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19100000014

第14章 天目山中笔记

佛于大众中 说我尝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作佛 恼乱我心耶——莲华经譬喻品

山中不定是清静。庙宇在参天的大木中间藏着,早晚间有的是风,松有松声,竹有竹韵,鸣的禽,叫的虫子,阁上的大钟,殿上的木鱼,庙身的左边右边都安着接泉水的粗毛竹管,这就是天然的笙箫,时缓时急的参和着天空地上种种的鸣籁。静是不静的;但山中的声响,不论是泥土里的蚯蚓叫或是轿夫们深夜里“唱宝”的异调,自有一种各别处:它来得纯粹,来得清亮,来得透澈,冰水似的沁入你的脾肺;正如你在泉水里洗濯过后觉得清白些,这些山籁,虽则一样是音响,也分明有洗净的功能。

夜间这些清籁摇着你入梦,清早上你也从这些清籁的怀抱中苏醒。

山居是福,山上有楼住更是修得来的。我们的楼窗开处是一片蓊葱的林海,林海外更有云海!日的光,月的光,星的光:全是你的。从这三尺方的窗户你接受自然的变幻;从这三尺方的窗户你散放你情感的变幻。自在;满足。

今早梦回时睁眼见满帐的霞光。鸟雀们在赞美;我也加入一份。它们的是清越的歌唱,我的是潜深一度的沉默。

钟楼中飞下一声宏钟,空山在音波的磅礴中震荡。这一声钟激起了我的思潮。

不,潮字太夸;说思流罢。耶教人说阿门,印度教人说“欧姆”(o——m),与这钟声的嗡嗡,同是从撮口外摄到阖口内包的一个无限的波动:分明是外扩,却又是内潜;一切在它的周缘,却又在它的中心:同时是皮又是核,是轴亦复是廓。

“这伟大奥妙的”(om)使人感到动,又感到静;从静中见动,又从动中见静。从安住到飞翔,又从飞翔回复安住;从实在境界超入妙空,又从妙空化生实在:——“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

多奇异的力量!多奥妙的启示!包容一切冲突性的现象,扩大刹那间的视域,这单纯的音响,于我是一种智灵的洗净。花开,花落,天外的流星与田畦间的飞黄,上绾云天的青松,下临绝海的巉岩,男女的爱,珠宝的光,火山的熔液:一婴儿在它的摇篮中安眠。

这山上的钟声是昼夜不间歇的,平均五分钟时一次。打钟的和尚独自在钟头上住着,据说他已经不间歇的打了十一年钟,他的愿心是打到他不能动弹的那天。

钟楼上供着菩萨,打钟人在大钟的一边安着他的“座”,他每晚是坐着安神的,一只手挽着钟槌的一头,从长期的习惯,不叫睡眠耽误他的职司。“这和尚”,我自忖,“一定是有道理的!和尚是没道理的多:方才那知客僧想把七窍蒙充六根,怎么算总多了一个鼻孔或是耳孔;那方丈师的谈吐里不少某督军与某省长的点缀;那管半山亭的和尚更是贪嗔的化身,无端摔破了两个无辜的茶碗。但这打钟和尚,他一定不是庸流不能不去看看!”他的年岁在五十开外,出家有二十几年,这钟楼,不错,是他管的,这钟是他打的(说着他就过去撞了一下),他每晚,也不错,是坐着安神的,但此外,可怜,我的俗眼竟看不出什么异样。他拂拭着神龛,神坐,拜垫,换上香烛掇一盂水,洗一把青菜,捻一把米,擦干了手接受香客的布施,又转身去撞一声钟。他脸上看不出修行的清癯,却没有失眠的倦态,倒是满满的不时有笑容的展露;念什么经;不,就念阿弥陀佛,他竟许是不认识字的。“那一带是什么山,叫什么,和尚?”

“这里是天目山,”他说,“我知道,我说的是哪一带的,”我手点着问。“我不知道。”他回答。

山上另有一个和尚,他住在更上去昭明太子读书台的旧址,盖着几间屋,供着佛像,也归庙管的。叫作茅棚,但这不比得普陀山上的真茅棚,那看了怕人的,坐着或是偎着修行的和尚没一个不是鹄形鸠面,鬼似的东西。他们不开口的多,你爱布施什么就放在他跟前的篓子或是盘子里,他们怎么也不睁眼,不出声,随你给的是金条或是铁条。人说得更奇了。有的半年没有吃过东西,不曾挪过窝,可还是没有死,就这冥冥的坐着。他们大约离成佛不远了,单看他们的脸色,就比石片泥土不差什么,一样这黑刺刺,死僵僵的。

“内中有几个,”香客们说,“已经成了活佛,我们的祖母早三十年来就看见他们这样坐着的!”

但天目山的茅棚以及茅棚里的和尚,却没有那样的浪漫出奇。茅棚是尽够蔽风雨的屋子,修道的也是活鲜鲜的人,虽则他并不因此减却他给我们的趣味。他是一个高身材、黑面目,行动迟缓的中年人;他出家将近十年,三年前坐过禅关,现在这山上茅棚里来修行;他在俗家时是个商人,家中有父母兄弟姊妹,也许还有自身的妻子;他不曾明说他中年出家的缘由。他只说“俗业太重了,还是出家从佛的好。”但从他沉着的语音与持重的神态中可以觉出他不仅是曾经在人事上受过磨折,并且是在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的人。他的口,他的眼,都泄漏着他内里强自抑制,魔与佛交斗的痕迹;说他是放过火杀过人的忏悔者,可信;说他是个回头的浪子,也可信。他不比那钟楼上人的不着颜色,不露曲折:他分明是色的世界里逃来的一个囚犯。三年的禅关,三年的草棚,还不曾压倒,不曾灭净,他肉身的烈火。“俗业太重了,不如出家从佛的好;”这话里岂不颤栗着一往忏悔的深心?我觉着好奇;我怎么能得知他深夜趺坐时意念的究竟?

佛于大众中 说我尝作佛 闻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初闻佛所说 心中大惊疑 将非魔所说 恼乱我心耶但这也许看太奥了。我们承受西洋人生观洗礼的,容易把做人看太积极,入世的要求太猛烈,太不肯退让,把住这热乎乎的一个身子一个心放进生活的轧床去,不叫他留存半点汁水回去;非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决不肯认输,退后,收下旗帜;并且即使承认了绝望的表示,他往往直接向生存本体的取决,不来半不阑珊的收回了步子向后退:宁可自杀,干脆的生命的断绝,不来出家,那是生命的否认。不错,西洋人也有出家做和尚做尼姑的,例如亚佩腊与爱洛绮丝。

十五年九月

题为《天目山中笔记》。既曰“笔记”,则不一定与山有关,或许只因是在山中所记而已。不过,山也并非和本文主旨完全无干。天目是浙西名胜,山色秀雅,多奇峰竹林。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天目当然是名山,因此与佛与禅息息相关。从作为题记的那段偈语,我们就能对本文的用意有所体察。

劈头一句“山中不定是清静”:有松声,有竹韵,有啸风,有鸣禽——“静是不静的”,因为有“声”。有“声”,却不是俗世的营营嗡嗡,是天然的笙箫,纯粹、清亮、透澈,是天籁,不污人耳聪倒使人心宁意远,不静反是静。“声”

之后写“色”——目所能及的一切:林海,云海,日光,月光和星光,并非纷扰熙攘的百丈红尘,故而人处其中自在而满足。

读到这里我们似乎能感觉到那么一点点志摩的境界了,却依然怀疑距离那则有“佛”和“法音”等字样的偈文太远。直到他在对山中钟音一番颂赞之后感叹:“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钟这种单纯的音响,是一种洗净智灵的启示,它包容了万世万物于其怀中安眠,是大音、大相,无始,亦无终,无声,亦无色。

本文的重心其实是写了与佛有关的两个人物,也就是天目山中的两个和尚。

由宏大微妙的钟声自然就联想到了打钟的人。钟是昼夜不歇、片刻一次的,打钟的和尚也已不间歇地打了十一年,连每晚打坐安神也挽着钟槌;他脸上看不出修行的痕迹或失眠的倦态,倒有自在的笑意;不刻意念什么经更或竟不识字,只知身处天目而对其他细节无所关心(志摩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绝妙的问答)——这一切都使我们想起了佛陀在《经集》中所云:“那些超越疑虑,背离苦恼,乐在涅槃,驱除贪嗔,导向诸天世界的人,乃是行道的胜者。”这种“胜者”,也是“圣者”,志摩感到是他的(也是我们的)“俗眼竟看不出什么异样”来的。

无忧无欢,无智无聪,圣者证道于平常,这是志摩所能设想的佛家的最高境界,却绝不是志摩所能企及的。志摩所能企及的(也就是自感能以身处的)是另一种和尚:他不是如前一位平常而悠远的那种,也不是冥坐苦修、鹄形鸠面的那种。他住在茅棚里,家中尚有亲人竟或还曾有过妻子,至于向佛的缘由他只肯解释说“俗业太重”;他人事上受过磨折、思想上能分清黑白,禅坐和草棚尚难压倒其肉身的烈火,是个修道者也是个活鲜鲜的人;他或许是个忏悔者,是个回头的浪子,是佛与魔在内心交战的逃离色界的囚犯,出家仅为了情感的解脱或自我痕迹的消灭——这也许倒象志摩本人某种心境的写照——这样的佛徒能使志摩尤为感喟,正如脸有风霜的妇人往往比明眸皓齿的少女更令人神授魂与一个道理。

很难再具体考证志摩在二六年秋写下此文时的心态,恐怕也没有这个必要。

志摩一向被视为一个情感充溢、踊跃入世的诗人,这固然不错,但此文也确实见出诗人心灵的又一层面。我们这样说还有另外一个例证,那就是志摩在其名诗《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中对佛音梵呗的顶礼和咏赞。

同类推荐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
  • 会移动的房子

    会移动的房子

    作者的小小说风格是非典型的80后文字风格:不张扬,不华丽,不哗众取宠,不停留在叙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感伤,而是真实地揭示了80后生活、工作和情感等方面遇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矛盾和问题。生活中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丰富的,复杂性的,纷繁的。作家们往往会通过抽丝剥茧,将那些普遍性或独特的可能性提炼出来,诉诸文字,以达到关注现实、关照读者内心的目的。
  • 月光记(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月光记(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散文丛书)

    《月光记》为“鲁迅文学奖”作家刘庆邦的精选散文集,传递了这位“中国短篇小说之王”的诗意与真情。本书分为“至亲”“心安”“感念”“友人”和“野趣”五辑,有对至亲的怀念、感恩和忏悔,有与文坛大家史铁生、贾平凹和王安忆等人的淳朴友谊,也有作家对生活、对文学的思考和执着,一位凭良心、有思想、富学识、怀忏悔、存温情的作家形象跃然纸上。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我自己走过的路

    我自己走过的路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则为冰心研究以至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新课题。散失已久的美文,初次面世的佳作,记录冰心走过的路……
热门推荐
  • 附魔者之久炼千灵

    附魔者之久炼千灵

    附魔者,人之本体,加之附魔以强能。在这个纷乱的世界,强者为王。人人都想要无穷的力量,以征服天下。然而一位不闻世事的少年确实一个天生的“附魔者”。他本来对力量毫无兴趣,在遭遇一系列变故之后,他也走上了一条坎坷的修炼之路。身为天生的“附魔者”,他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呢?在这纷乱的世界,他将何去何从呢······
  • URSULA

    URSUL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陶倾这辈子干过最傻的事儿就是强了个小肚鸡肠的bt!本以为他花心能助她顺利逃脱不平订婚,谁知这花心大少不是个好人!不他就不是人!他是个禽兽啊!“秦天!你个色狼!你个变态!你你你混蛋啊!”“你别过来再来我喊你强奸!”“刚刚隔壁王叔家母猪被强奸了陶倾你是不是人招!”“倾倾思密达~你看看伦家都被你打毁容了好委屈啊啊呜呜’陶倾此刻的内心是崩溃的....变态明明是你拿着我的手打得自己啊啊...陶倾誓死要把这个怪蜀黍培养成贴心小棉袄,安静美男子,温柔好丈夫......可是。。。。养成记...的结果秦天我错了!惹上这么个花心大少本以为花心才能让一夜情没影谁知遇上她他的花心就这么没了!
  • TFBOYS十年我陪你

    TFBOYS十年我陪你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重庆,让三个女生开始喜欢这座城市,其中一个对这座城市有着向往在一次偶遇,遇到了最红的明星组合TFBOYS,再后来又偶遇了几次,这是巧合还是缘分?经过几次偶遇,几次认识,大家都非常熟悉;然后又成为了情侣,难道是上天注定?但是未来的事情没有人知道,三对情侣又是否能够在起,一辈子幸福?
  • 武法神世界

    武法神世界

    武法判生死!手握天下命!在这个世界,只有武法神可傲视天下!
  • tfboys么么哒

    tfboys么么哒

    女主是个花痴,见到帅哥就会冲上去勾搭一番,长相嘛。。。惨不忍睹。第一次遇见王源是在女主刚吃完零食后,她当时只看见王源的背影,觉得他的背影很帅,准备去看他外貌时,不小心被石头绊倒,把王源撞到了。第一次遇见王俊凯时是女主不经意丢一个个纸团丢到王俊凯身上,被王俊凯说教了一番,她露出了一个不太好看的笑容,这就是痛并快乐着吧。。。第一次遇见易烊千玺时是女主捏着迷路的楠楠的脸,惊叹这小孩怎么长得那么可爱的时候,当时的千玺则是一头黑线。
  • 金融风暴(上)

    金融风暴(上)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剑变录

    剑变录

    八把神剑隐于天地之间,无形无影,浑然无迹,磅礴的剑气,在无形之中,却是遮蔽了日月星辰。在这个剑气的世界里,当世人为了神剑大打出手,当八把神剑聚在一起,聚在一个人体内,天地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巫从天降:前世溯缘记

    巫从天降:前世溯缘记

    一个曾经治疗的心理病人在微博直播自杀前打过求助电话,知名心理学家柏素云被卷入人肉搜索的舆论漩涡,导致苦心经营的书院远破产。被逼无奈之下,柏素云用红教上师传授的独门心法元神出窍,去自杀者的前世探寻因果,度过自己的死劫。魂穿后的柏素云拥有倾国美色和现代人无双的智慧,成了来自遥远中国的天巫,凭借出色的心理学技术、儒佛道的见识,辗转于秦汉与五胡乱华杂糅的异时空色界。她,周旋于帝王将相之间,以一己之力苦苦维持时空和因果的平衡,谱写一曲华夏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的力挽狂澜的英雄史诗。然而,逃不过的是命运,爱她的人她不敢要,不爱的人推不掉。当所有的命运谜题一一解开后,等待她的是魂飞魄散还是渡劫归来?
  • 藐盛蕴凌强

    藐盛蕴凌强

    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平凡的父母,和谐的家庭。然而世界变化太快,权势,财势赤裸裸冲击着他的人生,他的内心。他不甘平凡,心比天高,不甘落得命比纸薄的下场!为何世上皆是人,他弱,被人欺负?他强,任由他放肆藐视于我?不,这不公平!人皆强,没人弱,至少他绝对不弱,他遇强则更强!盛蕴凌,一个普通的名字,原本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现在开始,他不再普通,他不再平凡,不再弱小。他有权,一个眼神足以傲视群雄。他有财,富可敌国。他有知,从不迷失自己。他真真切切演绎着一番跌宕起伏,令人跌眼,让人由衷佩服的强者之路!___人皆强,我不弱,遇强则更强。藐盛蕴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