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5200000007

第7章 江上数峰青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唐代诗人钱起《湘灵鼓瑟》诗的最后两句。另外一位唐代诗人赵嘏《闻笛》诗的结尾,也有类似意境的两句:“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每当我回忆起那年在莫斯科大剧院,欣赏芭蕾大师普利谢茨卡娅告别舞台的那次演出,我就会想起这两首唐诗。

盛时光景,一去不再,余音绕粱,记忆扰新。

虽然,我搜索枯肠,也想不起红场上那座标志性建筑物,有着花花绿绿的洋葱顶的教堂,叫个什么名字了。好在莫斯科再未看到别的教堂的圆顶上,涂着如此鲜艳的色彩。到了我这般年纪,脑细胞渐渐迟钝,只有强烈的色彩和炫目的跃动,才会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我回想起那次这个国家还叫作“苏联”的莫斯科之行时,除了这座教堂的圆顶外,只有这个一团火似的舞之精灵,是我至今难以忘怀最为亮丽、最为鲜艳的色彩了。

我记住了那个美丽非凡的,令你目不转睛的芭蕾舞台上的卡门。

这位芭蕾舞大师告别舞台的演出,虽然是她演艺生涯的结束,但想起唐代诗人的那两句诗,关闭的大幕,似乎也预兆着那个叫作“苏联”的时代,即将终结,果然,历史教科书很快翻过来新的一页,便是今天的俄罗斯了。红场依旧,教堂依旧,从地铁口涌出来的莫斯科人依旧,只是再也欣赏不到那沃土里成长起来的奇葩,几乎与乌兰诺娃齐名的大师。

普利谢茨卡娅在舞台上所表现出来无与伦比的美丽,遂成了她观众记忆中一个永远的亮点。

无论谁,只消看上一眼这位舞神,就永远不会忘记。于是,那像一丝暖风,像一阵温雨,有几许亢奋,有几许激情的西班牙旋律,开始兴奋地敲击着你的耳鼓。接着,眼前出现了这位穿着红靴的吉普赛女郎。正在兵营外,轻快而且欢乐地,同时又是挑逗地,充满激情地跳着塔兰泰拉舞,那纤纤脚尖在疯狂旋转时,洋溢出来的浪漫情调,任何人都会为之情不自禁地陶醉;那薄如蝉翼的飘逸衣裙,在斗牛场里如火如荼地翩跹时,所涌动出诱人的青春魅力,美妙舞姿,所有观众的心,都由不得地随着她的脚尖而激荡起伏,心驰神往。

像饮得太多的醉鬼,离不开那桌艺术的盛宴,我已记不起当时怎么走出那座富丽堂皇的大剧院了。全部观众已经被赞叹和惊奇,以及想不到成为幸运儿的喜悦,兴奋得浑不知其他。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剧场,都在等待着大幕再一次拉开,有幸再目睹这位舞神的丰采。我不禁想,在人的一生中,并不会总有机缘,赶上一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被称作告别舞台的绝唱演出,能够有一个座位,坐在那里欣赏。我一直问自己和同伴,你不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吗!

又是唐诗,也许,舞蹈是用身体写出来的诗。

走出美轮美奂的大剧院,便是地道的莫斯科的冬夜,踏在那些铲不尽而冻得更结实的积雪上,老实说,那份阴冷、沉闷、呆重、死板的气氛,很难说得上有什么赏心悦目的感受。城市的积雪,无不由于环境污染的缘故,很快变得不那么干净,由最初的白皑皑,到随后的灰蒙蒙,到最终的黑黢黢,一天比一天让人感到沮丧。

即使白天,在广场上走过,除了教堂的彩绘圆顶,尚有令人目光为之一亮的色彩外,余下的,视线所及,森严的克里姆林宫也好,庞大的国营百货商店也好,街道上的电汽车也好,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好,在那一成不变的说阴不阴、说晴不晴的天空底下,如夸在我的记忆里,都是一律的暗淡色调。

在这个灰暗色彩的背景上,出现契诃夫的忧郁,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颓废,出现果戈里沉重的讽刺,出现小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出现这样一位火红的吉普赛女郎,像一团烈焰,想把整个世界燃烧的欲望,让我止不住地惊讶。

著名的芭蕾舞演员普利谢茨卡娅,是在她六十周岁生日这天,举行告别艺术生涯的盛大演出,就在那座常于苏联电影里见识过的莫斯科大剧院举行。在她与她的舞台告别,与她的观众告别,也与她凝聚一生艺术心血的芭蕾告别的庄严时刻。每个躬逢其盛的观众,都对这极其壮观的,带一点悲怆色彩的,又是完美无比的天鹅之死的绝唱,怀着深深的敬意。整个剧院,座无虚席,鲜花几乎把乐池和舞台都淹没了。

我还记得,幕间的掌声和欢呼声,震耳欲聋,恨不能将剧场高耸的穹顶轰塌下来。

当我回想那一年冬天的苏联之行,除了莫斯科亮丽的教堂圆顶外,只有这个一团火似的舞之精灵,是我在莫斯科留下的最为强烈的色彩了。

无论谁,只消看上一限这位舞神,就永远不会忘记。于是,那像一丝暖风,像一阵温雨,有几许亢奋,有儿许激情的西班牙旋律,开始兴奋地敲击着你的耳鼓。接着,眼前出现了那个穿着红靴的吉普赛女郎。正在兵营外,轻快而且欢乐地,同时又是挑逗地跳着塔兰泰拉舞,那纤纤脚尖在疯狂旋转时,洋溢出来的浪漫情调,任何人都会为之情不自禁地陶醉,那薄如蝉翼的飘逸衣裙,在斗牛场里如火如荼地翩跹时,所涌动出诱人的青春魅力,所有观众的心,都由不得不随着她的脚尖而激荡起伏。

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表现出那样生命活力的大师,竟是1925年出生的。作为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生活到六十高龄,还能像二十多岁那样轻盈、秀美、柔韧,透出青春的朝气和充沛的精力,简直就是人间奇迹。因为任何一个看过她《卡门》的观众,都会坚信这一点,除了她以外,还会有谁把那个古普赛女郎,演得如此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至此,我才懂得什么叫做大师,这两个字的意义就在于她具有夺人魂魄的艺术魅力!

普利谢茨卡娅,出身于舞蹈世家,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芭蕾功底,由于她在舞剧中出色地塑造人物性格,以及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她双臂富有表情的运用,成为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的首席女演员。她在舞台上,成功地扮演了《巴赫奇萨拉伊泪泉》中的扎列玛,《劳伦西娅》中的劳伦西娅,《宝石花》中的铜山公主,《睡美人》中的阿芙罗拉。尤其脍炙人口的,是她在《天鹅湖》中,令人钦服地扮演了奥杰塔奥吉莉娅,被公认为是她在芭蕾舞剧中最拿手的角色。她还以她精湛的艺术造诣和对文学的理解,自编自演了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前几年,这位芭蕾大师,还曾来过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象征性地表演了一小段《天鹅之死》。那时,她虽然是近七十岁的人了,但风采仍不减当年。

那次告别演出,我们欣赏了她的《带叭儿狗的女人》和《卡门》两出舞剧。前者,体会到了契诃夫的冷峻,后者,感受到了梅里美的狂热。当穿着红色衣裙的普利谢茨卡娅,在漆黑的舞台中央,被光柱渐渐照亮,当她在音符中,在铃鼓声中,跳出第一个动作和接二连三的旋转,当一个火辣辣的卡门,在眼前活生生地站立起来,如痴如狂的观众,再也忍不住,全场起立,爆发出难以抑制的掌声。

我已记不得那天演出结束后,普利谢茨卡娅谢幕的次数,七十回,八十回,恐怕是个保守的数字,捧送到台上去的鲜花,从楼座抛洒下来的鲜花,将她团团围住。我想,那天晚间的大剧院,至少把莫斯科全城的鲜花,都集中到达里来了。

她在鲜花丛中,一次又一次地向热爱她的观众致意。

怎么离开那桌芭蕾艺术的盛宴,我已记不起当时怎么走出那座富丽堂皇的大剧院了。因为不光我,还包括全部观众在内,想不到成为告别演出幸运儿的喜悦,被赞叹和惊奇,掌声和鲜花,冲激得浑不知其他。我不禁想,在人的一生中,并不会总有机缘,赶上一位世界级的艺术大师,被称作告别舞台的演出,能够有一个座位,坐在那里欣赏这位艺术大师的绝唱。我一直问自己和同伴,你不觉得,这是上帝的安排嘛!

其实,在一个陌生的外国人眼中,冬天的莫斯科,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城市。积雪像沉重的白色铠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敦实的建筑物,冷清的街道,笨重的车辆和戴着厚重雪冠的行道树,看多了,便全无兴味。无论你站在阿尔巴特街,或者列宁山下的大路上,站在加加林的宇航纪念碑下,站在经互会那像一部打开的书似的大厦前,站在共青团员地铁站的出口处,看那些穿得臃肿,把自己裹得圆圆的,在寒冷中走路的俄国人,那脸色,恕我不客气地说,和天色,和雪色,相差无几,一式的灰暗无光。我惶惑不解的疑团是:

这样的国度里,这样的氛围中,怎么能出现那样非凡的艺术巅峰?

冬天的莫斯科,也许因为气温永远在零下的缘故,也许不完全因为天气的缘故,凡是被称作门的入口处,都是紧闭着的。商店、酒馆、咖啡厅的门,都挂着厚厚的帘子。而且,每个居民家的门,都异常的厚重敦实,对想推开它的人来说,无疑意味着一种拒绝。我不禁再想问下去,在这样生冷的环境里,怎么能诞生出那样美妙的艺术精灵,有她适宜生存下去的条件吗?

这时,我从鲜花的海洋中和那些无论如何不肯离开剧场的观众脸上,看到了伟大的俄罗斯文化的传统、底蕴和深藏的力量源泉。我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酷爱艺术的人民,更没有见识过这样崇敬和倾倒于艺术大师的人民。这时候的俄罗斯人,那脸上的色彩要丰富得多,表情要热烈得多,语调要亲和得多,和我在红场上粗粗一掠的他们,几乎找不到共同之处了。

最近,我看到一则报导,也许内容涉及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很重要的缘故,编排在报纸不很起眼的角落里。

然而,我读了以后,却相当激动。这位记者告诉我们,在莫斯科,虽然由于商品匮乏,时有排队现象,但绝少有人随便加塞儿,虽然不是十分富裕,但买书的人不少,听音乐会,到剧场去看演出的人也不少。尤其唤起我记忆的,是他们重视文化生活,珍惜艺术熏陶和对于尊重艺术家的文化传统,所有出入演出场所的俄罗斯人,都相当在意服饰仪容,特别是女性,无不精心打扮,盛装而去。

我不能不折服了,在拥有这样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拥有这样酷爱自己民族艺术的人民,那穿着火红衣裙的精灵,又怎么能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地展现她最大的艺术才能呢?奠斯科大剧院里的鲜花会枯萎,但在这土壤里萌发出的艺术奇葩,肯定是永远也不会凋谢的。

这大概是那年在冬天的莫斯科,所体味到的最值得写出来的一点了。

“曲终人不见”,对一个具有如此深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也许只是暂时现象。虽然歌德就文学的兴衰讲过他的看法:

“文学的退步可以表明一个国家的衰弱,这两者走下坡时是齐头并进的。”苏联这个国家不存在了,但俄罗斯文学,以及与之相同的戏剧、音乐、舞蹈等等艺术,那曾经辉煌的过去,绝非稍纵即逝的陨星。拥有如此光辉文化基础的国家,拥有如此良好文化素质的人民,难道不会从“江上数峰青”的前景兆示,预测到那足以拭目以待的俄罗斯文化的新篇章吗?

记得鲁迅先生在他的《南腔北调集·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说过:“我们的读者大众,在朦胧中,早知道这伟大肥沃的‘黑土’里,要生长出什么东西来。”重温这句话,一代芭蕾大师从舞台的脚光前隐退,焉知不久的将来,不会有登峰造极的新人出现呢!

因为是沃土,必定要对人类文化的进展作出贡献,这是势所必然的。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凡是伟大的民族,早晚都会拥有自己伟大的文化。俄罗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也一定如此,历史也是这样证实了的。

同类推荐
  • 开在废墟上的花

    开在废墟上的花

    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从故事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哪里去寻找中国的好故事?《中国好故事》特邀国内顶尖故事家,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宋鱼水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宋鱼水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她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热爱审判事业、恪尽法官职责,公正执法、倾心为民,先后荣立一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曾获“十大杰出青年法官”、“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全国模范法官”、“中国法官十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标兵”等荣誉称号,被人民群众誉为“辨法析理、胜败皆服”的好法官。
  • 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甘泉梦:甘谷县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

    本书是作者献给为此次工程默默奉献的人们和千百年来在甘谷这块热土上为水而不懈奋斗的人们的。此片报告共四章,分别为水之韵、水之梦、水之魂、水之情。
  • 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

    当代海外作家精品选读

    这是一代奇异的作家,他们渴望超越传统的“乡愁”,渴望在中西文化的对峙融合中展开生命价值的追寻,渴望在“边缘”的独立状态中寻找自己新的文化认同。
  • 走向南亚

    走向南亚

    腾冲是云南最为神秘和美丽的极地之一。作为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原点,这里还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腾冲人在战火纷飞的年月,用血肉之躯修筑抗战生命线。如今,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成功地打通了通向南亚的交通要道,为未来的腾飞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热门推荐
  • 桃花劫之三千离城

    桃花劫之三千离城

    轻影说:没有人比我更知道尤世纯的性格了!她是善良又大气很懂事。若她好好的,必然是一国之母。但是她很怪,她追求的总是跟别人不一样!而且任性起来非常任性,发起狠来非常狠。最要命的,就是她的性格太极端了!不过这就是她,让人心疼的她。尤世纯说:血染是个像天使一样的笨蛋。明明如此深爱,却总是他先转身。相同的经历让我们惺惺相惜...而盛明寒就是个魔鬼,他尊贵的地位和高深的城府。他付出了难得的感情,但他却又有太多放不下,所以,他的放不下伤害了太多人,伤害了他最重要的人。卓琪说:人生,就是来感受喜怒哀乐的,所以想爱就去爱吧!没有那么多担惊受怕的。无论结果怎样。该面对的是始终逃不掉的。
  • 情人有泪

    情人有泪

    破落富家女靠绵薄之力撑起男友事业,而男友却为事业亲手将其送到富二代的床上……肚中萌生的胎儿又是谁的?羞辱,仇恨。她紧握复仇利刃……
  •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当世界已然太监

    当世界已然太监

    世界几乎被摧毁后,幸存者中出现了异能者。然而,僵尸病毒的大爆发,让剩余的人类面临末日中求生的困境。ZK(ZombieKiller),为了在这个现实中活下去而组建的小队,开始了征程。历经千辛万苦,ZK的成员们终于一步步地接近了事实的真相。但,真相会帮助他们改变这几乎无可救药的事实吗?自然而然,逆战而生!
  • 触摸悲伤,只为跟上你的步调

    触摸悲伤,只为跟上你的步调

    我们那么仓促的相聚,又分别,又相聚。老天像在对我们玩捉迷藏,它对我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你就是他,而我却不是我,作为玩笑的我们无能为力,任其作弄。最后,你我各天涯一方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 驳痕

    驳痕

    当弹痕划破天际,他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还是誓死捍卫正义的旗帜?辉煌过,落寞过,当斑驳的弹壳铿锵落地,一切从头开始……
  • 独宠顽皮小丫头

    独宠顽皮小丫头

    他和她本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却因为一次偶然的考试,他们立下赌约,只要考上同一所学校,就得兑现承诺,她会怎样兑现呢……
  • 七宗罪

    七宗罪

    2009年,轰动嘉市全城的612案件在嘉市的头版头条之上占据了整整一个礼拜之久。一个女人的脑袋被放在蒸笼里面蒸了整整一个月,凶手还残忍把这个女人的皮肉烹煮成一道道黑暗料理,案发现场残忍至极各方媒体争相报道,可以这么说,这案子一经公开,嘉市的市民瞬间就炸开了锅。可外界谁都不知道,这件案子的起因,就仅仅只是一个失踪案牵扯而带动的。
  • 强化修真

    强化修真

    强化之道,万物皆可强化,“师父,他装备比我好……”“法器强化一下就神器,”“师父,他修为比我高……”“丹药强化一下就是仙丹”“师父,他身体比我壮……”“肉体强化一下就是圣躯”云天字母珠强化加一失败,装备毁坏!混元升仙丹强化加一失败,丹药毁坏万虎肉身强化……师父,我还是不强化了吧,这样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