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8600000008

第8章 大学里需要培养一点学术精神——梁思成之大学里的“笨工夫”行走终生

学术精神适用于学术,也适用于人生,它既是求得学术真理之必需,也辅助一个人,使之真正长大成人,可以成熟地面对人生中的疑难,毕竟,未做学术,先学做人,学术精神其实也是一番做人的道理。——罗素

大概一切事物都逃不脱世人目光的玩赏,大学也不例外。在每一个曾经瞩目过大学的人的眼里,大学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个人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着眼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大学也完全不同。因此有人将大学捧为至上无瑕的象牙塔,有人对之不屑一顾,认为专门培养书呆子、无用之徒的地方,而另外一些人则将之漠视无睹,甚至会对偶尔闯入自己的眼帘的大学表示出一种惊讶,惊讶原来这就是大学啊,平平常常啊,然后毫不留记忆地抛之脑后。

对大学的认识不同,对大学出来的一群一群的年轻人的评价也就不同,因而对大学应该出来什么样的人的观点也不会相同。有人认为大学里出来的应该是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有人认为大学里出来的应该是学术性人才,能够胜任研究型工作,有人认为大学里出来的应该是有一技之长的实用性人才,能够上手即来,胜任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从大学出来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比较成熟的思维能力,能够客观冷静地面对关于人生、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他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切实行动,去求得自己心灵的安稳和所面对的问题的解决。每个正常的大学毕业生,他无论是在年龄、体质、思维各方面都应该处于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而不应该是如高中时一般幼稚、偏激和情绪化。当一个人格独立、思维活跃而规律、精神健康、打算有所作为的人走出来时,那么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如何做到在大学毕业时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而不是一个别人轻视的无用之徒呢?英国著名学者罗素曾经说过一段话:学术精神适用于学术,也适用于人生,它既是求得学术真理之必需,也辅助一个人,使之真正长大成人,可以成熟地面对人生中的疑难,毕竟,未做学术,先学做人,学术精神其实也是一番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能够成熟地面对人生的疑难,则这个人已经达到了人格独立、思维活跃而规律、精神健康、打算有所作为的合格大学毕业生的程度,如此,要成为一个大学毕业生,非得培养一点学术精神不可的。

梁思成在1924年赶赴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梁思成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梁启超的儿子,中国建筑学上的大家,在1923年他本已经取得了赴美留学官费留学学习建筑的资格,但是因为一场车祸被迫推迟,这场车祸也让梁思成脊椎受伤,落下左腿行走不便的残疾。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梁思成虽然学习建筑,但他当时并没有将自己的一生交付建筑史研究的想法,他只是一个平常学生,他用自己的一贯的刻苦好学,用自己的“笨工夫”去努力学习每一份有关的知识,心中想的是汲取知识,而没有确定过于明确的方向。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不久之后,梁思成听到了一堂课,这堂课于他一生意义重大,梁思成自己认为这虽然是在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不久就发生的,但却是让自己长久不忘的事情。梁思成听的这堂课是建筑史教授阿尔弗莱德·古米尔为二年级学生开的一门课。这门课让梁思成内心激动不已,上过几堂课以后,他便跑去找古米尔,说他非常喜欢建筑史,说他从来不知道世上有这么有意思的学问。古米尔在回答中又问了他中国建筑史的情况。梁思成回答说据他所知还没有文字的东西,中国人从来就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也不重视它。这番对答之后,梁思成也便确定了自己将一生交付建筑史研究的方向,同时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匮乏有所注意。

梁思成本来便是一个刻苦努力的人,一旦确定了一个兴趣的焦点、一个一生将要贡献的领域,他的刻苦努力也便有了专门针对的地方,其刻苦努力也便更加显示出效率。梁思成做法是首先博览群书,尽可能地搜寻有关的资料和图书,那个时候他每天都去泡图书馆,将里面的图书资料饱览个够,做了大量的笔记,同时他也自己从国内搜寻资料,因为他的父亲是梁启超,是近代著名的学者,藏书众多,所以他能够从中得到他人所不能的帮助,搞到他人所可能搞不到的图书和资料。在梁思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刻苦攻读的时候,他的父亲梁启超为他寄来了一本中国古代所作的建筑书籍——《营造法式》,这是一本关于建筑标准的书籍,是北宋徽宗时候负责建造的工部侍郎李诫于公元1100年所著,在1103年出版的,它是北宋京城宫殿建筑的营造手册。梁思成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书,也收到了父亲梁启超对这本书的评价,梁启超在所附的信中说:“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可见在寄来此书之前,梁启超是曾仔细阅读过这本书的。对于父亲给出如此高评价的书,梁思成自然是不敢怠慢,当时梁思成立即读了这本书,但梁思成后来承认,当时他并没有完全读懂,尽管没有完全读懂,这本记载宋朝宫殿营造标准的书还是给了梁思成一个重大的引导,他从中看到了一扇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大门。

为了翻阅更多的有关建筑的书籍和资料,汲取更多的有关建筑知识,在学成归国之前,梁思成特意申请了去哈佛大学,他想通过哈佛图书馆的藏书来熟悉用东西方文字写成的其他有关文献。这个时候是在梁思成1927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之后,在1927年7月梁思成如期获得了建筑学硕士学位,这之后他以“研究东方建筑并对于那些大厦的研究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为理由申请进入哈佛科学和艺术研究生院,结果他的申请得到了同意。进入哈佛以后,梁思成把第一学期用来精读各种建筑文献,他首先阅读的是西方人写的关于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书籍,以便了解西方人是怎样看待中国艺术和建筑的,这些文献包括亚瑟·瓦莱和恩奈斯特·芬奈罗萨研究中国的绘画,贝尔托尔德·劳福尔研究的玉石,奥斯瓦尔德·喜仁龙研究的雕刻,其中的重点是当时西方两位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先行者喜仁龙和恩斯特写的关于中国的建筑,其中喜仁龙写的书有《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和《北京的皇家宫殿》,恩斯特写的有《图画中国》和《中国建筑》。通过这些文献的阅读,梁思成了解了外国对于中国建筑研究的现状,然而这种现状就是毫无规律和盲目,梁思成在1947年曾经对喜仁龙和恩斯特作了这样的评论:他们谁也不懂中国建筑的规律。他们描述中国建筑物,不懂就瞎写。但是两人中喜仁龙稍好一些,他运用了《营造法式》,不过并不经心。了解了外国对中国建筑的研究现状,梁思成同时也在哈佛图书馆里搜求有关建筑的中文书籍。藏书很少,才刚开始。梁思成除了找到一些散页以外几乎一无所获。那些散页有的见于《古今图书集成》,有关于寺庙的详细记载。在日本学者的著作中,有常盘大定和关野贞的几卷关于中国佛教碑刻的书,当时拓片已经印行,而文字尚未出版。在梁思成在哈佛读书的那几个月里,他做了一大堆卡片,上面写满了将来可能用得着的注解。

除了汲汲于书上的文献资料以外,梁思成感到研究工作不能光在书本中寻找资料而必须到实践中去考察研究,于是决定离开哈佛到欧洲考察建筑。1928年,梁思成在回国之前,他到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在参观中他把著名的建筑一个个都默画下来,以前那些只有在书本上看到的建筑格式和建筑艺术历历在眼前,看着眼前,对照书中,梁思成不禁眼界大开,知识似乎也更加融会贯通。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梁思成的这次实践考察也就也为他带来了更大的决心,全力献身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在游历考察中,梁思成亲眼看到国外的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在对它们进行专门的研究,而对比自己的国家,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祖先虽然留下来了丰富的古建筑遗产,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如今却是满目苍凉。珍贵的龙门石窟、敦煌壁画任意被盗卖,被抢劫,千年文物流落异邦,大批古建筑危立在风雨飘摇之中,只有少数外国学者对它们进行过一些考察,而国内学者反而无力从事研究,甚至中国人学习自己祖先的文化遗产都要依靠国外编著的书刊。想念及此,梁思成深深感到一种民族的耻辱,瞬间热血满膛,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

作为一个有着学术素养的人,秉承在大学中养成的学术精神,要完成一件事情,解决一个问题,首先是了解这个问题的研究现状,了解他人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观点,吸取他人之长,补漏他人之不足,然后基于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找到方法,搜寻方法实施需要的资料。梁思成一旦决定了要写出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史,他自然地也遵循了这条道路,中国建筑史的研究现状他已经了解,他人关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情况和相关观点他已经掌握,他所要学的就是一个写出中国建筑史的方法,以及由这个方法而实施的过程。对于写出中国建筑史的方法,一开始梁思成就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认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梁思成首先选择北京故宫作目标,以此作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突破,以清朝的建筑史作为写出中国建筑史的突破,故宫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研究它也便是研究了明、清两朝的——特别是清朝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史。梁思成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照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地求教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制,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人们面前。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成果。1934年,梁思成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做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这是梁思成多年努力的胜利,也是他的学术精神的胜利,更是他学术精神结合实践的胜利。

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清朝的断代建筑史的研究的完成为梁思成想要的中国建筑史开了一个好头,这之后梁思成在林徽因、莫宗江等人的协助下,用自己的学术精神,在自己“材料收集和实地研究”的结合下,历经长时间的不懈努力,走访了15个省、近200个县,测量、摄影、分析、研究了2000余项建筑与文物,终于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中国建筑史》。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作了分析和比较。这些论述和分析都远远超过了过去外国人对中国建筑的研究水平,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1946年10月,美国耶鲁大学聘请梁思成去讲学,他带着《中国建筑史》和同时完成的《中国雕塑史》的书稿、图片,以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心情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展示在国际学术界面前,他以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分析博得了国外学术界的极大钦佩和赞扬。

所谓学术精神,是正经去研究的意识,是严肃对待的态度,是经过资料收集、逻辑推理以求得合理解释的一个过程,学术精神不仅适用于学术研究,更适用于为人处世。人生有疑惑,不漠视之,不自我推想而得出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结果,对于一切可以怀疑,勇于怀疑、了解,如此,则学术精神是一种成熟的思维方式,成熟得可以获得知识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需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离开具体的活动,抽象地谈论学术精神就失去了现实基础,毫无意义。只有从科学家实际探索的活动中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学术精神,这就是思想的自由探索和创造,承认无知和错误,去大胆想象,去谨慎和严格地求证,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解决的结果也未必是真理,但应该是一个解释得通的结果。”如此,则学术精神也是一种成熟地探求知识、了解周围世界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指南,也是每个人的需要。

大学是人生即将独自面对未来的最后一次学习机会,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是这样,大多数人在大学之后选择不再踏入校门,从此开始真正的人生历程。因此,大学是最后的一次准备,这次准备需要的不仅是成年人的健康身体、健康的心灵和足够生存的知识技能,还需要一点学术精神。如果只有健康的身体,一个人可以在物质意义上生存,如果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他可以在人的意义上生存,如果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再加上足够生存的知识技能,这个人作为人意义上的生存就会得到保障,他便可以由此保障出发去追求别的幸福。然而,如果没有一点学术精神,则即便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有了足够的生存知识技能,这个人也只能算是平平常常地活着,追求平平常常的幸福,只有拥有了一点学术精神,他才可能比别人的毅力更坚定一些,他才可能比别人的分析更精到一些,他才可能见别人之未见,经由别人之未经由的途径,完全可以称为是优秀的业绩。学术精神是成熟思维和毅力以及品格的结合体,每个人都需要一点,每个人需要的程度多少不同,即便是常人,不希望自己优秀,甘心平常,以平平淡淡是福,也是需要积累足以达到认知的成熟思维,也是需要一点品格和些许的毅力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认知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成熟思维。大多数人在22岁左右完成了他们的大学生活,便进入以后将近50年的生活洪流中,为这50年的竞争和幸福做最后的准备,因此一个人不得不将成熟的思维携带在身。然而如何才能获得成熟的思维以让自己在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灵和足够的生存技能之外有一个不断获得进步的工具呢?成熟思维方式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关于观念的转变和思维方法、技巧的形成,以及思维的强化和思维的临界爆发。当然,要获得成熟的思维,先要走的第一步其实并不复杂,它可以从五个方面的基本思维能力开始。

1.语言推理能力

推理能力是思维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就是严密的逻辑推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思维通常不是逻辑的,并不运用逻辑规则,而是运用“个人逻辑”,这个“个人逻辑”难免有想当然的成分,比如看到了,虽然这种“个人逻辑”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与成熟思维是一个对立面,自然是越少越好,要学会用正确的归纳演绎推理来挤兑“个人逻辑”,要保证在大多数时候能够用自己的归纳演绎推理来代替“个人逻辑”去思考,这样才是成熟的思维。

2.论题分析能力

任何一件思考的东西可以看做是一个论题,论题至少由一个结论和支持它的前提的陈述组成,它是人们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比如说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它便成为了一个论题,如果你思考的结果是太阳因为释放热量而发光,此时结论出来了,支持他的前提是什么,一是太阳真的在释放热量,二是太阳释放的热量足够多,多到能够光耀他周围的空间,这其中包括地球,如此一来,你对太阳发光的理解就会达到一个比较清晰的状态。然而现实情境中许多论题的前提和结论是并没有如此明确,它们分散在各处,隐藏在你所能够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之下,因此分析能力变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没有它,你连基本的素材都没有,如何能够形成成熟的思维认识呢?怎么正确分析呢?梁思成写《中国建筑史》是用这样的一个过程,首先了解现在领域内对这个论题的研究程度,然后收集翻看这方面的资料文献,然而实地研究,这样一个过程也可以是分析其他论题的过程。

3.假设检验的能力

“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一向是学术研究的必经之路,学术是求得重要问题解决的研究,所以这也适合于一个人求得人生的重要问题的解决。要理解人们周围的世界,就要不断地提出并检验假设,运用归纳方法,根据观察资料作出假设,用演绎法收集资料证实或否认作出的假设。通过两种过程的相互作用,不断精炼假设,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4.概率和统计思维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中的事件很少是确定不变的,它们也都是概率性发生的产物,无论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还是没有发生的,它们的发生都是概率性发生的结果,有了概率性的思维便能够更加通达,更加置身事外的看待周围的一切,也能够更容易地专注事物的本质,求得认识的真理。

5.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思维能力是用来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而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思维能力,这里主要指掌握决策和问题解决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克服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陷阱和谬误等。

中国的武术与别的国家的技击术不同,中国的武术讲求套路,舞动起来非常好看,套路将单个的招式一前一后组织起来,既便于记忆,也便于学习,然而初学武术拳脚的人,对于每一招每一式都难以把握,所以舞动套路也就别别扭扭,不过这是练习套路必经的一条道路,练习套路初始必定是别扭不自然,然后能够勉强为之,然后慢慢熟练,然后方能够熟能生巧,领悟其中的奥妙,最后的境界是将套路随意地拆开,运用自如,甚至是独创招式。

上文所述五种思维的能力是获得成熟思维的基本能力,便如初学套路时要经历的别扭阶段,是个基础,然而方能够日有进步,相信这些也可以带你登堂入室,成为拥有成熟思维的“宗师”。

梁思成小资料:

梁思成,广东省新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同类推荐
  • 小主意 赚大钱

    小主意 赚大钱

    本书内容包括:有“智”者事竟成、出奇制胜,财源滚滚来;抓来财富的灵感之手、发拼才会赢、策划为王等。
  •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做最好的员工》共分为五个大章:好员工才会成功,好员工擅长合作,好员工明白事理,好员工掌握规律,好员工知进识退。书中案例经典、论述深刻,是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 成都淘金记

    成都淘金记

    走在人声鼎沸、流光溢彩的大街上,仰望着一座座高大的电脑城,我已经很难想象出磨子桥十年前的样子……看着书中的描写,我仿佛又回到那个喧嚣沸腾……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是沈从文先生最新作品集。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沈从文在他一生的追求和探索中,对人生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观点。
  • 培根谈人生成就

    培根谈人生成就

    《培根谈人生成就》这部文集,不仅是人类最具智慧的语言,同时也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准则;四百年来读过这本书而终身受益的人实在不计其数,在人类各种文字中几乎均有译本,为各国各界人士所推崇,它确实是一块经世瑰宝。
热门推荐
  • 绝世狂尊

    绝世狂尊

    小蝴蝶翅膀一扇,扇出世界风暴;恶奴大脚一踹,踹出绝世狂尊!“别让我失望,否则本少爷让你们绝望…““别来算计我,否则本尊夺你法宝,破你山门,拆你睡觉的老窝…”方少白一刀在手,天下我有,挺拔身躯,岳峙渊渟,斜睨苍生,气势无量!
  • 飘渺之旅:废材少女御天下

    飘渺之旅:废材少女御天下

    秦落衣,原是现代的一名杀手,被男友背叛,杯具穿越,在圣龙大陆与六位男子携手天下。片一“衣儿,我爱你,请你留下来做我的皇后。”楚逸风哀求道。“楚逸风,你想的美,我这辈子我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你!”她冷冷回答道。片二“师弟,如果你是个女子就好了。”寒凌熙对她一字一顿道,耳垂因羞涩而变得微红。“啊,大师兄这是为什么呢?”她不解。片三“秦洛翊,你干嘛躲着我,难道我就这么令你讨厌吗?”端木景轩死死拽着她的衣袖,焦躁的语气焦躁中夹杂着一丝悲伤。“额,二师兄你别误会,我并不讨厌你。”这话让他稍稍放松,可下一句却把他打入了冰窟之中。“二师兄,不是我要躲着你,而是我不得不躲着你。”不用看,他的俊脸变得阴沉沉的。…
  • 聪明女人恋爱经

    聪明女人恋爱经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男左女右:好肩膀,坏肩膀;零点伊人:伊人只是一个传说;男人江湖:每个浪子都需要一个娘子。
  • 冰封之缘

    冰封之缘

    冰天的雪地上,有着许许多的部落种族,他们有善有恶。神秘又古老的冰灵狐族一夜间消失殆尽,是什么让这庞大的部落在历史中淹没,通往人类世界的过道再次开启,有什么在等待她们..................
  •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娱乐有圈:配角进化论

    人人都说阮姝棠是个传奇。十八岁一腔孤勇,单枪匹马闯荡娱乐圈,她是不起眼的小群演。二十八岁一朝封后,金冠加身名扬全国,她是风头正盛,斩获小金人的影后。十年,如白驹过隙,也如珠流璧转,所有爱恨在十年间转瞬即逝,被误解,被谩骂,被背叛,她依然站着笑着,一步步走向巅峰。人人都说谈岱川是个出手大方的金主。千金一掷只为美人笑,阅过千人眉眼皆如那一位。小妖精一样的阮姝棠闯进他古井无波的内心,他抗拒却又无法抗拒。当一切分崩离析之后,爱的阔土已成荒原。“阮阮,我们分开好不好。”“好。”他抽出手臂,她转过身子,镂心刻骨的不如年少时的春光。时光是流萤,刹那的光火和永不流转的遗憾。
  • 盘古天地

    盘古天地

    地球上的李龙意外穿越到另一个世界,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的南宫家族的第三少,名为南宫殇。无奈不能争夺准家主之位,只能去天朝宗做个弟子,但又因为姿质差,只能做一个外门弟子。不久后发现自己获得中国神话盘古的传承,开始了他的修仙之旅。
  • 论师门炮灰的养成

    论师门炮灰的养成

    我真傻,真的。我知道股市有风险但没想到穿越也有。身边众人的主角光环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跑!赶紧跑!从面相学风水学几何学来看炮灰王的称号非我莫属。
  • 明·冤

    明·冤

    本书系围绕明末辽东大帅毛文龙而写成的传记性作品。它以毛文龙被冤杀的故事为线索,以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努尔哈赤、皇太极等诸多历史人物为衬托,展开陈述。作者钩沉史料,旁征博引,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正反两方面为毛文龙作了声辩,从而在严格史料考证的基础上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毛文龙人物形象。
  •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小学生而编写的故事书。书中囊括了一百个具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短小精粹、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道理深刻。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
  •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当下的中国,处于上升的转型时期,生活多有混乱现象,人们在这种环境之下,心灵得不到滋润,好的精神和情绪日渐荒芜,幸福感加速度下降,感觉生活找不到出口。然而,却没有什么物质的良药来解救大家,唯有精神 的抚慰,才能滋润那些焦渴的内心。本书就是一本抚慰心灵的经典,启迪智慧的指南。在浩如烟海的文字当中甄选出贴近当下生活和人们心灵的经典故事,加以解读和点拨,滋润心灵的同时为人们找到精神的出口、生活的智慧,指引读者走向幸福的生活。