凡领教过的都为之惊愕。我在这里举几件事情。记得有一次,有人请他写一篇碑文,约好五天来取,他却到第四天尚未动笔。直到第五天,取文的人来了,他才研墨铺纸,吩咐为他打格。格打好了,他提笔一挥,连上下款带正文,刚好写到最后一格,一字不差。还有一次,中国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映璜拿来一幅扇面,请季刚先生赐一首诗。当时他的长子黄念华因肺病刚刚去世,自己又在师范大学受到排挤,时有所感,挥笔成韵,一气呵成五言排律一首,又是刚好写到扇面最后止笔。这首诗我至今还记得:

故里成荒楚,微生任转蓬。

无心来冀北,何意适辽东。

豺构王犹叹,麟伤孔亦穷。

望思新恨结,行迈旧忧重。

身世黄尘内,关山夕照中。

青山萦旅梦,华发对西风。

哭彼唐生拙,遥怜赵至工。

雄心如未戢,且复问昭融。

又有一次,他的一位老学生到南方看望他,季刚先生很想留他多住几天,便应允为他亲笔批点一部《文选》。书买来后,季刚先生每晚详批,同时让侄儿黄焯往另一部书上过录。20天后,他竟把这么大的一部《文选》批点完了。后来黄焯先生告诉我:

“不知先叔怎么会那么快,我抄录都赶不上他的速度。”季刚先生的才华加上他的勤勉,恐怕是他多所成就的内在原因了。我因此常想:比起季刚先生来,像我这样不敏之人,恐怕更应以勤补拙了。

黄季刚先生的学术成就很多,而且有他的特点:

第一,他在清人小学的基础上,对文字、音韵、训诂三个学术部门作了进一步的总结,使他们更系统化、理论化。他作出了古韵二十八部和古音十九纽的结论,指出了这些结论与等韵研究切合之处。古韵二十八部使阴阳二声之对转,阴入二声之收尾严密就范,十九纽则使古双声有了定则,都可以说是集古韵学之大成的。他在金文、甲骨文对照下,对《说文》所记载的形、音、义统一的文字系统作了驳正和更深入的研究,使这个文献语言学的名着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对《尔雅》的同义训释作了精密的分析,并进一步补充了章太炎首创的语源研究,还对古音假借现象作出了严格而适用的定则,使训诂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文字、音韵、训诂上的各种结论都是互相联系的,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因而也是较为全面而有系统的。

第二,他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是以训沽为中心的。文字和音韵只是他研究训诂的工具。词义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一个内在的主要推动力,词义也是文献语言学研究的落脚点;所以,以训诂为中心来带动其他两个部门的研究是抓住了要害的。季刚先生扩大了训诂研究的范围,把训沽学的原理科学化,并且准备形成一个从传统训诂学中总结出的系统的文献词义学。这部分工作虽然没有来得及完成,但从他所作的资料准备中,还可以看出他的学术见解和观点。

第三,季刚先生扩大了训诂研究的范围,不但在经学的基础上发展小学,而且在文学的基础上充实小学。他精研《文心雕龙》,熟知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他很早就专攻“选学”,对一部《文选》反复研读;他自己诗词歌赋无不精通,精心与随意之作都很不少。这就使得他的训诂学不但有经史着作为根底,而且有大量的文学语言作参考。他之所以能突破前人已成的结论,提出新的见解,走出新的路子来,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在这里,我们还不得不提到季刚先生在训诂实践上所作出的卓越成绩。他是一位卓有成效的训诂大师,作了很多疑难词义的探求和训释了作,使不少前人未能正确理解的字、词和篇章得到了解样,救活了不少极有价值的文、史资料。比如《奏弹刘整》一文前半段是当代的讼词,李善和五臣的《文选注》都未得解释,所以说是一篇历来无人读懂的文章。季刚先生却作出了详尽的训释。他由于博通经史,熟渎诸子,谙习诗词,又有一套系统的训诂方法,所以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是惊人的。有一次,一位叫戴明扬的同学注释《稽康集》,其中有“交赊相倾”一语,历来无人讲清。戴请教多人,都未得到解释,便让我引见他去请教季刚先生。季刚先生立即找出证据,说明“交赊”是六朝语,义即“远近”,戴明扬惊服而去。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曾在《制言》半月刊第五期上发表《致潘景正先生函》,其中谈到向季刚先生质疑一事说:

……谈次,幸次郎辄质之曰:“《毂粱释文》两云‘释旧作某’,何谓也?”公即应之曰:“此宋时校者之词,非陆本文。释旧作某者,《释文》旧本作某云尔。”幸次郎蓄此疑有年,问元北士,皆未之省。得此公解乃可涣然。于此弥益叹服,即有从游之志。第以瓜期已促,弗克如愿。

吉川幸次郎于今年4月故去,生前一直为季刚先生亡故而未能拜之为师十分悲痛遗憾。季刚先生所以弛名中外,在学术上有极高的威望,是与他能够运用自己的学问解决诸多疑难问题分不开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是不足信的。季刚先生训诂实践的成功,本身就证明了他的训诂理论和方法的可贵价值。

季刚先生的学术成就很多。自然在他那个时代,以他个人的学术能力来说,也必然有一定的局限。但是,作为近代文献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功绩却是不可磨灭的。

叶圣陶先生在北京市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提出“搞语言学要中西结合”的问题,是提得很中肯的。今后,语言科学的发展既要注意吸收外国的研究成果,也要重视继承本国的优秀遗产。今天纪念黄季刚先生,我特别提到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也就是文献语言学,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重视它、介绍它。整理它、发展它。作为季刚先生的学生,我更要学习季刚先生缜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重视客观材料的科学方法,为发展我国的语言文字学和促进我国的语文教育多做一点事情。

(陆宗达)

同类推荐
  • 如何掌控生命中的25个关键问题

    如何掌控生命中的25个关键问题

    生活中,许多人成天忙碌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日复一日,生命便成了一团理不清头绪的乱麻,于是深感疲惫与被动。本书通过对人生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梳理,结合典型的事例对其作了深入的剖析,引领读者参悟人生智慧,把握生命的关键,摆脱茫然的生存状态,从而主宰自我命运,创造成功人生。
  • 学习的最大动力

    学习的最大动力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读《管子》学生活

    读《管子》学生活

    本篇主要论述如何治理国家、管理百姓的问题,因此名为“牧民”。要治理好国家、管理好百姓,首先应该要重视物质生产,搞好经济建设。百姓吃饱穿暖,衣食无忧,才能够讲究礼义廉耻,才能在道德层面上有更高的要求,这样国家的政令才能顺利推行。如果人们连最基本的吃穿都没有保障,就很难讲究礼义廉耻,甚至连基本的人伦都会丧失。这样国家的政令难以推行,国家就面临危险。因此搞好物质生产,使人民丰衣足食,是治理国家的首要问题。
  • 员工突击精神

    员工突击精神

    本书为企业员工心理激励读本,以电视剧《士兵突击》主人公许三多成长为线索,结合现代职场员工的工作实际情况,阐述员工突击精神在职场生存、发展、成功的重要作用。
  • 我怎么没想到

    我怎么没想到

    各种各样的“没想到”以千姿百态现身于我们的生活中,让人惊诧不已,使人防不胜防。本书汇集了这些“没想到”,让人从中得到警示,助你职场成功。
热门推荐
  • 战火中青春

    战火中青春

    本书是电视剧《战火中青春》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对青春恋人在抗战中的辉煌而凄美的经历。1940年冬,日寇的铁蹄已经践踏了中国大片领土。冀中八路军某独立团被派出侦察连连长周剑峰乔装前往天津,刺杀日军设立在天津的生化研究所所长坂井一郎,并把爱国华侨捐献给根据地的一批珍贵药品运回根据地。天津医药界大亨唐云一直希望和富商张仲年家结为姻亲,但张家公子张沛然对唐云之女唐蕊丝毫提不起兴趣,他一直暗恋着自己的大学同学童卉,而童卉对这个富家公子哥却有些厌恶。后来,张沛然追随着童卉来到了八路军冀中根据地。
  • 都市庄园主

    都市庄园主

    玉石爱好者刘三同时也是一个捡石爱好者,喜欢在空闲时间去大山郊区捡石头。在一次捡石头之行中,他捡到了神奇的“木华”指环,从而开启了他打造理想庄园的大门。为了能让千万岁的睡美人苏醒,他不得不努力种田种地,创造山里的财富传奇。想拥有一个理想中的庄园吗?灿烂的阳光、秀美的山水、神奇的宠物、农家绿色食物,乡土风情,以及脱凡超俗的美人相伴。梦想中的悠闲人生,都在这里——都市庄园主。刘三的都市庄园主生活。【五百人书友群:149735205——149735205】
  • 逆转裁判同人

    逆转裁判同人

    《逆转裁判》本来是一个GBA游戏,可能大部分朋友都没有玩过。本人非常喜欢这个游戏。所以把游戏的内容改编成小说与大家分享。其中大部分都是从汉化过的游戏里抄录下来的,我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只是要更多人去了解和喜欢《逆转裁判》这个游戏,希望大家不要说我不劳而获。然后取名苦手最后有异议的请凌空指,大喝一声“异呀异(日语不懂所以这是音意,意思是我有异议)”
  • Letters From High Latitudes

    Letters From High Latitu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煞魔临都市

    煞魔临都市

    他是另一个世界的魔头,却被心爱的人伤害,阴差阳错的来到这个世界,一道魔风悄然刮起。
  • 泪落三生

    泪落三生

    一杯酒,一滴泪,一生眷恋。这是一个属于忘川河边那个名为三生石的故事。这也是属于每个灵魂的故事。三生石上有多少滴泪,这世间就有多少个执着的灵魂。或是留恋,或是怨恨,或是懊悔,或是绝望…………步入三生酒肆。饮下一杯三生泪,是梦境还是前世?是历史还是妄言?是幻想还是诉说?你与我都当两不相欠。记忆可以被蒙蔽,可痕迹如何抹去!在你心底最深处,有着怎样的过往?三生泪,苦中带甜,一杯穿肠,似泪又似酒。三生缘,忘断轮回,一世荡尽,却循环不休。三生石,忘川河畔,一滴泪凝,刻因缘聚散。
  • 吾欲顺天

    吾欲顺天

    在这个人人以逆天修炼自居的时代,李晨,一个世俗江湖的“天下第一”,闯进了修炼界。修炼修炼,本就是在汲取天之精华,天为母,为何要逆?
  • 一念天穹

    一念天穹

    命运,是众生推动的因果。轮回,是众生不可抗拒的威严!当一尊又尊大能自命运中苏醒,当一代又一代的天骄从轮回中复苏,这将折碰出怎样的璀璨大世!当一切都可以明悟却拥有解不开的迷雾时,将会有怎样的疯狂探索!谁做星云谁做裹,千秋起源皆为火。命运有终亦有始,轮回有因皆有果!逍逍遥遥谁自在,气从无来存天外。坎坎坷坷道几多,问天路上多一个!群雄格局如盘棋,天下大乱因谁起!八百年前,绮罗帝国号称第一天骄的林家罗如冲天之剑一路崛起,大战四方!冲出绮罗的一代天骄在拝战域搅动一方风云!虽百年后不明踪迹,但随后各路天骄横空出世,力战八方!他,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
  •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