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8300000006

第6章 张辛欣(4)

“要说李小文的爹,那地主可有意思。”婶子抿嘴笑,“穿个老白布的裤,染都舍不得染,穿脏了,就算个色儿;穿个光板儿棉袄,腰里系个苘麻绳,一天到晚背个粪筐。见前后没人,摸出俩铜板,买个馒头揣在怀里,走一会儿,偷偷咬一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置下二百亩地,雇上工,成个大地主。就养了李小文儿这么个儿,是个孽瘴儿。穿派立司的大褂儿,戴一手捏的礼帽,戴着金丝镜儿,拄着文明棍儿……”

“说李小文儿家给他娶了个媳妇,他不乐意要,净上咱家睡,所以和咱大爷特好。是这么回事儿?”大嫂问。

“那时候,俺哥在村里教书,李小文儿是校长。”叔还说笑。

“是啦,我爸参加革命时,李小文还‘指点’过呢。他读的是德国教会学堂,听过,见过些世面。爸临走,跟家里一字没讲,倒跟他说了,要出去当八路。他说:“兄弟,你知道什么是八路?那是共产党的队伍,信马克思,马克思是外国人,那不是外国的党?……”我也笑。

“李小文儿还抗日呢,帮助过咱铁道游击队。游击队来村里,吃他家,住他家,他还派长工去临城附近放哨……李小文儿见着我,没人的时候,还偷偷问问你爸,身体好不好,有信没有。有回跟我说,那会儿还不如跟你爸去投八路呢。”

“李小文什么样?”

“怪地,怎么斗他,总是白胖胖,官儿样。”

“在家吗?”

“不在。媳妇早死了,女儿也嫁人了……”

吹了灯。一个人躺在西厢房的帐子里。

叔和婶子在东厢房里也躺下了。这三间隔着二层秫秸墙。

黑暗里,婶子突然说了话:

“儿,你自个儿的事咋样啦?”

“还那个样儿。”

婚姻的事,在乡下是大事,隔那么远,他们竟也知道。是,一天里没拿你打趣,没人问你有没有个儿,那就是有意避开了。

“……那时候凤儿去北京揣回个照片儿,你在个比那云南还南的啥苦地方,小脸儿还圆鼓鼓的。没敢问你,瞧你身体这么赖的是不是……”

“没事儿,挺好。”

“也不想再找个人儿?”

“不想。”

“那不是一辈子流浪?”

黑暗里,再回回味,婶子确实说的是“流浪”这个文词儿。

“没事儿,婶儿;一个人过,好着呢。”

我知道自己嘴里说的尽是假话。然而,心里有一种很稀有的平静感。常常,在黑暗中,回忆逼得人无处躲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幕,一幕,看久了,觉着自己那些真挚、愚蠢的行为,也很没有意思。

旧日里,老太太要给外边混事的儿子传个话儿,就拐着小脚去找私塾先生打信。

先生洗净手,铺好原书纸的“八行书”,问:

“他大婶子,写啥?”

老太太把一条腿搬到另一腿上:“你告诉他,我骂他!不孝顺的东西,混出人样儿,忘了娘老子!你写,咱家那驴下了,可打春时候喂下的羊蛋子,闹疫症,死啦。你一句句都给我写上啦?我怕他衣裳扯啦,没人补,怕他叫火车碰啦,怕他饿了不知道吃,盼得眼巴巴的,他就不知道打信回来!还有,告他甭惹事!你都给我写得真着的……”

老先生低着头,一笔一画:

“吾儿见字如面,此书非为别事,惟因家中平安无事,思儿心切。衣食诸般,诚信修睦……;今获一驹……”

写完信封,反过来,在信封背面写上“平安家信,”用红笔圈了圈。

老太太接过信,溜溜地揣走了,求在临城火车站有差事的亲戚邮走,掏钱买印花的时候,嘱咐:

“贴结实喽!”

耗子在帐子对面的碗橱下边打架。也许嗅出那儿有鱼?

叔赶集给我买的鱼。

不能想象,几十年前,这里的人,除了过年那一天,晚上从来不点灯!不能想象……

孩子们,从每家大人手里讨一个鸡蛋,凑在一块儿换油,够得上点起一盏锡制的小灯,傍在地窨子里,守着灯听说书人讲《呼延庆打擂》、《水浒》和《西厢记》……

我一个人四处去转。

院儿里清静,村里清静,地里头也清静。一块地一个人,这儿,那儿,只有学校才热闹,好些孩子!

村东边有个小学,村西边有个中学,中学有操场,操场上有篮球架。

几十年不曾归的父亲,才能从这些哪里都会有的东西上,看出没有的东西。

“村南沟边菜园儿那块地方,……”爸说。

我看见了,是菜园儿,分给各家一畦种菜,一畦种小辣椒,一畦种黄瓜。还是一片菜园。

——村南沟边菜园儿那块地方,原先有一棵大松树,树下有一座寺庙,庙里有个看家和尚带着个小徒弟。和尚有一个媳妇,是把兄弟道士遗下的媳妇,道士死了,媳妇来帮和尚做饭,做成了一家。和尚确实是和徜,脑袋顶上有受戒时的香火疤,两排,六个,一目了然。大家认那疤也看那媳妇,叫他“歪和尚”。歪和尚教七八个学生,学生里有我爸。念“上论”、“下论”,村里人都不识字,都知道,那整部《论语》是孔子说的梦话。接下去,念:“孟子见——梁惠王——叟!”歪和尚睁开眼,吐出一口痰,“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干巴瘦老头儿。”于是,又摇头晃脑地唱、“适粱——梁惠王——不果——所言……”然后,就把书一扣,大喝一声:“念!”于是学生就照样摇头晃脑不知所云地唱:“孟子见——梁惠王——叟!适梁——梁惠……“歪和尚自个儿呢,捧着水烟袋去后边找媳妇做伴儿。遇上歪和尚生气的时候,学生都知道,那准是他媳妇回娘家了,就得小心着挨手心板啦。

“紧挨咱家前边,盖新房,有个老婆婆的那家……”爸说。

我看见那老婆婆了。从她院前一过,她就朗朗地叫一声:“大侄女!”

老婆婆做媳妇那天,小孩子们照例去闹洞房。我爸抓了个癞蛤蟆,把大盐粒儿放在它嘴里,缝住,拴在床腿上,那癞蛤蟆老咳嗽,咳一声儿,就吓新媳妇一跳,至今,见着我爸家来,仍用手一指,笑:“好呀,大兄弟!”

——紧挨前边,盖新房,有个老婆婆的那家,原先是一座小小的天主教堂。像个收藏室,平时锁着,神父下会时才开,后来天主教会也办学。

在庙里念私塾的孩子和天主教堂念“公学”的孩子,下了课见面就打架,把先生的媳妇和“驮着王八到处跑”的小洋驴全搭进去。

打架归打架,天主教会的学校,确实有它吸引人的地方,念算术、上体育课,不收学费,管一顿饭。只有一个条件:必须入教。

于是小孩子都和家里吵着要入教。

奶奶信观音菩萨,当然不答应。

“入那行子要下油锅,阎王小鬼会来捉!”

爷爷啥都不信,也不答应。

“信那有啥好处呢?”

“好,就是好!一想吃鹅的时候,鹅就自动打墙上跳下来、做熟的,抹着油,背上还插一把刀。”爸是在临城教堂的壁画上见过背上插把刀的烤鹅。

吵不过呢,就跳着脚哭。

哭的大人烦了呢,就进了小孩子的愿。去白吃一顿饭,去念算术,去上体育课——踢毽子,围着场院跑。

“现在有篮球架哩,”爸从老家回来说,“早起出去转,转到村东头中学,那房盖的,嚯,漂亮!遇上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穿得干干净净,制服,胸前别两管钢笔。我猜是老师,一问,正是。人家客客气气,问我哪儿来的,一说,赶紧叫大爷,请家里坐。那家里头摆得挺好,收音机、座钟。我也问,你是谁家的孩子呀?说了,谁谁家的。这孩子还是上济南念的师范,是个副校长哩。教语文,代数,跟我汇报汇报课程安排,那家里头还贴着课程表呢,一节课一节课指给我看。我问:有什么问题没有?说,正有,教员分公派和民办的,民办教员一个月二十三块钱,如今村里都分地了,都出去干营生,跑买卖,民办教员拴着跑不了,不愿教了。‘这个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呀!’我跟他说。‘就是解决不了呀。’他也急。上公社的时候,我还把这个问题专门跟公社书记谈过。”

我们直乐:“哪管什么用!您瞎认真!”

爸呢,只管顺他那条道走。

“那时候,村里只有一个中学生,还是个女的,那家只有一个寡妇娘,供着这么一个女儿。上城里去念洋学堂,起个洋名,叫娅娜,系着一条围脖儿。”

“以前没见过围脖,瞧着,斯斯文文、气气派派,羡慕得不得了,啥时候的也能有一条围脖?庄稼人买条围脖,那还敢想!看我成天那样儿,你奶奶就想了个办法。咱家里有一只绵羊,一年剃一回毛,攒了几年,你奶奶搓成线,满村只有那个女学生会织毛线,专请那女学生织。自家搓的线,粗粗细细,织成的那条围脖,两头粗,中间细,也没有个色儿。你奶奶呢,就用高梁壳子染,男孩子戴,染成个紫红色,晾在那还没干,我就戴上满村跑。我有个好朋友,眼巴巴的,看着怪难受,于是我俩合伙儿围着这条围脖去上学……”

正月十五闹完灯,十六就接闺女回家,哥哥弟弟专程去叫。平素里,闲了,想起来了,抬腿就回趟娘家,这会儿呢,摆出谱来等着叫,不叫就不归,挣个脸呗。嫁出去几十年儿孙一大把的老媳妇也得去叫,就这是说娘家没忘了你呢。回不回不管,也不见哪个老婆婆回娘家。到那一天,来来往往,道上都是驴车、自行车。兄弟驮着姐妹……

可惜,眼下分了地,又不是正月十六,二弟没功夫去传信儿,凤姐也腾不出手回趟娘家。

一个院子,两个风箱两个灶,呼啦,呼啦,婶子和二弟家各做各的饭。

我坐在堂屋门里边往外看。

三个小小孩儿在院子里跑着玩。一个男孩儿,两个女孩儿。女孩儿跌倒了也不哭,拍拍土,嘿嘿笑着跑,男孩儿跟不上趟,站下了,苦起脸,吭吭哧哧,俩女孩儿跑得老远,拍着手笑,男孩儿坐在地上咧开嘴大声哭。当妈的便在灶屋里吼:死丫头,让弟弟!女孩儿一块跑回来,乐呵呵地拉起男孩,拍拍身上的土,男孩儿不哭了,屁颠颠跟着女孩儿后边跑。

二弟延平进了院,小孩子立刻重新分了组,大壮和静静贴着他们爸的腿进了那边看不见的门。

剩了个大嫂的小女儿圆圆站在院里,往那边瞧了一会儿,便跑开了。

这五间房,叔、婶跟没出去的儿女回娘家又带儿女的姑娘守三间,不管多少人的时候,都挤得下。那两间,专留给娶了媳妇的男孩。大哥出去了,二弟搬进来。

不知什么时候,二弟的女儿静静站在门外,冲我轻轻招手,怪怪的样儿。我看着她,不明白是做什么。她跑进门来,上前拽我:“大姑,我爸叫你去。”

“去干吗?”

“去,去呀!”

二弟一家都在他们暗乎乎的堂屋里吃苹果,大壮坐在小桌后边,抱着一个大个儿的啃。我也得到一个削好的苹果。

拿着苹果,走到门洞里,蹲在烧火的婶子身边请她尝。

“你自个儿吃。”

我把苹果塞到她嘴边上。

“儿!”

吃了一小口,忙着说:“自个吃,儿,来家不习惯咱的饭吧?给你蒸点馒头?”

“千万别!好着呢。”

“是啊……”

婶子坐在灶前拉风箱,呼啦,呼啦……

婶子是个十全十美的婶子。

一天到晚,手脚不寔闲地干活,又叫人觉不出她忙。没个脾气,嘴也不碎:不说话就不说,说起话呢,顺溜溜的,那心里明明白白。

这季节,穿个大襟短袖的白布褂儿,黑裤,干干净净;梳个纂儿,头发掉了好些了,纂儿扁扁的,大早起上来第一件事,还是认认真真地梳纂儿。

煎饼摊得又匀、又薄,女儿都说:“这村就数俺娘摊得好!”婶子听了抿着嘴笑:“那会儿出门子,摊不好煎饼,那媳妇不叫人说死!”这会儿呢,几个妹妹都不会摊煎饼,却差不多都抱上孩子啦。另立锅灶了,带上自个儿摊的煎饼回娘家给娘尝,婶子咬一口:“咬不动。”放在那儿,谁也不愿沾。

婶子曾经是个好媳妇。

嫁到我们家来,有一点缘由。日本鬼子来,姑娘媳妇就四处避,婶子的干娘在我们村,把她领到我家躲了一天,走了,干娘就把她说给我们家,许给谁可没定,反正这家出出进进有着几个儿。姑娘答应了,第二次躲鬼子,就干脆嫁过来了。没人问问她心里看上的是谁,也没人想起问问她。

据说我奶奶挺喜欢她。能生儿,会做活,嘴不倔又不馋,脸儿生得富富态态,除了是半大脚,叫婆婆总算能有个挑拣,这样的媳妇呀,别说婆婆,我都觉着好!”那时候做媳妇,一天到晚,心不敢松的。”婶子累过来了,想着还有点儿自满呢。

我突然想起问问婶子:“婶儿,你叫个啥名儿呀?”婶子歪歪头:“娘家姓曹,念识字班的时候,他们给我起个号,叫曹秀英,整天守着灶转,也使不上。”

婶子这媳妇熬不成婆。

我跟婶子聊天:“都非要个儿!养儿有什么好?孝顺您,疼您,我看还赶不上女儿呢!”

“那是,还是闺女跟娘亲。我的小鸡儿都瘟死了,这院子里跑的几只,还是你凤姐送来的呢,我这些儿,分了家,都是干他们自个儿地里的活儿,什么时候帮过我们!你叔叔这个年纪了,天天早起来,窑上干活,晚上回家来拾掇地里的活儿,有时累得生气,不想干了,又想想,没个抽烟的零花钱儿。”

“那,您说养儿能防老吗?”

“唉,干不动了,还得给我们一口吃吧?……别说,咱这边有点什么吃,你二弟就把两个小孩儿赶过来,吃奶奶的。别说。”

到晚上,坐在院儿里婶子白天晒粮食的大床上,守着月光,我跟叔请教盖房的事,说深了,叔跟我商量,什么地方能搞到一点点钢筋,哪怕是高价的。

说着话,我瞧见黑影儿里,二弟的媳妇慢慢地凑过来;一会儿,二弟也过来了,说:盖平顶房才省事,不用木头,不用一溜口上瓦……

第二天,婶子突然小声跟我说:“你瞧,他们从来也不跟我们说盖房的事儿,结果,心里还是有个想法,要盖平顶的。这不露出来啦。你小弟眼看着要找对象,要结婚,人家女方,都得看有房才答应呢。咱跟你二弟商量,是怎么凑钱,怎么弄,村边空地不多了,赶紧申请,盖个房,这旧房再给小伟留着,你二弟怪不高兴。咱也不敢说了,说了惹气生。”

“怎么办呢?”

“黑里给你叔说,不行啦,我们老两口去外边盖个小房,搬出去,老了,也不要院子了……”

“要是……不分家呢?”

“不分家也不成,那么多口吃饭,累不起了。现在儿媳妇不做饭。咱三丫头到人家家里,不也就是抱个孩儿?”

叔下工回来的时候,又上集上转了一圈儿,并且给我买了一串紫葡萄。刚洗了,那两个孩子就张着手要。给完他们,剩了一半,婶子为我藏柜子里。我也儿童,看见那两个孩子出大门玩去了,赶紧把葡萄摸出来,一分三,和叔、婶一块儿吃。一转眼,二弟那儿子又回来了,我立刻把最后几粒葡萄填进嘴里,偏不给这个长大了怕也不孝顺的小赖包!婶子呢,抬手叫:“壮,来吃葡萄。”

吃了晚饭,叔带我上地里去拔花生。一路走,一路问。

“这叫啥?”

“芝麻。”

“那个呢?”

“白薯。”

叔永远认为城里学生是憨子。总想看乐子。

“这是啥呀?”

“谷子呀!”

“还行,不是草啊?”叔在前头闷闷儿笑。

“这长得跟草也差不多,比咱家种的差远了!”

“你看见咱家的了?没看错?”叔没回头,没变调儿。

“晌午看见的,是小弟指给我的。那两块地挨着,一个倒伏了,一个还竖着,那种的不是一个品种吧?穗好长,好粗呀!是咱的没错吧?斜对面的地,人家也种的是谷,长得像狗尾巴草!”

“咱家种得可以?”叔淡淡地问。

我摸得准他心里有多么自得、又偏要这样、这样地“谦虚”,这,就是叔呗。

“咱家算是村里最会种地的吧?”

“不算,周家那两兄弟玉米种得好。”

“为什么呢?”我有点嫉妒不认得的周家,不愿听见有人比我叔好。

“人家两弟兄都是民办教师,懂科学呗!知道使什么肥,什么时候使。有一家姓赵的,化肥使早了,谷子长得一人多高。跟高粱似的,顶上结几个小粒儿,谁见了谁笑……”

这就是我那在土地上滚爬了几十年,不信花生能高产,对土地没有神奇感的叔!

对面路上,过来一辆装得满满的驴车,随后有几个人,赶车的是个中年汉子。

“上地啦?”叔打个招呼。

然后,叔笑着,怪大声地对我说:“这是咱们大队宋支书。”

姓宋的支书瞧我一眼。

“我侄女。打北京来了。”

宋支书冲我笑。挺有干巴劲儿的样儿。

驴车过去,我问:“这支书怎么样?”

“不怎么样,还不是往自己家搂!”

“比赵广玉呢?”

“不赶赵广玉。赵广玉人家还能呢。”

地里的花生长得好。土硬,没带锄,叔拿脚跺花生棵子四周的土,拔起来一看,还是落下不少。他又用铁耙子似的短粗指头扒土,扒了,还有落下的。“走,到上边的地去。”

坡上是砂地。一拔一整棵,棵棵长得满。一会儿,背筐满了。叔背起来,我甩着手,又跟在后面往回去。

同类推荐
  •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代琅华照寒烟

    汉赋和乐府诗就像古老的情书,至美、深邃、感伤;汉赋和乐府诗就像一个王朝的情感库藏,她的美不可言说,情至酣处,浓烈得让人不忍回眸。提笔吟咏,细品个中滋味,诗赋里的帝王情、酒仙乐便溢满胸口,几番言辞足裁成一尺华美,三寸忧伤,织成那年夜未央。
  •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

    爱情是什么?萌芽时的怦然心动,成长时的炽烈奔放,成熟时的浓郁绵长,以及天下有情人终将面临的生离死别……《凡尘中相爱的每一刻时光》作者历经十二年艰辛努力,将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爱情绝唱辑成一册,记载了有关爱的一切。如同时光流转,爱亦有四季变换,也会经历盛夏与寒冬。时光的残酷,爱情的不朽,在生死轮回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

    《当代台湾女性小说史论》从特定的小说角度深入观照台湾女性文学,通过对当代台湾女性小说流变历程的系统梳理,以及对其女性书写价值的凸显,融入一种台湾女性文学研究的构建视角和学术原创性。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热门推荐
  • 仓鸿道路

    仓鸿道路

    一诞生就拥有无人能比的力量个生命力,但亲人朋友却一个个老去……
  • 荒武战神

    荒武战神

    盖伦,本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但是因为自己的名字从而变得不在普通,在打完一局游戏后说了句“这游戏越来越没意思了”,随后便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并且带着英雄联盟中与他同名英雄的技能来到了荒武大陆。荒武大陆以武为尊,后天、先天、地级、天级、圣级、帝级、超脱、永恒他立誓,定要超脱这个世界。
  • 重生之医路商途

    重生之医路商途

    一场空难、苏言带着一身超前的医术和丰富的医研经验,回到了十八年前新医革命后最年轻的高级医师、成绩卓然的医研专家,今生如何周旋在官场和商场之中缔造医学上的神话!-------------------------------------新书期间,求推荐、求收藏、求各种支持!
  • 北幽界

    北幽界

    问世间,有没有矢志不渝的爱?问苍天,有没有至死方休的恨?————如果没有,我便让它诞生于此。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世界!”“世界的钱,装载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是对犹太人非凡智慧的盛赞。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犹太民族,虽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宫殿和建筑,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是一切财富的根源。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到了最近1000年左右,犹太人登上了“世界第一商人”的宝座,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很难再找到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行走天涯,且屡遭屠戮。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肝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肝病有哪些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经络调养、日常保健、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肝病?怎么做A-能有效控制肝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 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中!《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由田建华编著。
  • 美人如斯梦如画

    美人如斯梦如画

    三月桃花纷飞,她坐于桃花树下喝着绍兴城里秘制的桃花酿。哪知一缕酒香引来了爱美如花的他。调笑着要讨些酒喝。昂头一瞥,自此一见美人误终身。再美的桃花美不过他。再香的酒酿香不过他。他说,“我便是这世间之最,谁要是比我美,我就毁了他。”花美,残花,树美,砍树,昂望星空,他要闭月羞花。然而,这样的他遇到她,不知是谁的劫?动了谁的情?伤了谁的心?
  • 市井诡影

    市井诡影

    笔仙往事,阴阳悖论,青铜古镜,恶灵笔记……一系列真真假假的故事都在其中,一位解灵官把纵其一生的诡异经历,写成文献纪录,留给后来人指导参考。是什么原因让叶文海从一名学生蜕变为一名从事化解凶灵鬼事的解灵官,又是什么原因困扰着叶文海终其一生的去探究?本纪录属于慢热型,基本上每个故事都有一部分真实故事在里面。
  • 九幽生死录

    九幽生死录

    自从亚里欧大陆的南大陆的“世界的禁地”的封印被打开以后,整个世界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时间各种魔法、道术、巫术盛行在世界上,从“世界的禁地”中走出的各个种族与人类之间爆发了一场场战争……作为被认为是邪恶的黑暗法师和死灵法师以及东大陆的操魂术的九幽道,他们命运又如何呢?……
  • 仲夏之夕,向阳花开

    仲夏之夕,向阳花开

    “夏夏,你可不可以假装我女朋友?”向阳紧张地问道。“不好”少女干脆利落地拒绝到,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少年。所以连让她假装我的女朋友都是我的奢求吗?那一瞬间向阳忽然不想亦不敢看仲夏的眼睛,自然而言就错过了仲夏眼中的戏谑。“因为,我只想做你正式的女朋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