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7000000097

第97章 高效学习的几大诀窍

1.高分一定低能的误区

有人认为,现在高分低能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是这种情况的一种具体反应。对这种现象应该有一个深层次的分析:传统观念认为,人的质显量主要是知识质量,教师把学科知识作为一堆现成的成果来教,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接受、记忆、再现这些知识成果,使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二十世纪后期,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变革要求开发人的智力,使教育质量观发生了改变。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教育,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选拔人才手段的考试制度的改革也不断深入,考试标准逐年提高,为四化建设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考试逐步在各行各业中显示出它的绝对性和权威性。但不容忽视的是,它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高分低能。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繁育思想更新不彻底,考试制度改革力度不够。繁育思想就是培养人才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核心内涵表现在培养人的问题上:一是为什么培养人。二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三是如何培养人。教育思想的变革就是要确定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培养目标,亦即是变单纯的应试教育为国民素质教育。

《义务教育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现在虽然我们已经在大力提倡本质教育,但由于长期封建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现行的考试制度都是为选拔人才而设制的,考试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升学率变成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硬性指标。对于普通中学来说,会考和高考就成了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考核教师教学水平最具权威性的准则,在这种环境下,“教什么,考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教多难,考多难;考多难,教多难”就成了中学教学工作的根本原则,年复一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基本上就围绕着这个指挥棒转,而社会上又往往以升学率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为此,无论重点中学还是一般学校,都崇尚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提高“升学率”。

其实,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还有各方面的原因。

第一,现有的教育体制,再加上现行的考试制度,素质教育就很难在中学真正地全面贯彻执行,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患知识狭窄、偏科严重的残疾,便是靠死记硬背,被教师“灌”出来的高分低能儿。

第二,教育管理措施不当,没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积极因素。由于旧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的片面现象长期存在,社会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标准,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水平高低,工作好坏是以所教班级学生的升学度、合格率为依据,教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了系统的知识,甄别好学生与差学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准则。

上级管理部门不断地组织统考统测,并且给各个学校排名排队,致使学校领导给教师加压。学校为了在社会上留下好名声,为了下一年能有较好的生源,想方设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分数和录取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切与经济挂钩,与晋升考核挂钩,用经济这根杠杆来达到这一目的,于是就设立高考奖、会考奖。达不到标准,非但一分钱拿不到,还要在教师大会上点名挨批评,这样一来,教师即使不为奖金,也要为面子拼命干。要想学生考得好,教师明知不符合教育规律,不利于发展学生个性,有碍于学生健康成长,却还一味乐此不疲地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造。

它严重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单靠死死地抓住学生,反复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高分低能。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它具有创造性、迟效性、交叉性和隐蔽性,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传授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文化的结晶,教师劳动的效果很难在短时期内作出全面的评价。教师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由此而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是很难用数量来全面衡量的,一个教师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其劳动强度往往是无法用时间来衡量的。

一个学生的成长,是他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综合教育,是各学科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结果。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是当今世界公认的箴言警句。一支德才兼备且掌握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希望所在。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更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更多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不能只看到终结性评价,还要注意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现在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教师的教学不是按照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遵循教育规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各自的爱好和特长,展现学生的个性,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目的,而是站在“考什么,教什么;考多难,教多难。”的立场上,挤占学生时间,毫无同情心地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作业。

让学生不加思考,重复机械地抄写,节假日都要加班加点补课,一天到晚都为了考试而疲于奔命,没有机会也没有闲暇来提高自己,学校成了名副其实的考试训练场,教师教学只为考试,使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变成了对考试分数的追求,取得高分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寄托。名师出高徒,试问,一个知识面窄,知识老化,教法落后的教师,怎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的人才?学生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泯灭了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和好奇心,形成了“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辛苦,校长管的辛苦,师生终日辛苦”的苦行僧式的教育教学体制,使整个教学变得越来越僵化。

目标取向的片面性,导致了教育的畸形发展,高分低能成了它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彻底转变这一误区,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产生的综合因素。综上所述,高分低能现象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要想攻克这一“顽症”,只有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旧的考试、评估制度,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局面,努力提高学校管理工作者和教师的业务素质,振兴中国的教育,全力以赴将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2.阅读的误区

最好的阅读形式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常常会阅读很多内容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今天,人们对阅读的理解跟过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过去人们认为,阅读是一个精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字词作准确、详尽的理解。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阅读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能抓住主要信息就可以。抓住主要的信息通过什么来取得呢?主要是速读,所以说,在诸多阅读形式里,速读是最常用的。速读可分为通读、略读、跳读和查读。不论是哪一种方法,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其实,速读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信息的一种阅读。那么,有人会问:“速读有什么好处和意义呢?”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A、B、C三个人,A每分钟可以读600个汉字;B每分钟读400个汉字;C每分钟读200个汉字。虽然他们中间的差距只有200字,但你能想象一个星期后、一个月后、一年乃至十年后他们会有什么不同吗?请看下表(单位:万字):

速度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十年C200/分8.4364384380B400/分16.8728768760A600/分25.2108131413140假如他们阅读的书字数都在15万字左右,那么十年后,A可以读876本书;B能读584本书;C只能读292本书。很明显,缺乏阅读速度使人付出相等的劳动量,却换来不等量的收获。

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不管哪一种形式的阅读都无法改变这一点。也就是说,“理解”是阅读活动的第一要素。如果读完一篇文章后一无所知,这样的速读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所说的“速读”是在保证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的阅读活动。所谓“基本”,就是说速读不要求你百分之百的精确理解,也就是说允许丢失一部分信息。学生不必为这部分丢失的信息惋惜,家长也千万别要求孩子每个字都会。事实上,任何阅读总是有30%~50%的信息是多余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读一半到四分之三的篇幅就可以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一般来说,在阅读中辨认汉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感知文字的形式后,通过语言为中介,由语音形式从大脑的记忆库里提取意义。另一种则直接由文字形式表达意义,不需要语音中介(我们成人阅读大多是这样的)。前一种方式毫无疑问占用时间多一些,会影响阅读速度。最好的辨认汉字的方式是默读,即发音器官不动作,以省去语音中介作用。学生努力锻炼通过文字形式直接获得意义,对提高阅读速度有百利而无一弊。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在阅读外文材料时,那些不认识的字、词汇,或者太长的句子常常使你中断阅读,从而产生厌烦的情绪,失去阅读的兴趣。学生在开始阅读训练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碰到这个问题怎么办?有一些常用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教会学生这种方法就是最好的阅读训练。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猜测、替换、压缩、对比”,学生如果能掌握好这些技巧,阅读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总之,我们的阅读不仅是从阅读中享受它的乐趣,更是为了增加词汇量。按笔者规划的九年一贯制,学生在最后一年的词汇量可以达到5500左右。到那时,我们可以说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自由的天空中翱翔了。

3.记笔记的误区

记笔记从字面上理解,重在“记”,其实,这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如果记笔记仅仅是为了将来便于复查的话,这种理解并没有错,但作为需要参加高考的中学生来说,记笔记除了考前复查外,最重要的是通过记笔记这种手段形成思想、掌握方法、学会解题。即把他人的东西不仅仅变成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内容消化吸收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1)要坚持正确的笔记原则

第一,养成习惯,持之以恒。笔记是课堂学习的重要方面,是听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克服记不记笔记无所谓的思想,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做听课笔记。要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高度去认识做听课笔记的意义,把做听课笔记作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而不能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做。

第二,条理清楚,规范统一。条理清楚是指课堂笔记的内容要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一般说来,不同的问题要分段写,问题之间要留空。也可以在上、下底边或两侧留空当,便于以后补记遗漏了的知识和新认识,重要的概念、原理、论点、论据、公式等应各占一行,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应尽可能用不同的字体或不同的颜色书写。规范统一是指做笔记时的数码、符号、字母等要规范,格式要统一。

第三,简明扼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是指笔纪要语言精炼,简单、明了,使人看了一目了然。笔记不是有言必录,而记那些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笔记也不一定求全求齐,只要适用就行。应尽量省略一些只起承上启下的或非关键性的词句,只有这样,才能抓住主要问题,才有利于日后的使用。详略得当是指笔记不能不分主次,什么都记;也不能记得过于简单,以至于回忆主要内容都困难。凡是书上有的可略记或在笔记本上标清页码以便必要时作补充,即使不补充,检查、整理或复习时也可以很快找到原文;书上没有的要详记。自己掌握了的或比较熟悉的可少记,以便在课堂上用更多的时间听讲和思考,未理解或生疏的部分要多记。

第四,有的放矢,务求实用。笔记应有利于记忆、理解、消化、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有的同学笔记内容繁杂,不分主次、详略;有的同学不讲究笔记格式,记得密密麻麻,条理性差;有的同学笔记时只求速度,内容残缺,字迹潦草,笔误较多;也有的几门功课的笔记写在同一个笔记本上,所标的符号、层次不统一。这样的笔记不仅无助于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可能对自己的学习造成麻烦,使自己在借助笔记复习时由于认不清字迹、抓不住重点或不明白笔记的内容而陷入困境。所以,做笔记要为以后翻阅和使用笔记着想,要经常习惯性地问问自己,所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对以后复习是否真的有用?在复习过程中,要留意自己的听课笔记,看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怎样做才能更好等,这有利于增强笔记的实用性。一门学科一般应单独准备一个笔记本,即使几门学科共用一个笔记本,也应各占一部分,并在笔记本前列目录注明。笔记字迹要工整,以便复习时便于阅读。

第五,正确处理好听、思、记三者的关系。笔记只是辅助我们听好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主要任务。所以,上课要以听讲、思考、理解为主。因为真正理解了的、抓住要点的东西,在以后翻阅笔记时,看到几行字就可以回忆起主要内容。所以应尽可能做到边听、边思考、边记笔记,使三者协调进行。如果只追求笔记的完整而忽视上课认真听讲和理解,那必是舍本逐末,只会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同学上课时不是以听、思为主,而是把中心工作放在了笔记上,他们因一句没听清或没跟上就挪用同桌的本子来看,到头来往往是互相都记不成。所以,对一些暂时写不上的字或记不完的内容,应果断地留下空格,做上记号,大胆地跳过去,跟上老师的讲解,课后可借记得好的同学的笔记查漏补缺。

(2)要注意筛选笔记内容

做好课堂笔记必须解决记什么的问题,我们不能不加思索的把老师讲的每句话和黑板上写的每个字都记下来,这既困难,也无必要。因此,笔记必须抓住重点。只有抓住了重点,才能提纲挈领,使笔记既精炼又有价值。怎样确定哪些内容该记,哪些内容不该记,哪些该详记,哪些该略记呢?不同学科,笔记的主要内容是有差异的;即使是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笔记内容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而定。排除这些差异,就一般情况而言,以下内容是应该记录的:

第一,板书。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把本节课讲述的要点,层次结构,内在联系,重点难点,分门别类地用简洁的语言,整齐的句式,清晰的纲目,明确的提示,抄写到黑板上,这就是板书。板书是老师所讲内容知识体系的纲目,记好板书有利于我们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除理科题的演算过程外,一般应完整地记下主板书的内容。

第二,重点难点。笔记时,既要注意老师讲解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语句。要注意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的问题和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下基本概念的要点,基本原理、定理、规则等的主要论据、论证方法、运用范围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老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总会有一些暗示的:他们或者在讲前有意停一下,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在讲后把内容重复一遍,以加强你的记忆。我们要悉心观察,及时笔记。

第三,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是老师对一个章节、一个课时所讲内容的概括总结,往往是对讲课的重点内容的概括,是经过老师筛选、浓缩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如果能够准确而有条理地记下来,可以减轻我们学习上的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少走许多弯路。老师在归纳总结的时候,总要放慢速度,加重语气,反复强调,配以板书,辅以手势等,这时就应提醒自己,抓住时机,记好笔记。

第四,典型事例及重要例题的参考答案要点。记下典型事例,可以加深对重要内容、定理、公式、概念的理解,便于课后的对照复习。答案要点,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复习效率。

第五,补充内容。要记下老师根据实际需要补充的课本之外的重要内容,老师带来的对学习有重要作用的某些信息

第六,讲课思路。因为思路是老师分析问题和推导结论的过程,它体现老师的思想方法和对教材的透彻理解,记下老师讲课的思路,学会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既可以少出错误,又有利于启发我们的思维,打开我们的思路,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第七,听课时的疑问、想法或体会。听课时常有听不懂的地方或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留在课后落实;听课时也可能有一些新的想法,如新的论证角度,新的解题方法等,要及时记录下来,留待课后证实;应敏捷地捕捉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并记下这些体会,以利于深入地探讨问题。

第八,教师介绍的学习方法和各种题型的基本解法。要选择恰当的笔记方法听课笔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千篇一律的方法,要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的学习方法选择具体的形式。其中标划、批注式和纲要式两种方法比较适合中学生的特点。

标划、批注式笔记: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同学复习时,要么看教材而没有复习笔记;要么看笔记而没有复习教材。这两种情况都是不经济的,前者忽视了笔记的价值,后者则忽视了教材的作用。要做到既经济又适用,即复习时把笔记与课本有机结合在一起看,就可采用标划、批注式笔记。

标划、批注式笔记,就是在对教材或笔记内容的字、词、句子勾画的基础上,直接在教材的空白处简记补充内容或自己感受和体会的笔记方法。标划就是运用特定的符号如圈、点、线等标出教材或笔记的重点、难点、疑点、关键、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的笔记方法。如用字下短横线表示概念,用方括号代表原理,用字下波浪线表示关键词,用字下小圆点表示重点,用字后叹号表示难点,用字后问号表示疑问,用希腊数码或字母表示层次等。

批注就是将听课时需要补充的内容,教师的提问,自己发现的问题或体会等补写或批写在教材上。批注从形式上可以分为眉批、旁批和间批。眉批就是将所记内容记在书页的天头或地脚处;旁批,即将所记内容记在正文左右的空白处;间批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将需记内容直接记在文字行距之间。

这三种方法简便易行,基本上可以不用笔记本,而且可以避免复习时只看教科书或只看笔记本的现象,可谓一举两得。我们只要翻开教科书,就可以看到笔记,无疑对复习有直接的帮助。

采用标划、批注式笔记要注意:

第一,各种标记、符号可以自己规定,但要做到规范统一且贯彻始终;标划是为了区别或以示重要,所以符号不能太多,标明主要的即可,否则过犹不及,徒劳无功;每种符号含义要明确并保持稳定;各种符号之间要有内在联系,构成系统。

第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标划、批注。因为标划、批注不以标划的多少或摘抄是否完全为目的,而应以理解深度为基础。因此,要尽可能在看懂了教材或听懂了讲课内容,经过思考之后,再作标记和批注。万不可一拿起书或未明白所讲内容,似懂非懂时就下笔,因为书上空白有限,已经做了的符号更改极为困难。最好在弄清了层次结构、论点论据,对教材内容或讲解内容有了总体印象之后才动笔。

纲要式笔记:纲,即提纲,要,即要点。所谓纲要式笔记,就是用精炼的语言把教材结构、提纲或教师讲课的主要内容、基本思想、各层次要点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等以提纲和要点的方式记录下来的笔记方式。

采用纲要式笔记要注意:

第一,要注意保持教材内容或教师讲解内容的结构、层次和逻辑次序,纲目和要点要层次分明,层与层之间可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但用法必须统一、规范,不能杂乱无章。具体操作时,应优先记录各部分的标题提纲,必要时,可将每一部分细分成若干较小的部分。

第二,要做到概括程度高,简明直观。纲要式笔记不是随便记忆,而要认真思考,分清主次。所记纲要要能概括本堂课教材或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要准确地反映教材或教师讲解的精神实质和主题思想。

第三,要层次清楚。要做到从课到节到框到问题到知识点,从大问题到小问题,从大的知识点到小的知识点,一层层深入下去。只有这样,将来翻阅笔记时,才会马上唤起对所学内容的清晰记。

第四,有些教材,某一部分的纲目不很清楚,要点也没有直接表述出来;有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没有明确地把要点告诉我们,这些纲目或要点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有时为了使某一部分内容更为完整,可充实某些内容或加入自己的见解,但语言要简明、准确,具有概括性。

要努力提高笔记速度要记好课堂笔记,不仅要弄清记什么,怎么记,而且要提高笔记的速度。笔记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到笔记质量和听课质量。但要过好速度这一关,并非易事,必须坚持长期刻苦训练,尤其要学会必要的速记技巧。提高笔记速度的最根本方法是系统地学习速记,但这对于中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为了加快笔记速度,可以学一些适合中学生特点的速记技巧,如使用符号、缩写等。

第一,符号式速记。即用符号来代替汉字,从而加快笔记速度的方法。符号有统一规定的和自己规定的两种。统一规定的符号:如《经济常识》中较常用的符号有:W——商品,G——货币,A——劳动力,Pm——生产资料,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力学中常用的符号有:a——加速度,v——速度,f——摩擦力,G——重力,N——支持力;化学中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符号。笔记中涉及到这些概念时,就可以用符号代替。这些符号都有统一的标准,必须按标准书写。自己规定的符号:有些字词、概念,在笔记中要经常使用,书写起来费时费力,我们可以自己规定一套符号系统来代替。有的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符号,如历史、政治课可以借用物理、数学中的符号:时间——t,等于——=,大于——>;,小于——<;,问题——X,有的可用该字或词的汉语拼音的声母来代替,如阶级——j,无产阶级——WJ,资产阶级——ZJ等。自己规定的符号要能意译,并严格遵守,前后一致,以保证日后能顺利地辨认。最好能将这些符号代表的意义写在教材或笔记本的第一页,以便随时查对。

第二,省略式速记。教材中有的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表述很长,记起来费时费墨。为了加快速度,节约时间,记录中可作些省略。省略的字有的可用符号(“~”“……”“——”)代替。如马克思主义可记成“马……义”;有些概念省略其中的一些字,其意思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可以不用符号代替而直接用缩写,如中国共产党可缩写成“中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缩写成“人大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可缩写成“多党合作制”等。

我们不可能把老师上的内容都记下来,有时还会存在记和听的矛盾。当你记的时候,听就跟不上,而集中精力听,记又完不成,但矛盾总归是有办法解决的。第一,把预习与听课结合起来,当你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摘抄下重点与难点,在上课时只不过进行补充,把主要精力放在听方面。第二,把听课与复习结合起来,在听课时必须紧跟老师的思维,或许你记下的是几个词或符号,为了在今后不会遗忘,必须对笔记进行整理。可见,记笔记不一定从听课开始,也不是老师所讲知识的照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4.听课的误区

(1)机械型听课

听课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与目标,遵照学校的要求“为了听课而听课”,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如何才能有效益呢?就是听课前必须有所准备。首先,了解上课教师所讲授的主要内容;其次,认真研读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最后,形成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计划。有备而去才会有所收获,有的放矢才会有所得。

(2)模仿型听课

这种听课方式最为“害”人,流毒很深。听课具有明确的听课动机——“照搬照抄”。这种速成式的“听课”风格,很能赢得暂时的眼前利益,以“听课”代“上课”,最大限度地“复制”了优秀教师的资源,然而后果是什么呢?就是听课不能独立进行,只能“克隆式”接受知识;

不能进行课堂即时点拨:不能独立完成习题,只能借助互联网下载。

如何才能避免呢?听课的时候,不仅要“听其然”,更要“思其所以然”。一道例题,看似普通,你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选这样一道例题?例题讲到什么样的深度为恰当?如何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习题?

(3)自省型听课

与前两种方式不同的是,采用这种听课模式听课有着正确的动机与目标,将别人的上课看作一面“镜子”。在观察别人上课的时候,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查找自身不足与缺点,这无疑是对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听课仅仅停留在“自省”这个阶段,而不与上课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就做得不够了。

如何进行交流呢?首先,预约交流时间,课间10分钟过于短暂,不充裕;其次,就你所观察到的课堂“闪光点”“缺点”及个人建议与上课教师交换意见:最后,耐心倾听上课教师的感受,争取在某一方面达成共识或形成共同的“疑惑”,继续求教于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同学。

5.做题的误区

(1)做题的误区

考生做TOEFL阅读时,时常表现出一些不良的做题习惯。有些考生读文章时喜欢在试题上划线,似乎不做记号,阅读就无法进行,思维就停止活动。而考试纪律明文规定不允许考生在试题的任何一部分做任何标志记号。

有些考生文章根本不读完,直接做题。这种方法相当于瞎子摸象,对文章只有局部的感觉,整个文章的概念无法获得。要提醒考生的是,近年考试中针对整个文章提问的题量有所增加,所以,不看文章直接做题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

有些考生则喜欢把文章一字不漏地细读之后再做题。这种方法仅适合于两种情况,其一,考生已具备相当的阅读水平,长期以来运用这种方法效果甚佳;其二,某一篇具体的文章是考生所熟悉的内容,细读文章并不会花太多的时间。一般来说,大部分考生采用细读文章方法,做题时间严重不足。考生不应该忘记,阅读理解测试速度和理解两个方面。在做词汇题时,许多考生认为做不对题与自己的词汇量有关,认识单词能做对,不认识单词就会做错。事实上,那些认识的单词经常做错,不认识的单词反而能做对。原因是,做不认识单词时,考生会仔细研读词汇题的上下文,力求在上下文中突破。而做认识单词时,忽略上下文的重要性,往往是装模作样的看一下上下文,便匆匆做出抉择。所以,做好词汇题关键在于透彻分析上下文——词汇题的句子以及上下一句话,有时候,个别词汇题也许需要在文章其他段落寻找线索。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检查答案。有相当多的考生做完题之后,或多或少剩下一些时间,但不能有效利用。有的考生东看一篇文章,西看一道题,似乎在检查,却没有明确的目标,时候把正确的答案反而改错。我们认为在富裕的时间里,考生应重点检查两类题:一类是个别的理解题;另一类是个别词汇题。阅读有时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行为,有时候,你的脑子会因断电而僵在某一点上,不会有任何收获,但是当你放下这个难点,做完别题后再回过头来处理这个难题时,一下子又会变得畅通无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考生可以在答题纸上题的序号旁标记这个难题,先预选答案,待有时间时再仔细推敲。检查完毕务必将序号旁的记号擦掉。

误区一:重题不必做

其实做重题不是没有好处的,有些同学可能会说做重题会是浪费时间,可是大家想一下,高三复习中我们做的题有多少是重题啊?很多吧!再者,有些题重复做几遍是有好处的,加深记忆嘛!还有啊做重题不是背题,要像对待新题一样。

误区二:不必多做题

我是理科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完全错误的。在高中,做题少了是很吃亏的。做题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掌握知识点,此外还有别的作用。如:扩大见识,掌握方法技巧,提高自己应对未见过的题的能力。

误区三:改错题没用

有些同学说改错题是浪费时间,老师讲过了我明白就行,还用再改吗?我认为改错题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查我们发现自己的错误,确切的讲应该是进一步发现错误。我们还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出错的原因,可以查缺补漏。这对我们是十分有利的。

(2)读文章的方法

读文章一般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花两三分钟时间扫描每篇文章头一两个句子,定位文章难易程度。虽然平均每篇文章做题时间为11分钟,但是有的文章七八分钟便可以轻松对付,有的文章则需要15分钟左右。一般来说,5篇文章中有2篇难度大一些,比方说:如果最后一篇文章难度大,且12~14道题,在这种情况下,按部就班做题就有可能因时间不够而做错好几道题,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首先定位文章难程度,同时目测文章的含金量(即题量分布),有助于科学分配阅读部分的做题时间。

第二步:采取“结构扫描”法阅读具体的一篇文章。所谓结构,即文章的骨架子。TOEFL文章是纯学术体(Academic),是北美国际留学生在大学里天天都能接触到的教科书风格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均议论文、说明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呈板块结构。TOEFL文章均由数个自然段组成,正确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应该是把文章首句先吃透,文章首句经常为文章主题。然后把首段的其他句子尽快略读,文章其他段落采取同样的方法阅读。各段落其他句子一般来说都是用来说明各个段落的主题句,没有必要每个句子理解难度大,而不涉及考题,在此句停留无疑是白白浪费时间。所以,采取“结构扫描”法,意味着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文章大意,从而正确引导下一步做具体的题,而不至于出现大方向的理解错误。

(3)做题的方法

1)做题总则:

文章大致看完之后,才能开始做题。做题时,应牢记以下几点:

①每篇文章的题目基本上根据文章布局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即使有个别题打乱文章布局,在题干里总是有提供信息的关键词将考生带入文章的具体部位。

②做题时,根据题干或选项的关键词回归文章寻找重现关键词或其释义的语言区域,同时排除相应的选项。

③到难句子时,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句子结构分析,迅速把握整个句子的意思,不要盯着单个的词不放,不然就会因小失大。

④每个问题的四个选项或者是对文章中相关部分的正确释度、或者是歪曲原文、或者与原文毫不相干。换句话说,命题专家在设置试题时会玩一些文字游戏,用各种表达形式让考生晕头转向、雾里看花。考生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是辨别真伪,找到合符文章意思和题意的选项。换句话说,考生在答题时不能有参与意识,有些考生做题就是因为带上了自己的意见,因此我建议要时刻牢记一点,答案永远是根据文章内容答题,应该排除文章以外的任何干扰因素。读者毕竟不是作者。

2)区别对待几种题:

①主旨题。主旨题有三种:A、作者的意图;B、文章标题;C、文章的中心思想。这种题一般为第一道题,建议考生把这道题放在最后做,因为做其他题时,考生会逐步了解文章的各个细节,在做题的过程中就会对文章有个总的理解,最后处理主旨题可谓水到渠成、万无一失。

②列举题。列举题有两种:A、一正三误;B、三正误。也可分为四类。第一类:一句话列举。根据某个选项的语言提示,回归文章找到一句话,这句话包含三个选项的内容;第二类:局部列举。根据题意,回归文章发现连续两三句话涉及三个选项的内容;第三类:段落列举。题干语言在某自然段首句重现。这个句子为段落主题句,即三个选项的内容在这段出现,不涉及到其他段落;第四类:文章列举。选项内容涉及整个文章。一句话列举题和段落列举题有明显的信号词帮助答题,根据题序做题,不必区别对待。文章列举题和局部列举题则应放其他题做完之后再处理。

③文章结论题。文章结论题即根据文章可以推断出下面哪个选项结论是正确的,题干没有任何语言信号词。这种题有以下几种布局:为文章第一道题时,相当于文章主旨题,应放在最后一道题时,有可能针对文章最后部分,也有可能针对整篇文章,但不大可能涉及文章其他部分的细节。所以文章结论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不一定是面对整个文章。

④作者态度题。作者态度题分为两种:A、局部作者态度题;B、整体作者态度题。文章最后一道题问及作者态度时为整体作者态度题,它涉及通篇文章,要根据整个文章数个语言点串起来的一根主线答题,也就是作者行文的口气。考生千万不可以根据某一个语言点答题,因为整体作者态度题不是考核某一个点,而是考整体感觉。局部作者态度题位置比较灵活,往往问及作者对文章中某一个具体内容的看法,题干通常信号请将考生带回文章某一区域,考查考生对某个语言点的理解。有时候,某个选项从作者的表达相悖,因此,做作者态度题时,考生一定注意不要把自己作为读者的分析、观点强加于作者。

⑤文章想方设法题。文章结构题三种:a。文章前面的段落内容是什么?b。文章下面接着将要讲什么?c。文章组织结构是什么?推断文章前面的内容立足于文章首句,因为文章首句承上启下,尤其注意首句中诸如this、so、other than之类的结构词。预测下文的内容则分两步走:第一,读文章每段首句,文章每段首句表示文章内容的逻辑走向。如果文章讲述某一事物的两个阶段或方面,下文将介绍这一事物的第三个阶段或方面。我们把预测下文内容的题称之为坐标题,即竖看文章每段首句,横看文章最后一句,其他句子是文章所讲内容,而不是下面将要讲的内容,往往选项干扰来自文章所讲内容。至于文章的组织结构题,只需要读文章每段首句即可,因为这些句子是文章框架。

有些孩子总是看到人生中的乌云,看不到阳光。其实人人都会时不时地有消极情绪,但总是心情沮丧却有害健康,家长总是想让孩子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好与坏。但家长应该首先反省自己的人生态度,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积极面对人生和准确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同类推荐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有很多的困惑,例如孩子早恋、学习 不专心、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苦心等等。廖康强编著的《父母应掌握的教子智慧》列举了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应 该懂得的几十种智慧,提供了各种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解决这些困惑。《父母应掌 握的教子智慧》内容 简单实用,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本书摘自《曾国藩家训》中的精品,运用他修身齐家的具体事例,解读他继承先人遗训、结合自身体会,教导兄弟子侄成人成才的高妙策略。
  • 优生胎教必读

    优生胎教必读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21世纪以来,对人才的诠释也在不断演变。要想下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迎接新世纪对人类的挑战,就必须从胎儿做起。
  • 家书

    家书

    这些亲子家书(家庭中父母等长辈写给子女等晚辈的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长辈对晚辈真诚、温暖的鼓励。亲人间的深厚情感,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在这些信中展露无遗。
热门推荐
  •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宇宙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和小猴搭乘着宇宙光神2号先来到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与嫦娥1号比赛谁探寻的信息多,之后他们又来到金星、木星和土星等等,每个星球都有它不一样的神秘……
  • 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

    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

    《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总结了众多成熟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经验。汇集了大量规范、实用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表单,专业、细化的管理方案,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提供了全面、专业、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指导。《住宅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工作手册》不仅是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工作必备的工具书,同时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纵横都市我为王:全能鬼才

    纵横都市我为王:全能鬼才

    因为那次的唯美邂逅,得到了缘分佛珠的眷顾,荣获一身异能,从此走上了护花的道路。异能与魔法的碰撞,谁将成为最后的王者?
  • 吹梦到边城

    吹梦到边城

    当代诗歌更是一种悲哀,伪民间色彩的诗歌就像种在水泥地板上的庄稼,一副呆相和死相。梨花体和羊羔体俗不可耐,将网络变成垃圾转运站,令真爱诗歌的人嗤之以鼻,如闻恶臭,如食腐鼠,避之唯恐不及。所幸的是,身在民间、真心诚意向民歌学习的大有人在,并未轻言放弃,他们收集民歌,整理民歌,也创作民歌风格的新诗。在这类民间身份鲜明的作者中,我认识湖南新化的亮毛,读了他的诗稿《吹梦到边城》,不免一赞而三叹,诵读如此纯民歌风味的新诗,简直比馋鬼发现一百个土菜极佳的农家乐还要畅怀惬意一千倍。
  •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小故事大道理(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贤妻难挡:听说夫君你克妻

    贤妻难挡:听说夫君你克妻

    苏晚荷是苏氏旁支所出,年幼丧父,娘亲病弱,幼弟分离。她带着现代记忆却在异世屈从命运,苟且生存,憋屈的很啊!苏氏将她召回,为家族利益将她嫁予三婚夫君,安阳侯府世子爷。传言,他貌比潘安,能文善武,乃本朝栋梁,就是有个致命毛病:克妻!嫁不嫁由不得她,那她就本本分分当贤妻。面里,病弱嫡孤、绿茶妾室,恶毒妯娌,还有苏氏眼线,让她谨慎行事。内里,夫君淡漠高冷,要跟个面瘫大冰块生子延后,那真是让她难上加难!夹缝生存,忍辱负重,她觉得自己离圣人已不远,说不定老天眷顾下辈子投个好胎?熟料,夫君却突然转了性子,动不动要夜夜侍寝,还上瘾……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克妻呢,说好的互不干涉呢,统统打翻!夫君你这是要宠妻?!
  • 盛世女官录

    盛世女官录

    穿越后成了一代盛世御膳女官,瑞芷从此过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品阶属性:逐步上升。战斗属性:各路开挂。日常属性:能吃能做。宏观属性:锦绣荣华。恋爱属性:有婚约,无自由。
  • 逍遥狼皇

    逍遥狼皇

    沧海万丈浪高,神崩地裂呼啸。我心欲随风飘,天地任我逍遥。
  • 宠妻成瘾:总裁谢绝离婚!

    宠妻成瘾:总裁谢绝离婚!

    午夜时分,他化身野兽,对她狠狠掠夺。本是一场蓄意的阴谋设计,却抵不住爱情悄然来袭。他娶她是圈套,她嫁他是交易。他时而冷漠,时而狂热,她以为,这就是爱情。不料,当她怀上他的孩子,他却一声令下:孩子打掉!你,给我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