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4100000049

第49章 慈仁恭俭 履信思顺

历史表明,奸臣总是同忠臣相对而生,昏君往往与奸臣相伴同行,只有明君才能得贤相,昏君才会出奸臣。根据这种逻辑,《宋史》的大总编讲史弥远“幸帝耄荒,窃弄威福”;其他一些学者,为了把史弥远说成奸臣,不但说宁宗“不慧”,而且把他说成是“白痴”。这样一来,如何评价宁宗的问题,也就成为一个同评价史弥远不可分割的问题。

宁宗是不是“白痴”,我们不妨看史学家对他的评价。

对宁宗赵扩的评价见之于历史资料的基本上是三家。一是《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的无名氏。无名氏认为:

帝慈仁恭俭,出于自然。早亲师儒,留意学问。黄裳在王府五年,辅导尤为有力,自天文、地理、人事之纪以及三代、唐汉治乱得失之数,本朝制度典章、人才议论之要,莫不为帝言,随事献规,率多补益。帝尝曰:“黄翊善之言亦难堪,惟我则能受之。”彭龟年性鲠直,有闻必告,帝亦未尝不从也。即位之日,首召朱熹于长沙,以备劝讲。因议置讲读官十员,各专一书,不以双只,日必二讲。又复坐讲之制,皆前所未有也。赵汝愚当国,方欲引裳共政,未两月而裳卒,帝始无所亲倚,韩侂胄以导达中外之言浸用事。熹、龟年既以论侂胄而退,贵戚吴琚谓人曰:“上初无坚留侂胄意,有一人继言之,去之易尔。”而一时台谏皆其支党,执政大臣又与之表里者,卒稔其恶,以底大僇。开禧用兵,帝心弗善也。侂胄死,谕大臣曰:“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圣意可知矣。

在位三十年,池台苑囿无所增置,府库之财未尝妄费,袴屣虽弊,或加补濯,而爱民之心始终弗替。一遇水旱,忧见颜色,御众临下,率从宽简。故吴曦以世将据蜀,不劳资斧而授首;江、淮、湖岭之区盗寇或作,旋即底定,皆履信思顺之所致也。升遐之日,远迩哀慕。昔先民邵雍言本朝之盛,前代不及者有五,而百年四叶,居其一焉,中兴四叶,享国九十有八年。上视先朝同一轨辙,深仁厚泽浃于海隅,垂裕后昆,有衍无极。呜呼,美矣!

二是《宋史全文》中的无名“史臣”。史臣曰:

国朝自建炎再造,至于绍熙庆元之交,正学兴行,治效彰灼。一时人才于斯为盛,实乾道之培养也,而宁宗皇帝得而用之。观夫上畏天戒,下畏民岩(多言多语),帝之心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帝之行也。故其初年忠实之士聚于朝廷,四方响风骎骎乎有庆历、元祐之望。逮戚幸盗权之始,士之见微虑远者,逆折其锋,虽窜斥而不悔,厥后起于废锢之余,拔去凶邪,嘉靖王室,帝终赖之。盖君子小人消长之分,系乎天下,国家安危之决如此,此先王之所必谨也。且夫,庆、泰、禧、定之间,中外多虞,事机沓至,而帝信厚谦慈,罔有逸德,仁念纯熟,对于神明,卒保□安以贻后嗣。书曰:我受命无疆维修,以今推之,讵不信哉!

三是《宋史》的大总裁欧阳玄。欧阳玄说:

宋世内禅者四,宁宗之禅,独单事势之难,能不失礼节焉,斯可谓善处矣。初年以旧学辅导之功,召用宿儒,引拔善类,一时守文继体之政,烨然可观。中更侂胄用事,内蓄群奸,至指正人为邪,正学为伪,外挑强邻,流毒淮甸。频岁兵败,乃函侂胄之首,行成于金,国体亏矣。既而弥远擅权,幸帝耄荒,窃弄威福。至于皇储国统,乘机伺间,亦得遂其废立之私,他可知也。虽然,宋东都至于仁宗,四传而享国百年,邵雍称为前代所无。南渡至宁宗,亦四传而享国九十八年,是亦岂偶然哉。惜乎神器授受之际,宁、理之视仁、英,其迹虽同,其情相去甚远矣。

从以上三家对宁宗的评价可见:前两家对宁宗的个人品质一致予以肯定,认为宁宗“慈仁恭俭”,“在位三十年”“爱民之心始终弗替”,“御众临下,率从宽简”,能做到“履信思顺”,“上畏天戒,下畏民岩”,“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庆、泰、禧、定之间,中外多虞,事机沓至,而帝信厚谦慈,罔有逸德”。尤其是《宋史全文》中的“史臣”,认为诛韩侂胄之后,“盖君子小人消长之分,系乎天下,国家安危之决如此,此先王之所必谨也”。对嘉定十七年的历史予以充分肯定。

但《宋史》“赞”就截然不同。整篇文字,对宁宗除了对“初年”说了“一时守文继政之体,烨然可观”一句肯定的话,而这一句肯定的话亦归功于“旧学辅导之功”。这“初年”从朱熹被召之日算起到朱熹被罢之日结束,总共只有三个月。自“中更侂胄用事之后”,至全文结束,用了“国体亏矣”,“弥远擅权,幸帝耄荒,窃弄威福。至于皇储国统,乘机伺间,亦得遂其废立之私,他可知也”,“神器授受之际,宁、理之视仁、英,其迹虽同,其情相去甚远矣”等语。试看有哪一句是“赞”宁宗的呢?宁宗在位30年,欧阳玄只肯定他三个月。这清楚地表明,他的历史观就是以道学家是否被重用做大官为标准,否则,一笔勾销。

这就是《元史·欧阳玄传》(欧阳玄是辽、金、宋三史的总裁官)里讲的,“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议论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欧阳玄写的这个“赞”是作为正史正论而传播后世的。然而事实说明其论不正,不符合事实。作为一个史学家,对任何人都应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即使对韩侂胄也不要全盘否定。韩侂胄冒险出兵的动机与效果都是错误的,但他也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他的一些强军的措施还是可取的。至于对一个在位三十年的帝王,评价时尤须谨慎,不能因本门的宗师真德秀反对与否定史弥远的需要,就把嘉定长达十七年的历史全部抹黑。这种不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是以“自我”的观点为主导。“以论带史”的做法,只会破坏史学的客观公正性与史学的价值。从以上的引文可见,另两家无名氏的评论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讲宁宗仁慈恭俭、御众临下、率以宽简、上畏天戒、下畏民岩、信厚谦慈、罔有逸德等等,有案可查。关于“御民以宽”的思想本书在《行政篇》一文里已经有所阐述。这里我主要从“上畏天戒”与“下畏民岩”的角度引证一些史实,证明欧阳玄的“赞”议论不公、持论不正。

南宋王朝是又一个“天人感应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王朝,认为人世间发生的一切灾变都是由于人主的“人事”做得不好而触怒了“上天”,“上天”用种种灾异警告人主和惩罚人主。所以在灾变发生时人主就向“上天”检讨和向全国人民公开检讨,告诫自己的官吏下属要倾听民众的呼声,平息民众的“冤气”,要听听群臣的意见,坦言时政得失,请求上天的原谅赐福与老百姓的谅解,人主这些诏书叫“罪己诏”、“戒饬诏”、“求言诏”。

宁宗在位30年,多次下“罪己诏”、“戒饬诏”与“求言诏”,其他一些诏书亦大多严于责己。下面就是这些历史的真实记录:

1.嘉泰四年(1204)三月丁卯,因临安府大火,宁宗于三月癸酉下罪己诏:

朕焦劳庶务,宵旰十年,临民怀朽索之危,履位凛坚冰之惧。皇图增壮,甫还昔日之观;回禄挺灾,复值季春之月。属乖扑灭,骤至延烧,亶荷眷于三灵,乞巩安于九庙。奈民庐之焚毁,暨宫寺之蔓延,厥咎何由?系予不德。退省菲凉之质,敢忘战栗之思!书焚室之宽征,用广及民之泽;务侧身而修行,聿严避殿之规。尚期中外之同寅,勉辅眇冲之不逮,庶销谴异,式迓休祥。

2.开禧二年(1206)二月癸丑夜,寿慈宫前宫失火,到晓才灭。甲寅诏:

寿慈宫遗火,由朕凉德,以至回禄为灾,上惊慈闱。可自初四日撤乐,避正殿。

3.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乙亥,诛韩后宁宗立即发表诏书,诏告天下:

朕德不明,信任非人。韩侂胄怀奸擅朝,威福自己,劫制天下,首开兵端,以致两国生灵肝脑涂地。兴言及此,痛切于衷。矧复怙劫罔悛,负国弥甚,疏忌忠谠,废公徇私,气焰所加,道路以目。今边戍未解,怨毒孔滋,凡百缙绅洎于将士,当念前日过举皆侂胄专恣欺罔,非朕本心。今既罢逐,一正权纲,各思勉旃,为国宣力。饬兵谨备,以图休息,称朕意焉。

4.宁宗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己卯求言诏:

奸臣擅朝,畏人议己,专事壅蔽,下情不通,政理多缺。今既窜殛,当首开言路,以来忠谠。中外百僚,其各条其所见以闻。

5.开禧三年(1207)秋七月乙酉,因水灾和蝗灾,下诏罪己。诏曰:

朕德弗类,致天之灾。比者郡邑间被大水,加以飞蝗为孽,永惟咎证,震悼于衷。二三大臣其助朕思,正厥事以迪百工,俾内无诞谩私诐之风,外无贪墨暴刻之政。其有灾伤、当行赈恤者,具状以闻,毋得蒙蔽。矧今兵戍久劳,疮痍未息,一念及此,痛如朕躬。疆场之吏尤当极力绥辑,称朕悯恤元元之意焉。

6.嘉定元年(1208)闰四月壬申,因雨雹灾与旱灾,诏大理、三衙、临安府及诸路缺雨的州县处理完在押囚犯,杖刑以下者释放,减常膳。免除两浙缺雨州县赋税。

7.嘉定元年(1208)“五月甲子,太白经天。蝗。诏减常膳。诏侍从、台谏条陈缺政,监司、守令条上民间利害以闻”。

“嘉定元年七月,以蝗灾诏三省上宽恤未尽之事”。

8.嘉定二年(1209)五月丁酉,“以旱诏诸路监司决系囚”。

9.嘉定三年(1210)正月,“下诏招谕群盗,又诏戒饬监司郡守”。

嘉定五年(1212)“七月戊辰,以雷雨毁太庙屋,避正殿减膳”。

10.嘉定六年(1213)闰九月丙午,以雷发非时下罪己诏:

朕钦若天命,矜爱元元,夙夜靡宁,唯恐有缺。乃后九月,气已属冬,雷未收声,将以警朕。惕若袛惧,袛省厥愆。二三大臣,其悉心叶力,交修不逮,庸副朕躬,仰承天戒焉。(史弥远请罢政,不许。)

11.宁宗嘉定元年(1208)元月,因“二边未靖”与民力困而求言诏:

朕以眇躬,获遵洪业,所期恭己,治可致于无为。乃昧知人,失浸成于偏信。自奸臣之怙势,畏公议之靡容,屏蔽聪明,排斥忠直,利害莫从,而上达威福自得以下移。逮兹更化之初,亟出求言之令,倏再逾于月律,犹罕见于奏封。岂习俗相仍,激昂者寡,抑精诚弗至,顾忌者多。厥今百度未釐,二边未靖,人才乏而未究搜罗之术,民力困而未明惠养之方。救此弊端,宁无良策!乃若箴规主失,指摘奸邪,人所难言,朕皆乐听。倘或有裨于事实,讵敢吝于褒彰?其或过差,务从宽假。凡我缙绅之彦,暨于刍荛之微,久郁之怀,谅欣闻于申命。竭诚以告,庶共底于丕平。

12.宁宗于嘉定元年(1208)三月戊子下的戒饬诏:

朕临御以来,仰遵累朝恭俭之规,菲食卑宫,躬行以移风俗,而志勤道远,观感未孚。况奸幸弄权,故相同恶,上下交利,贿赂公行,监司、郡守并相仿效,贪婪无厌,狼藉已甚。朕方励精更始,申加训饬,以儆有位。继自今各务精白一心,以承至意。其有缘公济私、尚为故态,必罚无赦。尚其戒哉!

13.嘉定元年四月丁酉因旱求言诏:

朕惟祖宗传序之重,袛惧靡遑。而自去岁以来,蝗蝻为灾,冬既无雪,春又不雨,夏且半矣,祈襘不应。天灾流行,固亦有之,在于今兹,关系实重,边鄙甫定,流徙未复,漕运不至,籴价日增,苟失岁时,何以保邦?《传》不云乎:“屋漏在上,知之在下。”其播告中外:凡朕躬不逮,朝政缺失,田里愁叹,军民疾苦,尽言无隐,朕将采而用之,无小无大,惟既乃心,称朕意焉。

14.嘉定三年五月甲辰,“诏看详封事。去年旱蝗,百官应诏封事,两省择可行者以闻”。

15.嘉定七年(1214)六月辛丑,“以旱命诸路州军祷雨”。

16.嘉定八年(1215)正月戊子,“申严销金铺翠之禁”。

17.嘉定八年(1215)四月辛丑,“因旱避正殿,减膳。诏中外臣民直言时政得失”。

以上资料说明,与历史上那些根本不顾人民死活,视民命如草芥,不论自己的决策导致多大的祸害,也根本用不着向民众自责半句的暴君来说,宋宁宗作为一个帝王,能以这样的姿态对“天”、对“民”、对己,实是难能可贵。《宋史全文》中的无名史臣和《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的无名氏对宁宗的评价是符合实际的。欧阳玄对宁宗全盘否定不符事实。

关于宁宗是不是“白痴”的问题,还可以从其他一些历史事实得到说明。

首先,从恭淑皇后驾崩,另选皇后一事中可见,宁宗是一个有主见、不轻易动摇的人。当时韩侂胄力求让曹美人当皇后,但宁宗认为杨皇后知书识理,博通今古,更适合自己的要求,所以最终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动摇。这很不简单。

第二,宁宗是一个善于学习,以儒学思想为指导治国、仁慈恭俭、心中有民,且能倾听直言、处事稳健的君主。诚如《续编两朝纲目备要》的无名氏所言,翊善“黄裳在王府五年,辅导尤为有力,自天文、地理、人事之纪以及三代、唐汉治乱得失之数,本朝制度典章、人才议论之要,莫为不帝言,随事献规,率多补益”。宁宗曾说:“黄翊善之言亦难堪,惟我则能受之。”彭龟年性鲠直,有闻必告,宁宗也往往听从。这种能够倾听直言的雅量亦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第三,他对“皇权”看得很重,赵汝愚的去位与韩侂胄的被诛都与他的皇权休戚相关。史弥远之所以能与他共处17年,关键在于史弥远能与宁宗做到君臣一体,一心维护皇权,做到君不疑、臣不怨。

史学家在对待赵汝愚的问题上,通常只把它看成是韩侂胄与赵汝愚之间的权力之争,而看不到赵汝愚与宁宗之间的矛盾。其实,赵汝愚的去位,不光是韩侂胄所为。宁宗对赵汝愚生“疑”,怀疑他有野心,威胁到他的皇位,所以才支持韩侂胄。对此历史上有所披露:

赵彦逾以工部尚书为四川制置使,大怒,遂与韩侂胄合,疏廷臣姓名于帝,指为汝愚之党。且曰:“老奴今去,不惜为陛下言之。”由是帝亦疑汝愚。

监察御史胡纮言:“汝愚倡引其徒,谋为不轨,乘龙授鼎,假梦为符。”因条奏其十不逊,诏责汝愚永州安置。

至于诛杀韩侂胄,本书在《诛杀韩侂胄的主谋是史弥远吗》一文已有阐述。其实,宁宗在位时一些关键性的大事都离不开宁宗,当然亦不能撇开他身边的杨后。事物都是系统联系的,把本来相互联系且在这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人孤立起来说其是“白痴”,从而把史弥远说成是“独自擅权、作威作福”的奸臣,这就离开了问题的实质。

史弥远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始终把自己放在“臣”的位置,忠心耿耿地维护皇权。例如,天灾来了,宁宗下诏罪己,史弥远及其宰执立即出来承担责任,说自己工作没有做好,要求降职降薪,甚至引咎辞职。在处理宋金关系的问题上,虽然自己的一些想法与诸大臣有分歧,但他绝不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凡是大事,如对金断绝岁币、下诏伐金等,都是奏请宁宗并取得他的同意然后才施行的。他从不越权,故宁宗和杨后对他非常信任。这正是他成功之所在,也正是欧阳玄要否定宁宗之所在。如果如实地说宁宗是“明君”,那又何来的“奸臣”!那就得像真德秀那样称宁宗与史弥远为“圣君贤相”了。

当然,这与史弥远的执政理念即儒家的以民为本、御民以宽等等理念分不开,如果君臣之间执政的理念不同,那也就谈不上相互配合、君臣一体了。

同类推荐
  • 斗宋

    斗宋

    全国枪术和箭术双料冠军,对水浒故事烂熟于心的山东小伙子晁阳,重生为曾头市中箭之后的托塔天王晁盖,面对咄咄逼人的宋江,他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晁盖的字典里,一切都没有命中注定——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梁山好汉故事,敬请关注!。欢迎各位朋友前来交流。据科学考证,关注本书者,心情舒畅,身体倍棒!!!
  • 抢明

    抢明

    穿越大明便成神童,皇帝成干爹,公主为老婆,还被封了楚王!朱棣抢了侄子皇位可见皇位能者居之,安化王,宁王,楚王,三王如虎,谁可抢到皇位?可怜的朱厚照!
  • 穿越盛唐当驸马

    穿越盛唐当驸马

    唐朝公主出了名刁蛮跋扈,唐朝驸马出了名的命运悲惨。主角顾元溪灵魂穿越到唐玄宗天宝五载,阴差阳错娶了唐玄宗女儿。盛唐之下,波诡云谲。唐玄宗年老沉溺于享乐之中,杨家姐妹骄纵淫逸,李林甫口蜜腹剑,诸皇子明争暗斗,黑衣大食向中亚扩张,安史之乱缓缓萌芽。主角既要对抗刁蛮任性的公主,又要应付朝里朝外的阴谋。看主角如何振夫纲,泡美女,戏弄皇室贵族,平朝野,中兴大唐。
  • 重生之冉魏帝国

    重生之冉魏帝国

    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被屠戮殆尽。血雨腥风,刀枪剑影,血性男儿的绝地反击。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他垂危受命,力挽狂澜,救冉闵,灭氐秦,平鲜卑,定天下,创立大魏武卒,横扫天下!这里有勇冠天下的冉闵、有东山再起的谢安、王羲之、王猛、刘牢之;魏晋士子风流俏佳人,花前月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缠绵。且看后世一个叱诧风云的黑道大佬,如何玩转五胡乱华。
  •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是从宁夏来探讨长城源流,所以,研究篇章中只涉及今宁夏境内的各道长城。但宁夏长城仅是中国历代各道长城中间的一段,要想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历史地位,又必须将其纳入中国历代各道长城的总体遗迹及历史地位中去考察,这就必然涉及到非宁夏地区的有关长城。长城所在地区,自有其在地缘政治、地区经济、民族关系、边防界址等问题中的历史地位。所以,《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在宁夏历代长城史迹“附录”中又选录了与该道长城总体遗迹有关的部分“长城史迹”。
热门推荐
  • 合利

    合利

    在别人收获的季节,他播种。大商无算、大道无形、利源义起、天下合利。08年,那次金融海啸改变了很多人,有很多人成了海啸的牺牲品,而很多人却抓到了一个机会,改写了自己的传奇。凭手上拼凑来得一万元,世英成功的做出了一个地域文化背景,并一步步推向事业的巅峰。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做出了一个可供复制开发的乡村建设模板,同时也园了无数平凡人梦。
  •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散文

    现代作家废名评说梁遇春玲珑多态的散文,称他“酝酿了一个好气势”,“将有一树好花开”(《(泪与笑)序一》),讲得相当漂亮,相当贴切,不温不火。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多篇精美散文,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文艺杂话”、“随笔趣谈”、“大师小品”和“海外书话”四个部分。
  • 腹黑老公靠边站

    腹黑老公靠边站

    他叫萧若阳,爹不疼娘不爱。军痞一个,直到遇见她。她叫季歌,爹疼娘爱,还有两个疼她的哥哥。本该过着小公主一样的生活,却被竹马背叛,独自远走,直到遇见他。他说: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朝我走来,天长地久,永不分离。她说:对不起,我爱的,爱我的,始终被我辜负了。
  • 末世之重获新申

    末世之重获新申

    我叫罗云,作为一名九零后,迷茫占据了我所有的青春。我有一个梦想,徒步去拉萨。毕业两年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记得有位挚友说过:有梦想的人最可贵!我怀揣着梦想挣扎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可谁能想象,正在我为梦想努力的时候这个世界变了,变得我没法适应,死亡一瞬间充斥着整个世界!这样的世界,我该如何生存!只有变得强大,变得更加强大,强大到!这整个错乱的世界再也不能支配我的生死!这是一个纷乱的世界,丧失,人心。哪个才是真正的末世!
  • 一品侯妃

    一品侯妃

    她是他娶来的妻子,聪明俊慧。知道他狼子野心,却仍旧是为他的温柔体贴而折服。踏马山河,他步步紧逼;以身葬爱,她毫无退路。那年隶属棠亭中,有人袖手折花赠与她,嗓音浅淡,温凉如风。这一段缘,却是折在了半路,再无声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你三世一见如故

    许你三世一见如故

    妖颜祸世,一场鬼乱,一场浩劫,她被打入轮回道。他却不知踪影,是忙着他与神女姽画的婚事,或是不堪离别。今生,为找到她的转世,他寻到人间。转世后的她因为体内情之圣物镜花水月,遭遇了三段鬼灵间的虐恋故事,身体却越来越虚弱。镜花水月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他为了她,一路调查,顺藤摸瓜,查到了当年母上天妃被杀的惊天真相。她,该何去何从,生还是死。他,又该如何选择,杀还是留。三界之内,又将引起一阵怎样的风波动荡。
  • 冠宠田园皇妃

    冠宠田园皇妃

    这年代好事做多了还是有好报的。老天眷顾居然让她来一异世生活,只有补丁糙米,只是农家平民,村有恶邻,统统不怕。空间在手,家人疼宠,看她怎样带着一家人走上富贵康庄道。生活美满,人生幸福,可这莫名其妙冒出来的腹黑霸道男是怎么回事?她什么时候成了他的人了?还爱吃醋?不过这腹黑损人利己的手段她喜欢!
  • 情缘由你辜负此生

    情缘由你辜负此生

    我本是一世初心就为伴你一世,可世事无常,我不愿与你我只要荣华富贵你给我变便好
  • 圣瞑

    圣瞑

    远古诸圣贤已消失,新神交替了旧神,大陆已不复从前的繁盛,而在这个时代风云又再起,天地又将改变………………
  • 天雨莫古诗词三百首

    天雨莫古诗词三百首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华是这么的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唐诗宋词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诗词不应该是小众的读物,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上诗词。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上我所写的诗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