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7100000021

第21章 你是我的爱人(4)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嘉霞为自己营造的正是这样的情调和环境。“我今天是来向老师请教爱情的比较问题的”,朱嘉霞说,“虽然老师讲爱情是可比较的,可是,那些结了婚的人呢?还可以比较吗?”

“我寓所里有刚从法国寄来的这方面的论文,你可拿去研究。”张竞生说。

北平十月的夜晚已有寒意,张竞生见她没说什么,似乎身体有些微微发抖。他提议一起到他寓所谈,一来避寒,二来可取走那份法国寄来的论文。

在张竞生寓所发生的事情实际也并不复杂。当张竞生取出论文向她讲解时,她心猿意马,并不专心,原因是张竞生呼出的气息让她迷醉。张竞生问她是否身体不适,她恍惚茫然,双眼迷离。张竞生用手摸她的额头,她浑身颤抖,后来就倒在了张竞生的怀抱里,犹如干柴遇到烈火。此后他们便在北大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有情调,有风韵,而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的爱情剧。

纸里包不住火,张、朱的恋情很快被朱的丈夫发现。朱的丈夫在北大校园大吵大闹。张、朱都勇敢顽强地抵挡着舆论的指责。后来,朱嘉霞提出,张老师必须先办离婚手续。张竞生只好千里迢迢赶回广东饶平老家,和结发妻子马八妹离婚。

可是,马八妹听不懂离婚是什么意思,张竞生改说“休妻”,她才明白过来,再没说一句话。村姑马八妹没有文化,受不住被“休”的打击,没几天便上吊自尽。张竞生听到结发妻子上吊自尽的消息,是他在离开老家大榕辅村,赶到饶平县城,准备动身上路回北大与朱嘉霞结婚的时候。想到马八妹十几岁就嫁到他家,白天侍奉双亲,夜里守着空房,受尽生活的艰难,却年纪轻轻悲惨地离开人世……张竞生痛苦地在旅舍里放声大哭。可是,他没有办法,不和她离婚,朱嘉霞那里就无法交代。

朱嘉霞文化高,在张竞生后来的学术研究中起过重要作用。据说《性史》的第一篇,便是朱嘉霞的手笔。但是,朱嘉霞也不是省油的灯盏,她后来三次和张竞生决裂,重新回到前夫的怀抱。朱嘉霞的丈夫也很绝,他为了夺回妻子,专门抽出时间,认真仔细研究张竞生的著作,用张竞生的理论来对付自己的妻子,讨好妻子,终于使她回心转意,破镜重圆。这说明理论既然高于实践,就可以指导实践。当张竞生第二次从法国归来后,朱嘉霞再没有染指张竞生。许多年,张竞生过着独身生活,沉湎于在法国的艳遇和情人生活的回忆中,不能自拔。他问自己,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到了中国就变了味道呢?

抗日战争时期,张竞生经人介绍,结识了中山大学的女学生黄冠兰。两人一见钟情,结为伉俪。以后双双回到广东饶平县张竞生的老家,过起了乡间生活。人民解放军占领广东后,张竞生被带到广州参加社会主义学校的改造学习,一时与黄冠兰断了音信。黄冠兰误信谣言,以为张竞生被杀,痛不欲生,上吊自尽。从此张竞生再无婚娶,终年82岁。

张竞生是主张情人制的,鲁迅说过“张竞生的情人制”在中国要到25世纪才能实行。但是,张竞生关于“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这一观点,已经成为今天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并被现实的婚姻法所承认。张竞生认为只有感情和睦的夫妻,才能养育出健康的儿童;没有感情的夫妻生养的儿童,容易心理残疾。这一点亦被现代精神病学临床所证实。那真是一个百家争鸣时代,那些思想的贝壳,仍能让今天的我们,在退潮后的海滩上随手捡到。

纵观张竞生的一生,他的情爱、家庭生活并不美满。前后两位妻子上吊自尽,为他殉情。他在北大的两段恋情,更让人感到有些狼狈不堪。但也正是在北大期间,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爱情观公开大讨论的发起者和主角。他在北大的一部讲义《美的人生观》里,就一个人如何度过高质量的一生,包括情爱和性生活方面,做了精彩生动的阐述,不仅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而且吸引了无数的青年,使一部讲义居然成为畅销书。接下来他编撰的《性史》轰动全国,人们称他为“性博士”和“情爱专家”。这中间有着多么深刻的矛盾啊。

但仔细想来,也并非不可思议,正像一位有疾病的名医,也可以给患者治病一样,张竞生个人情爱生活的不幸,并不影响他对当时中国的婚姻爱情观从理论上进行批判的深远意义。

胡适:婚姻内外

张爱妹

作者简介:

张爱妹,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图书馆馆员。

胡适(1891—1962)

安徽绩溪人。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1904年赴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次年参加编辑《新青年》,提倡新文学、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1928年任中国公学校长,1930年复任北京大学教授。1938年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驻美国大使。1942年交卸大使之职,仍在美国从事研究和讲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后在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

胡适先生是新文化的一代师表,同时在个人婚恋上却又是旧道德的阶下囚。由母亲包办的小脚太太江冬秀与他共同度过了一生,在他们相敬如宾的生活中,却也伴随着不幸与痛苦。

胡适出生于山清水秀、民风淳厚、人文荟萃的安徽省绩溪,4岁丧父,母亲冯顺弟含辛茹苦,把胡适养大,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1904年,胡适14岁了,故乡的私塾教育和那熟悉的山水,已满足不了他那渴求知识的心,他渴望着越过山岭的阻隔,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就在这一年,他跟随三哥去上海求学。临行前,母亲按家乡风俗习惯为他订了一门亲,未婚妻是比胡适大十一个月零三天的江冬秀小姐。江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族,可胡适从未与她见过面。

胡适在上海接触到外界的新思潮、新女性,便对母亲包办的婚姻生出许多不满来。1908年,江家为女儿置齐了嫁妆,母亲也为胡适准备好新房,并写信催促他早日回来完婚。胡适不想草率地了结终身大事,他与江冬秀面都未见过,更没有爱情,可他又不忍心推掉婚约,怕刺伤母亲和江冬秀的心。他只有以家道中落,自己学业未成,难于养家糊口为借口,不回去结婚。两年后,胡适考取了用庚子赔款设立的留美官费生。他怕母亲逼婚,连家也不敢回,匆匆从上海乘船,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学习。

身在异国他乡,胡适体会到一种客子的乡愁。家乡的一切都令他神往。由于思乡情绪的影响,与江冬秀的婚姻不再显得那么令人讨厌了。一想起家乡老母慈爱而希冀的目光,想起未婚妻江冬秀仍在满怀希望地苦苦等待,他的责任感和道德良心就占了上风。恰在此时,胡适的母亲把江冬秀接来同住,冬秀以未婚妻的身份操持家务、端茶递水、晨昏定省,她把胡母侍候得无微不至,给胡母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母亲把这一切都写信告诉了胡适,胡适很感动,他第一次提笔给江冬秀写了一封信,问候她、关心她,有意识地同她培养感情。在信中,他要冬秀多读书识字,提高文化水平。除此以外,他还关心冬秀那双小脚。胡适对女子缠足深恶痛绝,他不希望自己的太太有双小脚。他曾写信给母亲叫冬秀放足,又亲笔写信鼓励冬秀不要怕人议论,勇敢地冲破旧风俗,把脚放大,并称“胡适之妇不当畏旁人之言”。在胡的鼓励下,冬秀终于放了足,可惜为时已晚,脚骨已变形。胡适得知后,很喜欢!写信勉励冬秀,希望她在家乡提倡放足,为一乡除此恶俗。由此可见,胡适为培养与冬秀的感情和婚姻基础,是花了心血的。

1913年的一天,胡适收到了家中寄来的照片。照片上冬秀温顺地站在母亲身边,婆媳二人显得那样祥和、恬静。望着照片,胡适不由得生出一丝歉意,他说:“适去国四载又半,约‘民国’五年之秋可以归国,今尚需再留一年半。每念去国日久,归娶之约一再延误,何以对卿。”他一面为自己迟迟不归而自责;一面又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他写了一首《得家中照片题诗》,诗中写道:“图左立冬秀,朴素真吾妇。轩车来何迟,劳君相待久。十载远行役,遂令此意负。归来会有期,与君老畦亩。筑室杨林桥,背山开户牖。辟园可十丈,种菜亦种韭。我当授君读,君为我具酒。何须赵女瑟,勿用秦人缶。此中真有趣,可以寿吾母。”诗中描绘了他与冬秀婚后田园诗画般的生活。

1914年6月,胡适从康奈尔大学毕业之时,给冬秀寄去自己的一张小照,并在背面题诗一首,以进一步沟通两人的感情:“万里远行役,轩车屡后期,传神入图画,凭汝寄相思。”胡适当时毕竟生活、学习在美国,他学业突飞猛进,又曾任世界学生会会长,交游颇广。顾及到自己是订了婚的人,他与女同学却很少来往。尽管他也思念冬秀,强迫自己培养与她的感情,但还是缺乏那种刻骨铭心的激情。大学毕业前夕,他第一次去女生宿舍拜访一个女同学,回来后,他感想很多,在日记里发了一通议论,对自己的性格作了一番检讨,认为有必要改变自己过去的那种孤僻个性。他在日记中写道:“余甲辰去家至今甲寅,十年之中,未尝与贤妇人交际,即在此邦,所识亦多中年以上妇人,吾但以长者目之耳,于青年女子之社会,乃几裹足不敢入焉。其结果遂令成一社会中人,深于世故,思想颇锐而未尝不用权术,天真未全漓,而无高尚纯洁之思想,亦无灵敏之感情。吾十年之进境,盖全偏于智识一方面,而于感情一面几全行忘却,清夜自思,几成一冷血之世故中人……”他表示今后要注意自己的感情发展,多与有教育的女子交往,以陶冶性情,改变自己孤冷的性格。正当胡适打算扩大同青年女子的交往时,天真大方、活泼美丽的洋妞韦莲司一下子闯进了他的心。

韦莲司小姐家住绮色佳镇,父亲是康奈尔大学教授,她自己在纽约城学美术。韦莲司性格高傲孤洁,洒脱不羁,家虽富有却不修边幅。一般人对她都有点不敢领教,独有胡适对她十分欣赏,称她有“狂狷”之士风。胡适与她仅见一面就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随后两人频频约会,书信不断,或联袂郊游,或一起参观。俩人纵谈理想、艺术、事业、诗文,当然,也少不了谈情说爱。胡适对韦莲司极为敬佩,他在1915年1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女士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在胡适1914年下半年至1915年上半年的日记中,韦莲司的名字是经常出现的。胡适写到韦莲司时,饱含感情,不厌其详,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欢乐的绵绵情意。韦莲司小姐也把这位来自东方的白面书生看成了“白马王子”,两人双双坠入情网。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中,胡适给韦莲司写了一百多封情书,韦莲司也给胡适写了不少情书。胡适逝世后,人们竟在他的保险箱内发现一摞捆得整整齐齐的英文情书,都是韦莲司写给他的,他一直珍藏在身边。

正当他们如胶似漆、感情日深之际,却遭到了出身英伦世家的韦莲司母亲的竭力反对,理由是异教、异族通婚,如何向亲友交代?同时,胡适也囿于旧道德,不敢迈出关键性的一步,甚至直言告诉韦莲司自己已订婚。韦莲司只得提出“斩断情结,悬崖勒马”,两人短暂的爱情便烟消云散了。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们书信频传,保持着一般好友的关系。

韦莲司小姐没能嫁给胡适,她深以为憾,终生未嫁。胡适也一直怀念着韦莲司,时隔几十年后的1956年夏天,胡适再去纽约时,还寻访了韦莲司的故居。而胡适去世后,韦莲司则将精心保存了半个世纪的胡适写给她的情书,全寄给了胡夫人江冬秀。

胡适与韦莲司的恋爱结束了,但就在他回国的前一年,一位叫陈衡哲的女子爱上了他,在他趋于平静的心中又激起一片涟漪。

陈衡哲笔名莎菲,与胡适同龄,江苏武进人,1914年考取清华大学,为该校最早的十名女生之一。她后入美国著名的瓦莎女子大学学习,是我国第一位新文学女作家,其小说集《小雨点》曾风靡一时。

陈衡哲具有中国江南女子的灵秀与妩媚,且多才多艺,在本来女生就不多的留学生圈子中,她的周围不乏追求者,但她一概以自己是不婚主义者为由而拒绝。她与胡适结识较晚,但很快发现彼此志同道合,于是便对胡适情有独钟,她首先向胡适伸出了感情的触角。1916年秋天起,两人开始书信往来,谈学问、谈理想,也谈生活琐事。半年间已经通信四十多封,彼此倾慕之情,不言而喻。每当接到胡适的信,陈衡哲就体验到一种说不出的充实和幸福,她觉得自己爱上了胡适,尽管听到胡适已订婚的消息,她心里难受过好一阵儿,但她并没有绝望,她从内心深处希望胡适能退掉与冬秀的婚约,向她求婚。

陈衡哲的才识、人品与江冬秀有着天壤之别,胡适也深深爱着陈衡哲,但他从良心和道义上又不忍心抛弃江冬秀,也没有勇气违背母亲的意愿。另外,胡适最好的朋友正在追求陈衡哲,胡适不想夺人之爱,所以,他只好把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里。

在胡适毕业前的一个夏夜,月白风轻,两人在校园里散步,并肩坐在石凳上。陈小姐忍不住问道:“适,你今后打算怎么样?我们能不能像今夜一样永不分离呢?”

胡适百感交集、热泪横流,可他终于理智地说:“哲,我怎愿意离开你呢?我在学问上得到你很多的帮助,我寂寞的心得到你很多的慰藉,我俩性情相合,我也希望我们有共同过着幸福生活的一天,但是,这只是梦想,我没有这个福,请原谅我,我已经和别人订了婚呀!”

陈小姐听到这里,不禁失声痛哭起来,她紧紧抱住胡适,仿佛怕被别人抢走一般。胡适一时手足无措,也紧紧地抱着陈小姐,抚摸着她的秀发,在她带着泪痕的脸上轻吻着。过了一会儿,两人的心情都平静了一些,胡适站起来说:“哲,你不要悲伤,把我们的相遇当成是一场梦吧。不是我说迷信的话,姻缘也许是前定的。世界上像我这样的男子多得很,你忘了我吧。我希望我们能斩断情丝,各自在学业上努力。”

在失望之下,陈衡哲于1920年秋天嫁给了一直追求她的任叔永,后与胡适长期保持着深厚的友谊,直至病逝。

胡适为了纪念自己对陈衡哲的感情,瞒过冬秀,给自己的女儿取名“素斐”。

胡适的两次恋情虽然痛苦,最后还是发乎情、止于礼。1917夏天,他结束了七年的留学生活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经不住母亲的频频催促,胡适请假回乡完婚,婚礼定在胡适生日这天,即1917年农历十一月十七(公历12月30日)举行。婚礼新事新办,非常简朴。新婚之夜,胡适即兴作了一首白话诗:

十三年前没有见面的相思,

于今完结。

把一桩桩伤心旧事,

从头细说。

你莫说对不住我,

我也不说对不住你——

同类推荐
  • 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2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董立勃的《杀瓜》,王伏焱的《最青春》和方方的《声音低回》等,以飨读者。
  •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印度世代相传的一颗钻石。一个英国军官从印度佛寺掠走了这颗宝石,于是,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便传到了英国。此后,这颗该诅咒的宝石夺走了许多它的拥有者的生命。令人生畏的印度人若隐若现的身影,紧追着这颗宝石。
  • 施公案(下)(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下)(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

    《教授之死》主人公东学潮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教师,默默无闻,被身为银行主任的妻子抛弃后,发愤图强改变自己的生活,他千方百计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礼物,攀附上了校长,成为校长的科研打工仔和忠实的追随者,因此得到了校长的提携重用,官位职称权势节节攀升,爱情和事业也获得了大丰收,他本人也沉浸在这种成功和权势的喜悦之中不能自拔,因而更加刻苦努力信心实足,权力越大,学术越得心应手,名利也越大,如同被绑上了一辆名利战车,他一刻不能停止,只能奋不顾身一心一意以学术为幌子追求挣扎下去,如同上瘾,他贪得无厌什么都要,什么都不放弃,得到的越多,反而包袱越沉重。
  • 五行神坛

    五行神坛

    天下有五神坛,金、木、水、火、土,其中四坛联手灭了土神坛之后,天下就只有四个神坛的领域,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土神坛沉入大地,所处的天下中心变成了一片广袤的森林,人们称为遗迹森林。而万峰就是降临在这片森林边境的小镇。他三岁就失去父母,他一路跌跌撞撞的成长,一边认识各种志同道友,一路不断强大自己,一边强大到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别人……
热门推荐
  • 巫林灯影

    巫林灯影

    中元节夜晚,我在回家的路上经过一片树林,走到一半时忽然电闪雷鸣下起雨来,隐约看见树林深处有一个屋子,里面灯光昏暗,可雨越下越大,我不得不走进去。老太婆,书,吊坠,后来为了保命,我不得不拜她为师,谁知这竟改变了我的青春。。。巫林灯影交流群562742829等你呦~
  • 洛水问心

    洛水问心

    七次转世,都死在了二十四岁的最后一天。这第八世,有你们相伴,再艰辛,却也无憾。
  • 后宫:勤妃传

    后宫:勤妃传

    女主穿成小秀女,宫斗类型的宠文,性格懒散好吃,却被康熙封为了“勤妃”,女主表示:我内心是崩溃的。而且……康熙这九个儿子居然都是问题儿童?于是女主走上了纠正问题儿童的养儿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极高手

    超极高手

    山村少年刘劲只因偷看了村里寡妇的女儿洗澡,怕被师娘惩罚,被迫离开了村子,闯入了花花都市。且看穷小子如何在花花都市中混的风生水起!完本作品《最狂门徒》《特种高手纵横都市》
  • 蓝海一加一

    蓝海一加一

    当强者面对强者的时候,只有当另一个强者还处于弱者位置上的时候,直接掐灭他成为强者的可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旦让另外的强者遇到适合的土壤,才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一切都悔之晚矣。尤其是站在对面的强者是个女人的时候。
  • EXO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EXO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她是一个传奇,13岁出道,17岁获封影后······,他们也是一个传奇····看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 腹黑大神狂宠呆萌大小姐

    腹黑大神狂宠呆萌大小姐

    第一次见面,她生日,许完愿睁开眼后看见他,她拉着他的衣角说:“哥哥我好喜欢你做我老公好不好”?某傲娇男:你确定?那时她6岁他8岁第二次见面她依然拉着他的衣角跟在他的后面喊老公,而他却依然快步往前走,但苏宁雨没有看到凌晨旭勾起的嘴唇。每次她失落陪在她身边的是他,受伤时陪在她身边的还是他,开心时陪在她身边的依然是他。如果小时候的那句话是小孩子的天真,可是现在的就是真正的爱。。。。。。。。
  • 缘法修仙

    缘法修仙

    灵魂穿越异界,附身幼乞.机缘神秘珠,修行路途遥。
  • 最强异能

    最强异能

    能透视,会武术,各种技能一学就会,发展商业帝国,组建地下王朝,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受尽别人白眼的笨蛋学生,在人生的低谷之际,得到了神秘佛珠,拥有了神奇的能力,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
  • THE BLUE FAIRY BOOK

    THE BLUE FAIRY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